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是国防强大的基础不强大会怎样

1894年的甲午战争,成为每个中国人心中永远的伤痛1954,第二个甲午年,抗美援朝的胜利让中国人民扬眉吐气2014年又逢甲午年,《参考消息》发文反思“中国甲午百年”
国防不强,经济再繁荣也会成瓦砾
  日,日军在朝鲜丰岛海面击沉运送清军的英国商轮“高升”号(右),引爆中日甲午战争
  1954年,周恩来总理出席日内瓦国际会议。中国开始以崭新的形象出现在国际舞台
资料图片&&1894年的甲午战争,成为每个中国人心中永远的伤痛&&1954,第二个甲午年,抗美援朝的胜利让中国人民扬眉吐气&&2014年又逢甲午年,《参考消息》发文反思“中国甲午百年”&&国防不强,经济再繁荣也会成瓦砾&&1894年甲午战争失败,中国受压迫的屈辱历史达到了顶峰,此后的120年间,甲午年成为对中国人具有特殊含义的年份。&&1954,第二个甲午年,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新中国,洗刷了自鸦片战争以来100余年的耻辱,中国人民扬眉吐气。&&2014,第三个甲午年,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越来越迈向世界舞台的中心。三个甲午年,中国历史命运的三大转折,不能不让我们掩卷沉思,感慨万千。今天,我们摘发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孟祥青发表在《参考消息》上的文章《三个甲午年:中国命运的三大转折》,是为纪念。&&1894年甲午战争&救亡图存的起点&&1894年的甲午战争是近代日本侵华的肇始。早在16世纪,统一日本的丰臣秀吉就产生了“天皇居北京,秀吉留宁波府,占领天竺”的念头,并付诸行动。但囿于国力的原因,三次侵朝均无功而返。此后,开疆拓土必先自吞并中国始,成为日本的信条&&通过“明治维新”近一代人的努力,日本不但继承了西方扩张主义的思想,也逐渐建成了近代民族国家的体制,形成了强大的国家力量,确立了海外扩张的国策。为配合扩张需要,日本在军事体制方面完成了较为全面的改革,于1878年成立参谋本部,实现了军政、军令的统一。&&在甲午海战前的1886年,日本即派遣间谍对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社会作了详尽的侦察。在军事部署上,制定了以夺取制海权为主的海军战略,组建了进攻性的联合舰队,并组织了多次海军大规模对抗演习和陆海军联合大演习,为其对外侵略扩张作了充分的准备。&&反观清政府,不但在政府高层存在着“海防”和“塞防”之争,制约了海军的建设发展,而且在海军力量的建设和运用上均存在较大误差。在对海军舰队的运用上,也将海军的作用局限于“拱卫京畿”,严重束缚了海军进攻力量的发挥。朝野上下弥漫的贪腐之风,也严重打击了海军的士气和作战能力。仅从双方战前的各项准备来说,可以说大战未至,胜负已分。&&而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让日本“赌博式”的侵华计划得以奏效,沉重的割地、赔款条约成全了日本的快速崛起,也成为压垮清廷的“最后一根稻草”。以此为节点的60年,“驱逐日寇、抵抗侵略”成为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主旋律。日本取代欧美列强成为中国最主要的侵略者后,其对中国的奴役和压迫,对中国人民的掠夺和残杀,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最为黑暗的一页。而二战后日本对其滔天罪行的无理诡辩和在中国钓鱼岛问题上的百般抵赖,是中日关系始终难以根本改善的重要原因。&&1954年甲午年&走向复兴的开端&&1954年甲午年是中华民族实现独立、走向复兴的真正开端。这个甲午年之所以具有节点性质的意义,皆因两件事情:一是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束,二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抗美援朝战争奠定了中国半个多世纪和平发展的基础,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光辉的一笔。1949年成立的新中国,西藏和沿海少数岛屿还未解放,大股土匪活动猖獗,严重危害社会稳定,基层政权尚未完全建立,已经建立的基层政权还不牢固,国家经济建设任务繁重。而军事上,解放军精简整编工作刚开始,军队武器装备基本上是小米加步枪的水平,海军、空军和装甲兵部队都在组建过程中,部队没有现代化装备,也没有现代化战争经验,且解放军大部分部队已投入恢复国民经济的生产建设,没有打仗的准备。&&反观美国,1950年的工农业生产总值为2848亿美元,钢产量8772万吨,拥有强大的海军和空军,全面掌握着战场的制海权和制空权,同时还拥有原子弹和其他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在敌我力量如此悬殊的情况下,选择和平还是战争,成为摆在新中国领导人面前的一道难题。但正如毛泽东指出的那样,“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对中国,对朝鲜,对东方,对世界极为有利”。&&历史证明,我们从抗美援朝战争收获的“利益极大”:中国出兵朝鲜,冲破了美国对我的战略包围,奠定了新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大国地位,为我们赢得了半个多世纪的和平建设环境。抗美援朝战争使中国获得了苏联的信任和援助,有力促进了中国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抗美援朝战争推动了新中国领导人思想认识的巨大飞跃,领导层首次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科教文化事业放在同步并进的位置上。&&1954年还有一件具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即诞生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确认了人民群众成为国家主人的事实,规定了人民民主专政制、人民代表大会制、民族区域自治制等各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其他的基本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人依法治国的开端。&&2014年又逢甲午&由富到强的节点&&因为特殊的年份和敏感的钓鱼岛争端,日本不可避免地仍然是我们必须关注的对象。但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升和自我“刮骨疗伤”的改革勇气,已经注定了我们的使命任务不能也不会再局限于“战胜日本”&&然而,随着美国加快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日本右翼势力迅速抬头、在扩军修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又让我们不得不时刻“警惕日本”。在这样一种特殊的背景下,如何重新定义甲午年,怎样规划好今后60年的建设蓝图,需要我们对自身的根本利益和发展目标、对日斗争方针和国际定位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坚定不移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强军梦”,这是21世纪我国的根本利益,也是最大利益。“强军梦”是“强国梦”的应有之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有强大国防力量作后盾,否则,再繁荣的经济,再灿烂的文化,也可能成为一堆瓦砾。&&我国与日本围绕着历史问题和领土问题的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斗争的结局取决于综合国力的较量,而历史已经并将再次证明,时间在我们这一边。纵观人类历史,领土争端的解决都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而解决领土争端也有过各种模式,既有兵戎相见,也有和平谈判,但不论哪种模式,都必须以实力为后盾。不断提升包括军事实力在内的综合国力,方是解决钓鱼岛问题乃至最终解开中华民族“甲午年”心结的根本之路。&&如果说1894年甲午年是满清王朝由衰到亡的节点,那么新的甲午年就是中国由富到强的节点。而要实现国家的强大,我们不但需要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和国防实力,也要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宣传“中国理念”,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发挥“中国作用”。&&国际角色的转变使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关系日趋复杂,“中国因素”成为影响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的重大因素。所以,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不仅有利于我国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据3月5日《参考消息》11版)&&背景链接&&中日甲午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为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它以日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至日《马关条约》签字结束。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告终,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日本利用中国的巨额赔款发展自己,很快挤进了帝国主义列强的行列。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全国数字报联盟
----更多媒体----
南国都市报
现代生活报
小龙人学习报
申江服务导报
学生英文报
人才市场报
每日经济新闻
国际金融报
上海证券报
上海环境报
三湘都市报
河南日报农村版
华西都市报
金融投资报
四川政协报
精品健康导刊
连云港日报
安徽日报农村版
安徽法制报
今日生活报责任编辑:plb
净额(亿)
同花顺财经官方微信号
手机同花顺财经
专业炒股利器
同花顺爱基金
您有什么问题想要告诉我们?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以便我们向您反馈结果
提交成功,感谢您的支持!
收益宝·活期
7日年化收益率
理财宝·短期
7日年化收益率欢迎来到作文网!
& 勿忘国耻,强我国防_1000字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浏览
勿忘国耻,强我国防_1000字
  我,只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学生,有许多同学比我优秀,但是有一点却让我自豪无比&&我是中国人!
  &五千年忍辱负重;五千年水火刀丛;五千年兴衰沉浮;五千年沧桑苦痛;五千年上下求索;五千年暮鼓晨钟&&&正如陈晓星诗中所说,我们的祖国已有了五千年的历史。回顾五千年,几乎所有帝国主义都侵略过中国,对中国人无尽地羞辱,让中华儿女饱尝了&亡国奴不如丧家犬&的滋味,多少人想为国报仇,却又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而放弃。而后,一些些爱国人士终受不了屈辱,开始了奋起反抗。是什么力量使他们这么勇敢、耐苦,连死亡都不怕了?是他们有一颗报效祖国、拯救祖国的心!
  然而,报效祖国也不一定要上战场去拼个你死我活。现在我们都在进行国防教育,我国的军事法制也有辉煌成就:日,中国海军首批护航编队起航,法律专家随舰全程提供伴随式法律保障;
  日,济南军区军事法院审判员曹雷赴苏丹维和,开创了在异国土地提供法律保障的先例;
  日,&和平使命-2012&联合反恐军事演习拉开序幕,我军法律专家走进&中军帐&。看到他们这么厉害,我们小学生也要有所行动,可是,有人却说:&我们还小,国防全都是大人的事,不用我们管!&但联想过往,《王二小》、《小兵张嘎》和《小英雄雨来》的故事,主人公也是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孩子,而且他们还要冒着生命危险,仍有颗火热的报国之心,我们这些生活在蜜罐中的孩子又怎能不为所动呢?
  孙子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是安全利益。而国防教育就是教我们如何获得安全利益的。国防教育就是要从小教起,如果一个人小时候都不注意国防,又怎能渴望他长大会注意呢?对于国防,大人们已做出很多成就,我们小学生也要不甘示弱。有些人却不以为然:&现在各国和和睦睦,相处融洽,做国防教育实在是多此一举,还不如去玩儿呢!&正所谓&仗可百日不打,国不可一日无防。&如果平时不在意国防教育,等到敌人拿刺刀架到你脖子上时再想起国防,那可就为之晚矣了。
  想想那历史中奋力保卫祖国的英雄人物,如今的中国是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建造出来的,我们这些后代的华夏儿女也一定不要让他们失望,好好地保护祖国的领土完整,保卫祖国母亲,在心中永远刻着:&勿忘国耻,强我国防!&&&&&六年级:嗨,逗比!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不够精彩?
我要点评:勿忘国耻,强我国防_1000字
的其他文章
写作达人推荐瑞士的选择:不能没有强大的国防_新浪军事_新浪网
瑞士的选择:不能没有强大的国防
.cn 日 09:28 中国青年报
  徐壮志
  中立了500年,200多年没打仗了,瑞士还需要军队吗?
  全民公决,78%的公民说:要!
  正像一首歌中唱的那样:“有人减肥,有人饿死没粮”,这边,印巴边境剑拔弩张、巴以冲突愈演愈烈,那边,已经中立了500年的瑞士却对是否取消军队进行全民公决。
  自宣布中立以来,瑞士人的最后一次战争是1798年抵御拿破仑侵略,从此的200多年间,他们没卷入过任何战争,包括两次世界大战。所以“无军队瑞士组织”说,“既然没有任何一支军事力量威胁我们瑞士,那么我们这个人口720万的国家何需国防军?国防军又防谁呢?”
  更重要的是,瑞士国防军现在每年的军费开支是54亿美元,而瑞士政府的年总预算才280亿美元,加上不景气的经济,何不借机放弃这一沉重的负担呢?然而,前不久,其全民公决结果却是78%以上的人不赞成取消军队。
  瑞士人的这种选择对我们这个饱经风霜的国家不无启示,为此我们请来了《世界军事》杂志的军事专家陈虎。
  一国岂能无防无防岂有中立
  中立的瑞士一直全民皆兵
  主持人:瑞士东界奥地利,南邻意大利,西接法国,北连德国。可以说是在强国的夹缝中生存,但是它依然能保持几百年无战事,这其中的道理是什么呢?
  陈虎:瑞士人有个“刺猬战略”,刺猬不去侵犯别人,但遭到侵犯就会浑身是刺。也就是说,以强大的武装来保障中立。瑞士武装部队参谋长的讲话最具代表性:“国防国防,一国岂能无防?无防岂有中立?瑞士要想保持永久中立的地位,要想继续享受百年和平,不但不能彻底废除军队,反而要把瑞士国防军建得更加强大!”
  瑞士一直保持全民皆兵、全民动员的民兵制军队,其军队人数至今仍然高达36万,属于世界人均最高水平。按照瑞士宪法规定,20岁至42岁的男性公民只要身体健康,必须依法服兵役,新兵接受15周的基础训练后正式编入连队,在20岁至42岁期间还要不断返回部队复训和服役。
  此外,瑞士在1815年维也纳会议上被确认为永久中立国之后,仍一直加紧备战,它建成了世界上最完善的地下掩蔽系统,可供全部长住人口使用。有人比喻瑞士像块满是洞孔的干酪,公路旁伪装的居民小屋实际是军事基地的大门,从里面可以开出坦克和装有导弹发射架的军用卡车,地下掩蔽工程里建有各种生活必须的基本设施,储存着可供生活10天以上的所需物资。
  没有军事实力的中立常常被蔑视
  几小时之内,50万瑞士男人穿上了军装
  柳先生(市民):瑞士成功地躲过两次世界大战,它的中立政策是否有其他国家借鉴呢?
  陈虎:其实,瑞士差一点被卷入二战。希特勒军队攻陷法国后,在瑞士东部边境部署了50个师团,但最终让希特勒放弃入侵计划的却不是瑞士的中立政策。
  1937年7月的某天,几小时之内,瑞士的男人们穿上了军装,在一个只有400万人口的国家里竟动员了50万人的大军,他们准备在阿尔卑斯山脉的隐蔽阵地内长期固守,危急关头将不惜炸毁与德国和意大利相联的至关重要的哥大隧道和辛普朗隧道。
  纳粹德国的情报机构向希特勒汇报说,如果德军入侵的话,将遭受重大损失!希特勒在权衡利弊得失后,最终放弃了入侵瑞士的计划。而欧洲其他小国没有这样的军事实力,所以它们的中立常常被蔑视。
  5000多年间只有329年是和平的
  研究结果令人对消灭战争不敢乐观
  秦女士(学生):一个小国能够做到几百年无战事,这是否说明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最终可以找到消灭战争的办法?
  陈虎:马克思主义认为,私有制引起了战争,并且永远会引起战争。只有消灭了私有制、阶级、国家,才会最终消灭战争。瑞士有位学者用计算机对7.3万张卡片、87万条新闻进行数据处理,得出从公元前3200年到公元1964年的5000多年间,世界上共发生战争14513次,只有329年是和平的。
  没有军事实力就没有国际地位
  是历史教训,更是现实要求
  胡先生(出租车司机):瑞士在这个时候出现“是否保留军队”的全民公决,是不是意味着现在安全形势比历史上其他时候要好呢?你对世界安全形势的现状和趋势怎么看?
  陈虎:当然不是,相反,目前正是动荡不安的时期。近来,世界各国都明显加大了国防建设的力度,各主要国家的军费开支在冷战后的变化是个“V”字型的曲线。冷战结束之初,各国纷纷缩减国防预算,但到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又纷纷增加预算。美国2002年的军费预算达3180亿美元,占全世界的1/3,日本也以每年近500亿美元的数目上升到世界第二位。
  超级大国增加军费开支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强化军事工具,为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提供强大的后盾,同时还要通过增加国防预算来进一步刺激世界范围内的军备竞赛并以此来拖垮对手的战略图谋。
  美国为实现其全球战略,对外军事干预越来越频繁。特别是科索沃战争,更是充分展示出美国的常规作战能力已经没有对手,可以任意借助高新技术武器以强凌弱。这使更多的国家开始重新评估安全形势,深刻认识到强大的军队对维护国家独立、主权、统一和安全的重要性,因而不同程度地加快军备步伐。
  另外,军事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国家若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就没有较高的国际地位,这不仅是历史的经验教训,也是现实斗争的具体体现。总之,不论什么因素,各国普遍大幅增加军费,将使世界更加动荡不安。
  国防软弱,国家安全尚无,谈何保护本国经济利益
  两伊战争,美军出动军舰为本国石油船队护航
  靳先生(国家公务员):在军事上投入得多一些,在经济建设上就会投入得少一些,前苏联不就是在与美国的军备竞赛中拖垮了国民经济吗?
  陈虎:面对战争,列宁说:“或是灭亡,或是在经济方面赶上并且超过先进国家。”我想,肯定任何一个国家也不会主动选择灭亡。也就是说,单纯地为了发展经济而放弃或是放松国防建设显然是不行的。
  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应该辩证地来看。明显地,强大的国防是保障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之一,如果国防建设软弱无力,就会受人欺负,有时甚至无法保护本国的经济利益。比如,两伊战争时,美军就出动了数十艘军舰为其石油船队护航。
  其次,两者并不矛盾,现代社会最尖端的科学技术大多在军事领域被开发出来并最先应用于军事。在很多国家,不管在军用还是民用的基础设施建设上,都做到了彼此兼顾,既重国防效益,又重经济效益,平时民用,战时军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当然,如果走向另一个极端,超出国力承受范围,不切实际地穷兵黩武显然也是不行的。
  养兵千日用兵千日
  为老百姓提供安全感
  马女士(公司职员):人家都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那么为了一次不知什么时候才会发生的战争,而养着一支强大的军队是不是有点不值。
  陈虎:依我看,应该是“养兵千日,用兵千日”。先说最容易看到的,每个国家军队都参加国家减灾救灾行动。近两年来,我军参加抢险救灾100多次,为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作出了突出贡献。
  不容易看到的是,老百姓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一种安全感,在人本主义学者马洛斯的论述里,把“安全”与“生理、自我实现”等并列作为人类生存的五个基本需求之一,而能够时刻提供这种安全感的就是一支强大的军队。
  谁要想获得和平就必须随时准备战争
  强大的国防是争取和平的基础
  靳先生:我认为军队的存在和强大还起到一种威慑的作用,使他国不敢轻易侵犯,是这样吗?各国军队采取的威慑手段有什么不同?
  陈虎:确实,现在人们不仅研究应付战争、赢得战争胜利,更重视研究如何遏制战争爆发、阻止战争升级。前不久我看到一位学者关于威慑论述很有道理。他说,美国奉行的是全球威慑战略:主张威慑的主要形式是向对方“显示实力”,通过外交活动和军事准备让对方知道己方的强大,从而打消对方的侵略意图,避免战争的发生。
  而法国是“以弱制强”威慑战略,认为弱者始终保持一支数量适当、生存能力和突防能力可行的核打击力量,这支核打击力量能使入侵的强敌遭受巨大的损失,这种损失同对方希望从其侵略战争中得到的好处相比是得不偿失的。
  瑞士采取的是“总体防御”威慑战略。瑞士认为,自己国小力单,且因为奉行永久中立政策,也不可能有强大的集团做靠山或盟国支援,必须依靠全民性的总体防御。瑞士的总体威慑战略还有一个特点是重视平时的战争准备,认为威慑的成败是在平时就决定了的,“谁要想获得和平,就必须随时准备战争”。而且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向潜在的敌人显示,使其认识到,入侵瑞士就等于“捅马蜂窝”,最终只能以巨大损失换得沉重的负担。
  总之,不管是500年无战事的瑞士,还是不断见诸报端的各地冲突,都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当今世界的任何一个国家,越是渴望和平,越是要有一个强大的国防。
【】【】【】【】
新 闻 查 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强大的国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