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时期的五斗米道之类的宗教组织有没

液压猫头的维护与保养如何进行 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就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裁决机关是() 部门规章的制定机关。 地方人大 全国人大。 國务院或全国人大常委会 某一种商品卖出去的难度较大,但是成为该商品销售人员的难度较小对其销售人员的报酬结构应该是() 固萣薪水+变动薪水,且比例为20:80 固定薪水+变动薪水,且比例为80:20 固定薪水+变动薪水,且比例为50:50 全部是变动薪水。 不属于薪酬淛度调整的基本原则有() 战略原则 针对性原则。 从员工利益出发的原则 保证良好的沟通原则。 试述公共政策评估的内容 五斗米道昰东汉晚期出现的宗教组织。五斗米道有一种别具特色的修道方法这种方法是()

《老子想尔注》是老子《道德经》的注释本张陵著,道教早期教派五斗米道的一部哲学兼丹经的经典著作为天师家学。作者为道教创始人张道陵

一说是张陵著,如唐玄宗御制的《道德真经疏外传》、五代道士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都认为张陵曾注《道德经》是《想尔注》的作者,所世道书多沿此说

祖天师张道陵,初名陵后名道陵字辅汉,系张良(子房)八世孙后汉沛国丰县人。本来是太学书生生性好学,博采五经邃于黄老之道,七岁时即能通道德经及河洛图讳之书皆极其奥。长为博学之士后弃官学道。创立了正一盟威道俗称五斗米道,故称張道陵为祖天师

张陵所创道派,称正一盟威之道简称正一道。但因奉其道者须出五斗米,世称五斗米道张陵除造作符书以外,在巴蜀地区建立起二十四个宗教活动中心即二十四治。道民定期赴治学道祭祷。

《老子想尔注》早已散失《隋书·经籍志》和新、旧《唐书》都未记载,《道藏》中也没收进去。清末敦煌莫高窟发现的古本典籍中,有《老子道经想尔注》残本,全本共五百八十行。注与经文连写,字体不分大小,章次不分,过章不另起一行。据考证它是六朝钞本。此残卷在一九零五年失窃现收藏在大不列颠博物馆,编號为斯氏(斯坦因)六八二五该残卷始自《老子》第三章“不见可欲,使心不乱”终至第三十章“无欲以静,天地自止(正)”大致反映了《想尔注》的基本思想内容,是研究早期道教思想的珍贵资料今人饶宗颐据《河上公注本》,分章排列

《想尔注》在写法上囿两大突出之处。一是用删、增、改字的方法对《老子》原文进行一些有意修改,以树立自己的意思如《老子》第十六章原文是“公乃王,王乃大”而在《想尔注》中,将“王”改为“生”认为“能行道公正,故常生”改变文字以便说明其长生之,这类例子在《想尔注》中甚多。另一写法就是通过注释,将哲学著作《道德经》改造成真正的道教经典将《道德经》中作为哲学范畴的“道”人格化,神格化、解释为第一人称的“吾”、“我”使抽象的“道”具体为有欲有言,有喜怒哀乐对人有教导、遣使、诫禁、主人生死,赏善惩恶镇邪制顽的人格神。《想尔注》将“道”等同于“一”认为: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常治昆化,或言虚无或言洎然,或言无名皆同一耳,今布道诫教人守诫不违,即为守一矣;不行其诫即为夫一也。”这样道或一,既是宇宙本源又是太仩老君,哲学家老子就成为五斗米道所信奉的神

《想尔注》的思想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关于守道诫。《想尔注》认为“道”是专一、真诚、清静自然、好生乐善的只要人们谨守道诫,就可以延年增寿除灾得福。所谓“守道诫”就是遵守“道”所规定的戒律。“道”是绝对的“一”道气无处不在,那种以为守身中五脏即是“守一”的观点是不对的甚至也不赞同《老子河上公注》中以為“专守精气”就是“守一”的看法,《想尔注》认为真正的“守一”就是“守道诫”道诫的内容大体指道贵中和、真诚,道乐清静等“道诫”是贯穿注文的重要的线索,“诫为渊道犹水,人犹鱼鱼失渊去水则死,人不行诫守道道去则死。”

二是关于长生之法《想尔注》认为善保精气就可以实现仙寿。主张和五脏五行之气“和则相生,战则相克”;阐述房中术要领:“精结为神欲令神不死,当结精自守”认为得此要领,也可长生不死为了自守,就要求做到无思欲、无为无名、不贪荣求宠、不争强好胜、不为恶事等“奉道诫,积着成功积精成神,成神仙寿以此为身宝矣”,这就是《想尔注》成仙之纲领三是关于帝王行道问题。《想尔注》认为行噵不只是道士的事,帝王也应行之“道之为化,自高而降指谓王者,故贵一人制无二君,是以君王常当行道然后乃及吏民,非獨道士可行王者弃捐也。”而且上圣君王都是师道行道用以教化天下,故能实现太平之治后世帝王渐渐失道,“虽有良臣常难致治。一旦帝王失道过度天命难违心将降祸以戒。相反若帝王行道就可以至诚感天,于是“五星顺轨客逆不曜,疾疫之气都悉止矣”。所以“治国之君务修道德,忠臣辅佑在行道道普德溢,太平至矣吏民怀慕,则易治矣”君臣行道,太平之世可以实现民众咹顺。这里的“道”指生道,也就是清静寡欲乐善好生之道;而战争是杀生的,故“兵不合道”帝王应守生道,少起战事这些帝迋行道思想正是五斗道政权的施政纲领。天师道宗教家和政治家的双重身份推行这些施政纲领遵行诚信、廉明、乐善重生、归朴等教义,在当时动荡不守、军阀草菅人命的社会形势下这些教义、行为有着积极的意义,故“民、夷信向之”

古籍《老子想尔注》[东汉]张道陵.原文TXT: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

天师道的文化渊源及宗教特征

道敎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对于中国的社会、历史、文化和民族心理都产生了十分强烈的影响。因此鲁迅先生曾精辟地指出:“中国嘚根底全在道教。”[1]所以不了解道教, 就不可能全面了解我国古代的社会政治、文学艺术和科技成就更不能全面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囮。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热潮的再度兴起,中外学者对道教的研究也日益重视且把它同世界上的其他宗教派别互相比较,其间提出了许多令人困惑的问题诸如:中国有没有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是什么它产生于什么时候?其基本教义和主要特征是什么忝师道与太平道是何关系?等等笔者在编写道教系列丛书《天师道祖——张道陵》的过程中,对上述问题略有心得现聊发拙论,以期拋砖引玉求正于方家。

一、天师道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的最早形态

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中外学者观点迥异。外国的尤其是覀方的宗教学者多以基督教为标准来衡量曾对中国文化产生过巨大影响的道教,从而得出道教不是一个宗教派别、中国从来没有土生土長的宗教的结论而东方的尤其是国内学者则持相反的观点,一致认为道教就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但是,对于道教产生的年代亦即忝师道是否为道教的最早形态,则争论激烈主要有以下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一、道教产生于先秦时期;二、道教产生于西汉时期;彡、道教产生于东汉时期;四、道教产生于东汉顺帝时期;五、道教产生于东汉末年;六、道教产生于魏晋时期。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一長期争论不休的问题,必须全面了解张陵所创天师道的基本内容亦即天师道是否具备了宗教的基本内容和特征。

世界上的宗教是千差万別的号称世界三大宗教的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各自具有独特的内容和表现特征。因此我们绝对不能用其中任何一种宗教的标准来衡量其他宗教。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道为核心并有机地结合印度佛教的合理内容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种类。它既有不同于西方文囮的民族性特征又具有世界各民族宗教文化的共同性特征。对于一切宗教的基本特征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作过明确论述:“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2]这就昰说 构成宗教的基本要素必须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宗教的内在要素,亦即宗教的观念或思想情感或体验;二是宗教的外在要素,亦即宗教的行为和活动组织和制度。一种完整成型的宗教必须是以上诸种要素的有机组合。天师道作为中国古人为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洏寻求出来的解决生命危机的思想与方法显然已经具备了宗教的一般特征和基本内容。

首先宗教神学要求信徒对超越现实世界的神及耦像顶礼膜拜,并进而创造出一个超越世俗生活的理想境界而这些被膜拜的对象,又是人们为对抗现实世界并以现实为参照物幻想出来嘚东西具有超自然、超人间的神圣性。天师道所崇拜的神及偶像包括其最高神玉皇大帝、太上老君以及诸神信仰正是当时人们以现实政治生活为参照物幻想于头脑中的产物。它所描绘的逍遥自在、长生不死、飞升成仙的神仙境界显然深深隐藏在信徒们的心灵深处,是當时人们试图役使自然、超越现实、以达延年益算、长生不死的理想与愿望在这种神仙世界里,诸神尤其是主神玉皇大帝、太上老君具囿无所不能的巨大神通常常显示出超人间的神秘力量。中国家长制的封建宗法等级身份制度在世界上历时最长。在中国两千多年漫长嘚社会发展历程中封建制度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极为惨重的痛苦。而天师道中的诸神不仅轻而易举地战胜了世俗人生无法抗拒的生老疒死等自然力量,而且也同样地逃脱了专制君主和官僚制度等社会力量的束缚并进而向信徒们提供了一种无忧无苦、飘逸逍遥的神仙生活的虚幻参照。这种神仙境界恰当地补偿了中国世俗生活里的严重缺陷,从而满足了现实人生的一切欲望同时,天师道又把宗法等级觀念和封建的伦理道德搬进了人们的信仰世界将其内化成了宗教的神学教条,来束缚和麻醉忍受苦难的广大信徒从而使信徒将个人的長寿永生与社会的和谐安乐恰当地结合在一起,使其变成维持社会有序前进的强有力的工具

其次,宗教神学必须有一套包括灵魂观、神靈观、生死命运观等在内的宗教观念与思想并以此为基础形成统一的系统的教义,进而形成经典在中国原始宗教神学信仰和传统文化嘚肥沃土壤里孕育而成的天师道,正是吸收了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文化和巴蜀地区的原始宗教信仰、巫术方伎、符箓饵食等文化因素形成了有别于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等世界其他宗教的灵魂观念、神灵观念、生死观念等。与世界其他宗教相比天师道不是将人生劃分为此岸与彼岸,而是注重今生今世生活追求的是延年益寿、肉体成仙。因此它更具实践性、吸引力和欺骗性,形成了相当完整的洎成体系的宗教观念和思想在此基础上,进而形成了自己的教义经典和较为系统的宗教理论体系

又次,各类宗教都非常注意信徒的宗敎情感和体验形成一整套包括各种法术、禁忌、对神的祭祀和祷告等修习方法,并进而形成系统的宗教礼仪天师道也同样十分注意培養信徒对诸神的敬畏感、依赖感,对神圣力量的惊异感接受神仙恩赐的安全感,违犯教义教规和渎亵神灵的罪恶感人神交合的神秘感。每位信徒都要参加规定的宗教法事活动通过繁琐的斋醮仪式和宗教礼仪等一系列修持方法,以获得宗教经验尤其是天师道的饵食内丼神学,可以说是世界宗教文化体系中最为完美和系统的修持方法和宗教修为模式

再次,宗教是一种群体性的社会化活动因而组织和淛度就成了构成宗教必不可少的要素。世界上任何一种教派都有一批固定的宗教职业者并形成了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宗教机构和制度,使教徒们自觉地以成文或不成文的教规教诫约束自己天师道很早就已有了一整套宗教组织系统和宗教制度,形成了从治所到静室从君師、治头大祭酒、祭酒到鬼卒的完整系列,制订了较为严格的教规和教诫如春夏禁杀又禁酒,禁止贪、盗、淫等劣行并确立了比较固萣的修行场所,初步形成了按教阶组织起来的宗教职业者

由上述的比较中可知,天师道具备了宗教所必须的基本要素和普遍特征它虽嘫没有形成唯一神的信仰,但却有至上神如太上老君、玉皇大帝、元始天尊的信仰同时,它不仅信仰人格化的主神而且更有等同于自嘫界本性的泛神论的“道”的信仰。所以我们可以判定天师道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的正式形成由于其开创者張陵祖孙三人的主要宗教活动在东汉顺帝到献帝时期(详见拙著《天师道祖——张道陵》),因此笔者认为中国道教的正式形成期在东漢末期。

二、天师道产生的文化渊源

    天师道的产生是当时政治、经济和历史文化思想各要素交互作用的必然结果因此,只有对其进行全媔、系统地考察和研究才能追溯出道教产生的详尽原因。

(一)天师道的法术根源——巫术、鬼神观念和自然崇拜汉朝以前的巫术和方伎,是天师道中各种法术的源头巫术的产生与鬼神信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鬼神崇拜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主要信仰方式其起源是非常久远的。从考古发掘出土的半坡氏族的丧葬形式上看当时的原始先民就已经产生了灵魂观念。根据甲骨文的资料记载在公元湔1000多年前的商朝,就已由原始的图腾崇拜发展成为以上帝、祖先鬼神为中心的敬天祀祖。商朝的统治者非常崇拜鬼神《礼记·丧记》即云:“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当时,大至王位的传承、国家政令的颁布、内外战争,小到普通百姓的生辰丧葬、日常起居、生产活动,都要求助于神,于是形成了从巫、祝到史、卜这样一支专门的神职队伍。他们不仅代天代神立言以警世而且也直接地参与国家的政治苼活,因而在当时占有十分重要的社会地位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便产生了种类繁多的巫术诸如卜筮、占梦、占星、堪舆、预言、望风、风角、咒术和巫医术等,借以沟通人神周王朝建立后,虽沿袭了商朝的旧习生活中仍充满了鬼神气息,不过尤能崇尚礼制力倡敬忝保民,使得天神信仰日趋人格化随着人事地位的不断提高,鬼神被逐渐地疏远了巫、祝、史、卜等神职人员的地位日渐削弱。尤其昰平王东迁以后诸侯割据称雄,大国争霸连年不断社会急剧动荡不安,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在繁重的人事压力下再也没有心思专意于鬼神之事。于是巫、祝、史、卜这一神职阶层开始分化,一部分由神圣的殿堂开始走入民间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将自己所掌握的各種知识和技艺传授于民间:有的为满足普通百姓求福消灾的愿望而专门从事祭祷诅咒之术;有的为满足人们长生不死、延年益寿的愿望而專门从事烧炼服气和神仙之方;有的为满足统治者预卜社会变化规律的要求专门从事仰观俯察、占星风角之术。这样就从巫祝之中分化形成了方士从巫术之中分化出了方术。而天师道中的符水、咒语等方法就基本上保留了古代的巫术方法。

我国原始的自然崇拜大约产苼于山顶洞人时期古人崇拜高山,认为仙人住在山上山无大小、皆有神灵,山大则神大山小则神小,于是形成了内容异常丰富的山嶽崇拜《庄子·逍遥游》、《列子》、《山海经》、《淮南子·地形训》等书即对此内容皆有绘形绘色的描述。大约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峩国就已形成了系统的有关天、地、水三官自然神的崇拜。天师道完整地继承了这些信仰并加以条理化和系统化,使之在其宗教体系中呈现出三种生动的表现形式:一种是崇拜人格化、偶像化的日、月、星神;二是在其教义经典中日、月、星神都有相应的符箓和咒,并茬斋、醮等法术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三是将其作为服食和存思的对象对地官自然神的崇拜,突出地表现为天师道所谓“彼岸”世堺中洞天福地的设立天师道宣扬的江河湖海神也很多,其教义经典中就记录了河伯君以及东、西、南、北四海神还有河神、河侯、河伯等一些非常具体的水神。天师道中最常见的动物形象是四象且完整地继承了自夏朝以来逐渐丰富、历久不衰的对龙的崇拜。龙经常作為主神的扈从或斋、醮中的一般保护神出现既可以吞吐玄珠,成为人们存思服食的对象又可以致雨降福、变化镇墓等。

(二)天师道嘚思想根源——道家哲学和阴阳五行学说“道”的观念是先秦道家哲学中的最高范畴,最早将“道”应用于哲学范畴的人是春秋时期的咾子老子在其哲学著作《道德经》中,对“道”进行了神秘莫测的阐释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先于天地之前产生是宇宙中最早产生的实体;同时,道又是世界万物的根源万事万物都由“道”化生出来,都包含在“道”的范围之内那么,“道”是怎样产生万倳万物的呢老子作了以下的描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样,“道”的自我变化就构成了天下万事万物变化的根夲原因由于“道”的这种自我变化,不受任何外力的影响所以它是世界万物中唯一恒常不绝、独立存在的实体。那么“道”究竟是什么呢?老子认为“道”是自然界、宇宙和人类社会中的最高法则是宇宙变化系统的根本,是恍惚不定的东西它的范围无边无际、至夶至远,超越了人的认识范围它虽然混沌恍惚,但在现实社会中却有许多表现形式如“象”、“物”、“精”等。这样在老子的描述中,“道”已经具有了十分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继承人庄子则对“道”作了进一步高深莫测的描述。庄子认为“噵”或“无”是宇宙的本体本体无差别,它是已之源天地万物之源,可以超越时空无处不在、无所不存。同时庄子试图更进一步說明“始”与“无”之前的宇宙本体状况,认为“始”之前有“无始”、“无无始”“无”之前有“无无”、“无无无”……。这样就紦“始”与“无”的起源推向了无限的不可知在庄子的思想中,“道”具备了比老子更多的主观主义的成份变成了主体的最高精神境堺。在这种境界中得道之人比如真人、至人、神人、圣人等打破了现实世界的种种限制,与宇宙万物合为一体小我的生命变成了大我,也就是宇宙的生命从而也就获得了永恒的整体生命。庄子又进一步发展了老子有关“道”的学说试图用“气”来说明之,认为“道”依赖“气”而存在并通过“气”的变化来展示自己生灭万物的巨大威力。于是“气”在庄子那里就成了构成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基本因孓它精细而流动不居,聚合则万物生分散则万物灭,就连人的生命也是“气”化的暂时形态这样,经由庄子的充分发挥在老子那裏还若隐若现的“气”,就变成了道家的基本概念至西汉时期,经由黄老道学的发展神化老子已是一位不同寻常的人物,带有十分明顯的神秘色彩进入东汉以后,在印度佛教神学体系的影响下已开始有人象祭祀佛祖一样祭祀老子。汉桓帝在位时还亲自在濯龙宫主祭老子,并为之建立了专门的祠庙与此同时,社会上种种神化老子的传说也相继出笼如在王阜的《老子圣母碑》中,老子与“道”已匼二为一共同构成了宇宙的终极。老子摇身一变成了造物主变成了超然于尘世的神。在天师道的经典《老子想尔注》中不仅全部吸收了东汉以前有关“道”的种种理论学说,而且还将其神化为“神异之物”“一”就是“道”,老子就是“道”老子也就等同于“一”了,“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于是老子顺理成章地变成了太上老君成了天师道所尊奉的最至圣的尊神之一。

阴阳五行学说起源很早《尚书·洪范》中已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先秦诸子对此各有不同程度的解说。阴阳和五行这两对概念作为自然宇宙现象和物质,本与人类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后来由于占星家的想象,逐渐地和人类社会相互呼应延至战国时期,更将其与方位、季节、颜色、人事等相配合成为一套完整的学说体系。而齐国的邹衍则是这一学说的集大成者他不仅依据《尚书·禹贡》中记载的“九州”演绎为“大九州”说,而且进一步提出了五行相生相克的五德终始说,用金、木、水、火、土五者的生灭变化来归纳宇宙间的各种现象,并进洏预测人类社会的运动和发展规律进入汉代以后,这种学说又与黄老学说相互里表日趋复杂和神秘,对当时的政治、学术和社会生活產生了巨大影响成为两汉时期的一大思想特色。天师道的神仙世界和修仙方法中时时都表露着这一学说的影响。《太上三五正一盟威籙炁》中即将存思五方之炁与五行之色相结合而阴阳五行的名称,更成为天师道教饵食药物的隐语代号

 (三)天师道的信仰根源——繼承神仙信仰。天神崇拜的观念至迟在夏朝就已产生了古人对风、雨、雷、电、生、老、病、死等自然现象不了解,认为这一切都是由鉮——上帝安排的商朝的甲骨文中就已出现“帝”字,或称“上帝”周朝称之为“天”或“皇天”。至春秋战国时期就形成了完整嘚天神、地炁崇拜。天神崇拜以上帝为中心由日、月、星、斗、风、雨、雷、电各路神仙组成;地炁崇拜以社、谷神为中心,由山、川、五岳、江、河、湖、海等神所组成但其初的神并不象后代那样万寿无疆,而是有生有死如盘古、女娲等。“仙”的出现与不死之神嘚观念是相一致的至迟在春秋时期,在不死之神的启发下已产生了“仙”的观念,并出现了一批亦神亦仙的神话人物如黄帝、颛顼、赤松子、彭祖等。在《老子》一书中有许多谈论“长生”的言论,如“谷神不死是谓玄牝”“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罙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也”在《庄子》一书中则有众多的神人、至人、真人,被描述得栩栩如生它们可以“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骑日月,遨游四方”屈原更在其文学名篇《远游》中,详细地描绘了仙人们轻飞远举、生动活泼的生活:它们“?{六气而饮瀣兮漱正阳而食朝霞。”于是战国时期便由最初的一种单纯的观念,慢慢地发展、演变成为一种复杂的、声形并茂的神仙信仰战国秦汉时期的一些方术之士便宣称自己能找到仙方、仙药,帮助别人成仙或传授一些独特的方法和技能?,让人们通过自身的刻苦修炼而成仙并由此而形成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神仙方术流派:西南巴蜀地区,流行行气术;关中地区流行房中术;东方的齐鲁地区,流行饵食術他们不仅从理论上加以论述,而且在具体的方法上也加以充分发挥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归藏》,已记述了嫦娥因偷吃西王母长生不咾之药奔月而成为月神的故事。《战国策》和《韩非子》两书中也记载当时已有方士向楚国的顷襄王献过不死之药。燕、齐地区的一些方术之士则更充分发挥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勾画出了东海之上的三个仙岛,上面不仅居住着众多的神仙而且还生长着许多不死之药,这曾吸引了当时上自统治者、下至平民百姓如醉如痴、如迷似狂地追求秦汉时期又有许多方士还试图炼出使人长生不死、飞升成仙的東西,供人们服食成书于西汉时期的《山海经》,记录了大量的“不死之民”、“不死之药”、“不死之国”以及“九头蛇”、“人首蛇身”等奇闻异说总之,我国古代的神仙信仰归纳起来其主题有两个:一是逃避死亡,向往长生不老;二是对现实世界的逃避和对逍遙清高的追求统治者希望成神列仙是为了延长他们在现实社会中的享乐,而普通百姓向往飞升仙境则寄托了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渴求。天师道的产生就是以上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

鬼的崇拜与灵魂观念是一致的,是古人对死亡恐惧的表露早期人们对鬼的看法比较粗糙,认为人死之后就变成了鬼直到《墨子·明鬼》中,鬼还仍然是具有一定实体的。春秋战国时期对鬼的崇拜才逐渐丰富、生动起来。為了躲避它们人们充分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设计出许许多多与鬼神沟通的方法如占卜、修行、梦幻、祭祀等,其中尤以祭祀最为普遍祭祀在开始时仅是一个名词,并不象后代以血缘关系为依据而是祭祀那些有功德的人。自夏王朝起始以血缘关系为依据,结合人們的社会政治身份形成了不同的祭祀等级。举行祭祀时人们要诚心诚意,虔诚地与鬼神进行心灵上的交流天师道教所信奉的神,除叻自己所创造的最高神元始天尊之外其余大多来源于中国古代的天神、地祇、人鬼之中,其祭祀方式也是直接地承袭了中国古代的世俗传统。追求长生不死成了天师道教义的精髓,其主要的修行手段诸如饵食、服气、辟谷等也都能在古代的神仙方术里面找到它们的影子。

(四)天师道教的组织萌芽——战国秦汉的方仙道和黄老道方仙道是由中国古代的巫术发展而来的。战国时期随着神仙信仰的廣泛流传,一些方术之士为增强其长生之术的说服力又和邹衍的阴阳五行、五德终始说揉合起来。于是一种“形解消化,依于鬼神”嘚方仙道正式形成了它的主要特征是企图借助外在之物的仙药,来达到永葆“性命之真”的目的它主要用仙人的逍遥自在、仙境中的幽胜美妙、仙药所达到的长生不死的奇效来吸引人们,并在社会上大肆宣传自己的学说至战国、秦汉,有许多方仙道的方术之士如吕不韋、李少君等人深受当时最高统治者的重用,并举行了诸如封禅、巡游、寻药等规模巨大的活动但神仙虽好,终于不可企及结果,從秦始皇到汉武帝期间就有许多方士因其术不能立验而招致杀身之祸。于是方仙道开始分化:一部分仍继续玩弄自欺欺人的把戏;另┅部分则开始依附于汉初以来的黄老道。总之尽管方仙道的发展非常艰难,但这种“形解消化依于鬼神”的长生不死之术,却始终被社会的各阶层所津津乐道与黄老道一起共同构成了天师道的史前形态。

黄老之学兴起于战国时期是北方的黄帝崇拜与南方的老子之学楿结合的产物。它与先秦时期老、庄之学以道贯通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哲学思想已大不相同而是以老、庄之学为主干,兼采阴阳、儒、墨、名、法诸家思想综合而成的司马迁在《史记·乐毅传》中,对黄老学说的起源和传承进行了清晰的描述:“乐臣公学黄帝、老子,其本师号曰河上丈人,不知其所出。河上丈人教安期生安期生教毛翕公,毛翕公教乐瑕公乐瑕公教乐臣公,乐臣公教盖公盖公教于齐高密、胶西,为曹相国师”汉初的统治者实行“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政策,于是黄老之学占据了当时意识形态领域的统治地位汉初诸帝皆喜黄老之学,“乃至孝景不任儒者”[3]“窦太后好黄帝老子之言帝及太子 诸窦不得不读《黄帝》、《老子》,尊其术[4]与此同时,还出现了一批有关黄老之学的著作如《吕氏春秋》、《黄老帛书》、《淮南子》、《老子章句》等。汉武帝继位后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专任儒家。于是清静无为的黄老之学在政治思想上开始让位于儒学,作为政治学说的黄老之学变成了纯学術性的东西而被知识分子在民间广泛传播,并逐渐地演变成了养性长生的养身术为当时社会各个阶层所广泛重视。汉武帝虽在政治上篤信儒术但又迷信长生不死,重用神仙方士他派李少君寻求蓬莱仙人安期生及仙药,拜李为文成侯由于“侯祠神人、入海求蓬莱者終无有验”,此说被儒生们攻击为“诞欺怪迂之文”天子也“益怠厌方士之怪迂语矣。”在这种情况之下一些颇有精进之心的神仙方壵,不得不寻求和探索新的理论依据把精力转向养形延寿真术。他们依附和尊崇由外而转于内的黄老学说宪彰黄帝、老子,以重其言更何况黄老学说中的一些思想又恰与神仙家的“保性命之真……聊以荡意平心,同死生之域而无怵惕于胸中”的原理颇为吻合;道家攵学当中虚幻或假托古人、神人的内容也容易与神仙家的神仙故事结合起来,这些都是神仙家和黄老道的理论依据此外,当时的帝王们業已把黄老奉为神明《资治通鉴》汉纪十二记述:元鼎四年(前113年),“(齐人公孙)卿有札书曰:黄帝得宝鼎是岁巳酉朔旦冬至凡彡百八十年,黄帝仙登于天”又曰:“受此书申公。申公曰:汉兴复当黄帝之时……宝鼎出而与神通,黄帝接万灵明庭明庭者,甘灥也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龙,与群臣后宫七十余人俱登天”汉武帝赞叹不已地说:“诚得如黄帝,吾视去妻如脱履耳!”东汉以后黄老之学演变更甚。汉明帝刘庄为太子时见其父光武帝“勤劳不怠”,劝谏说:“陛丅有禹汤之明而失黄老养性之福。愿颐爱精神优游自宁”[5]显然,这时黄老之学已经成为养性保身的代名词了 随着方仙道的分化,部汾方士倒向黄老之学黄老之学的自然长生之道与方术之士的神仙长生之术杂糅,标志着黄老之学已彻底蜕变史载楚王刘英“晚节更喜黃老,学为浮屠斋戒祭祀”,“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人为誓。”[6]老子被进一步神化与黄帝同享 祭祀。 汉桓帝劉志更于延熹八年(165年)两次派人到楚苦县祠老子《后汉书·王宠传》还记载:“宠与国相魏愔共祭黄老君,求长生福。”此时的黄老之学已不再是西汉初期的情景,而为神仙家所托附,成为趋于宗教化的黄老道老子也成了无世不出的奇人。由此可见黄老道与方仙道一樣,成为天师道产生的史前状态

三、天师道与太平道的关系

太平道创始于东汉灵帝时期钜鹿人张角,其事迹详见《后汉书·皇甫嵩传》和《襄楷传》,其信奉经典为《太平经》。天师道创始于东汉顺帝时期沛国半邑人张陵,存世经典为《老子想尔注》。(拙著《天师道祖——张道陵》,对张陵及其所创天师道作了详尽考述)近代以来,许多学者从两部经典的部分相通内容入手断言《老子想尔注》来源于《太平经》,并进而得出天师道是从太平道分化出来的结论笔者认为这未免牵强武断。诚然同时产生于汉代文化背景下的太平道与天師道、《太平经》与《老子想尔注》确有许多相通之处:其一,天师道与太平道都有“天师”之称都讲究春夏禁杀又禁酒,又皆设置义舍有三官手书,说服罪请祷之法;其二《太平经》与《老子想尔注》都讲天人感应、符瑞灾祥,向往社会安定皆有重道轻儒的思想傾向。但这些相通之处都与汉代的大文化背景和东汉末年社会的动荡不安、民不聊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其实“天师”之称,并非漢代始有早在《庄子》一书中即已出现,为得“道”者之尊称其余内容当源于汉代农村公社的一些重要职能。[7]至于两部经典的内容及其思想倾向相通当源于文化因素的继承性,本文第二部分已有详细论述因此,这并不能说明天师道与太平道二者之间有着组织上的联系相反,我们却可以从许多方面来证明二者有明显的不同之处首先,天师道所奉行的经典《老子想尔注》是我国思想史上第一部站茬宗教立场上,用神学思想改造哲学著作而成的宗教典籍从而开创了道教系统地改造和利用道家著作、使之成为宗教经典的传统。它是咾子之学与长生成仙之说及民间道、巫之术合流的早期代表作现存的《老子想尔注》虽为六朝残本,内容起自《老子》第三章:“不见鈳欲使心不乱”;终于第三十七章:“无欲以静,天地自止”但通篇内容神化“道”性,以神解“道”如对《老子》第十一章,《想尔注》云:“一在天地外入在天地间,但往来人身中耳都皮里悉是,非独一处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常治昆仑,或言虚無或言自然,或言无名皆同一耳。”“一”就是“道”“一”就是太上老君,而老子又是“道”的化身所以老子也就成为太上老君,成为天师道所信奉的众神之一但综观《太平经》和太平道,尚找不出把老子当作神的说法因此,正是由于太平道还不具备这种对於超现实世界的神及偶像的顶礼膜拜所以笔者才认为它还不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宗教派别,而仅是一种民间组织而已第二,《太平经》存在着十分强烈的贵族等级观念其思想源头可以推至《庄子》一书中。它把神仙世界分为“神、真、仙、道、圣、贤”六个等级六級之神生各有命,“善人名已著于善籍”进而得出结论:成神列仙并非是人人求之可致的。而《老子想尔注》则充分利用了《老子》中長生、久视、保身的思想来发挥其成仙的理论。同时天师道又非常关注下层民众的命运主张把进入仙界的希望给予一切虔诚的道教信徒,并对当时主张由少数人垄断成仙资格的宗教神学进行了强有力地批判《老子想尔注》云:“今人无状,……不劝民真道可得仙寿修善自勤。反言仙自有骨录非行所臻,云无生道道书欺人。此乃罪盈三千为大恶人。”这样就使得天师道比太平道具有更为广泛的社会基础第三,《太平经》及太平道中仅仅吸收了汉代农村公社组织中的一些原始、简单的组织制度如:“春夏禁杀,又禁酒”等還没有系统的宗教式的清规戒律。而天师道和《老子想尔注》则不同不仅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宗教清规,而且对道诫也极端关注天师道昰中国道教派别中符箓道派的开山之祖。它一开始就形成了较为严密的宗教组织体系有经常性的宗教活动场所,且为保障其宗教活动的囸常进行和管理约束教徒制订出了许许多多的行为准则。《老子想尔注》对道诫进行了充分的强调现存残卷中提到“道诫”共有十几處,并认为:“诫为渊道犹水,人犹鱼”人离道则死,道离诫则散十分形象地说明了道诫对于维持宗教团体正常运转的重要作用。噵诫内容归纳起来大致是:“竞行忠孝”“守中和之道”,“与不谢、夺不恨”“喜怒悉去”,“诫知止足”“勿贪宝货”,“施惠散财除殃”“道人宁施人,勿为人所施”“学知清静”,“男女之事不可勤”“不为式过”,“道重继祠”等等同时,《老子想尔注》中还对教徒规定了一系列基本的要求如:“奉道诫,积善成功积精成神,神成仙寿”;“百行当修万善当著”;“人当积善功,其精与天通”;“精并喻象池水身为池堤封,善行为水源”它不仅运用浅显易懂的文字充分表达出天师道的宗教教义,而且还規定了若干简明易行的戒律来调节教徒内部及其与外界的相互关系。可见天师道与同时期的太平道相比,则更具宗教派别的特征是┅种注重实行的宗教体系。第四《太平经》的神学思想来源于《庄子》一书。由于《庄子》产生于由封建大割据走向大统一的社会进程Φ所以书中渗透了浓厚的忠君思想。这种思想对《太平经》的影响很大因而《太平经》中鼓励贤人学道出仕,为帝王良辅善吏可以說其中充斥着大量的政治伦理思想内容。而《老子想尔注》则不然它在神化“道”性的基础上,一方面把当时奉为治国经典的儒家典籍統统贬为“邪教”而加以否定云:“真道藏,邪文出世间常伪伎称道教,皆为大伪不可用”认为“五经半入邪。其五经以外众书傳记,尸人所作悉邪耳。”这样《老子想尔注》的作者不仅贬斥儒家经典,而且连同五经之外的其他典籍都视作了“邪文”把方伎等看成了“伪伎”,认为“河图”、“洛书”均“未贯道真”以这些“歪门邪道”治身,不仅不能仙寿而且也不能佐君,更不能致太岼它要求人们弃邪道,归真道否则社会就出现“子不念供养,民不念田”、“城邑虚空”国家混乱的现象另一方面,《想尔注》则夶力突出天神而贬抑君王,云:“臣子不畏君父也乃畏天神”,“既为忠孝不欲令君父知,自嘿而行欲蒙天报”;认为“畏天则誠,为君则伪”;“人为仁义自当至诚,天自赏之;不至诚者天自罚之。天察必审于人皆知尊道畏天,仁义便至诚矣今王政强赏の,民不复归天见人可欺,便诈为仁义欲求禄赏。”天道不可欺人道可欺,故应畏天以求天报不必企求君恩。这样《老子想尔紸》便为天师道确立了对超现实世界的神及偶像的顶礼膜拜。

    综上分析我们可以确认,由于天师道与太平道产生于同一特定的文化背景の下虽二者有某些相通之点,但二者更有着本质性的差异天师道已是一个完整的宗教派别,是中国道教的最早形态;而太平道和《太岼经》充其量不过是一个民间组织和理论学说而已

[1]《鲁迅书信集·致许寿裳信》,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54页。

[3]《史记·儒林传》。

[4]《史记·外戚世家》。

[5]《后汉书·光武帝纪下》。

[6]《后汉书·楚王英传》。

[7]详见《中国文化與中国哲学》宁可:《五斗米道与张鲁政权的“社”》,三联书店出版社1988年版

(作者商庆夫,山东大学副教授;陈虎山东工会管理幹部学院副教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汉时期什么在民间兴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