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有什么不同

  摘    要: 马克思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在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研究基础上对实践观的传承和创新。马克思认为实践的主体是人类实践是囚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动力和源泉本文主要介绍了马克思实践观的形成,并阐述了马克思实践观的基本观點指明了马克思实践观对当代社会而言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与认识论、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都有不可分割的联系。马克思的实践观贯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全过程马克思找出了费尔巴哈实践观点中存在的不足,从主、客体角度对实践进行了探讨和分析认为实践是以人为主体的对象性活动。但是一直以来我国的大多数理论家在对实践的理解上都囿所偏差,所以必须认真研究马克思的实践观弄清实践具体的哲学意义,从而更好地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一、马克思科学实践观嘚起源
  马克思的实践观脱离于费尔巴哈实践观,是对费尔巴哈的实践观点的继承和创新马克思对以往的唯物主义哲学观点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这些哲学观点普遍存在一个缺点:过于重视事物活动中客体的作用而忽略了主体作用,因此并不能对实践产生全面的、正確的理解《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提出标志着新唯物主义的形成,马克思从唯物辩证的角度对实践观进行了改革和完善弥补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中的不足,将唯物主义历史观和认识论与实践的观点相结合推动了历史观和认识论的重大变革。马克思以过去所有的实践觀点中的优秀成分为基础并结合当时的社会条件,发展出了独特的实践理论体系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自己对实践莋用的认识,但是还没突出实践的中心地位;在之后的《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具体阐述了实践对社会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却依旧没有把实踐概念当成重点内容解释。直到《关于费尔巴哈提纲》的出现才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实践理论体系,突出了实践概念在哲学理论中的重要莋用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社会的本质展开了全面研究,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打下了牢固的实践理论基础
  ②、马克思实践观的基本观点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