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14000公里的中国导弹能打到美国吗!打到境外怎么办

美国军事研究机构表示,中国近日再试射一枚东风-41导弹。截至目前,已经试射了8枚该型导弹,它们的射程在14000公里左右。8枚东风41导弹接连升空,意味着该导弹在加速试验步伐,即将服役。中国第一代洲际导弹是东风-5型,导弹全长32.6米,起飞重量183吨,采用2级液体火箭发动机,发射井发射,最大射程1.2万公里。东风-5A射程增加到1.3万公里。东风-5家族最新型号是东风-5B,能携带10枚分导式多弹头,射程1.5万公里。

东风-5属于液体导弹,缺点是机动性差,生存力低,发射准备时间长。为此,中国研制了首款固体洲际导弹东风31,采用三级固体火箭发动机,射程8000公里;东风-31A导弹可以携带3枚弹头,射程提高到1.1万公里。东风-31A依然存在不少弱点,为此,又在其基础上研制了东风-31AG导弹,采用高机动全越野一体化发射车,采用分导式多弹头。东风-31AG弹头携带能力进一步提升至6枚,射程增加到1.2万公里。发射筒尾端也做了改进,使用东风-26导弹的一体化缓冲动作筒,可以实现无依托发射。

昨日,军事专家徐光裕表示,东风-41洲际导弹的射程“能够突破12000公里(实为14000公里),意味着它可以全球覆盖,在自己国家本土范围内发射,就可以覆盖全球,不需要把这个导弹拿到外头去了,所以这种威慑就比较大”。美国兰德智库顶尖专家詹姆斯·韦恩撰文称,东风-41已是世界第一。相比美国老旧的“民兵-3”导弹而言,东风-41采用了生存能力极高的公路机动发射方式,而且能够实现无依托发射。

但是,美军专家的话并不可信。东风-41导弹性能确实已跻身世界一流,但现在就鼓吹已是世界第一,而且是美国智库的军事专家在“赞扬”,我们不得不纳闷,其居心何在?从数据对比来看,俄罗斯2009年底服役的RS-24“亚尔斯”导弹,配备有第三代分导式多弹头载具,弹长22.7米,弹头重1.2吨,射程1.5万公里。俄罗斯RS-28“萨尔马特”导弹,虽是一种重型液体洲际导弹,但能携带15枚分导核弹头,射程同样在1.4万公里左右。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

网上流传的东风41洲际导弹图片

  据俄罗斯《军工信使》周刊11月28日报道,中国持续壮大战略导弹家族,如今“东风-31A”和“东风-5A”都能打到美国本土任何地区,“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则可携带分导式多弹头。但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导弹制造领域的能力,达到确保独立自主研制先进导弹系统的水平,中国国防工业还需要大幅增加专项投入。

  俄媒称,今年7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炮部队成功进行了“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射试验,从而使解放军远程战略导弹部队很快就能补充这种新型机动式固体燃料洲际导弹,和发射井式“东风-5A”,机动式“东风-31”、“东风-31A”洲际弹道导弹一起服役。“东风-31”射程公里,配备单弹头,针对美国本土发射时只能打到阿拉斯加州。同样配备单弹头的“东风-31A”射程10000公里,“东风-5A”射程13000公里,完全能够打到美国本土任何地区。原则上“东风-31A”的战斗部也能携带3个分导式弹头,但是在这种配置下其射程将不足以覆盖美国本土主要区域。

  新型“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的成功试射在一定程度上对西方军事专家来说是个意外。如果说到目前为止中国只拥有单弹头洲际弹道导弹的话,那么作为对美国反导系统建设计划的有力回应,中国军队战略核力量武器库中很快就将出现分导式多弹头洲际弹道导弹。根据不同渠道的消息,“东风-41”分导式多弹头导弹可以携带3个、6个或10个战斗部,但是3弹头方案将不具备假弹头式突防手段。

  俄媒称,中国军队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始考虑为重型洲际弹道导弹制造分导式多弹头。1998年8月20日中国在山西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向近地轨道发射两颗美国“铱星”所使用的“长征-3”运载火箭,就是在“东风-5”液体燃料洲际弹道导弹基础上研制而成的。网上公布的“东风-41”新型导弹的照片表明,它很有可能与“东风-31”和“东风-31A”固体燃料洲际弹道导弹一样,采用冷发射方式,在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启动之前,先由发射箱引射。另外,“东风-41”与“东风-31A”一样,同样使用三级固体燃料发动机,但是弹体长度和直径都有所增加。

  必须指出的是,最近十年来中国军事学说,以及中国军队作战计划,都特别强调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在作战行动中的关键作用。中国军事领导层越来越频繁地考虑在战斗行动中使用各型导弹作为战略遏制和吓阻因素。导弹制造领域一直被视为中国国防工业的主导部门,相比之下,无论是对整个国防工业,还是其他军工部门来说,导弹研制领域的科学和生产潜力都是基准标杆。最近几十年来,中国导弹制造业研制和生产了大量导弹系统,其中个别产品还能和西方国家研制的先进系统竞争。中国还在持续完善导弹制造和生产技术,特别是最近20年来,导弹制造领域的研发水平大幅领先于空军和海军现代化武器装备系统的研制和生产,通过高水平的生产组织、优先财政拨款,以及经过各种渠道得到的国外导弹制造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俄媒称,与此同时,尽管最近几十年来中国导弹制造领域发展迅速,成为能够生产所有类型弹道导弹,包括洲际弹道导弹的为数不多的国家之一,但是通过对中国弹道导弹研制和生产能的仔细研究可以发现,中国在此领域仍然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而在个别领域直到现在才达到美国和前苏联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水平。美国兰德公司在不久前的一项研究中指出,中国洲际弹道导弹生产工艺发展水平落后美国40年,在海基弹道导弹方面落后30年,在中短程弹道导弹方面落后20年。美国专家认为,中国在不远的将来在这些领域实现质的突破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东风-41”分导式多弹头洲际弹道导弹的成功试验,以及它最远14000公里的射程,还是令人吃惊,即便这个事实并不能完全驳倒美国专家的结论,也能对其可信性打上大大的问号。

  现在中国得到国外先进技术的潜在渠道是不断扩大与国外航空航天公司合作的载人航天计划,以及直接获取国外导弹制造领域的技术。中国国防工业导弹制造部门长期吸取国外先进经验,研究国外导弹系统、设备、装置和技术,用来推动本国导弹研制领域的发展。其他国家也向中国提供技术援助,促进中国导弹制造领域的研发和生产。实际上中国大部分导弹系统都以外国产品为基础,或者直接使用外国技术。上世纪50-60年代中国导弹生产的基础是苏联导弹技术,到80年代初中国开始大量使用以色列和法国的技术,生产自主研发的国产导弹。在1989年欧盟对华实施军事禁售之后,法国停止转让导弹生产技术,但是以色列继续向中国提供导弹技术。从90年代初开始,向中国出口导弹、相关材料和设备,转让导弹制造领域技术,提供技术协助的国家主要是俄罗斯。莫斯科不仅向北京供应空空导弹、地空导弹、反舰巡航导弹,并提供技术协助中国研制和生产相同类型的导弹,以及反辐射导弹和巡航导弹。今后俄罗斯可能会继续向中国出口导弹,中国从其他国家得到的技术也会增加,比如乌克兰航空航天公司非常希望扩大与中国公司的合作,一些欧盟国家也愿意恢复对华军售。显然,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将会得到导弹生产领域的先进技术,哪怕数量并不多。

  俄媒称,目前中国为了提高导弹生产能力,还在积极利用从国外得到的技术,但是整体生产能力仍旧有限,主要是受到以下三个因素的制约:

  第一,掌握国外技术是个非常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中国得到国外相关导弹技术并将之应用到批量生产上,需要大量时间。当中国完全掌握所获导弹技术的时候,即便能够做到的话,相关技术往往可能已经落后。

  第二,其他国家和公司可能拒绝向中国转让最先进的技术。比如尽管以色列向中国提供了“蟒蛇-3”空空导弹生产技术,却拒绝转让更先进的“蟒蛇-4”导弹生产技术。目前中国主要利用从国外得到的先进技术,相关技术当时可能有较大优势,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技术优势会逐步减少。中国开始试图得到最发达国家的相关技术,但是成效不大。作为中国现代化导弹技术主要供应者的俄罗斯,在冷战结束苏联解体之后,在现代化导弹系统研制方面的进展明显放慢。

  第三,美国可能将继续向其他西方国家施加更大的压力,限制他们向中国提供武器装备。

  俄媒称,需要指出的是,即便大幅增加导弹制造领域的专项投入,中国也不太可能在近期成为导弹制造领域技术研发方面的领头羊。但是中国导弹制造企业目前正在努力消除个别类型武器装备生产方面的差距,可能完全可能完成这项任务。一旦消除了目前存在的缺陷,中国导弹制造企业就能在短时间内开始生产一系列现代化武器装备,其性能完全可以和国外相当先进的导弹系统相媲美。到本世纪末,中国有可能达到世界军事大国导弹制造业的发展水平。(编译:林海)

建议使用Chrome、火狐或360浏览器访问,或将IE浏览器升级到最新版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导弹能打到美国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