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老板电视剧中的女老板是谁

私企老板恶意克扣打工者工资,延长工作时间不给加班费,甚至打工者拿不到薪水的现象在大陆屡禁不止。

如今,有人竟然把这种恶习带到美国。那么,美国怎样惩罚恶老板的呢?

美国旧金山湾区经营一间连锁中式餐馆的5名业者,因为没有给付员工最低薪资与加班费,又强迫他们超时工作,被检方指控盗窃工资和逃税,最后有3名老板被加州高等法院判处赔偿员工450万美元、罚款150万美元、有期徒刑3年4个月。

被告陈玉、古风和郑荣迪等3人所管理的中式餐馆,员工时薪不到6美元,每週工作6天,而且每天得工作12小时,没有拿到任何加班费。除此之外员工们还得住在种族、性别隔离的宿舍,因此这3名业者被判得最重,得赔偿、罚款又坐牢。

另1位被告张少蓉,要求员工不得检举餐馆未付最低薪资的状况,她最后同意不抗辩,被判监禁120天。第5名被告陈周显则涉案程度轻微,检方后来放弃起诉。除了以上5人之外,还有3名涉入此案的业者传出已逃回中国,避免遭到检方指控。

美国严惩剥削员工的恶老板,还有人敢“以身试法”吗?!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首先要说的是这部片子它的明星阵容是足够豪华的,而实际看完之后我也是敢在此大胆的像大家推荐这片。一部相当不错的喜剧片,能让人捧腹大笑的那种!

这片的剧情应该是能够让不少人感到心有戚戚。剧情大纲是这个样子的:三个被老板逼疯的人决定杀了老板。前面花了点时间铺垫老板跟员工之间的关系,这部份算是小有笑点;而三人决定策划杀死老板之后剧情跟笑点就开始暴走了,几个转折绝对是堪称峰回路转,三位老板的下场不看到最后真的是很难猜到(其中一位更是出乎意料),就一部喜剧来说难能可贵。

而全片节奏掌控也没话说,毫无冷场这个词给它我想是当之无愧,从电影开始一路精彩到结束!对一部喜剧来说,笑点好不好笑无疑是决定了全片的生死,而这片的笑点真的很好、好强大。对美式幽默能不能接受也是颇重要的,毕竟有不少国人似乎不太能够接受美式幽默,但是全片就是充斥着强烈的美式幽默,大多数的笑点都是从演员的口中而非由画面呈现,而多数国人喜欢则的较偏向后者。不过像我本身就超爱嘴炮式的幽默,所以我是看得超开心、从头笑到尾。另外也是有不少蛮下流、低级的笑点,开黄腔的部分还蛮多的,这部分我是没问题啦,一些比较保守的人可能就得三思了。

三位男主角除了杰森·贝特曼算是常看到的熟面孔之外,另外两人查理·戴、杰森·苏戴奇斯对我来说都是陌生的面孔,不过陌生跟搞笑功力可是两回事,三人的搞笑功力可都是一流的!杰森贝特曼的演出算是四平八稳,偶尔贡献一些笑点,查理戴跟杰森·苏戴奇斯就提供了大量的笑点了,尤其是查理戴那不断暴走的言行举止更是让人喷饭。期待他们几人未来都能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演出邪恶老板的演员就大有来头了,三位老板戏份最多最关键的要属凯文·史派西。由他来演出这位目中无人、大耍心机的人是再适合不过,毕竟他本来就很擅长演邪恶的大反派(可以参考七宗罪,戏分超少但抢尽锋头),把他的特质搬到喜剧上也别有一番风味呢!

詹妮弗·安妮斯顿这次可以说是形象大解放,很难得看到她演出这么放荡的角色,行为超大胆,几场大秀身材的诱惑戏绝对会让男观众大饱眼福、甚至让人觉得被她「压迫」的查理戴其实根本就是在享受员工福利,让人有点羡慕呢。柯林·法瑞尔也是形象彻底崩坏,在外型上大牺牲,甚至在散场后我还听到有人认不出来他是谁,可见牺牲有多大。柯林·法瑞尔的戏份其实蛮少的,不过相当抢眼,真的是把一个混蛋演的入木三分,让你看了恨不得他出门被车撞死,能演到这种地步演挺厉害的!

杰米福克斯客串演出的两光杀人顾问也是一大亮点,虽然戏分超少,但是一出场就浑身是笑点,连名字都可以抢戏的人有没有见过?他办到了!然后看完后发现,原来最强的不是贱招尽出的老板、也不是策划杀人的员工、更不是来乱的杀人顾问,而是……汽车导航。

总之,绝对爆笑的精彩喜剧电影,强烈推荐!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6月18日到20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盖洛德国家会议中心,美国商务部和旗下的国际贸易组织联合举办了“选择美国”投资峰会。商务部长威尔伯·罗斯全程主持,特朗普内阁里其他三位部长亲自出马致辞,这三人是财政部长史蒂芬·姆努钦、劳工部长亚历山大· 亚科斯塔以及能源部长里克·佩里。

大会还召集了美国“老字号”企业和知名外企的领袖助阵:通用汽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玛丽·巴拉、甲骨文公司总裁萨芙拉·卡兹、通用电气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杰夫·伊梅尔特、西门子美国首席执行官茱蒂·马可思、埃森哲北美集团首席执行官朱莉·马可思、宝马(美国)控股公司总裁、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路德维希·威利施。为什么“选择美国”峰会如此重要?因为美国政府寄望它可以实现复苏美国经济、减少对外贸易逆差和创造就业机会的诺言。

正如商务部长罗斯所说:“我们面对令人兴奋的机会:监管减少的愿景、简化的税收结构以及降低企业税率,使在美国的企业能够更有效地经营,并将辛苦赚来的利润重新投资到业务中。新的改善基础设施的方案,将使美国企业更容易实现它们的目标、成本更低。我鼓励参加本次峰会的国际公司来到美国做大梦……无论贵公司的大小或行业为何,投资美国都是实现全球增长的关键一步。”

“选择美国”是美国唯一国家级的对外引资活动,主要的目的是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投资者。根据主办方的官方数据,前三届投资峰会的参与者在财政年度之间,宣布了206亿美元的对美绿地创建投资。来自fDi Markets(隶属于英国《金融时报》)的数据显示,在此期间,这些由“选择美国”峰会促成的外资项目,占美国所有宣布的绿地FDI项目的12%以上。

在美国建立业务,不仅是在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占了一席之地,而且也为进军国际市场打开了大门:2015年美国商品出口的四分之一来自外资控股的企业。我在会前的筹备过程中,可以感受到美国商务部对此次活动的重视。与会人数也没有让主办方失望。

今年参加的人数创下历史新高,共有2800多人参会,包括美国各州的招商组织和官方代表。当然最重要的是1200名来自于64个地区的企业领袖。会议现场,我的感觉是好像身处“中国城”。今年中国大陆有155名参会者,来自台湾的有141名,日本有121名,前三名都是破以往纪录,合起来已经超过三分之一的与会人数。另外,韩国也有43名代表。

根据2007年7月到2016年6月的官方数字,此前中国资金在美直接投资的热点行业前六名,分别是是软件/IT服务、电子、工业机械、通讯、商业服务和金融服务。而今年来自中国的参会人士涉及的行业包括能源、再生能源、环保技术、电子商务、投资、房地产、制造、工程、医疗、时装、教育等等。

地理位置则包括北上广深、云南、四川、新疆、海南、辽宁、江苏、浙江等全国各地。 其中有已经在美国积累了很多并购经验的海航集团代表,以及在美国数州落地的美忱集团,但也有初次到美国来考察的企业。许多中国企业家在开会前一个星期,就已经来到美国,在洛杉矶、达拉斯、芝加哥,分别有分会场活动可以考察项目,然后再到华盛顿会师。

达拉斯专场的承办方为达福创投,该公司总裁刘乐然表示,达福是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跨境投资加速器及咨询服务机构,这是该公司第三次参与“选择美国”的“招生”和分场筹组。不少中国企业已经不是第一次参加“选择美国”峰会。也有不少中国企业,已经在美国落户。 很多中国的代表表示,大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了解美国现状的场景。有些企业家甚至觉得听了美国政要和企业领袖的演讲,像打了鸡血一样对在美投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大会前一天下午有一个“实用培训”。而为期两天的峰会,不但有美国联邦政府的官员演说,还有各州政府展示工业特色、谈论他们鼓励投资的政策,而且在展厅也有各州派来的代表招商。但是整体而言,在美投资不但在中国企业发展史上来说还处于起步阶段,而且到目前为止还是以并购居多、绿地创投很少。

下面这个由“选择美国”峰会主办方提供的图表,展示了2014年中国资金(粉红框圈)相对于美国从全球各国吸引的外资的比例。图中由深至浅的色块区分,从相对意义上展示了创造就业岗位的数量,最深的颜色代表创造了最多的就业岗位。

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以最终的股权持有者为准(亦即忽略其中为了持股而设立的特殊目的机构/公司),中国资金在2014年向美国贡献了182.88亿美元的投资、3.79万个就业岗位;2015年的对美投资达207.65亿美元,但是还没有就业数据。

相对于英国、日本、加拿大、德国、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甚至亚洲的韩国,中国的资金显然在占比上还未名列前茅(至少2014年和2015年的数据是如此),但是主办方说:“在美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当中,来自中国的资金是增长第三快的,从2010年到201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30.8%。”

美国官方数据一般比中国商务部的统计数据低不少。根据据荣鼎咨询(Rhodium Group) 的研究报告,从2000年到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在美国投资了近1200亿美元,其中将近一半始于2016年初。最近中国人在美投资的热点,无疑是中国“玻璃大王”曹德旺。自2014年起,他的福耀集团决定将第一个北美玻璃制造厂设在俄亥俄州,在2014年至2015年两年期间投资了5亿美元(这是美国媒体给出的数字,中国媒体称累计投了10亿美元),创造了近2000个就业机会。

当时曹德旺不但反驳了中国人偷走美国工作岗位的刻板印象,还大肆宣扬美国企业环境的优势。福耀在俄亥俄投资设立的工厂,是迄今为止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在美国的最大投资,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玻璃制造厂。但是最近美国和中国国内媒体争相报道,福耀俄亥俄州工厂俨然成为文化冲突的战场:福耀正面临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发起的激烈工会运动,以及一名遭革职经理的法律诉讼,后者声称因为他不是中国人而丢了饭碗。

不论在人事管理、工时调度、薪资福利还是在工作环境上,美国员工都认为福耀没有以美国的监管标准来经营。去年11月,美国联邦职业安全与卫生署对福耀在工厂安全方面的疏漏处以逾22.5万美元的罚款。福耀的情况凸显了中美在经营理念上的差距:中国管理层追求急效,而美国员工重视周全。连曹德旺都对美国媒体埋怨福耀美国工厂的生产率“没有我们在中国的工厂高,有些工人是在消磨时间”。

俄亥俄州经济开发公益组织“俄亥俄就业”(JobsOhio)的总监克丽丝蒂·坦纳,在一次到深圳的商旅中结识福耀,帮助把福耀吸引到了该州,但并不是透过“选择美国”。坦纳对我表示,福耀在美国设厂是目前中国在美国绿地投资中创造最多就业岗位的项目。

福耀面临的挑战固然会转化为对中国企业在美国落地的刻板印象,但我在“选择美国”峰会上却感到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仍然在积极争取来自中国的投资,而参会的中国企业也报以相对的热情。比方说,在巴菲特的家乡内布拉斯加州,上个月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年会期间,有3000多名中国投资者加入朝圣之旅。该州经济发展部门的国际开发副理丹尼尔·杰克森解释:“我们已经成功招募了一些来自中国的投资,但数量还很少。中国现在是增长最快的外商直接投资来源。我们发现需要以完全不同的方式与潜在的中国合作伙伴进行互动,关系更重要。”

自2012年起,内布拉斯加州在上海设有贸易办事处。10年来,该州还有一个官方的“内布拉斯加州中国代表”。迄今为止最大的中国投资是沃德农机割草机制造商。沃德将在本周宣布重大扩张计划。目前特朗普用以吸引外国投资者的诱饵是简化监管和税法承诺,但这是否就能够有效地便利外资投资,还是个问号。

除了文化差异上的问题以外,台州富岭塑胶有限公司的首席财务官吉尔伯特·李(音译)在圆桌座谈的时候,还谈到由于美国制造业在过去几十年来逐渐转往海外,美国目前的劳动力缺乏中低端的技术基础,要从中国调来短期培训的技师,但这些技师却拿不到签证。因此,美国目前想要复兴制造业,必须考虑侧重的方向,而外资方也必须考虑到劳动力在技术层面的对接、以及移民政策的配合。

成长中的中国企业,是否会愿意到美国当“恶老板”?正如许多演讲的美国企业领袖讲到的,到美国来“探险”的投资者,也学到了承受风险的能力和创造未来创新型智能型企业的能力。而在大会中,也有不少演讲者动辄提到“看看人家中国……”。比方说,有些项目在中国半年就可以快速搞定,但在美国可能要走10年流程。美国制造业公会总裁杰·提蒙斯说,美国有297,696条法令对制造业有负面影响。

但是即使特朗普政府成功简化了部分政府监管,也并不代表以后到美国来做事就可以“抄近路”。曹德旺在美投资的成败与否,最近似乎成了中美媒体的争议话题,曹本人也称媒体报道有偏颇之处。但无论如何,福耀的投资案例将成为给中国企业家集体上的宝贵一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恶老板电视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