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关培 bim专业应用bim人才需求职业发展思考要求哪些能力

[转载]BIM专业应用人才职业发展思考(三)&-&如何构建能力?
进入正文以前先来看两则同行对我上一篇博文《BIM专业应用人才职业发展思考(二) -
要求何种能力?》的评论:
KinkaiChang:何老师可能还是过重的把应是工程能力里的归到BIM能力里面去了。应用和管理层面个人以为很多都是工程能力。例合同,软硬件搭设,各种管理,优化方案等,可能是用方便的硬件和工具实现而已。也许,把原来的能和BIM挂上这是一种能力,例如BIM能力的“业务集成”。BIM项目管理里的“确定应用”。个人拙见。
茅洪斌:人不可能全能,全能者是否具有专业的深度也很可疑。一个人只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做精即可,不必任何领域都需掌握,但对相关专业也需要了解,要有一定的知识广度,否则,就孤陋寡闻了,也不利于专业能力的提高。
这些见解都很有道理,对作者继续思考BIM专业应用人才职业发展这个问题启发良多,因此特别把它们放在这里使更多同行能够从中受益。
上一篇博文试图把整个行业所有BIM专业应用人才应该具备的工程能力和BIM能力(注:BIM能力是讨论重点)都罗列出来,给每一位对BIM感兴趣或者说对BIM避不开的同行这样一个整体概念:所谓BIM专业应用人才的BIM能力是由哪些元素构成的?
正如KinkaiChang的评论所指出的那样,作者的这种讨论虽然使出了浑身解数,总体来看仍然是一种比较初步和粗放的尝试,值得争论和商榷的地方还有很多,需要更多BIM同仁一起努力去调整、完善甚至另起炉灶推翻重来。就作者的企图而言,只要通过这样的讨论,能够在全体建筑业同行的意识里面明白BIM能力总体来说是怎么一回事就基本达到目的了。
行业、企业、个人是三个不同层面的概念,对于行业内所有BIM专业应用人才的BIM能力汇总是一回事,而对于行业内的每个从业者个人到底应该如何构建BIM能力又是另外一回事,因为有一点是肯定的:一个人不可能(似乎也不需要?)掌握所有的BIM能力和工程能力。那么作为个人的BIM专业应用人才应该如何构建自己的能力呢?
为了方便叙述,我们把上篇博文分析的六种BIM能力简化表示成如下BIM能力构建路线图,图中假设最后一级“BIM业务集成”为BIM能力的100%,而且每一级对BIM总体能力的贡献率相同:
能够“BIM软件操作”相当于实现15% BIM能力
能够“BIM模型生产”相当于实现30% BIM能力
能够“BIM模型应用”相当于实现45% BIM能力
能够“BIM环境建立”相当于实现60% BIM能力
能够“BIM项目管理”相当于实现85% BIM能力
能够“BIM业务集成”相当于实现100% BIM能力
用同样的方法我们把BIM专业应用人才的工程能力表现为下面这张图,并且把工程能力分解为如下6个级别:
能“在他人指导下完成工作”相当于15%工程能力
能“参照既有标准独立完成”相当于30%工程能力
能“对既有标准做局部改进”相当于45%工程能力
能“指导他人完成工作”相当于60%工程能力
能“指挥团队完成工作”相当于85%工程能力
能“建立自我体系完成工作”相当于100%工程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上面的各个级别BIM能力和工程能力都是与个人的专业分工匹配的某种特定的胜任力,并不是指每个级别所有的BIM能力和工程能力,例如对于建筑师来说,这样的能力可以特定地描述为:
建筑师BIM能力:1-建筑BIM软件操作,2-建筑BIM模型生产,3-建筑BIM模型应用,4-建筑BIM环境建立,5-建筑BIM项目管理,6-建筑BIM业务集成。
建筑师工程能力:1-在他人指导下完成建筑设计,2-参照已有项目完成建筑设计,3-项目局部设计有改进创新,4-能指导他人做建筑设计,5-能指挥团队完成建筑设计,7-形成自己做建筑设计的一套体系。
一个BIM专业应用人才BIM能力级别和工程能力级别的不同配置就形成了或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这个个人的职业发展方向和潜力,下图是几种典型的BIM专业应用人才能力配置:
由上图所示,我们可以根据两种能力配置的不同把BIM专业应用人才分为三个类型:第一类人才以工程能力为主,第二类人才以BIM能力为主,第三类人才工程能力和BIM能力级别相当。
如果我们仍以两种能力各分六个级别这个基本假设为基础,就可以得到所有36种BIM专业应用人才的能力构成总图如下:
尊敬的各位同行,请问您目前是哪一种?您将来计划成为哪一种?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转载]BIM专业应用人才职业发展思考(三)&-&如何构建能力?
进入正文以前先来看两则同行对我上一篇博文《BIM专业应用人才职业发展思考(二) -
要求何种能力?》的评论:
KinkaiChang:何老师可能还是过重的把应是工程能力里的归到BIM能力里面去了。应用和管理层面个人以为很多都是工程能力。例合同,软硬件搭设,各种管理,优化方案等,可能是用方便的硬件和工具实现而已。也许,把原来的能和BIM挂上这是一种能力,例如BIM能力的“业务集成”。BIM项目管理里的“确定应用”。个人拙见。
茅洪斌:人不可能全能,全能者是否具有专业的深度也很可疑。一个人只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做精即可,不必任何领域都需掌握,但对相关专业也需要了解,要有一定的知识广度,否则,就孤陋寡闻了,也不利于专业能力的提高。
这些见解都很有道理,对作者继续思考BIM专业应用人才职业发展这个问题启发良多,因此特别把它们放在这里使更多同行能够从中受益。
上一篇博文试图把整个行业所有BIM专业应用人才应该具备的工程能力和BIM能力(注:BIM能力是讨论重点)都罗列出来,给每一位对BIM感兴趣或者说对BIM避不开的同行这样一个整体概念:所谓BIM专业应用人才的BIM能力是由哪些元素构成的?
正如KinkaiChang的评论所指出的那样,作者的这种讨论虽然使出了浑身解数,总体来看仍然是一种比较初步和粗放的尝试,值得争论和商榷的地方还有很多,需要更多BIM同仁一起努力去调整、完善甚至另起炉灶推翻重来。就作者的企图而言,只要通过这样的讨论,能够在全体建筑业同行的意识里面明白BIM能力总体来说是怎么一回事就基本达到目的了。
行业、企业、个人是三个不同层面的概念,对于行业内所有BIM专业应用人才的BIM能力汇总是一回事,而对于行业内的每个从业者个人到底应该如何构建BIM能力又是另外一回事,因为有一点是肯定的:一个人不可能(似乎也不需要?)掌握所有的BIM能力和工程能力。那么作为个人的BIM专业应用人才应该如何构建自己的能力呢?
为了方便叙述,我们把上篇博文分析的六种BIM能力简化表示成如下BIM能力构建路线图,图中假设最后一级“BIM业务集成”为BIM能力的100%,而且每一级对BIM总体能力的贡献率相同:
能够“BIM软件操作”相当于实现15% BIM能力
能够“BIM模型生产”相当于实现30% BIM能力
能够“BIM模型应用”相当于实现45% BIM能力
能够“BIM环境建立”相当于实现60% BIM能力
能够“BIM项目管理”相当于实现85% BIM能力
能够“BIM业务集成”相当于实现100% BIM能力
用同样的方法我们把BIM专业应用人才的工程能力表现为下面这张图,并且把工程能力分解为如下6个级别:
能“在他人指导下完成工作”相当于15%工程能力
能“参照既有标准独立完成”相当于30%工程能力
能“对既有标准做局部改进”相当于45%工程能力
能“指导他人完成工作”相当于60%工程能力
能“指挥团队完成工作”相当于85%工程能力
能“建立自我体系完成工作”相当于100%工程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上面的各个级别BIM能力和工程能力都是与个人的专业分工匹配的某种特定的胜任力,并不是指每个级别所有的BIM能力和工程能力,例如对于建筑师来说,这样的能力可以特定地描述为:
建筑师BIM能力:1-建筑BIM软件操作,2-建筑BIM模型生产,3-建筑BIM模型应用,4-建筑BIM环境建立,5-建筑BIM项目管理,6-建筑BIM业务集成。
建筑师工程能力:1-在他人指导下完成建筑设计,2-参照已有项目完成建筑设计,3-项目局部设计有改进创新,4-能指导他人做建筑设计,5-能指挥团队完成建筑设计,7-形成自己做建筑设计的一套体系。
一个BIM专业应用人才BIM能力级别和工程能力级别的不同配置就形成了或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这个个人的职业发展方向和潜力,下图是几种典型的BIM专业应用人才能力配置:
由上图所示,我们可以根据两种能力配置的不同把BIM专业应用人才分为三个类型:第一类人才以工程能力为主,第二类人才以BIM能力为主,第三类人才工程能力和BIM能力级别相当。
如果我们仍以两种能力各分六个级别这个基本假设为基础,就可以得到所有36种BIM专业应用人才的能力构成总图如下:
尊敬的各位同行,请问您目前是哪一种?您将来计划成为哪一种?[转载]BIM专业应用人才职业发展思考(三)&-&如何构建能力?
进入正文以前先来看两则同行对我上一篇博文《BIM专业应用人才职业发展思考(二) -
要求何种能力?》的评论:
KinkaiChang:何老师可能还是过重的把应是工程能力里的归到BIM能力里面去了。应用和管理层面个人以为很多都是工程能力。例合同,软硬件搭设,各种管理,优化方案等,可能是用方便的硬件和工具实现而已。也许,把原来的能和BIM挂上这是一种能力,例如BIM能力的“业务集成”。BIM项目管理里的“确定应用”。个人拙见。
茅洪斌:人不可能全能,全能者是否具有专业的深度也很可疑。一个人只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做精即可,不必任何领域都需掌握,但对相关专业也需要了解,要有一定的知识广度,否则,就孤陋寡闻了,也不利于专业能力的提高。
这些见解都很有道理,对作者继续思考BIM专业应用人才职业发展这个问题启发良多,因此特别把它们放在这里使更多同行能够从中受益。
上一篇博文试图把整个行业所有BIM专业应用人才应该具备的工程能力和BIM能力(注:BIM能力是讨论重点)都罗列出来,给每一位对BIM感兴趣或者说对BIM避不开的同行这样一个整体概念:所谓BIM专业应用人才的BIM能力是由哪些元素构成的?
正如KinkaiChang的评论所指出的那样,作者的这种讨论虽然使出了浑身解数,总体来看仍然是一种比较初步和粗放的尝试,值得争论和商榷的地方还有很多,需要更多BIM同仁一起努力去调整、完善甚至另起炉灶推翻重来。就作者的企图而言,只要通过这样的讨论,能够在全体建筑业同行的意识里面明白BIM能力总体来说是怎么一回事就基本达到目的了。
行业、企业、个人是三个不同层面的概念,对于行业内所有BIM专业应用人才的BIM能力汇总是一回事,而对于行业内的每个从业者个人到底应该如何构建BIM能力又是另外一回事,因为有一点是肯定的:一个人不可能(似乎也不需要?)掌握所有的BIM能力和工程能力。那么作为个人的BIM专业应用人才应该如何构建自己的能力呢?
为了方便叙述,我们把上篇博文分析的六种BIM能力简化表示成如下BIM能力构建路线图,图中假设最后一级“BIM业务集成”为BIM能力的100%,而且每一级对BIM总体能力的贡献率相同:
能够“BIM软件操作”相当于实现15% BIM能力
能够“BIM模型生产”相当于实现30% BIM能力
能够“BIM模型应用”相当于实现45% BIM能力
能够“BIM环境建立”相当于实现60% BIM能力
能够“BIM项目管理”相当于实现85% BIM能力
能够“BIM业务集成”相当于实现100% BIM能力
用同样的方法我们把BIM专业应用人才的工程能力表现为下面这张图,并且把工程能力分解为如下6个级别:
能“在他人指导下完成工作”相当于15%工程能力
能“参照既有标准独立完成”相当于30%工程能力
能“对既有标准做局部改进”相当于45%工程能力
能“指导他人完成工作”相当于60%工程能力
能“指挥团队完成工作”相当于85%工程能力
能“建立自我体系完成工作”相当于100%工程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上面的各个级别BIM能力和工程能力都是与个人的专业分工匹配的某种特定的胜任力,并不是指每个级别所有的BIM能力和工程能力,例如对于建筑师来说,这样的能力可以特定地描述为:
建筑师BIM能力:1-建筑BIM软件操作,2-建筑BIM模型生产,3-建筑BIM模型应用,4-建筑BIM环境建立,5-建筑BIM项目管理,6-建筑BIM业务集成。
建筑师工程能力:1-在他人指导下完成建筑设计,2-参照已有项目完成建筑设计,3-项目局部设计有改进创新,4-能指导他人做建筑设计,5-能指挥团队完成建筑设计,7-形成自己做建筑设计的一套体系。
一个BIM专业应用人才BIM能力级别和工程能力级别的不同配置就形成了或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这个个人的职业发展方向和潜力,下图是几种典型的BIM专业应用人才能力配置:
由上图所示,我们可以根据两种能力配置的不同把BIM专业应用人才分为三个类型:第一类人才以工程能力为主,第二类人才以BIM能力为主,第三类人才工程能力和BIM能力级别相当。
如果我们仍以两种能力各分六个级别这个基本假设为基础,就可以得到所有36种BIM专业应用人才的能力构成总图如下:
尊敬的各位同行,请问您目前是哪一种?您将来计划成为哪一种?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转载]BIM专业应用人才职业发展思考(二)&-&要求哪些能力?
一个人是不是人才归根结底的决定因素是有没有这类人才所需要的能力。那么作为一个BIM专业应用人才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呢?
一、我们都是“残疾人”
现代工程项目建设是由业主、设计、施工、监理、造价、供应商、政府主管部门等数十数百乃至上千家不同类型不同专业的机构根据各自的职能各司其职协同作业的过程,每一类型的机构都有自己的专业特长和职责,由于项目的复杂性和人类能力的自身局限,依靠一个人或者一个机构完成一个完整项目建设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
作者理解,除极少数超人之外,绝大多数工程建设从业人员都是对某一个或几个专业或工种的能力比较强,而对除此之外的专业或工种的能力比较弱的“残疾人”,下图我们以典型的设计人员为例说明“残疾人”的能力构成:建筑师的建筑专业能力最强,结构、机电了解一些,大部分建筑师数字化掌握得更多一些;其他结构师、机电工程师以及作者本人的能力构成也类似。
而工程建设过程就类似于这群“残疾人”共同参与的一次残运会,一个“残疾人”人实现不了目标,但是一群各有所长的“残疾人”通过管理和协调就可以实现相应的目标。
二、BIM专业应用人才需要什么能力?
我们可以把BIM专业应用人才的能力划分为两个组成部分,并分别将其命名为工程能力和BIM能力。
工程能力是指完成工程项目建设和运维过程中某一种和几种指定任务的能力,例如建筑设计、机电安装、设备维护等,这部分能力的组成和分类由于工程建设行业长期分工合作的方式已经非常成熟,因此解释和理解起来都相对比较容易,争论和分歧也会比较少。
BIM能力当然是指应用BIM技术、方法、流程提升上述各种工程任务质量和效率的能力,由于BIM本身还处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因此如何分类和总结BIM能力无论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内至今仍然都还是一个新课题。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University
of Newcastle)Bilal Succa教授总结的BIM胜任力集合(说明:原文中用BIM
Competency来描述发展BIM
Capability所必须具备的要素,因此把capability译成能力,把competency译成胜任力。本文后面的内容并不对这两者做特别区分)应该是目前为止作者看到的比较全面的BIM能力全景图:
Succa教授把BIM胜任力分为技术、过程和政策三个大类,主要是从一个组织机构建设BIM能力和成熟度的角度出发去考虑的,覆盖了BIM标准人才、BIM工具人才和BIM应用人才等所有BIM人才(详见《BIM专业应用人才职业发展思考(一)
需要什么职位?》)所需要的BIM胜任力。而且,如果仔细分析不难发现,上图的技术胜任力和BIM工具人才、过程胜任力和BIM应用人才、政策胜任力和BIM标准人才有比较直接的对应关系。
BIM专业应用人才作为BIM人才的一种,当然不一定非得具备上图所示所有的BIM胜任力,并且上述BIM胜任力集合也还在进一步不断完善、深化的过程中,因此在目前阶段用这种方法来描述BIM专业应用人才需要具备的BIM能力至少在国内无论对于BIM应用企业还是个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理解上的不直接和困难。下图是作者根据个人认识结合目前国内BIM发展状况组织的BIM专业应用人才能力构成图:
如本节一开始说明的那样,BIM专业应用人才的能力由工程能力和BIM能力两部分构成,工程能力可以按照工程项目生命周期的主要阶段分成设计、施工和运维三种类型,每一个阶段需要完成的工作又可以分成不同的专业或分工,例如设计阶段的建筑、结构、设备、电气等专业,施工阶段的土建施工、机电安装、施工计划、造价控制等,运维阶段的空间管理、资产管理、设备维护等。虽然这不是一种完整的甚至也不一定是最合适的工程能力分类方法,但这并不影响同行理解这些能力的其中一种或几种构成了BIM专业应用人才需要具备的工程能力这个概念。工程能力不是本文探讨的重点,就此打住,下面重点介绍一下BIM专业应用人员应该具备的BIM能力。
我把BIM专业应用人员的BIM能力从低到高分为6个层次或类型,分别说明如下:
BIM软件操作能力:即BIM专业应用人员掌握一种或若干种BIM软件使用的能力,这至少应该是BIM模型生产工程师、BIM信息应用工程师和BIM专业分析工程师三类职位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上图的BIM软件列表采用了美国总承包商协会发布的BIM软件分类方法,需要说明的是,使用其他罗列方法并不会影响这部分BIM能力所要表达的本质,也就是会使用某一种或几种BIM软件。
BIM模型生产能力:指利用BIM建模软件建立工程项目不同专业、不同用途模型的能力,如建筑模型、结构模型、场地模型、机电模型、性能分析模型、安全预警模型等,是BIM模型生产工程师必须具备的能力。
BIM模型应用能力:指使用BIM模型对工程项目不同阶段的各种任务进行分析、模拟、优化的能力,如方案论证、性能分析、设计审查、施工工艺模拟等,是BIM专业分析工程师需要具备的能力。
BIM应用环境建立能力:指建立一个工程项目顺利进行BIM应用而需要的技术环境的能力,包括交付标准、工作流程、构件部件库、软件、硬件、网络等,是BIM项目经理在BIM
IT应用人员支持下需要具备的能力。
BIM项目管理能力:指按要求管理协调BIM项目团队实现BIM应用目标的能力,包括确定项目的具体BIM应用、项目团队建立和培训等,是BIM项目经理需要具备的能力。
BIM业务集成能力:指把BIM应用和企业业务目标集成的能力,包括确认BIM对企业的业务价值、BIM投资回报计算评估、新业务模式的建立等,是BIM战略总监需要具备的能力。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何关培:BIM专业应用人才职业发展思考之要求哪些能力?
发布日期:
&&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何关培
官方QQ群:、
摘 要: 现代工程项目建设是由业主、设计、施工、监理、造价、供应商、政府主管部门等数十数百乃至上千家不同类型不同专业的机构根据各自的职能各司其职协同作业的过程,每一类...
BIM专业应用人才作为BIM人才的一种,当然不一定非得具备上图所示所有的BIM胜任力,并且上述BIM胜任力集合也还在进一步不断完善、深化的过程中,因此在目前阶段用这种方法来描述BIM专业应用人才需要具备的BIM能力至少在国内无论对于企业还是个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理解上的不直接和困难。下图是作者根据个人认识结合目前国内BIM发展状况组织的BIM专业应用人才能力构成图:
如本节一开始说明的那样,BIM专业应用人才的能力由工程能力和BIM能力两部分构成,工程能力可以按照工程项目生命周期的主要阶段分成设计、施工和运维三种类型,每一个阶段需要完成的工作又可以分成不同的专业或分工,例如设计阶段的建筑、结构、设备、电气等专业,施工阶段的土建施工、机电安装、施工计划、造价控制等,运维阶段的空间管理、资产管理、设备维护等。虽然这不是一种完整的甚至也不一定是最合适的工程能力分类方法,但这并不影响同行理解这些能力的其中一种或几种构成了BIM专业应用人才需要具备的工程能力这个概念。工程能力不是本文探讨的重点,就此打住,下面重点介绍一下BIM专业应用人员应该具备的BIM能力。
我把BIM专业应用人员的BIM能力从低到高分为6个层次或类型,分别说明如下:
操作能力:即BIM专业应用人员掌握一种或若干种BIM软件使用的能力,这至少应该是BIM模型生产工程师、BIM信息应用工程师和BIM专业分析工程师三类职位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上图的BIM软件列表采用了美国总承包商协会发布的BIM软件分类方法,需要说明的是,使用其他罗列方法并不会影响这部分BIM能力所要表达的本质,也就是会使用某一种或几种BIM软件。
BIM模型生产能力:指利用BIM建模软件建立工程项目不同专业、不同用途模型的能力,如建筑模型、结构模型、场地模型、机电模型、性能分析模型、安全预警模型等,是BIM模型生产工程师必须具备的能力。
BIM模型应用能力:指使用BIM模型对工程项目不同阶段的各种任务进行分析、模拟、优化的能力,如方案论证、性能分析、设计审查、施工工艺模拟等,是BIM专业分析工程师需要具备的能力。
环境建立能力:指建立一个工程项目顺利进行BIM应用而需要的技术环境的能力,包括交付标准、工作流程、构件部件库、软件、硬件、网络等,是BIM项目经理在BIM
IT应用人员支持下需要具备的能力。
BIM项目管理能力:指按要求管理协调BIM项目团队实现BIM应用目标的能力,包括确定项目的具体BIM应用、项目团队建立和培训等,是BIM项目经理需要具备的能力。
BIM业务集成能力:指把BIM应用和企业业务目标集成的能力,包括确认BIM对企业的业务价值、BIM投资回报计算评估、新业务模式的建立等,是BIM战略总监需要具备的能力。
【责任编辑:李思凡】
最近BIM很火,从国家政府到项目和还没有毕业...& &
设备设施管理及BIM后勤运维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广泛重视,更被列入国家十三...
最近几年,全国各地涌现出了多座运用BIM打造的地标性建筑,接下来的几种...
你最喜欢参观哪类建筑?博物馆、美术馆、剧院还是度假屋、写字楼?每年...
美国buildingSMART联盟主席Dana K. Smitn先生在其去年出版的BIM专著Buil...
请填写您的邮箱地址,订阅BIM电子新闻
往期回顾:
Processed in 1.324 second(s), 2763 queries, Memory 7.51 M&&&官方QQ群:,高校BIM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bim人才培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