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能说说北约东扩三层重型坦克靶 是怎么回

> 资料汇总 > 卓越的防护性能:IS-3重型坦克介绍
卓越的防护性能:IS-3重型坦克介绍
IS-3重型坦克战斗全重46.5吨,乘员四人,分别为车长、炮长、装填手和驾驶员。IS-3从前到后依次为驾驶室、战斗室和动力室。驾驶员位于驾驶室正中央,他的上方有一个向右打开的三角形舱门,舱盖上有一具潜望镜。它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德国的虎王坦克的冲击。拥有它那个时代最强级别的防护力,车体和炮塔的倾斜装甲全面提高了坦克的防护力。
IS-3重型坦克战斗全重46.5吨,乘员四人,分别为车长、炮长、装填手和驾驶员。IS-3从前到后依次为驾驶室、战斗室和动 力室。驾驶员位于驾驶室正中央,他的上方有一个向右打开的三角形舱门,舱盖上有一具潜望镜。它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德国的虎王坦克的冲击。拥有它那个时代最强 级别的防护力,车体和炮塔的倾斜装甲全面提高了坦克的防护力。真正令它独步天下的是它对侧面和后面防护的全面加强。直到现在,其装甲重量占战斗全重的比率 仍是世界坦克里最高的,它卓越的防护性能由此可见一斑。
当一九四四年春,苏军新式的ИС-2重型坦克首次出现在战场上,并且给予德军的&虎&式和&黑豹&式坦克以沉重打击的时候,苏联 的重型坦克设计师们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一九四三年夏秋,根据斯大林本人的命令,苏军装甲坦克兵总局的扎弗雅洛夫技术兵上校率领一个庞大的调查团来到了 刚刚平息下来的库尔斯克战场。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仔细调查每一辆被击毁的德军和自己的重型车辆,主要包括&虎&式重型坦克、&黑豹&中型坦克、&斐迪南&式 重型坦克歼击车和自己的КВ系列重型坦克(注明:在俄文中是KB在英文中是KV也就是熟知的苏联KV系列重型坦克),考察它们各部位的中弹概率,被不同弹 丸命中后不同的效果,原设计的装甲厚度及倾角在现有反坦克火力威胁下是否有效。苏军调查人员收获颇丰,很快他们的报告摊在了苏联坦克设计师的桌面上:КV 的防护性能在德军日益增强的火力面前已不再有效;新式坦克必需加强防护性能;工作的重点和往常一样:应该继续加强车首和炮塔正面装甲。
战场上的要求就是命令,新型重型坦克的设计开始于一九四四年夏。以设计重型坦克闻名的科京设计局的技术人员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其中一个设计组由已经回到列宁格勒老家的科京和艾尔莫拉艾夫负责,而另一个由留在车里雅宾斯克的杜霍夫和巴拉吉领导。
第一种设计是在二四四工程、二四五工程和二四八工程重型坦克上开发的。科京小组的设计亮点在于新车型的车首上装甲〔分管工程师是 莫斯科芬和塔罗科〕,它由两块很大的装甲钢板焊接而成,中间突起,这样可以使车首前装甲在面对从正前方入射的炮弹时获得更大的倾角,增加炮弹的跳弹概率。 不过科京的设计沿用了ИС-2重型坦克的炮塔,只是将炮塔前装甲和防盾的厚度增加到了一百八十毫米。另外,科京还试图在自己的设计上安装六百~六百五十马 力的大功率发动机。由于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新设计的全高还比ИС-2降低了0.3米。
第二个设计的特点在于其与众不同的由工程师库切琴设计的球形炮塔,主武器仍然是一门122毫米D-25T火炮。这种球形炮塔宛如 一个扣过来的汤锅,有点像现代苏联坦克炮塔的设计。这种外形倾斜的炮塔容易使敌人的穿甲弹发生跳弹,因此比原先的侧面垂直的炮塔防弹能力更强。然而,炮塔 良好的设计虽然使得其装甲厚度高达一百五十毫米〔而此时的ИС-2重型坦克的装甲也仅有一百二十毫米〕,但是也减小了其内部空间。杜霍夫项目的新坦克的车 首前上装甲采用的常规的单一斜面装甲,但是其装甲板厚度达110毫米。
科京和杜霍夫的设计向当时的坦克工业人民委员马雷舍夫做了表演。其中第一个设计由科京负责展示,第二个由基洛夫厂厂长萨尔茨曼和 杜霍夫负责展示。经过详细的对比测试,圆滑的马雷舍夫表示,既然两种设计的火力和机动性能完全一样,那么最好能将两种设计的优点,即把具有较好防弹外型的 科京型车首和杜霍夫的炮塔结合起来。于是,在皆大欢喜的情况下,新式重型坦克诞生了,这就是七〇三工程重型坦克。
一九四四年十月二十一日,七〇三工程被送往莫斯科郊外的库宾卡装甲试验场,开始进行跑车试验。通过了跑车试验后,苏联军方又对其 进行了严格的验收测试。验收测试成功后,七〇三工程随即向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做了汇报表演。两位元帅于一九四四年十一月将表演结果反馈到斯大林那 里,斯大林表示认可并且命令七〇三工程以ИС-3的正式编号列入苏军装备并立即在车里雅宾斯克的基洛夫工厂组织它的批量生产。
【驾驶舱门】
而它的前辈IS-2没有驾驶员舱门,驾驶员只能从炮塔舱门或车底安全门出入。IS-3重型坦克则大大的方便了驾驶员的出入动作。 在驾驶员座椅后方的地板上,布置有一个圆形的车底安全门,供乘员在紧急情况下脱出之用。车长位于炮塔左侧,有一个向前打开的舱盖和一具装在舱门顶部的 ТПК-1周视潜望镜。这样一来,IS-3的车长视野甚至还不如装备有车长指挥塔的ИС-2好。但是由于没有指挥塔,降低了IS-3的高度,减小了被敌方 发现的概率。炮长的位置在车长的前下方,装填手在炮塔的右侧,他也有一个向前打开的舱盖和一具МК-4潜望镜。动力室在炮塔的后方,里面布置有空气滤清 器、发动机、变速箱、油箱、冷却装置和侧减速器等。车尾装甲板上布置有两个平行的圆形动力装置检查窗和一个炮管行军固定器。车尾上装甲板的连接方式和 IS-2、Т-34相同,都是用两个铰链连接在车尾下装甲板上。如果要对动力传动系统做大的维修或更换的话,就可以很方便的把整个车尾上装甲板放下,当然 代价是削弱了车尾的防护能力。
【主武器】
IS-3重型坦克的主武器和IS-2的完全一样,同样是一门D-25Т-1943年型122毫米火炮,方向射界360度,水平射 界-3~+20度。射击俯角小,是苏联坦克的一个通病。为了追求完美的防弹外形降低炮塔高度,又不得不给布置在火炮尾部上方的反后坐装置留出足够的空间, 苏联设计师只好在射击俯角上做出了让步。IS-3重型坦克的弹药为分装式,因此射速较慢,只有1.5~2发/分。弹药基数和IS-2一样为二十八发,包括 十发穿甲弹和十八发高爆榴弹。被帽穿甲弹丸重25.1千克,初速为780米/秒,可以在500米距离上击穿160毫米厚匀制钢装甲板,在1000米距离上 则可以击穿120毫米厚匀制钢装甲板。榴弹重27.3千克,初速760米/秒,最大仰角射击时射程可达16000米。炮长通过一具ТШ-17望远式瞄准具 瞄准射击。IS-3的副武器为一挺安装在装填手舱门处环行枪架上的12.7毫米ДШК高射机枪和一挺7.62毫米ДТ并列机枪和一挺安装在炮塔左后部的 7.62毫米ДТ机枪。其中,ДШК高射机枪由装填手手动击发,ДТ并列机枪和炮塔后机枪则分别由炮长和车长操纵。IS-3的火炮威力虽然强大,但是射击 俯角太小,射速慢弹药基数也太少;再加上D-25Т是由陆军野战加农炮改进的,射击精度不错,但射速过低,因此和战后装备90毫米火炮的美军M-46、 M-47和M-48相比,ИС-3的火力并不能算理想。
【防护装置】
IS-3重型坦克拥有它那个时代最强级别的防护力,其车体和炮塔的倾斜装甲全面提高了坦克的防护力然而110毫米61度倾角的车 体首上折算成几何厚度是202毫米,但是由于是大倾角,因此对于当时动能弹的防护力远超这个数值。而真正令它独步天下的是它对侧面和后面防护的全面加强。 直到现在,IS-3的装甲重量占战斗全重的比率仍然是世界各国所有坦克里最高的,它卓越的防护性能由此可见一斑。IS-3后部的装甲板也和IS-2重型坦 克、Т-34中型坦克一样向后倾斜。IS-3的车首前装甲板两侧各挂两块履带板,车尾下装甲板上也可以挂两块,这些履带板同样可以起到辅助防御的作用。其 防护之强,德国只有KWK-43(长88炮)才能在350米上击穿它的正面。(美制90毫米炮应当也差不多,在南斯拉夫的测试中90炮就在相当距离上击穿 了T-55的正面)此外,IS-3还可以在车尾携带两个大型的发烟罐,各部位装甲厚度及倾角见后表。
【发动机】
ИС-3重型坦克的发动机是一台В-11-ИС-3型十二缸V型四冲程水冷柴油机,在转速为2000转/分最大功率为520马 力。В-11-ИС-3是著名的В-2柴油机的发展型号,缸径150毫米,冲程180毫米,汽缸总排量38.888升,最大扭距2254牛&米〔转速 1300转/分〕。外形尺寸为长1568毫米,宽916毫米,高1029毫米,重920千克,长度比ИС-2的В-2-10缩短了135毫米,尽管如 此,В-11-ИС-3的长度还是超过了动力室宽度,因此它不得不纵置布置在动力舱内,这样就增加了车辆的长度。
【动力传动】
ИС-3的动力传动装置也是从ИС-2重型坦克上的动力传动装置发展来的,包括机械式手动行星变速箱、行星转向机构和侧减速器。 变速箱为横轴式,有高、低速两个档位,每个档位又各有四个前进档和一个倒档,所以该变速箱共有八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因为变速箱变速范围较大,所以有利于 提高坦克的平均行驶速度。但是由于ИС-3的变速箱没有同步器和预选器,操作十档的变速箱对于驾驶员来说并不是个轻松的工作。侧减速器由的外啮合直齿轮和 布置在主动轮里的一级行星排组成。ИС-3重型坦克的动力舱内装有四个内部燃料箱,总容积为450升。燃料箱成对地布置在发动机两侧。而且它还装有四个圆 筒型的外挂速抛燃料箱。这些附加燃料箱每个装载九十公升燃油。ИС-3加装了副油箱高压空气吹除系统,驾驶员在车内利用这个系统就可以很方便的将副油箱里 的油料压入车内。这和以往的ИС-2、Т-34的乘员必需到车外才能将副油箱里燃油转移到车内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进步。ИС-3还可以在车体右侧携带一根用 于自救的圆木。
【悬挂系统】
ИС-3重型坦克的悬挂系统为扭杆式,在每侧第一、二、四、六负重轮的平衡肘处布置有减震器。ИС-3的行走装置基本上和ИС- 2一样,每侧有六个小直径全钢双轮缘负重轮〔直径550毫米〕和三个直径为310毫米的全钢双轮缘拖带轮。诱导轮在前并且可以和负重轮互换,主动轮在后。 履带为全钢单销铸造式,履带板宽650毫米,节距162毫米,部分履带板的诱导齿上有一个直径十二毫米的圆孔。每条履带由八十六块履带板连接而成。虽然 ИС-3的履带宽度比ИС-2小,但由于两种坦克的履带板啮合孔的尺寸和间距一样,所以ИС-3的整个行走装置完全可以和ИС-2重型坦克通用。ИС-3 重型坦克的最大公路速度为三十七千米/小时,最大越野速度十九千米/小时,最大公路行程185千米;单位压力0.82千克力/平方厘米,越壕宽2.5米, 过垂直墙高1.0米,涉水深1.3米,最大爬坡度36度,最大倾斜度30度。
【联络装置】
ИС-3的对外通讯联络装置为一部由车长操作的10-РК-26无线电台,电台天线基座位于车长舱门的左侧炮塔上。内部乘员间通讯设备是一台ТПУ-4车内通话器。
第一批测试用的ИС-3重型坦克于一九四五年五月中旬开下生产线。它没有参加任何同德军进行的战斗。据说在一九四五年夏季,曾经有一个ИС-3重型坦克团被运往远东。但是在参加远东战役的苏军各方面军的战斗序列里却找不到任何重型坦克单位的记录。
一九四五年九月七日,在柏林举行了盟军和苏军的胜利阅兵式。五十二辆ИС-3重型坦克高昂着炮口,骄傲的从被震惊的目瞪口呆的西方装甲兵军官面前隆隆使过,向他们展示了苏联坦克工业的最高水平。
在苏联,ИС-3重型坦克第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则是一九四六年十一月七日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纪念十月革命胜利二十九周年的阅兵式上。
一九五六年秋,匈牙利爆发了小农党领导的反苏反共暴动,苏军驻匈集群迅速介入镇压,这就是匈牙利事件。ИС-3也参加了布达佩斯的巷战,并且有数辆被匈牙利暴乱分子击毁。
ИС-3重型坦克的批量生产一直持续到一九四六年中期,总产量为二千三百一十一辆。它最后被科京改进为苏军装备的最后的重型坦克ИС-8,即Т-10坦克。
但是ИС-3坚不可摧的外形并不能掩饰它天生存在的缺陷:它的发动机支架过于庞大,焊接工艺落后,导致在使用中很难维护发动机; 变速箱的笨重也不能令人满意;悬挂系统在有着优良适应性时也更难维护。许多刚刚从车里雅宾斯克基洛夫工厂生产线上开下的ИС-3重型坦克就被立即用火车送 到列宁格勒进行技术改造。ИС-3的良好的防弹外形导致内部空间非常狭窄,乘员的操作相当吃力,很容易疲劳,不利于长时间作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从一九四八年到一九五二年,所有的ИС-3坦克都进行了现代化改装,提高了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工艺,改进了主摩擦刹车片和两个转向离合器,更换了新的负重轮〔可以和ИС-4通用〕,并用先进的10-РТ电台取代了原有的10-РК-26电台。
经过上述的现代化改装,ИС-3重型坦克的车重上升到48.8吨。尽管进行了许多现代化的改进,但是它的可靠性差的依然让人难以接受。
从一九六○年开始,ИС-3重型坦克再次接受了现代化改进,并重新命名为ИС-3М重型坦克。ИС-3М的战斗全重增加到了四十 九吨,副武器有所更新;换装了新的В-54К-ИС柴油机;无线电装置换为更新的Р-113坦克电台;加装了车内加温系统和驾驶员用ТВН-2主动红外夜 视仪。后期的ИС-3М甚至还安装了三防系统和潜渡装置。不过到了六十年代,苏军的Т-62主战坦克已经问世,它的一一五毫米滑膛炮侵彻力比ИС-3的一 二二毫米炮大50%,同时Т-62主战坦克要比ИС-3М轻十余吨,可靠性则要好的多。属于重型坦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
ИС-3重型坦克曾经少量出口:一九四六年有两辆坦克卖给了波兰军队用于评估和训练。一辆被送到波兹南市的波兰装甲兵学校供教学训练用,并在那里保存至今。另一辆则归波兰国防科学研究院所有,它报废后成为波军演习场上的靶车。
还有一辆ИС-3重型坦克被运到捷克斯洛伐克,捷克自己也根据许可生产了少量的ИС-3。埃及根据一九五五年和捷克斯洛伐克签署 的一项农业合作条约的秘密条款,将转手捷克获得大量苏制现代化武器装备,其中就包括ИС-3重型坦克。一九五六年初埃及军队也接收了第一批十辆ИС-3重 型坦克。这些坦克参加了一九五六年六月二十三日在开罗举行的的&独立日&阅兵,但其余的一百辆ИС-3和ИС-3М重型坦克是在一九六二年到一九六七年交 付的。时任以色列国防部长的摩西&达扬将军后来在他的自传中直言不讳当时他对埃及拥有这种坦克的畏惧。埃及军队的ИС-3参加了第三次和第四次中东战争, 不过因为埃及装甲兵一向拙劣的战术而表现不佳,被以色列击毁缴获多辆。
一九四五年,在ИС-3的基础上开发出了新的一五二毫米自行火炮七〇四工程即ИСУ-152〔它和一九四三年在ИС-2上研制的 ИСУ-152完全不同,应注意区别〕。不过它并没有列装,因此也就没有进行批量生产。ИСУ-152战斗全重47.3吨,乘员五人,主武器是一门 152.4毫米БЛ-10榴弹炮,弹药为分装式,基数二十发,副武器是两挺ДШК12.7高射机枪,弹药基数六百发。它的装甲厚度为正面一百二十毫米,侧 面九十毫米,尾部六十毫米,顶部二十毫米,底部三十毫米。
二六〇工程长8530毫米,宽3150毫米,高2240毫米,车底距地高435毫米,履带接地长4300毫米。发动机仍然是В-11-ИС-3型,机动性和ИС-3重型坦克一样。
苏联还于同年在ИС-3底盘上研制了一三○毫米自行火炮,它也没有获得正式编号和列装,具体技术数据不详。
五十年代苏联第一代战术火箭3Р-1〔北约代号&蛙&-1〕和第一代战术导弹Р-11〔北约代号&飞毛腿&〕问世后,部分ИС-3的底盘和老的&斯大林&系列重型战车又被改装为它们的发射车。
IS-3存在以下问题:
1)前装甲的焊接有问题,有一辆生产型在接受试验时被100毫米炮命中前装甲焊缝开裂。
2)发动机支架薄弱,焊接也不牢靠,使用中常常裂开,其后果可想而知。
3)换档困难,变速箱的可靠性令人失望。
4)悬挂系统更是毛病百出。许多第一批生产的IS-3刚开下车里雅宾斯克生产线就被马上送往列宁格勒工厂&治病&。后续生产的IS-3解决了一些问题
5)车内空间极其狭窄炮塔空间仅略大于T-34,人机工效极差。
苏联当然也会急着给IS-3&治病&,不过等他们最终搞定,已是15年后的1960年出现的IS-3M了,可是此时面对西方著名 的L7型105毫米坦克炮,所有苏联钢装甲坦克都无法抵御,直到苏联普及了T64和T72主战坦克(历史证明叙利亚的T72可以有效面对以色列的L7线膛 炮)
手机看攻略,电脑玩游戏两不误!
加点再也不需要切来切去啦~
【坦克指挥官】最新消息第一时间推送给你
坦克指挥官
题材: 军事
开发商: 乐享方登
系统介绍:
进阶推荐:
正式开启公测
iOS 平台上线
开启删档封测与俄罗斯针锋相对,北约也搞坦克大赛_狂野军事_腾讯视频关于PF98A反坦克火箭筒破甲弹威力介绍时只说能够击穿北约重型三层坦克靶,换算成数据应该是多少?_百度知道
关于PF98A反坦克火箭筒破甲弹威力介绍时只说能够击穿北约重型三层坦克靶,换算成数据应该是多少?
我有更好的答案
考虑间隔装甲对射流的干扰,实际需要至少900mm以上的破甲值才能够击穿。三层重靶中间间隔了相当多的空气。三层重型靶是模拟T-80首上的,总物理厚度(LOS)达到870mm,第一层为10mm的高强度钢,然后是30mm的空气,然后又是25mm的高强度钢,然后又是30mm的空气,然后是80mm的高强度钢北约三层重靶主要是对防破指标的模拟较好,对防穿指标只对80年代以前的苏联坦克适用
采纳率:88%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破甲弹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幸好没钱买德国这神器,不然红旗八就要腹死胎中了|导弹|红箭|北约_新浪网
幸好没钱买德国这神器,不然红旗八就要腹死胎中了
幸好没钱买德国这神器,不然红旗八就要腹死胎中了
红箭-8反坦克导弹是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款红外半自动导引反坦克导弹,是中国产量和出口量最大的战术导弹,是中国首次实现对外成套技术输出的复杂武器系统。是世界少数能够击穿北约三层重型靶板的反坦克导弹。当时红箭-8导弹的研制过程极其艰难。1978年,红箭-8的技术上遇到难题,处境相当艰难。就在此时,出于对抗苏联的战略要求,中国和美国等西方国家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进入了一个长达十余年的军事合作蜜月期,中国和西方国家在军事行动和武器装备领域紧密合作,中国也一度被称为“北约的准盟国”。中国渐渐敞开国门,积极引进西方的武器技术,此时德国人就开始推销起霍特反坦克导弹。随后中国便少量买了几百枚霍特反坦克导弹,也就没了下文。最终还是坚持研制红箭-8导弹。没有引进霍特反坦克导弹的生产技术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霍特导弹太重,中国军队一直对步兵武器重量有着减重的要求。同为800毫米,虽说红箭-8导弹的外形看着土的掉渣,但综合性能可不输霍特导弹。第二个原因是没有这个经济实力,1980年代初的霍特导弹售价高达3万美元一枚,按出厂价格,同样的价钱就可以订购5至6枚性能差不多的红箭-8导弹。因此中国炮兵部队和兵器工业一直坚持研制红箭-8,利用与西方国家深入交流获得的米里和霍特导弹技术,使得红箭-8导弹顺利投产,并一举成为世界威力最大、生产量最大的第二代反坦克导弹之一。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约成员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