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座真的与道德经真正的原文有关吗

心理学家谈「虚伪」:让座的人道德感一定比较高吗? - 壹心理
心理学家谈「虚伪」:让座的人道德感一定比较高吗?
发表于 18:10:54
文:高浩容美国学者Gilligan在《不同的语音:心理学理论与女性的发展》中写道一段访谈内容——有一位大学女生在被问到「如果要你说道德对你而言有什么意思,妳会怎么说?」回答道:“在我想到道德这个字的时候,我想到责任/义务。我通常会把它想成是在个人欲求和社会事务、社会考虑之间的冲突,或者是你个人的需要与另外一个人的需要或者人们的需要的对立。道德是你如何决定(解决)这些冲突的整个领域。一位道德人是个在许多时候与他人平起平坐的人。一位真正有道德感的人总是会平等的对待另一个人……在一个社会互动的情境里若有一个人把别人弄得鸡犬不宁,那么这就是道德上错误。若每个人都变成更好,那就是道德上正确了。”但当问到她是否能想到一个真正道德的人时,她回答:“嗯,我现在能想到的是史怀哲(Albert Schweitzer),因为他很明显的助人到牺牲自己性命的地步。”义务和牺牲超越了平等的理想,在她的思想中设定了一个基础的矛盾。道德的被害妄想症我想到平常搭乘台北大众运输工具的经验,走进地铁或公交车车厢,你会看到特别标示着不同颜色的「博爱座」,而经常站着的旅客人数高过空无一人使用的博爱座数量。设置博爱座利益良善,但一个真正良序,有道德的社会,就算车厢内没有特别标示博爱座,民众也会自动让座,这才合乎道德人的表现。相反地,我们现在看到的却是一种「道德的被害妄想症」。好似一旦坐了博爱座,就得接受道德谴责。这真是一个吊诡的问题,博爱座要礼让老弱妇孺使用,英文也加上“priority”(优先)字样,即当遇到老弱妇孺等有需要的乘客,当让他们优先使用。但到了台湾,「优先」顿时成了「必须」,而且这个“必须”彷佛是康德口中严谨的道德律令。是否因让座而变得更好?试问台湾民众真的因为「热爱」礼让博爱座而显得道德特别高尚吗?与此同时我们在马路上,还是经常见到驾驶(包括公交车司机)跟行人抢道(尤其是右转车碰上直行行人)。若我们回到Gilligan的访谈中,以访谈对象的道德标准来看待道德妄想症,我们应该要问:「社会是否因为礼让博爱座而让每个人变得更好?」乍看之下,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实际上,若我们没有真正理解「礼让」的意义,不是积极的认为「我们礼让是对的」,而是消极的认为「不礼让我怕被人投以责怪的眼光」。那么礼让本身第一个就没有让自己变得更好,而是陷入害怕指责的消极恐惧。谁在制造“道德模范”?进而,道德人难道就是一位完美如儒家所言的「圣人」?难道行道德非得达到史怀哲义务和牺牲超越平等理想的高度?这里又点出一般民众容易犯的一个逻辑错误,当我们在教育当中透过某些典范来做为表达某些抽象概念与道德观的实际范例,那并不意味着典范之外的就是不对的,只有与典范相符合的才是对的。人的本质有善性与欲望,以及帮助我们思考如何做选择的理性,以及最终下决定的意志。过去我们接触典范,经常因为对典范的片面书写而使典范失去人性,使得某些读者忘了典范人物和我们一样都是人。史怀哲亦不是一个完美的存在,著名人道摄影师尤金·史密斯就曾在拍摄史怀哲时,因为捕捉到他平常不完美的一面,而被要求必须拿掉那些照片。然而究竟是谁意图创造一个完美的假象?是史怀哲,还是「背负」道德使命的杂志社,抑或两者皆是?害怕消极指责而来的道德,是一种妄想当我们在思考生活所带来的压力,以及压力所造成的焦虑等影响生活的负面能量,我们必须要回头去探索这样一个行动的准则,到底我的选择是「正面、积极的判断」,还是「负面、消极的放弃」?前者清楚自己要什么,后者只知道自己不要什么,并透过「消去法」将选择抛给他人。在此情况下,被害妄想症将如影随行的让人无法真正拥有一个有质量的生活。这也许同样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上了驾驶座就成了另外一个人,因为他们不需要让座,并且因为握有方向盘而有了自己拥有权力与决定权的假象。实际上,这些驾驶还是活在一个道德被害妄想症的社会,故拥有权力的片刻他没有思考如何正当的运用权力,而是堕落于权力,以权力为发泄压力的借口。若我们要去除妄想,我们必须试着接触与了解这个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况。让座理当出于自愿,因为行道德乃是因为我们认为那是对的。而不是表面上认为那是对的,实际上我们只是因为害怕惩罚与责任,进而采取自虐方式享受搭乘大众运输工具的快感。作者简介:高浩容,哲学、教育双博士生,台湾哲学谘商学会监事,著有《心灵驯兽师》等十多部出版品。现居上海,专职咨询与写作。微信公众号:故事心理(ID:studiomowen)今日讨论你被「道德的被害妄想症」绑架过吗?
xinli_1637
很喜欢看作者的文章,因为作者所说的人不就是我吗,看了就感觉明白了,自己也好过了一些。
擅长咨询话题:
面对面咨询:550.00/50分钟
视频咨询:500.00元/50分钟资讯随时随地·听我想听下载手机APP扫一扫 下载喜马拉雅FM手机APP选择下载方式关注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关注我意见反馈1.您可通过官方App在‘帮助与反馈’中留言(推荐)2.拨打客服热线:400-838-5616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给老人让座是“义务”还是“道德”
  9月9日16时50分,郑州中原路和秦岭路交叉口东50米路北侧,一辆公交车停在快车道上。急救人员正在对车内老人施救。 中国论文网 /1/view-6271540.htm  “老人应该是气出的事儿,他想让一个20岁左右的年轻人让座,年轻人不让,两人开始争吵,老人扇了年轻人4耳光。”王姓乘客说。   车长葛师傅说,16时30分左右,行至桐柏路与建设路口时,他听到争吵就让两人下车,至协作路口时两人不吵了。“这时有人突然说老人倒下了,我就立即停车。”葛师傅说,他并不知道与老人争吵的年轻人是何时下的车。   抢救40分钟后,急救人员放弃抢救。急救人员介绍,没有发现老人身上有外伤,老人猝死应该与心脏和脑血管突发病有关。   近来,因为公交车让座引发的各种纷争一再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无独有偶,就在不久前9月4日的下午,武汉市的801路公交车上,一年轻人因没有给老人让座,结果被5名老人拳打头部。在长春,赵女士在公交车上也遇到因没让座被打的意外。   【多维解读】   1.别让道德绑架让座美德。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让与不让取决于让座者的道德标准和行为方式,并不能带有强制性,更不能上升到法律的层面,这是人们内心世界或精神层面的一种自我约束,一种社会群体约定俗成的行为标准。所以,年轻人没有给老年人让座,最多只能受到舆论的谴责和道德的唾骂,但并不违法。可是,当老年人因为年轻人有违道德标准,而采取过激行为迫使对方让座或让对方的身体、精神受到损害时,就属于违法的范畴了,理应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与年龄无关。   2.提高城市交通的效率。抢座问题之所以存在,其根本原因是城市公交车数量少,车上的座位不够,不能满足所有乘客“人人有其座”的需要。换言之,是公共交通部门和政府的服务不力以及工作滞后,才造成了公交车上诸多乱象的发生。显然,在这个问题上,广大乘客其实都是“受害者”。为公民提供安全、舒适的公共交通服务,是政府不容推卸的责任。   3.避免悲剧重在双向尊重。敬老与爱幼是相辅相成的,尊重与理解也同样应该是双向和相互的。正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要赢得社会尊重,老年人首先要自尊、自爱,并学会尊重他人。尤其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更需要懂得包容宽恕、平衡心态、平抑情绪。面对“年轻人该不该让座”的纠结,郑州市曾有20多位老人走上街头,发出“给年轻人让座”的倡议,引发社会热议。而老年人主动给年轻人让座的事例也不时见诸报端,这当不失为践行双向尊重、增进代际沟通的正能量之举。   【适用文题】   宽容、礼让、换位思考、推己及人、公德底线、倚老卖老、双向尊重等。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让座是道德还是权利
公交车上因为有人没有让座导致老人打人的事件流传后,引得众口一辞的对老人的不道德行为口诛笔伐,但有人却说众人的批判点错了,让座不是个道德问题,而是个权利问题。此人观点看似一语中的,却也不过是白马非马之类的强词夺理。
因为所有的事,都可以归结到权利和义务上。而道德,天然就占有权利和义务。出于人们天然的道德感,因为讲道德,便对某些事负有不得不做的义务;同样因为道德,便可以有对别人的行为进行干涉的权利。道德兼有权利和义务,但却把道德和权利义务分开,不就是白马非马的逻辑吗?
让座,之所以是一个道德问题,就是在道德的原则上,你必须让座,这是你的义务;把让座视为权利,这是完全不讲道德的一种极度自私的行为,因为这样就可以不必让座了。反正让不让座是我的权利,谁也管不着。那些不想让座的人,就会认同让座是权利问题的说法,这样就可以无视道德必须让座的义务,心安理得的不让座了。而经济学中的理性分析就是建立在人是自私的这一个假设上,完全没有把人看成是一个道德的人。这也是经济学遭人诟病,应用到现实中会失灵的原因。
把让座看成是自己的权利,是不讲道德的人为了在道德面前心安理得而找的借口,把本来是道德的义务变成无视道德的权利,不必再有道德上的负罪感了,多好呀?自私的人如何不喜欢!
一句话,认为让座是道德问题,这表明你这个人讲究道德;认为让座是权利问题,表明你这人不讲道德,自私透顶。其他一切都是空的,不用心理分析,仅靠常识判断,也能看破人心真相。
为什么认为让座是权利会得到不少人的赞同?那是因为当今世道道德滑坡,许多人一心赚钱,在西方经济学说的影响下,变得无比自私的缘故。真正的智者,是不会将让座是道德问题还是权利问题搞混的,因为他们都是有道德的人。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评论:强迫让座反而离道德更远
&&&&来源:&&&&
&&&&&&字号
原标题:评论:强迫让座反而离道德更远  9月9日下午,发生在郑州市公交车上的一幕让人唏嘘。一老人因让座与一年轻人争论后,打了年轻人四耳光,然后气倒在车内,急救人员赶到时,老人已没有了呼吸。(9月10日《郑州晚报》)   为了让座的小事竟导致一位老人猝死,委实令人遗憾和心情沉重。然而,冷静地梳理事发的整个过程,却不能武断地将不幸的发生,简单归因于年轻人的不讲文明,这是道德与法律认知错位导致的悲剧。   道德层面中没有绝对的权利与义务,如果人际关系之间存在绝对的权利与义务,那已经是进入法律层面的问题了。公交车的每个乘客都是平等的消费者,不应以道德的强势理由,去剥夺乘客的合法权利。   假如坐着的年轻人在遭受疾病的折磨,该怎么让座?假如站着的是行走不便的年轻残疾人,而坐着的恰是身体硬朗的老人,又该怎么让座?扔掉法律准绳去谈道德,“跟着感觉走”的道德也终将丢失准绳,武断粗暴的道德观只会激化不同人群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避免公交车上不必要的让座纠纷,核心在于尊重有座乘客让座与否的自由权。只有认可道德观不能代替法律,认可有座乘客可以理直气壮地不让座,才能凸显让座于老弱病残行为的道德价值。(许晓明)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社会万象|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让座 道德绑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