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市缺少核心技术,会怎么样

有钱还得抢人——中国最缺大学的十大城市
中国最缺大学的十大城市▼
注:巧合的是,以上十大城市,大学生密度全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6年末,全国每万人中,在校大学生人数超过200人。
统计范围:
2016年中国GDP百强城市前35名
为什么要搞“中国最缺大学的十大城市”排名?
暑去秋来,丰收之季。
又到大学开学季,这是一个播种人才的季节。
21世纪最贵的是什么?人才。国家之兴,首在人才。
老人多青年少的人口结构,在未来几十年内将是中国的定局,短期难以改变,如何度过这个国家的特殊过渡期?
更多人接受高等教育,对于提高人口质量,实际效果显著。
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资本、劳动数量的增加更为重要。美国1929年至1957年的国民经济增长额中, 33%是由教育形成的人力资本做出的贡献。
在当下中国经济增长下降,并且劳动力人口亦下降的关键时刻,庞大的高等教育人口,将是扭转颓势的决定性力量。
2006年至2016年十年间,中国的技术革新速度突飞猛进。十年中,中国人口增幅仅为5%,GDP增幅255%,全但是,授予国内的发明专利从2006年的2.5万件,飙升至2016年的30.2万件。增幅超过1100%。连续六年居世界首位。
十年间,中国的发明专利增长速度狂飙突进,奥秘何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自本世纪初的扩招潮之后,大学生大规模涌入社会,提高了中国精锐人口的知识水平。至今日,中国22岁至35岁以下人口,近一半是大学生。
创新能力,出自青年,出自人才储备。是否拥有足够的大学生,考验一个国家人力资源的深度。
当下,中国面临着欧美的前狼阻击,印度与越南等后虎的追击,前狼后虎,高素质的青年一代,是中国最大的底牌。
中国拥有全球最多的在校大学生,但是,作为财富的一种,中国留住大学生?
城市竞争,人才的争夺也成为关键。而大学生作为传统人才的代表,成为城市竞争中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大学生的来源有两种,一是内生,一是外来。
内生的关键,就是城市的大学在校生人数,很多城市为了大学落地,跑省跑中央,争取高校总部或者分校落地,为了就是多自产人才。
外来,就是抢人。最近几年更是如此,各地纷纷出台鼓励政策,送户籍送公寓,抢人大战,硝烟弥漫。
十余年来,笔者考察数十座城市,所到之处,多数城市有一个鲜明的共性,就是诉苦自己城市的大学太少,希望能够多办几所大学,赢得大学生培养的主动性。尤其是一些沿海城市,经济发达,却没有足够大学,每年都去抢人,为此,我们特推出“中国最缺大学的城市”排名。
鉴出于统计的便利性,我们首期统计了2016年中国GDP百强城市前35名城市的高校在校生情况,在中国最强的35大城市中,进行了相关排名,按照得分高低排出了中国最缺大学的十大城市。
排名方法:
在校大学生人数,除以当地常住人口(结果乘以10000,取整数),得出该城市每万人大学生在校生人数,也就是大学生密度。
没有进入统计范围的城市,都可以按照这个计算方法,自行计算本城市的情况。
大学姓官,不姓民。
大学不是想建就建,需要省级乃至中央政府的审批。而且,在高校构成中,官办高校也占据绝对优势地位。
从这个排名中,我们可以看到,最缺大学的十大城市中,除深圳是副省级城市之外,其它所有的城市,都是普通地级市,教育资源的分配,更多依照权力体系而非市场体系。占优势的基本都是直辖市、省会城市。在前三十五名的城市中,几乎所有省会城市,以及直辖市,全部都高校充裕,在校大学生充裕,哪怕是中部不太富裕的省会,也没有一个入选最缺大学生的城市。
相反,进入“最缺大学生的十大城市”榜单的诸城,绝大多数在经济领域都是声名显赫,但是在权力体系中并不占优,经济再发达,财力再雄厚,大学不是你想办就能办的。
两大启发:
一,经济体系讲效率,权力体系讲公平。大学设置,应在城市之间相对均衡。
大学资源属于公共资源,应以相对公平为主,地无分南北,皆同此凉热。有的撑死了,要分流资源;有的饿瘪了,看着别人的城市坐拥众多大学流口水,均非有效配置。
二,建议开放社会办学。十大城市中,多数经济发达,财力雄厚,若开放办学,本土大学生匮乏之弊,立等可解。
当下中国虽有部分民办高校,但是办学条件严苛,基本没有强势大学,中国未来也应该放手培养一些民办知名高校。
自产不足,只能靠抢。
能够抢别的城市的人,自然也是本事,证明了自身的魅力。
抢人靠什么?
深圳数十年来,都是中国第一抢人大城。号称中国的大学生的收割机。抢人当然首要靠经济实力,是否有足够的就业机会,是否有比较高的收入水平。十大城市竟然全部不约而同处于沿海相对发达区域,绝非偶然。
其中,深圳、佛山、无锡、东莞的人均GDP超过10万,泉州、南通、唐山等也接近,中国最富有活力的民营企业,几乎都诞生在这些城市。就业前景广阔,抢人大战,财雄势厚。
但是,事实并非仅仅如此。
在经济实力、收入水平等“硬实力”之外,还需要有软实力。包括社会文化领域的切合度,包容度,居住环境,甚至是改革力度。
深圳能够成为中国青年之城,孔雀南飞之城,除其雄厚的经济实力之外,长期以来,包容开放的社会氛围,也至关重要。
2016年,深圳的净流入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为67.7%,而这并非深圳高峰期,在九十年深圳的黄金时代,这个比重一度超过70%。东莞净流入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更是高居全国第一。达到73%,佛山接近50%。
改革的力度和诚意,属于更深一层的因素。最近几年对于抢人来说也日益重要。
在抢人大战中,很多城市一再突破先行城市体制,在国家变革滞后的情况下,率先解放了一些市场要素。最典型的是,户籍制度在最近几年的抢人大战中受到巨大冲击,很多地方出台了宽松的户籍政策,众多城市开放了大学生自由落户,甚至部分城市还提供公寓甚至创业、安家资金。
大学的重新布局,其实也是教育改革的机会。
一是,大学的分布,更为均衡。如果大学更多属性是公共资源,则可以更公平,如果允许民间自主办学,大学成为一种市场资源,则经济发达地区可以有更好的机会,使大学发展水平与经济发达程度相当。
二是,大学的设置将更合理。十大最缺大学的城市的名单中,除深圳之外,其它九大城市,几乎都是工业城市,这类城市,职业教育类大学,非常适用。
当下高校的弊端之一,就是流行升格,专科变本科,学院变综合性大学,大家都去搞综合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反被忽视。未来乘新增大学设立之机,可以多搞职业教育,技术教育类的高校,中和当下高校的结构。
这个排名其实暗藏密码。
最缺大学的十大城市,落脚在城市。
若落脚在大学生,这个排名也许同样流行,只需改名为“最合适大学生就业的十大城市”。
富庶,开放,就业机会多,本土大学生那么少,有此高枝,何不择之?
若落脚在大学,排名仍然有效,只需改名为“最值得兴建大学的十大城市”,未来国家若重新打散大学体系,进行教育资源转移,往哪里转移?可以参照这个排名。
北京的大学搬迁到雄安,只不过是第一步而已,改革没有终结,大局在后,从雄安到全国一盘棋,才是实招。
十大城市分项说明
世界工厂,实至名归。
佛山在过去的近四十年中,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制造业重镇。当下佛山的人均GDP超过上海,跻身全球高收入城市,大器初成。同时,美的、格兰仕,万和等家电巨头,驰名全国,就业吸纳能力十分强大。
2016年,佛山的在校大学生,仅为5万人,大学生密度在中国GDP35强城市中最低,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而武汉千万人口,百万大学生,每万人中大学生人数约1000人。
以全国平均水平计,佛山大学生规模,可以扩大到20万左右的规模,若以武汉为标杆,则佛山大学生规模,可以达到50万至100万。数十倍于当下。
佛山不仅经济发达,财力雄厚,就业机会多,民风亦开放。当下,佛山的净流入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为48%,远远超京沪,每年吸纳青年人口数十万。
作为中国最著名的制造业重镇之一,未来,佛山谋求成为中国创新中心城市之一,未来也可能成为工业设计之都。佛山的大学产出,反差极大。
扩建大学,佛山所急。佛山足以容纳50所左右大学。鉴于佛山是闻名全球的“世界工厂”,佛山兴建的大学,可偏向理工科,兼顾职业教育。不要都搞高大上的综合性重点大学。
有财力,有气度,此城不来,更待何地?
孔雀东南飞,至此不徘徊。
数十年来,深圳不仅是中国最大的人口熔炉,也是中国最大的人才熔炉。
深圳人口超千万,民间更盛传真实人口接近两千万。同时,深圳是中国第四大城市,人均GDP更达到主流发达国家的顶级城市水平。深圳经济发达,草根企业与巨头企业共存,富有活力,就业吸纳能力强大,华为一张嘴,能吞十万人。
深圳拥有数十家大学的分校或者研究院,国内顶级的清华北大,都在深圳开设了研究生院,不过,深圳本土大学却乏善可陈,没有一所拿得出手的大学,本土大学产量也低,在校生不足10万,深圳人口比武汉多,经济比武汉发达,若以武汉为标杆,则深圳大学生人数扩张十倍,亦不为过。
鉴于深圳是中国四大都市之一,繁华且多元,新增大学建议以综合性大学为主体。
一旦高校开放,深圳将成为高校投资热土。
就大学生就业而言,深圳仍是首选城市之一。
温州商人,遍布天涯。
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的代表性城市之一,温州模式天下闻名。经济发达,民间富庶。
温州人口超过917万,直奔1000万。在校大学生人数,却不到10万。若以全国平均水平论,温州在校大学生起码也要达到20万才及格。
省会杭州大学生多,但是杭州本身也是发达城市,人不好抢。温州纵有天下气度,天下人也不可能只专情温州,最佳选择,还是能够自己多培养。
富庶之地,包容之城。
东莞是中国著名的工业城市,繁华开放。各种阶层的人在这里,都可以找到生存机会。
东莞人口超过八百万,其中,户籍人口只有两百万,这里是外地人的天堂,也是民工的乐园。
在校大学生仅有11万,与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反差大,东莞的产业升级,需要更多人才,除了继续抢人外,扩建大学,也是东莞一直以来的心愿之一。
鉴于东莞的城市特点,东莞的高校结构,也宜以理工大学主体,兼顾综合性大学。
20万至50万在校大学生,富庶的东莞完全可以容纳
河北虽穷,唐山却河北最富裕的城市。以经济实力而论,唐山排名全国25位,超过省会石家庄。人均GDP达到8万,远超全国平均水平,接近一线城市水平。
唐山人口接近800万,在校大学生人数却只有11万。河北的大学生,基本集中在石家庄。唐山的两大邻居北京和天津,更是高校林立。
唐山未来新增高校来源,一为本土兴建,另外一个就是来自北京和天津的高校搬迁或者设立分校。
按全国平均水平,唐山完全可以容下20万在校大学生。可扩张一倍左右。
千年古城,闽南独秀。
泉州是福建第一经济大市,民间富庶,工业发达,晋江,石狮等均为国内知名经济重镇。尤其服装,运动品牌独步国内。泉州容纳就业的能力强大。值得一提的是,泉州是千年古城,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历史积淀深厚。
以泉州接近900万的常住人口,却只拥有不到13万的在校大学生,缺口极大,泉州起码需要20万以上在校大学生,以泉州之富庶繁华,50万以上也并非不可能。
泉州需要有世界眼光,新增高校除来自国家层面和福建省内,还可以从海外募资建校,泉州是福建著名侨乡,华侨多达600万人,商界领袖众多,这个优势需要利用。
当下福建高校资源主要集中在福州和厦门,高校资源分布与经济资源分布不一致,若开放办学,泉州高校有望井喷。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南通被誉为“北上海”,是上海陆路通往北方的必经之地。祸福相依。
离上海太近,一方面使通州得风气之先,成为最早一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经济和繁荣,但同时,南通不少人口也被上海吸附。南通的常住人口比户籍人口还少30万。成为少数几个经济繁荣却人口倒流的城市之一。
南通在校大学生不满12万,总人口却超过700万,缺口巨大。
南通能否留住本土大学生,并且还去外地抢人?
无锡是长三角经济重镇,东南内生经济的典范。经济发达,民间富庶。三年之内,无锡有望跻身中国万亿俱乐部,而其人均GDP更是达到14.13万。超过上海。
无锡的企业起家于乡镇企业,与佛山类似,风行内生式发展模式,诞生了无数本土民营企业。经济富有活力,就业吸纳能力强。
江苏的高校教育集中于南京和苏州,无锡处于下风。但是无锡实力雄厚,一旦高校开放办学,无锡大学生在校人数,完全有能力扩张到20至50万之间。
鉴于无锡的城市特点,也应以理工类为主体,综合性大学为辅。
苏北重镇,四省通衢。
徐州处四战之地,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一个侧面也说明徐州的先天区位优势十分强大,不仅工业发达,而且交通便利,是天然的区域中心。
徐州常住人口近900万,户籍人口达1000万。大学在校人数却只有15万,徐州的人均GDP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大学生缺口巨大。
风筝之乡,工业重镇,交通要道。
潍坊处于胶州半岛与山东腹地之间的连接点,地势险要。潍坊同时是山东经济强市,2016年GDP排名全国第32,超过全国一半的省会和首府。
潍坊是典型的强县弱市类型城市,其辖下的寿光、诸城、青州、高密等,均为中国强县。经济活跃。
潍坊虽是普通地级市,常住人口却达到935.7万,且还在持续流入中,未来有望进入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
当下山东的高校资源主要集中在济南和青岛,而潍坊正好在两大豪门之间,若以全国平均水平计算,平衡潍坊经济发展状况,潍坊的大学生缺口,大约在5万至10万之间。
鉴于潍坊的城市特点,未来新增大学,可以理工科大学为主,综合类大学为辅。
来源:罗天昊国与城
作者:罗天昊
更多资讯:
中国城市产业战略的五大迷局
国家崛起,必以城市崛起为先导。
中国已经跃升为全球第二经济大国,与此同时,是国内数百座城市翻天覆地的变化,归根到底,城市的兴盛,最终还是落脚在产业的基础上。
为什么同时起步的特区中,深圳和珠海差距如此强烈?
为什么经济实力强大的苏州,在金融活力方面,反不如经济不发达的甘肃省会兰州?
不同的产业选择,导致最终的城市格局迥异。
近十年来,笔者考察了数十座城市,也见证了不少城市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的出笼,一个非常强烈的感觉是,光从纸面上看,几乎所有的城市发展规划都是高大上,都要搞高技术产业,新兴产业,振兴服务业。
现实很骨感。一个城市到底适合搞什么产业,还有很多先决条件,并非所有城市都合适搞高大上。积数十座城市之教训,城市选择产业需考量五大条件。
(1)在全球、国家和经济圈中的三重定位
高端产业,遍地开花。
几乎所有的城市,在规划产业时,都恨不得以高新产业为主导。视低端产业为落后产能。但事实上,主导产业的层级,还需要从其所处的区域分工与定位考量。
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中低端位置。以制造业为例,全球制造业分为四大方阵,美国为第一方阵,英法德日韩等其它发达国家为第二方阵,中国等新兴国家为第三方阵,广泛亚非拉后发国家为第四方阵。
在高新产业领域,最核心的技术控制在欧美的手上,如汽车的顶端技术在日、德和美国。大飞机的技术,中国终于实现了零的突破,但是主要技术仍然掌握在少数国家手中,电子元件器核心技术也在欧美和日本手中。中国只在少数领域有所突破。
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注定了多数城市要以大众产业,或者说中端产业为主,高端产业只能落地在部分先发城市。中国若失去大众制造的优势,将受到两面夹击。在高端领域,受到欧美的阻击,在低端领域,被印度和越南等国蚕食。
同时,在国内也存在一个产业梯度。随着中国广阔内陆产业转移的完成,中国将形成一个U形曲线产业结构,东部沿海地区将成为研发和高端的产业核心区,以及最终产品的销售中心,而加工制造这个U形曲线的底端集中于中西部。
以制造业为例,中国制造业将出现三大集团,一是以北上广深为代表的国家高精尖制造业,总量少,但是技术处于最顶尖行列。这些城市也不以制造业为主流。二是以长三角的无锡苏州,珠三角的佛山东莞为代表的大众制造业的中心,其技术先进,基础雄厚,在制造业体系中处于节点位置。三是当下承接产业转移最集中的大陆腹地城市。
就国家内部而言,多数城市,也将注定以中端产业为主导。
十二五期间,中国有很多城市好高骛远,走了弯路,而那些脚踏实地的城市,则普遍厚积薄发,发展良好。如中部和中南地区的武汉、长沙,合肥,郑州,重庆和成都,在过去几年中,老老实实搞大众制造,尤其是武汉和成都,都跻身国内GDP十大城市。
第三还要看同一经济圈内,不同城市的分工。
珠三角城市之间,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东莞等经济重镇,其金融产业并不发达。东莞的金融产业哪里去了?很简单,被广州、深圳和香港代做了。在珠三角城市内部的产业分工中,广深的三产比较强势,是区域性金融中心。
全球,国家与经济圈的三重定位,对于所有城市都是一种制约,不是想干嘛就干嘛,尤其是很多城市喜欢搞跨越式发展,不愿意脚踏实地,老想投机,搞奇迹。
(2)顺应发展阶段衡量时间坐标
人生有年轮,城市有节奏。
尊重发展阶段,对于城市产业战略来说也至关重要。
很多地方认为,第三产业占比不高意味着城市不发达。事实上,到底哪种产业为主,要受到城市发展阶段的制约。一度风靡的“服务业突围”,导致了部分城市的战略失误。
在国家层面,部分人开始滋生了以世界工厂为耻的情绪,过去十年,中国出现产业空心化的倾向,实体经济遭遇重创,直到2015年才重新转头,推出中国制造业2025计划。
美国经历多次危机仍屹立不倒,虽然美国是全球第一服务业大国,但它的制造业同样发达,甚至还是第一农业大国。合理的产业结构,使美国具备强大的抗风险能力和调整能力。
英国巅峰期制造业占全球工业国家的比重约在45%。美国巅峰期占西方世界的53%。中国目前仅占全球20%,且大而不强,远未至顶峰。
从发展阶段判断,中国尚处于工业化中期,制造业仍是定鼎重器。这也决定了国内多数城市,将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
正面案例是,武汉等城市最近几年坚持制造业,夯实了产业基础,奠定了未来长久发展的根基。
十几年前,武汉曾实行“两通起飞”的战略,欲以服务业为主导,结果证明走了弯路。后来武汉重新调整了战略,推行工业倍增计划,收效甚大。
目前武汉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去年武汉的制造业占比40%左右,服务业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未来十年甚至更久,其产业还会持续。武汉服务业的占比,可能不适合像北京的近80%这么高,也许60%就很合适,这是不可跳跃的一个发展阶段。
先实现制造业的崛起,再成为服务业中心,最终实现全面崛起,武汉被称为“东方芝加哥”当服膺此道。
武汉的产业战略具有相当的普遍性。长沙,成都,南昌,合肥等城市其实也走了一条类似的路,最近几年,中南区域发展速度称雄全国,选择老老实实搞实体经济,居功至伟。
跨越式发展导致失利的典型是珠海。
改革开放初期,其它珠三角城市都通过承接香港和欧美的产业转移,率先发展工业,此时的珠海,欲实现高起点发展,以旅游业及高新产业为主导产业。
珠海由此失去了发展工业的最佳时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正是珠三角各城市起飞的黄金时期,珠三角的制造业迅速发展,成为知名全球的“世界工厂”,以广州与深圳为龙头的珠三角城市群亦完成了初步崛起。制造业的滞后,使珠海超常发展的梦想落空,在第一轮的发展中,珠海逐步落后,特区光芒消失殆尽。与深圳的差距巨大。
历史已经给予了珠海机会,可是它没有抓住,在练童子功的时候的耽误了,再想补课就难了。
(3)存量与增量之争:守正与出奇
很多地方视传统产业为畏途。都将高新产业列为未来发展重点。欲以新兴产业破局。
但是,如果各地都以新兴产业为突围之路,新兴产业的竞争很快将从蓝海变为红海。
比如太阳能行业,各地一哄而起,最后行业动荡时,谁也难以幸免。
此外,新兴产业的崛需要时间,而在这段时间内,地方政府如何支撑既有的格局,等到新兴产业开花结果?
在产业转型大潮中,近年来无锡选择了新兴产业和高新产业突围。无锡尚德锋芒毕露,一度给无锡带来了莫大的荣耀。
但是后来,以无锡尚德为代表的光伏产业衰败,传统产业却危机重重,五年来无锡的工业占比,下降了约5个百分点,2015年规模以上的工业增加值,竟然比2011年还要少。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曾连续6年在全省垫底。忽视传统产业,导致了实体经济遭遇重创。
无锡身边还有上海与南京两个综合性城市,发展服务业,显然不应是重点。同时,新兴产业难以成为主导产业,以太阳能产业为例,全球有46个国家将其作为未来支柱,而国内几乎所有的省市,也都将其作为未来重点发展的产业。很容易同质化。无锡尚德最后在惨烈的竞争中落败,其实并不奇怪。
在高新产业领域,最核心的技术控制在欧美的手上,在国内,也存在一个产业梯度,最高端的产业,还是落地在中心城市,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科技园,深圳高新产业园等。无锡难缨其锋。
无锡过度依赖新兴产业和高端产业,甚至借太湖蓝藻事件,驱赶了不少传统制造企业,一心去搞高大上,最后光伏产业不保,传统产业不振,两头落空,忽视巨大存量,对于城市经济的发展,是非常致命的。
相对新兴产业,中国的传统产业存量巨大。
相对服务业,中国的制造业存量巨大。
对于多数城市来说,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比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重要;传统产业的更新,比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型更重要。
值得肯定的是广东佛山。佛山的发展模式可谓三体一式:坚固厚实的实体经济、强盛丰茂的本土经济、富有活力的民营经济。内生式发展。一直以来,佛山坚守制造业,第二产业比重维持在60%左右。佛山制造成为佛山市最响亮的名片。逐步确立了家电、陶瓷等几大支柱产业,积数十年之功,逐步成为全国最著名的制造业重镇。近几年整体实力强势崛起,人均GDP直追上海。
佛山的启示是,坚守制造,坚守传统产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一样可以有未来。守正出奇,对于多数城市来说,是必须遵循的铁律,没有奇迹神话,只有厚积薄发。
(4)特殊城市的产业布局
中国城市类型繁多,战略体系复杂多元。其中,有三大类型的城市,容易出现战略误区。分别是旅游名城,资源型城市,以及重工业城市。
与一般人印象中不同的是,那些经济比较发达的旅游城市,比那些因为贫穷的旅游城市,其文旅收入占比更高。
以舟山与铜仁为例。舟山2016年旅游收入为661.62亿元, GDP为1228.51亿元,铜仁旅游收入347.30亿元, GDP 856.97亿元为,舟山经济总量大,旅游收入与GDP的比重还是高于铜仁。舟山人均GDP达到106364元,而铜仁为27366元,差别巨大。
铜仁的第二产业比重,只有28.4%,可以看到,适度的工业化补课,对于铜仁未来至关重要。铜仁的梵净山驰名国内,但是到现在还没有通高速公路。
舟山不一样,市民富裕,本土旅游可以奠基。同时,其所在的长三角是富庶之地,文旅产业反比单纯依靠旅游的城市更为强势。
贵州这几年搞大规模工业化,经济突飞猛进,旅游的占比反提高了。2016年,贵州旅游总收入达5027亿元,增加值占GDP的10%左右,成为贵州的支柱产业。
穷而美,没有人来,消费不足。很多人都忽了波特在国家竞争战略理论中讲到的本土需求因素。
启示是,穷而美的地方,光靠美丽事业容易成为空中楼阁,适度工业补课,只要在生态压力范围内,有多快就搞多块。搞文旅也要有钱开发。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误区也不少,最典型的是,都想搞文化产业。
其实鲁尔等发达国家的传统资源城市转型,有两个隐秘的前提,一是,这些城市转型前已是发达国家主流城市,资本雄厚,衍生产业和文化产业都有很好的基础。欧美处于强势地位,搞文化旅游产业有根基,有市场。二是,它们的转型持续了数十年才最后成功。
国内很多资源型城市转型,其实不合适学鲁尔。国内资源型城市,多数是穷人城市。国富民穷且贫富分化严重,普遍消费市场不足。
北京可以把首钢老厂区和798工厂搞成文化产业基地,但是很多穷地方的资源城市,搞了多年的文创产业不见效果。总体经济实力跟不上。山西、东北、陕西这些地方的资源型城市文化产业搞不起来,根源就在于此。
只要资源没枯竭,就继续搞资源,有煤炭,有石油,难道不开采?亏损则需国家担责。鲁尔区、日本北九州转型,国家都曾补贴。
继续搞资源产业的同时,唯一的问题其实就是产业接续和衍生产业的问题。最好的选择,是上下游以相关产业。还是工业。文旅是辅助产业,不能主业。
湖北的黄石转型相对成功。除矿业以及有色金属外,黄石还有以东贝为龙头的机械制造业;以美尔雅为龙头的纺织服装业;以劲牌为龙头的食品业。转型要成功,还是靠工业。
重工业城市转型的要害,不在抛弃,而在中和产业结构。
很多传统的重工业城市,其实技术基础,产业工人的素养也很好。东北长春的汽车、装备产业就很有基础。关键有三点,一是由重到轻,发展大众消费型的产业,二是发挥技术优势,装备制造,重工业领域的存量盘活,三是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不能一说转型,就往服务业方面靠,甚至有部分中国著名钢城,不顾本身特点,要抛弃钢铁行业,搞大健康,搞生态产业,这就偏了。
(5)权力坐标
中国是一个不完全的市场经济国家。市场与权力,交替决定资源配置。
中国城市的公共资源安排,是按照政治地位排队。在这种体系中,直辖市处于第一梯队、省会处于第二梯队,计划单列市处于第三梯队,其它常委兼任书记的地级市属第四梯队,一般城市处于第五梯队。县级市处于第六梯队。镇处于第七梯队。
在文教领域,中国最顶级的高校,包括北大与清华,均设立在北京。在医疗资源方面,2016年中国十大医院中,北京独占其四,在经济领域,110多家央企中有超过80家以上的总部驻跸北京,超过其它所有城市总和。至于中央机构,则更是全部集中于北京。北京世界500强总部已是世界第一。它是中央银行所在地,也是三会所在地,是政策的策源地。2016年,北京的本外币存款余额亿元,冠绝全国。北京对于资金的吸附作用,远远超过其它城市。
这样的城市,三产自然发达。2016年,北京三产占比达到80%以上,为国内最高,它的金融行业增加值居第一位,占GDP比例为17.1%;文创产业也超过10%。
北京在全国的地位,正如省会、首府在各个省和自治区的地位。
在几乎所有的省会城市中,三产都比较发达。很多落后地区的省会,三产也能够比发达地区的一般城市厉害。无它,全省的资源都集中在它手中。
比如经济发达的苏州,其本外币存款与GDP的比值不过1.3,但是,经济不发达的甘肃省会兰州,其存款余额与GDP的比重,竟然可达2.8,吸金能力强过经济发达的苏州。
在一省之内也是如此。苏州经济比南京更强势,但是吸金能力就不如南京。南京的本外币存款与GDP比值达到2.7。吸纳资金的能力强过苏州。
不仅公共资源的分配要考量城市的权力所处层级,很多没有完全走出审批制的垄断行业、半开放行业,都依赖城市权力体系。比如地级市可以搞城市银行,再发达的县级市,都没有权限搞,这就不是市场选择,是权力布局。
处于权力体系中端乃至下端的城市,产业选择空间就小多了。笔者这些年看到很多禀赋一般,层级也一般的城市,产业规划中却有种种宏图伟略,说说可以,真推行就是致当地于不利之中。
充分考量自己在权力体系中的地位,合理布局产业,也是很多城市需要尊重的现实。
原文发于FT
作者:罗天昊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尊重原作者的知识成果。如有版权异议,可联系本平台,我们会立即处理,欢迎建议、意见、合作、投稿至管理员微信:xujiawen99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