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听不懂比喻,但耶稣爱你 赞美之泉还是要用比喻讲道,为什么

浪子的比喻-研经解经-陕西基督教网-陕西基督教网
文章集萃最新文章推荐
文章集萃热门点击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 研经解经
浪子的比喻
<font color="#13-12-7&|&作者:施小丽&|&浏览数:5131&|&内容来源:本站编辑
经文:路15:11-32
浪子的比喻是我们最熟悉的一个圣经故事,历时历代,这个故事被人们改编成诗歌、话剧,在舞台上不断地被演绎。这个故事常常让我们感动,因为我们每个人曾经都像浪子一样,悖逆,不听话,伤透了父亲的心。然而就如浪子的父亲那样的爱浪子、不计前嫌地接纳浪子,天父也是这样让我们回到他的怀抱。但是今天,我们要从另一个角度,就是耶稣当时讲这个比喻的处境,来看耶稣讲这个故事是要带出什么教导?它对今天的我们有什么启发?
一、比喻的背景
浪子的比喻是路加福音独有的资料。新约的四卷福音书分别以不同的角度记载耶稣在世上的生活,路加福音一个特别的关注点就是“救恩临到万民”这一主题,它告诉人们,福音不仅仅是犹太人的福音,也是穷人、税吏、罪人、外邦人的福音。耶稣要人们知道,他来世间的使命是为了每一个需要救恩的人,耶稣说,“人子来,为要寻找、拯救失丧的人。”(路19:10)
那些穷人、罪人、病人、外邦人听到这福音很开心,因为他们在社会上备受歧视和冷落,耶稣却愿意接纳他们,因此他们常来找耶稣,这引起了法利赛人和文士们的高度不满。在法利赛人他们传统的观念中,这一类都是不蒙上帝祝福的人,所以他们不配得救恩,而且这都是行为不检点、道德败坏的人,相比自己那样的敬虔,倘若这些人一样可以进天国,岂不是太不公平了。所以法利赛人不爱和这类人打交道,他们也不希望耶稣接纳他们,可是耶稣无论到哪里,总是和罪人在一起,这让法利赛人非常不满。
正因为法利赛人的观念和耶稣的观念有冲突,所以我们看到在路加福音当中有这样一个循环,耶稣和罪人税吏在一起,法利赛人文士议论耶稣,然后耶稣就要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回应。耶稣的回应,一方面是要让人明白“救恩是关乎万民”这一信息,救恩不只是给优秀的人,救恩是给一切悔改并寻求救恩的人,无论他有多大的罪,有多少的缺点,无论他是贫穷、疾病,耶稣都会接纳他,另一方面,耶稣的回应也是要告诉那些不接纳罪人的人,你们也要接纳他们。路加福音十五章三个比喻正是出于这样的背景,“众税吏和罪人,都挨近耶稣要听他讲道。法利赛人和文士,私下议论说,这个人接待罪人,又同他们吃饭。耶稣就用比喻,说……”(路15:1-3)针对法利赛人文士们对自己行为的不理解,耶稣一连讲了三个比喻,耶稣要告诉人们他的爱是怎样的爱,还要告诉人们,你们彼此之间应该怎么做,特别在路加福音第三个比喻,浪子回头的故事当中,他用一个家庭的形象来比喻他们之间的关系,让人们更加清楚体会其中的用意。
二、比喻的内容
我们来看比喻的内容,浪子的故事只提到三个重要人物。
浪子:浪子有一个很好的家庭,他的家庭很富有,有很多仆人,很多产业,他还有个好父亲,这个父亲对他很好。我们不知道在浪子要求分家产之前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但是从他要求父亲分产业,要求离家出走的时候,我们看到浪子是犯了一个很大的错,在犹太人的处境中父亲还活着的时候就要求分家产,这就等于是咒诅父亲,因为分产业这事一般是父亲去世后才作的。可是浪子的错还不限于此,他离开家之后也没有去做正经事,而是结交狐朋狗友,将父亲辛勤得来的家产挥霍得一干二净,直到陷入穷途末路的景况中,饥寒交迫,甚至到恨不得去吃猪吃的东西的地步。这个时候他才产生回归父亲怀抱的念头,走上回家的路,在战兢害怕之中等待父亲的原谅。这样一个犯了天大的错误的人,在旁人看来,包括浪子他自己也这样认为:即使一辈子得不到父亲的原谅,被父亲视为一个雇工,都是应该的。
父亲:这个父亲显现了一个父亲博大的胸怀和伟大的爱。当小儿子要求分家产,要离开自己的家庭的时候,父亲顺从了他,给他财产让他走。作为父亲,在儿子要叛逆离家的时候,他大可用父亲的威严镇住他,让仆人绑住他,或者就干脆棍棒之下出孝子。但是这个父亲没有,他把家产分给他,让他走了。不是他不爱他,他很爱这个孩子,很担心他,他每天守在门口望眼欲穿,伤心地等他回来。终于盼到儿子回来,他远远看见,赶紧就跑过去,把最好的衣服给他穿上,把戒指给他戴上,最好的鞋给他穿上。他只字没有提到他的钱哪儿去了,不提他曾经犯的错。父亲开心至极,马上敞开怀抱接纳了小儿子。
大儿子:当父亲热情接待回家的小儿子时,大儿子从田里回来了,一听家里好像特别热闹,就问仆人家里有什么喜事。得知是弟弟回来之后,大儿子心里会怎么想呢?如果我们是大儿子,心里舒不舒服呢?大儿子平时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圣经对他的描述来看,这个人很听话,很勤劳,圣经说他从来没有违背父亲的命令,他没有因为仆人多就不干活,他服侍父亲很多年。但他此时突然发现,父亲好像不是很关心他,好像更关心那个不听话的小儿子。如果我们是大儿子,看见家里父亲这样大摆筵席庆祝小儿子回家,我想我们会和大儿子一样,掉头就走,不要进这个家门,因为太不公平了。
故事到这里我们就清楚了,耶稣说的大儿子就是那些很努力地遵守上帝的律法,很爱神的法利赛人。而小儿子就是那些悔改了来找耶稣,和耶稣在一起的那些罪人,他们犯过很多的罪,他们可能是税吏,可能是妓女,可能是小偷。
耶稣用这个比喻,用这个大儿子的话正好说出了这些法利赛人文士们的心声,大儿子怎么说:“他对父亲说,我服侍你这多年,从来没有违背过你的命。你并没有给我一只山羊羔,叫我和朋友,一同快乐。但你这个儿子,和娼妓吞尽了你的产业,他一来了,你倒为他宰了肥牛犊。”对于法利赛人和文士们而言,他们敬虔,有好行为,乐于服侍神,却没有受耶稣的表扬,反而这些罪人、税吏一类的人一来,耶稣就和他们一起吃饭,去他们的家里坐席,在人看来这是不公平的。
但是这个父亲怎么说呢?父亲说:“儿阿,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只是你这个兄弟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们理当欢喜快乐。”这是这个父亲对大儿子的心意,希望他理解父亲的做法,也希望他接纳弟弟,和弟弟一起快乐,这也正是耶稣对法利赛人的心意。
三、比喻的意义
耶稣要藉着这个比喻告诉人们什么呢?
1.耶稣要让那些人知道,他为什么接纳罪人
耶稣说这个比喻的背景,正是别人对他接纳罪人的不了解,在背后议论他,那耶稣就用这个比喻来解释他为什么接纳罪人,耶稣用一个父亲和叛逆儿子的关系,来比喻自己和这些罪人的关系,如果是一个父亲,孩子即使再不听话,父母也不会不爱他,不会不要他,因为父母对孩子只有爱和包容,可能做父母的会管教孩子,但是他们不会审判孩子。
耶稣讲这个比喻的用意就是告诉这些不理解他的人,罪人身上即使有很多的罪,很多的缺点,有很多不可爱的地方,即使他曾经很伤天父的心,但是他们都是天父的孩子,就像父亲会那样爱孩子一样,天父也这样爱这些罪人,因为出于一个父亲的心肠,儿子即使再怎么坏,父亲仍旧还是爱他的。
2.耶稣要让那些人知道,他们也应当去爱这些罪人
小儿子是一个败家子,是和罪人、娼妓混在一起的人,他把父亲的产业都败光了。可是大儿子是一个勤劳、孝顺、听话的孩子,他每天下地去干活,服侍他的父亲,所以大儿子看见父亲对小儿子的接纳就心里不舒服。这种感觉我们是可以体会的。大儿子很讨厌这个弟弟,他怎么和他父亲说,他说“你这个儿子,和娼妓吞尽了你的产业,他一来了,你倒为他宰了肥牛犊”,他称自己的弟弟说“你这个儿子”,可见他的心里没有这个弟弟。但是这个父亲怎么说呢?父亲说只是你这个兄弟是失而复得的,父亲跟他说,这是你的“兄弟”。
罪人的确是不可爱的,从人的常理来说,心地善良的、有好行为的应该是得到奖赏;懒惰的,悖逆的就应该得到惩罚,这就是法利赛人的要求。我想我们能够理解法利赛人的想法,因为我们时常心里也会有杆秤,身边的人总要给他称一称的,他称不住的,就希望天堂没有他的份,希望救恩没他的份,自己所讨厌的人一旦进了教会,自己反而不愿意去了,这就是大儿子的心态。他不希望父亲接纳这个小儿子,当父亲给小儿子摆设筵席的时候,他连家门都不愿意进去了。这个时候,父亲走出来要大儿子也进去,因为这是他的弟弟,也是父亲的儿子,父亲希望他能进来和他一同欢喜,因为这个弟弟是失而复得的。耶稣也是这样,这些罪人都是属他的,他希望法利赛人也能够接纳这些罪人,和他们一起快乐,因为他们悔改了。耶稣是用一个家庭的观念来提醒法利赛人,要接纳这些罪人,接纳这个已经悔改的弟弟,不管他过去怎么的坏,他都是你的弟弟。
这是耶稣对法利赛人的心意,也是对我们的心意,因为我们也常常像大儿子一样,像法利赛人一样,很难接受那些不可爱的人,当我们讨厌一个人的时候,我们希望上帝像我们一样讨厌她,可是上帝告诉我们说,他爱她和爱我是一样的。事实上我们心里很讨厌那个人的时候,其实心真正远离的不是那个人而是上帝,就像大儿子一样站在家门口不进门,因为他不体贴天父的心肠,天父是愿意接受每一个悔改的人,我们应当做的,不是去定别人的罪,不是把别人拦在门外,而应该要去包容他们,爱他们,就像天父爱他们一样。
这个世代中还是有很多小儿子,他们可能偷盗、奸淫,可能衣衫褴褛,可能很穷,可能身患疾病,可能心理不健康,可能让世人看不起,也可能曾经被人侵犯了自己的利益,他们可能会让我们觉得很讨厌……我们能够在基督的爱里接受他们吗?能和他们一同坐席吗?我们能够体贴父神的心肠吗?当我们不愿意的时候,天父正是这样走出来要求我们进去,和他们一同欢喜。
原载于《陕西基督教》2012年第1期
地址:西安市高新区沣惠南路36号橡树街区B座10层 邮编:710065
电话:029-(总机―可转各部门) 电邮:
陕西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会/陕西基督教协会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LOFTER精选
网易考拉推荐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的今天
loftPermalink:'',
id:'fks_',
blogTitle:'五月二十七日圣经默想',
blogAbstract:'&
廿七日·玛十三34、35·比喻的教导
玛窦在记述了四个比喻之后,忽然间,作者加插了两节经文,似乎是在为耶稣的比喻作出一个结论。其实这不能算是结论,因为在这之后作者还记载了三个另外的比喻,即宝贝、珍珠和撒网的比喻。
在这短短的两节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来,耶稣的确是一位优良的教师。他知道百姓的知识水准,他所讲解的固然是深奥的道理,但用的方式却非常简单易解,是任何有心受教的人都可以明了的。惟有那些心存不良的法利塞人,虽然他们听,却听不懂;看,却看不见。
blogTag:'',
blogUrl:'blog/static/',
isPublished:1,
istop:false,
modifyTime:0,
publishTime:1,
permalink:'blog/static/',
commentCount:0,
mainCommentCount:0,
recommendCount:0,
bsrk:-100,
publisherId:0,
recomBlogHome:false,
currentRecomBlog:false,
attachmentsFileIds:[],
groupInfo:{},
friendstatus:'none',
followstatus:'unFollow',
pubSucc:'',
visitorProvince:'',
visitorCity:'',
visitorNewUser:false,
postAddInfo:{},
mset:'000',
remindgoodnightblog:false,
isBlackVisitor:false,
isShowYodaoAd:false,
hostIntro:'',
hmcon:'1',
selfRecomBlogCount:'0',
lofter_single:''
{list a as x}
{if x.moveFrom=='wap'}
{elseif x.moveFrom=='iphone'}
{elseif x.moveFrom=='android'}
{elseif x.moveFrom=='mobile'}
${a.selfIntro|escape}{if great260}${suplement}{/if}
{list a as x}
推荐过这篇日志的人:
{list a as x}
{if !!b&&b.length>0}
他们还推荐了:
{list b as y}
转载记录:
{list d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if x_index>4}{break}{/if}
${fn2(x.publishTime,'yyyy-MM-dd HH:mm:ss')}
{list a as x}
{if !!(blogDetail.preBlogPermalink)}
{if !!(blogDetail.nextBlogPermalink)}
{list a as x}
{if defined('newslist')&&newslist.length>0}
{list newslist as x}
{if x_index>7}{break}{/if}
{list a as x}
{var first_option =}
{list x.voteDetailList as voteToOption}
{if voteToOption==1}
{if first_option==false},{/if}&&“${b[voteToOption_index]}”&&
{if (x.role!="-1") },“我是${c[x.role]}”&&{/if}
&&&&&&&&${fn1(x.voteTime)}
{if x.userName==''}{/if}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list x.l as y}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耶稣的比喻
耶稣的比喻
定义∶旧约使用Mashal一字来形容比喻,含意箴言、明喻、比喻等。(见撒下2:1-4;14:1-11;赛5:1-7)
新约希腊文使用Parabola,含有「并排」的意思,目的是把两样东西并排作比较。因此这是一种"说明"的方法,就好象说∶「天国好象...」。
定义(一般解经家的定义)∶以一个属地的生活事实或故事,阐明属天的意义。
圣经学者指出比喻是当时近东一种普遍的文学形式。
耶稣的比喻∶主要的比喻不少过三十三个。把其它不明显的列入却有四十多个。(见附表)
比喻的分类∶一般上可分成三类。
一.关于神国度的∶ A.现在的@B.未来的
二.关于天父属性的。
三.关于末世审判的。
一.按照可4:10-12,是不想"外人"知道神国的奥秘,因为∶
a.按耶稣当时的处境,他必须这样作。因为当时反对他的人都想捉住他的把柄来控告他。因此,他们希望从他的言谈中找出一些控告证据。
b."弥赛亚"完全显示的时间还没有到。
c.天国本来就是一个奥秘,使用比喻来形容更加适合。
二.为了要把神的信息用人间生活的例子告诉一般的人。
三.为了要使听见的人去嘴嚼比喻中神丰富的信息。从此可见深入思考的门徒与没心要认识神国度的文士的对比。
以下是一些解释比喻的释经原则。当然,不同的学者可能有更深入的释经方去解释比喻∶
一.国 度 原 则。按耶稣所讲的比喻,几乎每个皆一个清楚的目的。简略的说,都是与神或神的国度有关连。因此,解释比喻的第一步就是要寻找比喻主要的目的。
二.处 境 原 则。耶稣的比喻资料多取自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耶稣也按当时门徒或教会的需要引申出比喻。认识比喻的背景是了解比喻的基本步骤。
三. 注 释 原 则。
a.一般的注释原则,例如,经文段落、字义、文法修辞分析、归纳及结构等,都可应用于比喻。
b.比喻含有一个中心主题,因此许多细节不能独立的存在。
c.自解。有些比喻是有自解的经文。
d.上下文的解释。在比喻的上下文之间常有一些线索为该比喻提供许多解释的资料。
四.应 用 原 则。比喻的目的,就是要求听众有所反应以至完全明白当中的意义。
圣经学者认为「撒种的比喻」是比喻中的比喻。它是众比喻中最重要的,耶稣也特别给与解释。按当时农业社会来讲,这比喻并没有什特别之处。当时的农民仍然是以此方法来撒种。一开始就形容有许多人聚集在一起,说明这比喻的普世性。
耶稣借用撒种这现象来讲解这比喻。后来在听众中有人问起这比喻的意思,耶稣也给他们解明。紧接这解释,马太把另外六个关于「天国好比...」的比喻记录下来。
一.关于神的国度。
这比喻指明是「天国的...」(太11:11;可4:11;路8:11)。与其它天国的比喻排列在一起。当时处境是「有许多人到他那里聚集」,这是天国的象征。
二.关于这国度的信息。
明显地,这比喻是关系“正在成长的种子的四种不同土地”,目的是要我们作那“好土地”。也指明这些种子就是神的“道”()。马太清楚指明是「天国的道理」()。路加却说是「上帝的道」()。福音书经文常描述耶稣是出来传"道"或传"福音"。这比喻也说明耶稣是那撒"种子"的人。另外,这些"种子"也说明"天国的道"是有能力的;它会在神的国度里生长。当然,这"道"的土地是人的「心田」(太13:19;路8:12,15)。耶稣也说明福音种子所遇到的问题一方面是出于撒旦或是环境,但是另一方面它是人的问题。这天国的比喻也是一个「奥秘」。也只有属于天国的人(门徒)才明白。
三.对这国度的反应。
耶稣讲说这比喻就是要听众有所反应∶就如比喻的结语所强调「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可4:9;太13:9;路8:8)。耶稣是要挑战听众去衡量自己的处境,到底各人所领受的道是属于那一类种子的遭遇,也盼望他们都是结果子的种子。这是各人对「天国的道理」所必须作出的反应。结出果子的数目是文学上的形容词∶「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说明能结果子的种子必定有所收成。这和另外三种不能结果子的种子相比。
路加福音记载的“大筵席”明显的是关于『上帝国...』()的事。类似的比喻在马太福音是『天国好比...』()。
一.经文比较。
以下谈论资料只限定路加与马太福音。明显的,两个比喻有许多类似之处,但也有许多相异的地方。
类似之处∶都是一个筵席,所有被邀请的客人都拒绝参加,有两次的邀请,也有其它的人被邀请。
异别之处∶马太指明是一个王为他儿子娶亲的筵席。马太中的客人没有讲明拒绝的原因。在马太,王的仆人被杀了,然后王就派兵除灭那些凶手。两个比喻的上下文都不相同。一般上,圣经学者都认为这是两个不同的比喻。认为是耶稣在不同时间讲说两个相似的比喻;它们都是用筵席作背景。
二.历史文化背景。
按照当时的习惯,筵席多是设在傍晚。只有男人会被邀请出席筵席。按照风俗,主人会派仆人作两次的邀请。第一次早在筵席之前(14:16),另一次的邀请是在开筵席之前(14:17)。这是一种的"客气"的作法。当筵席开始后,还有一小段的时间容许迟到的客人进来。当这时间过了以后,门口的"欢迎"牌子就会被收起来,客人就不能再进入()。这比喻的背景是当时犹太社会的筵席习俗。
有些被邀请的客人不愿意参加也不是奇怪的事。不过所有的客人不到来却不可能发生。客人不来后却把许多不认识的人拉来倒是怪事。可见说故事的人是在这方面多少随意创造了一些情节,为了把目的表达得更清澈而修改。
三.归纳分析。
比喻中有四种人物∶筵席的主人、仆人、拒绝来的客人、后来的客人。我们要问谁才是中
心人物?如果是筵席的主人,那这比喻的重心就是一个“神的邀请”的比喻。如果是拒绝来的客人为重心,那就是一个“不服从的以色列人”的比喻。如果是后来的客人,那这比喻就可称为“外邦人就因此得了神的拯救”的比喻。一般上,圣经学者会把注意力放在耶稣是弥赛亚这重点上。认为是神的筵席,借着弥赛亚的邀请,以色列人不愿意接受他,以至救恩就被外邦人得到。对基督徒来讲,这说明神的国度已降临,他们与神一起坐席了。后来初期教会把这筵席的背景用来形容末世的大筵席()。按照马太的记录,见到"末世大筵席"的意义浓厚∶拒绝的人都被审判。
四.注释。
明显的,路加把这比喻摆在路14:7-14之后。是按主题来编排,都是关于筵席的比喻。更引人注意的,是这两段经文中被邀请人物是相同的∶「贫穷的,残废的,瘸腿的,瞎眼的」(路14:13//14:21//4:18//7:22)。这可能与路加福音神学有关;就是注重这样的人领受救恩。马太没形容被邀请的客人。另外,路加记载主人吩咐仆人作第二次到路上邀请其它的人。解经学家相信「大街小巷」的人是被遗弃的犹太人,「路上与篱笆」的人是外邦人。
五.应用。
当时初期教会的处境,我们看见当时的外邦人基督徒怎样从这比喻身上找到他们得到救恩的印证。也证明了他们是与神一起坐席的人。另一方面,也可能对当时的人提出一个警告,拒绝神的邀请就不会得到救恩。这也是今日基督徒得到的信息。
这是关于神国度的比喻∶「天国好象...」。不过是强调已经降临的天国,也指说人必须为得着这宝贵的天国作决定,或是不惜代价去作决定。这两个比喻没有出现在其它福音书,但是 在新约伪经内有两个类似的比喻。
一.历史文化背景。
在那时候,最安全的收藏地方就是埋在地里。如果它的主人不在了,所埋起来的宝藏就要等一个巧合的发现。这人可能是一个园地的工人,发现宝藏以后就稍稍的把它再藏起来。相信他并没有牵引到道德的问题,只要他把那块地买下来,所有地里的东西就是他的了。在寻找好珠子的比喻中,至少说明寻找宝藏不一定是要从地里发现,也可如一位商人一样到各地去找好的货物。可见这两个比喻的重点不在于怎样找宝藏,而是那人找到了“无价之宝”接下来的行动。
二.归纳分析。
有以下几个重点∶a.天国的"价值",b.对得到天国的"牺牲",c.对遇见了天国的那种"喜乐",d.天国的"奥秘性",e.天国需要去"寻找"。两个比喻都有提到的事是∶一个贵重的宝贝,并且要尽力去得到。到底耶稣是要注重"贵重"呢,或是"牺牲"?一般上,解释学者认为是"牺牲"精神。另外,是要突出对天国"坚决的决定"的态度。
三.注释。
太13:1-35的比喻是向许多人而讲,可是13:36-52节的比喻却是只向门徒而讲。有意说明门徒对天国的反应应该如此。两个比喻的结论都是关于"决定"(Decision)。天国的价值要求坚决的决定。
四.应用。
要求当时的信徒追求天国的意志要如比喻中的人物一样。愿意把一切拥有的财产牺牲来换取这天国。
这比喻讲说神的属性,也就是神的慈悲属性。
一.经文。
这比喻在第二十五节时分开为下一部份。不知是否是两个比喻合在一起?第一个部份只提起一位儿子,第二部份 有两位儿子。似乎不需要第二个部份也足够说明神的属性。从文学的角度来看,相信这只是书写上的顺序,各角色之间的谈话仍然是连续着的。
二.历史文化背景。
@首先会问,到底这比喻是一个真的历史事实或者只是一个寓言。一般上学者接纳它为一个"故事",讲明神的慈悲性格。按照律法(),当作父亲的临死前,小儿子可以领取三分一的财产。其它的三分二是属于大儿子,因此父亲说∶「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15:31)。相信小儿子先要求分配取财产是因为觉得留在本地不得发展,而想到外地去发展。不过到外地时, 把钱花在不正当的地方。不只这样,小儿子还到外邦人那里去喂猪(对犹太人来说,这是最大的耻辱)。小儿子的罪可从悔改中看到,是双重的∶得罪了神(第一条律法)及得罪了父亲(第五条律法,也是另一块法版上的第一条律法)。大儿子不再接纳小儿子为弟弟是情有可原;因为小儿子的行为。父亲与小儿子亲嘴是和好的动作()。父亲的各种作法说明他对小儿子的接纳。
三.归纳与注释。
整个比喻是要表明天父的慈悲属性。所以是一个“慈悲天父的比喻”。比喻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角色就是父亲、小儿子及大儿子。不难发现这位大儿子可能代表法利赛人,嫉妒为什么神对罪人那么慈悲,好象在这章的开头时说∶「这个人接待罪人又同他们吃饭」(15:2)。之前两个比喻∶失羊和失钱的比喻,是要衬托出神乐意接纳罪人。可见第十五章中的三个比喻都是要解明第一和第二节的主题;就是主接待罪人。大儿子的行为一方面说明法利赛人对罪人悔改的嫉妒,另一方面也说明只有他们自己占有这父亲(天父)的心态。比喻指明是向一班「法利赛人和文士」而讲(15:2)。
这是关于末世审判的“比喻”。
一.经文。
似乎是两个比喻排在一起,说出一个目的∶末世审判的事。看来不需要绵羊与山羊的比喻另一个比喻也足够说明目的。借用绵羊与山羊的比喻似乎只是为了“右边和左边”这意义。
「王」似乎是代表「人子」。
二.历史文化背景。
这是一个景像式的比喻。含有很深厚的旧约背景。「万民」在旧约是指末世神审判的人。绵羊与山羊也是犹太地的景像。到黄昏的时候,绵羊喜欢露水,所以就分别出来放牧在外面,山羊 要收在羊栏里。绵羊在旧约常用来代表神的子民。受审判是因为没有向其它同族的犹太人施爱心。
三.归纳和注释。
学者们不肯定「弟兄」(25:40)到底是指谁? 指有需要的人仰或是教会内的弟兄姐妹。按照马太的上下文,多数是指教会内的弟兄姐妹(太28:8,10;10:42)。这比喻类似太10:42的教导。如果是这样,「绵羊」应该是指那些有爱心的信徒,而「山羊」是指那些没有爱心的人。
四.应用。
明显的,这比喻的教导是针对当时的信徒,提出末世警告。在审判时,上帝是按各人在世的行为来恒定。有爱心的信徒才是「绵羊」。
与这比喻相似的比喻有「撒网的比喻」(太13:47-50)及「卑子的比喻」(太13:24-30,36-43)。
在天国里的生产力乃在于人对道所作的反应之种类。
太13:24-30
在天国掌权之前,
它会与撒旦的国度并存。
太13:31-32
路13:20-21
天国开始时很微小,
但在未日时却大为扩张。
路13:20-21
天国开始时虽然很微小,
但有一天将主宰世界。
天国是无价之宝,
因此它要求完全的委身。
贵重的珍珠
太13:45-46
天国是无价之宝,
因此它要求完全的委身。
太13:47-50
在天国掌权之前,
它会与撒旦的国度并存。
神完成他的国度是超越人为的努力。
葡萄园中的工人
神赐恩典给那些不配的人是出于他的慷慨。
太25:14-30
人应委身事,
预备迎接基督的来临。
交银与十仆
路19:11-27
耶稣的门徒应保持忠心,
直等到他再来。
无用的仆人
门徒不要期望他们所做的每件事皆得到报答;
服事须来自一种使命感。
半夜的朋友
如果邻舍在需要时,
我们就给予帮助, 而不是给予难堪, 那么神岂不更帮助那些祈求的人。
切求的寡妇科不义的官
如果一个一的官子因着人的执拗而给予公正的审判,
那么这位公正而仁慈的神岂不更在基督再来时为人伸冤么!
筵席上的末位
门徒是被神升为高,
而不是自高。
法利赛人与税吏
神赦免悔改的人,
而非自以为义的人。
好撒玛利亚人
爱任何一个需要的人,
并帮助他, 就是他的邻舍。
太18:12-14
普世需要悔改。
神开心失丧者
神为一个罪人的悔改高兴。
路15:11-32
神开心失丧者
所有悔改的人,
同样都是神赦罪之恩的承受者。
两个欠债的人
蒙救赎者的感恩
一个人对蒙赦免的感恩与他对自己罪的认知成正比。
与判决性的
基督的再来
那些想在基督再来时迎见 的人,
要因着他再来的紧迫性而儆醒。
善仆与恶仆
太24:45-51
路12:42-48
与判决性的
基督的再来
所有真正跟随耶稣的人要儆醒,
预备迎接他的再来。
儆醒的看门者
可13:34-37
与判决性的
基督的再来
真正跟随耶稣的人要儆醒,
预备迎接他的再来。
太21:28-32
与判决性的
对以色列的审判
「不虔诚」的犹太人若悔改可进入天国,
反之, 不忠心的犹太首领则被弃绝。
太21:28-32
与判决性的
对以色列的审判
神在这个世代已将神国度的管理权,
从不信的以色列人转移到其它的管家。
不结果的无花果树
与判决性的
对以色列的审判
神给以色列最后一次机会悔改,
然后神就弃绝他们。
娶亲的筵席
太18:23-35
与判决性的
所有人都被邀请进入神的国度,
但只有悔改的人能享受他的祝福。
不怜悯人的仆人
太18:23-235
与判决性的
天国里的审判
神为一个罪人的悔改高兴。人类应效法神的饶恕。
门徒应能从比喻中获得属灵的真理。
财主与拉撒路
路16:19-31
人在今世必须在神与金钱
之间作适当的优先考虑。
机灵的管家
耶稣的门徒必须慈惠地使用金钱,
因为这样才能在将来获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主耶稣永远陪伴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