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只有二战美国火炮大全和中国还在坚持人工清洗火炮

中国的大口径火炮如今要使用155毫米规格和西方国家看齐,军迷朋友们应该了解我国之前装备的大口径火炮是152毫米的,那为什么现在要改变武器的口径,其中的意义又在于什么?

使用152毫米的口径是因为在建国的时候我们的武器装备、军工上采用的是苏联的标准,和老大哥看齐。总体来说,155毫米口径的火炮在威力上要强于152毫米的火炮,美国155毫米的M795炮弹的装药量相当于10.8公斤TNT,同时代苏联152毫米口径火炮的炮弹只有7.8公斤的TNT装药量。而在射程和精度上,155更是碾压152。152神教的领头羊俄罗斯在火炮的研发陷入了停滞。

相反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却在155毫米火炮的研制上越走越远,我们把规格改到155毫米则可以最大程度的利用上北约国家的研究成果,大大减少我们的科研压力。生产装备155毫米口径火炮在提升我军地面压制火力的同时也可以打开国际市场。155毫米是北约国家通用的口径标准,只要生产中按照北约的规格,我们生产的火炮也可以使用北约的炮弹,反过来我们的炮弹也可以用北约炮打出去。

生产155毫米火炮之后,中国军工立马收获了一大批中东、非洲的订单。中国在海外军火市场上名气最大火炮的不是PLZ45,而是一款看起来非常屌丝的装备。152毫米和155毫米的火炮看上去差别不大,把口径再车的大一些不就得了,其实并不是这样。对于火炮而言,我们的要求是打得远、打的准、打得狠、跑得快,也就是射程、精度、威力、和机动性。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就要更长的炮身倍径以获得更高的炮口初速,更大的药仓容积以装填更大的炮弹和发射药,体型更为符合空气动力的炮弹以获得更稳定精准的飞行,更轻巧简便的火炮结构以便于机动转移。但是吧,这四者的需求其实在很多情况下是互相矛盾的,炮身倍径要做的大,口径就不能太粗;火炮要轻便适合机动就要减重,就既不能太粗也不能太长,等等。

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155毫米神教也好,152毫米体系也罢,实际上都是权衡各项数据指标而达到的相对最优的结果。从152到155,所要跨越的不仅仅是口径变大而产生出的技术难关,还有炮身倍径、火炮材料强度、炮弹构造,以及火炮总重量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其实你看把火炮从152毫米提升到155毫米在外观上改动挺小的啊,实际上如果放在炮弹上,就是至少4公斤的增重。可别小看了这四公斤啊。

二战时,德国打了1849万的150毫米炮弹,如果换成155毫米那就至少增加了11万吨的运输压力。军用重型货运汽车的运输能力是10吨左右,要运送增加的重量就得需要上万辆。战火连天的时候,哪有功夫给你整这些东西。前线炮弹打光了,后方补给送不上来,这仗就没法打了。现代战争的对弹药的消耗更大,那么口径增大所带来的负担我们就可想而知。另一方面,从成本上来说,一枚国产152毫米炮弹的价格差不多在1万块钱的样子。

而155毫米M777的炮弹则要3万美元一枚,国产化的话费用不会这么高,但是大幅增长肯定是有的。单是大口径火炮换装这一项所带来的成本就是天文数字。我国之前一直秉承的是大炮兵、大陆军主义。因此部队编制中含有为数众多的炮兵部队。单是从数量上来讲,那是没得说,但是同世界上的同行相比,我们必须承认质量上还是和第一梯队存在显著差距的。炮兵部队担负着支援战场的重要任务,大但是不强。

到了海湾战争,接受了现代战争的洗礼,中国开始转变建军的思路,一边在高质量高技术武器上着手突破,一边淘汰大量装备但是显著落后的武器。原来炮兵所主责的很大一部分任务现在交给空军、陆航、导弹、甚至特战部队来处理。作战任务少了,部队也就可以承载更为精简的炮兵编制,也就可以在保证战斗力的同时拿节省出来的经费去支撑一支更贵但技术含量更高的炮兵队伍。

所以我国把大口径火炮的标准从152调整到155,意味着什么呢?一、我们的火炮技术得到了大步发展。二,我国的经济基础和工业体系足以去支撑改装带来的成本增加。三,我国的战争思路发生了变化。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科威特分别于1997年以及2001年购买了总数54辆的外销型PLZ-45,以及相关辅助车辆,配备3个炮兵营。 PLZ-45自行火炮首见于1988年,由北方工业公司(NORINCO)研发制造,因构型与尺码和美制的M-109自行火炮十分类似,故其底盘设计有获得美国相关技术支援的传闻。

俄罗斯战略和技术分析中心网站对外声称,据阿尔及利亚网站的报道,阿尔及利亚目前已经获得了一批中国PLZ-45型155毫米自行榴弹炮。据了解,PLZ-45火炮采用155毫米45倍径火炮,其发射底排增程弹时射程在39公里左右。

据悉PLZ-45火炮是中国北方工业公司出口一款典型产品,曾在上世纪90年代就打入了科威特和沙特市场。那时参与科威特自行火炮竞争的还有美国的M109自行火炮,但最后因为中国PLZ-45自行火炮以射程更远以及配套装备更先进的优势,获得了科威特的订单。后来中国将该型火炮卖给了沙特,并且受到了一致好评。可以说PLZ-45自行火炮已经基本上成为了中东地区的制式武器。

而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表示,PLZ-05型155毫米52倍口径自行榴弹炮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启动研制项目。在经历83式152毫米自行加榴炮之后,中国陆军的主力火炮口径标准升级为155毫米。而后来的衍生型研PLZ-45155毫米45倍口径自行榴弹炮系统专门用于出口,不过解放军也装备了一部分。

据报道,PLZ-45自行榴弹炮的技术水平和性能极佳。1997年科威特就引进了总数54辆的外销型PLZ-45及其辅助车辆,在科威特专家眼里,无论是性能还是射程,以及可靠性等方面PLZ-45都要比美制M-109A6的更加优秀。

为求提升性能,北方工业公司于1995年后做了多处改良,包括新的射控系统(自动列放功能、光学瞄准器、炮身自动指向功能、导航定位功能以及GPS接收器),战斗准备仅需1分钟,射击反应时间大幅缩短;炮座基部加装炮口初速测定器,以增加射击精度;使用新的射控电脑软件;取消炮塔右侧大型出入门(仍保有岸望窗);加装烟幕发射器,增加履带前部侧裙,加大发动机空气滤清器,以及增加炮塔顶部的空调系统等。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中国现在在军工的很多领域都已经超过了美国,其中最瞩目的就要数我们的火箭炮。美国在一心发展他们的战机和航母的时候,中国却从来都没有把陆军给遗忘。

在越南战争中,中国的火箭炮就已经崭露头角,当时越南打败美国的武器当中,有一款就是中国的火箭炮。那么为什么中国的火箭炮能这么厉害呢?

首先,我国火箭炮的射程远,打击的精准度也非常高。我国的火箭炮就跟导弹一样,已经具备了精确制导的能力,射击的精准度甚至有50米,跟弹道导弹都差不多了。

其次,我国火箭炮不仅仅是火箭炮,它的性能已经完全能够跟导弹相比了,甚至能够对潜艇和雷达进行打击,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做到中国这样。

最后,我国火箭炮的型号非常多,覆盖了各个档次,而且更新换代特别快,还出口到其他国家。以色列就曾经在中国出口到中东的63式火箭炮上吃了大亏。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战美国火炮大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