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法国外籍兵团中文官网退役不入籍还有什么好处

法国外籍军团里的中国人 小伙加入外籍军团工资训练等细节曝光
法国外籍军团里的中国人 小伙加入外籍军团工资训练等细节曝光
巴黎的一家小餐馆,楼梯被踏得咚咚作响。不用说,傅晨来了。他乘了3个多小时的火车从八百公里外的马赛赶来与我见面。一米八七的大个子,肤色和发型让人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是当兵的。
跑堂伙计很快就认出了傅晨,“哥们,又来啦,吃什么 ”
“牛羊肉各20串!”傅晨也不看菜单。
在这里,傅晨是法国外籍军团的普通老兵,隶属第一装甲骑兵团;但在微博军事迷当中,“战斗在法国外籍军团”是不折不扣的风云人物,粉丝有4万多名,颇受中国媒体关注。得知他路过巴黎,一位留学生赶来接风。
两个大包,一背一挎,这是傅晨的旅行行头,他的“熊儿子”应该藏在背包里。那只穿迷彩服、脚蹬军靴的玩具熊,一年多来和他几乎形影不离,从微博的合影中,“熊儿子”待过普罗旺斯的军营、见过艾菲尔铁塔、逛过古罗马斗兽场、还去过战火纷飞的马里……
从中国小职员变为外籍军团里的老兵,这种经历让不少整日在电脑前的“80后”、“90后”向往,每天求教如何报考军团的私信响个不停。傅晨很坦诚:“别人眼中我是‘神话’,但在自己看来很‘苦逼’。仔细想想,这就是个围城,外面的想进来,里面的想出去。”
军团成员来自100多个国家,“绝大部分是为了法国国籍”
傅晨真人比士兵证的照片瘦了很多,但他坚持说之前是被相机拍胖了。
从天津商学院毕业后,傅晨找了份外贸的工作,每天跑港口、看装箱、发邮件,应酬很多却运动很少。“那时候白胖白胖的 ”“嗯。”
2010年3月,傅晨办了学生签证来到法国,6月,他把多余的行李扔在了房东老太太家里,轻装坐火车到小城奥巴涅报名加入法国外籍军团。
法国外籍军团在1831年组建,当时国王路易·菲利普为了解决国内兵员不足而创建。军团在此后180多年里出镜率极高。无论是非洲大陆的殖民扩张,还是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或是第一次海湾战争,包括近年阿富汗、马里的军事行动中,都有其身影。让军团名声大噪的,是1863年的卡梅伦之战:60多名士兵被2000多人的墨西哥军队包围,几乎战死到最后一人。
经过艺术包装后,法国外籍军团成为一个神秘而强大的存在。看过电影《火爆三兄弟》、《沙漠兵团》、《跟随那匹骆驼》么 屏幕上的精英部队让一些军事迷趋之若鹜,但每年多达数万人报名其实是另有原因。
“绝大部分人都是为了法国国籍。”傅晨一字一顿地说。
韩联社(Yonhap)5月22日报道称,朝鲜官媒劳动新闻(Rodong Sinmun)公…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一部电影叫《黑鹰坠落》吧!电影里面有这样一段,黑…
在890年代的老山前线,我军与越南特工不断上演侦察与反侦察之战…
城市里有高楼大厦非常的繁荣,宏伟的建筑让人感到气势磅礴。但如果…
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下水仪式今天上午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
4月26日,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下水仪式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首艘国产航母正式下水!作为“大国重器”,中国的首艘国产航母已经…
航空母舰是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标志,拥有航空母舰这个国家在国际…
目前俄罗斯海军的主要力量还是苏联时代遗留下来的老式舰艇,这些舰…
关注微信 获取最新资讯!法国外籍兵团是雇佣兵吗?为什么这么多人想加入?也有很多中国人
我的图书馆
法国外籍兵团是雇佣兵吗?为什么这么多人想加入?也有很多中国人
法国外籍兵团是雇佣兵吗?为什么这么多人想加入?也有很多中国人
【军武次位面】作者:杨树
通常,对于一个国家来讲,由本国人组成本国军队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本国人为本国服务,无论是凝聚力还是忠诚度,都是有天然保证的。不过,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历史和现实中,外国人为某国效力的情况也并不少见,比如英国的廓尔喀联队,纳粹德国的维京师,但要说知名度最高的“外国人军队”,则非法国外籍军团莫属。
▲不得人心的国王查理十世
法国外籍军团的诞生要追溯到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当拿破仑败走滑铁卢之后,复辟的国王路易十八非常清楚,经过了大革命洗礼的法国人民不会再接受专制统治,所以在他统治时期还算比较开明,但他没有儿子,死后由弟弟查理十世继位。由于在大革命和拿破仑时期受过不少折磨,儿子也死于激进分子之手,查理十世极力维护君主专制,曾放言宁可伐木也绝不搞君主立宪那一套,种种作为与历史大势背道而驰,自然激起民愤。
▲欧仁·德拉克罗瓦的名画《自由引导人民》正是反映七月革命的艺术作品,外籍军团的产生与这场革命不无关系
日,被查理十世倒行逆施所激怒的巴黎人民发动起义,攻占了市政厅、卢浮宫和杜伊勒里宫,查理十世随即被议会废黜,逃亡英国,他的堂弟奥尔良公爵路易·菲利普被拥戴为国王。这位新国王上台后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要整治兄长留下的烂摊子,在查理十世的统治下,各地街头充斥着流浪汉和无业游民,有失去土地的农夫,有失业工人,有破落贵族,还有为逃避刑罚而远走法国的他国罪犯,社会治安存在很大问题。这时约瑟夫·苏尔特元帅提出了一个一箭双雕的方案,即将那些“亡命之徒”招进军队,成立一支正规编制的常备部队,既减少了治安压力,又使兵员获得补充。这和中国北宋时期的政策相仿——每逢灾荒便将流民大量招募进军队,“多一兵,少一贼”,以达到减少治安隐患的目的。
▲法国外籍军团的徽章由手榴弹拉环和一团上升的火焰组成
日,路易·菲利普批准了苏尔特元帅的建议,下令组建军团,以“Valeur et discipline”为口号(即勇气和纪律,1920年改为“Honneur et fidelite”,即荣誉和忠诚),开始招兵,法令颁布后,来自四面八方的外国人蜂拥而至,纷纷报名参军(Legion etrangere)。与北宋招募流民为兵的政策有所区别的是,已经近代化的法国所建立的外籍军团是有数量限制的,没有像北宋那样单纯只是为了“维稳”而募兵,也就避免了部队成为“冗兵”,量多质差,吃空国家财政的严重后果。最初外籍军团按国籍或民族编成,第1团由瑞士人组成;第2,3团由瑞士和德意志人组成;第4团由西班牙人组成;第5团由意大利人组成;第6团由比利时和荷兰人组成;第7团由波兰人组成。
对于法国政府来讲,外籍军团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减少本国军人的伤亡,因此自成立以来,外籍军团就一直法国对外作战的急先锋。1831年8月,就在外籍军团刚刚组建了不到半年,就被派往北非阿尔及利亚作战,为法国开辟殖民地,阿尔及利亚的西迪·贝勒·阿贝斯(Sidi-Bel-Abbès)也成为此后一百多年外籍军团总部的所在地。外籍军团在1847年底击溃了阿尔及利亚人,并将众多起义者编入了自己的队伍,形成了19世纪最杰出的轻步兵——祖阿夫(Zouave)部队。
之所以要把军团总部设在法国本土之外,一来是因为外籍军团的战场主要在海外,用不着驻扎国内,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当时的外籍军团中确实充斥着许多有犯罪前科的人(招募时允许他们使用假名,隐瞒国籍来洗白自己),并不招法国本土国民的待见,所以法令规定除了发生法国本土遭到入侵的情况以外,外籍军团只能在海外作战。
外籍军团参加的第二场战争是法国干预西班牙王位继承,1833年,西班牙国王斐迪南七世去世,指定的继承人为年仅三岁的伊莎贝拉二世,斐迪南七世的弟弟唐·卡洛斯不满这个安排,起兵夺权,但英法两国支持新女王,并进行了武装干涉,不过法国采取的形式比较有意思,并未直接以法国的名义出兵,而是将约4000人的外籍军团“卖”给了西班牙,1838年,西班牙又将63名军官和500名士兵归还给法国。实际上外籍军团在这期间已经从法国军队中的序列中消失了,但这五百多人返还法国后,法国政府感觉外籍军团的战斗力颇佳,于是又继续征兵,组建了新的外籍军团。
在这次战争中,按国家或民族编组的方式暴露出容易自立山头,产生内部冲突的缺点,总司令约瑟夫·贝尔内勒(Joseph Bernelle)上校决定将编组方式改为混编,规定法语为唯一通用语言,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法国外籍军团再次出征,与英国、土耳其一起组成联军,参与了围攻塞瓦斯托波尔的战斗并取得了胜利,这期间祖阿夫部队的战斗力给美军观察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法国干涉墨西哥时期的外籍军团装束
真正让法国外籍兵团一战成名的是“卡梅伦战斗”,这一仗发生在遥远的墨西哥。1861年7月,墨西哥总统贝尼托·胡亚雷斯下令停止支付外国借款的利息,墨西哥三个最大的债主英国、法国和西班牙蒙受了损失,三国于这一年的10月签订条约,法国国王拿破仑三世派遣包括外籍军团在内的法军,与英西两国一起,组团前往墨西哥“武装讨债”。
▲“卡梅伦战斗”发生的地点
1862年1月,三国的舰队到达墨西哥,最初三国还能共同行动,但法国还想趁机在墨西哥扶植一个亲法的君主制政权。只想讨债的英西两国与法国在战略目的上不一致,在4月撤出了军队,法国则继续增兵,打算单干下去。为了能迅速达成战略目的,法军直奔首都墨西哥城,“卡梅伦战斗”正发生这一时期。
▲卡梅伦庄园的实地照片
4月30日凌晨6点,担任维护交通线任务的第3连59名士兵在3名军官的率领下沿路巡逻,来到了一处名叫卡梅伦(Camarón)的废弃农庄附近,这座农庄方圆约五十米,其中有一座二层小楼。8点左右,一支约250人的墨西哥骑兵分队突然出现,墨西哥军的指挥官发现法军后,又召来一个骑兵队和四个步兵营。
指控官当茹上尉(Danjou)面对优势敌军,下令排出两列空心方阵,几轮齐射打跑了墨西哥骑兵后,随即进入庄园据守,此时当茹上尉发现已经被超过两千敌军团团包围,一场恶战在所难免。他举起自己的左手假肢(在之前的战斗中已经失去了一只手),要求士兵们宣誓战斗到底,当茹上尉把自己的葡萄酒分与部下,并且鼓励道:“庄严的誓词将激励你,即使要面对最终的牺牲也不会那么困难。”此时墨西哥军派使者前来劝降,当茹的回答是“弹药充足,继续战斗!”。大约11点,墨西哥军开始从庄园西侧和南侧开始攻击,当茹上尉很快就胸部中枪阵亡,中尉维仑(Vilain)接替指挥。
战斗中双方伤亡惨重,但对于外籍军团士兵来说情况更为困难,因为他们没有食物和水的补给。饱受饥渴和高温折磨的士兵坚持到下午2点,墨西哥军再次劝降,收到的回应是“去他妈的……(Merde!)”,此时外籍军团只有32人,除了伤员,能战斗的只剩20人,期间中尉维仑战死,最后一名军官莫德中尉(Maudet)接替指挥。战至五点,小楼屋顶已经被烧毁,外籍军团只剩下12人,墨西哥军在第三次劝降被拒绝后发动猛攻,一小时后,外籍军团弹药耗尽,仅剩包括中尉莫德在内的五人,但他们仍以刺刀为武器战斗到最后。
▲战争重演中的卡梅伦之战
当外籍军团只剩最后两名士兵时,墨西哥军第四次要求他们投降,但这两名士兵坚持要墨西哥军必须保证他们能举着军旗,护送当茹上尉的遗体返回驻地。墨西哥军指挥官米兰上校(Milán)目睹这一切后惊叹道:“他们不是人!他们是魔鬼!”(Pero estos no son hombres, son demonios!),出于尊敬,米兰上校同意了对手的条件。战斗的结果是外籍军团一个连全军覆没,43人阵亡,除坚持到底的两人外,另有17人被俘,而墨西哥军则付出了阵亡190人和超过300人受伤的代价,被俘士兵后来通过交换战俘得以返回。
卡梅伦之战颇有后来美军坚守巴斯托涅之风,也就此成为外籍军团的荣誉之战,当茹上尉的假手后来被送回,成为外籍军团的圣物,被收藏在位于法国欧巴涅的外籍军团博物馆中。4月30日被定为“卡梅伦日”,不仅立碑铭刻,而且每到这一天,外籍军团都要以隆重的仪式来进行纪念,让老兵捧出装有当茹上尉假手的方盒,供所有成员瞻仰。
外籍军团之所以会在卡梅伦之战做殊死之斗,除了本身的悍勇外,还因为法国对这支部队有特殊要求——普通法军可以在特定条件下投降,但外籍军团则必须战斗到底。这个要求还是因为外籍军团是“外籍”,倘不如此严苛,这支部队将难以保持足够的忠诚度。同时,考虑到前来参加军团的人来自世界各地,成分和动机复杂,要让他们发自内心的“热爱”法国也不现实,所以军团士兵宣誓效忠的对象并非法国,而是军团本身,“绝不投降”只是一个参加外籍军团必需遵守的“职业道德”,后来法国为了增加外籍军团的忠诚度,制定了服役满一定年限后可以入法国籍的法律,这使得外籍军团变得更加有吸引力。
在1870年的普法战争中,拿破仑三世和数十万法国本土军队战败投降,驻扎海外的外籍军团被新建立的第三共和国员被召回本土抵抗普军,这是外籍军团第一次回到法国作战,虽然勇猛的外籍军团收复了奥尔良,但未能解巴黎之围,随后又发生了巴黎公社起义,外籍军团参与镇压,制造了许多流血事件。
▲中法战争中,在越南作战的外籍军团士兵
第三共和国成立后,法国依然要四处夺取殖民地,在亚洲为了争夺越南而与清政府发生了冲突。1884年10月中旬,云贵总督岑毓英指挥滇军、黑旗军万余人,围困了今越南境内的宣光城,这是一个被法国占据的交通要冲,驻守的法军不足千人,其中包括两个外籍军团连队。此役兵力占优的清军伤亡4000余人而未能攻下宣光,外籍军团起了很大作用。1885年,外籍军团第4营被部署到台湾基隆,与清军发生过交火。
▲1916年驻于摩洛哥的外籍军团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外籍军团4万多名军人参与了包括第索姆河战役、埃纳河战役、凡尔登战役在内的许多重要战斗,在加里波利之战以及马其顿前线也付出了许多伤亡,也成为法国陆军中获得殊荣最多的单位。到了1932年,法国外籍军团有六个团的编制,共三万余人,分别驻于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叙利亚和印度支那。
▲1942年,效忠自由法国的外籍军团在沙漠中进攻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国表现窝囊,号称欧洲最强的法国陆军迅速落败,不仅本土很快沦陷,甚至还把海外的外籍军团也给分裂了——到底是听命于维希政府,还是忠于自由法国?从来以团结而著称的外籍军团罕见地分为两派,甚至还在叙利亚境内发生过内战,这是法国外籍军团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幕。不过,傀儡般的维希政府还是让所有人认清了其真面目,一度分裂的外籍军团最终还是统一起来,效忠于戴高乐的自由法国,在北非投入了反法西斯战斗中。
二战结束后,外籍军团迎来了一批新成员——纳粹党卫军。党卫军在战后被宣判为犯罪组织,那些曾经犯下过罪行,尤其是在东线镇压过苏联游击队、对抗过苏联红军的党卫军成员更是惶惶不可终日,为了活命,他们想到了法国外籍军团这个可以隐蔽身份,洗白自己的地方。法国外籍军团尽管知道这些人的来历,但这些党卫军成员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强悍的战斗力,仍然是法国恢复殖民地统治所必需的“人才”,于是双方就这样一拍即合了。
加入外籍军团的前党卫军成员主要来自旗卫队师、骷髅师和维京师等部队,反游击战很有一套,被派遣到了印度支那半岛,专门用以对付越南游击队。他们心狠手辣,诡计多端——每当经过一个越南村庄后,就会潜伏下来观察,如果那些村民无异状,那么就继续前进;如果发现村民与游击队联系或试图跟踪,一场屠杀将不可避免;在路边布置狙击手,使用消声狙击枪从后往前逐个狙杀对方的小队;他们还会将游击队领导人的家人绑为人质,强迫人质带路,到达下一个村庄后接着绑架下一批人质,就这样周而复始地清剿——这些全是当年在东线绞杀苏联游击队的经验。
吃了大亏的越南人很快就意识到这些对手绝非以前的殖民军,渐渐地,这些前党卫军成员的真实身份被揭露出来,除了要考虑在道义上处于不利地位外,法国政府也害怕纳粹借尸还魂,终于下定决心,将这些党卫军成员驱逐出了外籍军团,但代价就是法国殖民军的战斗力大减,酿成了奠边府战役的惨败,驻越的外籍军团死伤大半,法国最终也不得不退出越南。
1958年,法国殖民地阿尔及利亚独立运动日渐高涨,时任法国总统的戴高乐决定顺应潮流,给予阿尔及利亚独立地位,此举引起了法国右翼势力的不满,他们纠合起来成立秘密组织,先后策划了十余起针对戴高乐的刺杀行动,但均未得手,由于驻阿尔及利亚外籍军团的一些保守派军官也卷入其中,在事情败露后,外籍军团第一伞兵团被解散,这也是外籍军团历史上少有的涉及叛变的行为。
▲日,到达刚果科洛韦齐(kolwezi)的外籍军团
阿尔及利亚独立后,外籍军团也从这个驻扎了一百多年的地方撤回本土,变成了法国陆军的一部分,虽然此后规模缩减,角色也逐渐变为快速反应部队,但仍保持着自己的特色和传统,继续成为法国在海外显示存在的主力。非洲是法国传统的势力范围,法国经常要扮演“非洲宪兵”的角色,每当法国的前殖民地出了乱子,外籍军团都会在第一时间赶到,打头阵,啃硬骨头,平息事态,争取时间,法国本土部队的任务只是过段时间来“维和”而已,这一模式一直持续到现在。
法国外籍军团最近的一次大规模作战行动是1991年的海湾战争,外籍军团被布置于伊沙边境最西侧担任佯攻,这次行动成功诱使伊拉克参谋部误判联军进攻方向,调动了伊军十万人的兵力,担任进攻主力的美军得以长驱直入,歼灭了大量伊军。
▲外籍军团历史上出现过的部队徽章,现在有些已不存在,虽然是法文标注,不过有英语基础的人还是能通过相似的拼写大致分辨出不同的类别,试试看能认出几个?
现在驻扎法国本土的外籍军团有:
第1步兵团(1er RE),驻扎于马赛东边的小城欧巴涅(Aubagne),为外籍军团司令部,含军乐团,无战斗部队。
第1外籍骑兵团(1er REC),驻扎于奥兰治(Orange),为机械化团,负责侦察任务。
第1外籍工兵团(1er REG),驻扎于洛丹(Laudun)。
第2外籍步兵团(2e REI),驻扎于尼姆(N?mes),以机械化步兵为主,配备狙击手,能全天候全地形作战,是经常要被派至海外的部队。
第2外籍工兵团(2e REG),驻扎于圣克里斯托(St Christol),负责工程、两栖侦察和排雷任务。
第4骑兵团(4e RE),驻扎于卡斯泰尔诺达里(Castelnaudary),负责训练新兵。
第2外籍伞兵团(2e REP),驻扎于科西嘉岛卡尔维(Calvi),是整个法国陆军的精锐部队,战斗力强悍,通常参与先头登陆任务。
▲马约特位于马达加斯加岛和非洲大陆之间,是法国的海外省
▲法属圭亚那在南美洲北部
驻扎海外的外籍军团有:
第3外籍步兵团(3 REI),驻扎在法属圭亚那,擅长丛林战,负责保卫圭亚那航天中心。
马约特特遣队(DLEM),驻扎于马约特(Mayotte),轻装甲步兵,兵力250人,每四个月轮调一次。
外籍兵团第13团(13 DBLE),原先驻于东非吉布提,2011年6月开始移驻阿联酋的首都阿布扎比,多为至少服役8年的老兵,为装甲步兵加远程炮兵,负责亚洲西南和非洲东北部。
除了以上单位外,还有位于巴黎、马赛等城市的招募处,主要工作就是招人了。外籍军团每年大约招收1700新兵,凡年龄在17到40岁的正常男子均可报名,无论婚否均视为未婚,报名期间食宿免费。初试都在巴黎进行,这一关大约会淘汰30%左右。复试为期一个月,全部集中到尼姆进行,主要考核体能和文化,必须用法语问答,相当多的人过不了这一关,在参加复试的人中又会有70%被淘汰,被淘汰者会得到一些补贴和一张回程车票。
最后留下的人会被起一个假名,然后集中到第4团进行为期4个月的训练,新兵将接受常人无法忍受的大运动量和大负荷训练。例如新兵要身背一个高1米宽40厘米,重30公斤的军用野战包,急速行军15公里;400米标准场上8分钟内跑7圈,还要学习滑冰、御寒、攀岩等技巧,教官的苛求和捉弄更是无处不在,令人难以忍受,苦不堪言,这一关大约又会淘汰掉70%的新兵。
▲外籍军团的征兵广告
尽管外籍军团招收的条件严苛,训练无比痛苦,甚至令人望而生畏,但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报名者蜂拥而至,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首先是加入外籍军团可以有入籍的希望,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的年青人参加外籍军团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寻找一条在法国获得永久居留权或入法国籍的途径。按惯例, 凡是在外籍军团服役满5年的士兵, 均可申请加入法国籍。只要平平安安地熬到第三年即可提出入籍申请,得到批准后就填写表格,主官签字并报备,再呈法国外交部移民局批准,批准过程大约要一年多的时间。而且加入外籍军团还有一条“不问过往”的传统原则(现在犯有重罪的人不能加入了),这对那些在本国犯有小过错,想洗白历史的年青人来讲就更有吸引力了。
▲通过了艰苦的新兵训练才能有戴上白帽子的资格,一眼望去,各色人种俱全
其次是可观的收入,外籍军团士兵的基本军饷并不算高,大约为每月1400欧元,但加上海外执勤所获得的各种津贴,或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所得到的津贴,入伍两三年的士兵可以拿到5000欧元以上,军官可以达到上万,即使阵亡家属也可以领到几十万欧元的抚恤金,所以外籍军团士兵一般乐于到海外执行任务。另外,服役满15年的官兵, 都可申请退休, 领到每月2000欧元的退休金,这个收入可以在法国的郊外小地方过上不错的日子,如果再有份工作,比如经营酒吧之类的,就能成为法国的中产之家。
第三,加入外籍军团可以有机会到周游世界。外籍军团官兵一年可正常休假40天, 加上全年20 多天的法定节日, 共有60多天,平时每周的休息日还照常休息。这样, 军官士兵就有足够的时间到邻国或任务国的周边地区进行旅游了。
▲找到其中的中国人了吗?
在这些原因中,应该讲入籍是最大的诱惑,这也是法国软实力的一种体现,试想假如法国本身没啥吸引力,即使开放入籍也吸引不到什么人。此外,还有其它的一些千奇百怪的理由——治疗失恋创伤、感觉无聊找刺激、有机会学法语……。总之,在外籍军团的历史上,总共有过来自100个国家的兵员,是不折不扣的“联合国军”。现在我们团队里就有一名法外,多次亮相大本营节目的吴鑫磊童鞋就曾是一名真正的法国外籍军团成员。
图片中前者即为吴鑫磊在法外时的照片
在前不久的战争重演中,热情随和的鑫磊童鞋教会大家很多战术动作,他专业的军事素养和气质让小伙伴们折服
在法国外籍军团中,华人所占比例较小,最多时也只有200人左右,其中不少人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法国籍,开始新生活,跟那些想洗白自己的外国人不同,他们都身家清白,在通过新兵训练后通常都会继续使用自己的本名,并且以吃苦耐劳纪律性强而著称,通常各项技能的考核成绩也很优秀。
▲2016年6月,法国外籍军团退伍华人协会换届典礼,在外籍军团的老兵组织中,只有华人老兵协会以本族群命名
外籍军团的“联合国”性质使得这支部队在海外执行任务时有文化上的天然优势,外籍军团曾经赴柬埔寨执行维和任务,途中曾遭遇红色高棉部队,由于语言不通,双方对峙起来,此时两名华人士兵上前用汉语交流,对方居然听懂了,避免了一场可能的流血冲突。在科索沃战争中,外籍军团也有参与,此时来自东欧各国的士兵应付起来便更加得心应手。
外籍军团是法国国庆阅兵典礼上的明星方阵,穿着皮围裙、肩扛大斧头、满脸大胡子的外籍士兵是一道独特的法国式风景。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但工兵依然保留了皮裙、斧头和胡子的老传统——穿上牛皮裙是为了防御迸裂的木屑,斧头用来破坏敌方的工事,由于寿命期望值短,还拥有不刮胡子的特权,这些都象征着两个字——勇敢。为了在国庆阅兵当天给观众留下完美形象,每年被选入方队的士兵都要事先花数月精心蓄须(通常华人留不出大胡子,也就很难进方队)。
法国外籍军团在世界军事史上是一支奇特而不凡的部队——几乎全是外国人,却比本国人组成的部队还能打,没有投降纪录。法国的政权乃至国体都几经更迭,而这支部队却一直神奇地存在着,为法国的一个帝国和三个共和国效过力,参与过两次世界大战和其他中小战争,总共阵亡过三万多人,既有充当侵略者的历史,也有打击法西斯和恐怖主义的荣誉,被称为“法兰西之子”。现在的法国外籍军团已经演变为一支快速反应部队,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有效力量。
如果你想知道更多关于外籍军团的故事,请新浪微博搜索“军武吴鑫磊” ,在他的微博里你可以看到鑫磊童鞋国外执行任务时遭遇汽车炸弹的回忆录,或者你也可以@军武吴鑫磊交流,跟他聊聊更多外籍军团伞兵突击队那些事……。
上图为吴鑫磊执行任务时的照片
最后给大家推荐个老纪录片《军营求生》,讲的是冒险家兼探险家贝尔·格里尔斯(贝爷)加入十一名新兵之列,跟随他们一起接受传说中法国外籍军团为期一个月的撒哈拉魔鬼训练,感兴趣的童鞋们不妨收看感受一下。
没有小说中的那些浪漫情节,在漫漫四周的时间里,在沙漠烈日的暴晒下,看看这些法外新兵地狱一般的军营生活,B站搜索《军营求生》就能找到。
馆藏&138933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好看》依托百度技术,精准推荐优质短视频内容,懂你所好,量身打造最适合你的短视频客户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法国外籍兵团中国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