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当初钱学森在美国的地位留在美国,他的成就会超过杨振宁吗

现在活着的里面杨振宁的贡献最大 杨比一般的诺贝尔物理奖都要高一个档次 霍金还不如一般的诺奖获得者,牛顿有三大定律,万有引力 爱因斯坦有狭义广义相对论 杨振宁有杨米尔斯场 这三个类似于创立C语言,java,python的人 其它做物理的只是利用这些已有的语言写程序来描绘具体的物理 大部分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就是用已有的语言解释或者实现了某个具体物理 比如杨得奖是因为一个很具体的物理宇称不守恒 爱因斯坦得奖是因为很具体的光电效应 所以能开宗立派的都是大牛人 当然杨达不到牛顿、爱因斯塔的级别,开的是小门派 。
来自宽带山官方安卓客户端
论成就,杨高;论对天朝的贡献,钱高。-==kds官方Android客户端==-
来自宽带山官方安卓客户端
SnakeEater
毫无疑问是钱学森。华山路1800号钱学森图书馆有他生平事迹。
来自宽带山官方安卓客户端
宁要一个钱学森不要十个杨振宁
来自宽带山官方安卓客户端
引用: 在霍金面前,他俩提鞋的资格都没有。-==kds官方Android客户端==-引用自1楼:霍金是科普学家
-==kds官方Android客户端==-引用自3楼:册那一记头乃爱因斯坦拉到和方舟子一样的地位。
来自宽带山官方安卓客户端
钱学森是导弹专家,在回国之前已经是国际上的导弹权威了。回国后的成就主要在于用一己之力,硬是将中国提升为导弹技术先进国家,并保持至今。
钱回国后,发现国内根本没人懂导弹。不得不在清华来了个导弹原理扫盲板,从最基础的开始教起。-==kds官方iPhone客户端==-引用自13楼:冷战时期, 导弹技术的专家,在国家ISO里,要么自己用,要么一颗子弹,绝不会给对方阵营用,所以什么美国xxx,都是吹捧的文章。真要是非常关键的人物,绝不可能放给共产主义阵营,所以,美国能放钱走,说明美国认为钱对美国安全没什么大影响。冷战单单西方就死亡了2万多人,是真正意义上残酷的战争。TG的导弹,核弹都是靠的苏联技术支援
来自宽带山官方安卓客户端
生活还是李将军清爽
来自宽带山官方安卓客户端
Dominions3
都考苏联尼玛现在白天
来自宽带山官方安卓客户端
山上除了眼高手低,还有什么本领。当然喷功世界第一
引用自4楼:波波大(boboda)
实际上是这样的,喷子大多白天挤地铁上班被领导骂成狗,吃点麦当劳肯德基喝点小酒,回老公房打开电脑做皇帝了,喷一切自己不爽的东西指点江山,然后打开日本爱情动作片嫔妃无数,然后卧龙床就寝-==kds官方iPhone客户端==-
来自宽带山官方安卓客户端
引用: 引用自楼主:
来自宽带山官方安卓客户端
冯布劳恩,科罗廖夫,钱学森这三个人是同一类的。
来自宽带山官方安卓客户端
科学史杨高,中国史钱高。不过钱的作用也不必过于拔高,在这个朝鲜都搞出两弹一星的世界,你得承认国家意志是最要紧的。
来自宽带山官方安卓客户端
引用: {topic_icon_mark} 钱学森是导弹专家,在回国之前已经是国际上的导弹权威了。回国后的成就主要在于用一己之力,硬是将中国提升为导弹技术先进国家,并保持至今。
钱回国后,发现国内根本没人懂导弹。不得不在清华来了个导弹原理扫盲板,从最基础的开始教起。-==kds官方iPhone客户端==-
引用自13楼:
冷战时期, 导弹技术的专家,在国家ISO里,要么自己用,要么一颗子弹,绝不会给对方阵营用,所以什么美国xxx,都是吹捧的文章。真要是非常关键的人物,绝不可能放给共产主义阵营,所以,美国能放钱走,说明美国认为钱对美国安全没什么大影响。
冷战单单西方就死亡了2万多人,是真正意义上残酷的战争。
TG的导弹,核弹都是靠的苏联技术支援
引用自29楼:doom12(doom12)
哎,你还是好好去读读历史吧。钱在43年已经是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喷气研究组的组长。44年就任美国国防部科学顾问组成员。45年和导师冯卡门一起前往德国,参与审问了以冯布劳恩、赫曼为首的德国火箭专家,实地检查了所有德国火箭工厂与生产线、风洞设施。是当时世界一流的火箭专家。
他后来主要是受到了麦卡锡主义的迫害,被迫回国。但军方得知他要回国,就马上扣人了。-==kds官方iPhone客户端==-
来自宽带山官方安卓客户端
引用: 引用:山上除了眼高手低,还有什么本领。当然喷功世界第一引用自4楼:波波大(boboda)实际上是这样的,喷子大多白天挤地铁上班被领导骂成狗,吃点麦当劳肯德基喝点小酒,回老公房打开电脑做皇帝了,喷一切自己不爽的东西指点江山,然后打开日本爱情动作片嫔妃无数,然后卧龙床就寝-==kds官方iPhone客户端==-
山上喷子是除了yp之外第二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生物群体。
来自宽带山官方安卓客户端
科学史杨高,中国史钱高。不过钱的作用也不必过于拔高,在这个朝鲜都搞出两弹一星的世界,你得承认国家意志是最要紧的。引用自37楼:朝鲜的话你也信? 每次说发射卫星,美国监测到是导弹
来自宽带山官方安卓客户端
中国确实拿到了苏联第一代导弹的图纸,但随后中苏关系破裂。要是没有钱学森,根本没有能力仿制,更不要想之后神一般的发展速度。要知道中国的中程导弹早于原子弹就设计定型了,典型的**等子弹-==kds官方iPhone客户端==-
来自宽带山官方安卓客户端
要看为国坐过什么贡献,杨就是垃圾-==kds官方iPhone客户端==-
来自宽带山官方安卓客户端
引用: 钱学森在万斤田和特异功能上的贡献还真是杨振宁没资格比的想留未留成,是被美国人的麦卡锡主义逼得回国的,成了个学术政客,比普通人当然牛逼很多,优秀大学教授的水平,但是离诺贝尔可还差十万八千里呢 杨不过就是老头和一个年轻女性结婚,让人羡慕嫉妒恨了,实际上杨要是把翁包个二奶,外面就宣称是个女秘书而已,事情本质恶劣很多,形象反而好很多。另外,五号当年可是替德玲安排过老婆,翁可巧当年也是国家安排接待杨的翻译。 引用自9楼:万斤田,哈哈。 别说, 纯理论上, 老钱那篇小文也没什么不对. 不过,传统文人的气节, 可就什么都没了引用自17楼:你们在那个位置那个时候,能干得更好?传统文人的节气,你到昆明湖底去找找,或许就找到了。
来自宽带山官方安卓客户端
引用: 在霍金面前,他俩提鞋的资格都没有。-==kds官方Android客户端==-引用自1楼:霍金是科普学家-==kds官方Android客户端==-引用自3楼:册那一记头乃爱因斯坦拉到和方舟子一样的地位。引用自28楼: 太抬举爱因斯坦了。爱因斯坦连头发都梳不利落,怎么和方舟子比。要记住:发可掉,不可乱。
来自宽带山官方安卓客户端
引用: 钱学森,明知道回来不咋地还是回来了。 杨振宁属于正常人思维,人往高处走。引用自5楼:晚年杨还有小老婆
-==kds官方Android客户端==-
来自宽带山官方安卓客户端出生日期:
Chen-Ning Franklin Yang
安徽省(今肥西县)
毕业院校:
,清华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
代表作品:
对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质疑
主要成就:
1957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人物经历/杨振宁
早年经历杨振宁日生徽
(今属肥西县)。4岁时,母亲开始教杨振宁认字,1年多的时间杨振宁学了3千个字。
1938年夏,杨振宁以高二学历报名参加统一招生考试,以出色的成绩被录取。
1944年,杨振宁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研究生毕业,硕士论文导师是清华大学教授。1942年,20岁的杨振宁毕业于昆明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本科论文导师为北京大学教授。
留学海外杨振宁1945年,杨振宁得到奖学金去了美国考就读于。
1948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导师是教授。
1949年,杨振宁进入高等研究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开始同合作。当时的院长奥本海默说,他最喜欢看到的景象,就是杨、李走在普林斯顿草地上。
1954年杨振宁和已故的米尔斯提出了一个称为非阿贝尔规范场的理论结构。
1956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共同发表了一篇,推翻了物理学的中心信息之一——宇称守恒基本粒子和它们的镜像的表现是完全相同的。
1957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因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了。他们两个人是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
195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
1962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分道扬镳。杨振宁拒绝谈论是什么原因使得他们的关系变得紧张的。他说:“这是我生命中最令我感到遗憾的事情。我要说,这是一个悲剧。”他们两人已经有几十年没有讲话了。
加入外籍1964年,杨振宁成为美国公民。此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仍为中国公民。
1965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66年起任石溪分校艾伯特·爱因斯坦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
1971年夏,杨振宁回国访问,是美籍知名学者访问新中国的第一人。1977年他和等人在波士顿创办了“全美华人协会”,促进中美关系。
1982年,出任物理系荣誉讲座教授。
1986年,返国参加中研院院士会议,出任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1993年,当选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94年,荣获美国费城富兰克林学院颁发之波维尔(Bower)奖。
1994年,与首位华人菲尔兹奖得主教授创立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两人同任所长。
1995年应聘担任名誉教授。1996年,获清华、交通两所大学颁授荣誉博士学位。1997年出任高等研究中心荣誉主任。同年获颁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学位。
日正式退休,石溪分校同日将理论物理研究所命名为“杨振宁理论物理研究所”,同年被该校授予一等荣誉博士学位。
1999年,杨教授决定将其大量文章、信札、手稿及奖章慷慨捐赠予香港中文大学,当中包括著名的诺贝尔奖章,设于港中大校园的杨振宁学术资料馆因而成立。
2002年担任评审委员会主席。此外杨振宁还获得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教廷宗座科学院(罗马教皇学院)院士以及巴西科学院、委内瑞拉科学院和西班牙皇家科学院等多个欧洲和拉丁美洲科学院的院士荣衔,以及多家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
2003年底回北京定居;并曾先后获得、美国国家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俄罗斯科学院、台湾中央研究院、教廷宗座科学院(罗马教皇学院)以及多个欧洲和拉丁美洲科学院的院士荣衔,和多家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
2004年11月,受聘特聘教授。
2009年,杨振宁居于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照澜院里的一栋别墅是他的寓所“归根居”,同时身兼广东名誉校长。
日,杨振宁在清华大学庆祝90岁生日,并获得了校方赠送的刻有其重大贡献的黑水晶一尊。
日,香港中文大学举行一系列活动恭贺杨振宁教授九秩荣庆,包括科普讲座、学术研讨会及祝寿晚宴,以表达大学同仁对杨教授的尊敬和爱护。杨教授携夫人翁帆出席活动,接受中大师生及亲朋好友的祝贺。
日,杨振宁做客西南联大讲坛。
日,82岁高龄的杨振宁与28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系硕士班学生再一次步入婚姻殿堂。
日,被授予名誉理学博士学位。
日,在北京清华大学向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教授颁授2014年度荣誉博士学位,杨振宁表示非常荣幸得到澳大最高的荣誉,特别是在成长了70多年的清华大学接受学位。
日,由香港求是基金会主办、中国科技大学承办的”2015求是奖颁奖典礼“在中国科技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举行。基金会顾问杨振宁携夫人翁帆参加,杨振宁现场致辞谢幕。
2017年2月,已放弃外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的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杨振宁正式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成就/杨振宁
学术成果相变理论杨振宁
统计力学是杨振宁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他在统计力学方面的特色是对扎根于物理现实的普遍模型的严格求解与分析,从而抓住问题的本质和精髓。1952年杨振宁和合作者发表了3篇有关相变的重要论文。第一篇是他在前一年独立完成的关于2维Ising模型的自发磁化强度的论文,得到了1/8这一临界指数。这是杨振宁做过的最冗长的计算。Ising模型是统计力学里最基本却极重要的模型,但是它在理论物理中的重要性到20世纪60年代才被广泛认识。1952年,杨振宁还和李政道合作完成并发表了两篇关于相变理论的论文。两篇文章同时投稿和发表,发表后引起爱因斯坦的兴趣。论文通过解析延拓的方法研究了巨配分函数的解析性质,发现它的根的分布决定了状态方程和相变性质,消除了人们对于同一相互作用下可存在不同热力学相的疑惑。这两篇论文的高潮是第二篇论文中的单位圆定理,它指出吸引相互作用的格气模型的巨配分函数的零点位于某个复平面上的单位圆上。玻色子多体问题
起源于对液氦超流的兴趣,杨振宁在1957年左右与合作者发表或完成了一系列关于稀薄玻色子多体系统的论文。首先,他和黄克孙、Luttinger合作发表两篇论文,将赝势法用到该领域。在写好关于弱相互作用中宇称是否守恒的论文之后等待实验结果的那段时间,杨振宁和李政道用双碰撞方法首先得到了正确的基态能量修正,然后又和黄克孙、李政道用赝势法得到同样的结果。他们得到的能量修正中最令人惊讶的是著名的平方根修正项,但当时无法得到实验验证。不过,这个修正项随着冷原子物理学的发展而得到了实验证实。
杨—Baxter方程
20世纪60年代,寻找具有非对角长程序的模型的尝试将杨振宁引导到量子统计模型的严格解。1967年,杨振宁发现1维δ函数排斥势中的费米子量子多体问题可以转化为一个矩阵方程,后被称为杨—Baxter方程(因为1972年Baxter在另一个问题中也发现这个方程)。1967年,杨振宁还写了一篇于翌年发表的文章,进一步探讨了此问题的S矩阵。后来人们发现杨—Baxter方程在数学和物理中都是极重要的方程,与扭结理论、辫子群、Hopf代数乃至弦理论都有密切的关系。杨振宁当年讨论的1维费米子问题后来在冷原子的实验研究中显得非常重要,而他在文中发明的嵌套Bethe假设方法次年被Lieb和伍法岳用来解出了1维Hubbard模型。Hubbard模型后来成为高温超导的很多理论研究的基础。
1维函数排斥势中的玻色子在有限温度的严格解杨振宁
1969年,杨振宁和杨振平将1维δ函数排斥势中的玻色子问题推进到有限温度。这是历史上首次得到的有相互作用的量子统计模型在有限温度(T&0)的严格解,这个模型和结果后来在冷原子系统中得到实验实现和验证。超导体磁通量子化的理论解释
1961年,通过和Fairbank实验组的密切交流,杨振宁和Byers从理论上解释了该实验组发现的超导体磁通量子化,证明了电子配对即可导致观测到的现象,澄清了不需要引入新的关于电磁场的基本原理,并纠正了London推理的错误。在这个工作中,杨振宁和Byers将规范变换技巧运用于凝聚态系统中。相关的物理和方法后来在超导、超流、量子霍尔效应等问题的研究中广泛应用。
非对角长程序
1962年,杨振宁提出“非对角长程序(off-di-agonal&long-range&order)”的概念,从而统一刻画超流和超导的本质,同时也深入探讨了磁通量子化的根源。这是当代凝聚态物理的一个关键概念。年,杨振宁在与高温超导密切相关的Hubbard模型里找到具有非对角长程序的本征态,并和张首晟发现了它的SO(4)对称性。
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
对称性是物理学之美的一个重要体现,是20世纪理论物理的主旋律之一。从经典物理以及晶体结构,到量子力学与粒子物理,对称性分析是物理学中的有力工具。杨振宁对粒子物理的诸多贡献表现出他对对称性分析的擅长。他往往能准确利用对称性,用优雅的方法很快得到结果,并且突出本质和巧妙之处。1999年,在石溪(Stony&Brook)的一次学术会议上,杨振宁被称为“对称之王(Lord&of&Symmetry)”。
1950年,杨振宁关于p0衰变的论文以及他和Tiomno关于β衰变中相位因子的论文奠定了他在此领域中的领先地位。1956年,θ-τ之谜是粒子物理学中最重要的难题,当时普遍讨论宇称是否可以不守恒。杨振宁和李政道从θ-τ之谜这个具体的物理问题走到一个更普遍的问题,提出“宇称在强相互作用与电磁相互作用中守恒,但在弱相互作用中也许不守恒”的可能,将弱相互作用主宰的衰变过程独立出来,然后经具体计算,发现以前并没有实验证明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是否守恒。他们更指出了好几类弱相互作用关键性实验,以测试弱相互作用中宇称是否守恒。吴健雄于1956年夏决定做他们指出的几类实验中的一项关于60Coβ衰变的实验。次年1月,她领导的实验组通过该实验证明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确实不守恒,引起全物理学界的大震荡。因为这项工作,杨振宁和李政道获得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时间反演、电荷共轭和宇称三种分立对称性
因为质疑弱相互作用中宇称是否守恒的论文预印本,所以Oehme于1956年8月致信杨振宁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P)、电荷共轭(C)、时间反演(T)三个分立对称性之间的关系的问题。这导致杨振宁、李政道和Oehme发表论文57e,讨论P、C、T各自不守恒之间的关系。此文对1964年CP不守恒的理论分析有决定性的作用。
高能中微子实验的理论探讨
1960年,为了得到更多弱相互作用实验信息,利用实验物理学家Schwartz的想法,李政道和杨振宁在理论上探讨了高能中微子实验的重要性。这是关于中微子实验的第一个理论分析,引导出后来许多重要研究工作。
CP不守恒的唯象框架
1964年,实验上发现CP不守恒后,引发出众多乱猜其根源的文章。杨振宁和吴大峻没有理会那些脱离实际的理论猜测,而作了CP不守恒的唯象分析,建立了后来分析此类现象的唯象框架。这反映了杨振宁脚踏实地的作风,也明显显示出他受到的Fermi的影响。
杨—Mills规范场论
1954年,杨—Mills规范场论(即非阿贝尔规范场论)发表。这个当时没有被物理学界看重的理论,通过后来许多学者于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引入的自发对称破缺观念,发展成标准模型。这被普遍认为是20世纪后半叶基础物理学的总成就。
杨振宁和Mills的论文,从数学观点讲,是从描述电磁学的阿贝尔规范场论到非阿贝尔规范场论的推广。而从物理观点上讲,是用此种推广发展出新的相互作用的基础规则。
在主宰世界的4种基本相互作用中,弱电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都由杨—Mills理论描述,而描述引力的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也与杨—Mills理论有类似之处。杨振宁称此为“对称支配力量”。杨—Mills理论是20世纪后半叶伟大的物理成就,杨—Mills方程与Maxwell方程、Einstein方程共同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规范场论的积分形式
杨—Mills理论还把物理与数学的关系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准。1970年左右,杨振宁致力于研究规范场论的积分形式,发现了不可积相位因子的重要性,从而意识到规范场有深刻的几何意义。
规范场论与纤维丛理论的对应
1975年,杨振宁和吴大峻发表了论文75c,用不可积相位因子的概念给出了电磁学以及杨—Mills场论的整体描述,讨论了Aharonov—Bohm效应和磁单极问题,揭示了规范场在几何上对应于纤维丛上的联络。这篇文章里面附有一个“字典”,把物理学中规范场论的基本概念准确地“翻译”成数学中纤维丛理论的基本概念。这个字典引起数学界的广泛兴趣,大大促进了数学与物理学以后几十年的成功合作。论文著作
论文:大约300篇发表于《物理评论》《物理评论通讯》等
《论文选集与后记》(英文),(佛里门公司,1983)
《杨振宁文集》(中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曙光集》(中文),(简体版,北京三联书店;繁体版,八方文化创作室,2008)
此外,还有《对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质疑》《基本粒子发现简史》《读书教学四十年》《科学、教育和中国现代化》《科学的品格》《新世纪的科技》《20世纪的物理学》《对称与物理》等。
个人生活/杨振宁
家庭成员父亲杨武之,,数学家、教育家,原西南联大教授配偶原配:杜致礼,杜聿明长女,2003年10月过世。现任:翁帆,1976年7月出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英语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2004年结婚。子女长子:杨光诺,1951年出生,美国电脑工程师。次子:杨光宇,1958年出生,美国化学家。女儿:杨又礼,1961年出生,美国医生。父子矛盾杨振宁
杨振宁加入美国国籍时,他的父亲,一位更老一辈的知识分子对此不能接受,发表声明与之断绝关系,并且到死也没有原谅杨振宁。杨振宁在访谈中提到,这是他一辈子的遗憾。新中国成立后,他未能像等人那样回国效力。
继配翁帆杨振宁和翁帆日,82岁高龄的杨振宁与28岁翻译系硕士班学生再一次步入婚姻殿堂。2011年6月底,杨振宁接受采访,自曝求婚秘闻。曾被爆翁帆怀孕的假消息。
2014年10月,结婚十年后,杨振宁接受采访时表示,不宜要孩子,因为我一直在想,如果我不在了,翁帆一个人带着一个或者两个孩子,那将是很困难的事。翁帆则表示,顺其自然吧。
2011年6月底,由学者江才健撰写、更为全面讲述杨振宁人生的书《规范与对称之美——杨振宁传》面世,在和小自己54岁的翁帆结婚引发的喧嚣之后,杨振宁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在一次访谈节目中,杨振宁自曝向翁帆的求婚。
社会任职/杨振宁
1966年,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艾伯特·爱因斯坦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1982年,出任物理系荣誉讲座教授。1995年,应聘担任华侨大学名誉教授。1997年,出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荣誉主任。2004年11月,受聘海南大学特聘教授。2009年,兼任广东东莞理工学院名誉校长。2018年4月,担任校董会名誉主席。
人物轶事/杨振宁
群英荟萃《晨曦集》杨振宁本科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后,考入本校研究院理科研究所物理学部(物理研究所)读研究生。读研究生期间,杨振宁住在联大昆中北院研究生宿舍。与他同室居住的有凌宁、金启华和顾震潮,黄昆和张守廉也偶尔来住几天。这些中华民族未来的精英们聚于一起,在陋室里交谈切磋,结伴探索着科学的奥秘。杨门长子
作为杨家长子,杨振宁为鼓励弟妹多念书,还订出了一些颇为吸引人的规则:一天之中,谁念书好、听母亲的话、帮助做家务、不打架、不捣乱就给谁记上一个红点,反之就要记黑点。一周下来,谁有三个红点,谁就可以得到奖励——由他骑自行车带去昆明城里看一次电影。
杨振宁读联大物理学系时,给他上一年级普通物理课的是擅长实验的物理学家、清华大学赵忠尧教授,上二年级电磁学课的是著名学者、清华大学吴有训教授,上力学课的是在广义相对论等方面颇有研究的著名学者、清华大学周培源教授等。
但对杨振宁来说,除了物理系直接教他的这些教授们外,父亲杨武之对他的影响也是相当大的。杨振宁在学校里,遇有不懂的问题、碰上难以处理的事,总是经常跑到数学系办公室向父亲请教。
杨振宁还多次说过:“在联大给我影响最深的两位教授是先生和先生。”1942年,杨振宁本科毕业时,选了《用群论方法于多原子的振动》作毕业论文,并请吴大猷做论文导师。杨振宁在研究生院读书时,受王竹溪教授的教育和引导,对统计物理发生了兴趣。1944年研究生毕业时,杨振宁请王竹溪教授作硕士论文的指导老师,在其指导下又非常成功地写出了硕士论文,《超晶格》即为其中的一部分。1983年教授不幸逝世,杨振宁发来唁电说:“我对统计物理的兴趣即是受了竹溪师的影响。”杨振宁还回忆道:“以后四十年间,吴先生和王先生引导我走的两个方向——对称原理和统计力学——一直是我的主要研究方向。”
杨振宁在研究生院期间听了马仕俊教授的课后,开始注意“场论”,并对变形物体热力学也非常感兴趣。
日,35岁的杨振宁和31岁的李政道因共同在美国《物理评论》上发表《对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质疑》一文登上了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奖领奖台。其前,杨振宁写信给吴大猷,感谢吴先生引导他进入对称原理和群论的领地,并说后来包括宇称守恒在内的许多研究工作,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吴先生15年前介绍给他的那个观念有关。
宗教信仰否认撰文谈佛教与科学
2014年初,网络上流传一篇题为《杨振宁:佛教与科学是彻底相容的》的文章,并且杜撰出杨振宁的言论:“科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宗教”,然而经过细致调查,没有在任何演讲集和传记里面发现类似言论,最后发现是一个叫杨振华的人在佛教期刊上说的,属于以讹传讹。
杨振宁早在2011年接受香港《大公报》记者专访的时候就曾经公开表述:“本人从来没有赞扬过佛教和其他一切宗教,宗教和科学并没有兼容性。”“如果哲学尚有可取之处,宗教基本一无是处。”关于题为《杨振宁:佛教与科学是彻底相容的》的文章,日杨振宁做出公开声明,此文非其所作。
杨振宁反对玄学,提倡现代科学观,对易经做出过批评,认为“《易经》影响了中华文化中的思维方式,而这个影响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
日,杨振宁在人民大会堂做了题目是《&易经&对中华文化的影响》的演讲,归纳起来大概有五种道理:第一,中国的传统是入世的,不是出世的。换句话就是比较注重实际的,不注重抽象的理论架构。第二,科举制度。第三,观念上认为技术不重要,认为是“奇技淫巧”。第四,中国传统里面无推演式的思维方法。第五,有天人合一的观念。
获奖记录/杨振宁
所获奖项序号获奖情况获奖年份1诺贝尔物理学奖19572费米奖19793润福德奖19804奥本海默纪念奖19815美国国家科学奖章19866莫斯科大学奖19927本杰明.富兰克林奖19938鲍尔奖19949爱因斯坦奖199510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奖199511俄国波哥柳波夫奖199612昂萨格奖199913教皇学术奖200014费萨尔国王国际科学奖200115影响世界华人盛典—终身成就奖2006荣誉称号195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
1965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1993年,当选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1994年,当选为外籍院士。
1996年,获、两所大学颁授荣誉博士学位。
1997年,获颁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学位。
1999年,被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授予一等荣誉博士学位。
2015年3月,被授予名誉理学博士学位。
2015年3月,被授予2014年度荣誉博士学位。
此外,杨振宁还获得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教廷宗座科学院(罗马教皇学院)院士以及巴西科学院、委内瑞拉科学院和西班牙皇家科学院等多个欧洲和拉丁美洲科学院的院士荣衔,以及多家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
人物动态/杨振宁
日,杨振宁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礼。
人物影响/杨振宁
1957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合影
日,和省人民政府宣布,国际小行星中心根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提名申报,将该台于日发现,国际编号为3421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杨振宁星”。
1999年5月,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将理论物理研究所命名为“杨振宁理论物理研究所”。
人物语录/杨振宁
“我们一定要明白自己的主业是什么,不要因为眼前的利益迷失了自己人生的方向。每一个画家、音乐家都有他自己的风格。也许有人以为科学是研究事实的,与文艺不同,事实上二者是一样的。拿物理学来讲,物理学的原理有它的结构,这个结构有它美妙的地方。而每个物理学工作者对于这个结构不同的美妙的地方会有不同的感受。正因为大家有不同的感受,所以每位工作者就会发展他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方向。也就是说会形成他自己的风格。”
人物评价/杨振宁
有人说杨振宁是20世纪中继和费米之后,第三位具有全面的知识和才能的“物理学全才”,是华人当中知名度最高的当代科学家之一。曾任布洛克海文国立实验室主任的实验物理学家萨奥斯说:“杨振宁是一位极具数学头脑的人,然而由于早年的学历,他对实验细节非常有兴趣。
他喜欢和实验学家们交谈,对于优美的实验极为欣赏。”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赛格瑞(E.Segre)推崇杨振宁是“全世界几十年来可以算为全才的三个理论物理学家之一”。(网易娱乐评)
作为中国首位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在中国政界、学术界一直受到极高的尊崇。(腾讯娱乐评)
杨振宁对数学的美妙的品味照耀着他所有的工作。它使他的不是那么重要的工作成为精致的艺术品,使他的深奥的推测成为杰作。这使得他对于自然神秘的结构比别人看得更深远一些。(物理学家戴森评)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
上传TA的照片,让词条焕然一新
编辑次数:134次
参与编辑人数:74位
最近更新时间: 10:52:13
贡献光荣榜
博士论文导师
扫码下载AP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钱学森的主要成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