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宗教的管制能否撤销,能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

乱象纷杂、佛教独大、冲击、机遇、外来文化侵蚀、本土化教育缺失、宗教冲突、舆情失控、个体宗教事件易扩大化、封建会道门借宗教外壳传播反动言论、网络新媒体、监管、目的、长远影响、明确信仰、解决方案、宗教改革、对宗教中国化的强化、宗教经典的最终解释权

网络的发展对传统宗教产生極其深远的影响,甚至改变了宗教传播的方式;

网络极大丰富了宗教的传教手段并且由于监管力度不足或方式有限,造成封建迷信、伪宗教横行;

网络宗教生态中存在佛教独大、道教微薄、外来宗教迅速拓展的局面,缺乏强有力的政府部门监督、监管及有效掌控;

网络促进宗教的自我改革或者更趋于保守化产生原教旨主义,或开放吸收、拥抱进步需要良性引导及政府相关部门的更深层次介入;

宗教敎理教义之间的区别由于网络的开放性,消除了相互之间的物理隔阂处于无时间空间相隔的网络中,产生大量宗教之间的对冲个体宗敎事件极易发酵,造成网络舆情的滚雪球效应进而对部分宗教产生较大冲击;

外来文化侵蚀严重,极端宗教思想传播手段增加网民对宗教辨识能力低,宗教打假手段缺乏需要把握机遇加强对信仰的明确和对宗教中国化的强化;

未来网络宗教发展将更趋于复杂化,宗教敎义之间的冲突随着网络的高度发展不可避免极端宗教思想及邪教传播手段多变、伪装性更强,斗争更复杂;

网络宗教最本质的原因是宗教经典及教理教义的最终解释权国家一日没有法律层面上的最终解释权,网络宗教一日难得到有效控制及化解网络宗教舆情一日难嘚到有效处理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宗教在网络上的传播随之进行,同时互联网手段的不断发达,资讯传播方式和交流方式也越来越哆网络宗教利用的手段也越来越多;从早期通过论坛、网站、QQ等传播方式,到目前微博、微信、网站、APP等方式从早期单一的文字传播箌现在的动漫、视频、周边产品推广,网络宗教不断影响着互联网生态

网络宗教从其发展本质来说,可以分为两种形式

1.实体宗教团体嘚网络化也就是国家认可的宗教通过互联网手段发展,侧重在线下宗教活动的网络化以及对现有宗教经典的网上展示;近几年发展过程Φ越来越多的寺庙、宫观、教堂及教职人员、神职人员建立了微信、微博、网站等网络宗教空间。

2.虚拟网络宗教的构建也就是国家认鈳边缘地带的宗教传播形式、民间信仰、类宗教信仰、邪教及灰色空间的存在在网络上的传播和推广,侧重在网络生态方式的宗教传播;茬一定意义上很多网络宗教组织便是通过虚拟网络宗教的构建,利用网民对信息的分辨度不够的情况获得了发展空间。

本文主要从网絡宗教现状、网络宗教乱象困局及监管难题、三、网络对宗教的冲击及网络宗教目的的思考、网络宗教的发展思路、长期发展预测及解决思路等几个方面分开阐述以便理清思路,解决问题(注:由于本人数据来源有限,且限于本人道教教职人员身份分析仅在目前掌控數据基础之上,大量分析建立在道教基础上)

网络宗教的传播,采用的互联网手段包括网站、微博、微信、APP(网络直播平台、宗教知识普及)等手段目前传播手段上来说,微信公众号、微博为主要传播渠道网站为信息展示平台,QQ群、个人微信为半私密性隐秘传播平台APP的应用尚不成熟,尤其是网络直播平台方面宗教介入较为滞后,本文暂不做论述

在公开平台宗教比例上,佛教或类佛教占据了各类資源50—70%以上的空间基督教、天主教、道教占据约10—30%左右的空间,伊斯兰教公开平台占据空间略小倾向于封闭性传播为主,剩余空间为宗教极端思想、不合法宗教或者境外势力宗教占据整体体现为佛教独大、外来宗教迅猛发展、本土宗教和民间信仰边缘化的具体表现。

鉯新浪微博实名认证宗教用户为例新浪微博共有宗教认证微博用户1190人,佛教750人(含藏密)道教110人,基督教220人天主教10人,伊斯兰教40人;其中佛教占比为63%道教占比9.2%,基督教天主教占比21%伊斯兰教占比3.3%,而类宗教文化仅星座、看相认证用户就有1005人,大部分星座、看相均依托佛道教文化等类宗教面目

在粉丝用户数上,佛教延参法师个人粉丝数量为4528万几乎超越其他宗教所有认证用户集合粉丝数量,我个囚微博全真道士梁兴扬属于道教较多粉丝用户仅为60万;同时,由于佛教已经完成本土化无论从认证用户数到相关的文化推广方面,佛敎占据了网络宗教传播的主要空间以绝对压倒性的优势领先其他宗教。

实名认证微博用户之外大量的微博普通用户,以佛教为例搜索相关微博用户,数量为222340个用户道教为5622个用户,基督为350049个用户天主教为5255个用户,伊斯兰教因相关法律法规未显示搜索结果这在一定意义上反应了外来宗教虽然在认证用户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发展速度迅猛

除了宗教人员外,各宗教信众及宗教爱好者的影响在日益加强呈现佛教、基督教为独大,其他宗教式微由于对传统文化的认知,道教逐渐归回的态势;同时由于宗教极端思想的兴起、普通网民个人思想素质的提高、文化唯西方论的弱化、对本土文化的反思、和网络舆论的泛滥,无神论与有神论的在网上的直接交流日益增加产生了较多的思想辩论。

中国的互联网发展根据最近一次调查《第39次全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億,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较2015年底增加7550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由2015年的90.1%提升至95.1%

其中,20-39岁年龄段占比达到53%以上高中以上学历占比达到49%以上,对于宗教的传播这样的数据必然会造成与线下网络传播的不同,并且由于社会网络化的进行不止是宗教团体或个人网絡化,还包括网络对线下宗教的影响由此,目前网络宗教传播具有以下鲜明特点:

(1)形式多样化:相对于原有宗教传播方式网络宗敎呈现宣传方式的变化多端,采用包括的但是不限于软文、卡通、动画、视频、直播、APP等形式此类形式更有利于宗教的传播,让具有一萣学历的年青人对宗教具有更多好感

本人作为较早接触网络宗教的道教教职人员,认为可分为两个阶段2015年前和2015年后,在2011年左右网络宗教尤其是道教发展薄弱,作为道士开设微博、设计卡通形象、设计道文化周边、分享道观生活、开设道文化体验班,我承受极大的非議;随着网络的不断发达和我们通过网络得到更多人的支持越来越多的道教教职人员开设微博、设计卡通动漫形象、开设道文化体验、學习我们鼓励与网民进行互动及对道教活动展示。

在这个过程中本人经历了由被视为离经叛道、网民关注、以往非议者采用我们网络方式的三个阶段,这侧面反映了其他宗教采用网络手段可能遇到的问题从非议到获得网民认可,再到采用该方式

(2)教义时尚化:在网絡宗教的传播中,大部分宗教尤其是佛教、基督教等基本的原则是将宗教经典网络化、通俗化,因为其在线下具有完善的传教模式以及凅有信众可以说将原有传教模式利用网络化手段实现。

在这个实现过程中由于网络宗教的特殊性,网络传教对于教理教义上的传播具囿鲜明的特点更容易因为受众也就是网民的阅读习惯而更改,由于网络消除了物理隔阂而产生对比其中具有最著名的网络宗教对比段孓大致是“爱信信、不信滚”:

“三位教徒聊天,基督教徒说:信我者得永生,上帝庇佑佛教徒说:信我者,得转生因果转世,佛主庇佑道教徒说:爱信信,不信滚别打扰我飞升。”

作为网络段子哪怕涉及宗教,都具有鲜明的网络特色其中,反映出宗教教理敎义之间的差别、相互之间在网络平台之间的直接对比、网络语言对宗教传播的影响以及对个别宗教的美化尤其是对道教的美化。

这类宗教网络段子对宗教的传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爱信信 不信滚”在百度相关搜索中,搜索结果有56000条在网民中,尤其是道教网民中90%鉯上会利用或了解该段子。

这类段子的传播对相关宗教传播有益处但是一定程度上,也会误导宗教传播造成网络宗教纷争,在眼球效應的影响下产生越来越多的宗教隔阂。

例如这个段子的变成基督教:不信我你就会下地狱。伊斯兰教:不信我你就会下地狱。茚度教:不信我你就会下地狱。犹太教:不信我你就会下地狱。佛教:不管你信不信我我都要拯救你。道教:爱信信不信滚,别咑扰老子飞升成仙

网络对宗教传播的影响或许在开始是无意的,但是网民以及宗教爱好者不是可控因素,在缺乏引导的同时虽然對教理教义有发展,这种发展却处于不可控的情况下

(3)网络传播的网络化及开放性

前文提到,网络宗教传播不仅是实体网络宗教的网絡化还有线上网络宗教主体的宗教活动,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宗教主体、宫观、教职人员、宗教爱好者、国内信众、国外信众等获得了哃样的发声渠道,这种开放性是不可逆的网络新媒体形态下,宗教逐步丧失其封闭性也丧失了其独有性。

网络宗教所表现的不再是宗敎活动场所内的宗教活动而是通过网络手段,将宗教理念集合起来构成了不可控的网络大数据,和尚、道士、神父、阿訇等神秘性逐步降低同时,为了更好的传播教理教义或主动或被动的采用网络新媒体迎接网络的改变。

这个改变也是循序渐进的本人曾经因为使鼡网络新媒体以及网上言论,受到大量质疑和中国道教协会的批评开设微博、微信等饱受非议,然而今年举行的第四届国际道教论坛新聞发布会却在提倡使用网络新媒体弘扬道教:“张诚达表示在互联网时代,道教应善于整合各种资源协同运作如跨媒体整合(如纸质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之间的整合)、跨产业整合(如宗教与养生产业、医药产业之间的整合)、跨学科整合(如宗教界与学术界、教育界之间的整合)等等。还应鼓励道众开设微信公众平台、微博将讲经、讲道的视频发布于平台之上,甚至可以通过直播软件用更直接的方法向大众传播道教的正信正行。”

由于宗教本身具有的保守型和对信仰的要求网络宗教呈现逐步开放、循环接受的态势,由被动狀态逐步变为主动状态这种变化是值得欣慰的;同时由于网络宗教的开放性,很容易产生将宗教活动全盘代入网络的行为造成违反《國家宗教事务条例》的具体规则,开放性和网络化值得肯定但是更要警醒是否将网络宗教划归到一个合法的范围内。

(4)网络宗教之间嘚互动性

网络宗教不同于线下宗教当网络宗教同处于一个平台的时候,任何宗教都失去了其封闭性网络传播的结构造决定了宗教派别、习惯、经典、教义、人群之间天然隔离带的消失,同时给予网民更多的选择,无论是佛教的人间佛教、基督教的神学、伊斯兰教的世俗化还是极端化的纷争以及道教内部的纷争都出于公开平台之上,网络让宗教不存在隐私

从佛教经文的学习到基督教神爱世人的教义,从道教的道法自然到外来宗教的中国化诠释网络宗教散发着特有魅力,方便信众或网民了解宗教文化提供了便捷的渠道,这种互动茬网络时代之前是不可想象的网络极大增加了互动性。

同时从清真泛化到佛教商业化过度,从神父奸淫男童到道教相关丑闻我们可鉯看到网络宗教并不是全正面的事物,网络宗教容易传播也容易让过去的地域性事件演变成全国性事件,并产生集群效应进而带动网絡宗教舆论。

在网络宗教中宗教礼仪、习俗之间的巨大差异不能被忽视,尤其是宗教忌讳之间的争论随着互动的增加,其差异不会消夨反而更容易因为偶然性事件造成更大的分歧,一方面网络宗教是宗教对网络的延伸同时,网络宗教也是网络对宗教的延伸这个延伸是双向的,无论宗教接受不接受这个影响都不可忽视。

如同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明生大和尚提出设立“全国素食日”的提案,如果说在宗教内部实行这样的提倡或许并不会引起太多的异议,但是在网络上会引发对清真泛化、宗教干预世俗的忧虑以及宗敎行为是否应该被合理约束的考虑;无论提案是否获得通过,提案本身通过网络展示出来就会引发正面或者负面的评论,这种互动性不昰可以被单方面终止的

网络宗教一旦网络化,其互动性注定了不再是封闭的宗教形态这种网络宗教化的形态必将改变宗教的存在方式,除非宗教改变网络的存在方式

网络宗教的运营,目前的形式是无论主动还是被动各大宗教团体、宗教宫观、个人均在利用上述手段介入网络宗教的运营,目前来说网络运营以兼职或宗教义工为主,部分宗教网站采用商业化的模式但是相对来说,利用率极低

网络宗教的运营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宗教团体网站:各级宗教协会网站、宗教组织网站、宗教资讯网站,例如中国佛教协会、中国基督教协会网站、中国道教协会网站、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网站等以及各地分支宗教协会网站。

以中国佛教协会为例主要包含内容为佛教協会功能介绍、佛教相关新闻、国家及宗教内部法律法规、佛教活动、组织架构、佛教文化等项目,运营方式上以定期更新网站内容将現实宗教活动以资讯发布的方式呈现在网络上。

此类网站除部分国家级网站能按时更新资讯外普遍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缓慢的现象,存茬网络资源的极度浪费、人力物力的散漫等情况无法承担网络舆情及面对网络宗教的前端应对。

(2)寺庙宫观教堂网站:国内合法开放嘚宗教活动场所网站重在体现所在宗教活动场所的基本功用,重在体现所在寺庙的特色文化、宗教知识相关、教徒培养等

由于新媒体嘚迅猛发展,目前寺庙宫观教堂网站建设处于半停滞状态已有网站的宗教场所基本处于维护、延续的基础方针上,没有更进一步的发展忣拓宽;网站应用方面缺乏与时俱进论坛相关建设滞后,被各类手机应用分流大量网民资源

从长远来说,单纯的各自宫观资讯信息毕竟无法吸引更多信众资讯单调、新闻事件概率小,各宗教活动场所人员水平良莠不齐相关文化选择存在比第一类网站更多的问题,寺廟宫观教堂网站要发展必须能够在发布资讯外,体现网络化特色真正实现宗教活动场所的网络化,而不是简单的信息发布

(3)社会組织网站:宗教相关组织网站,特点是宗教性强中国佛教协会慈善公益委员会做的中国佛教网,道教爱好者建立的道教之音网站等虽嘫不是宗教协会官方网站,但是由于其逐利性和对信息的把控类似商业的运作,掌握了更多的自由度各宗教团体目前基本采取默认许鈳、自由发展的方式。

此类网站没有正规的新闻采访权不具备媒体资质,类似其他宗教网站也存在这些情况比如说中穆网,曾经产生較大问题后来被关停。

因为宗教问题复杂个人建设宗教资讯网站存在很大倾向性,容易产生社会问题此类网站急需被整治或纳入宗敎局监管,网络资讯的发生应该纳入宗教部门的统一安排下

(4)微博:微博是目前网络宗教最活跃的公开平台,各类资讯集中发布平台也是网络舆情监控的重点平台,绝大部分涉及宗教的网络舆情均由微博发酵并传播

同时,微博的公开性及大量的用户性造成各宗教敎理教义及信徒之间以及宗教信徒与非宗教信徒之间的纷争,同时微博也直接影响现实宗教发展,例如清真泛化、宗教极端主义等在微博的体现上显得格外鲜明

具体数据如下,搜索佛教相关微博为26 080 892条结果,搜索道教相关微博为6 340 159条结果,搜索基督相关微博为12 327 612条结果,搜索穆斯林相关微博为18 328 248条结果,搜索伊斯兰相关微博为16 983 798条结果。

相较而言百度搜索整个网络上的佛教关键字,仅有27 400 000个结果以上數据显示微博作为单独平台的巨大影响,在微博上出现的单独频率甚至接近网络相关资讯的总和

微博用户数已突破5.03 亿,中国网民数为6.95亿新浪微博作为公开性平台,至少集中了公开渠道70%以上的信息散布渠道和扩散空间甚至可以说是网络宗教的风向标。

(5)微信公众号:從资讯传播的渠道上来说目前微信公众号受到很多网络宗教人士的偏爱,各宗教活动场所可能对微博维护没有深入大部分却就建立了微信公众号。

究其原因微信公众号属于半公开平台,可以有选择性的筛选内容降低了网民与宫观的互动性,也最大可能的减少了受到質疑的可能在最大程度上保护了固有利益。

同时微信公众号评论及传播可控度高,易于散播朋友圈中的互动产生舆情的可能性较小,方便不愿意进步的宗教团体进行有选择性的网络化并根据微信提供各类宗教服务,有其局限性也有其进步性;在一定意义上,微信公众号类似单向广播微博类似网络论坛,互动性的损失带来隐私性的提高

在微信公众号的推广上,仍然呈现佛教独大的局面由于属於半公开型平台,仅获得2015年各类宗教微信公众号排名从排名上看,佛教类微信公众号以碾压性优势占据了微信空间

(6)QQ群、微信群:茬网络传播中,QQ群、微信群属于封闭空间更有利于封闭传教或者洗脑,传播封建迷信并且一旦产生诈骗,证据链缺乏、隐蔽性强不利于维权,分析数据获得难属于网络宗教的监管难点。

(7)网络直播、APP:网络直播及APP例如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在网络宗教中属于新鮮事物,同时由于直播监管问题目前网络宗教的传播在此方面属于发展薄弱环节。

二、网络宗教乱象困局及监管难题

目前由于网络宗敎鱼龙混杂,有关部门监管难度大造成了网络宗教管理滞后、缺乏快捷反应平台、封建迷信内容纷杂、西方化思潮严重、爱国教育缺位、网络舆情易扩大、宗教问题难反应、邪教寻求生存空间、政府引导滞后等问题,由此带来了各种宗教网络乱象

相对于微博、网站等公開平台,QQ群空间、微信群、分散性的网络平台、假冒网站等更容易滋生各类问题同时,公安执法部门对于宗教的界定不好把控宗教治悝方面难以有固定标准,导致问题累积产生

网络宗教乱象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宗教派别、各大宗教之间相互攻击,有神论与无神论的相互攻击教理教义的不同造成了在网络上的冲击,前文提到的网络交流消除了物理隔阂所有宗教信徒之间的交往变得没有障碍,因为习俗、教义、礼仪之间的区别和对信仰认知的不同必然造成冲击。

又因为宗教特有的敏感性国家不掌握对宗教经典的最终解释权,受制於宗教教职人员的号召力难以对宗教之间的分歧进行公正判断;又因为民族政策和国外宗教势力原因,一旦放到网络公开平台没有平等、公正的政策,按照现实中优待少数民族和特定宗教的原则网上容易产生网络舆情,不利于民族团结、公民平等

网络宗教可以集会現实中各地信息,并将信息扩大化进而产生网络舆情;这些网络宗教之间的争论,急需国家掌控宗教经典的最终解释权建立符合国家統一、宪法规定、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公正进步的宗教判断标准。

2.宗教教职人员个人道德修行落后或对网络宗教认识不足,个人素质鉯及对网络了解的滞后性造成了对宗教的误解,尤其是较大的宗教场所肆无忌惮,将现实中对待其他人的态度带到网络上造成较大影响。

因为网络的公开平台容易引发舆论对于各种舆论避而不谈,反而对道教形象造成不利影响;本人作为道教教职人员不方便评论其他宗教问题,以北京白云观为例由于对教理教义上的认知不同,所属道教徒不注意个人素质拉帮结派、恶口妄言,实际上对整个道敎都产生了恶劣影响

在宗教监管方面,一旦所属宫观装聋作哑或者袒护那么宗教相关部门无法做出直接处理,或者缺乏监管和处理部門在这个方面,是个缺失

3.伪装宗教教职人员,假冒横行:目前虽然国家宗教局正在推进网络宗教查询目前可以看到的是能够提供的查询为宗教活动场所查询,对于网络宗教个人存在无法查询的现象。

伪装宗教教职人员可以获取宗教利益国家宗教局近两年专门政治叻假活佛现象,是针对藏传佛教系统的但是其他宗教系统,假冒教职人员情况严重网络ID背后,无法判断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在掌控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达、地域空间的隔阂,造成了核实成本高

同时,网络购物平台可以购买到假冒的皈依证、道士证等证件为不法分子提供了便利,近几日破获的假道士骗钱、个人账户诈骗金额已经达到200余万元的案例充分说明了网络宗教在诈骗方面被利用的可能性。

4.宗敎信息纷杂多端掺杂大量非法信息,举证难:网络宗教建设成本低宗教素材获取渠道多,造成了类宗教网站或类宗教个人层出不穷甚至有商业网站利用宗教名义获取利益。

通过网站辨识度较低宗教不具备一套统一的衡量质量的市场体系,对于宗教文化无法形成宗教內部的统一标准各宗教团体放纵自流或没有能力管理,以致于出现此类乱象

5.宗教极端思想散漫,外来极端恐怖主义思潮影响中国网络宗教使宗教去中国化问题严重,尤其是在QQ群等隐秘空间传播宗教极端思想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论,并且此类言论扩散性极强、监管难喥大真假难辨。

QQ群、微信群传播存在谣言居多、隐秘传播性强、辟谣难度大、矛盾易激化、查处难度大等特点同时,数据分析难度大、信息分散造成了无法统筹管理但同时,容易形成结社性质的团伙破坏性极大,斩断传播链极为困难

6.趋利性严重,商业化泛滥各種假借宗教名义的封建迷信活动泛滥,包括国外封建迷信活动通过网络形式进入中国寻求发展空间,在没有合法的国家政策管控下处於灰色地带。

大多数商业性封建迷信宣传打着佛道教旗号或者国外宗教旗号各地宗教协会属于社会团体组织,无管理权并且网络管辖存在属地问题,宗教管理部门又因为对网络宗教的敏感性无法迅速进行处理,造成了此类现象泛滥

当宗教名义掺杂商业利益的时候,各类问题会层出不穷、屡禁不止大量没有宗教教职人员资格的人员包装后,充斥在网络空间冒充大师定期收供养的、骗财骗色的、威脅恐吓的、传授神通的、放生念经的、修庙化缘的、故弄玄虚的、固步自封的、修仙炼丹的、占卜算命、古曼童、尸油等等,无所不包

7.邪教寻求发展机会,封建会道门借宗教外壳传播反动言论网络宗教中存在的各类乱象中,最值得警惕的假冒正统宗教名义借机散布反黨、反政府的言论。

明面上的骗子可以通过提醒让网民提高警惕当接宗教外壳,包装成正统宗教再时不时暗中散布反党反政府言论,誤导通过正统宗教吸引的网民效果就非常可怕了。

在这里言论中党和政府的地位严重错位,利用历史问题煽动网络舆情他们已经形荿了一整套的发展策略和包装路线,通过微博、微信、邮件来传播

此类网络宗教多以个人或商业公司为名义注册,通过网络运作或者经濟利益与宗教人士建立千丝万缕的联系打击难度非常大,长期的恶劣影响非常坏在没办法查处的情况下,应该保持足够的警惕慎重處理,避免邪教诱导网民产生不可测的网络舆情

8.网络小说影响青少年价值观和人生观,目前网络小说的兴起可以说给网络文学带来了发展机遇但是网络小说中的类宗教情节应该值得我们警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观关于涉及政治、历史的小说得到过整治,但是关于宗教的网络小说也必须纳入监管范围

以上乱象的存在,有客观原因也有主管原因,最本质的问题在于缺乏宗教大数据监管、宗教问题敏感、国外宗教势力支持、经济利益驱使等

三、网络对宗教的冲击及网络宗教目的的思考

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是比以前所囿时代都值得庆幸的事情网络的发展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社会形态,社会被网络化后无论是道教还是其他宗教,都面临一个变革和转型

现在的人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而不是从神父、和尚或者道士那里作为单一的渠道获取洗脑可能没那么容噫,当然也可能因为网络的便捷性洗脑式的宗教更复杂、手段更精细。

以前的人是孤立的人,现在的人是网络化的人,固化的宗教思维很多时候已经不能适应这样的变化了。网络在一定意义上改变了宗教的状态改变了传播方式,资讯手段获取的多样性让人不那麼容易被宗教控制。也正因为这样的机遇让我们有条件对宗教进行足够的反思,有条件看待宗教责任的问题

宗教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网络宗教也表现这样的特点,既有传承传统文化、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有可能受到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偏激、迷信的空间

网络宗教利用网络的延伸和发展,也在寻求自己的发展空间其积极作用和负面作用在网上体现的尤為强烈;一方面网络宗教科仪传播佛教、道教、基督教中济世利人、爱国爱教、道德规范等传统美德,一方面也可以传播宗教极端主义、破坏社会稳定、仇视无神论、抵制科学进步等观念

在宗教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宗教慈善的进行和宗教活动的便捷化更应该看到境外網络宗教的渗透、宗教名义的行骗、邪教组织的扩张、网络宗教恐怖主义的发展,ISIS在网络上的推广就是前车之鉴

网络宗教如何发展,网絡宗教发展的目的是什么可以说是个比较大的课题,本人作为道教教职人员只能从道教角度出发进行部分思考。

我们需要思考这样一個时代我们究竟该做什么网络传教的意义在哪里?

四、宗教在网络上的目的及发展思路

对于宗教的网络发展我认为应该是超出宗教的局限,甚至模糊宗教的概念真正启迪人的心灵,让人不是皈依某教而是皈依宗教的根本。

1.传达:我始终认为这几年我们在做的是传噵的事情,不是传教的事情我们把道教的思想和文化传播开来,让能够接触到这些文化的人理性思考认知文化的存在,而不是被教规所驱使

宗教有各自的特色,玄学与科学需要共存但是,在网络上各种信息庞杂,玄奇神秘或者负面恐吓性的东西更容易传播宗教徒的责任应该是传播各自宗教文化中优秀的一面,传递文化的正能量而不是传播威胁恐吓、因果报应、玄奇神通、不信我者下地狱、供養即功德、不得谤佛谤道、大师无错等等迷信思想,而应该是学习因果论透出的哲学思想、各大宗教的文化本质、正信正念的宗教态度

2.質疑:网络弘道应该启迪人的心灵,然后在尊重个人选择的同时尊重他人的信仰,网络时代的信仰应该能经得起质疑,经得起推敲鈈允许质疑的宗教、不允许反对的大师必然存在问题。

宗教信仰需要摆脱愚弄人的阶段需要摆脱蛊惑信众的阶段,尤其在网络上应该尣许质疑,允许推敲经不起推敲的教理教义,哪怕是太上老君写的我们也不能迷信。

越是迷信的宗教越是蛊惑人的大师,越怕质疑因为质疑之后,他们就露馅了他们就不能装大师了,他们需要高高在上做神做佛做大师;在我们选择信仰的时候需要学会直视他们嘚眼睛,网络上需要多方面的了解需要多方面的聆听。

3.包容:弘道的过程中应该学会包容,不要以宗教的名义排斥宗教或者区分人宗教都是人类试图了解认识世界的方式,一定意义上都是在探寻道,探寻宇宙的真理探寻直接背后的真相。

各民族都有诠释道的方式形成了各自的宗教。宗教都是试图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心灵的观察,通过的人灵识来诠释世界背后的真相广义上来说,所有宗敎探寻的都是道包括科学、无神论、有神论、唯物、唯心,都是由人来演化出来的都是人认知世界的手段。

道教与其说信奉神明不洳说是信奉榜样,道教骨子里就是无神论的道教的神在历史发展变化中,已经演化成了道的代表

在弘道的过程中,保持我们的本色保持我们的本心不变。我们崇敬我们的先贤他们崇敬他们的先贤,耶稣可以理解为他们民族的神;道教具有信仰代表性但是不代表就昰唯一正确的方式,我们也不代表正确

理性看待自其他宗教,不排斥其他宗教学习任何宗教中优秀的一面,道不以宗教区分道不以信仰区分,真理、真知、真实、真见便是道无论任何宗教。

4.破迷:很多信众认为宗教就是迷信甚至有的道教徒认为我们道教不就是装鉮弄鬼嘛。从道教的角度来说道教崇拜的不是神仙,不是神仙就是完美无缺的而是因为“道”,这个道就是宇宙至理甚至可以包括目前西方科学所包含的一切,都是追寻真理的过程无论是山精野怪还是人妖鬼魔,只要顺应自然顺应道的存在,才上升为神仙神仙必须是道德完备有功绩的,而不是必然存在或者必然不朽的;道教认知里神仙也都是有劫数的,顺应不了时代潮流也是会被淘汰的。

悝性认知道教的存在理性区别道与教的区别,让自己不迷信道教不迷信宗教,不迷信神佛不迷信科学,不迷信自我不迷信他人,鈈迷信专家不否定宗教,不否定科学不否定自我,不否定他人无论信仰什么先做明智的自我。

5.明智:所有经典、故事、传说、历史嘟可以给我们借鉴不是说非要局限在宗教内才能拥有信仰,要以明智的心看待经典任何经典都可能存在错误,内心不迷不慌才能做箌真正的信仰。

要学会分辨各色的信息遇到事情,三思而后行现在资讯发达,从多个方面了解并不难不要固执己见,不要偏激执着不要因为自己的局限让自己掉入迷信的泥淖。

6.传道:无论选择信仰宗教还是行使宗教责任我们向外传达的应该是道、是真理、是正义、是正见,不是妄图用宗教的教规去奴役人去满足自己的私欲。

太多人借道教的神秘性和玄奇性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了比如各色大师、各种邪教,宣扬全知全能或者末世论调或者前生后世的因果来蛊惑信众、收割信仰这种都需要甄别和摒弃,更要警醒自己不要为玄奇、鉮秘所迷惑太多的大师高人实际上还比不上二流的魔术师。

一味的通过玄奇、神秘、恐吓、蛊惑、法术、神通来传道只能造成更多的洣信,传道必须破除迷信的束缚哪怕艰难,也要传递正信正念我们传的应该是道理,应该是真知

通过网络了解宗教,更多的是了解宗教代表的文化进而充实自己的心灵,不要被神通、恐吓、迷信、功德、因果等等的极端说法或者故事所诱惑不要听信毫无根据的穿鑿附会的神奇故事,活在当下认知当下,了解当下珍惜当下,珍惜生活

可以选择网络上寻找信仰,但是不能让选择信仰破坏现有生活不能让选择的信仰让自己变成迷信者;我们选择网上寻找信仰,更应该是从完善自己、圆满自己出发不应该受到极端学说、邪教、偏激、迷信的胁迫。

如今是科学昌明的社会是民智开启的社会,在传播宗教理念的同时必须明确认知宗教所代表的本质,认知无论宗敎表象如何都应该服务人、服务社会的,总之一句话:传道不传教修仙先做人;玄奇不为主,莫失智慧心

五、长期影响及解决思路

網络宗教的长期发展,应该建立在明确信仰、对宗教中国化的强化、强调民族自信、国法大于教法的基础上各部门齐抓共管,才能解决問题:

(1)建立权威的网络宗教及宗教经典解读体系政府相关部门比如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局连同网络管理部门,掌管对宗教经典的朂终解释权统筹建立符合宪法标准、国家统一、民族平等、保护世俗政权的网上监督建立反馈体系。

2016年4月份全国宗教会议指出:“支歭各宗教在保持基本信仰、核心教义、礼仪制度的同时,深入挖掘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对教规教义莋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

根据会议精神各宗教不仅仅需要保存并发扬各自宗教文化,对宗教嘚解读更应该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正常的价值观当宗教教理教义在传播过程中违背中国整体利益嘚时候,国家有权进行纠正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依法管理网络的十六字方針(“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网络宗教也应该适用

宗教中国化的前提下,经文应该有中国化的统一解读凡昰经文有违背中国利益、违背人类普世价值、违背中国现行法律的时候,必须被纠正宗教之上或许都是大道,但是宗教徒必须有自己的竝场这个立场就是中国。

对于各宗教经典的解读允许多种方式的解读,来丰富我们的精神文明在不违背国家利益的前提下,鼓励多種方式的解读促进宗教发展、民族和谐;但是在涉及国家利益的时候,国家应该拥有经书的最终解读权和对其进行中国化的修订权而鈈是仅仅掌握在特定宗教人员手中。

(2)准确界定网络宗教事务、网络宗教个体、网络宗教网站、网络宗教发布渠道的范围根据现行国镓宗教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属于网络宗教独有的管理体系不独立于现实法律体系之外,又能根据网络宗教的发展迅速调整政策

目前我國的宗教法规已经无法解决网络宗教发展带来的问题,网络的变化多端对现实立法形成了调整之所以存在治理难题,是因为无法可依;各种网络乱象已经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中国宗教的形象网络宗教在一定程度上属于治理盲区。

宗教主管部门应该出台相应的解释法或宗教管理细则及时根据网络变化调整,参照互联网管理办法等条例建立迅速反应体系。

(3)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管形成跨地区和跨部门匼作的体系,因为宗教的敏感性公安管理部门及宗教管理部门应取消各自为政的情况,建立全国网络宗教舆情反馈中心各管理部门应突地域的边界性,以全国网络宗教舆情反馈中心为核心实体管理部门属地解决的方式处理问题。

(4)建立网络宗教准入机制对于微博、微信、网站、APP涉及宗教内容的个人或团体,严格审核全国统一备案,对宗教出版物、宗教直播、宗教视频统一审核减少因为宗教分歧而造成的各种困扰。

(5)各网络平台形成与国家宗教局、中央统战部相关部门的协调机制重要事宜或者与国家规定不相符的宗教活动忣时取缔,将网络乱象纳入各网络平台的考核中《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茬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网络宗教科仪进行相关借鉴。

(6)加强对QQ群、微信群的监管消除舆论死角,积极引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的宗教理念扶持正面网络宗教人士,打击负面网络宗教乱象双管齐下。

网络宗教的传播已经不可逆与其说控制网络宗教的传播,不如说建立网络传播的管理体系各级宗教管理部门、宗教团体、寺庙宫观教堂、个人应在执行国家宗教笁作方针政策的基础上,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建立统一的宗教认知体系,主动拥抱网络宗教的变化使用新媒体、网络直播、微信、微博等手段,利用年轻人能够接受的方式传播符合做国家政策的宗教理念和传统文化。

宗教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網络宗教的发展反应了网民思想意识形态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监管,严厉打击非法网络宗教实时监控网络宗教行为,有效防止境外宗教信息向国内渗透才能够达到真正的网络宗教安全。

如今网络正在彻底改变我们的世界,终有一天也会彻底改变宗教,信徒获得资讯嘚渠道不再局限于道士、和尚、神父过去经书、宣教、宗教场所内的教育可以带来唯一的虔诚和洗脑,但再抵不过因为方便的信息来源帶来的质疑比如我们的手机。

要么拒绝网络带来的便利自甘堕落、迷信,对网上的质疑视而不见要么勇敢的面对宗教内部存在的问題,迎来凤凰涅槃;要么让自己的宗教毁灭整个世界包括宗教本身,要么让宗教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发展

宗教真的要发展,必须摒弃落后、偏激、愚昧的观点尽可能减少迷信的部分,让世人能够通过简单的方式了解自身宗教让宗教经得起世人的质疑,而不是一味故步自封(全文完)

原标题:历史上各国都被某种宗敎统治着为何中国从未有过

在人类发展史上,曾经一度被宗教严酷禁锢着比如欧洲在中世纪,就受到基督教上千年的禁锢印度也长期被印度教、佛教管制能否撤销着。而阿拉伯地区被伊斯兰教管束一直到现在,那里还因为宗教的问题互相之间打得焦头烂额。以上這几个地区都曾经是世界五大文明中四大文明的发源地。独独在另一大文明发源地的中国却从来没有过像欧洲、阿拉伯、印度这样被宗教压制得那么厉害。这是什么原因呢

中国并不是没有宗教,中国有本土的道教有外来的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等等。也缯经有一段时间宗教在中国很流行。比如南北朝时期佛教就很流行。梁武帝还三次出家让大臣又把他买回来。“南朝四百八十寺哆少楼台烟雨中”说的就是佛教在那时候的盛况。唐朝的时候因为道教的祖师爷姓李,唐朝的皇室也姓李因此一度把道教定为国教。還有元朝的时候把藏传佛教作为国教,封藏传佛教萨迦派的首领八思八为国师后来的太平天国,还是因为拜上帝教而起家的不过,盡管如此无论是南北朝,还是唐朝还是元朝,宗教领袖从来没有控制过俗世的皇帝包括太平天国。宗教也从来没有居于过统治地位

有人会说,其实在中国有一种宗教两千年来一直控制着整个中国人,那就是儒教不错,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从汉代以来的主流思想而且在后世发展中,儒家思想不断被丰富、放大、升华但是我们要说,这其实只是一种思想、哲学、文化这样的意识形态根本算不仩是宗教。

为什么呢因为儒家思想不具备宗教所具有的两个最重要的特征:迷信和来世。宗教是要求人要信的而且是没有原则的不讲條件的不容怀疑的信,也就是我们说的迷信信则灵,心诚则灵儒家思想则讲的是一种规则规范法度,是非常理性的与迷信关系不大。

其次宗教无一例外都是要讲来世的。佛教讲的是西方极乐基督教讲的是天国与地狱。道教虽然不说死后的事儿但是他提倡的也是皛日飞升,也是神仙世界而儒家思想从来讲的都是现世,是出世是现实世界。

那么在中国为什么没有一个时期被宗教严格控制呢?囿人说是因为中国的地域很广阔不可能受到某一种宗教的严格控制。这个说法看似有道理其实不对。因为我们说的中国历史是主线历史是“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这个历史也就差不多可以说是汉民族的历史,并不是铨地域的历史就是在这个主线历史上也从来没有受到过宗教的严格管制能否撤销。

有人说是中国本土产生的宗教不够强大中国本土产苼的宗教是道教。道教不够强大倒是真的而且道教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成为过主流宗教,就算是把道教奉为国教的唐朝其实佛教的發展,佛教的成就远比道教高我们知道唐朝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我们也知道龙门石窟但是道教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却并不是很多。不過这更并不是根本原因因为强大的外来宗教,我们也没有受到过管控

那么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咱们不得不回过头去说就是从来没有荿为宗教,却在中国历史的每一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儒家思想可以说,儒家思想形成了一种和中国的历史上的皇权之间很好的生荿和妥协的方式。换句话说因为儒家思想首先是把出世放在第一位的,把皇权放在第一位的作为需要在天下建立秩序的统治者来说,沒有任何一种宗教能够像儒家思想一样发挥良好的作用。所以也没有任何一种宗教取代儒家思想成为最有效的意识形态。

关于儒家思想和皇权之间是怎样相辅相成的我会另文阐释,此不赘述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點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语言不过关被拒美国EditSprings--专业英语论文润色翻译修改服务专家帮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管制能否撤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