佛教,那些舍己为人的意思人怎么破除我执的呢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抱歉,指定的主题不存在或已被删除或正在被审核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本章先观察了大道无我相,故能长久持续不断地生发天地万象的道理;圣人与道相应,故而也无我相——一方面舍己为人,一方面断除分别心制造的我执而体证大道;因为圣人调伏了我执,故而能获得暂时与究竟的安乐。对于本章内容分四部分讲解:一、大道不执我;二、圣人不执我;三、不执我才能离苦得乐;四、本章摄要。
展开剩余95%
一、大道不执我
01. 解释“天长地久”
【天长地久。】
天长地久,不是凡夫以常执而理解的天地长久存在,而是指大道能持续不断地呈现天地万物。
例如,电视屏幕上的每一帧像素只能停留很短的时间,若一秒钟内呈现六十帧,那么每帧画面停留的时间就是六十分之一秒。但是由于相似的画面持续不断在屏幕上涌现,所以看电视的人就觉得有电视画面的持续存在。
天地万物的存在与电视画面的呈现原理是一样的。一刹那之前的存在其实已经永远地消失了,下一刹那的存在还没有呈现,天地万物的存在其实永远都是当下的一个刹那。
就老子的证悟境界而言,不可能连上面所说的诸法刹那生灭的无常都没有证悟,所以这里所说的“天长地久”不是凡夫分别心所执著的“天地”以无有生灭的方式持续存在。
“天地”就是分别心所抽象出来的概念,实际上是不存在的,真正存在的就是一个个具体的事物。这就像我们说一个“家”的存在一样,“家”只是分别心在家庭成员和住宅、家具等一个个具体事物上面遣余出来的概念。人的分别心执著出来的“概念”根本就是不存在的,对于这一点老子也不可能没有证悟。
所以,这里的“天长地久”应该理解为大道持续不断地呈现各种现象,虽然现象刹那生灭,但大道的呈现是不会间断的,会永远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的;因为大道的这种持续不断的呈现,所以万物不断涌现;万物不断涌现之故,凡夫就把这些现象执为抽象的“天地”,并有“天长地久”的感觉。
02. 天长地久之因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所以能……者”是古文的一个句式,意思是“之所以能……的原因是”;因此,“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可以解释为:天地万象之所以能持续不断涌现的原因。
“以其不自生”的“以”是“因为”的意思,“其”是指生发万象的大道,“不自生”是指“不执著是我在生”;“故能长生”意为:所以能永远持续不断地生发万象。
天地万象为什么能持续不断地涌现呢?因为大道在产生天地万象时,没有执著于“是我在生”,所以能持续不断地产生天地万象。
分别心所执著的“自我”,是凝固相、不变化相、阻碍相,若大道是这种凝固不变的“我相”,怎么能生发万象呢?正因为大道没有这种凝固不变的“我相”,而是如虚空一般的包容相、接纳相,所以能生发万象。
所以,有些大德在解释大道的空性时说,大道的“空性”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无限的可能”。大道的空性为生发一切现象提供了条件。
二、圣人不执我
【是以,】
“是以”是“所以”的意思。大道有“不自生”的特点,圣人证悟大道,与大道相应之后,也不会执著有“自我”。
01. 出定为众人服务
【圣人后其身而身先,】
这句话中的“身”,是指凡夫的分别心以“身”为界而执取的“我”。分别心总是把身内的“血肉、器官、苦乐感受、思想、无分别心的认知”等等一并执著为“我”,而将一切身外之物执著为“非我”,所以这里的“身”是指分别心以身为界而执取的“我”。
“后其身”的字面意思是“将自我摆在众人后面”,意思是“舍弃自我而饶益他人、为他人服务”;“身先”是指得到大家的爱戴与称颂。
“圣人后其身而身先”的意思是:圣人总是将自我的安乐摆在天下人的安乐之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天下人谋福利,这样反而得到天下人的爱戴与称颂,甚至名垂千古,福荫子孙。
利他才能得到爱戴
一个人的能力即便再强,若只是为了个人的幸福而奋斗,没有利益众生的广大善心,终究只是一介凡夫而已。这样的人,或者庸庸碌碌、狗苟蝇营一生,很快就被周围的人遗忘了;或者为了自己一时的享乐,干尽坏事,而留下千载恶名。
只有那些真诚利他,为百姓谋福利的人,活着时可以得到周围人的爱戴,他去世后,人们也会怀念他的恩德。
例如,过去有些贪官,在位时利用手中的权利欺压民众,为自己谋取私利,就会招来很多骂名;而那些为民众谋福利的好官,在离任时百姓都会依依不舍地送行。
一些公司老总若是真诚地对手下人好,就会得到手下人的爱戴而立于不败之地,遇到困难时,下属也会真诚帮助,共同度过难关;相反,有些老总表面上好像很和善,但一切都是为了自己,不真正为手下人着想,结果自己遭遇困难时,就被手下人抛弃而失去帮助,从而彻底失败。
家庭之中也是如此,一个人若常能将家人的安乐放在第一位,自己的安乐放在后面,就会得到家人的爱戴;若将自己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家人的需求要服从自己的需求,就会招来家人的怨恨。
02. 入定观察“我”的虚妄
【外其身而身存。】
这句话中,第一个“身”也是“自我”的意思;“外其身”是指将“我”置于执著之外,也即观察“我”不存在,在“无我”的体验中入定。“身存”中的“身”是指“大道之身”,“身存”是指体验真实不虚的大道真身。“外其身而身存”是指观察无我空性而证悟大道真身。
去除我执才能究竟离苦得乐
“我”就是分别心在大道呈现的“一合相”之上以自己的身体为界而作的一个二元分判,身内的一切被判定为“我”,身外的一切被判定为“非我”。这个巨大的二元分判在所有的二元分判中是最根深蒂固的,同时也是一切痛苦的源头。
因为有了这个“我”与“非我”的二元对立的执著,于是就会进一步产生呵护自我的“我爱执”;有了“我爱执”就会做出善待“我”、亏待“非我”的举动,从而造作伤害他人的恶业;恶业呈现果报时,自己就会感受各种痛苦。
去除“我执”不仅能去除一切暂时的痛苦,还能去除究竟的痛苦。所以,修道的核心就是先断除“我执”。
去除我执才能悟道
在小乘佛法中,去除我执与悟道是等价的说法。也就是说,小乘的悟道是从证悟“无我”的角度来安立的。而大乘佛法认为,证悟“无我”还没有完全悟道,只有再进一步去除“法执”,证悟“法空”,才算真正悟道。所谓“法执”,泛指一切“我”与“非我”二元分判之外的其它二元分判。
“我执”与“法执”在有些佛教中观的论典中也分别称为“人我执”与“法我执”。“人我执”与“法我执”中的“我”,是指“常、一、自在”之性的意思,而不是“我执”的“我”的意思。“我执”中的“我”等价于这种说法中的“人我”。
不管怎样,断除一分执著,就会对大道有一分体证。“断”与“证”实际上是从不同角度说一件事。从“外其身而身存”这句话可以看出,老子安立的悟道实际上就是去除“人我执”之后对大道的体证。
如何去除我执?
我们的身体只是一堆器官,在这堆器官之上根本没有所谓的“我”,这就像刍狗上没有狗一样;同样,内心的感受、思想、认知也是刹那生灭的,这些内心的认知与感受里面也找不到一个“我”。这样观察之后就知道,我们在身心之上执著有一个“我”存在,与愚人执著刍狗之上有真狗存在一般。如是胜解之后,就缘自己的“身心”找到虚空一般的“无我”觉受而安住。这样渐渐修炼,在身心之上施加的“我执”就会越来越弱,对无我大道的体验也会越来越分明。
03. 出入定无别而智悲双运
初学者,入定时修“无我”空性而体验大道真实,出定利益他人时往往就会失去对大道的体验;功夫纯熟之后,就能出定与入定无别,座下利益众生时也不失去对大道的体验,这种状态就是所谓的“智悲双运”。这里,“智”是指对大道的证悟,“悲”是指利益众生。
此外,出定时舍弃自我,为众生服务,这是以慈悲心的方便暂时压服“我执”,为入定修无我空性预备资粮;入定时观“无我”空性,这是以无我智慧去除“我执”。圣人不执我,概括起来就是这两种方法。久久串习,这两种方法就会合二为一,达到智悲双运的境界。
《格言联璧》中说:“守吾本心在腔子里,是圣贤第一等学问;尽吾本分在素位中,是圣贤第一等功夫。”这句话与老子这里说的“后其身”与“外其身”这两种功夫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句话中,“腔子”是指身体,悟到身体的实相是如虚空般的空无所有,就能在身体的空性上体证大道本心,所以说“守吾本心在腔子里”;“尽吾本分在素位中”,就是指放下架子、放下我执,“后其身”而为他人服务,尽到自己的本分。
三、不执我才能离苦得乐
01. 句义解释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这句话中第一个“私”是指“我”,第二个“私”是指一切人所具备的离苦得乐的愿望,“邪”是“耶”的通假字;这句话的意思是:圣人难道不是因为舍弃自我而利他,去除我执而悟道,来实现其离苦得乐愿望的吗?
芸芸众生没有一个不希求离苦得乐的,这种希求就是“成其私”中的“私”。稀奇的是,要实现这个愿望唯一正确的方法就是去除我执,也即“无私”,也即出定放下自我为大众服务,入定修持无我空性。
02. 后其身获得暂时的安乐
《菩提道次第摄颂》中说:“爱他即是万善根,爱自即是痛苦因。”执著自我、呵护自我是一切痛苦的源头,相反不执著自我,转而慈爱他人,却能得到安乐、远离痛苦。这个道理极其深奥,应当认真观察与思维。
仔细观察自心就会知道,自心的一切痛苦都是因为分别心为了呵护自我、不愿让自我承受分别心所认为的痛苦而产生的心理反应;若不去呵护自我,让自心坦然地面对分别心所认定的所谓“伤害”,反而自心会远离痛苦。
此外,一切伤害他人的罪恶也是因为呵护自我的自私心而有的。若分别心断定外境对自己有利,就会生贪心;断定对自己有害,就会起嗔心。贪嗔实际上都是自私心发作才会有的情绪;若无自私心,怎会有贪嗔之心呢?
在贪嗔之心的驱使下,必然会造作“杀盗淫妄”等害他恶业;恶业造下后,未来必定感受苦果。
圣人深谙此理,所以在出定有分别心时,就专门修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品质,这样不仅可以避免自己现在痛苦,还可以避免造作恶业而引生的未来痛苦;此外,还可以积累利他的善行,在未来可以得到善报与诸多安乐。
03. 外其身获得究竟的安乐
“我执”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分别心制造的一个错觉,是胜义恶,是一切痛苦的根本。若不修持断除“我执”之法,则即便修持舍己利他,但舍己利他的善行终究会被“我执”绑架而渐渐变得苍白无力,最后依然会沦为很自私的人。所以,仅仅在分别心的状态下修持舍己利他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同时用“无我”的空性智慧来彻底断除内心的“我执”。
我们要知道,“无我”空性实际上是道德真理的另外一种说法——在大道上面根本没有分别心制造的“我”,当真正证悟到这一点,就会对大道有一分体验;此外,“我”的错觉只是大道的“游舞”,明白了这个道理,就是明白了大道的德用。
大道为什么能持续不断地长久生发天地万象呢?是因为大道不执“我相”。我们内心所执持的“我相”,是凝固相、无变化相,因而不具备生发万象的条件;唯有不执我相,全然开放,才能没有限制地变现一切。
圣人因为证悟大道,内心与大道相应,因而不执我,不执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舍弃自我,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另一方面,内心安住无我而体证大道。
内心的“我执”是一切痛苦之源,没有“我执”不仅会得到暂时的安乐,也能获得究竟的安乐;圣人就是因为断除了“我执”,才实现了离苦得乐的愿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您(@)目前可用积分:3512540跟帖回复
共获得打赏:
凯迪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发现信息价值
微信扫一扫
分享此帖文
延伸阅读|最新热帖
[铁骑铁蹄]
[guanyin01]
[感悟生活]
[风向逆转11]
[力量时评]
[贱人就是矫情]
有启发就赞赏一下
优秀帖文推荐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3:41:23 &&
【转】我来回答《信佛十年,我终于不再信佛教――信佛者的忏悔》作者的问题(部分摘录)&&&&今天的北京,气温骤降了11度。天气阴沉。空气质量从良好变成了严重污染。我偶尔读佛经,佛经上说,人有许多罪过。但有一条,佛经上从未说过,但在此刻的我看来,最大的罪过莫过于此,即:在这种天气下,不去美美地睡上一下午。&&&&正当我准备躺下时,看到朋友转载的一篇文章:《信佛十年,我终于不再信佛教――信佛者的忏悔》。看到这一行标题,我顿时不困了,一屁股从床上坐了起来。点开,满满的槽点,比天上的星星都多,比头上的头发都多。当然,我指的不是北京天上的星星,也不是和尚头上的头发。于是,宁愿犯了不睡午觉的罪过,信手抓来两把,吐一吐槽,亦可谓一大快事。&&&&先要说在前头的是,我不是佛教徒。我信仰孔子的学说。朋友中有信佛的,聊起佛法,他们说“我佛”如何,我就说“你佛”如何。如今,看到你佛有一前弟子,入室操戈,要掀了你家大院。作为朋友,赶上这因缘,固然不算多殊胜,也要站出来,嚷两嗓子。&&&&帖主开篇即放了几句大厥词,词云:“君子处事,计是非不计利害,计万世不计一生。顶天立地,光明磊落。何必吃斋念佛。”&&&&不好意思,帖主,你处世的世字写错了。――我不是顶天立地,光明磊落的人,你看,上来先揪人家一个错别字,可见不光明磊落。我也不敢以“计是非不计利害”自居。比如,前天请同事吃饭,看见一大块牛肉,我一伸筷子,夹到自己碗里来了。要是计是非,我请客,大块的牛肉应该留给朋友,自己捡小块的吃。但我喜欢吃大块的呀,就抢过来了,可见我是计利害的。我也不是“计万世不计一生”的人,我觉得自己这辈子能开开心心,将来上照顾好父母老人,下照顾好妻子儿女,有信任我的朋友,就足够了,至于几辈子之后的事,我根本不想那么远。总而言之,我不是帖主所说的君子。但是,我也绝不会说“何必吃斋念佛”这种话。&&&&我本人不吃斋。每天一只鸡腿,一对鸡翅,还一串骨肉相连。我也不念佛,虽然佛经上好些段落我很熟悉,但我并不念。虽然如此,但我绝不说“何必吃斋念佛”这种混账话。有人吃斋,有人念佛,人家一样可以光明磊落,可以顶天立地,凭什么吃斋念佛的人就没资格光明磊落了呢?&&&&帖主这种话,乍一看,很有气势,很显得自己大丈夫。实际上,根本不过脑子。就好比说,“君子处世,顶天立地,光明磊落,何必得痔疮!”听起来,义正辞严。但人家得了痔疮的就郁闷了,凭什么我屁股上有点瑕疵就不能做君子?难道君子是用屁股做的吗?&&&&帖主又说,自己脱离佛教有两个原因。“第一,佛教的教义经不起推敲和质问;第二,此生只求良心平安,没必要去拜这拜那。”&&&&本人对三藏典籍稍微寓目,虽不敢说翻过多少,但保守地说,超过帖主所读的一百倍大概问题不大。(帖主自曝了看过的著作,我根据这个估算的。)我不敢说自己对佛教教义有多么深入的了解,但说自己入了门,我还是有把握的。我的感受是,佛教的教义很经得起推敲和质问。不过,这并不能证明我是对的,帖主是错的。但至少有一点可以明确,即,我和帖主的智商水平是可以严格区别开的,这个应当没有异议。&&&&至于第二点,拜这拜那的问题。孔子说过,非其鬼而祭之,谄也。哪能拜这拜那呢?我到寺庙,是不拜的。虽然小时候跟着大人一起拜过,但那是遵大人之命,另当别论。近十多年来,去过无数次寺庙,也曾合十作礼,但从不跪拜。家里过年给老天爷、老祖宗烧纸,是跪着的,但这年头礼数也少了,往往只跪不拜了。前些年,去过一次曲阜的孔子墓。流连了半天,旁边游客嘈杂,也只能心中行礼。不然,跪拜倒是可以的。礼拜表示一种敬仰,爱戴,表示心存敬畏。对祖宗跪拜,是怀念祖宗的恩德,曾子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有敬畏,民心才能朴实厚道。我拜孔子,是服膺其道德,信仰其学说,是尊敬他感念他。并不是说,我向孔子磕头了,我的人格就不独立了。既然我拜祖宗、拜孔子是应当的,那信仰佛法的人礼拜佛菩萨自然也并无不当。王阳明拜谒周濂溪的祠堂,写诗说“木偶相沿恐未真”。丹霞禅师烧了佛像取暖,并不能说丹霞不尊重佛,人家的尊敬在心里。有些人,认为自己谁都不拜就牛逼了,独立了。跟领导客户吃饭,领导端一杯王老吉,他的白酒倒得满满的,一仰脖喝干了,领导没看见,他心里还懊丧得不得了,在领导鞍前马后点头哈腰得像个狗,清明节给亲生父母烧纸都懒得磕个头,这种人活着有什么意义!&&&&帖主又云:“佛教所谓的‘保佑’、‘诅咒’全是无稽之谈,全是利诱、恐吓、控制信徒的把戏。”&&&&我从未见任何佛陀的教诲里,说过他可以保佑世人。佛陀的所有教诲都是说,人只有自己保佑自己。至于诅咒,我有过被诅咒的时候。比方说,我常常因为玩,或者别的原因,忘了给我将近九十岁的爷爷打电话;或者明明想着,但不知道打了电话能说什么,于是干脆就不打了。虽然没有打,但想到这些,心里总是不安。这就是诅咒。我做了于心不安的事就会受到诅咒,但所有的诅咒都是来自良心,和佛教无关。&&&&而且,佛教也并不控制信徒。你想信就信,不想信就不信。你信了,想退出,也随时可以退出。佛教不会绑架你。要我说,是你自己绑架了自己,是你把自己的命运和前途,绑架到几座佛像、几本书,和几句法号上,以为绑得越紧,你就可以获得越大的利益。我可以明白地告诉你,没有这么回事。随便一本三藏典籍上,都很容易找到这个道理,可你信了十年佛,还不明白这个道理。――为什么说你不明白这个道理呢?因为你转头来,就把你这十年的愚痴赖到佛教头上。在佛教时,你赖佛教不能保佑你,出了佛教,你赖佛教坑了你。释迦牟尼都死了几千年了,三藏典籍也存在这么久了,你把自己的幸运和不幸都推诿到这些头上,可见冥顽不化。&&&&作者又云:“你们可以看看我的天涯ID‘临济大慧’,还是我信仰佛教的时候注册的,说明其时我是多么虔诚的佛教徒啊。”&&&&很遗憾,我不能承认帖主是虔诚的佛教徒。我只能毫不客气地说,楼主是狂妄的伪佛教徒。“临济大慧”,这种名字也能随便用?――对先贤,要保留起码的敬意。古时候,为什么父亲叫的名字儿子不能叫?本意是为了表示尊重。只是到后来,死板了,生出了流弊,失去了初衷。临济,一般是称呼临济宗祖师临济义玄;大慧,是临济宗杨歧派一位祖师大慧宗杲的称呼。你何德何能,一入佛门就给自己取了两个祖师的名字?你也好意思!你骑在释迦牟尼佛脖子上照张相,发朋友圈说“说明我是多么虔诚的佛教徒啊”,这不搞笑么。&&&&作者又云:“我一个朋友,以前练气功的,后来听说学佛能获得‘大神通’,就专修禅宗参话头,以为自己得了‘无上智慧’,自大猖狂,看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让我来戳破这一层窗户纸,为什么那么多人修禅宗?两个原因。一是因为笨,而是因为懒。归根结底,是因为反智。净土宗你还得念佛,禅宗你嘛都不用干。――你以为古代的禅宗是这么轻松吗?你翻翻丛林制度,看看古代禅僧如何生活的。早上两点半,打三声板,厨房人起,三点,打四声板,大家起,洗漱,上堂,开始功课,禅堂里一句话都不能说。早上一碗粥,中午一顿饭,偶尔还要“普请”,就是下地干活。说句不好听的,跟现在的劳改犯差不多。今天你搞禅宗,见人讲讲六祖慧能,风动,幡动,还是心动,嘻嘻哈哈,就算参话头了,你参的毛啊。你为什么不修别的宗?你知道中国有佛教有多少宗派,每个宗派尊哪些典籍吗?&&&&帖主说:“龙哥研究国学多年,对儒、释、道都有独到的研究,他的基本观点是:儒家和道家思想不错,‘很谨慎、很精炼、很有益’;佛教思想有少部分精华,但更多的是糟粕。……佛教不适合中国人的气质和禀性。”&&&&你说的龙哥是谁呢?是成龙,还是释小龙呢?说佛教思想少部分怎样,多部分怎样,你起码你得知道几乎全部的佛教东西,才有资格来说这话。换句话说,你得精通经律论三藏,才有资格说这话。从佛教传入中国的汉朝到清朝,精通三藏的人只有两个,一个叫鸠摩罗什,一个叫玄奘。就算是六祖慧能,就算是渡江而来的达磨,都不能叫“三藏法师”,都没资格讲这话。说佛教不适合中国人的气质禀性,怎么佛教在印度衰微,在中国绵延到现在呢?&&&&帖主又云:“以前我信佛的时候,也认为佛教是最高真理,看不起基督教、看不起西方哲学。最终回头一看,西方的辩证法的确是真知灼见,西方辩证法是黑格尔、康德、费尔巴哈等圣哲的智慧结晶,具有普遍性。……西方哲学解释命运,是用内因和外因来分析,很有说服力。”&&&&你凭什么看不起基督教,看不起西方哲学?你看过西方哲学吗?黑格尔、费尔巴哈这两位,你是从高中马哲课本上听说的吧?另外,费尔巴哈那一套不叫辩证法,叫形而上学好么?康德?康德大名垂宇宙,是一条狗,都听说过康德的名字。另,说“西方哲学解释命运”,西方哲学不研究命运好不好?西方占星学才研究命运啊。而“用内因和外因来分析”,这又是高中马哲课本上的吧?&&&&帖主自言信佛因缘是这样的:“我大学起就研究儒家思想,主要是儒家心学偏多,儒家心学牵涉到一个‘形而上的本体’,据说和禅宗有关联。于是接触到佛学。”&&&&那看来,归根结底,你该怪罪到儒家头上。因为你要不是研究儒家思想,也不会接触到佛学。你说你研究心学,其实你不就是知道有王阳明这号人吗?还拐着弯说。你晓得吴康斋、陈白沙、湛甘泉、罗念庵是谁吗?你晓得江右王学、泰州王学、浙中王学的区别吗?不晓得,就老老实实坐下来读书。&&&&韩退之辟过佛,朱熹辟过佛。人家都是顶天立地的大人物,是我很景仰的人物。人家辟佛有人家辟佛的因缘。韩退之辟佛是因为皇帝迷信,他冒着掉脑袋前途的危险去劝谏,而不是说自己被佛教坑了十年才要出头辟佛。朱熹辟佛,是为立儒家的道统考虑。而今天,易时易地,整个社会还有几个人有信仰的?有人念佛信佛,只要不像帖主这般迷信,蹈入歧途,而一心向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不也于己于人都很有好处吗?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7:02:08 &&
伍心中充满仇恨,怎么能领悟宗教呢。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7:12:10 &&
呵呵,原文在哪里?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0:26:15 &&
7:02:08&&的原帖:伍心中充满仇恨,怎么能领悟宗教呢。希望他早点获得内心的平静 :)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0:26:43 &&
7:12:10&&的原帖:呵呵,原文在哪里?这个&&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1:25:11 &&
呵呵,这个文章我看过,我怀疑其实压根不是学佛过的人,应该是某个鸡徒写的!我只说一点,佛陀从来没有说修行就不要工作了!相反,没有好好努力的工作的人是不会真正的学佛的!把工作是否有成的标准定成是否有名有利,完全是西方基督教的思想!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2:10:43 &&
11:25:11&&的原帖:呵呵,这个文章我看过,我怀疑其实压根不是学佛过的人,应该是某个鸡徒写的!我只说一点,佛陀从来没有说修行就不要工作了!相反,没有好好努力的工作的人是不会真正的学佛的!把工作是否有成的标准定成是否有名有利,完全是西方基督教的思想!对,我也怀疑是枪文。文章可以写得煽情,见地却会出卖他,这个是不太好弄虚作假的。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8:16:08 &&
11:25:11&&的原帖:呵呵,这个文章我看过,我怀疑其实压根不是学佛过的人,应该是某个鸡徒写的!我只说一点,佛陀从来没有说修行就不要工作了!相反,没有好好努力的工作的人是不会真正的学佛的!把工作是否有成的标准定成是否有名有利,完全是西方基督教的思想!第 9 楼
12:10:42&&的原帖:对,我也怀疑是枪文。文章可以写得煽情,见地却会出卖他,这个是不太好弄虚作假的。呵呵,为了污蔑佛教,基督教可以说是不择手段了!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8:31:05 &&
11:25:11&&的原帖:呵呵,这个文章我看过,我怀疑其实压根不是学佛过的人,应该是某个鸡徒写的!我只说一点,佛陀从来没有说修行就不要工作了!相反,没有好好努力的工作的人是不会真正的学佛的!把工作是否有成的标准定成是否有名有利,完全是西方基督教的思想!第 9 楼
12:10:42&&的原帖:对,我也怀疑是枪文。文章可以写得煽情,见地却会出卖他,这个是不太好弄虚作假的。第 10 楼
18:16:08&&的原帖:呵呵,为了污蔑佛教,基督教可以说是不择手段了! 管他真也好,假也罢,因果自受。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3:37:58 &&
呵呵,如是如是!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6:40:24 &&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6:52:36 &&
  佛棍又抓狂,神经错乱了。  人家讲自己的真实经历,在描述一个事实:老子不信佛教了。  这有什么可以驳的呢?又怎么能够驳倒呢?  这并不是个理论,并不是一个主张,而是一个已经发生的既存事实,你没有发神经病的话,怎么会去驳呢?  你以为写驳论就是意念发功啊,那可以改变现实吗?你以为你驳一下,事实就能逆转了吗?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7:34:27 &&
16:52:36&&的原帖:  佛棍又抓狂,神经错乱了。  人家讲自己的真实经历,在描述一个事实:老子不信佛教了。  这有什么可以驳的呢?又怎么能够驳倒呢?  这并不是个理论,并不是一个主张,而是一个已经发生的既存事实,你没有发神经病的话,怎么会去驳呢?  你以为写驳论就是意念发功啊,那可以改变现实吗?你以为你驳一下,事实就能逆转了吗?    恐怕原作者来了也不会接受这种没有金属含量的马屁。随便复制几个:第一,从吃素这个佛教理念看,佛教的善是愚善。第二,佛教很伪善。第三,佛教很贪婪。这些不是主张?他有议论的自由,俺也有驳斥的权利,发表出来就是给大家评论的。作者没来倒把你个大傻子炸出来了――连这么浅显的文章都看不懂,还跳啥跳?由此可以判断:以你的文化水平,绝对不可能真正看懂《易经》。
此贴已经被作者于
17:36:38 编辑过
跳转论坛至:
╋猫论天下&&├猫眼看人&&├商业创富&&├时局深度&&├经济风云&&├文化散论&&├原创评论&&├中间地带&&├以案说法&&├股市泛舟&&├会员阅读&&├舆情观察&&├史海钩沉╋生活资讯&&├杂货讨论&&├健康社会&&├家长里短&&├吃喝玩乐&&├职场生涯&&├咱们女人&&├家有宝宝&&├消费观察&&├房产家居&&├车友评车&&├猫眼鉴宝╋影音娱乐&&├图画人生&&├猫影无忌&&├影视评论&&├音乐之声&&├网友风采&&├娱乐八卦&&├笑话人生&&├游戏天地╋文化广场&&├菁菁校园&&├甜蜜旅程&&├心灵驿站&&├原创文学&&├汉诗随笔&&├闲话国粹&&├体育观察&&├开心科普&&├IT 数码╋地方频道&&├会馆工作讨论区&&├江西会馆&&├凯迪西南&&├海南会馆&&├珠三角&&├凯迪深圳&&├北京会馆&&├上海会馆&&├河南会馆&&├长三角&&├贵州会馆&&├杭州会馆&&├香港会馆&&├台湾会馆&&├美洲会馆╋凯迪重庆╋站务&&├站务专区&&├企业家园&&├十大美帖&&├视频创作&&├商品发布
快速回复:[原创]【驳】 临济大慧“信佛十年,我终于不再信佛教”
本站声明:本站BBS互动社区的文章由网友自行帖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贴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管理员特别提醒】 发布信息时请注意首先阅读 ( 琼B2- ):
;。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于舍己为人的名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