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时代3俄罗斯散兵俄罗斯和法国都有一个共同的敌人英国啊!

新游戏推荐好玩的游戏
《帝国时代3:酋长》资料片中新增加....
帝国时代2被遗忘的帝国HD本版本为S....
国家的崛起作战版玩家在游戏一开始....
《帝国时代2:帝王世纪》的游戏背景....
帝国时代Ⅱ高清版:被遗忘的帝国翔....
国家的崛起之爱国战争被美国《PC G....
帝国时代3神话时代V2.0增强版可以说....
《帝国时代3民族的崛起》将会突破所....
国家之崛起传奇的延续由您亲自统领....
帝国时代2增强版V2.5是由翔鹰打造的....
《帝国时代》(英语:Age of Empir....
《国家的崛起》(Rise of Nations)....
马帝国:皇帝资料片中可以让玩家走....
《帝国时代III亚洲王朝》将引入全新....
Kalyspso Media和Haemimont Games共....
帝国时代3:亚洲王朝故事讲述了东西....
帝国时代热门游戏&BEST-GAMES
国家崛起血色年代1.21是一款相当的经典的即使战略游戏,以其独特的玩法吸引着众多玩家,如今众多玩家也制作了许多优秀的MOD来让大家体验不一样的风格,现在就带给大家一款比较经典的作品――《国家的崛起:血色年代》。本作是一款整合版的MOD,整合了此前作品“爱国战场”、“荣誉战场”以及“文明的延续”等MOD,其中游戏的地图、界面和音乐都是爱国家战争的原版。
国家崛起血色年代1.21是一款相当的经典的即使战略游戏,以其独特的玩法吸引着众多玩家,如今众多玩家也制作了许多优秀的MOD来让大家体验不一样的风格,现在就带给大家一款比较经典的作品――《国家的崛起:血色年代》。本作是一款整合版的MOD,整合了此前作品“爱国战场”、“荣誉战场”以及“文明的延续”等MOD,其中游戏的地图、界面和音乐都是爱国家战争的原版。
帝国时代3神话时代,是帝国时代系列的经典版本,游戏以远古时代为背景,玩家自行创造属于自己的王国。跑跑车为大家提供了帝国时代3神话时代中文版下载以及详细的秘籍攻略。《帝国时代3:神话时代》是帝国时代系列的第三部作品,这款游戏在游戏性上已经达到了一个重要的高度,上手难度也不高!
帝国时代3神话时代,是帝国时代系列的经典版本,游戏以远古时代为背景,玩家自行创造属于自己的王国。跑跑车为大家提供了帝国时代3神话时代中文版下载以及详细的秘籍攻略。《帝国时代3:神话时代》是帝国时代系列的第三部作品,这款游戏在游戏性上已经达到了一个重要的高度,上手难度也不高!
《帝国时代3三合一》是一款即时战略性的游戏,它将《帝国时代3亚洲王朝》 《帝国时代3:神话时代》 《帝国时代3酋长》3部大作整合到一起单机游戏。它与之前的帝国时代3相比有很大的改进。首先简化是内政系统,上手门槛更低,游戏节奏加快,同时卡片系统和家乡城市则让策略面更多变和前代相比更具乐趣。
《帝国时代3三合一》是一款即时战略性的游戏,它将《帝国时代3亚洲王朝》 《帝国时代3:神话时代》 《帝国时代3酋长》3部大作整合到一起单机游戏。它与之前的帝国时代3相比有很大的改进。首先简化是内政系统,上手门槛更低,游戏节奏加快,同时卡片系统和家乡城市则让策略面更多变和前代相比更具乐趣。
《帝国时代3:酋长》资料片中新增加了3个北美地区的土著种族,分别是易洛魁人(Iroquois)、苏人(Sioux)和阿兹特克人(Aztecs),每个种族都拥有各自的优势和弱势。除此之外,新增的3个种族还具备一些新的特点,比如,帝国时代3:酋长新种族的酋长将具备提升己方单位有利状态的特殊能力。
《帝国时代3:酋长》资料片中新增加了3个北美地区的土著种族,分别是易洛魁人(Iroquois)、苏人(Sioux)和阿兹特克人(Aztecs),每个种族都拥有各自的优势和弱势。除此之外,新增的3个种族还具备一些新的特点,比如,帝国时代3:酋长新种族的酋长将具备提升己方单位有利状态的特殊能力。
《帝国时代2:帝王世纪》的游戏背景设计从罗马灭亡后的黑暗时代一直到文艺复兴的帝王时期。像大多数的即时战略一样,玩家必须控制村民搜集资源、建造各式建筑物,并升级科技和训练军事单位,最终的目标是击败其他的玩家。在单人游戏模式中,玩家可以和其他电脑对战,或是在剧情模式跟随历史人物进行战役。在多人模式中,玩家可以和最多另外七个玩家在网络上对战。
《帝国时代2:帝王世纪》的游戏背景设计从罗马灭亡后的黑暗时代一直到文艺复兴的帝王时期。像大多数的即时战略一样,玩家必须控制村民搜集资源、建造各式建筑物,并升级科技和训练军事单位,最终的目标是击败其他的玩家。在单人游戏模式中,玩家可以和其他电脑对战,或是在剧情模式跟随历史人物进行战役。在多人模式中,玩家可以和最多另外七个玩家在网络上对战。
国家的崛起之爱国战争被美国《PC Gamers》杂志誉为“游戏设计的二十五个上帝”(Game Gods)的著名游戏设计师――布莱恩?雷诺兹(Brian Reynolds),在成功打造了两部巨作――《文明2》和《半人马座》后组建了自己的游戏开发公司,于2003年成功的完成了史诗般的RTS巨作―― 《国家的崛起》。
国家的崛起之爱国战争被美国《PC Gamers》杂志誉为“游戏设计的二十五个上帝”(Game Gods)的著名游戏设计师――布莱恩?雷诺兹(Brian Reynolds),在成功打造了两部巨作――《文明2》和《半人马座》后组建了自己的游戏开发公司,于2003年成功的完成了史诗般的RTS巨作―― 《国家的崛起》。
帝国时代3神话时代V2.0增强版可以说是跟暴雪的星际魔兽系列,Westwood的命令与征服系列并称为历史上最成功的即时战斗游戏,其玩家群体数量虽然远不如后者多,但还是有一大帮铁竿的AOEFANS们。
帝国时代3神话时代V2.0增强版可以说是跟暴雪的星际魔兽系列,Westwood的命令与征服系列并称为历史上最成功的即时战斗游戏,其玩家群体数量虽然远不如后者多,但还是有一大帮铁竿的AOEFANS们。
《帝国时代3民族的崛起》将会突破所有人对《帝国时代》系列的传统认识。Bruce Shelley表示本作的目标是带给玩家全新的感觉。本作的时代跨度有数百年,从公元1500年开始,玩家将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开始进入游戏
《帝国时代3民族的崛起》将会突破所有人对《帝国时代》系列的传统认识。Bruce Shelley表示本作的目标是带给玩家全新的感觉。本作的时代跨度有数百年,从公元1500年开始,玩家将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开始进入游戏
《帝国时代》(英语:Age of Empires,简称AoE;港台地区译为“世纪帝国”)是一个根据历史而制作的即时战略游戏。游戏由全效工作室开发,微软公司于1997年发行到Windows和Macintosh平台。
《帝国时代》(英语:Age of Empires,简称AoE;港台地区译为“世纪帝国”)是一个根据历史而制作的即时战略游戏。游戏由全效工作室开发,微软公司于1997年发行到Windows和Macintosh平台。
《国家的崛起》(Rise of Nations)是由Microsoft Game Studios和Big Huge Games公司于2003年正式发行的一款即时战略类游戏,由布莱恩?雷诺兹(Brian Reynolds)担任游戏设计。
《国家的崛起》(Rise of Nations)是由Microsoft Game Studios和Big Huge Games公司于2003年正式发行的一款即时战略类游戏,由布莱恩?雷诺兹(Brian Reynolds)担任游戏设计。
马帝国:皇帝资料片中可以让玩家走遍古代世界,从英国开始,穿过欧洲大陆,一直到古埃及富饶的尼罗河畔。16个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分成四个战役,在四个历史遗迹进行:英国的巴斯和哈得里安墙,法国的马赛,和德国的特里尔。
马帝国:皇帝资料片中可以让玩家走遍古代世界,从英国开始,穿过欧洲大陆,一直到古埃及富饶的尼罗河畔。16个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分成四个战役,在四个历史遗迹进行:英国的巴斯和哈得里安墙,法国的马赛,和德国的特里尔。
《帝国时代III亚洲王朝》将引入全新的亚洲文明体系,让玩家可以在东方的世界里尽情指挥自己的帝国,并提供15种亚洲奇迹,另外还有诸多全新内容和一些新的玩法。同时这也是一款Games for Windows游戏,支持Windows Vista
《帝国时代III亚洲王朝》将引入全新的亚洲文明体系,让玩家可以在东方的世界里尽情指挥自己的帝国,并提供15种亚洲奇迹,另外还有诸多全新内容和一些新的玩法。同时这也是一款Games for Windows游戏,支持Windows Vista
Kalyspso Media和Haemimont Games共同开发的一款策略新作《罗马帝国》,将带你走进那个辉煌了上千年的古老帝国中。“Imperium Romanum”来自拉丁语,就是“罗马帝国”的意思。本作的开发商Haemimont Games也是《罗马帝国的荣耀》(Glory of the Roman Empire)的开发。
Kalyspso Media和Haemimont Games共同开发的一款策略新作《罗马帝国》,将带你走进那个辉煌了上千年的古老帝国中。“Imperium Romanum”来自拉丁语,就是“罗马帝国”的意思。本作的开发商Haemimont Games也是《罗马帝国的荣耀》(Glory of the Roman Empire)的开发。
帝国时代3:亚洲王朝故事讲述了东西方两大王朝:古罗马帝国与中原的汉帝国(东汉)进行的一场联姻。罗马帝国王子要娶中国的公主,王子率领团队远道而来,在约定的婚礼地点遇到了海盗。
帝国时代3:亚洲王朝故事讲述了东西方两大王朝:古罗马帝国与中原的汉帝国(东汉)进行的一场联姻。罗马帝国王子要娶中国的公主,王子率领团队远道而来,在约定的婚礼地点遇到了海盗。
帝国时代之罗马复兴硬是无数即时策略一个很有特色的游戏,帝国时代之罗马复兴硬将各个民族的历史以游戏的方式融入到其中,使战斗的史实模拟性有了很大提高。让玩家不自觉的认为,我在掌握的不仅是一支部队,而是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游戏中通过你富有战略的指挥来复兴罗马帝国的强盛!
帝国时代之罗马复兴硬是无数即时策略一个很有特色的游戏,帝国时代之罗马复兴硬将各个民族的历史以游戏的方式融入到其中,使战斗的史实模拟性有了很大提高。让玩家不自觉的认为,我在掌握的不仅是一支部队,而是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游戏中通过你富有战略的指挥来复兴罗马帝国的强盛!
帝国时代2征服者中文版是微软公司跨足电脑游戏软体后,所创造的一套屡获大获的即时战略游戏《帝国时代》(Age of Empires),其续作《帝国时代 2》(Age of Empires 2:The Age of King)(以下简称《AOE2》)
帝国时代2征服者中文版是微软公司跨足电脑游戏软体后,所创造的一套屡获大获的即时战略游戏《帝国时代》(Age of Empires),其续作《帝国时代 2》(Age of Empires 2:The Age of King)(以下简称《AOE2》)
《中世纪2全面战争:亚洲王朝0.65》是一款即时战略类游戏。中世纪2全面战争亚洲王朝0.65游戏中以古时亚洲大陆上的各国为背景的战争故事,其中结合了许多历史上的真实战役,对于大陆玩家来说许多内容都将是非常的熟悉,喜欢的玩家千万别错过。
《中世纪2全面战争:亚洲王朝0.65》是一款即时战略类游戏。中世纪2全面战争亚洲王朝0.65游戏中以古时亚洲大陆上的各国为背景的战争故事,其中结合了许多历史上的真实战役,对于大陆玩家来说许多内容都将是非常的熟悉,喜欢的玩家千万别错过。
帝国时代2增强版是由翔鹰打造的一个包含DLC的帝国时代2功能增强的游戏版本,游戏中还包含多个游戏录像已经随机地图,是一个策略平衡性相当出色的即时战略游戏。帝国时代2增强版中玩家经过收集资源,利用资源来修建自己的城镇,建立军队,然后试图消灭敌人。单人模式则分为3种,此外游戏支持在局域网、互联网上进行多人游戏。快来一起加入帝国时代2增强版刺激的即时战略游戏,弹指一挥间指挥全世界。
帝国时代2增强版是由翔鹰打造的一个包含DLC的帝国时代2功能增强的游戏版本,游戏中还包含多个游戏录像已经随机地图,是一个策略平衡性相当出色的即时战略游戏。帝国时代2增强版中玩家经过收集资源,利用资源来修建自己的城镇,建立军队,然后试图消灭敌人。单人模式则分为3种,此外游戏支持在局域网、互联网上进行多人游戏。快来一起加入帝国时代2增强版刺激的即时战略游戏,弹指一挥间指挥全世界。
《国家的崛起》(Rise of Nations)是一款即时战略类游戏,由微软发行。在国家的崛起游戏里你可以体验到庞大而有序的科技树、平衡的兵种设计、有趣国家特色差异、机智的ai、细致入微的模型、极高拓展性的mod、国家的崛起超长时代跨度等等……
《国家的崛起》(Rise of Nations)是一款即时战略类游戏,由微软发行。在国家的崛起游戏里你可以体验到庞大而有序的科技树、平衡的兵种设计、有趣国家特色差异、机智的ai、细致入微的模型、极高拓展性的mod、国家的崛起超长时代跨度等等……
《帝国时代2:征服者1.4》是一个官方版本,玩家帝国时代2征服者1.4将在游戏中体验到史诗级的帝国战争,13种文明的选择,见证部落发展成帝国的奇迹。当然,这些前提是你要有足够的实力,因为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如果你很弱,野生动物都能够摧毁你的家园。如果你够强,其他部落只能任由你剥削。
《帝国时代2:征服者1.4》是一个官方版本,玩家帝国时代2征服者1.4将在游戏中体验到史诗级的帝国战争,13种文明的选择,见证部落发展成帝国的奇迹。当然,这些前提是你要有足够的实力,因为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如果你很弱,野生动物都能够摧毁你的家园。如果你够强,其他部落只能任由你剥削。
《帝国时代3:世界王朝》是由国内玩家制作的一款即时战略类单机游戏。帝国时代3世界王朝游戏作品集合了帝国时代3原版、资料篇酋长、资料片亚洲王朝以及世界王朝MOD,世界王朝MOD为玩家自制。帝国时代3世界王朝其中的酋长篇将会带领大家来到美洲大陆,而亚洲王朝则加入了亚洲地区日本。中国、莫卧尔三个亚洲国家。喜欢的玩家的可以下载帝国时代3世界王朝这个游戏感受下乐趣。
《帝国时代3:世界王朝》是由国内玩家制作的一款即时战略类单机游戏。帝国时代3世界王朝游戏作品集合了帝国时代3原版、资料篇酋长、资料片亚洲王朝以及世界王朝MOD,世界王朝MOD为玩家自制。帝国时代3世界王朝其中的酋长篇将会带领大家来到美洲大陆,而亚洲王朝则加入了亚洲地区日本。中国、莫卧尔三个亚洲国家。喜欢的玩家的可以下载帝国时代3世界王朝这个游戏感受下乐趣。
《帝国时代2征服者》(Age of Empires 2:The Age of King)是由微软公司发行的一款即时战略游戏,作为大红大紫的神话时代的前作,帝国时代2征服者这款游戏到达了即时战略2D游戏中的巅峰。游戏较前作加入了新的文明,使得整体文明总数达到13种之多。每一种文明都有其特殊的背景与单位、建筑与科技。赶快下载帝国时代2征服者游戏体验吧!
《帝国时代2征服者》(Age of Empires 2:The Age of King)是由微软公司发行的一款即时战略游戏,作为大红大紫的神话时代的前作,帝国时代2征服者这款游戏到达了即时战略2D游戏中的巅峰。游戏较前作加入了新的文明,使得整体文明总数达到13种之多。每一种文明都有其特殊的背景与单位、建筑与科技。赶快下载帝国时代2征服者游戏体验吧!
在《罗马2:全面战争》中你可以将罗马打造成地跨三大洲的帝国,或是推行民主共和制,你可以选择成为一名暴君,或是成为一个仁爱的君主,一切皆在你的掌握。从罗马元老院勾心斗角的政治斗争,到在家族斗争以及所谓的“朋友”和盟军之间挣扎就求生,你将带领历史上最强大的军队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
在《罗马2:全面战争》中你可以将罗马打造成地跨三大洲的帝国,或是推行民主共和制,你可以选择成为一名暴君,或是成为一个仁爱的君主,一切皆在你的掌握。从罗马元老院勾心斗角的政治斗争,到在家族斗争以及所谓的“朋友”和盟军之间挣扎就求生,你将带领历史上最强大的军队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
《帝国时代3》(Age of Empires III: The Warchiefs)是一款基于历史背景的广受好评的即时战略游戏,它向玩家展示了不同民族风格迥异的经济体制和作战方式。人类在历史长河中有许多了不起的建筑,帝国时代让那些逝去的建筑重放光彩……赶快下载帝国时代3游戏,一起来见证奇迹吧!
《帝国时代3》(Age of Empires III: The Warchiefs)是一款基于历史背景的广受好评的即时战略游戏,它向玩家展示了不同民族风格迥异的经济体制和作战方式。人类在历史长河中有许多了不起的建筑,帝国时代让那些逝去的建筑重放光彩……赶快下载帝国时代3游戏,一起来见证奇迹吧!
&&&&1&&&&&&
最新帝国时代&
《中世纪2全面战争:亚洲王朝0.65》是一款即....
帝国时代2增强版是由翔鹰打造的一个包含DLC....
《国家的崛起》(Rise of Nations)是一款即....
《帝国时代2:征服者1.4》是一个官方版本,....
《帝国时代3:世界王朝》是由国内玩家制作的....
《帝国时代2征服者》(Age of Empires 2:Th....
在《罗马2:全面战争》中你可以将罗马打造成....
《帝国时代3》(Age of Empires III: The Wa....
《帝国时代3酋长》(Age of Empires III The....
《帝国时代3:亚洲王朝》(Age of Empires I....
从2008年-2014年 快猴网一直在努力做到最好
备案编号:粤ICP备号-1俄罗斯400年对外侵略史和扩张史
我的图书馆
俄罗斯400年对外侵略史和扩张史
俄国作为一个国家出现,只有1100多年的历史。公元9世纪前,在东欧平原上,居住着一些斯拉夫人的部落。到公元9世纪,这些部落以基辅为中心,结成一个大公国,称“基辅罗斯”,这是最早的俄罗斯国家。当时它只是一个南自基辅、北到拉多加湖、西从普斯科夫、东到木罗姆的一个东欧内陆小国。到15世纪末,莫斯科公国陆续征服周围的俄罗斯各公国,第一次形成了以莫斯科为中心,介于伏尔加河和第聂伯河之间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伊凡四世于1547年自称全俄罗斯沙皇,国名由“莫斯科公国”改称“沙皇俄罗斯”。从16世纪中叶第一代沙皇到20世纪初的末代沙皇,都不断地向外扩张领土,而苏联继承了俄罗斯的扩张传统。
沙俄在欧洲地区的扩张  
&&&&沙皇俄国于16世纪中叶征服了喀山汗国(1552年)和阿斯特拉罕国(1556年),控制了伏尔加河流域,打通了南下黑海的道路。
17世纪中叶,它又通过武装侵略和其他手段,兼并了第聂伯河以东的乌克兰地域。
17世纪末与18世纪初,沙皇彼得一世为进一步争夺欧洲,急于打开通向西欧的波罗的海出海口。当时通向波罗的海的沿岸地区为瑞典所控制。为争夺出海口,沙俄与瑞典进行了21年的北方战争(年),打败了拥有强大海军的瑞典,抢占了芬兰湾、卡累利阿、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等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夺得了波罗的海出海口,修建了彼得堡(1703年),打开了通往西欧的“窗户”。
女皇叶卡德琳娜二世勾结普鲁士、奥地利武装干涉波兰内政,三次(1772年、1793年、1795年)带头瓜分了波兰,夺取了波兰的大部分领土。
为了争夺南方暖水港和夺取对黑海及达达尼尔和博斯普鲁斯两海峡的控制权,沙俄女皇叶卡德琳娜又于和1年间两次发动对土耳其的战争,夺得了从第聂伯河到德涅斯特河之间黑海北岸的大片领土。
到19世纪,沙俄同法国展开了争夺欧洲大陆霸权的激烈斗争。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时,利用与法国暂时勾结的机会,用战争的手段,于1809年从瑞典手中夺取了芬兰,并把它变为沙俄的一个省。
于1812年,又从摩尔达维亚公国手中割取了德涅斯特河和普鲁特河之间的比萨拉比亚(今摩尔多瓦)。1815年沙俄打败了拿破仑后,夺取了整个波兰。
&&&通过对伊朗的战争,兼并了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的大部分地区。又通过年对伊朗的战争,夺取了亚美尼亚的一部分。
经过年对土耳其的战争,夺取了库班河以南里海东岸的大片土地。
1878年又从土耳其于中吞并了阿尔达汉及卡尔斯地区。
  到1914年,沙俄的最西边界包括:北起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华沙大公国),到西南的比萨拉比亚,南部达到前苏联的国界并包括阿尔达汉及卡尔斯地区(现土耳其领土)。
沙俄向亚洲的扩张  
早在16世纪下半叶,沙俄的武装力量已伸向乌拉尔山以东。17世纪初,已越过叶尼塞河,到17世纪30年代,已推进到勒拿河流域,于
1649年到达鄂霍次克海岸。到18世纪末,进而侵占阿拉斯加及阿留申群岛(1867年沙俄将这两块地方卖给美国)。沙俄向东部地区扩张的主要手法是以皮货商及哥萨克殖民者为先导,以正规军为后盾,每侵占一个地方,就在河口等险要地方修筑要塞,作为进一步侵略扩张的据点。
  到17世纪30年代末,沙俄侵略军扩展到清政府管辖的领土边缘。于17世纪中叶,沙俄侵略军以勒拿河流域的雅库茨克为据点,先后派出以哈巴罗夫和波雅科夫为首的侵略队伍,侵入黑龙江下游达斡尔人居住地区,中国清政府派兵将侵略者驱逐出去。1689年中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规定了两国边界东段以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和外兴安岭为界,东部的库页岛属于中国的管辖范围。
  19世纪中叶,沙俄在克里米亚战争中被打败,向欧洲扩张受挫,便将矛头指向亚洲,首先是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
年,沙俄乘英法联军侵华之机,采取软硬兼施的策略,胁迫清政府先后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瑗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强行割去了中国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10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1864年,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把中国西境三大湖(巴尔喀什湖、斋桑泊和伊塞克湖)及其周围地区共44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强行划归俄国。
沙俄又通过《中俄伊犁条约》和以后几个勘界议定书,割占了中国7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此外,还违约强占了帕米尔地区2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内,沙俄共割占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沙俄向中亚的扩张  
19世纪中叶,英、法、俄等大国争夺海洋的斗争日益尖锐。沙俄为了打通到印度洋的出海口和争夺暖水港,极力推行“南下政策”。它用欺骗、收买和逐步蚕食等手段,于19世纪中叶兼并了哈萨克各部,并于19世纪70年代,先后征服了浩罕、布哈拉(两者位于中亚的乌兹别克境内)和瓦希(位于中亚塔吉克境内),于年又侵吞了土库曼,1885年侵占了阿富汗的库什克堡。
前苏联领土的扩张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依据列宁的民族自决原则,承认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及波兰的独立,并将亚美尼亚的卡尔斯及阿尔达汉地区还给土耳其。除此之外,到1939年以前,前苏联的疆界没有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前苏联从邻国取得领土近70万平方公里。1940年和1947年,将芬兰的卡累利阿地峡、沙拉古萨摩、贝辰加(贝柴摩)等地区划归苏联。1940年,将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并入苏联版图。又将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和北布哥维纳地区划归苏联。1944年将中国的唐努乌梁海地区(今俄罗斯伪图瓦自治共和国,面积为173平方公里),并入苏联版图。1945年,将德国的哥尼斯堡地区(今俄罗斯伪加里宁格勒州)、波兰的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地区、斯洛伐克的外喀尔巴阡地区、日本的南库页岛和千岛群岛地区划归苏联。
  前苏联与周围邻国的边界领土变化情况与挪威:苏联与挪威原无共同的陆界,挪威东北端同苏联西北部被芬兰的一条狭长的领土所隔开。1940年苏芬战争后,苏迫使芬兰把贝辰加地区割让给挪威,并根据“莫斯科和约”苏联取得了雷巴契半岛的西部地区。1944年9月根据苏芬停战协定,苏联获取了科拉半岛的贝辰加地区,从而使挪威与苏联有了约200公里的邻界。
  与芬兰:芬兰原为瑞典王国的一个公国,依据1721年“尼斯塔德条约”,沙俄夺得了芬兰东南部的领土(包括今圣彼得堡、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等地区)。1809年,沙俄亚历山大一世通过战争吞并了整个芬兰领土,成立了一个沙皇统治下的芬兰大公国。十月革命后,于同年十二月,芬兰宣布独立。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初,于1939年11月爆发了苏芬战争,1940年3月签订了“苏芬和约”,苏联从芬兰取得了雷巴契半岛、萨拉地区、卡累利阿地峡(包括维堡市)及拉多加湖西岸和北岸一带的土地,并取得了租借科拉半岛30年的权利。1944年9月,苏芬签订停战协定,芬兰又将科拉半岛上的贝辰加地区划给苏联。
  与波兰:波兰建国于10世纪,是中欧地区的重要国家。它于及1795年,三次被沙俄、普鲁士和奥地利所瓜分,沙俄夺得了大部分波兰领土。十月革命后,波兰独立,根据1920年“黑加和约”,确定了波兰与苏联的边界。1939年9月,希特勒德国侵占波兰,同时,其东部(即现在的西白俄罗斯及西乌克兰)被并入苏联。1945年及1951年,在苏联的要求下,波苏边界又有了一些变动。
  与斯洛伐克:于1918年成立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1938年9月,被英法在慕尼黑会议上所出卖,1939年3月,被希特勒德国占领。1945年5月,捷克斯洛伐克全境为苏军侵占。1945年6月,根据苏联与捷克斯洛伐克的不平等协定,苏联获取了斯洛伐克的外喀尔巴阡的部分领土,把它划入苏联的乌克兰共和国境内,组成伪外喀尔巴阡州。
  与匈牙利:有约100公里边界。
  与罗马尼亚:14世纪,在罗马尼亚地域建立了摩尔多瓦及蒙坦尼亚两个封建公国,后被土耳其统治,1877年后获取独立。独立前,在土统治期间,经过俄土战争,根据1812年布加勒斯特条约,沙俄夺取了比萨拉比亚。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于1918年,比萨拉比亚归还给独立的罗马尼亚。于1940年6月,苏联又占领了比萨拉比亚,并于同年8
月在德涅斯特河和普鲁特河之间组成了所谓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同时,把罗马尼亚北部的北布哥维纳(1918年前属奥匈帝国,1918年后属罗马尼亚)也划入苏联版图,组成了乌克兰的伪切尔诺夫策州。
  与土耳其:黑海沿岸地区长期处于奥斯曼帝国(土耳其)的统治下,18世纪和19世纪,沙俄为争夺这一地区,与土耳其进行了连续不断的战争,到19世纪中叶,这一地区几乎全被沙俄侵占。于1878年,土耳其又将阿尔达汉及卡尔斯地区割让给沙俄。1921年,根据“卡尔斯条约”,苏联将上述地区归还给土耳其。
  同伊郎:外高加索的许多地区,长期为伊朗所统治。在1804年至1813年的俄伊战争中,沙俄兼并了格鲁吉亚及阿塞拜疆的大部分土地,于1828年又兼并了亚美尼亚,于19世纪末又吞并了土库曼。此外,沙俄和英国于1907年在伊朗还划分了势力范围,甚而有修筑铁路到南部暖水港的计划(即通向印度洋的计划)。
  同阿富汗:阿富汗建国于18世纪中叶。之后,长时期是英俄角逐的对象。沙俄于19世纪末兼并中亚地区,1885年侵占了阿富汗的库什克堡,形成了前苏联的最南界。1905年,在俄英角逐中两个大国有意地将东西走向的狭长的瓦汗山区留给阿富汗,成为南下的俄国和北上的英国两个帝国主义的缓冲区。1978年,苏军再次悍然入侵阿富汗,并迅速占领其全境.
  与中国:17世纪前,沙俄还远离中国,与中国没有共同的边界。沙俄从17世纪侵略扩张,通过各种手段及不平等条约,夺去了中国大片领土。
沙俄依据不平等的《中俄瑗珲条约》(1858年)及《中俄北京条约》(1960年),强行割占中国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1864年,沙俄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了中国自斋桑泊到霍尔果斯河以西44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之后,又依据不平等的《中俄伊犁条约》(1882年),《中俄喀什噶尔界约》(1882年)、《中俄科塔界约》(1883年)、《中俄续勘喀什噶尔界约》(1884
年)、《中俄塔尔巴哈台界约》(1883年)又割占了中国西部7万多平方公里领土。沙俄不仅通过不平等条约侵吞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进而违约又侵占了中国部分领土。在西部帕米尔地区,沙俄违反1884年《中俄续勘喀什噶尔界约》的规定,占据了两万多平方公里中国领土。东北部唐努乌梁海地区,沙俄策动外蒙“独立”,把这一地区强行变为它的保护国,1944年唐努乌梁海地区被并入苏联。在东部,黑龙江左岸的江东六十四屯,根据不平等条约,仍确定由中国管辖。1900年沙俄把它完全吞并。在日寇占领东北期间,苏联占领了黑龙江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的黑瞎子岛等许多岛屿。于1990年,中苏之间已签定了“中苏边境东界约”。
  与蒙古:蒙古原属中国的一部分,即中国的外蒙古部分。1911年,沙俄乘中国辛亥革命之机,策动外蒙王公叛乱,搞所谓“独立”,把外蒙置于沙俄控制之下。十月革命后,外蒙受苏联影响,1924年废除君主立宪制,成立所谓蒙古人民共和国。这样,外蒙与苏联有了共同边界。
  与美国:18世纪末,沙俄越过白令海峡占领了北美洲的阿拉斯加,相继开垦移民区,设置贸易据点。1867年,俄国把阿拉斯加(包括阿留申群岛和普里比洛夫群岛)以800万美元卖给美国,形成了今日苏美以白令海峡为界的局面。
  与日本:库页岛原为中国的领土,于19世纪五、六十年代根据不平等的《中俄瑗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被沙俄侵占。年日俄战争,沙俄战败,将库页岛南半部割与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库页岛南半部又被苏联占有。千岛群岛是19世纪后半叶沙俄与日本的争夺对象,1875年为日本全部占有(以日本放弃南库页岛为条件),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苏联又占有了全部千岛群岛。目前,与日本还有涉及北方四岛的争议。
  与朝鲜:苏联与朝鲜原无共同陆界,年沙俄侵占我国乌苏里江以东广大地区后,封锁了中国通向日本海的一切出海口,与朝鲜有了16公里的共同边界。
前苏联的解体及其疆域变化
80年代末与90年代初,苏联与东欧发生了巨变,随着“经互会”与“华沙条约组织”的瓦解,在苏联内部兴起了民族独立浪潮。于1991年3月,立陶宛带头宣布独立之后,其他加盟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到1991年12月,14个加盟共和国脱离了原苏联,只剩下其核心部分——俄罗斯联邦。为了维护之间联系,于1992年初,成立了一个松散的联合体——独立国家联合体(简称独联体),有8国参加,而波罗地海三国及摩尔多瓦、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及格鲁吉亚7国没有参加。
  由于前苏联的解体,俄罗斯的疆界已同欧洲的挪威、瑞典、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与加里宁格勒州为邻),白俄罗斯、乌克兰和亚洲的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蒙古、中国及朝鲜等14国接壤。
苏维埃政权初期,为了适应列宁急欲发动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全球战略需要,根据共产国际的决议,在莫斯科成立两所高等学校:莫斯科东方大学(全称为东方劳动人民共产主义大学)和列宁国际学校,专门招收和培养亚洲和苏联本国亚洲部分世居民族干部,旨在服务于世界革命和本国无产阶级专政。
  东方大学成立于1921年,针对亚洲各国学员设置两种培训方式:短期班和全日制班,学制分别为1~1.5年和3~4年。校方按学员的国别、民族及地区进行分班,有中国班、印度支那班、汉特·曼西班、布里雅特·蒙古班、雅库特班、楚科奇班及伊杰里门班等等。列宁国际学校创建于1926年,招收的各国学员文化程度略高于前者,其中的学员大多具有两年以上革命斗争经验。1937年,从东方大学分立出殖民地与民族问题研究院,主要招收来自殖民地的学员和苏联亚洲北部地区的世居民族干部,少数来自法属印度支那联邦(年)的学员还在该院接受了研究生教育.
俄国的扩张,细究起来,其实应该分为两部分,即在欧洲的扩张和在亚洲的扩张。这两类扩张,其性质其实是不同的。
打开俄罗斯地图,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使俄国成为最大国家的主要原因,是那一大片广袤的西伯利亚土地。而对这片土地的占领,是与俄国在欧洲的扩张明显不同的。
俄国在欧洲的扩张,是俄国的政府行为,无论在规模上和形式上,与其他欧洲强国完全一样,争夺地区相对于亚洲来说面积不是很大,但至关重要,争夺极其艰难。
莫斯科公国建立后的俄罗斯统一战争,类似于金人的内部统一战争。来自林海雪原的莫斯科人推翻金帐汗国的斗争,则类似于同样来自林海雪原的金人推翻辽帝国的战争。统一俄罗斯之后,莫斯科大公国就走上了对外扩张之路。
俄国在欧洲的扩张,首先是伊万雷帝灭掉两个鞑靼小汗国,伊万雷帝还为了争夺北方出海口,发动了长达二十五年的立斡尼亚战争,但未能成功。
俄国在欧洲扩张的突破发生在一百年后的彼得大帝时代。罗曼诺夫沙皇与留里克沙皇在俄国的扩张上是一脉相承的。为了使俄国得到北方出海口,彼得大帝投入了自年的北方战争,经过二十一年的艰苦血战,彼得大帝终于战胜北方劲敌瑞典,夺得波罗地海出海口,并且兴建了著名的彼得堡。瑞典也经此一战,彻底退出大国行列,变为一个和平小国。
彼得的老爹阿列克赛也对俄国有很大的贡献,从1654年到1667年,他经过与当时的欧洲大国波兰的十三年战争,虎口拔牙,从波兰手里夺得了半个乌克兰。
而俄国在欧洲的大扩张时代则是叶卡捷琳娜大帝在位时期。通过年的俄土战争,俄国击败土耳其帝国,吞并了克里米亚汗国,俄国获得了比北方出海口更为重要的黑海出海口。
此后,叶卡捷琳娜大帝的俄国,扩张起来已经轻松自如,得心应手。她轻轻松松地和普奥三次瓜分波兰,波兰彻底消失。波兰七十余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俄国分得四十多万平方公里,可谓是最大的赢家。
此时的叶卡捷琳娜大帝志得意满,环顾欧洲,她说:“我两手空空,来到俄国,现在我终于给俄国带了我的嫁妆,就是克里米亚和波兰。如果让我活二百岁,我将征服整个欧洲,使俄国变成一个有六个京城的大帝国!”
叶卡捷琳娜大帝的孙子亚力山大一世,和强大的拿破仑帝国苦苦周旋,战战和和,在惨痛的失败后,面对拿破仑帝国的强大攻势,绝地反击,以俄罗斯人千百年来在林海雪原中养成的特有的吃苦耐劳的特性,以及老天爷严寒的帮忙,艰难地战胜拿破仑帝国,再次吞并已被拿破仑解放了的波兰。沙俄也就此一跃而为欧洲霸主,独步欧洲。
1848年,沙皇尼古拉一世镇压了欧洲革命,俄国更是不可一世。
年,为向地中海突破,俄国与英法土之间爆发了克里米亚战争,结果俄国战败,割地求和。尼古拉一世成为俄罗斯帝国第一个割让土地的沙皇,因而气愤自杀。这也可见俄国在欧洲扩张的艰难。俄国就此被打回原形,沦落为二等大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更是被德国打得找不着北,最后投降了事,还割让了西部一百余万平方公里最好的土地。
纵观俄国在欧洲的扩张,与其他欧洲强国一样,都是苦心经营,结果是有得有失。如果没有在亚洲的扩张,俄国与其他欧洲强国没什么两样,尽管会大一些,但还是同一个数量级的。
有了在亚洲的扩张,才使俄国把其他欧洲国家远远甩在后面,变成世界最大国家。而俄国在亚洲的扩张,与其在欧洲的扩张相比,形势也完全不同。
欧洲是俄国的重点,得失进退之间,生死攸关。相对于欧洲来说,俄国对亚洲则不是那么特别在意。俄国在亚洲的扩张,类似于西班牙在美洲的扩张,不完全是政府行为,而是官方和民间力量参半。但这种顺其自然不甚着力的扩张,给俄国带来的土地却比他们在欧洲所得的大得多,正是在亚洲的扩张,才使得俄国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俄国在亚洲的扩张,着力不多,收获很大,这是因为,第一,亚洲北部空地面积很大;第二,亚洲北部居民很少,而且原始,俄罗斯人对付他们,与西班牙人对付印第安人完全一样。
我们就来看看俄国是怎样在不经意间,一不留神,就把西伯利亚一千三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轻易收入囊中的。
对西伯利亚的扩张开始于1581年。当时的伊万雷帝正在立斡尼亚战争中被当时的欧洲强国波兰和瑞典打得焦头烂额,对于遥远的西伯利亚根本没有概念,他只是派了经常与西伯利亚汗国打交道的一个商人家族斯特洛冈诺夫家族去向西伯利亚汗国收取毛皮。该家族的部属,哥萨克人叶尔马克,率领一支840人的小队伍上了路。那西伯利亚汗国是白帐汗国的后裔,相对于他们在南方大草原上的兄弟来说,这个老林子里的部落可谓是小国寡民,双方战斗的规模经常是几百人对几百人,和打群架差不多,和欧洲那种以举国之力相拼的大战不可同日而语。年迈的古楚汗和强悍的哥萨克苦苦周旋,到底弓箭长矛敌不过火枪火炮,1598年,西伯利亚汗国灭亡,古楚汗逃到南方草原,被那里的人杀死。俄国吞并了西伯利亚西部。这其实是由一个商队完成的。这支商队在与西伯利亚汗国缠斗的时候,俄国本土正是留里克朝末代沙皇弱主费多尔在位,西伯利汗国于1598年灭亡时,费多尔已于这年一月死去,留里克朝绝嗣,俄国正陷于一片混乱之中。
在留里克朝与罗曼诺夫朝之间的混乱时期,俄国本土发生了大饥荒,三分之一的人饿死;并且俄国还遭到当时的欧洲大国波兰的进攻,几乎亡国。俄国本土的危机,并未影响到遥远的北亚的俄罗斯商人们,他们仍在继续他们在北亚的进军。吸引他们的倒不是土地资源,他们不断向前推进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多的毛皮。就在俄国本土一片大乱之际,北亚的俄国商人们又占领了叶尼塞河一带。随着商人们的开拓,农民们也随之而来。
1613年,罗曼诺夫朝建立,俄国本土这才稳定下来,俄国人在北亚的开拓也推进到了勒拿河流域。1632年,俄国商人们修建了俄国在北亚的第一个城市,雅库次克城堡,沙皇在此设立督军府,俄国官方开始接手在北亚的扩张。
俄国人于1639年推进到鄂霍次克海沿岸。之后,他们与贝加尔湖一带的布里亚特蒙古人展开争斗。原始的布里亚特人敌不过俄国的火器,七十年代,俄国人占领了贝加尔湖一带。
1689年,侵入黑龙江流域的俄国人与清帝国签订《尼布楚条约》,这是他们在亚洲的第一次退却,不过,他们还是夺取了贝加尔湖以东地区。这时,俄国本土正是彼得的姐姐索菲娅大权独揽,姐弟俩斗得你死我活的时候。这一年八月,彼得一举推翻索菲娅的统治,夺取了政权。
之后一百余年,俄国没有再向远东扩张,远东似乎被遗忘了。十八世纪末,叶卡捷琳娜大帝统治末期,俄国人才又继续向东进军,吞并了楚科奇半岛,并进而越过白令海峡,吞并了北美的阿拉斯加。不过,在远东的扩张始终不是俄国人关注的重点,对俄国人来说,那只是偏远地区的小事,无关大局,所以,阿拉斯加后来又被轻易卖掉了。
正是在这不经意间,俄国夺得了世界上最大的一片土地,使其一跃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对北亚的征服,俄国的民间力量出了大力。对应我们在本文开始时所说的,如果说俄国在欧洲的扩张是政府行为的话,那么俄国在亚洲早期的扩张多半是民间行为。由此可见,对外扩张不仅是历代沙皇皆如此,而且俄国人民也如此。扩张侵略,已经深入俄国人的骨髓,说俄国人侵略成性,恐怕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克里米亚战争之后,由于在欧洲扩张受阻,沙皇政府才把侵略的重点转向亚洲,全力以赴,在中亚和远东进行拓展。从欧洲到亚洲,俄国成为真正的双头鹰。
克里米亚战败后,俄国的矛头指向中亚。在欧洲沦为二流的俄国,在亚洲却所向披靡。至1875年,俄国用了二十年时间,出动大批军队,一举征服了中亚诸汗国。1858年至1860年,俄国通过《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侵占了清帝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一百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十九世纪下半叶,俄国又通过《勘分西北界约记》等不平等条约,侵占清帝国西北五十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1900年,俄国趁清帝国发生义和团暴乱,侵占了清帝国在乌苏里江以东仅存的立脚点,江东**屯,然后,十七万俄军大举南下,一举侵占清帝国东北全境,企图将东北变成黄俄罗斯。
1904年,俄国与新兴强国日本爆发战争,结果战败,被迫将东北南部让给日本。
1911年,俄国又煽动中国的外蒙古独立,趁机将外蒙作为其势力范围。
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俄国已成为面积达2280万平方公里的大帝国。总观俄国在东西两线的侵略扩张,重点在欧洲,由沙皇政府亲自出马;亚洲非重点,前期主要由民间力量完成,后期由沙皇政府接手。可见俄国由上到下,无不具有十分强烈的扩张性。对外扩张,成为俄罗斯民族性格的一个重要特征。
1768年,与奥斯曼帝国之间的俄土战争爆发,在1774年以凯纳甲湖条约的签订而结束。根据这个条约,俄国取得了黑海的出海口,克里米亚的鞑靼则从奥斯曼帝国独立,而叶卡捷琳娜在1783年吞并了克里米亚。1787年,第二次俄土战争爆发,1792年战争结束,俄国将其势力伸入巴尔干半岛;虽然奥斯曼帝国没有被俄国完全赶出欧洲,但已不再是俄国的严重威胁了。在西方,俄国则趁著波兰国势日虚之际,与普鲁士、奥地利瓜分波兰。19世纪下半叶陆续与满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和《勘分西北界约记》,共取得140万余平方公里的土地,使俄罗斯在远东有了天然良港符拉迪罗斯托克(海参崴)。
当时彼得一世先跟瑞典打了一仗。战争长达二十余年,夺得波罗的海沿岸大部分地区,使俄罗斯在波罗的海有了出海口;而后女皇叶卡捷琳娜又和奥斯曼土耳其打了一仗,取得黑海沿岸地区,使俄罗斯在俄南方地区有了出海口。最后在19世纪下半叶陆续与当时的满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和《勘分西北界约记》,共取得140万余平方公里的土地,使俄罗斯在远东有了天然良港符拉迪罗斯托克(海参崴)。
俄国历史俄罗斯领土扩张史
  在16世纪末以前,今俄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还不是俄国的领土。这一时期,俄罗斯刚刚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其领土面积仅为280万平方公里,地处东北欧一角,与西伯利亚相距遥远。从16世纪中叶沙皇伊凡四世执政,俄国才开始向东方扩张,逐步吞并了西伯利亚与远东的大片领土,将疆域扩展到太平洋岸边。在沙俄向东方扩张的过程中,首先遇到的障碍是与俄国毗邻的西伯利亚汗国。
  1556年,沙皇召见了与西伯利亚汗国毗连的斯特罗甘诺夫家族,询问边境形势,并授权他们抵挡西伯利亚汗国。令他们在西伯利亚汗国近处构筑工事堡垒,招募军队,添置武器,伺机侵占西伯利亚汗国。1574年,沙皇再次下令,准许斯特罗甘诺夫家族在乌拉尔山东侧-鄂毕河及其支流图拉河、托博尔河和额尔齐斯河等地建城募兵,就此俄国将其势力直接扩张到西伯利亚汗国境内。斯特罗甘诺家族秉承沙皇旨意,多次进犯西伯利亚汗国,与汗国的人民发生了激烈的冲突。1579年,斯特罗甘诺夫家族派人与曾被沙皇处以重刑的哥萨克首领叶尔马克联系,鼓动他入伙,去征服西伯利亚汗国,为沙皇拓殖疆土效劳。
  1581年,经过长期准备后,叶尔马克率领840人的队伍,在斯特罗甘诺夫家族武器下,前去征讨西伯利亚。沙俄军队沿水路前进,经过楚索瓦亚河,翻越乌拉尔山,跨越谢列布良卡河、塔吉尔河、图拉河、托博尔河,最后侵入额尔齐斯河。日,攻占了西伯利亚汗国首府卡什雷克。叶尔马克一伙为俄国扩张立了下战功。沙皇政府决定赦免叶尔马克等人,表彰他们的行动并颁发了大量薪饷。斯特罗甘诺夫家族也受到鼓励,得到两座城池的奖赏。沙俄军队的侵略暴行,激起了西伯利亚汗国人民的极大愤努,他们奋力抵抗俄侵略者,一直坚持了20多年。1598年,俄军打败了库楚姆汗,库楚姆汗逃到大草原后不久身亡。至此,沙俄最后征服了西伯利亚汗国。其侵略势力越过了乌拉尔山,叶尔马克的远征揭开了俄国向西伯利亚大规模扩张的序幕,到17世纪30-40年代,沙俄的侵略势力已经跨越了叶尼塞河,到达勒拿河、楚科奇半岛和鄂霍次克海。
  沙俄征服了西伯利亚汗国以后,派遣重兵,兴建城堡,把持军事据点,以巩固新占领的地区。并以这些据点为大本营进一步染指巴拉宾大草原。沙俄为占领鄂毕河中下游地区,还挥师北大,相继灭了彼雷姆酋长国和叶潘恰酋长国,在这里建立了彼雷姆城和图林斯克城。乌拉尔山脉北部和鄂毕河下游地区,俄国历史上称之为“尤格拉”和“伯绍拉”地区。这里长期居住着萨莫耶德人、汉特人和楚德人等,他们的水产业和毛皮业非常出名,俄国人对这里的财富觊觎已久。沙俄灭掉西伯利亚汗国后,为彻底征服鄂毕河下游地区铺平了道路。1593年,战胜了治特人以后,沙俄在汉特人苏格穆特瓦什城的旧址上,建立了别列佐夫城,并以此为根据地继续向塔扎河流进军,于1601年在塔轧河下流建立了曼加结亚城,这标志着俄国已基本上占领了鄂毕河下游地区。与此同时,沙俄又加紧了向鄂毕河上游的推进,于托木河口建立了托木斯克城。在这一带,俄军又同当地蒙古和吉尔吉斯等民族发生了激烈斗争,并开始逼进中国西北边疆。
  从17世纪初,沙俄又继续东扩,在20年代占领了叶尼塞河地区。沙俄东进主要是靠着西伯利亚的长川巨流,沿着纵横交错的大河小溪,从一条流驶入另一条河。在两条相近的水、河流中间的地带,俄国人称之为“连水陆路”。冬季则可涉冰而行。“连水陆路”可以缩短许多路程。到17世纪30年代初,俄国人已经占据了叶尼塞河中、下游和上游部分地区。在哥萨克的殖民过程中,已经探听到了有关勒拿河的消息。并获得了一些前往勒拿河的路线资料。沙俄政府在占领了西伯利亚的两大水系之后,还想占领第三大水系勒拿河。于是,他们从北方的曼加结亚和南方的叶尼塞斯克两地同时派兵前去占据勒拿河。哥萨克军队主要是通过下通古斯卡河的北路、上通古斯卡河的南路和古代埃文基人所经常使用的古道,沿连水陆路,越过大小众多河流来到勒拿河流域的。他们沿河上下掠夺财物,建立据点。先后建立了中维柳伊斯克、下维柳伊斯克和上维柳伊斯克。1638年,俄国政府下令成立雅库茨克督军府,把勒拿河地区大片信封强行并入俄国版图。雅库茨克最初建于勒拿河右岸,1643年督军戈洛文下令迁城于河的左岸。此后雅库茨克成了沙俄进一步向东北亚地区远征的指挥中心。
  东北亚的地理条件更为复杂,除了高山纵横、河流密布外,还濒临北冰洋和鄂霍次克海。从17世纪30年代末,俄国哥萨克开始了向东北亚的远征。他信主要是从勒拿河口入北冰洋走海路、利用勒拿河及其支流或走旱路到达东北亚各地、或者是通过几条不同的路线到达鄂霍次克海。在逐步向东推进的过程中,沙俄殖民主义在这一地区建立了不少城堡和冬营地。例如,1638年在雅纳河建立了维尔霍扬斯克,1642年建立了尼日涅扬斯克;在印迪吉尔卡河上建立了彼德什维尔斯克等。1645年,米哈伊尔斯塔杜欣等人到达科雷马河,并先后建立了上、中、下科雷马斯克3个冬营地。1647年鄂霍次克堡建立。
  至17世纪50-60年代,哥萨克的足迹已遍及东北亚各地。接着,他们开始向堪察加半岛挺进。这时的堪察加半岛住着伊杰尔门人、科里亚克人、爱斯基摩人、受奴人等。他们在这里从事捕鲆业和狩猎业,过着原始生活。1695年雅库茨在督军派哥萨克到阿纳得尔堡。其中一部分人于次年到过堪察加半岛。1697年初,哥萨克五十人长阿特拉索夫集结120人的队伍前去征服堪察加半岛,在这里与当地人进行了激烈的战斗,之后建立了上堪察加等城堡,并派人守卫。到1711年,整个堪察加半岛被征服,并入俄国版图。俄国在占领了东北亚和堪察加半岛以后,又加紧了向北太平洋的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岛挺进。
  在俄国向西伯利亚与远东的扩张过程中,也把侵略触角伸到了贝加尔湖和黑龙江地区。17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俄国以叶尼塞斯克和雅库茨克为中心,分别从西部和北部两个方向入侵贝加尔湖地区。哥萨克在安加拉河流域建立了巴拉干斯克(1654年)和伊尔库茨克(1652年),在勒拿河上游建立了维尔霍连斯克(1642年)。在贝加尔湖东北角由哥萨克建立了上安加尔斯克(1647年)和巴尔古津堡(1648年),于1652年又建立了巴翁托夫斯克堡。这样,俄国军队大体上从北部用据点包围了贝加尔湖,为进一步南下和东进打下了基础。
  从贝加尔湖南岸,俄罗斯军队一路南下直逼中国的蒙古地区,一种东进抵达黑龙江上游的石勒喀河,进而入侵黑龙江。俄国人在向东、向南的道路上,择水陆要冲建若干城镇堡。例如,1658年建立了涅尔琴斯克(尼布楚),1658年建立了捷连宾斯克,1665年建立了色楞格斯克,1666年建立了乌丁斯克等。这些城堡对此后俄国的军事、外交、经济活动,以及与中国的通商交往起到了重要作用。
  17世纪40-50年代,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1643年哥萨克波雅尔科无走勒拿河支流阿尔丹河,再沿乌楚尔河流进入纽约姆卡河,然后翻越外兴安岭,走连山陆路,最后进入黑龙江支流精奇里江(结雅河)。另一条路线是,从奥廖克马河起,沿其支流图吉尔河到达黑龙江。哈巴罗夫远征黑龙江走的就是这条路。为了加强管理,1656年俄政府在奥廖克马河口设立了奥廖克明斯克堡。
  俄罗斯征服人辽阔的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随即建立了行政、军事机构加以控制,实施殖民统治。整个西伯利亚由中央的西伯利亚衙门管理。各地区分设督军辖区和县。督军辖区共有4个,即托搏尔斯克、托木斯克、雅库茨克和叶尼塞斯克,每个辖区下隶属几个县。17世纪西伯利亚共有图林斯克、秋明、塔拉等19个县。各辖区和县均置督军,总揽所属地区的军事、行政、司法和经济等一切权力。
  1850年以后,趁中国清朝衰微,武力侵略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一带,俄寇甚至拿索伦人当食物,真是吃人的恶魔;尼古拉耶夫攻占庙街,残酷杀害当地的赫哲族和鄂温克族居民,制造庙街惨案,并改名为尼古拉耶夫斯克;同时强迫清王朝签订了《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抢占了黑龙江流域的100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包括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乌苏里江以东至库页岛的大片领土。这片领土内居住的赫哲族被屠戮殆尽,结雅河的鄂伦春族被迫迁入大兴安岭,女真族被迫迁入黑龙江以南乌苏里江以西,最后俄罗斯移民成了当地的主体民族,不知道贝加尔湖以东的布里亚特蒙古族被同化没有?
  清朝末年,汉民族大量移民东北,成为东北的主体民族,这保证了东北对中国的向心力,成为巩固东北边防的最强的力量。海兰泡江东六十四屯因为已经被汉人屯垦多年,故在瑷珲条约中特别声明保留为中国领土,成为中国在黑龙江北唯一的领土。清末时俄人违约将该地汉族、鄂伦春族居民赶进黑龙江淹死或杀死,此乃海兰泡惨案!
  江东64屯的被侵占,历经清朝、袁世凯、北洋军阀与国民党政权均拒绝承认,并坚持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沙俄趁火打劫,占领东北全境,实行殖民统治。1905年日本击败沙俄,夺取库页岛南段、千岛群岛南部和海参崴并控制吉林和辽宁。再后来黑龙江以南进入张作霖时期,黑龙江以北1917年远东共和国成立,日本控制整个千岛群岛。
  1931年日本占领东北,成立伪“满洲国”,与苏联在黑龙江相对峙。苏联将远东的汉族赶走或杀死,将远东的朝鲜族强行迁到中亚。1945年,苏联从日本手中重新夺取库页岛南部和海参崴,并占领整个千岛群岛(包括日本北方四岛)
  苏联战后的领土扩张主要是吞并波兰东部,同时用德国领土(东普鲁士、西里西亚)对波兰进行补偿,除了建立缓冲地带的意图外,也有沙俄时代固有的对土地的贪婪。还有我国黑龙江靠近我方一侧的岛屿也被其侵占,不过着纯粹是对土地的贪婪。
  从芬兰得到卡累利阿,贝柴摩等,吞并爱沙尼亚,拉托维亚,立陶宛。得到西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得到德国的柯尼斯堡(现俄罗斯的加里宁州),得到斯洛伐克的外巴尔咯阡,得到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那,得到日本的南萨哈林和南千岛群岛,得到中国的图瓦地区。
  俄罗斯——苏联的扩张大概可以算是人类史上最成功的陆地扩张,从一个臣服于蒙古的城邦小国经过几百年就成为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超级大国。既使是在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仍然保留了主要成果,而且与独联体国家有着文化、经济、民族、军事方面的广泛联系。
  可能人们有这样的看法,即俄罗斯的扩张有雄厚的资源(国土、人口、矿产、科技)基础。实际上,俄罗斯在大部分时间都没有什么优势。
  俄罗斯摆脱蒙古统治开始以一个独立国家的身份进入世界舞台时,国土面积与人口都很有限,乌克兰、白俄罗斯还没有合并进来,就连俄罗斯北方重镇诺夫哥罗德也处于独立状态。俄所处的环境非常险恶,长时间处于强邻的包围中。东边,喀山汗国还很强,还能够进攻劫掠俄的东部地区。南边,主要是土耳其,当时的土耳其虽然不是最强盛的时期,但在国土、人口、军力、资源方面都超出俄很多,着实是个庞然大物;还有剽悍的克里木汗国以及草原上那些桀骜不驯的骑手们。西边,波兰有实力有野心也有行动吞并俄罗斯,波兰和土耳其不时结成同盟,俄要想将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并入版图,首先得过波、土两国的关。西北,瑞典在那个时期是北欧的主人,也是欧洲一大霸,不可一世。这些个强邻特别是波、土、瑞都有能力灭了俄罗斯。
  俄所处的环境并不好,没有多少扩张余地,从西、南、东边都有可能遭到致命的打击,在与任何一个方向的敌人角力时,都有可能遭到其他方向强敌的进犯。北边没有敌人,但俄本来已经身处北方,再往北就进入极地了,极地能支撑多少人口呢。
  俄首先是吞并东边的喀山汗国,解除了东面的威胁,也由此进入西伯利亚,虽然俄罗斯人出于对土地的热爱不断在西伯利亚开疆拓土,但西伯利亚的价值是二十世纪才逐渐体现出来,很长的时间里,西伯利亚主要是提供毛皮产品。对于俄在西边和南边的防卫和进攻没有多大帮助,由于西伯利亚寒冷荒凉,打了败仗也不可能到这里来“偏安”。
  接下来是对西边和南边,与波兰和土耳其进行了长期的角逐,终于得以将乌克兰、白俄罗斯并入版图,彼得一世时,俄罗斯战胜瑞典取得了波罗的海出海口,进行了改革,在科技、文化上取得了对土耳其的优势,后来与土耳其打打停停了三百年,终于巩固了黑海沿岸、克里木、高加索、多瑙河入海口、南俄草原。与波、土、瑞三国拉开差距后,俄罗斯与西欧人打上交道,到了更大的舞台上,1812年和1941年,俄——-苏又遭到了火器时代两支最强大军队的凶猛入侵。
  俄很顽强,总体上也很策略,基本上一贯如此。举几个例子,俄在争取独立的最后一役――乌格拉河对峙中,成功的外交活动和内部矛盾调合使俄处于战略上的有利态势,选择有利地势与蒙古军对峙,拖至敌方支撑不住主动撤兵。
  与土耳其打打和和了三百年,在占优势的情况下也没有发动对土的全面战争,因而没有陷入到这个民族大国里去,要知道,温暖的土耳其土地对来自寒冷地区的俄罗斯人是很有诱惑力的。还有就是通过计谋使中国割让土地,仔细看一下历史书,俄国得到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土地,是在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索取的“酬劳”,没费一兵一卒,在新疆与中国划界占了便宜也没有与中国发生正面武装冲突,中国与几大列强——英、法、日、美()都有过惨烈的战争,但与俄——苏只有过激烈的武装冲突,却没有过中俄战争、中苏战争(八国联军是墙倒众人推,并不是中俄的单独对抗,雅克萨之战也算不上是真正的战争,属于边境冲突,规模有限),与其说强占我国领土,不如说是巧取。可以发现,俄国没有主动对大国、强国发动过那种“有你没我,有我没你”的战争。
  俄国的扩张,好象是很快,但实际上很“量力而行”,比起第三帝国来要老谋深算的多。并不是一味地进行战争,但也没有一味地退让,如果被强敌侵略,在生死关头,不惜血流成河也要赶跑侵略者。
  总体上看,俄罗斯在领土扩张方面有这样一些优点顽强,耐心,有忍耐力,军事与政治并重,能审时度势,肯吸收先进技术和文化以加强自身,也很注意自身的文化输出(所以才有了我等爱好俄罗斯文化之人)。
  由于俄国维护独立和进行扩张的进程非常艰险,俄罗斯民族也就有了很强的凝聚力、忍耐力、反弹力,他们对“个性”不太重视,对反叛行为、离群行为非常排斥。
  在人们的印象中,俄罗斯就象北极熊一样笨笨的,这可能是表面现象,北极熊也灵着呢。
不言而喻,自近世迄今的国际力量结构大体保持不变是这些规律成立的前提。所谓“大体不变”是指几个主体国家(如美国、中国、俄罗斯等国家)版图不发生被大规模改观的情况。在比如美国未崛起前,俄罗斯的战略极限可伸至阿拉斯加,但当美国崛起后,它被迫只能收缩到白令海峡以西;当日本崛起后,俄罗斯又进一步向西面和北面收缩。版图是国家战略能力的物质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国际政治遵循合力原则。那么,俄罗斯国家兴衰都有哪些规律可循呢?本文从地缘政治与历史分析的视角试图能找出其中的些许规律。
  一 .俄罗斯国家力量的三级底线及其分布规律
  俄罗斯民族从蒙古人那里汲取了巨大的扩张能量并因此赢得了世界最大的国家版图,这个版图曾从波罗地海沿岸直抵阿拉斯加,横跨东经20度到西经145度之间。但也正是由于这过于巨大的国家版图使俄罗斯人在历史上不堪重负,以至从19世纪60年代后开始一次次后退收缩。收缩总是较多地发生在离其政治中心——莫斯科——较远的远东部分。俄罗斯比较自觉的因而也是和平的收缩发生在日,俄罗斯和美国以720万美元成交正式签订了向美国出售阿拉斯加的协议。在当时的俄罗斯看来,出售阿拉斯加既赚了些钱,又赢得了与美国基于共同反英立场的友谊。在此之后,俄国便出现了被迫因而也是流血的收缩。先是1905年败于日本并被迫在与日本签订的《朴次茅斯和约》中让出其在朝鲜和中国的特权,并将北纬50度以南的库页岛割让日本。1917年沙俄帝国解体,从1918年初至1920年底,苏维埃俄国在国内出现了分裂以及有外国武装势力支持的割据叛乱:南方有克拉斯诺夫和邓尼金的叛乱,在西北有尤登尼奇的叛乱,同时德国军队继续盘踞在乌克兰、白俄罗斯和波罗的海沿岸一带,东线还有“捷克斯洛伐克军团”的叛乱。从1919年始,协约国又先后组织了三次以高尔察克、邓尼金、尤登尼奇为代理人,从东、南、西三面对苏俄中心莫斯科进攻的大规模武装干涉。结果这些叛乱和干涉均被苏维埃政权领导的苏联红军所击败。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在对这次持续两年的大规模叛乱和干涉斗争中取得的胜利,显示并证明了俄罗斯国家力量有其可以保得住且极难撼动的“基线(baseline)”,即其范围大体就是从三个波罗的海国家以东到乌拉尔山以西,南至高加索以北。具体说就是东经28度至60度,北纬40以北的范围。笔者把这个基线称做一级底线。俄罗斯国家的扩张只是在这个基线上的伸展,其战略收缩的终极底线则不会低于这个基线。这部分是其国家不可撼动的主权底线,也是国家政治的生存基础。
  日,在列宁的倡议下,苏俄政府在贝加尔湖以东成立了西伯利亚远东共和国。这说明当时的俄罗斯国家力量已不足以对贝加湖以东形成绝对控制。但是,“国破山河在”,对俄罗斯人来说,只要能保住乌拉尔以西的战略基线(即一级底线),其国家力量就可能伸展到中西伯利亚地区,继而就能威慑并由此守住东西伯利亚。换言之,俄国版图中的东西伯利亚,由于其与位于欧洲部分的经济政治中心太远,与原子核最外围的电子一样,属最不稳定的部分,因而它的稳定是靠俄国的威慑力量而存在的。如果我们将这部分称做俄罗斯国家力量的三级底线,那么,在乌拉尔以东,东西伯利亚以西的区域(即西西伯利亚、中西伯利亚),则属于俄罗斯国家力量能守得住的二级底线。历史上的俄国衰落总是从边缘的三级底线——远东表现出来;而西西伯利亚、中西伯利亚地区则是靠欧洲部分的国家实力辐射作用而保存的——这与西藏、新疆之于中国东部中心地带的联系特点十分相似。这就是说,与俄国欧洲部分的特点正好相反,俄国国家战略能力在远东部分并不具有可持续的攻势,这正如1962年中国在西南地区对印度的自卫反击战中不具备可持续的攻势因而必须速战速决的道理一样。
  历史研究表明,俄罗斯的欧洲部分是整个国家的基础;失去这部分,俄罗斯国家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础。但同时也要看到,正是俄罗斯拥有中西伯利亚、东西伯利亚的广阔空间,这使其有了广阔的战略纵深,这反而增加了俄国人的反攻力量并抵消了敌国(比如拿破仑法国、希特勒德国以及二战前的日本)从西东两面击垮俄罗斯的难度。另一方面,我们对俄罗斯人所拥有的这个“战略纵深”的意义也不可夸大。斯大林明白这一点:当希特勒大兵压至莫斯科时,斯大林曾考虑的“避难”地点并不是像亚历山大一世那样选在远东,而是选在印度。因为他知道,他所处的时代已与19世纪初反拿破仑时的亚历山大一世所面临的形势不同,20世纪的苏联如果失去欧洲,且在日本已经崛起的情况下,他也就不可能不失去远东。这也大概是他不可能在对德战争中仿效库图佐夫用大踏步后退赢得战争,而是必须在莫斯科至斯大林格勒一线坚持抵抗到底的原因所在。
  二 .俄罗斯的扩张极限伸展规律
  俄罗斯国家的扩张能力基本为其巨大的版图所销蚀,其国家扩张能力的极限大体与其国家版图一致。从表面上看,俄罗斯人在16~19世纪初由西向东的扩张,这几乎是蒙古人由东向西扩张的反弹和复制,但蒙古人扩张的方向和区域是农业文明发达且人口密集的地区,而俄罗斯人的向东扩张则地区基本是人烟稀少的地区,因此俄国人在这个东进的过程中也基本没有遇到什么阻力,并由此迅速完成了对这些地区的兼并。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初,俄国人完成了位于东经90度的叶尼塞河至位于西经150度的阿拉斯加基奈半岛的兼并。但在这一时期,俄罗斯人所扩张的版图与支撑这个版图的人口数量却极不匹配:尽管在19世纪初,俄国沙皇将乌拉尔以东的共计划1
200万平方公里的整个西伯利亚地区人口提升到了100万,但与同期中国东北及蒙古地区人口达660多万相比,其数量明显不足。人口数量的不足大大削弱了俄罗斯在西伯利亚的控制力,致使19世纪的俄罗斯成为在当时世界大国中唯一的其扩张极限在版图内收缩的国家,有时这种收缩还如此急迫以致需要用行贿的方式来出让俄国的领土,例如,1867年俄国人主动贿赂美国人让其以720万美元购买了属于俄国的阿拉斯加。。
  此后,俄国人(不管是沙皇俄国还是苏联的版图)基本就在我们目前看到的版图边界内外徘徊,其目标都是为了获得暖港出海口。但不管其如何冲撞,几百年来,俄国的领土范围迄今也没有在向西方向走出过波罗的海,向南方向走出黑海和阿富汗,向东方向也未伸入西太平洋的东海,尽管俄罗斯人在这些通往大海的道路上曾与自己的对手国家有过多次大规模的绞肉战式的反复拉锯和争斗。斯大林明白这一点,当丘吉尔在“百分比协议”
中向他提出在希腊有90%的控制权时,斯大林则满口答应,因为他明白,自彼得大帝以来俄国人根本就没有冲出过黑海海峡,而就在此前两年即月,苏军还在黑海北岸遭到德军的攻,损失惨重,迫使苏军实行战略撤退。因而,斯大林明白,黑海以南——遑论希腊——是他力所不及的地方。希特勒和罗斯福曾将印度丢给斯大林,他则笑而不接。因为斯大林也明白,自彼得大帝以来,俄国人的力量根本就没有冲出过阿富汗,因而印度对他而言更是一道可望不可及的“天边彩虹”。一些史书将斯大林描写为世界扩张主义者,而对这一观点做出具有源头意义“贡献”的则是1946年3月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和1947年7月凯南在美国《外交季刊》上发表的那篇导致半个世纪冷战的着名论文《苏联行为的根源》。笔者认为,斯大林在俄罗斯历史上其实是一位少有的谨慎之人。在整个二战期间,他使用武力的范围始终不出苏联国境线太远。事实上,整个二战中,他只是对入侵者德国真正用兵(笔者认为1945年的对日作战算不上真正的战争)。二战结束后,他对出海口的诉求也只是希望通过南斯拉夫和中国分别在地中海和太平洋间接地获得出海口。尽管没有达到目的,但他即使在最有利的条件下,他也始终回避由苏联直接出兵去实现俄国获取出海口的战略目标。分析俄罗斯人自彼得大帝之后为出海口搏杀的历史,斯大林知道,出海口虽事关俄罗斯的命运,但它是处于俄国战略能力极限之外因而是只能看得着却是摸不着的。尽管没有实现进入地中海和太平洋出海口的目标,但在其治下的苏联却得到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
  相反,斯大林之后的苏联领导人却将手越伸越远:为了牵制拉美,赫鲁晓夫曾将手伸向古巴——这与2008年美国总统小布什越洋介入格鲁吉亚并遭俄罗斯反击的表现相似——即遭挫折后迅速收回。当时苏联尽管在古巴导弹危机中失去了“面子”,但它没有失去“里子”;正是这份古巴的经验又使赫鲁晓夫对越南问题采取了谨慎的不直接介入政策。为了进入印度洋,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在将越南、印度及北印度洋沿岸的一些国家拉入“社会主义大家庭”后,终于在1979年直接出兵阿富汗,并试图以此敲开通往印度洋之门。其结果是,即使在家门口动手,勃列日涅夫苏联在阿富汗并没有得到任何便宜,阿富汗战场似乎演成另外一场“越战”,这又最终使苏联国力透支并由此于1991年底全面解体。至此,俄罗斯人再次失去曾由彼得大帝和斯大林为俄罗斯争取到的波罗的海的出海口。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是俄罗斯人的扩张之手在历史上伸得最远的时期。但它不像赫鲁晓夫那样没有章法,勃列日涅夫为突入印度洋做了极为充分的长期准备:他将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印度洋两侧,目的是为其最后一击(即打通印度洋之路)做好铺垫。他用间接即培养“代理人”的方式与美国展开全球争霸,但其重点却是印度洋。例如,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支持1979年越南入侵柬埔寨以及1972年印度肢解东巴基斯坦(即孟加拉)的行动。当这些工作铺展开来以后,勃列日列夫便在阿富汗开始了俄罗斯人梦寐以求的打通印度洋之途的战争。这是除出兵即可斯洛伐克以外,苏联在自家门口发动的一场针对美国——当然还有中国——的战争,即使做了这么多准备,即使战争地点也不远,但由于其背后的对手是美国和中国,因而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战争便成了苏联的“滑铁卢”。
  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1856年)、俄国与日本争夺远东霸权战争的失败(1905年)、斯大林在朝鲜战争中的失算、赫鲁晓夫在古巴导弹危机中的退让、勃列日涅夫在阿富汗的失败以及这些失败给俄罗斯人带来的苏联解体等后果,均证明这样一个与西方“马太效应”
不符,而与东方老子“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哲理相合的规律,即俄罗斯的扩张能力基本为其巨大的版图所销蚀,其国家扩张能力的极限大体与其国家版图相吻合。在这个规律下,俄罗斯国家版图与其扩张能力正好成负相关的关系,即俄罗斯的扩张因其巨大的国家版图而不堪一击,而大版图又使俄罗斯人的自卫即守土能力坚如磐石。
  通过阅读历史,我们不能不注意俄罗斯人的所有扩张攻势几乎都是尝试性的,一旦决心实战,其结果要么是俄罗斯人的退缩,要么是俄罗斯国家的灾难:沙皇帝国崩溃的引线点燃于1905年的对马海峡,引爆于1914年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斯大林帝国的崩溃的引线点燃于1953年的朝鲜半岛,引爆于1979年的阿富汗战场。勃列日涅夫时期对阿富汗的入侵是俄罗斯国家扩张历史中力度最大的一次,其结果也是最惨的一次。如果说,1856年俄国在克里米亚的惨败可以在对空旷的远东的征服中得以补偿,并使俄国得以延续半个世纪,那么在中国开始崛起,苏联因此在远东没有任何扩张余地的时候,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入侵阿富汗则使其在此后只延续了十多年便轰然解体。
  三.俄罗斯国家的绝对目标及其悖论
  俄罗斯人似乎是当年蒙古人的再造。不同的只是俄罗斯民族国家诞生的地方正是蒙古帝国结束即蒙古人扩张极限的地方。由于西面对手的强大,俄国诞生的起点即底线(基线)也不幸地成为了俄罗斯向西继续扩张的极限,这似乎是对俄罗斯在蒙古统治下所经历的苦难的有意补偿,蒙古人衰落后在东方留下的巨大的几乎没有对手的政治真空地带,又为俄罗斯折头向东的国家扩张运动提供了现成且无需太多苦战就可得到的巨大空间。
  然而,俄罗斯民族毕竟不是中世纪的蒙古部族,它是与欧洲工业文明同步成长起来的近代民族。彼得大帝在俄国最接近进入波罗的海的地方建起了彼得堡,这意味着俄罗斯人决意不走蒙古人的陆上帝国的道路,而要走英法式的海上帝国道路。
  与明治大帝给后来的日本戴上一顶看似“正确”却让日本人顶不起的以“大东亚”为目标的帽子的后果一样,彼得大帝这一目标选择也在俄罗斯人面前降下一块无力推开且必须终生顶着的巨石,并使他身后的俄罗斯人陷入终不能解脱的“西绪福斯”悖论之中。
  行百里而半九十,功亏一篑,是西绪福斯的天定命运,这似乎也是俄罗斯人的天定命运。俄罗斯的版图如此深远地嵌入内陆以至每当俄罗斯人接近其海洋目标时,他们也就耗尽了力量。
  俄罗斯在诞生之初就面对着一个空旷的东方,而彼得大帝给俄罗斯又定下了一个必须进入大海的目标。这与美国诞生之初的形势既相似又不相似:美国独立之初就面临着一个空旷的西部地区,但美国由于其所处的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完成西部扩张之后,尤其是完成了南北统一之后,美国也就获得了在北美洲的主体地缘政治板块位势。也就是说,此后的北美洲大陆没有一个能与美国构成同级别对称较量的国家。面对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漫长海岸线又使美国天然成为一个海洋国家。俄罗斯国家在打通西进大西洋和南进地中海、印度洋的道路上受到了英法等强国强有力的拦截,这迫使俄罗斯国家向着太平洋奋力扩张并由此形成过于巨大的陆上版图。由于俄国陆地版图过于巨大,以至它必须应付的对手过多,战线过长且地域分布广泛,这就反倒对俄罗斯容易形成巨大的且广泛的力量牵制,并使俄罗斯与西绪福斯一样,有了越扩张就越脆弱的特征。特别是扩张至其极限的俄罗斯最易受到来自边缘地带的强国攻击。
  对于俄罗斯国家来说,这样就产生了一种悖论:为了弥补其本身的脆弱并避免外来攻击,俄罗斯国家只能尽力扩张其版图,而越扩张其对手就越多,因此产生的力量消耗也就越大。
  俄罗斯面临的欧亚大陆与美国面临的北美大陆不同,欧亚大陆对俄罗斯来说几乎是无限大因而也是不可能完全控制得了的大陆。马汉说:“在俄国境内,只有距离本身以及自然环境带来的阻碍可以限制力量运动的自由与充分程度。”
过大的版图——与过胖的道理一样——恰恰成了俄国自由调动自身力量的包袱。为了弥补其地缘政治上以“有限对无限”的天然缺陷,俄罗斯国家只有用帝国体制及与之相适应的培养代理人的方式,辅之以均势的方法实现其战略意图。但帝国体制也有其不可克服的“西绪福斯”缺陷,即不能让属国坐大,因为属国坐大意味着霸主国家将对其失去控制;但属国不强大,霸主国家又不能实现自己的扩张目标——这与美国要称霸世界面临的既要控制世界又无力控制世界的尴尬处境一样,这样便出现这样一种带有规律性现象,即欧亚大陆国家的大小与距离俄罗斯中心远近成反比:离俄罗斯国家中心的距离越远的国家版图就越大并对俄罗斯越具离心倾向,比如西面的法国、西南面的土耳其、南斯拉夫(甚至阿尔巴尼亚)以及东南面的中国就是这样的国家。
  正是上述近乎天体物理力学的规律,致使俄罗斯从彼得大帝以来迄今面对近在眼前的出海口,只能徒唤无奈。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俄罗斯人从上帝那里得到了太多的土地,那它便不可能从上帝那要到太多的海洋。
  俄罗斯人注定与大海无缘。在此,需要提前预警的是,鉴于“北极冰盖在最近30年以每年15%~20%的速度缩减”以及“北极冰盖迅速变薄缩小,日益减少的海冰增加了北极航运和资源开采的可行性”等现实变化,作为“北极航道”主体并横亘于漫长的俄罗斯北方边境的“北方海航道”
将在世界物流运输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2004年11月,第四届北极理事会推出《北极气候影响评估》报告指出,北极冰盖在最近30年来以每年15%~20%的速度缩减,在中心区甚至达到40%。报告估计到21世纪末,北极夏季将出现无冰现象。如果这一预计成为事实,那么,这与苏伊士运河的开通和北美加利福尼亚的金矿发现曾对世界产生的巨大影响一样,将再次动摇现有的世界地缘政治的力学结构并对俄罗斯地缘政治特点及建立其上的国家安全环境产生重大压力。与澳大利亚南方没有工业大国存在的地缘政治条件不同,沿北极航线的均是欧美工业大国,因而北极气候变暖在使俄罗斯直通大洋的暖港数量增加的同时,也必然引起英美国家与俄罗斯在北极航线控制权及沿线资源开采权上的冲突增多。正如苏伊士运河的开通必然引起英法国家与俄罗斯在地中海的争夺与冲突一样,北极航线的解冻将使俄罗斯在历史上破天荒地不得不面临来自“四面八方”的安全压力并因此大大改变俄罗斯的国防结构,这与曾为中国安全提供绝对保障的东海在被拥有蒸汽动力和远航技术西方人征服后所引起的中国安全“后院起火”及中国海军由此出现的情形非常相似。鉴于俄罗斯人口增长速度过于缓慢以及北方边境的过于漫长,这种新产生安全压力对未来俄罗斯来说——与中国相比——将是难以承受的。鉴于这些变化目前尚属未来学意义上的推算,因此,笔者在此只是提出上述问题,并没有将这些问题纳入本文的研究主题。
  四.俄罗斯兴衰的地缘政治路线图
  俄罗斯国家历史迄今经历了沙皇俄国时代和苏联时代的两次从崛起、到帝国形成,再到帝国解体的过程。这两次从崛起到解体大体遵循着同一路径。
  具体说来就是俄罗斯的命运为海而兴也为海而衰。为了进入大海,彼得大帝在距波罗的海出海口最近的地方建立了彼得堡,为此,波罗的海东岸三国(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的命运就成了俄罗斯国家命运的一部分。为了进入波罗的海,俄罗斯人就必须征服和控制芬兰湾南北两岸的芬兰和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三国。1721年,俄国占领爱沙尼亚、拉脱维亚;1815年,俄国借拿破仑战败之机兼并立陶宛;1809年,俄国吞并芬兰,这种征服的完成也使俄罗斯人具有了初步崛起的条件。
  但是,仅波罗的海还不足以使俄国自由地进入大西洋,因为大西洋是世界海上强国——英国的势力范围。北面过于寒冻因而不利于人类生存的北冰洋使俄罗斯向南扩张中没有后顾之忧,这是俄国地缘政治的特点和优点,但这一优点又带来因版图过大而使俄罗斯国家对外扩张能力过小的缺点。与征服波罗的海三国的结局一样,从彼得大帝之后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发动的十多次为夺取黑海海峡和巴尔干地区的“俄土战争”
的失败证明,征服黑海北岸后的俄罗斯国家扩张力已释放殆尽,并无力进一步打破英法的围堵而自由地进入地中海。年的克里米亚战争是俄罗斯人为打通地中海通道所做的几乎是国家总体战规模的尝试。俄国在这场战争中的失败使俄国真正明白了黑海海峡是位于俄国国力极限之外即力所不及的地方。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人的入海目标进一步由地中海向印度洋转移。
  从1846年到1907年间,俄国和英国的折冲战场从地中海北岸转移到印度洋北岸——这与勃列日涅夫时期的中亚政策相似。从克里米亚战败后,沙俄在其他方向采取战略收缩——为此曾于1867年将阿拉斯加出售给美国——的同时,俄国在中亚地区与英国的争夺由守势转入攻势。
  1838年,英国入侵阿富汗。同年8月英军攻陷喀布尔。在俄国的暗中支持下,阿富汗人展开游击战争,迫使英国于1841年12月签订撤军条约;1842年英军复克喀布尔,再遭重创后彻底退出阿富汗。1873年,沙皇大举进攻并占领希瓦汗国。英国则立即跟近,于1878年11月,第二次出兵阿富汗。与20世纪80年代美国支持塔利班反对苏联入侵的情形相似,在俄国暗中支持下,阿富汗人民起义并开展游击战争,迫使英军于1881年退出阿富汗。俄国针锋相对,于1884年占领阿富汗边境很近的莫夫,1885年占领旁吉德村,与阿富汗发生军事冲突,俄英战争一触即发。英国首相格莱斯顿向议会提出拨款1
100万英镑的要求,并计划由黑海进攻俄国。俄国政府闻讯迅速做出反应并获得了德奥及法国的支持,迫使英国妥协。1885年5月,英国占领朝鲜巨文岛,准备一旦俄国向印度洋突进并由此引发英俄在中亚的冲突,英国就在远东地区牵制俄国——这一策略后来为日英国和日本签订的同盟条约所代替。1885年9月,俄国和英国妥协,双方签订《伦敦议定书》,在牺牲阿富汗的基础上达成了划分阿富汗边界的原则。1887年俄国与阿富汗签订条约,确定俄国和阿富汗的边界,暂时缓和了英俄两国在中亚的矛盾——大概也是由于对这半个世纪的历史教训的熟知,当希特勒和罗斯福将印度放在斯大林面前时,斯大林才没有动容。
  中亚冲刺受挫后,俄国加速向远东进军,试图从太平洋打开入海出口。俄国决定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这条铁路全长9
000多公里,东达俄罗斯远东日本海之滨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从1891年起,俄国从东西两端同时开工,于1905年建成通车,但是,当年俄国却在俄日战争中败北。
  远东的碰壁又使俄国回头向西借第一次大战再次向巴尔干进军。但此时的俄国国力已严重透支。1905年,俄国国内发生了带有暴力对抗性质的工人游行,1917年国内发生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随之而来的是沙俄帝国的大解体。以往被兼并的民族和国家纷纷独立。似乎是上帝的有意安排,沙俄帝国从哪里来的又回到了那里去:沙俄帝国崛起的起点是波罗的海三国,现在又成了沙俄帝国命运结束的终点。1918年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宣布独立,由此便拉开了沙俄帝国大解体的序幕。同年,苏维埃俄国的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这标志着此时的俄国已失去了冲击海洋的能力和愿望。而失去了海洋意愿的俄国,也就失去了建立帝国的动力。历史表明:波罗的海对俄罗斯来说,这是其向外进行海洋扩张时所能够获得的所有的海。
  如果俄国以彼得大帝1721年兼并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为崛起起点,到1905年俄国在远东对日战争失败——这标志着沙俄帝国的松动,其间有184年;然而,从1905年到1918年波罗的海三国独立开始的帝国解体,其间只有13年的时间。
  至此我们可以看到俄罗斯第一次兴衰轮回的路线图:彼得大帝俄国从波罗的海崛起,沿东欧向南欧、中亚划半弧直到远东;此后,沙俄帝国便在日俄战争后发生了松动,再从远东返回至南欧,俄国随即回到它崛起的起点波罗的海三国并在此解体。在波罗的海西岸,俄罗斯人完成了经典的起点和终点的合二而一。
  此后,俄罗斯国家以“苏联”的名义开始了第二次命运的轮回,再次沿着同一路径经历了重生与毁灭的过程。
  日,全俄苏维埃共和国成立。随即而来的是从1917年开始的三年国内外武装破坏和干涉。1922年苏联成立。苏联在建立的过程中,有些国家是自愿与苏俄联盟的,也有些国家是由于战时需要被苏联强力兼并入盟的。苏联从联盟国家形态向帝国形态的国家转变,而其中的关键点就是1940年苏联吞并波罗的海三国。与彼得大帝不同的只是这次兼并还包括了波兹南以东的波兰领土。苏联红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解放了东欧诸国的同时,也就实现了对东欧及东南欧国家的控制。1944年10月,英国首相丘吉尔与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签订的“百分比协议”使苏联在英俄历史上首次在谈判桌上实现了比“克里米亚战争”前后得到的更多的利益,但仍没能获得进入地中海的通道。
  与沙皇俄国追逐大海的路径相同,“百分比协议”和苏南冲突后,苏联认识到进入地中海无望,便将其进攻的目标转向中亚。~16日,苏联支持在伊朗的库尔德人建立“库尔德人民政府”,在伊朗苏占区成立了“阿塞拜疆民族政府”,并阻止前去镇压的伊朗政府军。美英两国以苏联违背1942年美、英、苏为保护其战略交通线派军进驻伊朗时所达成的战后6个月撤出伊朗的承诺,对苏联施加巨大的舆论压力,并迫使苏联于日与伊朗达成协定并被迫撤军,伊朗政府军队于1946年年底迅速镇压了这两场在苏联支持下的独立运动。斯大林的这次行动只不过是19世纪80年代和20世纪80年代俄罗斯国家为进入印度洋而分别与英国和美国在阿富汗较量的试探,不同的只是斯大林在中亚的这次试探步子更小、更为谨慎罢了。
  与沙俄时期一样,中亚的失败使斯大林时期的苏联再次将出海目标锁定在远东。此时与苏联出海口有关系的中国和朝鲜正处于内战之中。苏联经过美国、英国及蒋介石政府认可后获得了在中国辽东半岛的旅顺港驻军的权利,蒋介石政府的随后倒台以及新中国对苏联在中长铁路管理和旅顺港驻军等权利的收回,迫使斯大林时期的苏联再次重复了沙皇尼古拉二世——但比尼古拉二世更为谨慎——的进军朝鲜半岛的路径,即支持朝鲜北方政权的统一战争。不料战争双方在朝鲜半岛三八线附近停战的结果,又使斯大林从朝鲜半岛借中朝之手获得出海口的目标化为泡影。好在不是苏联直接参战,但这次发生在朝鲜半岛的近三年的战争尽管没有伤着苏联的元气,却伤了苏联在中国东北的底气,苏联从此失去了对中国东三省的实际控制力,这使苏联通过蒙古独立而获得的对华地缘战略优势大为贬值。
  与沙皇尼古拉二世在远东失败后又调头南欧巴尔干的路径一样,苏联在朝鲜半岛“失手”后又调头转向南欧,赫鲁晓夫时期的苏联政府在与南斯拉夫和解后又于1956年出兵平息了波兰和匈牙利试图摆脱苏联的运动。勃列日涅夫政府上台后,于1968年直接出兵入侵捷克斯洛伐克镇压了那里的“自由化”运动。随之而来的是在美国深陷越南期间,勃列日列夫政府向美国的世界霸权“叫板”,为冲刺印度洋而全面布阵。1979年,苏联出兵阿富汗并随之深陷其泥潭,并由此一蹶不振。1985年,戈尔巴乔夫政府上台,但这时的苏联已处于山雨欲来的前夕,尽管戈尔巴乔夫试图收缩已被勃列日涅夫绷得很紧且远超出极限的国力“皮筋”,但因操作过急,直接从“政治体制改革”入手,经济上的“休克”计划、“百天”改革计划一个比一个激进,最终导致了1991年底苏联的解体,解体的起始起点恰好又回归到波罗的海三国。有意思的是,与沙皇帝国从1905年远东战败到1918年解体的时间一样,从阿富汗战争到苏联解体,相距时间也是13年。这如果不是历史的巧合,那就是规律的显现。
  望洋兴叹,似乎就是俄罗斯国家的命运。苏联为了打通海上目标而开展的上述“波罗的海三国→中东欧→巴尔干→中亚→东北亚→巴尔干→中东欧→波罗的海三国”折冲路径,与沙皇时代既相同又不同。相同的是:它们始终都没有实现打通出海口的目的;不同的是:沙皇用了近200年的时间以流血战争的方式走完了兴衰周期,在斯大林时期的苏联,它更多地是在谈判桌上完成的。不管形式如何不同,但两次帝国兴衰的路径却是有规律可循,甚至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也正好说明这条不变的弧线(从波罗的海东岸经中东欧南到巴尔干、中亚,再东驰东北亚),同时也是俄罗斯国家扩张能力极限所在,而在这条线上的任何一个节点,都是俄罗斯国家的“命门”所在。
  五 .俄罗斯国家的兴衰规律对中国的影响
  俄罗斯国家与中国的真正关系缘起于俄国自17世纪以来的三百多年间的向远东扩张。其特点是由西向南继而向东扩张,其所受到的阻力依次递减。向远东扩张面临的阻力是最小的,因而其速度也最快。这是由于西伯利亚地区不宜于农耕的自然条件使这一地区空旷人稀,加之北冰洋的不利于人生存的高寒条件,又使俄罗斯避免了其他国家——比如、法国、中国、美国等都不得不面对的南北夹击的安全压力;如果考虑当时以中国为代表的农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开始衰落这一因素,已进入工业文明的俄罗斯人的扩张在远东获得了远比欧洲英法扩张更为广阔的陆地空间:俄罗斯在不到二百年的时间内成为了世界上陆地版图最大的国家,这与已进入工业文明的英国人向东方扩张使其成为世界海上领土最多国家的道理一样。
  受这种世纪性的东方征服影响最大的是农业文明发展程度较高的几个东方大国。大概由于中国处于欧亚大陆东方尽头的缘故,再加上中国人特殊的哲学天赋,中华帝国有幸成为这种农业文明衰落进程中继埃及、印度之后最后倒下因而也是持续时间最久的文明古国。与埃及、印度不同的是,这次倒下的农业文明大国中,只有中国主要是靠自己的力量保住了作为大国的基本版图。黑格尔注意到这一点,他在对四大文明古国比较后说:“假如我们从上述各国的国运来比较它们,那末,只有黄河、长江流过的那个中华帝国是世界上惟一持久的国家。”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帝国时代3法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