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跟1040有关系么 发展成都新经济新动能 培育新动能

王晓东调研新经济发展时强调:加快发展新经济 培育壮大新动能
发布时间: 07:37:00来源:
湖北日报讯 (记者甘勇)昨日,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王晓东在武汉市调研新经济发展情况,并召开专题座谈会,研究部署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蒋超良书记在武汉东湖高新区调研时的讲话要求,把握趋势、着眼长远,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壮大新动能,为湖北在新一轮发展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昨日上午,王晓东一行先后来到楚天云、湾流股份、安天信息、奇米网络等新经济企业,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询问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他勉励企业负责人,要不断加大创新投入力度,着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湖北经济转型升级多作贡献。他叮嘱当地负责同志,要完善扶持政策,积极营造环境,推动形成新经济竞相发展的燎原之势。
下午举行的专题调研座谈会上,在听取有关部门、专家和企业代表发言后,王晓东指出,新经济是引领经济新常态的重要动力,是发展竞争争夺的重要焦点,是后发赶超和先发引领的重要支撑,必须看清大趋势,抢抓大机遇,推进大战略,落实大抓手。要充分把握我省新经济发展现状,既要看到创新发展的动能在增强,人才、政策、资金和机遇的优势在汇聚,也要清醒认识到,发展新经济在思想认识、体制机制、创新能力、创新文化上还存在一定差距,切实增强发展新经济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王晓东强调,新经济核心在于“新”,要坚持以新应新、以变应变,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走出一条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路子。突出思想观念更新,强化纳新意识、担当意识,重视新经济、包容新经济、善待新经济;突出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机制、完善政策,通过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构筑人才集聚高地;突出新技术支撑,聚焦前沿技术,打破转化壁垒,让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突出优化发展环境,通过做多主体、做强龙头、做好平台,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突出体制机制创新,深化“放管服”改革,以新经济发展倒逼财税、金融与投融资体制和商事制度改革,统筹政策支持、平台建设、监管服务与要素保障,尽快出台支持新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充分激发我省新经济发展的活力,为实现“十三五”“率先、进位、升级、奠基”目标打造动力强劲的“新引擎”。
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副省长许克振,省政协副主席、省科技厅厅长郭跃进,武汉市市长万勇,省政府秘书长王祥喜参加了调研和专题座谈会。
(作者:甘勇&&编辑:李琛)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安全检查中...
请打开浏览器的javascript,然后刷新浏览器
< 浏览器安全检查中...
还剩 5 秒&您现在的位置: >
申论范文:“发展新经济 培育新动能”主题范文 09:43:43 |
让科技创新成为新经济的翅膀
科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我们国家要真正强大起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要有强大的科技,这是国家发展的力量所在、后劲所在。我们发展新经济,必须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推动经济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多年来,我国通过发挥低成本优势,逐渐成长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但许多关键技术、核心元器件都依赖进口。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是制约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因素。如果不能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就难以在新的国际竞争条件下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国际经验表明,在低成本竞争优势丧失后,应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掌握知识产权,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不断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依靠科技创新发展新经济,要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充分发挥科技的驱动和支撑作用推动产业升级,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推进产学研战略联盟,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
一方面,要依靠科技创新加快培育新兴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决定产业发展能力和水平,只有科技创新占据制高点,产业发展才能占据制高点。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至关重要的是加强科技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要选择好方向和技术路线,而且要提高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攻关的协同和集成能力,对具有战略方向性关键共性技术,要集中资金和研究力量实施重点突破。
另一方面,要依靠科技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我国传统产业规模大,总体技术水平比较低。前沿技术的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为传统产业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展示了光明前景。我们必须紧紧把握这一趋势,注重利用新兴科技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二者融合发展。提高制造业水平,必须依靠科技,在新材料、新工艺、关键核心技术和技术集成等方面取得突破。对于农业来说,也要加快科技创新,发展农业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站到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加快发展新经济,已成为一个十分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未来几年,我们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形成少投入、多产出、少排放、多利用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经济尽快走上内生增长轨道。
(责任编辑:卢静斐)
关键词阅读
相关热点分析
申论热点热搜榜您现在的位置:贵州希望网>>
我省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意见》
重点发展十大新经济产业 加快实施百大重点项目
作者:黄秋月 && 文章来源:贵阳日报 && 点击数:
&& 更新时间:日
  近日,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意见》。根据《意见》,我省将重点发展数字经济、绿色经济、旅游经济等为重点的十大新经济产业,加快实施百大重点项目,为全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注入新动能。
  十大新经济产业分别为:以数字经济为方向的大数据产业,以生态利用型、循环高效型、低碳清洁型、环境治理型为核心的大生态产业,以特色化、智慧化为特征的大旅游产业,以融合性、创新性为特征的大健康产业,以现代新技术应用为重点的军民融合高端装备制造业,高性能的新能源汽车及智能汽车,安全高效的页岩气等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以绿色金融、科技金融、互联网金融等为重点的现代金融业和智慧物流业。
  十大新经济产业涉及华为全球私有云数据中心、大数据文化创意总部及产业基地项目、北斗物联网大数据产业集群基地、神奇智能化生态养老综合体等100个重大项目。其中,贵阳市共有贵州广电网络三网融合项目等15个项目入围全省百个重大项目,涉及高新区、经开区、乌当区、白云区、观山湖区等区域。
  围绕十大新经济产业百大项目落地发展,我省将以加快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加快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建设、加快新经济形态示范基地(园区)建设等为抓手,推进新经济发展平台建设。同时,着力通过优化对新兴经济领域市场主体的审批服务、清理规范各类前置审批和事中事后管理事项、创新监管理念和方式等手段,大力推进新经济体制机制创新。
  按照规划,新经济将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新经济十大产业增加值&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20年,我省将基本构建起以数字经济、绿色经济、旅游经济等为重点的新经济产业体系,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0%以上,绿色经济&四型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0%左右。
  据了解,新经济是伴随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产生的经济形态,特别是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在现实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所产生的新业态。作为我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新经济以创新为引领,着力发展符合国家战略导向、独具贵州特色的新经济产业,着力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为基础的各类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着力推动经济结构加快转型升级。
文章录入:songqiuyun 责任编辑:songqiuyun
相关链接:
没有相关内容
还没有任何项目!
Copyright & www.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贵州希望网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梦 新经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