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周根龙是袁 开国海军少将少将吗

原海军政治部副主任周根龙现在任什么职务?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原海军政治部副主任周根龙现在任什么职务?
我有更好的答案
九十多了,早退休了,前两天还见了。
采纳率:83%
我帮你查查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政治部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转载]一位开国上将的遗孀临终前的沉重呼吁至今如石沉大海
前些日子,在总政宣传部规定不按中央有关文件精神举行开国上将苏振华百年诞辰的纪念活动后,由苏振华将军的子孙后辈和家人、生前不同时期的老战友老同事老朋友(绝大多数是开国大将、上将、中将和省部级高级干部)的后人以及身边工作人员等八十余人举行了一个苏振华百年诞辰的纪念追思聚会。会上苏振华同志自72年复出后直到79年去世阶段的秘书丑运洲同志代表所有工作人员发表了严肃沉痛的讲话。根据丑运洲同志自己的要求,特将他的讲话全文发表,同时我们本着宪法和党章赋予我们的权力,也把苏振华的遗孀陆迪伦同志要求中央实事求是地纠正和解决有关对苏振华同志所谓“错误”的不实之词和诬陷的信件同时发表。此信发出后,这么长的时间过去了,有关领导竟置若罔闻,一直未予答复和反应,令人心寒费解。信中所论,孰是孰非,广大民众一读即可辨明,如果官方仍然坚持一错再错,坚持不予改正辩诬,我们会一如既往地再向十八大后组成的中共新的中央委员会和政治局继续申诉。我们就不相信,号称“三个代表”的党,会继续保持沉默,毫无作为。
文件(一):丑运洲同志号在苏振华同志追思纪念会上的讲话
在苏振华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会上的发言
& &丑运洲&
今天,是苏振华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不论对党政军、全国人民,还是苏振华同志的子孙后代,都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苏振华同志把他毕生精力都献给了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和创建幸福生活的壮丽事业,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赢得了党政军和广大人民的尊敬和佩服。今天纪念他,就是要继承发扬他的光荣传统,学习他崇高的品德,把他未竟的事业搞得更好,让他含笑九泉,喜看未来更加美好的世界。
怎样才能继承发扬他的光荣传统,学习他的崇高品德呢?我想首先就要了解他的光荣传统和崇高品德。在座诸位,都是他的至亲骨肉,或者亲朋好友,或者是他身边的工作人员,每个人都跟他有零距离的接触,都有自己独特的了解和深刻的感受。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一定的时空中生活,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可能对他有全面系统准确深刻的了解。那么,从何处着手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呢?我想最便捷的办法就是认真学习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为他致的悼词。这个悼词最全面最系统最准确最公正最深刻地概括了他的光荣传统和崇高品德。为什么这样说呢?
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介绍一下悼词起草的背景。记得那是日夜,苏振华同志在301医院逝世时,我们向海军党委、中央军委和党中央作了报告。当时中央领导同志和海军的领导同志很快赶到医院看望慰问,表示哀悼。除海军领导同志外,最先赶到的有倪志福同志,他一直陪着陆迪伦同志接待来看望慰问的中央、军委、三总部的领导同志,当时,邓小平同志出国访问不在北京。当党中央和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华国锋同志赶来时,倪志福同志当场请示了华国锋同志治丧规格和悼词怎么写、谁负责。当时,中办、国办、军办的领导同志和机关负责同志都在。华国锋同志说治丧规格中央有规定,按规定办。悼词由中央组织部、中央军委、总政干部部和海军党委负责起草,然后报中央讨论定稿。
之后中央公布了治丧委员会组成,成员包括了当时中央和各个方面领导人,应该说这是最高规格。悼词起草小组由中组部、中央军委和总政干部部和海军党委组成,在海军一所办公,当时邓典桃、王燄、周根龙等把苏振华同志的档案调来,海军党委指定乔崖、丑运洲等人参加。大家边查档案,边讨论起草,我当时是悼词的执笔者。王燄同志是三军团跟随彭德怀多年的老同志,对苏振华同志的情况很了解。大家对悼词是字斟句酌,非常认真的,大家都认为起草好悼词就是对苏振华同志的最好纪念。起草好以后,海军党委常委先讨论通过,又发给上海市委征求意见,再报党中央讨论通过的。邓小平同志代表党中央致悼词是中央定的,这说明邓小平同志也是完全同意的。在苏振华同志受到不公正批判时,有人企图否定这个悼词,当时中央领导同志告诉陆迪伦同志,由于党中央的坚持,悼词一字不改。所以,悼词不是任何个人对苏振华同志作的结论,而是党中央、中央军委,对苏振华同志最公正最全面最系统最深刻最准确的评价,是全面了解苏振华同志的关键所在。
这是我要向你们提几点建议:
第一点建议,也就是要了解、学习、继承、发扬苏振华同志的光荣传统和崇高品德。
& 第二点建议是,你们要充分认识陆迪伦同志向中央所发申诉信的重要性,并充分发挥其作用。
对苏振华同志受到的诬蔑和冤屈,陆迪伦同志一直耿耿于怀,这封信是她弥留之际,把压在心头多年的重负和冤屈,向党中央、中央军委之倾诉,可以说是句句千钧,字字泣血!
当时海军某些人对苏振华同志打击迫害的那些诬蔑不实之辞,是在当时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从全国来说,粉碎四人帮后,华国锋同志成了全国党政军一把手,但有人认为他的能力水平与他担任的职务并不相称,对华进行了批判。华国锋同志识大体、顾大局,主动辞去了党政军一切职务。至于苏振华同志,于国于党,他是粉碎四人帮的功臣,但海军有人为了一己私利,诬蔑苏振华同志是紧跟四人帮的,借全国批华之机,打击迫害苏振华同志。
这段历史,在纪念建党90周年时,《人民日报》和有些报刊在纪念华国锋同志的文章中,对华国锋同志作了重新评价,实际上是为华国锋同志进行了平反。华国锋同志既已平反,苏振华同志理应平反。实际上,即使在海军批苏振华同志时,那些了解真实情况的老同志也是有不同看法的,甚至是愤愤不平的。我记得在写苏振华同志传记时,曾去上海访问当时上海市委书记王一平、严佑民、韩哲一、赵行志等同志,他们就说,在上海,接替彭冲同志的下一任上海市委领导也曾一度企图利用那种历史条件,全盘否定上海清查四人帮的成果,甚至想把苏振华同志时代的几位书记调到边远地区,但遭到上海市委其他领导和广大干部的抵制和反对,并不断上书中央。而华国锋同志辞去一切职务后,原先否定上海清查四人帮成果的一些行为也都收敛了,而且作了改正并致歉意。这说明当时否定上海成绩的目的,也是批判华国锋的需要。彭冲同志从调中央工作后,再也不去上海,直到朱熔基同志任上海市委书记,隆重邀请彭冲同志视察上海,特别是视察在他们任上兴建、重建、扩建的宝钢、飞机制造、汽车制造、石化等重大建设项目在上海经济建设中发挥的重大作用,他才第一次去上海看看。几乎是同时,朱熔基同志又分别请倪志福、陆迪伦等同志去宝钢参观,充分肯定苏振华、倪志福、彭冲等同志领导时期在上海的工作成就。由此可见,上海在对待苏振华同志的态度上,与海军某些企图将苏振华同志整垮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还记得,大约是年,当时海军政委李耀文同志召开了一个海军司政后机关二级部长参加的座谈会,前后开了一周,听取机关干部的想法,征求大家是否还要对苏振华同志进行批判的意见,李耀文同志明确表示,如果上面没有新的布置,就不要批了。应该说李耀文同志对苏振华同志的真实情况和广大干部对此事的态度是有所了解的。
你们作为苏振华同志的后人,还是应该为还苏振华同志的历史清白尽力的。陆迪伦同志的申诉信对这些历史情况进行了实事求是的讲述和分析,你们应该充分重视她提出的平反理由和根据。现在陆迪伦同志的申诉信尽管尚未得到中央答复,但她的态度和要求,应该说也是你们的态度和要求,在中央已经立此存照,对将来书写真实的历史是有好处的。
第三点建议是要继承发扬你们家庭会议做出的决定的精神。这个会议是在苏振华同志治丧活动告一段落时,在陆迪伦同志主持下开的,我们工作人员都参加了。陆迪伦把苏振华的存折和所有遗物(衣物用品等当时是由警卫员朱明章同志管的)全部打开,征求怎样分配的意见,任子女挑选。但是,所有子女们一致认为,虽然苏振华同志逝世了,但苏家的这个合作社还要继续办下去,并一致推举陆迪伦同志为合作社社长,所有遗物,一概不动,大家一致表示全家人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团结一致办好合作社。陆迪伦把苏振华同志的存款分存在每个孩子的名下,各自需要时随时可以取用。我记得苏振华同志的遗物谁都没拿,只有桂章要了父亲用过的两支铅笔作为纪念。
苏振华同志去世后三十多年的岁月,见证了你们实践了自己的诺言,这也是继承发扬苏振华同志的光荣传统,大家都为苏振华同志增了光。现在虽然陆迪伦同志也走了,我觉得在你们兄弟姐妹之间仍然要发扬这种精神。
第四点建议是对苏振华同志的那些文件材料和笔记,一定要好好保存,不要流失,那是苏振华同志自己写的历史,如果要存放在中央或军委档案馆,你们自己一定耀留有复制件,对将来写好真实的历史是有好处的。
我的话讲完了,供你们参考,谢谢大家!
文件(二):陆迪伦同志的遗信
1979二”会议上,已做了诚恳的自我批评和深刻的检讨,承担了主要责任。并获得了与会同志们的谅解。但是,海军党委为了贯彻19801119812119818620
1987,作为他的妻子,我义不容辞,请求澄清是非,以还他清白之身。
20112192011
”会议后期,江青、张春桥插手破坏,抓所谓“批肖就是批林,打击迫害肖劲光同志,苏振华同志跟得很紧。”事实是:海军的会议是在毛泽东领导下,在周恩来、叶剑英亲自指导下召开的,对会议的每个措施,都是毛泽东、周恩来、叶剑英亲自决定的。如会议第一阶段从1972717910141117103
1974118123
19725197565
12197621197647
19761977716211974101978986.5%19788-9
1601978123019981271978160
&&&&&&&&&&&&&&&&&&&&&&&&&&&&&&&&&&&&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百战将星杜义德》——后记
——走过世纪长河的英雄
2000年初,当我的第五本书《让历史告诉未来》即将付梓的时候,在我的心中突然涌起了深深的遗憾。1975年,从我到北京进入人民日报工作时认识杜义德将军—自然,我一直尊敬地称呼他“杜伯伯”,已经过去了整整四分之一世纪。我也从弱冠之年、涉世不深的青年新闻工作者,成长为人民日报资深的高级记者,在国内外采访过许多重大新闻事件和人物,写作并发表了数百万字的新闻作品,却没有写过杜义德一个字。为了弥补这一缺憾,我写了《中将杜义德》一文,收进我的文集《让历史告诉未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
在这本书即将出版的时候,已经是初夏的一个夜晚,我正当入睡,电话铃响了。我的大学同学杜晔(杜义德的长女小燕)告诉我,经中央军委批准,解放军文艺出版社计划出版《百战将星》丛书,其中有《杜义德》的选题,问我是否可以承担这一写作任务。我自知对于这样的任务,我的功力不足,时间也难以保证。但是,我内心深处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对于杜义德等无产阶级革命前辈的敬爱之情使我根本无法拒绝。可以说,杜义德的一生,就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伟大革命的一部分。写出杜义德的一生,就是写出中国革命的一部分,当然值得我为此付出生命的一部分。杜义德是属于创造了中国历史的那一代人。只要人们的良知不会泯灭,他和他那一代人的英雄业绩和英名就不应该被人们遗忘。
原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魏传统曾赋诗赠杜义德说:“大别横戈舞,巴山促马蹄,奔腾随陆海,无处不相宜。”可以说,这是对杜义德一生的一个写照。1982年,70高龄的杜义德对邓小平说:“中央决定大军区正职70岁退下来,我已经70岁了,应该退了。”
邓小平说:“你先别下。我比你大6岁,我还没退呢。就是退,也会给你一个安排。我看,还是等党的12大开过以后再说吧。”小平同志满怀感情地说:“香港很快就要回归祖国了,到时候我要和你一起去我们中国自己的香港去看一看。”
后来,邓小平也辞去了党内外一切职务。杜义德说:“小平同志都退下来了,我还等什么。我不要任何名誉职务,一切以小平同志为榜样。”就这样,杜义德再次主动要求从兰州军区司令员的岗位上退下来。薄一波同志找他谈话,诚恳地请他去中央顾问委员会担任常委的工作。但是,杜义德说:“我既然退下来,就不再担任任何领导职务了。”后来,杜义德只是担任了中顾委委员。
杜义德回到了北京西郊万寿路的一个僻静的小院里。虽然,在他带领过的部队里,先后涌现出一批共和国的高级将领、1位党中央副主席、4位中央军委副主席、若干位大军区司令员和兵团职的高级指挥员,担任过党政军高级领导职务的不计其数。
但是,杜义德没有为自己写回忆录。邓小平政委曾对杜义德说:“现在,许多人都在写什么回忆录。我就不赞成。还不是写自己过五关,斩六将啊,怎么不说自己走麦城呢。我看,你不要去凑这个热闹。谁还不了解你杜义德呢。”
然而,当我为了写作而来到杜义德身边的时候,我发现,年迈的杜义德已经很难系统地回忆过去了。我只有求助于他过去的部下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并从大量的史料中进行反复的考证。即使故事细节,也务求找到根据。
我和杜义德一起生活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在老人的记忆里,深深地刻下了共产党、红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第6纵队和上甘岭,这样一些伟大的事件。他说:“六纵会打仗!”“尤太忠会打仗!”“李德生会打仗!”“肖永银会打仗!”那是杜义德指挥第6纵队时麾下的3位师长、3员猛将。在刘邓大军中,第6纵队是一支年轻的队伍。但是,在司令员王近山和政治委员杜义德的指挥下,很快成长为刘邓大军的主力纵队,为中国革命立下了卓著的功勋。
当年6纵的老人说:“王近山是铁打的司令员,杜义德是硬梆梆的政委,6纵的成长是和王近山、杜义德的亲密搭档分不开的。”“杜义德是6纵的好当家,是我军少有的文武双全、军政兼备的高级指挥员。”
杜义德自己回忆说:“只要指挥员冲在第一线,一定能打胜仗。我对他们说,打了败仗,先杀我的头,再杀你们的头。”老人自豪地说:“我是司令员、政委,我不上前线,叫谁上前线。”有时,老人高兴地喊:“红军打胜仗罗!”“6纵又打胜仗罗!”有一天,老人看到《人民日报》上我国运动员破世界纪录的报道,便高兴地喊道:“快来看,打胜仗罗!”那时,我常常从心里感到激动。这是一位世纪英雄的呼唤!这也是我在写作本书,并为此而查阅有关党史、军史(红军、八路军、解放军、志愿军)资料时,时时感到激动、感到震撼的,以至于常常激动得热泪盈眶。的确,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的将军群体,经历过我们人民中国的开国将军群所经历过的那么漫长残酷的战争磨砺、那么种类繁多的战争形式、那么错综复杂的斗争局面、那么艰难曲折的奋斗历程,以及他们所创造的那么辉煌灿烂的伟业丰功。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培养了杜义德这样的英雄人物。杜义德的一生,是为党的事业英勇奋斗的一生。他始终是在党的领导下从事革命斗争的。他的成长,离不开党的领导和成千上万革命英雄的无私奉献和牺牲。因此,杜义德的夫人齐静轩和他的子女们都再三地要我在写作时一定要把杜义德在不同时期的领导、战友和同志们的名字写上。因为,没有他们的奋斗与牺牲,就不会有杜义德。
我真诚地感谢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野战军第6纵队18旅旅长、南京军区第一副司令员肖永银、原广东省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寇庆延、原兰州军区副司令员董占林、原解放军总参谋部军训部张东桓、兰州军区副参谋长尹志超、原海军政治部副主任周根龙、原海军北海舰队副政委史子才、原海军司令部军务部部长石万珍、原海军航空兵政治部主任尹振邦、原海军学院学员队政委俞学龙、原中国人民志愿军3兵团司令部机要员张登洲、原海军司令部机要秘书、刘道生副司令员秘书张宝仓、原海军航空兵后勤部倪文章、兰州军区司令部办公室徐树忠、原海军职工郝修增等同志的帮助。他们热情地接受我的访问,回忆了许多有关杜义德的往事。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副社长董葆存曾给予我具体的指导和意见;海军政治部编研室副师职研究员唐关虎、海军报社《水兵》杂志主编王健娃、成都电视台的周军同志也对书稿提出过很好的意见。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特地组织陈伙成、岳思平、姚杰、孟照辉、李惠、康月田同志对全书进行了认真的审读,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并被吸收进最后的改稿中。我也要感谢军事科学院院长郑申侠中将对作者和本书的关心。
徐树忠同志,曾经是杜义德的保卫员,现任杜义德秘书。他从海军到兰州军区,跟随杜义德司令员近20年,并对我的工作给予很大的支持。在我采访过的前辈和同志中间,原南京军区第一副司令员肖永银、海军退休职工、曾经长期担任杜义德司机的郝修增同志,已经先后逝世。
非常感谢杜义德的夫人齐静轩和他们的子女杜晔、郑岩松、杜平、金南海、杜小京、杜建穗、杜梅、杜红、杜军、杜伟,他们热爱自己的父亲,为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父亲感到自豪,他们对父亲真挚的感情使我深为感动并鼓舞我克服困难完成这本书的写作。
我也要感谢贾荣景同志。多年来,她独立支撑了家庭的全部重担,使我可以全力从事自己的工作,不但完成了这本书,也使我有机会、有时间完成了我近年来的其他所有著作。
怀着这样的心情,我写完了。我记起了我们那一代人在少年时代就常常被告知的一句名言:“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中华民族曾经拥有过杜义德这样的将星,这是我们这个民族永远的骄傲。我不会奢望这部作品会被人们记住,但是,我真诚地希望,杜义德的英名和他那一代人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敬爱的领袖毛泽东主席英明领导下所创造的英雄业绩,将会被人们天长地久地怀念,并激励一代又一代有良知的中国人。
&&&&&&&&&&&&&&&&&&&&&&&&&&&&&&&&&&&&&&&&&&
&&&&&&&&&&&&&&&&&&&&&&&&&&&&&&&&&&&&&&&&&&&&&
&&&&&&&&&&&&&&&&&&&&&&&&&&&&
&&&&&&&&&&&&&&&&&
郭伟成,人民日报高级记者。1975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同年进入人民日报社。曾任国际部记者、编辑;人民日报驻上海记者、全国机动记者。1985年评为人民日报主任编辑。1986年至1992年担任人民日报驻墨西哥城(加勒比、中美洲)首席记者。1990年、1991年两次当选墨西哥外国记者协会主席,是这个国际组织近半个世纪历史上第一位亚裔主席。1997年担任人民日报高级编辑、高级记者。主要著作有《南美安第斯山的骑士—圣马丁》、《最后的玫瑰》、《沉沦与觉醒》、《扶桑梦》、《让历史告诉未来》、《你好,墨西哥》、《谢晋传》等。作品收入中国新闻出版社的《八十年代通讯特写集》以及《中国驻外记者丛书》(《在血与火的战场上》、《在未建交国家》、《外国国家元首采访记》)、《世界学术文库》(华人卷)以及发表在人民日报等报刊上的数百万字新闻作品。曾获“第十届中国新闻奖”及“人民日报精品奖”等。
2003年夏季,《百战将星杜义德》作者郭伟成大哥与92岁高龄的杜义德将军在杜将军家门前合影。曾经在战争中身负11处伤的杜将军这时候已经不能系统的回忆过去的经历了,但他还能清楚地记着每一个家人,每一个亲近的战友、工作人员和亲朋好友,记得重大的历史事件,看着战争场面的电视,老将军还会高声大喊:冲呀!杀呀!打小日本!……
日,杜义德将军在北京301医院辞世。9月17日,原人民日报社高级记者郭伟成大哥与杜将军的女儿杜红做客人民网,通过网络实时视频访谈,缅怀百战将星杜义德将军。
日下午,开国中将杜义德之女杜红,原《人民日报》高级记者、《百战将星杜义德》作者郭伟成做客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与网友在线交流,深切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杜义德将军。郭伟成在访谈中说,杜义德将军为中国革命立下汗马功劳。
相关文章: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一代名将杜义德》序言,怀念义德——齐静轩
怀&念&义&德
——《一代名将杜义德》序言
今年5月10日是杜老100周年诞辰,9月5日又是他离开我们三年的忌日,我深切的怀念他。追思往事,我与他生前风雨同舟共同走过了六十多个春秋,但从来没有直呼他“义德”、或“老杜”。因为,我一直认为他是我在革命道路上的导师,甚至俨如父兄,更主要他是我的首长,我曾在他的部队工作过25年多。我尊敬他,不仅因为他是开国将军、国家的功臣。更因为他是一个心底坦荡、无私无畏、热爱家庭、热爱生活的真正的人。
我是在1949年元月18日和他结为革命伴侣的。那时,他已经是中原野战军第六纵队政委,而我才是一个参加革命队伍不久的新兵。因而,我对他一直是十分敬重的。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他从来不考虑自己,一事当先,以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新中国成立了,一家人总算和和美美的生活在一起了,他又服从命令去朝鲜战场。从陆军到海军,再从海军到陆军,他从来没有一句怨言。党和国家的需要就是他的选择。“文革”期间,他遭到迫害,三个大女儿分别到内蒙、陕北和天津插队了,我们带着4个年幼的孩子下放到江西和浙江。他说:“我本来就是农民,大不了再种地养活你们”。他种地、放鹅、做煤球、买菜、做家务,还常帮助搬运工运石头,根本不象当年叱咤风云的将军。还总是安慰我:“要相信毛主席、相信党中央!”他对生活乐观的态度感染了我和全家。
果然,杜老恢复了工作,重新穿上了军装,回到了海军。那时,海军的工作十分繁忙,但他从来不在家里谈论工作,也从来不议论任何一个干部。他一贯坚持搞五湖四海、顾大局、搞团结,带领部队齐心协力搞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总是自觉地维护党和军队的纪律。他常常对我和孩子们说:“不该你们知道的就不要问,不该你们享受的也千万不要考虑,不要搞特殊化。组织上给我的一切都是工作需要。”
在生活上他要求勤俭节约,一辈子坚持着装简单。他常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在我们这个多子女的家庭,常说省下钱要照顾贫困亲友、家人和部下,还可以支援贫穷地区。他就是这样,要求别人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
杜老也是一个十分重感情的人,尤其是在晚年,除了积极参加研究红四方面军和二野的战史活动外,对革命老区、对战友和群众、对家乡总是满腔热情,还关心青少年教育。他曾经两次到甘肃会宁参加红军会师纪念,到当年西路军走过的地方张掖西路军烈士纪念馆拜祭董振堂等西路军烈士,寻找当年西路军的老战士,还到安徽参加淮海战役胜利四十周年纪念,看望老部队老部下,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离休后,他还去鲁西南凭吊王克勤和其他牺牲的烈士;去家乡和大别山老区,为那里的发展出谋划策、向中央和政府有关部门进言。
虽然他离开了我们,但是我觉得他依然和我们在一起。在纪念他百年诞辰的时候,他工作、战斗过的海军和兰州部队、还有其他老部队、老同志、老战友、身边的工作人员、家乡的党组织和政府、作家、记者,甚至网友、包括我们的孩子和亲属,都写下了很多感人的文章,回顾杜老为党和国家、为中国革命做出的贡献。为此军委及几个军区的一些老领导也留下了墨宝,这使我和家人感到欣慰,也从中受到很多教育。对此,我和家人深表感谢,特别将这些纪念文章、题词以及杜老的几篇文章编辑成集,作为给杜老百年诞辰的礼物。杜义德的精神和风范,将伴随我的一生,也将教育子孙后代,永久传承。我想,这是对杜义德最好的缅怀了。
1960年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毛泽东主席与杜义德将军亲切交谈
&1978年海军第二政委杜义德在旅大
1980年兰州军区司令员杜义德视察中蒙边境
&1995年杜义德将军与妻子和孩子们在北京万寿路
&1996年,爸爸杜义德和妈妈齐静轩
*************************************************************************************
《一代名将杜义德》
——杜义德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大纲)
主编:杜红、郭伟成
编辑和顾问:齐静轩、徐树忠、郑轶
责任编辑:郭米克
出版发行:解放军出版社
字数:约40万,开本:1/16
杜义德晚年彩色像(1996年)
解放军出版社设计
杜义德授衔标准像(1955年)
黑白历史照片
战争时期和早期照片
彩色历史照片
包括与家人和战友等合影
中央和中央军委首长、及战友和亲友等
杜义德书法题词
序言——怀念义德
英勇战斗无私奉献——《杜义德文集选》
原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
我的青少年时代
英勇善战的红一师
忆八路军一二九师随营学校
冀南抗日斗争的艰苦岁月
忆大杨湖之战
攻克汤阴城活捉孙殿英
千里跃进大别山的第六纵队
回忆参加围歼黄维兵团之战
在滚烫的日子里——忆上甘岭战役&
心香一瓣记忆永存——纪念杜义德同志
豪情壮边关英名贯西陲
——纪念杜义德同志诞辰100周年
——纪念杜义德同志诞辰100周年
海军政治部
—杜义德老首长在六纵的峥嵘岁月
原二野六纵编制
弘扬杜义德崇高的革命精神
大力加强军分区后备力量建设
张掖军分区
河西走廊驻军部队
百战将星耀中华
——深切缅怀老军长杜义德同志
北京军区原司令员
深切缅怀杜义德司令员
兰州军区原副司令员
义薄云天&&
总参谋部原总参谋长助理
深切缅怀杜义德同志
海军装备部原部长
我所了解的杜义德同志
北京卫戍区政治部原副主任
最具双全将领特色的杜义德
——纪念杜义德同志诞辰100周年
海军政治部原副主任
深切缅怀杜义德司令员诞辰100周年
兰州军区司令部原副参谋长
丹心映祁连&
功勋昭陇原
甘肃省军区司令员
为党风根本好转而努力
——忆杜义德司令员兼任兰州军区纪委书记期间二、三事
兰州军区纪律委员会办公室原主任
光照千秋浩气长存
总政治部老干部服务处原副政委
深切怀念老首长老红军杜义德将军
十军女战斗英雄
回忆杜义德政治委员对人民海军建设的贡献
海军办公室原秘书
怀念老首长杜义德将军
—为纪念杜军长一百周年诞辰而作
原十军文工团老文艺战士
杜义德政委在朝鲜战场
原志愿军3兵团机要处译电员
杜义德将军二三十事
兰州军区司令部编研室原副主任
高风亮节励志后人
兰州军区司令部办公室老干处原秘书
悠悠故乡情&
拳拳赤子心
中共武汉市黄陂区委
将军百战威&
故乡永世情
黄陂武装部
黄陂区人民武装部
铭记将军嘱托&
建设幸福木兰
黄陂木兰乡
中共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委员会和人民政府
激情——中将杜义德
人民日报社高级记者
坚决杜将军
军旅作家、高级编辑
走进杜义德司令员
《人民海军》报政治文化编辑处原处长
毛泽东与杜义德
海政编研室原副师职编辑
成都电视台工作人员
缅怀我们的父亲
杜晔、杜平
人民网访谈:缅怀百战将星杜义德
郭伟成,杜红
专家、女儿
生命在闪光的精神下延续
爸爸,一路走好!
父亲给女儿的一封信
缴官不缴盒子枪
木兰烽火燃全国父辈精神传万代
杜义德精神
——由电影《惊沙》想到的故事
爸爸和奶奶的故事
献给父亲的花
隆重纪念杜大哥诞辰一百周年
国家的功臣我们的大哥
建新、淑珍
巍巍虎山见真情
——外婆与杜义德将军的故事
杜义德家保姆的外孙
热血洒疆场一生担道义——纪念杜义德将军的挽联和诗选
亲友、网友
江山往事——杜义德将军一家在文革期间的故事
女儿和同学
踩着父辈的脚印
——记2009年秋重走红军长征路
同学和女儿
电影文学剧本(大纲)
汝河的黎明(大纲)
后记及附录
杜义德生平
杜义德大事年表
后记——给爸爸的一封信
*************************************************************************************
5月10日是爸爸的生日,每年这个时候全家人总会聚集在爸爸的身边,热热闹闹的为他庆生。今年是老爸诞辰100周年,我和郭伟成大哥经过六七天通宵达旦的校对和编辑,终于在爸爸百岁生日的前一天,把这半年来收集和创作的文章整理完,完成了《一代名将杜义德》一书的编辑工作,并连夜将出版大纲提交给解放军出版社,作为我们全家送给爸爸百岁诞辰的生日礼物。&
在本文集收集的《献给爸爸的花》一文中,有一段嘟嘟在父亲周年忌日时写的话:&
我纪念我的父亲,因为他是这个世上最爱我的人。
我纪念我的父亲,因为他的高尚道德品格和对党、国家和人民的功绩值得世人所敬仰和纪念。
我纪念我的父亲,因为他忠实于自己的革命事业的不朽精神值得我们和我们后代永远学习和继承。
我纪念我的父亲,因为他是我的最爱、是我们家的骄傲、是中国人民永远纪念的国家功臣和英雄!
《一代名将杜义德》第二辑文章由2011年10月下旬开始整理,共收集和创作了近30万字,计划出版约22万字文章和近百张插图。文中还收集了近年来网友们在嘟嘟博客里的赐诗和挽联,嘟嘟将择日播出,敬请博友们注意关注和指正。
在此,嘟嘟代表杜义德将军的家人,特别感谢所有提供纪念文章的爸爸的老部队、老战友、老部下、记者、亲朋好友们,以及嘟嘟园地里的博友们!谢谢解放军出版社的支持!特别感谢专程由海外回国、身患多种疾病、近日连续每日工作18个多小时、充满无限革命理想主义精神、精益求精的修改每一篇文章的郭伟成大哥!
亲爱的爸爸,生日快乐!
上图:昨日下午,嘟嘟和郭伟成老师到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看望杜义德将军,将打印好的出版大纲放置于将军的灵堂中,作为献给爸爸的百岁生日礼物。
嘟嘟目前仍在忙碌出版事宜,兼顾工作,恐无暇按时回复朋友的留言,敬请宽谅,谢谢!
我的更多文章:
( 04:20:00)( 07:18:20)( 06:48:00)( 14:20:08)( 10:44:00)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军少将官大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