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菩萨和木吧将有人拍到了如来佛祖祖的什么宝贝拿去买

查看: 4950|回复: 4
观音菩萨是《西游记》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观音菩萨是《西游记》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西游记》中的观音菩萨,是至今为此的最集中、最全面,了解观音菩萨这一神化故事人物的一部经典著作。观音菩萨是小说中的主线(红线)●在《西游记》一百回的故事里,仅观音菩萨直接出场的章回就达二十回之多,还不算未直接出场露面而被其他人物提到的章回;在《西游记》故事中先后出场的二十余个妖魔鬼怪,为观音菩萨所降伏的占了近一半。(两个数字说明地位重要)●吴承恩在《西游记》第八回中,《我佛造经传极乐,观音奉旨上长安》传述:如来佛准备派一位有法力的使者,去东土寻一个有毅力的和尚,到西方求取真经,以便劝化众生。观音菩萨行近莲台,礼佛三匝,表示愿去东土寻一个取经人来。(西游取经)如来座下的四菩萨、八金刚、五百罗汉、三千揭谛、众多比丘僧尼、优婆塞夷、大小尊者圣僧,没有一个人能办得成这件事。如来一见,心中大喜道:“别个是也去不得,须是观音尊者,神通广大,方可去得。在如来心中,对于观音菩萨也还心存赞许。(得力助手)& & 是如来佛祖派往东土大唐寻找取经人的全权代表;是西天取经团队组建者和直接领导;●精心组织了取经团队,为唐僧到西天取经,保驾护航;●时刻关注着取经事业的进展她能及时赶到,为取经队伍消灾解困。(具体实施)●观音菩萨是《西游记》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日本学者矶部彰甚至认为,《西游记》是以观音信仰为主轴,其结构与密教的曼茶罗有异曲同工之妙。1.西游记中观音形象:在《西游记》中,提到的观音形象大致有以下几种:& & 一般我们所说的观音,是指“圣观音”,亦即“正观音”。这是观音菩萨的“标准像”:观音神态庄严、雍容,头戴香宝冠,身披天衣,腰束贴体罗裙或锦裙。观音健美的面庞和体态,体现了唐代上层妇女的时装和古印度贵族装饰的融合。当然,除了“圣观音”外,其他如“杨柳观音”、“水月观音”、“白衣观音”“延命观音”“滴水观音”、“送子观音”等,都是容貌端庄、衣饰华丽、造型优美,既有菩萨的慈祥,也有女性的柔美。杨柳观音:手持净瓶、杨枝的立像。是近现代最常见的图塑形象。在非正规殿堂与民间,几乎取代圣观音而成标准像。常戴女式风帽与披肩长巾。●《西游记》第六回中,首次对观音菩萨作了正面的外貌描写。“眉如小月,眼似双星。玉面天生喜,朱唇一点红。净瓶甘露年年盛,斜插垂杨岁岁青。”在这里,与其说观音被描写成一位法相庄严的女菩萨,还不如说作者就是按照人世间美貌女子的形象塑造“她”的。这十分典型的女性形象,符合了唐代以后流传在民间的观音传说。●第十二回也有相应的描写,着重强调了手里托着“施恩济世的宝瓶,瓶内插着一枝洒青霄、撒大恶、扫开残雾垂杨柳”,这就是观音菩萨的“救苦原身”。甘露水的瓷瓶插着杨柳枝,有四层意思;瓷代表“慈悲”,瓶代表“平和”,甘露水代表“清凉”,杨柳枝代表“柔软”。鱼篮观音:脚踏鳌鱼手提盛鱼竹篮之像,或反手提鱼。●第四十九回写观音菩萨早上扶栏看花时,不见池中金鱼出来参拜,掐指一算,知道它在通天河成精,陷害取经人。于是连梳妆打扮都不及,就在林中削篾编篮。(未化妆原貌)●作者借孙悟空的眼光介绍她:“懒散怕梳妆,容颜多绰约。散挽一窝丝,未曾戴缨络。不挂素蓝袍,贴身小袄缚。漫腰束锦裙,赤了一双脚。披肩绣带无,精光两臂膊。玉手执钢刀,正把竹皮削。”●这一节里讲,人们看见她,都说是“活观音菩萨”,都拥向河边,“也不顾泥水,都跪在里面,磕头礼拜。内中有善图画者,传下影神”。但正是因为她没有梳妆,便少了一些神圣的灵光,却多了一些世俗的情味,使得与百姓的距离近了起来。& & 持莲观音:坐莲叶上,手持莲花,常为清丽的少女面孔。●第四十二回观音菩萨令惠岸去李天王处求借天罡刀三十六把,“菩萨接在手中,抛将去,念个咒语,只见那刀化作一座千叶莲台,菩萨纵身上去,端坐在中间”,并且智擒了红孩儿。但其中仍留有“杨柳观音”的痕迹。& & 在第七十一回提到的骑观音和第十四回里“手搀孩儿”的观音老母形象,在各地寺庙的观音造像中也时有出现。●如第十二回变化成“疥癞形容,身穿破衲,赤脚光头”的和尚,来点化愚氓众生;●第十七回为了收妖,又变成白衣秀士“凌虚子”的形象。& & 《西游记》里观音菩萨还常常变化成各种异相这一切与佛教因缘说法、方便众生的理论若合符节,那里需要那里就现示,需要什么就示现什么,同时儒释道三家的界限模糊又得有趣。这不得不令人感叹中国民间文化的强大包容力。西游记虽然是虚拟的,但是唐僧师徒历经百险求取真经的故事,不仅家喻户晓,而且是中国文化的集中代表。2.组织西天取经团队:& &《西游记》中西天取经团队,在观音菩萨亲自主持和领导下,确定了目标和方向,全队人员赤胆忠诚、坚守信仰、百折不挠、坚韧不拔、创新思维、团结协作、勇往直前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体现,成为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 & ●在观音菩萨看来组织西天取经团队,首先必须分析取经过程中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从而决定管理者和参与者的人选。道路曲折、途中多妖魔鬼怪,这是必须事先预见到的,也是观音菩萨一手设计的。▲吴承恩着力塑造的取经五人组合,是中国古典小说里最著名的团队之一,堪比“桃园三结义”的刘关张、“梁山”上的一百单八将和轰动江湖的“三侠五义”…… 主管取经事务的观世音菩萨自然揣摩透了如来的心思,他去大唐物色取经人选,很自然地就选中了金蝉子转世的唐僧。从“取经八十一难”也可看出,唐僧取经显然是佛祖事先拟定好的。& & ●主管取经工作的观世音菩萨从灵山去大唐,自西向东;而唐僧取经则是由大唐去灵山,自东向西。所以观世音菩萨物色的取经人选依次是沙僧、猪八戒、白龙、孙悟空,而唐僧收徒弟的顺序则是孙悟空、白龙、猪八戒、沙僧。(托衬艰难)组织、写法技巧。中国人凡事都讲究圆满,于是在取经的人事安排上观世音菩萨也做足了文章,正好选了师徒五个,以应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意。(符合佛意)& & 师徒五个都有显赫的过去,也都有被贬下凡的遭遇。相似的经历大约可以使他们在取经路上拧成一股绳,观世音菩萨物色的取经五人组成员性格不尽相同,但彼此搭档在一起还算得体。●师徒五个最终到达灵山取得真经,一方面是由于以观世音菩萨为首的众仙明里暗里护着,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取经团队本身已具备了过硬的素质和一些抵御风险的能力。师徒五个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最大限度发挥了团队优势。菩萨对唐僧深信不疑:确定团队人员:& & ●在观音菩萨眼里唐僧是完美型的:他目光远大,目标明确,有组织设计能力,注重行为规范和工作的高标准,他最适合担任了团队的主管。如果一个团队中没有唐僧,这样的团队就只是一群乌合之众,不会有什么远大的前程。唐僧是这个团队的领导者,忠厚正义、仁爱礼让,有其坚定的信念。如果不是潜心修炼的得道高僧,观音菩萨怎会选他当取经人呢?应该说他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虽然没有半点高强的武艺,还时时需要人保护,却能够把桀骜不逊的孙悟空、一心逃走的猪八戒、凶神恶煞的沙和尚都凝聚到一起,这需要领导艺术和人格魅力。& & ●在观音菩萨眼里力量型的孙悟空:干劲十足,崇尚行动,解决问题不过夜,注重工作结果,能够迅速理解和完成团队的任务,是团队的业务骨干。就西天取经团队来说,悟空绝对是工作能力最强,业绩最突出的一个顶梁柱,用好这样的人:一是明确工作任务,坚定取经目的,即目标激励,是关怀,即情感激励。除了这两项法宝之外还有一个最关键的“紧箍咒”,这是悟空最怕的一招,不到万不得已不用,事实证明成就唐僧取得真经的这三样用人法宝在团队管理中一样有效。& & ●在观音菩萨眼里活泼型的猪八戒:热情奔放、感情外露,善于活跃工作气氛,他承担了团队的公共关系工作。八戒曾为天蓬元帅的资历让他熟悉各路神仙,用现在的话叫社会关系广泛,能办事。八戒嘴巴甜,会说话,在单调枯燥的取经路途上却是个开心,解闷的。没有八戒的尖懒馋滑也衬托不出悟空的精明能干。在团队中八戒绝对是个出色的公关人员,能够处理好方方面面复杂的人际关系问题,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 & ●在观音菩萨眼里和平型的沙和尚:他平和、冷静、有耐心,承担了团队的事务性工作。事实证明,他能够胜任这份工作并且持之以恒,而且能够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别看他平时默默无闻,可每次到了最后关头都是他来稳定局面。在师傅遇难,悟空受困时,八戒嚷嚷要分行李,沙僧立场坚定不肯散伙,耐心劝师兄想法搭救师傅,按现在的话来说,沙僧属于对团队有较高忠诚度的专业技术人才。& & 菩萨在寻找取经团队的过程中,经过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基本掌握了每个人的性格特征。我们能看出,这几个人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专长。●在打造这个取经团队的时候,菩萨充分考虑到了团队整体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素质结构、专业结构、能力结构等多种因素。●在忠诚可靠、意志坚定的以唐僧为主要领导的带领下,团队中既要有能冲锋陷阵、敢打敢拚的孙悟空,也要有扎扎实实、任劳任怨的老黄牛沙僧,还要有时不时给能人泼泼冷水、关键时刻又能鼎力相助的猪八戒。●在运作过程中,也不是袖手旁观、不闻不问,而是多方关怀、不断点化。对于授权,菩萨也因人而异,对不同的对象授予不同的权力。几次幻化为美女,意欲教导八戒收敛凡心,以免误事;赠紧箍咒与唐僧,用来控制孙悟空,以防辞职不干或者跳槽。凡此种种。处处体现了菩萨高超的用人之道。●吴承恩先生真是出手不凡,在组建“取经团队”时也别具匠心由唐僧、悟空、沙僧、八戒、小白龙五个缺一不可的人物组成的“取经团队”堪称最佳组合。& & 这个团队最大的好处就是互补性,领导有权威、有目标;员工有能力,但是自我约束力差,目标不够明确,有时还会开小差。但是总的来看,这个团队是个非常成功的团队,虽然历经九九八十一磨难,但最终还是修成了正果。一个坚强的团队,基本上要有四种人:德者、能者、智者、劳者。德者领导团队,能者攻克难关,智者出谋划策,劳者执行有力。所谓“德者居上、能者居前、智者在侧、劳者居下”是也。3.充满人性的观世音:(红线)●《西游记》中,观世音是佛教众神中唯一的女性,具有救苦救难、大慈大悲的性格特点。关于观世音由男到女的神奇变化,我们姑且不论,需要注意的倒是观世音身上体现出的济人所困、解人灾愆(千)的美德。《西游记》不仅展示了观音的无边法力,而且还把她塑造成一个大慈大悲、充满人性的善神、凡神。小说以侧面烘托的手法,描绘了各类人物对于观音的崇敬、虔诚心理。●汉民族民间信仰佛教,是一种感性信仰,是从具体(菩萨)开始的,他们崇尚的是一种实用主义的宗教。而观世音的应声即现,帮人度过厄难,非常符合汉民族尚义仁慈的性格特点。自佛教传到中国后,观世音就成了汉民族的热门话题,救苦救难也就成为观音菩萨的代称。●在广大百姓心中,她甚至超过了高高在上无欲无望的如来佛祖,而成为与他们感情最深、关系最密切的菩萨。《西游记》基本上延续了这种传统。小说《西游记》中观音的与众不同。相对于供奉在寺庙祠院里那个庄严肃穆的观音菩萨而言,●小说中的观音菩萨明显地露出世俗化的深深痕迹:明显地充满人性的观世音。●唐僧师徒路经黑风山,唐僧的宝贝袈裟被黑熊精掳去。悟空上门索要,却没有讨到便宜。无奈之下,他跑到南海去请如来观音菩萨。为了制服黑熊精,观音菩萨采纳了悟空的主意,变作苍狼精凌虚子的模样,真个是“鹤氅仙风飒,飘摇欲步虚”,显示出观音菩萨的无边法力。连孙悟空都赞叹道:“妙啊!妙啊!是妖精菩萨,还是菩萨妖精?”悟空的本意并非调侃冒犯菩萨,但敏感的观音却还是反唇相击:“悟空,菩萨,妖精,总是一念;若论本来,皆属无有。●”既暗含调侃,又语带双关,观音菩萨的这一番阐释确实高妙至极。她又嘣出“菩萨,妖精,总是一念;若论本来,皆属无有”这样的言辞。此时的观音菩萨,摇身一变为作者吴承恩向神圣与权威挑战的代言人。(是人性化观音)●六百里钻头号山火云洞圣婴大王红孩儿纵风摄走唐僧,孙悟空受制于红孩儿的三昧真火,再次赴南海普陀山求救。当观音听悟空说妖精变成她的模样,一向温柔娴静的她也不禁心中大怒,并恨的一声,将手中宝珠净瓶往海心里扑的一掼。原来一向慈眉善目的观音菩萨也有金刚怒目的时候。这是人性的(观世音特写)。●通天河灵感大王冻结河面,诱唐僧踏冰过河,使其落水遭擒。心急如焚的悟空直闯普陀山竹林,见到了未曾梳洗打扮的观音菩萨。小说专门用一篇韵文对此时的菩萨作了一番绘声绘色的描绘:远观救古尊,盘坐衬残箬。懒散怕梳妆,容颜多绰约。散挽一窝丝,未曾戴缨络。不挂素篮袍,贴身小袄缚。漫腰束锦裙,赤了一双脚。披肩绣带无,精光两臂膊。玉手执钢刀,正把竹皮削。此时的观音倒更似一位妖憨可爱的邻家小女了。很明显,作者吴承恩在此对佛教经典及人们心目中的菩萨进行了世俗化的还原,佛性神性少了,而人情味却更浓了。由此,我们能真实地感受到《西游记》中观音菩萨的一个最大特点,即世俗化,人情化了,用现在比较时髦的话语便是观音被“消解”了。观音菩萨身上神性的消解,但她身上救苦救难、大慈大悲的人性没变,从这一点出发,作者对观音菩萨的一些生活化的描述,不但没有削减其作为菩萨的人格力量,反倒让人们更觉得可亲可敬,并获得较大的认同感。●观音菩萨在《西游记》小说中的地位是十分突出的,就具体的情节来说,可以说,观音的活动贯穿于整个取经过程中。小说以一个个观音为唐僧师徒排忧解难的故事为依托,艺术性地再现了具有“称名救苦,随类应现”、“具一切功德,慈眼视众生”、“三十二应身,十四种无畏”等品格的观音菩萨的形象。观音是《西游记》作者偏爱的一个形象。作者是在极力地以一个普通民众或佛教信徒的身份去表现她,塑造她,把她描绘为人与神的完美结合4.小说对观音形象直接而详细的描写共有三次:& & ●第一次是在如来的说法大会上,观音自荐去东土寻找取经之人,众菩萨眼里看到的观音是:“理圆四德,志满金身,璎珞垂珠翠,香环结宝明,乌云巧迭盘龙髻。绣带轻飘彩凤翎,碧玉纽,素罗袍,祥光笼罩,锦绒裙,金落索,瑞气遮迎。眉小如月,眼似双星,玉面天生喜,朱唇一点红,净瓶甘露年年盛,斜插垂杨岁岁青。解八难,度群生,大慈悯,故镇太山。居南海,救苦寻声,万呼万应,千圣千灵。兰心欣紫竹,蕙性爱香藤,是落伽山上慈悲主,潮音洞里活观音。(慈祥女性)& & ●第二次是在长安唐太宗的水陆法会上,观音带着木叉,飞上了高台,踏着祥云,直至九霄,献出救苦原身,托了杨柳净瓶。唐太宗等人见到的菩萨是:“瑞霭散缤纷,祥光护法身,九霄华汉里,现出女真人,那菩萨,头上带一顶:金叶纽,翠花铺,放金光,生锐气的垂珠璎珞;身上穿一领:淡淡色,浅浅妆,盘金龙,飞彩凤的结素蓝袍。胸前挂一面:对月明,舞清风,杂宝珠,攒翠玉的砌香环佩,腰间系一条:冰蚕丝,织金边,登彩云,促遥海的锦绣绒裙,前面又领一个飞东洋,游晋世,感恩行孝,黄毛红嘴白鹦哥,手内托着:一个施恩济世的宝瓶,瓶内插着一枝洒青霄,撒大恶,扫开残雾垂杨柳。玉环穿绣扣,金莲足下深,三天许出入,这才是救苦救难的观世音。(慈母女性)& & ●第三次是在孙悟空去南海求菩萨来对付通天河里的鲤鱼精,悟空见到观音:”远观救难苦尊,盘坐衬残箬,懒散怕梳妆,容颜多绰约,散挽一窝丝,未曾戴璎珞。┉┉。& & 这三次描写,从外貌、衣着、环境等方面全面地描绘了一位美丽的女神。这里既有神灵世界,众仙人眼中的观音;也有婆裟世间,众凡人眼中的观音。在刻画观音端庄秀美容貌时,对她的神力作了崇高的礼赞,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5.观音还是大慈大悲的善神:(从具体写人性更深一步)●且不说取经队伍中的一师三徒一马本都曾是在西天仙界犯了天条的“罪人”,遭受天法的惩处,是在观音的慈悲之下才有了西去求法的机会;也不说观音收服了熊罴怪而不伤其性命,只是把它带回普陀落伽山做守护神;收服了鲤鱼精,把她带回南海让其听经修炼;●就说观音收服红孩儿的细节,就完全表现出了她的慈悲。在收服红孩儿大战的前夕,她事先对周围三百里远近的生灵作了妥善的安排,甚至连窝中的小兽、窟内的雉虫,都送上了巅峰,以保证它们的安全,方才将净瓶扳倒,水淹山头,连孙悟空都感叹说:“果真是个大慈大悲的菩萨!若老孙有此法力,将瓶儿往山一倒,管什么禽兽蛇虫!”这孙悟空的言语,更加反衬出观音的慈悲之心。★在那个万物百姓为刍狗、草芥人命的专制时代,观音的慈悲反映了人们的善良愿望。观音更是一位充满人性的凡神。小说着力表现了她的人性化的言语行为和性格特点:当听说妖魔变成了她的模样欺骗了猪八戒时,她更是“心中大怒……恨了一声,将手中宝珠净瓶往海心里扑的一声”。李卓吾评点这一段批语曰“菩萨也大怒。大怒便不是菩萨。”评点者是一语道破了作者不只是写出观音的神性,还表现了观音的人性的秘密。作者是把观音当作世俗人来写的。也就淡化了其身上的佛性和神性。●观音的这种人性特点还体现在她与悟空的关系上,观音到长安寻访取经的人,路过五行山,不禁为这个昔日“十万军中无敌手,九重天上有威风”的英雄的当下处境叹息不已,悟空则对她说:“承看顾,我在此度日如年,更无一个相知的来看我一眼。”这样,悟空把观音当作自己的知己。后来,悟空又一次被唐僧驱赶,走投无路,他来到了观音处诉苦。在别人面前,孙悟空都是那样的不可战胜,但在观音面前,却是这样的伤心以求,●而观音对他则像一位慈爱的母亲,劝慰着在外受了委屈的孩子。她一方面是款款对悟空说:“似你有无量神通,何苦打死这许多草寇!草寇虽不良,到底是个人身,不该打死。比那妖禽怪兽、鬼魅精魔不同。那个打死是你的功绩,这人身打死,是你的不仁。但祛退散,自然救了你师父。”另一方面,她又谆谆告诫唐僧:“你今须是收留悟空,一路上魔障未消,必得他保护你,才得到灵山,见佛取经,再休嗔怪。”在这里。观音既指出了孙悟空有疾恶过甚之失,又基本上肯定了孙悟空,对其一路上打妖除魔的行为表示赞许。取经队伍对于这位菩萨更是虔诚:(对比衬托)●如沙和尚与惠岸在流沙河打得难舍难分,但当知是观音时,连声喏喏,收了宝杖,让木叉(惠岸)揪了去。见了观音是纳头就拜,并为因自己的无知冲撞了菩萨而认罪,向菩萨坦白自己的身份,也向菩萨诉说自己的苦楚;●八戒与惠岸也是打得难分高下,菩萨从空中抛下一莲花,隔开了耙杖。怪物见了,责备惠岸怎么弄个“眼前花”来哄他,惠岸告诉他这是观音菩萨抛下来的莲花。八戒听了,急声问道“南海菩萨,可是扫三灾,除八难的观世音?”并撇了钉耙,纳头礼拜,要惠岸引见。木叉告诉他菩萨在上,他立即朝上磕头,并厉声高叫“菩萨。菩萨,恕罪!恕罪!”向菩萨说明了自己的身份,讲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并请求菩萨拔救。●从沙僧、八戒等仙怪的前后变化可以看出他们对观音菩萨那种敬仰的态度。●还有孙悟空,虽然有大闹天宫的本领和豪气,但对观音菩萨却也十分尊敬。●孙悟空请来观音收服红孩儿,观音和悟空一同过海时,菩萨要悟空先过,悟空却十分恭敬地说:“弟子不敢在菩萨面前施展,若驾筋斗云叼,披露身体,恐菩萨怪我不敬。”这是何等的恭敬。●不但如此。他还吩咐猪八戒“若见了菩萨,切休仰视,只可低头礼拜”。●还有一次,悟空和八戒发生了冲突,八戒向悟空求饶:“哥哥,不看师父啊,请看在海上菩萨之面,饶了我罢!”悟空见八戒说起了菩萨,也就回心转意了,说:“兄弟,既这等说,我且不打你。”可见,尽管悟空和八戒有着许多的不同,但观音菩萨却是他们共同的仰敬人物。小说更是以浓墨渲染了唐僧对观音的虔诚。取经路上。他是动辄就举香望南朝拜。虔诚得有点迂腐。●当悟空刚出五行山,心猿不正时,观音变作一老母,给唐僧一紧箍儿以控制悟空,老母化一道金光,回东而去,三藏情知是观音菩萨,急忙撮土焚香,望东恳恳礼拜(15回);●皇上御赐的白马被白龙吃了,唐僧是哭天喊地的责怪着悟空,当得知是观音为他取来了白龙马时,他却又就地撮土焚香,望南礼拜(16回);●在观音禅院,袈裟被黑熊罴抢走后,悟空请来了菩萨,和他一起用计拿回了袈裟,三藏闻言,也是马上摆香设案,朝南礼拜(19回):在高老庄,三藏听说菩萨曾经劝说猪八戒为善,与他为徒,他忙吩咐高老头准备香案,净手焚香,望南礼拜道:“多蒙菩萨圣恩”(20回);●当他听悟空等说是请来菩萨降了红孩儿后,也是“急忙跪下,朝南礼拜”(49回)。也难怪这唐僧,虽然身边有三个本领超强的妖性徒弟,却不能很好地统摄他们,一路上他的危险和烦恼不断,但他却处处得到了菩萨的关照,观音既为他解除烦恼。又为他保全性命,还要成就他的事业。人生路上,有如此重要之靠山,又怎能不倍加尊敬?& & 可以看出。小说一方面强调了观音的慈爱善心,另一方面又突出了她的救灾救难,看到的是一个为人们消灾、除难、赐福的观世音菩萨。作品如此描写观音,正是从民间信仰出发的,是民间观音信仰的艺术再现。小说中塑造的观音形象是古代民间观音信仰的体现,也就是说,古代民间的观音崇拜热潮是小说塑造观音形象的源泉。在佛教中国化不断加强,观音信仰更为世俗化人性化,她既成为整个佛道神仙体系中的一员,又是一位存在于人们生活中的普通的善神、福神。“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是每个时代的苦难众生,都会期待这样一位大慈大悲的菩萨现身、解救人们于烦恼的苦海。
老年币 +10
& & 观音菩萨-----法力无边,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美好善良的化身!
观音菩萨-----中国人心底里美好善良的化身!
我敬慕你的才华,和知识的富有。向你学习,盼望多关注,常提携。
& && &&&都祈祷观音,为的是平安,百姓的心里话。
网上文章,建议短一些,一事一议最好。
Powered by【观自在菩萨】观自在菩萨哪款好?看实拍,买好货!- 京东优评
当前位置:
& & 观自在菩萨
观自在菩萨
京东优评,为您推荐的“观自在菩萨”相关产品的购买用户评价
还没有买家印象哦~快去购买抢先好评吧~[转载]14.如来佛的五件宝贝?
14.如来佛的五件宝贝?
《西游记》第8回:如来佛祖让观音菩萨去东土寻一个“善信”来取经,
菩萨道:“弟子此去东土,有甚言语吩咐?”如来取出锦阑袈裟一领,九环锡杖一根,对菩萨说:“这袈裟、锡杖,可与那取经人亲用。”又取出三个金箍儿,递与菩萨道:“此宝唤做紧箍儿。虽是一样三个,但只是用各不同,我有金、紧、禁的咒语三篇。假若路上撞见神通广大的妖魔,你须是劝他学好,跟那取经人做个徒弟。他若不伏使唤,可将此箍儿与他戴在头上,自然见肉生根。各依所用的咒语念一念,眼胀头痛,脑门皆裂,管教他入我门来。”那菩萨闻言,踊跃作礼而退。
如来一共给了观音五件宝贝:袈裟、锡杖,这是指明了给取经人亲用的。按上级指示,三个金箍儿这是给取经人徒弟用的,那么,就应该分别套住:猴、猪、沙三人。但是,观音菩萨却套住了:红、空、熊三人。观音菩萨是怎么做的:第一个紧箍儿把孙悟空紧住了,
给取经人做了徒弟;第二个禁箍儿把黑熊精禁住了, 带回去帮她看门守山。第三个金箍儿,一直舍不得用,是这三个金箍儿里最厉害的一个,
一个抵五个, 套着红孩儿的头顶,双手与双脚,自己带回去做个善财童子。
观音菩萨用这三个金箍儿,稳住了三个神通广大的妖魔, 她只给了取经人一个,
自己却留用了两个。在观音菩萨的眼里,红孩儿才是最神通广大的妖魔;孙悟空与黑熊精也都是比较神通广大的妖魔;猪八戒与沙和尚还算不上是神通广大的妖魔。
《西游记》第17回:他两个从洞口打上山头,自山头杀在云外,吐雾喷风,飞砂走石,只斗到红日沉西,两人打成平手。可而红孩儿差点把孙猴子挂了,
菩萨收伏红孩儿时还找李天王借了三十六把天罡刀。《西游记》第42回有一段:当红孩儿被三十六把天罡刀穿住后, 菩萨叫她的徒弟木叉赶上去,
用降魔杵(有千斤重)如筑墙一般,筑了有千百余下,
那妖精,穿通两腿刀尖出,血流成汪皮肉开。好怪物,你看他咬着牙,忍着痛,且丢了长枪,用手将刀乱拔。行者却道:“菩萨啊,那怪物不怕痛,还拔刀哩。”可见,
红孩儿要比孙悟空厉害的多。在观音菩萨眼里, “红、空、熊”这三个才是神通广大的妖魔。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观音在《西游记》中不是作用,而是主导整件事情的关键人物。神的命运当然要靠自己的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观音他一个南海的菩萨,怎么也想不到去到西方又被佛祖派到东土去寻找取经人。观音当时跟佛祖说:“你另请高明吧”,观音实在也不是谦虚,佛祖跟观音说他已经研究决定了,让观世音前往东土。&br&&br&由于神仙影响人类的事件不能以神的姿态直接出现,观音也是化作凡人由木吒护送前往东土,途中顺便降服了猪八戒、沙僧、小白龙。别的妖怪恰好都没招惹到他,可见玄奘西行时突然增添更多妖怪确实有预谋。&br&&br&由于观音不能直接显身说让李世民找人去取经,观音像领导微服私访一样游荡,当地土地也很紧张。最终搞了泾河龙王和阴曹地府的戏,决定由唐僧去西天取经。观音在西天取经这事上主要做了三件大事,第一,他以肉身凡体不远万里来到中原,同样受尽磨难。第二,他为唐僧西行做出妥善安排,唐僧一路上尽能化险为夷,从来没出过差错。第三,观音成为了仙佛级神奇宝贝大师。&br&&br&观音就是传说中真正的宗师级神奇宝贝大师,除去观音二十八部不说,下面我们来盘点观音麾下的宠物。&br&&br&&ul&&li&超能综合系 孙悟空&/li&&/ul&拥有岩石系、金属系、幽灵系、格斗系为一体的神奇宝贝,身经百战自是不提,观音化身凡人让唐僧骗孙悟空自己进入大师球。原形是石猴,能够进化为孙悟空。&br&&img src=&/be8dc05b2afae2cb75e253682dff5dc5_b.png& data-rawwidth=&204&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4&&&br&&ul&&li&究极格斗系 熊罴怪&/li&&/ul&据说黑熊精也是变化多端,总之,黑熊精实力与孙悟空旗鼓相当,由孙悟空亲口承认,因此观音送了他一个大师球。原形是黑熊,能够进化为熊罴怪。&br&&img src=&/767a2bf688d78effb27db2a27a6c3164_b.pn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3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767a2bf688d78effb27db2a27a6c3164_r.png&&&br&&ul&&li&究极火系 圣婴大王&/li&&/ul&红孩儿的悟性极高,寻常的妖怪好歹要修炼千年才拥有足够的实力。比如白素贞就修炼千年才会三昧真火,红孩儿三百多年就已炼成,并且能够击败孙悟空。尽管格斗实力不如,技能却是一流,因此观音菩萨送了他一个大师球。&br&&img src=&/bb55cbf83cbd8aaef90ab_b.png& data-rawwidth=&590& data-rawheight=&7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0& data-original=&/bb55cbf83cbd8aaef90ab_r.png&&&br&&ul&&li&仙系 猪八戒&br&&/li&&/ul&&br&天蓬元帅官职极高,可谓真仙。因此算他是仙系,他的兵器和法术也确实比猴子高级,不是一般的能耐,只是为人太懒,等级不如猴子高。作为一只猪,据说他水中战斗也还过得去,不过毕竟是陆地系,他还隐藏木系属性。原形是猪刚鬣,能够进化为家猪(怎么感觉是退化了)&img src=&/808b7eabde603aca2eb55b_b.png&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6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808b7eabde603aca2eb55b_r.png&&&br&&br&&ul&&li&高级水系 沙僧&/li&&/ul&常年在水中修炼的河童,兵器由月树神木制成,隐藏着土系属性。战斗力弱于孙悟空和猪八戒许多,不过水中战斗有优势。能够由河童进化为河妖。&br&&img src=&/53eb1cf1180_b.pn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4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53eb1cf1180_r.png&&&br&&ul&&li&高级恶系 赛太岁&br&&/li&&/ul&观音菩萨的坐骑,种类比传说中的麒麟次上一等。犼使用太上老君的法宝能够放出神奇的风沙技能。另外有传说金毛吼刀枪不入,小说对金毛吼的硬实力描述有限,不过作为观音的坐骑,应该速度敏捷才对。能够由金毛吼进化为望天吼,你们说吼不吼。&img src=&/d5a4c8cc9dbdc87c1e4922_b.png&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9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d5a4c8cc9dbdc87c1e4922_r.png&&&br&&ul&&li&究极水系 灵感大王&/li&&/ul&观音麾下的大金鱼,有一定操纵天气变化的能力,在水中作战能平战猪八戒和沙僧,是否能进化为暴鲤龙不得而知。&br&&img src=&/9bf6899d5bac7b75fbd5ac_b.png& data-rawwidth=&599& data-rawheight=&3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9& data-original=&/9bf6899d5bac7b75fbd5ac_r.png&&&br&&br&&ul&&li&高级水系 鳌龟&br&&/li&&/ul&&br&传说中的洛书也称为龟书,就是由这只乌龟传出,他做过大禹和佛祖的宠物,现下替观音驼玉净瓶。装满海水的玉净瓶让孙悟空拿都拿不起来,鳌龟却可以驼起,鳌龟也经常充当观音坐骑遨游四海。&img src=&/2fba6456574bbc051e6ecf47_b.pn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2fba6456574bbc051e6ecf47_r.png&&&br&&br&&ul&&li&飞行系 白鹦哥&br&&/li&&/ul&观音无论去哪都由白鹦哥在前方探路,可见飞行速度极快,视线辽阔,是很好的辅佐型。&br&&img src=&/37b2617bfb1fe8aea2714f_b.png&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4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37b2617bfb1fe8aea2714f_r.png&&&br&&ul&&li&龙系 黑龙&/li&&/ul&相传是观音的坐骑之一,在上古传说中黑龙被女娲斩杀,又有一只黑龙被大禹降服,这种黑龙品种应该经常兴风作浪,属于究极水系一类。&img src=&/32cffdfce15d75e72679b8_b.pn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42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br&&br&&ul&&li&龙系 善财龙女&/li&&/ul&相传是西海龙王之女,孙悟空拿不动的玉净瓶,她能够拿动,是最早追随观音的宠物之一。&img src=&/c08e8a01c9dd904f2a4ac82eb045605c_b.pn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2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c08e8a01c9dd904f2a4ac82eb045605c_r.png&&&br&&br&&ul&&li&水火系 小白龙&/li&&/ul&并非成年龙,还被观音锯角退鳞,应该已经不算龙系。因为纵火犯罪,应该属于火系,能够喷水又是水系,水火相济。&img src=&/2fd1feae369c74d140d4e594f7c70689_b.pn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5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2fd1feae369c74d140d4e594f7c70689_r.png&&&br&&br&还有一些传说白蛇、罗刹鬼、夜叉鬼等等也在观音麾下,就不一一举例了。最后还附加一个跑腿的跟班木吒,在三界当中的宠物数量以及实力能够与观音菩萨对等的,我想大概只有西王母麾下一堆怪物了。对不起,观音菩萨在西天取经就只做了这么一些微薄的事情,他不愿意成佛而留在人间观听世间疾苦。成佛的事情还是让唐僧和孙悟空来做吧,观音只想安安静静做一个神奇宝贝训练大师,谢谢大家。
观音在《西游记》中不是作用,而是主导整件事情的关键人物。神的命运当然要靠自己的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观音他一个南海的菩萨,怎么也想不到去到西方又被佛祖派到东土去寻找取经人。观音当时跟佛祖说:“你另请高明吧”,观音实在也不是谦虚,…
因为佛的身份太高,太威严,有些众生会生出距离感,而菩萨给人的感觉比较亲切&br&&br&就好像你是初中一年级学生,有数学题做不懂,你是愿意直接去请教你身边的数学优等生呢,还是愿意跑去中国科学院麻烦数学教授?&br&&br&&b&&u&这个宇宙当中的有些教授啊,就是愿意亲自帮助那些只有初中数学水平的差生,不但愿意帮助他们,还生怕这些差生不好意思问,于是乔装打扮成他们的同学去帮助他们&br&&/u&&/b&&br&你说这些教授的思维方式怪不怪啊?&br&&br&诸佛的慈悲,就是这么“怪”
因为佛的身份太高,太威严,有些众生会生出距离感,而菩萨给人的感觉比较亲切 就好像你是初中一年级学生,有数学题做不懂,你是愿意直接去请教你身边的数学优等生呢,还是愿意跑去中国科学院麻烦数学教授? 这个宇宙当中的有些教授啊,就是愿意亲自帮助那些…
&p&说度人,那是初发菩提心的菩萨。初发心菩萨仍然是凡夫,不是圣者,不是真正的菩萨。&/p&&br&&p&真正的菩萨,不会认为自己在度人、要度人,然而他做的一切事情,在凡夫看来,的的确确是在利乐有情的。但他自己绝不敢存有那样的想法,一旦存有那种想法,就不再是真正的菩萨。&/p&&br&&p&真正的菩萨,不会看不起任何人,不会有“我是菩萨”的想法。如果谁认为自己是菩萨(不是凡夫),他就绝对不可能是菩萨。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比别人优越,他就一定是凡夫。&/p&&br&&p&在凡夫看来,菩萨特别有资格看不起别人——这正是凡夫之所以是凡夫的缘故。而真正的菩萨,并没有任何资格看不起别人,一旦他有少许这样的念头,有少许优越感,他就堕落成凡夫了。菩萨不会看不起别人,也不敢看不起别人——那是特别特别大的罪过。&/p&&br&&p&谁来度菩萨呢?在真正的菩萨眼里,一切有情众生,都在度自己。一切有情众生,都是菩萨。——也唯有在这个意义上,自己可以自视为菩萨,因为并没有凡夫,凡夫和菩萨是无别的。&/p&&br&&p&在真正的菩萨眼里:菩萨并没有真正度过一个众生,而千千万万的众生都在度自己。&/p&
说度人,那是初发菩提心的菩萨。初发心菩萨仍然是凡夫,不是圣者,不是真正的菩萨。 真正的菩萨,不会认为自己在度人、要度人,然而他做的一切事情,在凡夫看来,的的确确是在利乐有情的。但他自己绝不敢存有那样的想法,一旦存有那种想法,就不再是真正的…
&p&一,&/p&&p&学佛就像打球,念佛念菩萨就像那个球。&/p&&p&一来谁也不是为了打破一个球而打球,二来谁也不是通过球而得到健康。&/p&&p&打球是为了得到运动的健康,是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念佛也是,通过念佛这个方法,成长自己的智慧和解脱。&/p&&p&球只是个工具,真正利益自己的是通过运动。念佛也是,佛号只是个工具和方法,通过念佛,增长自己的禅定和智慧。&/p&&p&所以,念佛念菩萨,不是把菩萨念来帮助自己,而是通过念佛念菩萨的方法,自己成长起来,自己帮助自己,自己救度自己。&/p&&p&不是菩萨来救苦救难,是菩萨教你怎么自己救苦救难。&/p&&br&&p&二,&/p&&p&业力显现的果报是相同的情况下,每个人的触受,感知,心念,行持,落入无明的深浅,是不同的。&/p&&p&好比同样是一道3厘米的口子,对于一个打篮球擦伤的小伙子,可能从伤到愈合,自己从头到尾都没意识,某天突然看到一个结痂的伤口说,嘢?这里什么时候伤到了,然后自己都不记得这事儿,几天之后,结痂脱落,伤口愈合……但是对于一个五岁的小姑娘,他能邪乎俩礼拜,哭一趟算小,天天看着他碎碎念才最熬人……&/p&&p&所以,面对同样的客观和情况,自己的心行不同,感受就不同,落入的境界就不同。楞严经里说,心能转境即同如来。境界来了,通过禅定和智慧力,让自己不落入贪嗔痴,不落入无明,这才是修行的根本,而不是找一个没有麻烦的极乐净土去呆着。净土不在外,而在自己心里……&/p&&br&&p&三,&/p&&p&所以,观世音菩萨救度众生,&/p&&p&于外,是教会众生常行善业而得善果;&/p&&p&于内,是教会众生面对一切境界而不落烦恼轮回……&/p&&p&境界来临,果报现前的时候,&/p&&p&面对当前的外境我们束手无策,但是可以从现在开始常行善业,转恶为善;&/p&&p&而把自己当下内心的贪嗔痴转为觉正净,才是当务之急。&/p&&p&束手无策的仅仅是对外当下眼前,而真正该做的是内在的尽未来际……&/p&&br&&br&&p&你念我,我就救你;你不念我,我就不管你。&/p&&p&这不是菩萨,这是贪官,这是污吏,这是顺我者昌的法西斯,这是市侩和功利……&/p&&p&菩萨不会和你做买卖,菩萨只教你自己成就自己。&/p&&p&菩萨不是商人,而是一位老师,只要你肯学,他一定肯教。前提——大家要知道自己该学什么。&/p&&p&求来求去,如果求的不是菩萨想给的,他又怎么可能给你……&/p&
一,学佛就像打球,念佛念菩萨就像那个球。一来谁也不是为了打破一个球而打球,二来谁也不是通过球而得到健康。打球是为了得到运动的健康,是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念佛也是,通过念佛这个方法,成长自己的智慧和解脱。球只是个工具,真正利益自己的是通过运动…
谢瑶&br&&blockquote&他为什么比一些佛的地位要高&br&&/blockquote&这个判断不成立,以地位来评价佛菩萨,这个,怎么也是外行干的事儿啊。&br&观世音菩萨不是笔佛的地位高,而是在中国出现的频率最高。&br&&br&回到题目,观世音菩萨是佛还是菩萨?&br&化现是菩萨。&br&( &a data-hash=&e78bbbcdd& href=&///people/e78bbbcdd&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hovercard=&p$b$e78bbbcdd&&@印心居士&/a&
师兄提醒了在大藏经密教部《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中提到佛陀曾言明观世音菩萨过去是正法明如来,是倒驾慈航来做菩萨的,不过,同样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唐代不空三藏也翻译过,名作《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并无正法明如来的说法,唐代智通三藏也译过,也没有这个说法,三藏精通果然很难啊,忏悔忏悔)&br&&br&然后,菩萨有多重要?&br&佛陀在地藏经中说观世音与此婆娑世界有大因缘&br&在普门品中说菩萨随求随应,救苦救难,化身无数,若说菩萨用什么词汇来归结最恰当,在中国恐怕得用&b&“&/b&不怕&b&”&/b&两字来归结。无论何时何地,当你害怕时,不怕,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吧。&br&事实上,菩萨是于中国最有因缘,于中国感应最多,于中国教化最深最广&br&为啥说菩萨于中国最有因缘呢?&br&五代时日本来华学法的僧侣在参拜五台山中有见观世音菩萨圣像,结果一时糊涂居然不告而取,盗了圣像欲归日本,结果出海就是大风大浪根本无法行船,怎么都无法行船,这个僧侣忏悔自省方才明白,其时日本尚无缘得见菩萨,于是该日本僧侣将船停靠普陀,建了普陀第一座观音寺院——不肯去观音院,所以菩萨其实是于中国最有因缘,所以菩萨在中国的感应也是最多的,各种灵验无穷无尽,譬如玄奘法师就得到过观自在菩萨亲传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br&然后为啥说菩萨在中国教化最广呢?&br&因为各种感应太多,所以,菩萨是最早被道教崇拜的菩萨,而由于菩萨的大悲情怀,儒家大儒对菩萨也是尊敬有加。可以说菩萨早早的就通过各种方式融合到了中国文化之中。在中国我们说慈悲,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观世音菩萨。&br&在然后,菩萨还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胁侍菩萨,相当于西方净土的未来佛。&br&所以你看,无论生前身后,菩萨都在关照你;&br&无论大事小事,菩萨都在准备帮助你;&br&无论你好你坏,菩萨都在救度你;&br&无论你智慧或者愚蠢,菩萨都能找到指点你你的途径;&br&几乎没有任何其他菩萨想观世音菩萨这样于中国有如此之多的照应,所以菩萨在中国最被重视也是正常的——即便这种重视近乎迷信,但也完全是可以理解的。&br&&br&如果,你有什么无法解决的问题,我真的建议你诚心念念观世音菩萨名号。&br&菩萨在心经中说: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这句话中即是老师交给我们的道路与方法,也是老师对我们的期盼与祝福。&br&&br&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摩诃萨!&br&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摩诃萨!&br&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谢瑶 他为什么比一些佛的地位要高 这个判断不成立,以地位来评价佛菩萨,这个,怎么也是外行干的事儿啊。 观世音菩萨不是笔佛的地位高,而是在中国出现的频率最高。 回到题目,观世音菩萨是佛还是菩萨? 化现是菩萨。 (
师兄提醒了在大藏经密教…
&p&如来 和 佛 是同一个意思。&br&佛祖 的 祖 字,并不是说他是 佛的老大,也不说他是 第一个佛,而是说在我们这个原本无佛教(或佛教传承已断)的世界,他第一个传授了佛法,所以他是我们这个世界(也仅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佛祖。&br&如来佛祖 是《西游记》的称呼,就是个小说虚构人物,别当真了。&br&&br&佛 是最高境界,菩萨 还不是,但 观音、文殊、普贤、地藏 等等大不同,他们也是佛,是客串。&br&就像 我的物理老师是隔壁的班主任,我班的班主任是隔壁的数学老师。不要问“班主任 和 非班主任 谁更大?”,不要问“为什么不在同一个班都任班主任?”,因为这些问题你都会答,班主任换成佛后道理也应该一样。&br&&br&在我们这个世界,释迦摩尼是主讲,文殊普贤是助教;在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是主讲,观音大势值是助教。(观音和我们这个世界有缘,常来玩)&br&但千万不要认为谁就比谁厉害,都已经获得无上正等正觉,不是黑社会争座位次序。&/p&
如来 和 佛 是同一个意思。 佛祖 的 祖 字,并不是说他是 佛的老大,也不说他是 第一个佛,而是说在我们这个原本无佛教(或佛教传承已断)的世界,他第一个传授了佛法,所以他是我们这个世界(也仅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佛祖。 如来佛祖 是《西游记》的称呼,…
&p&那天有一位朋友讲了一个故事。具体名字记不得了。可以评论留言给我,我再加上备注。&/p&&p&&br&&/p&&p&一个乞丐,见到了护法神,和护法神说,求您加持我吧!求求您加持我。让我可以富足。&/p&&p&护法神说,好!我一定全力加持你。让你满愿。&/p&&p&第二天,乞丐依然是乞丐,平淡地度过去了。任何神迹都没发生……&/p&&p&晚上乞丐又见到了护法神说,你不是说要全力加持我么?&/p&&p&护法神说,是啊!我确实全力加持你了。&/p&&p&乞丐说,那怎么没发生变化。&/p&&p&护法神说,中午别人施舍你的面条里不是有肉丝么?以前从来没有啊!&/p&&p&乞丐说,就这个?!就这么点儿?&/p&&p&护法神说,你的福报就只有这么丁点,我也只能加持到这儿……&/p&&p&&br&&/p&&p&观世音菩萨说……&/p&&p&闻不闻声我都知道你很苦,可你从来没有真心的寻求……&/p&&p&不用赶到现场我从来就未曾离开你身边,可你从来只当没看见……&/p&
那天有一位朋友讲了一个故事。具体名字记不得了。可以评论留言给我,我再加上备注。 一个乞丐,见到了护法神,和护法神说,求您加持我吧!求求您加持我。让我可以富足。护法神说,好!我一定全力加持你。让你满愿。第二天,乞丐依然是乞丐,平淡地度过去了…
&p&谢邀:这段其实含义&b&很深、很深、很深,&/b&其实有时候读佛经,字字句句皆是“&b&话头&/b&”。有时候要联系全经来看,有时候要结合上下文看。&/p&&ul&&li&先来看“&b&无尽意菩萨&/b&”为何供养“&b&观世音菩萨&/b&”&/li&&/ul&&p&《&b&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示现品&/b&》: 无尽意,是观世音菩萨成就如是功德,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b&是故汝等,应当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b&。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 &/p&&ul&&li&前文释迦摩尼佛,介绍观音菩萨的种种不可思议功德,并告诸大众,应当一心供养“&b&观世音菩萨&/b&”,而“&b&无尽意菩萨&/b&”乃此经之当机者,所以顺佛教诲,也为大众作诸表率。供养“&b&观世音菩萨&/b&”&/li&&/ul&&p&再来看,“&b&无尽意菩萨&/b&”如何供养?&/p&&ul&&li&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我今当供养观世音菩萨。&即解颈众&b&宝珠璎珞&/b&,价值&b&百千两金&/b&,而以与之。作是言:&仁者受此&b&法施&/b&珍宝璎珞。& &/li&&/ul&&p&&b&这里要注意&/b&:无尽意菩萨供养的是”&b&宝珠璎珞&/b&“价值”&b&百千两金&/b&“,明明是”&b&财布施&/b&“,为什么无尽意菩萨却说:”仁者受此&b&法施&/b&珍宝璎珞“?&/p&&ul&&li&《普贤菩萨行愿品》云:” 善男子,&b&诸供养中,法供养最&/b&。所谓如说修行供养。&b&利益众生供养&/b&。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b&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b&。 “&/li&&li&无尽意菩萨此”&b&财施&/b&“,一念发心供养,三轮空寂,施者受者及中间物,毫无着相,而又是(” 仁者,&b&悯我等故&/b&,受此璎珞 “)&b&代众生供养、利益众生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b&所以此”&b&财布施&/b&“,即成”&b&法布施&/b&“。&/li&&/ul&&p&所以这段很重要,无尽意菩萨其实作诸示现,其实也是告诉我们如何是”&b&真供养&/b&“”&b&最上供养&/b&“。&/p&&ul&&li&再看”&b&观世音菩萨&/b&“为何不受”&b&无尽意菩萨&/b&“供养?&/li&&/ul&&p&一是示”&b&少欲知足&/b&“二是欲生”&b&施主殷重心&/b&“。所以这里&b&无尽意菩萨“复白&/b&观世音菩萨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璎珞。& &/p&&ul&&li&再看第二次观音菩萨受施了没有?&b&受了&/b&,不过是受施转供释迦摩尼佛和多宝佛塔。(这里也是示现)&/li&&/ul&&p&不能简单的说菩萨”&b&未受施&/b&“。&/p&&p&《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佛告观世音菩萨:&&b&当悯此无尽意菩萨及四众&/b&、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故,&b&受是璎珞&/b&。 即时,观世音菩萨悯诸四众,及于天龙、人非人等。&b&受其璎珞&/b&。分作二分。&b&一分奉释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宝佛塔。&/b&& &/p&&ul&&li&此处何含义?观音菩萨此处受供即是” &b&上顺佛敕,下愍众生&/b& “,菩萨受施转供”&b&释迦摩尼佛&/b&“及”&b&多宝佛塔&/b&“,也有两层含义,一是为&b&施主转增利益&/b&。(&b&佛为世间大良福田,施佛得福深&/b&)。二是虽言&b&受施,实无受者&/b&。&/li&&li&《&b&圆觉经&/b&》 善男子,觉成就故,当知菩萨&b&不与法缚&/b&,&b&不求法脱&/b&。&/li&&li&受与不受皆是解脱,无非为利益众生故,&b&作种种方便&/b&,所以不能简单的说菩萨不受供养。&/li&&/ul&&p&这个要放到整个《法华经》来理解,《法华经方便品》即使讲佛以&b&种种方便&/b&广度众生。佛菩萨受众生种种供养,无非是为了众生作大利益,种下得渡的因缘。非是“&b&要受供养&/b&”。&/p&&p&&b&
若人于塔庙、
宝像及画像,&/b&&/p&&p&&b&
以华香幡盖、
敬心而供养。
若使人作乐,
击鼓吹角贝,&/b&&/p&&p&&b& 
箫笛琴箜篌、
琵琶铙铜钹,
如是众妙音, 尽持以供养。&/b&&/p&&p&&b&  或以欢喜心,
歌呗颂佛德,
乃至一小音,
皆已成佛道。&/b&&/p&&p&&b&  若人散乱心,
乃至以一华,
供养于画像,
渐见无数佛。&/b&&/p&&p&&b&
或有人礼拜,
或复但合掌,
乃至举一手,
或复小低头,&/b&&/p&&p&&b&  以此供养像,
渐见无量佛。
自成无上道,
广度无数众、&/b&&/p&&p&&b&  入无余涅槃,
如薪尽火灭。&/b&&/p&&p&遍观此经,处处皆是“话头”处处皆是“示现”。也可说经中“&b&观音菩萨&/b&、&b&无尽意菩萨&/b&”处处都是在“&b&言传身教&/b&”。&/p&
谢邀:这段其实含义很深、很深、很深,其实有时候读佛经,字字句句皆是“话头”。有时候要联系全经来看,有时候要结合上下文看。先来看“无尽意菩萨”为何供养“观世音菩萨”《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示现品》: 无尽意,是观世音菩萨成就如是功德,以种…
首先呢,观音是印度人。&br&来我大中华区开拓市场,生意做的成功,在大中华区上海总部周边的舟山地区搞了个工作室。&br&所以,观音现在在普陀珞珈山。
首先呢,观音是印度人。 来我大中华区开拓市场,生意做的成功,在大中华区上海总部周边的舟山地区搞了个工作室。 所以,观音现在在普陀珞珈山。
千江有水千江月。
千江有水千江月。
1.能救。真的能救。&br&&br&2.业报已经完全成熟,非死不可的情况,或者已经死了的情况,若能念一句南无观世音菩萨,或者旁人念,而你听见了(入于耳根),直接瞬间解脱。
1.能救。真的能救。 2.业报已经完全成熟,非死不可的情况,或者已经死了的情况,若能念一句南无观世音菩萨,或者旁人念,而你听见了(入于耳根),直接瞬间解脱。
1、念菩萨圣号越多越好&br&2、孕期少吃活杀的鱼虾蟹。真的!没半点好处!这些东西死的时候肯定害怕紧张,身体一定会分泌大量应激酸应激素,那都是毒素。吃了对大人和孩子都没好处&br&3、静心是最好的休息,也是最好的安胎法。啥都别生气,咱有肚子,其他的爱谁谁……&br&&br&祝您一切顺利!祝您吉祥如意!
1、念菩萨圣号越多越好 2、孕期少吃活杀的鱼虾蟹。真的!没半点好处!这些东西死的时候肯定害怕紧张,身体一定会分泌大量应激酸应激素,那都是毒素。吃了对大人和孩子都没好处 3、静心是最好的休息,也是最好的安胎法。啥都别生气,咱有肚子,其他的爱谁谁…
&p&&b&菩萨放不下&/b&&/p&&p& 放不下你,放不下我,放不下他,放不下一切众生。他看这一切众生,就好像他的小孩一样!他要看看:我这小孩哭了没哭?我那小孩笑了没笑?我那一个小孩是不是很冻?大约没吃奶吧?一天到晚照顾我们这一般的小孩子。喔!那他是不是做一个保姆呢?”差不多有这种情形,但是可没有人给他钱。&/p&&p& 看见哪一个众生有什么痛苦,他就要解除这个众生的痛苦;看见哪一类的众生有灾难,他就要解除那一类众生的灾难。所谓“寻声救苦”,你若有苦,只要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就会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一切一切都遂心如意。你要是能在最危险的时候,想起念观世音菩萨,在火里边,火也烧不死你。会不会烧坏?也不会烧坏!在水里,水淹不死你;你就算不会游泳,也可以自自然然到那浅的地方。 &/p&&p&&b&菩萨自己不愿意成佛&/b&&/p&&p&越是大菩萨,越是慈悲心重。慈悲心重的菩萨,都是发愿宁可度众生,也不愿成佛。例如地藏菩萨的发愿是&b&“地狱不空,誓不成佛”。&/b&普贤菩萨的发愿是&b&“众生不尽,众生界不尽,我愿不尽”。&/b&&/p&&p&南师曾说“永远没有自己、生生世世在慈悲喜舍中为众生服务。佛法的重心有两点: “人无我”和“法无我”。能做到没有自己,永远欢天喜地的为众生,那就是佛与大菩萨了。 “永远舍己为人”,便是大密宗,也就是佛。究竟说来,常乐我净,无己为人,实为密中之密 ”。&/p&&p&(以上内容摘自&a href=&///?target=http%3A//www.xuefo.net/nr/article22/217978.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宣化上人:观世音菩萨要度一切众生发菩提心--学佛网&i class=&icon-external&&&/i&&/a&)&/p&&p&&b&一佛出世,千佛拥护&/b&&/p&&p& 每一个世界,同一时期,只能有一位佛。只要这位佛法运还在,就等于有佛,就不可以同时有两位或者多位佛出现 。&/p&&p& 即使有多位佛同时出现,也必须是只有一位主佛,其他的佛,都以菩萨、阿罗汉、辟支佛、法师的身份出现,不可以以佛的身份出现。我们这个世界,现在释迦牟尼佛的法运还在,主佛是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是古佛或菩萨示现,示现成弟子身相,不是佛的身相。 &/p&&p&“一佛出世,千佛拥护”。就像唱戏一样,释迦牟尼佛唱主角,下面还有很多配角,如果没有配角,他这一台戏就唱不下去了,所以一定是很多的佛。佛来的时候,当然不能都是以佛身出现,都以佛身出现那就喧宾夺主,所以大家要拥护释迦牟尼佛。自己用什么身分?用弟子的身分。弟子里面有菩萨的身分、有&a href=&///?target=http%3A///safecheck/index%3Furl%3DrN3wPs8te/pL4AOY0zAwhz3wi8AXlR5gsMEbyYdIw62%2BPuBOITBh9/r17eFFxd1qImOuUl9obIdesUqvhcRz%2BhXSuwz9b96EragWmZ1jer1XQuxoOXhQsXMy1KBvIgswXOxiREzIILkiL695g4U/3/E0pXuRcQVOYSVNGjxoL%2BKZ%2BHSOaK4nDIosq%2By2Tiuia1BdEayFZ83Kq8EYKcRO9DA8Zu4mdgY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阿罗汉&i class=&icon-external&&&/i&&/a&的身分,在家弟子有天人的身分、有天王的身分、有世间国王大臣的身分、还有外道的身分。这些人都不是凡夫,要晓得都是古佛再来 &/p&&p&&b&佛度众生的任务&/b&&/p&&p&为众生讲经说法,留下佛的经法,供众生依法修行,并且培养菩萨。佛完成度众生的任务后,就要实现入涅槃,回归法界。佛入涅槃后,看到哪个世界的众生和自己有缘,需要救度,也会示现法师身相,降身为菩萨法师身相,以菩萨法师是身份去普度众生。&/p&&p&&b&菩萨的任务&/b&&/p&&p&诠释佛法,为众生讲解佛经佛法,让每个众生都能接受佛法,明白佛法,用佛法普度众生。菩萨所说,都是根据佛经佛法的道理,加以解释,加以展开。菩萨要继续示现度众生。菩萨完成一方度众生的任务之后,实现死亡,回归法界,用法眼一观察,看哪个世界的众生和自己有缘,马上就到哪里去示现出生,修成法师,在新的地方继续做普度众生的任务。&/p&&p&&b&因此大菩萨都有度众生的任务,有度众生的“瘾”&/b&。所以即使是等觉菩萨还有最后一品生相无明没有破掉。&b&等觉菩萨不是没有能力破,而是因为慈悲,他不破&/b&。菩萨心里还有“生”,完成一方度众生任务后,他不愿意休息,还要继续到其他地方去生,示现出生,修证做法师,普度众生。&/p&&p& 成佛就没有无明,也没有生相,无生无灭。从究竟圆满的角度讲,“生”是无明。破了最后一品生相无明,就是究竟圆满的佛。从菩萨的角度讲,他不愿意无生无灭,他要普度众生,心里还想着出生去作菩萨,他还要示现出生。等觉菩萨已经和佛相等了,就是佛,已经成佛了。一旦哪方世界因缘到了,有佛需要出世,等觉菩萨就会去示现成佛。因此说成佛也要因缘。到十方佛国世界去做菩萨法师去度众生,那是修因,佛法叫在“因地”。等以后缘分到了,就到该世界去作佛,那个就叫在“果地”。&/p&&p&&b&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b&摘自地藏论坛&/p&&p&&b&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b&&/p&
菩萨放不下 放不下你,放不下我,放不下他,放不下一切众生。他看这一切众生,就好像他的小孩一样!他要看看:我这小孩哭了没哭?我那小孩笑了没笑?我那一个小孩是不是很冻?大约没吃奶吧?一天到晚照顾我们这一般的小孩子。喔!那他是不是做一个保姆呢?…
因为观世音菩萨在中土多次现身为女像,所以在中国的观音菩萨像逐渐变为女像。&br&至于观世音菩萨到底是男是女,他现身男人像的时候就是男人,现身女人像时就是女人,有时候现身动物像,那就是动物,就是这么个意思。&br&类似的,米勒菩萨原来也不是大胖子和尚。是因为中国有一位背着布袋的大胖子和尚,人称布袋和尚,他元寂后被认定为米勒菩萨,所以中国的米勒菩萨像都是拿着布袋的大和尚。&br&&br&&br&呵呵,我好无聊啊,竟然回答了这种问题。。。&br&&br&P.S. 附赠大陆关于佛教的三大终极问题:&br&1、“信佛”是收到什么影响呢?是家庭因素吗?&br&2、吃素啊?那你吃蛋吗?吃海鲜吗?喝奶吗?营养跟得上吗?那你怎么还这么胖?那你为什么还吃青菜?&br&3、观世音菩萨是男的还是女的?&br&&br&
因为观世音菩萨在中土多次现身为女像,所以在中国的观音菩萨像逐渐变为女像。 至于观世音菩萨到底是男是女,他现身男人像的时候就是男人,现身女人像时就是女人,有时候现身动物像,那就是动物,就是这么个意思。 类似的,米勒菩萨原来也不是大胖子和尚。是…
世间事很多道理是相同的,比如 逛淘宝和求菩萨&br&&br&1、逛淘宝之买货&br&
逛淘宝我们都知道,要买店里有的东西。我们不可能在卖鞋子的店里买到洗发水,对不对?和菩萨祈求也是这样。&br&&br&我们只能买到店家愿意卖的东西,逛淘宝的时候经常会有这种情况,照片里的宝贝我们没看上,但是更喜欢背景里的小摆件,小玩意儿。我们问卖家,后面那个小东西多少钱,店家说。不卖!&br&
菩萨,全称菩提萨埵,觉悟的有情。菩萨所做的事情,就是帮助众生觉悟,让更多众生成为菩萨。菩萨的发心、菩萨的愿力、菩萨的行持只有慈悲喜舍,只有一个出发点,怎么可以让众生早日解脱和觉悟。我们和他祈求财富、祈求顺利,这些在菩萨看来是世间苦和众生无明的东西,会求到菩萨心坎里么?没求到他心坎里的东西,他会给我们么?我们怎么可能买到老板不想卖的东西?&br&&br&我们只能买到店家有的东西。卖水果的店里不卖炒锅;卖茶叶的店里不卖拖鞋……菩萨那里只有佛法、只有解脱、只有智慧、只有无无明,我们去和他要无明,他哪儿来的那东西给我们?&br&&br&&br&2、逛淘宝之砍价&br&
便宜点吧亲。包邮吧亲。打个折吧亲。有优惠吗亲。为了几块钱,我们会和卖家纠结好久。想方设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来指望卖家给个方便。可能会花10分钟,20分钟,30分钟。有时候甚至于不惜花上三两天来一直和卖家周旋。&br&
我们求菩萨又求了多久?我遇到麻烦了来帮帮我啊,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啊。完了之后扔一边。反正我求过了,你帮我就是你灵,否则你就不灵。但凡能把菩萨当成个淘宝卖袜子的,可能愿意花的心思都会多一点。哪怕多花一点诚心,多用一分努力,多拿出一点真诚,结果都可能会大不同。我们的祈请如同和菩萨说话,电话才拨通总要耐心等一等,响一声就挂,不是电信骚扰又能是啥?&br&
如果有人用这种态度对我们,我们会不会欢喜?!何况我们面对那还是菩萨。菩萨欠咱钱吗?&br&&br&&br&修行不是一件事,修行是每一件事,比如逛淘宝……
世间事很多道理是相同的,比如 逛淘宝和求菩萨 1、逛淘宝之买货 逛淘宝我们都知道,要买店里有的东西。我们不可能在卖鞋子的店里买到洗发水,对不对?和菩萨祈求也是这样。 我们只能买到店家愿意卖的东西,逛淘宝的时候经常会有这种情况,照片里的宝贝我们…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来佛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