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最厉害德国现在的军事实力人才是谁

视频:谁是全世界最坑的军队?打仗很怂煮面条最厉害,坑哭德国
&gt国际军情
视频介绍:
历史最往往有一些人或者国家,坑士兵卖队友没底线,让人咬牙切齿,恨之又恨帖子主题:德国的军事实力为什么这么强大?
共&11036&个阅读者&
军号:7612828 工分:1077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德国的军事实力为什么这么强大?
先进的武器装备及军事理论和战术说到战斗力还得先说说兵器装备,说到二战时的德军的武器装备,无论陆海空都有先进的,领先世界的新型武器。1.陆军。虎式,豹式,更甚至虎王坦克,哪一种是不让对手羡慕不已,哪一种不是威力无比,只可惜生产工艺过于复杂,造成产量太少,维修复杂跟不上,喝油又喝的很猛,所以后勤跟不上就完了,打掉一辆少一辆。陆军还得说说MP43/44突击步枪,实在太有名了,不多说了,就是现在世界各国的自动步枪的鼻祖。2.空军。ME109,产量达到33000多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且二战中的德国王牌飞行员清一色的都驾驶ME109。斯图卡,FW190,都是让盟军为之胆寒的军机,且Fw190D高性能战斗机,已达到活塞式战斗机性能的极限。军机当然还得说说喷气式战斗机,世界上的第一种喷气战机海因克尔He178。若不是高层延误了喷气式战斗机的发展,二战时后期的制空权会落于谁家还不一定。战争也许又会推迟德国在二战时还有领先于世界的军事理论和思想,众所周知地古德理安的闪击战,横扫了整个欧洲。鲁登道夫的总体战理论直接引导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的战略思想及其所采取的措施。隆美尔在北非沙漠中指挥装甲部队时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声东击西、神出鬼没,常使对手措手不及。他总结的15条战术格言至今仍被很多国家军队视为典范若干年结束?海因克尔He178带来的不仅是第一代的喷气战斗机,还有驾驶他们的德军飞行员们总结的喷气机作战战术为战后世界各国的所借鉴。 3.海军的电力潜艇,弹道导弹。V1,V2弹道导弹,又是一个第一,当今世界的弹道导弹很大程度上都是受V2的影响,顺便提一下V,"V"来源于德文Vergeltung,意即报复手段。战后的英美等国根据V1都迅速研制出了自己的弹道导弹,而V2的以机动的方式躲避打击的理念至今仍被各国广泛使用。德国在二战时还有领先于世界的军事理论和思想,众所周知地古德理安的闪击战,横扫了整个欧洲。鲁登道夫的总体战理论直接引导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的战略思想及其所采取的措施。隆美尔在北非沙漠中指挥装甲部队时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声东击西、神出鬼没,常使对手措手不及。邓尼茨的狼群战术一度切断了盟军的运输线,沙漠之狐隆美尔元帅的15条战术格言的至今仍被很多国家军队视为典范 还有强烈的民族自豪和自尊感及一战战败后的民族复仇感 高度的职业化的军队,超强的纪律性和绝对权威的服从。综上所述,可以说德军尽到了他们的职责,虽败犹荣。纵观德军,无论是它的武器装备,战略战术,甚至于它的军歌,制服,二战中的德军都可以称得上是一支完美的军队。而它的高中初级指挥官所表现出的高超的指挥才能,以及德军普通士兵所具有的顽强的战斗力,不能不让人惊叹不止。4.意志、尽管打的是侵略战争但德国人总觉得自己是为德意志民族的命运而战,所以德军的意志非常强大,意志可以说是战斗的一大关键,德国人有着强大的意念和狂热的信仰,这是德军战斗力强大的一大原因。德国人可以说是战斗民族比起斯拉夫人他们才是真正的战斗民族,在苏德战争中苏联付出的伤亡往往远大于德国,如果不是苏联人多可以使用人海战术苏联早灭了,要知道德国人可是不远百里的打过来的,苏联人不但占据了主场优势还有着强大的后勤,但还是被德军打的节节败退莫斯科都差一点沦陷,可以说德国完全就是一个战争机器,另一个铁血的普鲁士。但就是这样的一支掌握在魔鬼手中的强悍的军队终久未能统治世界,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不是一支正义的军队。他们所打的是一场非正义的战争,必定会被更为广大的正义的力量所吞没。但如果抛弃纳粹党和法西斯的元素相信很多人都会承认德军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颗明星,相比起来其他的国家都有些黯然失色了,德国人确实是战斗民族,比起生活在一片寒原中的斯拉夫人他们显得更为有纪律,比起疯子般的日本人他们更聪明,比起墨守成规的诸国他们更加大胆,德意志人确实是一个很强大的民族,如果他们善用这种能力会为世界带来的可能会是更美好的事物。希特勒对德国的错误在于德国需要他的时候他出现了,不需要他的时候他依然在…………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德国的军事实力为什么这么强大?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276060 工分:50167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说心里话,还是比较佩服德国的。尼玛各种前卫的武器科技,其实很多德国军官也挺牛逼的。
该帖子发自铁血军事iPhone手机客户端[]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362554 工分:265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我喜欢希特勒的风疯狂!厌恶它的残忍!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628840 工分:10458
左箭头-小图标
元首的疯狂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600612
左箭头-小图标
善恶有报是天理!一个邪恶政权靠屠杀平民能得到上帝的眷恋??真是痴心妄想!从古代罗马帝国屠杀基督徒时,天降四次瘟疫消除罗马人!秦始皇焚书坑儒,二代就让其灭亡!苏联东欧屠杀自己本国人民数千万。华约集团再强大,不是几年就被人民给推翻了吗?并在现在被东欧人民宣布:公裆主义同纳粹主义同样对待!追算各裆员的罪恶!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276060 工分:50167
左箭头-小图标
说心里话,还是比较佩服德国的。尼玛各种前卫的武器科技,其实很多德国军官也挺牛逼的。
该帖子发自铁血军事iPhone手机客户端[]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32916 工分:69501
左箭头-小图标
5楼&可怜的德国人,上帝待他们不公平,明明是个优秀上进的民族,可是祖上无能,恨爸不成刚。德国人后天再努力都没有。20辆t34换一辆虎式,德国都换不起。资源制约德军战斗力。21楼&战争前就有t34了,护士是为了应对t34危机而出生的怪胎,而豹式是对t34失败模仿的怪胎,总体说德国是个缺少整体宏观战略的国家,这样的国家也就止步于地区性大国而非世界大国。这是正理。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605614 工分:826
左箭头-小图标
你懂“认真严谨”这四个字就明白了!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505783 工分:96
左箭头-小图标
FW190是战争中期就出现了的高空截击机,但可不是活塞机的极限,德国的Ta152、英国喷火14,美国P51H,这才是三大终极活塞机
该帖子发自铁血军事iPhone手机客户端[]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516357 工分:40
左箭头-小图标
5楼&可怜的德国人,上帝待他们不公平,明明是个优秀上进的民族,可是祖上无能,恨爸不成刚。德国人后天再努力都没有。20辆t34换一辆虎式,德国都换不起。资源制约德军战斗力。战争前就有t34了,护士是为了应对t34危机而出生的怪胎,而豹式是对t34失败模仿的怪胎,总体说德国是个缺少整体宏观战略的国家,这样的国家也就止步于地区性大国而非世界大国。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308672 工分:6255
左箭头-小图标
10楼&你们说万一当时德军打垮了苏联,和日本在俄罗斯的土地上联通了,后果会怎么样?在这之后德国会不会又和日本打起来?14楼&德日应该不会。德会像现在美国。太平洋日本的里海。德会建立以德为主的世界次序。日本建立太平洋次序。当然中国可能会建都在拉萨问题是还有美国,不要忘了它
该帖子发自铁血军事Android手机客户端[]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990727 工分:422
左箭头-小图标
v1巡航导弹,v2弹道导弹。别弄反了。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069099 工分:18216
左箭头-小图标
6楼&如果德国有苏联一半的资源,就可以统一世界。可是德国太穷了,要啥没啥,铜铁石油,连人力资源都不充裕。2个盟友也都是穷国。德国应该选择资源型盟友,这样科技优势互补。12楼&德国只是缺石油而已,铜铁之类矿产资源通过占领国跟仆从国获得,数量都要比苏联多,石油靠罗马尼亚以及自身的煤转油技术跟俄国差距也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大,主要是希特勒没有好好吸收鲁登道夫总体战,战争动员远远不及苏联,没有把资源优势转化为战时军工生产能力 你太肤浅了,敌占区不等于本土。对敌占领区的消化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德军败就败在无法消化占领区,更不要说利用占领区的资源。光维护占领区都牵扯了德军不少兵力。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838628 工分:35419
左箭头-小图标
5楼&可怜的德国人,上帝待他们不公平,明明是个优秀上进的民族,可是祖上无能,恨爸不成刚。德国人后天再努力都没有。20辆t34换一辆虎式,德国都换不起。资源制约德军战斗力。德意志民族本来就是近代人造的民族,为对抗法兰西而发明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838628 工分:35419
左箭头-小图标
10楼&你们说万一当时德军打垮了苏联,和日本在俄罗斯的土地上联通了,后果会怎么样?在这之后德国会不会又和日本打起来?至少日本认为会。毕竟希特勒撕毁签过的条约已经成为习惯,而且在这方面对包括意大利和日本在内的世界各国一视同仁。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540487 工分:471
左箭头-小图标
5楼&可怜的德国人,上帝待他们不公平,明明是个优秀上进的民族,可是祖上无能,恨爸不成刚。德国人后天再努力都没有。20辆t34换一辆虎式,德国都换不起。资源制约德军战斗力。9楼&德国人是有野心的,不过一开始着适当的野心没有得到满足,于是后来德国人的野心不断的膨胀,恨意也不断的膨胀,一开始德国只是想要一些殖民地(因为德国本土资源匮乏,这对德国是很不利的)但被英法联合阻止,于是德国的恨意疯狂增长最后变得想要一统欧洲。这和欧美打压德国有很大关系。欧洲主要是英国。他们武装德是想打压共产主义。结果砸了自己的脚。和现在美国武装日本压中国一样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540487 工分:471
左箭头-小图标
10楼&你们说万一当时德军打垮了苏联,和日本在俄罗斯的土地上联通了,后果会怎么样?在这之后德国会不会又和日本打起来? 德日应该不会。德会像现在美国。太平洋日本的里海。德会建立以德为主的世界次序。日本建立太平洋次序。当然中国可能会建都在拉萨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627689 工分:21
左箭头-小图标
初中生都知道,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受益国就是美国和德国。
该帖子发自铁血军事Android手机客户端[]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438851 工分:135
左箭头-小图标
6楼&如果德国有苏联一半的资源,就可以统一世界。可是德国太穷了,要啥没啥,铜铁石油,连人力资源都不充裕。2个盟友也都是穷国。德国应该选择资源型盟友,这样科技优势互补。 德国只是缺石油而已,铜铁之类矿产资源通过占领国跟仆从国获得,数量都要比苏联多,石油靠罗马尼亚以及自身的煤转油技术跟俄国差距也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大,主要是希特勒没有好好吸收鲁登道夫总体战,战争动员远远不及苏联,没有把资源优势转化为战时军工生产能力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362554 工分:265
左箭头-小图标
我喜欢希特勒的风疯狂!厌恶它的残忍!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308672 工分:6255
左箭头-小图标
你们说万一当时德军打垮了苏联,和日本在俄罗斯的土地上联通了,后果会怎么样?在这之后德国会不会又和日本打起来?
该帖子发自铁血军事Android手机客户端[]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612828 工分:10779
左箭头-小图标
5楼&可怜的德国人,上帝待他们不公平,明明是个优秀上进的民族,可是祖上无能,恨爸不成刚。德国人后天再努力都没有。20辆t34换一辆虎式,德国都换不起。资源制约德军战斗力。 德国人是有野心的,不过一开始着适当的野心没有得到满足,于是后来德国人的野心不断的膨胀,恨意也不断的膨胀,一开始德国只是想要一些殖民地(因为德国本土资源匮乏,这对德国是很不利的)但被英法联合阻止,于是德国的恨意疯狂增长最后变得想要一统欧洲。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612828 工分:10779
左箭头-小图标
6楼&如果德国有苏联一半的资源,就可以统一世界。可是德国太穷了,要啥没啥,铜铁石油,连人力资源都不充裕。2个盟友也都是穷国。德国应该选择资源型盟友,这样科技优势互补。 就那几个国家有法西斯的势力,不过不得不说意大利真是拖油瓶。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612828 工分:10779
左箭头-小图标
不得不说德国的资源太匮乏了,石油燃料什么的都要进口,二十多年囤积下来的物资没几年就用完了,最后撤退的时候很多完好无损的坦克因为没有燃料被直接扔了,德国没有强大的物资后勤啊太吃亏了,我相信如果有一个好一点的地方给德国的话德国肯定不会败得这么惨。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069099 工分:18216
左箭头-小图标
如果德国有苏联一半的资源,就可以统一世界。可是德国太穷了,要啥没啥,铜铁石油,连人力资源都不充裕。2个盟友也都是穷国。德国应该选择资源型盟友,这样科技优势互补。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069099 工分:18216
左箭头-小图标
可怜的德国人,上帝待他们不公平,明明是个优秀上进的民族,可是祖上无能,恨爸不成刚。德国人后天再努力都没有。20辆t34换一辆虎式,德国都换不起。资源制约德军战斗力。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613743 工分:13409
左箭头-小图标
所以说战争发展科技的
该帖子发自铁血军事Android手机客户端[]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88183 工分:16420
左箭头-小图标
好粗劣的帖子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570936 工分:1078
左箭头-小图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27条记录]&分页:
&对德国的军事实力为什么这么强大?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都说二战最厉害的是德国军队, 其实最厉害的是这只部队!
都说二战最厉害的是德国军队, 其实最厉害的是这只部队!
如果大家觉得这个故事还不错,可以点击订阅关注小编,小编将努力为您奉献更多有趣的内容,如果您觉得内容欠妥。可以在下方评论区进行评论,小编将虚心接受您的指正与意见,您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动力,谢谢您的关注。熟悉二战历史的朋友可能都会见过这样一个名词——装甲掷弹兵师。说实话,起初笔者看到这个名词时,也是一阵疑惑涌上心头,心想这是个啥兵种。后来看的文献资料多了,这个名词也就不陌生了。在二战中,德军的装甲掷弹兵师可谓是无处不在。比如有天下陆军第一精锐之称的“大德意志师”其全称也叫“大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师”。除此以外还有在二战末期,顽抗到最后的一支纳粹部队——党卫军“诺德兰”第11装甲掷弹兵师。可以说不管是德军的国防军还是德军的党卫军,都有“装甲掷弹兵师”的身影。而且德军中的精锐部队,大多都会被冠以“装甲掷弹兵师”的称谓。这也可以说是在二战历史中一个比较有趣和新奇的事情了。其实说新奇也新奇,说不新奇也不新奇,因为这个装甲掷弹兵是德国陆军在二战中独创的一个兵种,可以说是现代陆军中装甲步兵的先驱。大家都知道,二战虽然以德军的最终战败告终,但是二战德军的战斗力之精锐,是谁也无法否认的。若是不以成败论英雄的,德军装甲掷弹兵可以说是当时陆军中的步兵巅峰。让我们先来看看德军装甲掷弹兵的装备。他们的常规武器有机枪、步枪、手榴弹和火箭筒等轻型武器。机动时会乘坐一种轮履合一的装甲车(有时候也会步行)。当然,作为掷弹兵,他们必不可少的装备是长柄手榴弹。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一下,德军掷弹兵并不配备掷弹筒,但作为装甲掷弹兵,他们有小口径迫击炮和反坦克火箭筒。看到这大家或许会有一个疑问,那就是由装甲掷弹兵组成的装甲掷弹兵师和传统的装甲师有什么不一样?其实从上文他们的装备中我们就能看出一二了。那就是装甲掷弹兵师通常有较高的机动能力和较强的火力,但是相较于装甲师则装甲对抗能力不足。不过别看他们的装甲对抗能力不足,其实装甲掷弹兵是德军陆军中的精锐和佼佼者。为什么这么说?单从他们的名字由来就一清二楚了。其实前文说装甲掷弹兵是德军在二战时期的独创有些不够准确,因为早在十七世纪时,掷弹兵就是欧洲陆军的一个兵种了。当然那时候还没有“装甲”,他们所投掷的“弹”体积重量也比后来的手榴弹大得多,大小和重量都类似小型炮弹。所以当时的掷弹兵不仅要臂力惊人,关键是他们还要在自己的阵地的最前沿投掷炮弹,因此这些掷弹兵可以说是部队中独一无二的勇士了。后来随着火炮的盛极一时,掷弹兵渐渐衰落,但是欧洲军队为了表彰在战斗中英勇表现的士兵,往往会将掷弹兵作为一种荣誉称号授予他们。因为这三个字代表了勇气和力量。1942年,二战的战事到了如火如荼的时刻,为了鼓舞德军步兵的士气,德国陆军司令部下令将所有装甲师中的步枪团改名为装甲掷弹兵团。其后陆续有步兵师中的步兵团、摩托化步兵师中的摩托化步兵团改名为装甲掷弹兵团。1943年第一支装甲掷弹兵师正式出现。德国陆军中的步兵至此终于步及巅峰。之后各种各样的装甲掷弹兵师成立,让二战中的盟军吃尽了苦头。不过由于德军进行的是一场非正义的战争,最终装甲掷弹兵师也走进了坟墓。顽抗到最后的一支装甲掷弹兵师就是在柏林战役中被苏军消灭的党卫军“诺德兰”第11装甲掷弹兵师。如果大家觉得这个故事还不错,可以点击订阅关注小编,小编将努力为您奉献更多有趣的内容,如果您觉得内容欠妥。可以在下方评论区进行评论,小编将虚心接受您的指正与意见,您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动力,谢谢您的关注。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清华历史系,专研于清末民初历史百态。461被浏览62015分享邀请回答4946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033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当前位置:首页&
到&<input class="tp_input01" type="text" id="yt_top" onkeypress="javascript:var keyNif(window.event){keyNum=event.keyCode}else if(event.which){keyNum=event.}if(keyNum==13){var pageNo=document.getElementById('yt_top'). pageNo = parseInt(pageNo.replace(/(^\s*)|(\s*$)/g, '')); if(pageNo == '' || isNaN(pageNo) || pageNo 1){return alert('请输入正确的页数');}window.location.href='/Article/32119/'+pageNo+''}"/>页&&<input class="tp_input02" type="button" onclick="javascript:var pageNo=document.getElementById('yt_top'). pageNo = parseInt(pageNo.replace(/(^\s*)|(\s*$)/g, '')); if(pageNo == '' || isNaN(pageNo) || pageNo 1){return alert('请输入正确的页数');}window.location.href='/Article/32119/'+pageNo+''" value="跳转">末页下一页上一页首页共1/1页
浏览/回复57657/39
&&&&&&&&&&&&&&&&&&&&读了绝岭雄风的这个热帖,许多人的确颇有研究&&&&&&&战争是男人最伟大的爱好,幕客也凑个热闹:&&&&&&&&&&&&&&&&&&&&&&研究这两个国家的军事实力,应该先搞清楚他们的国家在当时的军事发展战略&&&&&&&&&&&&&&搞懂他们自身的国家状况军事现状,假象敌的国家状况军事现状,未来军事发展的方向,等等&&&&&&&&&&&&&&大家说日本的坦克远远比不上德国的,其实,日本的坦克是用来走东南亚雨林的,不是走波兰平原的。&&&&&&&&&&&&&&另外,他的钢铁资源匮乏,有限的钢铁都用到船上了&&&&&&&&&&&&&&所以,没认识到战略,纯军事的比较只是看到狭隘的真理&&&&&&&&&&&&&&研究的应是这两个国家的军事实力与特点,而不是谁强谁弱&&&&&&&&&&&&&&综合国力肯定德国强,但我们不能简单的说重机枪一定比冲锋枪厉害----方法论的问题&&&&&&&。
相关股票:
关联标签:
其实,可以比较的是德国日本当时的政治精英,军事精英们所制定的军事发展战略是否最符合自己的国家,是否体现了三个代表,&&&&&&&这是最高军事智慧
&淘股宝一周订阅:
预期盈利:10.0%
预期盈利:10.0%
预期盈利:10.0%
预期盈利:30.0%
幕客是高级智囊
纯军事的比较,先比较军事思想与理论,以及军事科技,军队素质,开打的时候,德日这三样基本都是世界最先进的,代表着人类社会当时最主导的水平。
老百姓们的一点乐趣,LZ不愿参与的话别拿这些说话。一个陆上国家、一个海洋国家,战略诉求和假想敌不一样,大家都明白。&&&&&&&想说的话也得真研究透了再讲。拿你说的日本坦克而言,你说热带雨林就让行家笑话了。有兴趣的话先研究一下当时日本在这方面的基础工业情况和坦克发动机研制情况吧。
老狐狸好&&基本同意你德观点&&&&&&&&&&&&&&&&&&&&&客观公正德讨论一些似乎是事实德问题&&都很难很难&&&&&&&&&&&&&&&&没办法&&鸟大了&&什么林子都有&&&&&&&&&&&&&&想起了老舍先生笔下德一段文字:&&&&&&&&&&&&&&夜静人稀,沙子龙关好了小门,一气把六十四枪刺下来;而后,拄着枪,望着天上&&&&&&&&的群星,想起当年在野店荒林的威风。叹一口气,用手指慢慢摸着凉滑的枪身,又微微&&&&&&&&一笑,“不传!不传!”
互为假想敌好比较些,不互为假象敌难判断
单纯从军事角度,陆战上,德国的闪电战体现了最高的水平(还有老毛子的大纵深);海战上,应该是美日的战争,出现了后面几十年的海洋霸主,航空母舰;空战呢,大不列殿算不算偶就不清楚了
二战中各国海军之间的交锋频率虽远不比陆军,但也可以说是对战争的最终结果起到了重要影响。特别是美国对日本在战场上军力的钳制,直接阻止了日本与德国对苏联形成东西两面夹击态势的可能性,使同盟国最终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全面胜利。&&&&&&&&&&&&&&&&&&&&&[&转自铁血军事&http://mil.tiexue.net/&]&&&&&&&《从海底出击》和《男人们的大和》都堪属海战影片的精品。虽然网上对《男人们的大和》所表现出的意识形态有诸多非议,然而暂时撇开这些,影片对于战争场面的渲染、表现都是十分优秀的。而德国于1981年拍摄的《从海底出击》更堪称是海战片的鼻祖。这两部影片都取材于本国当时海军中的代表性装备——德国U艇和日本装备竞赛的产物:“大和”号战列舰。&&&&&&&&&&&&&&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必须拥有强大的海上力量,这点同英国是一样的。日军的整体作战水平和能力虽不如德军,但其海军的综合实力特别是装备略高于德军却是不可否认的,这主要归功于高层充分认识到航空母舰的重要性,并较好的使用了训练有素的空军协同作战。日本由于在19世界末20世纪初期所制造的大炮巨舰在甲午海战和日俄战争中取得巨大胜利,促使了这一战略思想的根深蒂固。1934年1月,日本修改帝国国防方针时,把美国列为假想敌。日本海军的判断是:美国海军依然坚持大炮巨舰主义,要夺取对美作战的胜利,仍须靠战列舰。于是日本建造了“大和”级(包括“大和”号和“武藏”号)战列舰以及“信浓”号巨型航空母舰(是1960年美国小鹰级航空母舰服役前世界上最大的航母)之类的超大舰船。然而日本一开始就想着与美国为敌实在是错误的,有一组数字很能说明问题:&&&&&&&&&&&&&&虽然美国当时处于大萧条时期,仍有着:&&&&&&&&&&&&&&1、将近两倍于日本的人口;&&&&&&&&&&&&&&2、7倍于日本的国民收入;&&&&&&&&&&&&&&3、比日本多5倍的钢铁产量;&&&&&&&&&&&&&&[&转自铁血军事&http://mil.tiexue.net/&]&&&&&&&4、比日本多7倍的煤炭产量;&&&&&&&&&&&&&&5、80倍于日本的汽车产量;&&&&&&&&&&&&&&日本当局显然是错误的估计了自己的实力,事实证明也的确如此。并且根据战后的粗略统计,美国二战时的战争潜力为41.7%,而日本仅为3.8%。&&&&&&&&&&&&&&德国由于是陆上国家,并且刚刚经历了一战的战败,军事实力被严重遏制。德国海军是最不受重视的军种,尽管它实际上要面对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希特勒上台后首要任务便是发展壮大陆军,要使装备制造成本巨大的海军强大所需要的周期极长。1939年1月德国最高统帅部正式通过了代号为“Z”的大规模造舰计划。然而战争的过早开始使得Z计划破产,作为这一计划核心的两级战列舰——“俾斯麦”级和H级最终只完成了前者。作为战败国,德国人在一战以后的10多年内没有设计过大型军舰,刻板的思路已跟不上世界海军技术的发展,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坚持全面防御和使用穹甲设计。穹甲设计所造成的问题是动力舱段的高度不足,动力系统必须额外占用空间。以俾斯麦为例:由于动力舱的原因,安东和多拉炮塔的弹药舱被迫各延伸一个舱段,这样防护区域已经达到舰体长度的70%,即便该舰的标准排水量达到4.17万吨,但其主装甲带仍然只有320毫米的水平。&&&&&&&&&&&&&&德国人在第一世界大战战败之后失去了所有海外殖民地,对于其舰船设计会有一定的影响,但并不是主要的。事实上即便是在一战中,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也没有发挥出多大的作用。德国海军在一战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并不是一只像样的力量。希特勒上台后海军的规模得到迅速扩充但仍然远非英国的对手。二战的时间表相对于Z计划而言是大大的提前了,德国海军必须去迎战一支在任何方面都占有绝对优势的敌人,这是一个注定失败的结局。&&&&&&&&&&&&&&德国海军以其二战时的规模不可能通过一场场堂堂正正的战斗来赢得最终的胜利,唯一能给英格兰带来威胁的就是远洋破交战。在这个方面潜艇有着独特的优势,但是德国海军军中在开战以前,以及战争的初期能够清醒地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人并不多,也不处于关键的位置上。水面破交战最适合的舰种是像“德意志”级这样的袖珍战列舰,航程巨大,航速适度,火力足够。“沙恩霍斯特”级主要是针对法国的敦刻尔克而设计,作为经济战的战舰,并不是最理想的选择。同样,使用高温高压蒸汽轮机的“俾斯麦”级和“希佩尔”级也不适合于远洋破交战。&&&&&&&&&&&&&&[&转自铁血军事&http://mil.tiexue.net/&]&&&&&&&德国海军在重建过程中,直到二战开始也没有形成自己的指导建设思想。对于德国海军的使用问题、对于德国舰队的编组选择、对于德国舰队的对手和潜在对手的谋划都没有形成统一的思路。1935年的英德海军协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德国海军的发展战略。可是德国主力舰的两大任务——在保护德国的远洋供给线和攻击敌方的海上交通线时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以及在这种局面下怎样使用德国的主力舰,德国海军高层始终没有能够找到解决这个战略和作战问题的有力答案。希特勒和海军高层领导从完全不同的角度来理解问题。希特勒把海军战略和意思形态直接挂钩,即海军必须要对即将来到的浩劫产生影响。海军则更多的希望希特勒应该认真考虑建设一支庞大的海上力量与有限的工业生产能力和更为宝贵的时间的矛盾。遗憾的是,日,德国海军必须以现有力量去挑战全世界最强大的两家海权,而这是一场艰苦并且毫无胜算的战斗。&&&&&&&&&&&&&&由于德国海军指导建设思想的混乱,水面舰队的大型战舰编组中出现了明显的经济战型战舰和舰队会战用战舰共存的局面。由于德国舰队的规模相对于其对手而言微不足道,因此必须在加强单舰战斗力上做文章。这一点在日本的军舰上也能发现,而且更为明显,以至于到过分的地步。同时代单舰较量,德国在多数情况下能够占到便宜,当然运气的成分更加重要。只不过德国微弱的质量优势很快就会被对手的庞大的数量所压制,最终只能接受失败的结局。&&&&&&&&&&&&&&U艇艇长出身的卡尔·邓尼茨充分挖掘了潜艇隐蔽、是良好鱼雷携带装置的特点,独创了让世界为之震惊的“狼群”战术,在战场早期给英国的水面舰只和商船造成巨大损失。整个战争期间,德国潜艇部队共击沉盟军运输船、商船2828艘,总吨位达吨,击沉击伤盟军军舰115艘,给同盟国特别是英国造成极大的困难。英国海军惊恐地认为:“邓尼茨炸沉我们的商船是在慢慢地绞死我们,……他是自荷兰勒伊特以来,英国最危险的敌人。”只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潜艇并没有大规模投入生产,使其获得的战果极为有限,加之随着战争的进行,英国逐渐适应了这种打法,密码破译水平提高,并伴随着盟军伪装成商船的猎潜艇的出现,德军潜艇已不占任何优势。日,邓尼茨下令停止在北大西洋对盟军护航运输船队的作战。&&&&&&&&&&&&&&德国潜艇优势另一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的原因为没有得到空中力量的有力支援。关于这一点,鼠目寸光的所谓“帝国大元帅”兼空军总司令赫尔曼·戈林应负主要责任,他声称“一切会飞的东西都属于我”。在这种情况下,德国海军甚至没有岸基航空兵。&&&&&&&&&&&&&&没有空中侦察和掩护的德国潜艇在遇到英国皇家海军驱逐舰时只能仓惶而逃。《从海底出击》的大部分场景都是描写U-96一次次在驱逐舰追击下的死里逃生。长期行使在一望无际的大西洋上,一连几个月没有任何任务,还要不时地提心吊胆,其心理压力可想而知。影片中还有一个极为讽刺的情节:U-96艇长威廉·布劳克靖居然邂逅了出航前一天一起在俱乐部狂欢的U-37艇长汤姆森。一方面部署在大西洋上的潜艇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却是两艘没有任何任务的潜艇在茫阔无边的大西洋上擦肩而过,可见当时的战略目标之不明确。影片最后,U-96在返回基尔港时遭到盟军飞机空袭。这样一艘饱经战火洗礼、数次在皇家海军驱逐舰底下死里逃生的潜艇,却在自己的家门口被炸沉。纳粹德国气数已尽。&&&&&&&&&&&&&&&&&&&&&“我觉得这就是终结。”&&&&&&&&&&&&&&[&转自铁血军事&http://mil.tiexue.net/&]&&&&&&&——日本海军大臣米光内政&&&&&&&&&&&&&&《男人们的大和》主要记述了太平洋战场上的两场重大战役:莱特湾海战和冲绳岛战役。前者是日美双方在太平洋战争中最后一次海上较量,也是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海战,日本海军在此役中损失殆尽。后者是美军在太平洋战争中伤亡最大的战役,英国首相邱吉尔认为“冲绳战役将以史诗般的战斗,列入世界上最激烈、最著名的战斗而流传后世”。可以说,“大和”号战列舰见证了大日本帝国海军由盛转衰,直至名存实亡的全部过程。整部影片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两个场景。一个是“大和”号这样一艘8万吨的世界最大的战列舰在装上单程燃料以后去冲绳做自杀式的特攻前,当一名军官问“为什么司令、参谋长就不能走出防空壕,去亲自指挥特攻?”时,第二舰队司令官伊藤整一中将这样回答:“因为大和号代表一亿国人,所以他要做一亿人玉碎的先锋。”还有一段是“大和”号出战前夜,一名大尉所说的话:“日本太轻视进步了,太轻进步重精神了。可是,没有进步就没有胜利。……战败才能觉醒,日本无其他出路,现在觉悟,早晚就会得救。为了日本重新获得新生,我们要做赴死的先驱。”一天之后,这名大尉在通讯室阵亡。没有荣耀的战史,没有惊世骇俗的一击,这件大炮巨舰时代的化石如同被狼群围攻的猛兽,载着舰上3300名海军官兵,在铺天盖地的美军飞机轰炸下,于日永远沉没于太平洋。&&&&&&&&&&&&&&其实仔细比较,这两种战略思想还是有很多相通之处。比如都发挥了各自的长处,并在战争初期都获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最终还是无法抵抗最大的两个海上霸权国家:美国和英国,以及全世界反法西斯的浪潮。&&&&&&&&&&&&&&最后引用一段文字作为结尾:&&&&&&&&&&&&&&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不管征途有多危,许许多多像汉斯·朗斯多夫那样的舰长都必须勇敢的指挥他们的军舰去同强大的敌人搏斗。德国海军这艘装备并不完全的战舰也不得不早早的伴随着陆上的战车驶向远洋,驶向一片充满未知的危险的世界。&&&&&&&&&&&&&&此时此刻,格拉夫·施佩伯爵号将在朗斯多夫舰长的指挥下向着南方驶去,南大西洋将是她的狩猎场,也将是她的坟墓……
探究二战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动因&&&&&&&&&&&&&&&&       --访国防大学日本军事战略研究专家盛欣教授&                        &&&&&&&&&&&&&&   &中新社记者 陶社兰&&&&&&&&&&&&&&  “探究二战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深层因素是避免战争,警钟长鸣的需要,也是以史为鉴,开创中日关系新局面的现实需要。”&&&&&&&&&&&&&&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国防大学日本军事战略研究专家盛欣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做了上述表示。&&&&&&&&&&&&&&  这位专门从事日本军事战略研究已近二十年,曾多次出访日本,著有《日本军情瞭望》、《日本军事战略发展与现状》等专著的知名专家指出,从政治因素讲,领导人个人的政治素质对制定政略和实现政略采取的手段有时能够决定一国的兴衰。例如,一八六八年,日本实行明治维新后,随即采取了“富国强兵”政策,这一政策的初衷是建立强大的现代化军队,维护日本的民族独立。但是,以山县有朋和吉田松阴为代表的政要走的是一条相反的路线,他们的理念是:“既然闭关锁国无法抵御列强,那么日本就向海外积极扩张,既然列强入侵造成的损失在所难免,那就通过侵略朝鲜和中国来补偿,用对其他国家的掠夺补偿列强对日本的掠夺”,成为军国主义路线对外侵略的的起点。&&&&&&&&&&&&&&  从经济因素讲,经济利益驱动日本采取扩张主义。十九世纪中叶,资产阶级革命及产业革命在欧美相继完成,为建立全球性的资本主义体系,夺取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欧美列强侵略的锋芒对准了落后的日本。日本政要意识到,要避免日本沦为工业化国家的殖民地,迅速完成资本积累,捷径就是向周边扩张。因此,日本政要选择了战争手段来达到这一目的。经济利益的驱动导致了军事上的扩张,使日本不惜一切不断发动战争。例如,日本通过甲午战争、日俄战争攫取了广大殖民地和巨大经济利益。尝到甜头的日本从此冲昏了头脑,接连不断地发动侵略战争,同时也一步一步走向失败的深渊。&&&&&&&&&&&&&&  从地缘因素讲,日本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优点是有一个天然的保护屏障,缺点是处于邻近大陆国家的包围之中,同邻国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日本的安全。日本岛屿众多,海洋面积是陆地面积的十二倍,战略上容易被分割,而且战略纵深短浅,可以说是无纵深可守的国家。尤其是日本国内自然资源极为贫乏,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严重依赖外部,如原油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依赖进口,而且经济活动依赖海上通道,日本的进出口总量约为十亿吨,其中百分之九十九以上依靠船舶运输。因此,获取资源和确保获取资源的海上通道的安全直接关系到日本的经济利益和生存利益。这种地缘上的特点,以及维持生存的需要,使日本注定要把目光向外看,总想通过各种手段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但是,日本为了维护其在海外的经济利益和获得更多的资源,选择的是一条通向战争的道路。&&&&&&&&&&&&&&  从传统思想文化因素讲,“岛国性”是日本近代战略目光外向的地理和民族特性的根源。它最终发展成为极端民族主义,推动日本走向侵略扩张的道路。而相对主义则是日本近代战略思维的哲学基础,它的表现是不分是非,甚至是非颠倒,最终导致急功近利的战略产生,成为侵略扩张由小到大的祸根。此外,神国思想也被当时的日本政要所利用,成为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思想理论基础。&&&&&&&&&&&&&&  盛欣说,除上述因素外,从近代史看,日本发动侵略战争所采取的策略是,与强者为伍,利用强者的实力提升自己的地位。例如,二十世纪初期,日本同当时的强国英国结成联盟,二战时期又同当时的强国德国结成联盟。通过与世界强国结盟,一方面保证了自身安全,另一方面通过侵略加速了日本跻身世界列强的行列。&&&&&&&&&&&&&&  盛欣强调,以史为镜,避免战争,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是我们举行纪念活动的主要目的。探究二战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深层因素同样是为了避免重蹈战争覆辙。今时不同往日,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相信人类是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以和平方式解决所有一切难题的。(
论二战期间日军作战理论的基本特点&&&&&&&&&&&&&&&引用地址:http://www.xici.net/b20.htm&[复制│超文本复制]&&返回《英雄冢》&关闭窗口&&&&&&&&&&&&&&&&&&&&&&&&ID:&&&妖仙&发表于:&22:15:43&&&&&&&&&&&&&&&&&&&论二战期间日军作战理论的基本特点&&&&&&&        &&               &黄金鹏&&&&&&&        &&  明治维新(1868年) 以后很长时期内,日军作战思想和理论基本是照搬法、&&&&&&&&        &&德等西欧先进国家的。日俄战争的经验教训,使日本认识到制定适合日军特点的&&&&&&&        &&条令、教范的必要性,从而着手修改过去从法、德翻译过来的操典、 教范等军&&&&&&&        &&事法规。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国内掀起了研究和讨论大战经验教训的热&&&&&&&        &&泪, 使在战后数年间混乱的军事学术思想逐步得以统一, 近、现代作战理论&&&&&&&        &&体系开始形成。在侵华战争和战争期间, 日军作战理论在战争实践中得&&&&&&&        &&到了验证和发展,这一时期虽只有8&年左右的时间,却是日本对外发动侵略战争&&&&&&&        &&历时最长、战争最为激烈和残酷的时期,连续8&年的战争实践,为日军作战理论&&&&&&&        &&的发展和完善创造了条件。 本文重点对这一时期的作战思想和理论的特点作一&&&&&&&        &&初步探讨。&&&&&&&        &&  二战前日军作战思想和作战理论集中反映在1929年之前颁布的《统帅纲领》&、&&&&&&&&        &&《战斗纲要》 、《海战要务令》、《步兵操典》、《阵中要务令》 等文件中。&&&&&&&        &&1937年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于1938年颁布了《作战要务令》 。《作战要&&&&&&&        &&务令》尽管是日本军、师及其以下部队作战行动和教育训练的法令法规, 视野&&&&&&&        &&也较窄,但标志着日军作战思想、 作战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它是在《阵中要务&&&&&&&        &&令》和《战斗纲要》 的基础上编纂的,是陆军基本战术、战法的总结和日本基&&&&&&&        &&本作战理论的反映。 可以说,日军作战思想和理论是以《作战要务令》,以及&&&&&&&        &&《海战要务令》 为核心,以《统帅纲领》及各兵种操典为补充而系统化、体系&&&&&&&        &&化的。纵观这一时期日本军事法规、条令条例、教范及军事学术界主要观点和作&&&&&&&        &&战行动实际, 其基本作战思想和理论可概括以下几个特点。&&&&&&&        &&  1&、强调作战和战略独立于政略作战独立于政略和政治而不羁, 作战至上&&&&&&&        &&的思想在日本军队及高层军事决策者中根深蒂固。 从大正时期()&&&&&&&        &&直至昭和年间() 的《统帅纲领》 具体地论述了把“政略” 和&&&&&&&        &&“战略(统帅、 作战)”置于对等地位的“战争指导”观念,而且日甚一口地&&&&&&&        &&强调战略、统帅权的独立性。认为作战是进行战争的最重要手段,因此, 作战&&&&&&&        &&不能单纯追随政治上的方便,而必须在其实施过程中保持完全独立而不受制约。&&&&&&&        &&毛奇主张开战、媾和是政府的事,应遵从政府,但战争一旦爆发, 作战和战略&&&&&&&        &&就应是独立不羁的, 以及鲁登道夫的“政治应服务于战争” 的“国家总体战”&&&&&&&        &&思想较深地置根于日本军队之中。 日本江户()中后期的政治家新&&&&&&&        &&井白石的《读史余论》 和史学家赖山阳的《日本外史》中反映的在源平氏时代&&&&&&&        &&(11世纪末~12世纪末) 以后公家和武家对立及武家兴衰史中的战争观,以及&&&&&&&        &&把武权和文权看作一辆车的两个车轮的日本武学和武教观, 都是日军上述思想&&&&&&&        &&和理论产生的基础和根源。&1882&年的《军人勃渝》就援引了《日本外史》 卷&&&&&&&        &&一中的文字,宣扬日本军队必须世世代代是天皇统率的“皇军” ,统帅权是神&&&&&&&        &&圣的,文官不能介入统帅等等。因而,日本军队中, 在作战问题上,拒绝政略&&&&&&&        &&的指导和影响的倾向日趋严重。明治维新以后, 直至二战的整个对外侵略扩张&&&&&&&        &&的历史时期中,日本军部和政府间时常在国防方针、 军事战略及作战计划等问&&&&&&&        &&题上发生龃龉,正是双方激烈争夺领导控制权的具体表现。&&&&&&&        &&  2&、强调达成突然性,实施“闪击战”出敌不意, 达成突然性,以“闪击&&&&&&&        &&战”的方式力求在首次打击中致敌于死地, 是日军作战思想、作战理论的核心。&&&&&&&        &&  《统帅纲领》中认为, “出敌不意,对于奠定胜利基础和取得战果都极为&&&&&&&        &&重要。因而必须具备独创的见解和锐意进取的精神才能战胜敌人; 必须不断钻&&&&&&&        &&研作战经验,洞察未来发展,经常进行必要的有关训练,采取完善的对策,以便&&&&&&&        &&先发制敌。 ”《作战要务令》、《海战要务令》均强调“出敌不意” 和“先&&&&&&&        &&机制敌”的重要性,要求部队必须以旺盛的斗志神速的机动突然出现在敌人面前,&&&&&&&&        &&占据主动地位。&&&&&&&        &&  “为此,必须隐蔽企图,利用复杂地形和恶劣天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压&&&&&&&        &&倒敌人,使之措手不及。&&&&&&&        &&  达成突然性, 实施“闪击战”,必须具备诸多因素,创造诸多条件。 例&&&&&&&        &&如隐蔽行动,选择敌意想不到的时间、地点等,日军认为,其中首要的是收集情&&&&&&&        &&报, 掌握敌情,并与积极的欺骗行动相结合;其次是使用敌人意想不到的方法、&&&&&&&&        &&手段,以此来搅乱敌人,给敌以心理上的打击。&&&&&&&        &&  日军在日俄战争沈阳会战中,乃木希典的第3&集团军从据守阵地的俄军以西&&&&&&&        &&50公里处迅速迂回,突然出现在俄军后方,使俄军措手不及,乱作一团, 日军&&&&&&&        &&在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中,更得益于突然袭击,以出奇不意的时间、地点、方&&&&&&&        &&法、手段发起“闪击战”,达成作战目的。日军奇袭珍珠港就是上述思想和理论&&&&&&&        &&的具体运用, 它使美军遭到重大损失,而使日军在太平洋战争初期处于主动地&&&&&&&        &&位。&&&&&&&        &&  3&、积极果敢的运动战和包围歼灭战为达成速战速决的目的,必须在最短的&&&&&&&        &&时间内给敌人以重大打击,而“给予这种打击的最好方法就是包围敌人, 实施&&&&&&&        &&歼灭战。”这种思想在大正末期, 即20年代中期以前便已形成。1920年日本出&&&&&&&        &&版的《欧洲战争丛书》第34号《对战争爆发前德军作战计划及马恩会战之研究》,&&&&&&&&        &&认为“决战只能依靠运动战”。翌年,在偕行社出版的《歼灭战》的小册子中,&&&&&&&&        &&极力主张日本陆军在作战乃至战略上应采取“歼灭战战略” ,而且“在战斗实&&&&&&&        &&施的具体手段上,除应实施歼灭战外,别无选择。 ” 也就是说, 不论在军&&&&&&&        &&事战略上,还是战役战斗上都必须实施“包围歼灭” 。这些观点和论述,对此&&&&&&&        &&后日军教范、条令的制定,对日军作战思想、 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昭&&&&&&&        &&和时期,即20年代中期以后, 日军更加强调实施运动战和包围歼灭战,设想&&&&&&&        &&“在东亚大陆展开运动战, 按施利芬的理论打一场包围歼灭战” 。 “运动&&&&&&&        &&战”、“包围歼灭战” 成为日军的一种教义,神圣不可侵犯,甚至在太平洋战&&&&&&&        &&争的岛屿作战和热带丛林战中, 尽管完全不具备运动战和包围歼灭的实际条件,&&&&&&&        &&还硬要推行这一战法,从而加速了日军的灭亡。&&&&&&&        &&  1938年颁布的《作战要务令》 ,进一步发展了上述思想和理论,认为“进&&&&&&&        &&攻的主要目的就是包围敌人, 并将之歼灭在战场上。”在果敢的正面进攻把敌&&&&&&&        &&兵力牵制在正面而使之无暇顾及其他的情况下, 用于翼侧包围的兵力越大,其&&&&&&&        &&包围的成果会越明显。担任包围的部队,必须隐蔽企图, 神速果敢地行动,不&&&&&&&        &&给敌人采取对应措施的时机。同时实施两翼包围, 或实施一翼和背后包围会取&&&&&&&        &&得更大的战果。所以,只要情况允许, 就要果断大胆地实施包围。即使在正面&&&&&&&        &&进攻中,也要求各级指挥官尽一切手段实施局部包围。&&&&&&&        &&  4&、强调进攻是摧毁敌战斗力的唯一手段日军历来突出强调进攻, 到侵华&&&&&&&        &&战争和太平洋战争时期,日军把明治建军以来一直强调的进攻精神和“攻势主义”,&&&&&&&        &&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使其“只有进攻才能消灭敌人,取得胜利”和“进攻是&&&&&&&        &&摧毁敌战斗力的唯一手段” 的理论更加系统化、具体化了。《作战要务令》等&&&&&&&        &&日军条令、教范在对进攻的论述中,比《统帅纲领》。《战斗纲要》等更提高了&&&&&&&        &&强调的程度。 尽管都认为,采取攻还是防,主要根据任务来决定。 但是日军&&&&&&&        &&参谋本部和教育总监部在其《关于拟定作战要务令的说明》 中明确指出,日军&&&&&&&        &&的攻势意志应彻底的“信念化”,因而要求在即使敌人的兵力明显处于优势的情&&&&&&&        &&况下, 也应尽一切手段,断然采取进攻行动。&&&&&&&        &&  “情况迫不得已需要防御时,也要抓住战机,果敢地进攻, 给敌以决定性&&&&&&&        &&打击。”实际上是把进攻行动绝对化,把进攻作为至高无上的行动。&&&&&&&        &&  日军“进攻至上了的思想和理论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①在当时亚洲大&&&&&&&        &&陆的苏联和中国这两个假想敌面前, 日本的国力虚弱,武器装备和兵力数量都&&&&&&&        &&比不上苏联,因此,日本认为,必须以高度的训练。高超的指挥艺术以及为国捐&&&&&&&        &&躯的精神来弥补兵力和装备之不足。为此,对军队更加强调精神教育,而另一方&&&&&&&        &&面却日益轻视物质的作用和威力,日军在”九.一八“ 事变和”七.七“事变&&&&&&&        &&等侵华战争的进攻作战中取得胜利的经验, 更加助长了日军”进攻至上“思想&&&&&&&        &&和理论的发展,②当时参与编纂日军条令、条例和教范的人,都受到”积极的攻&&&&&&&        &&势“、”进攻精神“的长期教育和熏陶,他们坚信”进攻和攻势绝对有利“。他&&&&&&&        &&们从日俄战争中总结出的经验是: 精神力和肉搏也能战胜强敌;物质战斗力不&&&&&&&        &&足是日本的宿命, 不可改变。为此,日军对进攻作战行动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在各种条令、教范中对进攻作战作了具体、详尽的论述和规定, 强调进攻的坚&&&&&&&        &&决性、不间断性;进攻中的高速度、兵力的广泛和快速机动; 超越复杂地形的&&&&&&&        &&能力;为夺取和保持主动而实施的第一次打击的坚决彻底性;在行军中的快速性&&&&&&&        &&和吃苦耐劳精神;在恶劣天候下发动进攻的能力等等。&&&&&&&        &&  在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前期, 日军确实在进攻作战中取得了令其鼓舞&&&&&&&        &&的战果。 但在后期被迫转入战略防御时,由于长期奉行进攻至上、 轻视防御&&&&&&&        &&的作战思想和理论,对防御缺乏精神、物质和技术准备,因而加速了日军全面溃&&&&&&&        &&败的进程。&&&&&&&        &&  5&、根据实际情况,慎重实施大部队夜间袭击日军重视和强调利用夜暗发动&&&&&&&        &&进攻, 奇袭敌人,始自日俄战争,在辽阳会战中, 日军以1&个师的兵力成功&&&&&&&        &&地利用夜暗袭击了在标高600&米弓张岭占领阵地的1&个师的俄军。这是日军师规&&&&&&&        &&模的夜袭第一次取得成功。 此后, 利用夜暗实施近战、 夜战,成为日军的&&&&&&&        &&惯用战法。在《作战要务令》 等条令、教范中,强调利用夜暗接近敌人,占领&&&&&&&        &&进攻出发位置, 可隐蔽企图,达成突然性,获取大的战果。日军重视在夜袭中&&&&&&&        &&主要由步兵用军刀和刺刀实施白刃格斗。 团以下小部队隐蔽行动奇袭敌人时,&&&&&&&&        &&为不暴露企图,原则上预先不实施火力准备,确需进行火力准备和炮火支援时,&&&&&&&        &&预先对目标进行周密侦察,担任夜袭的部队与炮兵之间进行充分协调, 防止误&&&&&&&        &&伤和过早炮击而暴露企图。日军认为, 夜袭最重要的是周密的准备,对进攻路&&&&&&&        &&线和敌阵地弱点预先进行周密详细的侦察,对在各种复杂地形条件下行动时如何&&&&&&&        &&克服地形障碍,以及在迷失方向或遇到其他意外情况致使作战无法按计划进行时,&&&&&&&&        &&需要采取何种措施, 做好充分的计划和准备。夜袭即使暂时取得成功,也有可&&&&&&&        &&能在天明以后遭到对方的反冲击而最终失败。因此要求炮兵预先做好在天明时进&&&&&&&        &&行炮火支援的计划, 预备队做好抗击敌反冲击的准备
德国二战时候战争潜力很强,工业产值1941年6月已达苏联的水平可以说并列世界第二。德国陆军二战世界最强这是大家公认的,苏联胜过它是用5.3万辆装甲车辆的残骸填出来的...,而英美陆军胜过它完全是航空兵的功劳;德国强就强在重装装甲部队的高素质。反观日本能媲美德军1942年水平的四号坦克(75*48倍径坦克炮)的五式坦克1945年投降时还没试验完;步枪缺乏自动武器的概念,被美军的M1半自动步枪痛宰后,才于投降前推出五式半自动步枪(日本战后第一代国产自行火器64式步枪就是其改进版),而德国1944年已经大批量装备MG42通用机枪,MP43突击步枪(AK47的原形),FG42伞兵步枪和G43半自动步枪,可以说这时的德国步兵班轻武器火力接近于美军水平。反坦克炮,呵呵,是德军的强项,FLAK40式75MM的炮口下有数不清的盟军装甲车辆,而日本反坦克炮仍停留在德军1940年攻占法国的37MMFLAK36式的水平(难怪90万关东军在苏军的坦克大突击中一败涂地)。&&&&&&&&&&&&&&&空军可以说双方平分秋色(大家听我细细说来),之所以这样说,因为日本是轴心国里唯一将战略轰炸机投入作战行动的(德国的只用于了对伦敦的报复轰炸),因此日本陆军航空兵是轴心国里唯一的战略空中力量。战术兵力上,没有比德国更值得信赖的,ME109G不错,而FW190及它的改型TA152则是唯一能与P51匹敌的螺旋桨战斗机(知道哈特曼吧,驾驶ME109G10击落敌机362架,战后去苏联劳改了10年...),别说日本陆军的“隼”(大名鼎鼎的“零”式的陆军型),就是新型的2式“雨燕”依然难敌P47“共和”,只有最后的“紫电改”勉强达到了FW190D3的水平...德国之所以没有真正的战略轰炸机是因为戈林为首的空军高层要求所有的轰炸机都能俯冲轰炸!!!&&&&&&&&海军是日本唯一的优势所在,不过实话优势很小..日本海战败在低劣的船体设计(极具威力的航母不设专门的损害管制!!!难道不是白搭么???),38000吨的“加贺”和“赤城”照样战死,31000吨的“大凤”自称做了重大改进,结果照样被自己的汽油点燃了成了美丽的烟花。德国是没有造成航母,但是“齐柏林”若真的服役,可能差到哪儿呢?22000吨的满载排水量载45架飞机是有点少,但是防护很强呀...“俾斯麦”是不如“大和”,48000吨的怎么打的过72000吨的呢,可是装甲比例都是40%,给“大和”缩小到48000吨,能比的过“俾斯麦”么???(记住“俾斯麦”在击沉“胡德”的同时在15000米的距离上打碎了“威尔士”356MM的指挥塔),潜艇呢,搞笑的日本竟用于运大米,而德国的潜艇几次几乎勒断大英帝国的脖子..而且德国的火炮制造工艺历来优良,德国203MM60倍舰炮9300米可以打穿356MM的装甲,试问日本的2式203MM舰炮能么???真正佩服日本的还是他们的直航鱼雷(看清楚是无制导的直航鱼雷!!!),95式潜用533MM氧气鱼雷威力之大难以想像(93式舰用610MM氧气鱼雷整个就是一怪物!!!),而德国的G7就逊色很多(该死的引信问题!!!),不过德国可是努力研制制导鱼雷(线导,声导,尾流皆是德国二战首先研制成功)。整体上德国各型水面舰艇攻守平衡,而日本攻强守弱(难堪的防空能力,远的近的都用25MM三联装自动炮...),就说防空,早期德国105MM+37MM+20MM,后期128MM+37MM+20MM,而日本早期127MM+25MM,后期120MM+25MM。
淘股吧转型了?此帖带有浓郁的sonicbbs风格&:D&&&&&&&日本海军的舰艇设计嘛,套用这里的术语就是高杠杆,追求火力不怕死&&&&&&&不过这个主要还是在巡洋舰及以下的舰艇中体现&&&&&&&战列舰的防护不能算差&&&&&&&航空母舰的防护其实美国也一样&&&&&&&赤城、加贺为什么完蛋,中途岛老美运气不错,来了次精确打击(时间概念上)&&&&&&&大凤更是运气不佳,可能也有损管处理不当的成分
军力,有个强弱的比较,也有个生生相克的问题,万物就是这样平衡的,进而永恒~
军力?志愿军的军力比联合国军?从未跨出国界的军队之军力?
二战德国海军战略战术&&&&&&&&&&&&&&&&&&&&&&&&&&&&&前言&&&&&&&比起德国陆军和空军,德国海军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就要淡漠的多,特别是在二战中,除了让老丘头疼的潜艇海狼们,以及被英国群殴致死的俾斯麦之外,就没什么值得一提的战绩了,至于脱离实际战例的战略研究,就更乏人问津了,其实二战德海军战略层次的研究也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65我不才,想就此问题和同好聊聊,谨以此文献给二战中葬身在海底的海员和水兵。&&&&&&&&&&&&&&作为一个一面临海,还是临的菠箩的海(倒霉)的国家,德国天生就没有发展成海洋大国的有利条件,在地理大发现和海外殖民的狂潮中,德国人还在自相惨杀,等到普鲁士最终为德国奠定海外扩张基础之后,德国人悲观的发现,陆地和海洋都是别人的,只有在梦想中的空中王国,德国人的权利才是无可辩驳的~~~。尽管德国人还是竭尽全力在非洲中东部和夺取了一些殖民港口,也建立了一支相当规模的公海舰队,但是随着一次大战的失败,这些成果也就烟消云散了,德国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去维持一支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投送武力的海军。至少在德国获取欧洲霸权的阶段性目标中,德国人也不指望可以获得的制海权。可以说,德国在二战中的海军目标就是要配合陆空军顺利获得欧洲霸权。具体来讲,就是利用海军袭击对方海军,海军基地,封锁海岸城市,袭击对方海运线,掩护己方登陆部队和运输部队等。从各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主要的作战对象就是拥有庞大海军和海外殖民地,依靠海上运输维持自己经济运转的英国。因此,德国的海军战略就是以英国为主要对手,在考虑意大利的援助情况下,针对波兰,法国和苏联的海军进行作战的方略。&&&&&&&&&&&&&&当时德国海军的境况如何哩,无所不限的凡尔赛条约限制德国海军不能拥有航母,军用飞机和潜艇,作战舰艇不超过36艘,海军全员不超过5万人,当然,真正给德国海军发展带来束缚的不是这个可笑的条约,而是海军内部水面舰艇派和潜艇派的争论。&&&&&&&&&&&&&&以雷德尔为代表的传统派坚持马汉的大舰巨跑夺取制海权的观点,唯一有点新鲜的东西就是对潜艇参加海面炮战的研究上有了突破,开始尝试建造2000吨级的潜水巡洋舰~~~。&&&&&&&&&&&&&&以邓尼茨为代表的创新派根据一战潜艇部队的经验和教训,结合德国海军发展的实际,走出了一条新路——集中使用潜艇的“狼群战术”。&&&&&&&&&&&&&&在早期的发展过程中,水面派占据优势,德国海军仍然在以建立庞大的水面舰队为己任,因为根据统帅部的预计,在43年左右会和英国开始水面决战,届时,德国将拥有足够强大的水面舰队,在空军和潜艇部队的配合下,一举摧毁英国海军,并掩护陆军登陆英国。德国的海军建设也围绕此思路,以水面舰艇为主,潜艇为辅,开始了大规模的海军建设,在袖珍战列舰,战列巡洋舰和战列舰的设计和制造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甚至开始建造航空母舰等巨型水面舰艇,可以想象,假以时日,德国海军将建立成为足以挑战英美海军的强大力量。&&&&&&&&&&&&&&但是,局势的发展,特别是德国在扩张过程中的加速度式的胜利,使得统治集团对取得欧洲霸权的预期有了改变,发动全面战争的时间也提前到了39年,。此时,德国海军尴尬的发现,他没有任何一支力量可以在短期內捍动英法海军,水面舰艇不可以,潜艇部队也不可以,但是海军又必须履行自己的义务,即为陆空军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援,它总不能对浴血奋战的陆空军战友们说,对不住啊,我要等到四年后再加入进来~~~&&&&&&&经过分析,海军选择了潜艇作为未来德国海军发展的重点,因为相对于建造慢,成军期长的水面舰队来说,潜艇部队无疑拥有更大的活力,能力有限的造船业也可以承受在短期内将潜艇部队扩充为一支足以对英法舰队构成威胁的力量的重任,从而使德国海军的触角延伸到北海和东北大西洋,当然,其中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以邓为代表的海军中的改革派。&&&&&&&&&&&&&&早在35年,德国海军中的青年军官们就开始研究如何使用潜艇进行作战的战略战术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类似通讯指挥协同作战等问题都得到了有效的解决,海狼战术初具雏形。在38年底的北大西洋潜艇大演习中,潜艇部队演练了大规模编队,长距离机动,隐蔽伏击,以及在遭遇强大防御力量时的协同攻击与掩护撤退等科目,为日后开展类似的作战行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二战初期,德国海军的部署可以用三条线来概括,最远的一条线,大西洋,使用现有的大型水面舰艇单舰或编队活动,中间的一条线,英国西海岸和法国南部海岸,使用潜艇和辅助巡洋舰巡逻,最近的线,北海和菠箩的海,使用小型水面舰艇,飞机等进行巡逻和布雷,在随后的战斗中,弱小的德国水面舰队在英国海军的群殴面前伤亡惨重,以俾斯麦号被击沉为代表,德国依靠精锐舰艇和优秀水兵的精兵技术去追求以少胜多的思路彻底的失败了,仅存的大型水面舰艇只能隐藏在防御良好的基地里,潜艇取而代之,成为了德国海军在二战中真正的主角。&&&&&&&&&&&&&&在战争的初期,德国的57艘潜艇里有39艘处于战斗状态,超过67%的战斗出勤率相对于一般来说潜艇部队33%的战斗出勤率可以说是奇迹了,德国潜艇部队的素质由此可见一斑。&&&&&&&以战斗效率的比较而言,截止到41年6月,德国海军在航空兵的配合下,将400余万吨的盟国船只送入了海底,其中,水面舰队的战绩为30万吨,空军的战绩为85万吨,而潜艇部队则是创记录的300万吨。当然,我们不能否定水面舰艇在吸引敌人兵力方面所作出的贡献,这正是保障潜艇部队战绩的基础,比如为了对付活动在南大西洋两艘德国战列舰,英国海军向那里派遣了九个搜索群,总计5艘航空母舰,11艘重巡洋,2艘战列舰和2艘巡洋舰以及大量辅助船只被抽调出来,为潜艇部队大打出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事实上,德国水面舰队的作用不是为了击沉敌人的商船,而是在于在辽阔的大洋上东跑西颠,吸引英国的海军来紧跟自己。而守旧的英国海军也很配合的把德国有限的几只大型水面舰艇作为重点照顾的对象,将大量水面舰艇,特别是舰队驱逐舰用于防御德国的水面部队,严重的削弱了自己的反潜力量。这种水面舰艇与潜艇部队配合的战术使德国海军在初期取得了丰富的战果。&&&&&&&&&&&&&&随着德国陆军在西欧的辉煌胜利,法国沿海的大量港口成为了德国海军的基地,作战距离上的大规模缩短,使德国海军最轻型的潜艇(250吨的小玩具),都可以肆虐北大西洋,一直到美国参战前为止,德国海军已经把英国封锁的奄奄一息,搞得我们的丘吉尔大叔坐卧不宁,寝食难安~~~~,面对潜艇部队的辉煌战果,德国海军内的水面与潜艇的争论的天平已经压倒性的倾斜向后者,德国海军开始把绝大部分的资源用语潜艇部队的组建和训练,潜艇的研发和生产,这种严重偏向式的倾斜一方面为德国海军潜艇部队的迅猛发展提供了动力,另一方面却妨碍了海军内其他军种的发展,特别是中型水面舰艇和海军航空兵。&&&&&&&&&&&&&&随着美国加入二战,德国海军的作战区域被大幅度的扩充,整个大西洋都变成了德国海军无限制潜艇战的战场,无数的由远洋潜艇,中型潜艇,近岸潜艇部队组成的大小狼群在水下瞪着一双双大眼睛,在他们和基地之间,大量的被成为奶牛的补给潜艇穿梭往来,把鱼雷,柴油源源不断的提供给执行作战任务的部队,潜艇在可靠的补给保证下,可以在海面上经年累月的作战,唯一会影响战斗力的就是乘员的精神耐力,而经受过严格训练,战火洗礼和具有高度自信心和自豪感的海狼们又拥有足够的毅力可以坚持下去。如果大西洋的海水可以在42年初变的完全透明的话,我们可以看到水面下不亚于上下班高峰时期的北京二环路那样的繁忙景象,德国海军已经在整个大西洋张开了血盆大口。&&&&&&&&&&&&&&与此相对的是,新参战的美国并没有吸取英国的教训,他们低估了德国海狼狼爪的长度,认为美国东海岸和加勒比海以及南大西洋航线都是安全的,当德国的远洋潜艇的艇长们接到可以攻击美国船只的命令之后,浮现在他们潜望镜中的景象却是无数灯火通明的大小船沿着自己的笔直航线大摇大摆慢慢吞吞的晃悠,穿上的船员不断的用明码电报聊东聊西,这让久经锻炼的德国海军感觉到攻击这样的船只简直是对自己的一种侮辱。在42年的前3个月,德国海军没有损失一艘潜艇,却把134万吨的美国船只送入了海底。&&&&&&&&&&&&&&同一时期,潜艇部队在地中海支援非洲军,在北冰洋封锁摩尔曼斯克等等战役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战绩,德国潜艇达到了自己的巅峰状态,盟国的船只生产速度还比不上被德国潜艇击沉的速度,老希对德国潜艇的表现也乐的合不拢嘴,把老邓提拔为海军总司令兼潜艇司令,这日后他选择老邓做接班人也和这有很大关系吧,由此而来的就是对潜艇的倾斜政策的加强。&&&&&&&&&&&&&&随着德国军事工业对潜艇的进一步倾斜,老邓终于拥有了足够数量的潜艇,他不但可以保证随时有100艘以上的潜艇在整个大西洋执行战斗任务,同时还可以把触角向印度洋和北冰洋延伸,从而对盟国的航运予以最大可能的打击。&&&&&&&&&&&&&&面对德国潜艇部队的严重威胁,盟国加强了反潜合作,将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到相关的科研开发和技术装备,开发出新型雷达探照灯反潜火箭重型深水炸弹等新式装备,还实行了大编队集中护航,近岸空军基地掩护,组建反潜战斗群,使用航空母舰护航(真BT)等措施,而德国海军对这些变化却缺乏足够的应对,仍然坚持传统的单狼召集群狼围攻的战术,尽管在具体的战斗中,双方仍然是互有胜负,但是德国损失的是经验丰富的战斗专家(5000多艇员被俘虏),而盟国却可以通过战斗锻炼部队,此消彼涨,胜利的天平又转向盟国方面,到了43年的5月,潜艇部队的战损达到了创记录的34%,以往损失一条潜艇,可以换来盟国十万吨的船舶,而现在,只能换来七千吨左右,潜艇的作战效能大幅度滑坡,老邓不得不把部队收缩,等待自己的装备部队研究出足以反制盟国的技术装备之后在重返辽阔的大西洋,以往德国海军在大西洋上纵横驰骋的好日子结束了。&&&&&&&&&&&&&&对于德国潜艇的撤退行为,统帅部(确切的说是元首本人)表示十分的不满,潜艇一直是德国用来牵制盟国对其西部占领区威胁的重要力量,一旦潜艇部队撤除战斗,盟国的大量的海空军力量就会腾出手来,天知道他们会从什么地方给第三帝国以致命一击,因此潜艇部队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在大西洋坚持下去,要从政治的高度看待德国海军的潜艇出没于大西洋。老邓接受了这一观点,他还认为,至少德国海军还可以一点点的削弱盟国的航运力量。然而,美国积惊人的工业生产能力(创造出四天建造一艘万吨轮的空前绝后的记录~~)使盟国的船只建造速度在43年的七月超过了损失的数量,这意味着德国海军的吨位战的梦想破灭了,对德国海军的士气又是一个沉重的打击。&&&&&&&&&&&&&&随着“中立国”葡萄牙把亚速尔群岛的空军基地租借给盟国,盟国最终完成了对整个西欧海岸的封锁,在沿着冰岛、爱尔兰、纽芬兰、百慕大群岛、格陵兰岛和亚速尔群岛的战线上,三千多架岸基反潜飞机与水面舰艇及潜艇布下了天罗地网,德国海军的潜艇损失越来越惨重,43年全年,潜艇部队损失了237艘,补给潜艇只剩下了一艘,老邓没有足够的潜艇和有足够经验的乘员,只好放弃狼群作战,改为单艇游猎。盟国的庞大船队终于可以放心的把大量的物资和人员运往英国去开辟第二战场了。&&&&&&&&&&&&&&到了44年,德国海军研制出了可以在水下高速静音长时间巡航的新型潜艇,这给潜艇部队带来了希望,但是由于盟国战略空军对潜艇制造厂的重点轰炸,大规模的生产要等到45年,而且,缺乏训练和经验的年青艇员在战斗中的表现实在是差劲,不但出现了破天荒的弃艇逃跑事件,而且战损已经达到了击沉一艘敌人运输船竟然要损失12艘潜艇的荒唐的地步,老邓再也无法容忍这样的损失了,德国潜艇完全停止了在大西洋的破交作战。&&&&&&&&&&&&&&6月,盟国开始在法国登陆,潜艇部队义无反顾的投入了进攻盟国运输部队的义务,因为空军无法配合,潜艇部队只能单独面对盟国的立体反潜部队。为了最大限度的支援反登陆作战,德国海军给潜艇部队下达的命令是不惜一切代价,这个命令被忠实的执行了,在近乎自杀的攻击行动中,264艘德国潜艇被击沉,德国海军多年积累的装备和人员损失殆尽,随着法国沿海基地的丧失,德国潜艇回撤到挪威和德国本土,基本上丧失了战斗的能力。&&&&&&&&&&&&&&面对如此窘境,老邓仍然坚信,随着新式潜艇的大规模生产,德国海军一定会重现昔日的辉煌。&&&&&&&&&&&&&&45年4月,新式的Z1型潜艇终于可以投入实战了,然而战争也结束了~~~~~&&&&&&&&&&&&&&&&&&&&&德国海军在摆脱了各种条约的束缚后,与陆空军一起,走上了飞速发展的轨道,由于德国对海军的一贯的不重视,海军的发展一直落后与陆空军的发展。同时,由于海军内部新旧势力的交锋,使得德国海军没有一个能贯穿始终的作战思想,不论是初期的水面制胜论,还是中后期的依赖潜艇,都不是一条真正适合德国海军完成其战略目标的途径。德国海军虽然有消灭英国海军,称霸大西洋,协助陆空军控制欧洲的长远目标,但是缺乏对完成这些目标应该具备的军事实力的培养的计划,特别是对开战时间的严重错误估计,使得德国海军没有能在战争开始时具备完整的有效的打击力量。随着战争的开展,以潜艇为代表的新生力量在战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促使德国海军将起始时的一水面舰艇为主的战略更改为以潜艇部队为主,从而在短期内扩充了潜艇部队的规模,进一步的强化了潜艇部队在德国海军中的地位,但是这也使德国海军向着更加畸形的方向发展。当盟国开始针对潜艇的威胁采取措施时,海军只是在通过改造潜艇和改变战术来被动的适应敌情的变化,而且帝国的快速扩张又使得海军的摊子谱的太大,部队始终处于一种高度饱和的工作状态,进一步影响了战斗力的发挥。而面对盟国的立体护航和封锁,德国缺少水面部队和空军配合,只能以潜艇部队去楞闯,在加上政治因素的干扰,还出现过诺曼底大屠杀一类的悲剧。随着有经验的人员的损失,潜艇部队的战斗力是在下降中,而德国人看不到这一点,又把希望寄托在某些新式武器上,但是这些新式武器因为盟国对德国工业的进攻又迟迟不能投入战斗,最后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二战德国海军的骄傲——俾斯麦战列舰&&&&&&&&&&&&&&&&&&&&&  俾斯麦级战列舰是纳粹德国建成的最大的主力舰。&&&&&&&&&&&&&&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败的德国一直想摆脱《凡尔赛和约》的限制。早在1932年,德国海军就开始对建造3.5万吨的战列舰进行了理论性研究,并对其武备、装甲和航速进行了可行性论证。在NZ德国宣布撕毁《凡尔赛和约》之后,1935年与英国签订《英德海军协定》。德国海军开始准备建造俾斯麦级战列舰。英国曾要求德国将该型舰的排水量限制在35000吨,但德国以其不是华盛顿海军条约签字国为由断然拒绝。俾斯麦级舰体受穿越基尔运河水深限制,适度加宽舰体减少吃水,长宽比为6.67∶1,上层建筑比较紧凑,提高了舰体的稳定性。由于是德国自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以后首次建造纯正的战列舰――俾斯麦级战列舰:俾斯麦号(Bismarck)和提尔皮茨号(Tirpitz)。俾斯麦号以普鲁士王国首相和德意志帝国总理奥托?冯?俾斯麦(1815年-1898年)命名,人称“铁血宰相”。&&&&&&&&&&&&&&&  【一】俾斯麦号主要性能数据: &&&&&&&&&&&&&&  标准排水量:&41,637吨;满载排水量:&49,136吨 &&&&&&&&&&&&&&  尺度:长251米/宽36米/吃水9.99米 &&&&&&&&&&&&&&  动力:12台高压锅炉(分3组),3台蒸汽轮机,设计功率136,000马力(最大150,000马力) &&&&&&&&&&&&&&  最高航速:30.12节;载油7400吨,续航力:8,525海里/19节,9,500海里/16节.&&&&&&&&&&&&&&&&&&&&&&&&&&&&&&&&&&&俾斯麦号线图&&&&&&&&&&&&&&&&&&&&&  武备:8门双联装380毫米/52倍径(按英国标准是47倍口径)主炮,主炮塔舰首舰尾各2座;6座双联装150毫米/55倍径副炮;8座双联装105毫米高炮;8座双联装37毫米高炮;2座四联装、12座单管20毫米高炮。& &&&&&&&&&&&&&&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SK-C/34型47倍口径380毫米双联装主炮,由德国克虏伯公司于1934年设计,1939年研制成功并定型生产。每座主炮塔重约1100吨,单门火炮全重110700千克,总长度19.63米。俾斯麦级的身管制造采用了与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相同的三节套管结构工艺,保证火炮的制造精度(但成本过于高昂,且制造工艺复杂,不便于身管的大批量生产)。身管内刻有90条深4.5毫米,宽7.76毫米的膛线,膛线长度为15982毫米,身管长17.86米,膛室容积为31.9升,发射药为212千克,最大发射膛压为3200千克/平方厘米,身管寿命约为180~210发。可发射重800千克的被帽穿甲弹和高爆弹,穿甲弹和高爆弹的长度均为1.672米,最大射速为2.3~3发/分,最大射程为36520米/30度,炮口初速为820米/秒,在射程为35000米的距离上可击穿170毫米的德制水平表面硬化装甲。主炮俯仰角度为-5.5~+30度,炮塔水平旋转速率为5度/秒,高低俯仰速率为6度/秒,射击时的火炮后座距离为1.05米。装填角度为+2.5度,装填机构采用的是半自动装填方式装填。&&&&&&&&&&&&&&  装甲:侧舷装甲(最大)320毫米,防雷隔壁45毫米;主炮炮塔150-360(正面)毫米,炮座342毫米;指挥塔360毫米;上甲板50毫米,主甲板80-120毫米。舷侧可抵御250公斤TNT炸药。装甲总重17450吨,占舰艇全重的40%。& &&&&&&&&&&&&&&  舰载飞机:4架阿拉多-196型水上飞机(用于侦察、校射与联络) &&&&&&&&&&&&&&  舰员:1927人。全体舰员编入12&个分队,每个分队180-220人。&&&&&&&&&&&&&&  【二】战斗历程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海军所面临的最大对手就是英国,最主要的战略意图就是切断英国的海上运输。英国是个岛国,其经济完全依赖海上贸易和运输,英国每年消耗的物资中,石油的75%、铁矿石的88%、铜的95%、铅的99%、小麦的89%、肉类的84%和食油的93%都依赖进口,每年的海运物资总量超过6800万吨,每天航行在大海声的英国运输船多达2500艘!只要击沉尽可能多的英国运输船,使英国运输船的吨位损失超过其新建船舶的吨位,就能最有效地打击英国的战时经济。为此,德国海军不仅投入了庞大的潜艇部队和伪装成商船的辅助巡洋舰,还出动了大型水面舰艇执行这一使命。如1939年8月,“斯佩尔伯爵”号战列巡洋舰在三个月中,共击沉9艘运输船,总吨位达5万吨。再如1941年1月,“格奈森瑙”号和“沙恩霍斯特”号2艘战列巡洋舰杀入,开始代号为“四轮车”的海上破袭战役,两舰在波涛汹涌的大洋上活动了两个多月,共击沉英国22艘运输船,总吨位达11。5万余吨。& &&&&&&&&&&&&&&  进入1941年5月,英国所面临的局势更加险恶,大西洋上猖獗的“海狼”几乎就要掐断了维系大英帝国命脉的大西洋航线;南欧德军的铁蹄已经踏上了南斯拉夫和希腊;隆美尔的沙漠军团正席卷北非……德国海军总司令雷德尔上将决心在这有利时机,再次派出大型水面舰艇突入大西洋,给英国捉襟见肘的海上运输再插上一刀。&&&&&&&&&&&&&&  德军计划将停泊在波罗的海的“俾斯麦”号战列舰和“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调往法国,与“格奈森瑙”号和“沙恩霍斯特”号战列巡洋舰会合,组成实力空前强大的舰队杀入大西洋,作战代号“莱茵演习”。作为此次大规模海上破袭战的前期准备,雷德尔向大西洋先派出了2艘补给舰、5艘油船,并将德国运输船伪装成中立国船只在大西洋航线上搜集情报。可惜,“沙恩霍斯特”号在破袭战中的损伤还没有修复,“格奈森瑙”号则在4月的空袭中被英机炸伤,原定四舰联手出击的计划无法实现,雷德尔只好将计划稍作调整,仅投入“俾斯麦”号战列舰和“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两舰先驶往挪威的卑尔根,再利用大雾掩护从冰岛以北杀入大西洋。好在这两舰实力也不弱,尤其是“俾斯麦”号战列舰,作为第四艘以德国著名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命名的军舰,更是德国海军的骄傲——标准排水量4.2万吨,航速30节,武备惊人,4座双联380毫米主炮,6座双联150毫米副炮,8座双联105毫米高炮,8座双联37毫米高炮,2座四联20毫米高炮,2座单管20毫米高炮,4架舰载水上飞机,还装有德国最新科技结晶“海上节拍”雷达、雷达告警仪、无线电测向仪等先进的电子设备,并秉承德国军舰一贯重视防护的传统,舷侧水线达320毫米厚的优质装甲,加上水密舱设计精巧周密,称得上是“不沉的海上堡垒”。&&&&&&&&&&&&&&&&&&&&&&&&&&&&&&&&&&&&&&&&&&  “俾斯麦”号和“欧根亲王”号担任海上指挥的就是曾指挥“四轮车”作战的冈瑟?吕黔安斯海军上将,作为精通海军战术的专家,他仔细研究了双方的情况,认为尽管从全局看英国处于下风,但皇家海军实力远远要超过德国海军,特别在北大西洋上,皇家海军占有绝对优势,单凭“俾斯麦”号和“欧根亲王”号两舰,势单力孤,贸然出击极有可能会遭皇家海军优势兵力的围攻,因此建议推迟作战,等“格奈森瑙”号和“沙恩霍斯特”号修复后再一起出动。但雷德尔认为一方面目前正是英国处在艰难困苦中的关键时刻,机不可失;另一方面希特勒也希望海军能尽早有所建树,对海军压力颇大,所以拒绝了这一正确建议。&&&&&&&&&&&&&&&&&&&&&&&&&&&&&&&&&&&莱茵演习出航航线&&&&&&&&&&&&&&&&&&&&&  5月19日,“俾斯麦”号和“欧根亲王”号从格丁尼亚港悄然出航,出航前希特勒还亲自赶到军港为官兵壮行,德舰出波罗的海经卡特加特海峡,沿挪威海岸北上,于5月21日驶入卑尔根东南的科尔斯峡湾。就在德舰穿越卡特加特海峡时,被瑞典海军的一艘巡洋舰发现,并立即通报了英国。& &&&&&&&&&&&&&&  早在5月初,格陵兰岛和扬马延岛之间德军侦察机频频出现,英国本土舰队司令海军上将约翰?托维爵士就敏锐地判断出,这一罕见情况必定是德军大型军舰企图杀入大西洋的前兆,随即加强了对冰岛附近海域的监视。& &&&&&&&&&&&&&&  5月21日,接到瑞典的通报后,英国海空军出动了所有的空中侦察力量对挪威海岸进行侦察,当天下午,英国空军飞行员米切尔。塞克林中尉驾驶的“喷火”式战斗机在挪威卑尔根终于发现了目标,并拍下了清晰的航空照片。情报军官从照片上准确判读出这是一艘俾斯麦级战列舰和一艘希佩尔级重巡洋舰。&&&&&&&&&&&&&&&&&&&&&&&&&&&&&&&&&&&喷火战斗机拍到的照片&&&&&&&&&&&&&&&&&&&&&  皇家海军深知如果这两艘军舰突入大西洋,将给大西洋的海上运输带来巨大灾难,因此决定不惜一切,务必击沉这两舰。&&&&&&&&&&&&&&  5月22日一早,皇家海军侦察机冒着德军密集的防空火力,再次光临卑尔根,经验丰富的老牌观察员罗瑟拉姆海军中校透过浓重的雾色,惊讶地发现港湾里空空荡荡,德舰不见了。&&&&&&&&&&&&&&  俾斯麦号下水后不久皇家海军立即意识到德舰必定已经出航,其意图毫无疑问是杀入大西洋,便将大西洋上所有军舰都交给托维指挥,组织海上围歼战。当时皇家海军在大西洋上主要舰艇有:斯卡帕湾的“英王乔治五世”号、“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胡德”号战列巡洋舰;英格兰的“胜利”号航母和“反击”号战列巡洋舰;直布罗陀的“皇家方舟”号航母和“声望”号战列巡洋舰;哈利法克斯的“复仇”号战列舰;还有在大西洋上执行护航任务的“罗德尼”号和“拉米伊”号战列舰。托维对所有进入北大西洋的航道都投入力量进行监视,以确保万无一失,奥克尼群岛与法罗群岛之间航道情况最差,托维只派了飞机进行监视;在法罗群岛与冰岛之间海域部署了3艘轻巡洋舰,托维亲自指挥“英王乔治五世”号、“胜利”号和“反击”号为后援;在冰岛与格陵兰之间的丹麦海峡,部署了“萨福克”号和“诺福克”号2艘重巡洋舰监视,由霍兰海军中将率领“胡德”号和“威尔士亲王”号作为后援。&&&&&&&&&&&&&&&  德舰是在5月21日二十时从卑尔根出航,准备经丹麦海峡突入大西洋,原计划在驶入丹麦海峡前进行海上加油,但吕黔安斯认为皇家海军对此次作战已经有所察觉,必须争分夺秒才能抢在皇家海军完成应对部署前突入大西洋,所以取消了海上加油兼程赶路。& &&&&&&&&&&&&&&  托维在“乔治五世”号上升起了他的将旗,亲率本土舰队的主力1艘航母、1艘战列舰、5艘轻巡洋舰和6艘驱逐舰于5月22日午夜出航,他还同时指挥着大西洋上其他舰只参加围歼“俾斯麦”的战斗。& &&&&&&&&&&&&&&  5月23日凌晨,德舰驶入丹麦海峡,这是北极圈里的航道,虽已是5月,航道上还是有不少流冰,加上皇家海军在冰岛一侧还布有水雷,原来300多千米宽的航道只有80多千米还能航行,在雨雪交加中德舰小心翼翼地行驶。& &&&&&&&&&&&&&&  十九时二十二分,皇家海军“萨福克”号巡洋舰的雷达发现了目标,一面紧紧尾随,一面向托维报告。托维命令霍兰率“胡德”号、“威尔士亲王”号及4艘驱逐舰迅速前去拦截,其他舰艇也全速靠拢,形成合围之势。二十时三十分,皇家海军在丹麦海峡的另一艘巡洋舰“诺福克”号也闻讯赶到,与“萨福克”号一起跟踪德舰,德舰雷达同样发现尾随在后的英舰,并试图回头寻战,英巡洋舰施放烟雾全力避战,不即不离地跟在后面,不断通报德舰的航向和位置。霍兰接到托维的命令,指挥编队以27节的高速冒着雨雪交加的恶劣天气,直扑冰岛西南海域。& &&&&&&&&&&&&&&  5月24日清晨,德舰顺利驶出丹麦海峡。 &&&&&&&&&&&&&&  二时四十七分,“萨福克”号雷达确认了“俾斯麦”号的位置,此时德舰航向220度,皇家海军霍兰编队航向240度,几乎是并列航行,而且距离只有50千米,一场恶战迫在眉睫。&&&&&&&&&&&&&&  五时许,霍兰下令准备战斗,一时间英舰上警报大作,炮弹上膛炮手就位。不久吕黔安斯也从望远镜里看到了“胡德”号和“威尔士亲王”号,他万万没有想到碰上的竟然会是英国最强大的战列巡洋舰“胡德”号和最新的“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因此于五时三十九分下令转向,准备避开英舰。几乎是在同时,英舰也在转向,舰首直指德舰猛扑过来。&&&&&&&&&&&&&&&&&&&&&&&&&&&&&&&&&&&皇家海军胡德号&&&&&&&&&&&&&&&&&&&&&  皇家海军“胡德”号战列巡洋舰五时四十七分,英舰再次转为300度航向,以对准德舰。& &&&&&&&&&&&&&&  五时五十二分,双方距离25000米,“胡德”号前主炮首先开火。&&&&&&&&&&&&&&  五时五十四分,德舰见战斗已无法避免,便转为200度航向,对英舰形成炮战最为有利的“T”字阵形,这样一来,英舰只能用前主炮开火,而德舰却能用全部主炮射击,英舰原本火炮上的数量优势全被不利的临战态势所抵消。加之英舰虽是抢先开火,却因为两艘德舰外型相似,霍兰根据常规认为领头的一定是“俾斯麦”号,所以将射击目标错误地指向了“欧根亲王”号!“威尔士亲王”号也没能及时分辨出来,跟着向“欧根亲王”号射击。英舰直到两次齐射后,才发现这一致命错误,急忙掉转炮口。德国人怎么会放过这个好机会?五时五十五分,“俾斯麦”号的主炮开始了第一次齐射!炮战中“胡德”号几次齐射都没有命中目标,反倒是主炮雷达尚未调试完毕只能使用光学测距仪进行火控的新舰“威尔士亲王”号偶有命中。德舰射击远比英舰准确,“俾斯麦”号第二次齐射就命中了“胡德”号的高炮弹药箱,甲板上顿时成为一片火海。& &&&&&&&&&&&&&&  主炮射击 &&&&&&&&&&&&&&  五时五十七分,霍兰下令左转20度,以便发挥全部主炮威力。英舰刚开始转向,“俾斯麦”号的重磅炮弹就飞了过来,第三次齐射准确地命中了“胡德”号的要害——穿透六层甲板,在主炮弹药舱里爆炸,300吨炮弹顿时被引爆,剧烈的爆炸将“胡德”号中部彻底炸开,甚至连沉重的主炮塔都被爆炸抛上了天,海水从破口汹涌而入,舰体顷刻间断为两半,迅速下沉。透过爆炸的硝烟,“威尔士亲王”号上的水兵目瞪口呆的看到皇家海军中最大、航速最快、成本最高的主力舰“胡德”号在不到三分钟里就沉入大海。全舰1419人,仅3人生还,死难者中包括霍兰中将和舰长科尔上校。(也有一种说法认为是击沉“胡德”号的是“欧根亲王”号,因为当时能命中“胡德”号弹药舱的炮弹只能来自“欧根亲王”号。但不管是哪艘德舰的战功,大英帝国航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德国现在的军事实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