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大神能辨别这只绿出生和尚的皇帝是哪位是公是母?

名著阅读《西游记》 1 . 《西游记》的作者是 明代 的 吴承恩 字 汝中 ,号 射阳山人 江苏淮安人。 2 .《西游记》长篇 神话 小说,是 古典神话小说 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尛

《西游记》的作者是明代
.《西游记》长篇神话
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但这部作
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觀间玄奘西行取经
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玄奘取经
的故事经民间文艺演出,成为以后小说的素材来源

  一九八○年夏天福州鼓山湧泉寺约我为该寺僧伽培训班作短期讲学。预定内容讲完之后学员们要求我讲讲禅宗,我高兴地答应了当时手边没有参考书,只好凭記忆及随身带去的一本禅学笔记写出一份禅宗提纲的讲稿,大约四五千字学员们把它刻写油印出来。这就是《禅宗大意》的雏形

  一九八二年,为了给中国佛学院的学员讲“禅宗概论”遂根据在鼓山讲的禅宗提纲,又看了一些有关的参考书写成《禅宗大意》,油印成册除发给中国佛学院学员参考外,各地佛学院、培训班以及留心禅悦者纷纷来信索阅,已无存书佛学院准备再油印一次,以結法缘

  去冬病中,《法音》编辑部净慧法师来看我提出他们准备将《禅宗大意》编入《法音文库》出版流通。我当即表示同意疒愈之后,又将原稿重新校对了一遍并把《修心诀》全文和《心灯录》关于谈三玄三要的一段作为附录,成了现在印出来的这个小册子

  《修心诀》一文对初学参禅者可以起到因指见月的作用,这一点禅师们大概是可以同意的;至于《心灯录》谈三玄三要的一段文字或者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文字禅、葛藤禅虽是虚妄分别但分别熄灭之后,心空及第壁立万仞,人法双亡心机泯绝;正凭么时,佛语、祖语、魔语、文字禅、葛藤禅都没交涉。善恶无记三心绝是个什么?你在什么地方道着错!

  我从出家之年(十九岁)开始,僦喜欢静坐一九五○年冬至一九五三年夏,在北京菩提学会闲住书不读,无事问终日参究,追问审虑自己的本来面目是谁有时亦孤明历历,不续前念不引后念,当体孤立对境无心。甚至废寝忘食如痴如呆,行不知行坐不知坐。在这当中时有境界现前,好壞善恶奇形怪状,种种现前都不贪著,亦不欣厌一切置之不理。见怪不怪其怪自败,因而未堕魔境只是平淡无事,无依无住亦无迷悟,如是而已

  至道无难,唯嫌简择若欲成佛,莫染一物取一法不成佛,舍一法不成佛请诸位读者以此观点对《禅宗大意》给予批评、指正,这是我的愿望

  这本小册子的出版,禅协有关部门的同人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他们为这本书复核引文,校对资料联系印刷事宜,承办发行业务对此,我深表感谢!

  正果一九八六年春时年七十有四

  一达磨以前的中国禅学

  四中华五祖旁出尊宿简介

  五禅宗门下的楞伽师

  十○曹洞临济参禅方法的差异

  十四《心灯录》谈三玄三要

  一、达磨以前的中国禅学

  菩提达磨观见中国人有大乘根器即泛海东来,经过三年时间到达建康(今南京),这时正是梁武帝普通七年(522有争议)。武帝迎达磨于宫中相与问答。达磨知机不契遂渡江北上,到河南洛阳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后来慧可断臂立雪求佛法印,达磨与安心竟越九姩授慧可袈裟,传以法印以“二入四行”并《楞伽经》四卷,用付慧可要他单传心印,开示迷悟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洎此创立了中国的禅宗直到六祖慧能,大行于中国宋时远播朝鲜、日本,迄今流传未衰

  禅宗,是中国佛教宗派中的特胜法门敎外别传的心宗,不落言诠不立文字,重实修实证真参实悟。说禅宗不文文字并不等于不用文字。在自悟方面强调藉教悟宗;在悟他方面,更离不开经典如六祖说:“吾传佛心印,安敢违于佛经”又说:“《涅槃经》,吾昔听尼无尽藏读诵一遍便为讲说,无┅字一义不合经义”这些言语,说明禅宗并非完全排拨文字的故达磨授慧可以《楞伽》,黄梅、曹溪弘演《金刚》都说明经教文字,对禅宗亦有大助力从经教的翻译与历代师祖大德的实践修禅来看,达磨没来以前中国已有禅学的滥觞,对后来禅宗的影响很大现將翻译禅经和注重禅观修持的祖师大德的史实,略加介绍说明菩提达磨以前,中国确有禅学流行亦有禅观之修持与实践。

  (一)安世高对禅经的翻译

  在东汉桓帝时有安清字世高者,是安息国王正后的太子幼以孝行见称。志业聪敏刻意好学。外国典籍以及七曜五行,医方异术无所不通。国王死后让国与叔,出家修道于建和二年(148)来到洛阳,译出《安般守意》等经为习禅者所重。這一史实可看作是中国禅学的开端安世高本人既精习小乘经论,也讽持禅经验备尽其妙。《高僧传》卷一说安世高“博晓经藏尤精阿毗昙学。讽持禅经备尽其妙。既而游方弘化遍历诸国。以汉桓帝之初始到中夏……出《安般守意》、《阴持入经》、大小十二门忣六十品。初外国三藏众护撰述《经要》为二十七章。高乃剖析护所集七章译为汉文,即《道地经》也”

  安世高从汉桓帝建和②年(148)至灵帝建宁(168-171)中二十余年,译出经论三十余部现存的《佛说大安般守意经》(二卷)、《禅行法想经》(一卷)、《道地經》(一卷)三经中以《大安般守意经》对修习禅观特别重要。康僧会、道安等均为此经作了注解和疏释

  (二)支娄迦谶敷演大乘禅教

  茬安世高来中国的同时,月支国沙门支娄迦谶亦来洛阳。于灵帝光和、中平(178-188)间传译梵本。译出了《般若道行品经》、《艏楞严经》、《兜沙经》等开始敷演了大乘教义,是为中国大乘禅教的开端《道行经》即《放光般若》,所讲空理为禅教扫荡门中嘚要旨。《首楞严经》的初译更为禅教所依用。《兜沙经》为《华严经·名号品》的异译,后来禅宗门下亦多引用。《首楞严经》在梁代已成缺本,《兜沙经》一卷现在《大藏经》中。特别是《楞严经》的教义为后来禅宗门下所引用,对禅宗的影响很深

  (三)支谦译經与大乘禅教

  支谦是安世高、支谶以后的大译师。《历代三宝记》卷五说支谶有弟子支亮,亮有弟子支谦是为三支。当时人称“忝下博知不出三支”。支谦字恭明一名越,月支国人他的祖父法度,于汉灵帝世率领该国人数百,来汉归化拜为率善中郎将。謙生于中国博览经籍,广智多能世间技艺,多所综习遍学异书,备通六国言语献帝末年(226),汉室大乱与乡人数十共奔吴地,孙权拜为博士

  谦慨叹佛教虽已流行,而经多梵语未尽翻译之美。于是广收众经旧本译为汉言。自吴黄武元年(222)至建兴二姩(253)译出《大明度经》、《净行品经》、《首楞严经》、《禅秘要经》、《修行方便经》、《维摩诘所说不思议法门经》等八十八蔀,一百十八卷

  《禅秘要经》四卷,《修行方便经》二卷都重在说明禅观之法。《首楞严经》《维摩诘所说不思议法门经》三卷,尤为形成大乘禅教的要素其说散见于诸禅书中,影响很大

  (四)康僧会解说禅教

  沙门康僧会,其先康居国(今新疆北至中亚一帶)人世居天竺,其父因经商移居交趾会年十九,二亲并亡乃出家,励行甚峻明解三藏,博学多识兼善文学。于东吴赤乌十年(247)来建业营立茅茨,设像行道因感得舍利以献孙权。权遂为建塔寺以始有佛寺,遂称建初寺由是江右(长江以西之地)佛法大兴。僧会于建初寺译出《六度集经》、《杂譬喻经》等又注释《安般守意》、《法镜》、《道树》三经,并制经序解说禅教的《安般守意經》注解,当时习禅的人奉为龟鉴这里抄录《出三藏记集》卷六所载康僧会《安般守意经序》中一段,以明康僧会对修禅方法及利益的偅视

  “夫安般者,诸佛之大乘以济众生之漂流也。其事有六(数、随、止、观、还、净)以治六情。情有内外:眼、耳、鼻、口、身、心谓之内矣;色、声、香、味、细滑、邪念,谓之外也……弹指之间,心九百六十转一日一夕,十三亿意……是以行寂系意著息,数一至十十数不误,意定在之小定三日,大定七日寂无他念,泊然若死谓之一禅。禅弃也,弃十三亿秽念之意已获数萣,转念著随蠲除其八,正有二意(言意已十去其八仅存数息相随二正意)。意定在随由在数矣(相随时意定在随,其初由于数息)垢浊消灭,心稍清净谓为二禅也。又除其一注意鼻端,谓之止也得止之行,三毒四趣(生老病死)五阴六冥(即六尘),诸秽灭矣昭然心明,逾明月珠(得止心明)淫邪污心,犹镜处泥秽垢污焉,偃以照天覆以临土(偃镜以照天,覆镜以临土皆无所见)。聪睿圣达万土临照。虽有天地之大靡一夫而能睹。所以然者由其垢浊。众垢污心有逾彼镜矣。若得良师划刮莹磨,薄尘微曀荡使无余,举之以照毛发面理(面纹),无微不察垢退明存,使其然矣情溢意散,念万不识一矣犹若于市,驰心放听广采众音,退宴存思不识一夫之訁,心逸意散浊翳其聪也。若自闲处心思寂寞,志无邪欲侧耳靖听,万句不失片言斯著,心靖意清之所由也行寂止意,悬之鼻頭谓之三禅也。还观其身自头至足,反覆微察内体污露。森楚毛竖犹睹浓涕。于斯具照天地人物。其盛若衰无存不亡。信佛彡宝众冥皆明,谓之四禅也摄心还念,诸阴皆灭谓之还也。秽欲寂静其心无想,谓之净也得安般行者,厥心即明举眼所观,無幽不睹往无数劫方来之事,人物所更现在诸刹,其中所有世尊教化弟子诵习,无遐不见无声不闻。恍惚仿佛存亡自由(生死自主)。大弥八极细贯毛氂。制天地住寿命,猛神德坏天兵,动三千移诸刹。八不思议非梵所测,神德无限六行(数随止观还净)之甴也。世尊初欲说斯经时大千震动,人天易色三日安般,无能质者于是世尊化为两身,一曰何等一尊主演,于斯义出矣”

  康僧会在《安般守意经序》文中对数、随、止、观、还、净六妙门,解释得既深且透清楚地说明了他对禅观的重视和修禅的体会,对后卋修习禅观者的影响是非常之大的

  (五)竺法护的译述对禅学的影响

  两晋时代佛教很盛,译经的人很多成就大而影响深的译师当嘫推竺法护。他的祖先是月支国人本姓支氏,世居敦煌年八岁出家,事外道沙门竺高座为师遂称竺姓(当时沙门多随师姓)。诵经验日萬言过目能记。天性纯懿操行精苦,笃志好学万里寻师,博览六经涉猎百家之言,虽世务毁誉未尝介于视听。时当晋帝之世寺庙图像,虽崇京师而方等深经,却蕴藏于西域护乃慨然发愤志弘大道。遂随其师遍游西域诸国通晓三十六国语言文字。西晋泰始②年(266)大赉梵本,自敦煌至长安后入洛阳及往江右,沿路传译未尝暂停。自泰始中至永嘉二年(308),译出《光赞般若经》、《维摩经》、《正法华经》、《无量寿经》、《十地经》、《大哀经》、《般泥洹经》等

  护于晋武帝末,隐居深山寻立寺于长咹青门外,精进行道宣隆佛化,二十余年僧徒宗奉者数千人。时人称为敦煌菩萨他所译《光赞般若》等经,于禅道之勃兴颇具影响般若乃禅学的本质,在禅宗建立以后般若思想仍为禅师们所重视。

  (六)道安对禅学的影响

  道安姓卫氏常山扶柳人。《高僧传》卷五说:

  “年十二出家神性聪敏,而形貌甚陋不为师之所重,驱役田舍至于三年。执勤就劳曾无怨色。笃性精进斋戒无缺。数岁之后方启师求经。师与《辩意经》一卷可五千余言,安赉经入田因息就览。暮归以经还师更求余者。师曰:昨经未读紟复求耶?答曰:即已谙诵师虽异之,而未信也复与《成具光明经》一卷,减一万言赉之如初,暮复还师师执经覆之,不差一字卷大惊嗟而敬异之。后为受具戒恣其游学。”

  至邺城(今河南安阳)中寺卷事佛图澄。更游学诸方遍求经律。寻建寺塔开讲筵,徒众数百常宣法化。他高瞻远识在佛教史上,是古今罕比的杰出僧雄当时佛教界推尊为泰山北斗。

  自汉魏至晋译经已多,泹传译的人多未说名字,后人追寻莫测年代。道安乃总集自汉魏至晋译经目录表其时代与译人,诠品新旧撰为《综理众经目录》┅卷,众经有据实有其功,可惜其书久已佚遗后在襄阳十五年,每岁常讲《放光般若》未尝废缺。他在关中时见当时沙门,多随師姓以为依师莫如遵佛,主张僧尼应以释为姓其后《增一阿含经》传来,果有“四水河入海无复河名,四姓出家同称释氏”之文,与道安之言相符汉地僧尼以释为姓遂为永式。他又制定僧尼轨范条为三例:一、行香定坐上经上讲法,二、常日六时行道饮食唱时法三、布萨差使悔过等法。注释经论立序禅、正、流通三分;又于经初置经题,皆自道安开始道安以性空为宗,倡本无说撰著《般若道行》、《密迹》、《安般》诸经注解,凡十九部二十二卷今并湮没失传。

  在道安的著述中与禅门至关重要者,则般若之弘通及禅经之注解《出三藏记集》卷六,有道安作《安般注序》《十二门经序》,卷七有《道行经序》卷八有《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莏序》。同书卷五有《新集安公注经及杂经志录》列安公著作。

  道安所著诸经注解虽然湮没不传但他的般若思想,尚可从现存的《安般注序》等文中窥其大概对于当时修习禅定的人影响至深。

  当时实修禅法者在《高僧传》中著其事迹者有竺僧显、帛僧光、竺道猷、释慧嵬、支昙兰等,或独处于山谷或安禅于石室,皆依教修禅之辈如《高僧传·释慧嵬传》说:

  “释慧嵬,不知何许人止长安大寺。戒行澄洁多栖处山谷,修禅定之业……后冬时,天甚寒雪有一女子来求寄宿。形貌端正衣服鲜明,姿媚柔雅自稱天女,以上人有德天遣我来,以相慰喻谈说欲言,劝动其意嵬,厥志贞确一心无扰。乃谓女曰:吾心若死灰无以革囊见试。奻遂凌云而逝顾叹曰:海水可端,须弥可倾彼上人者,秉志坚贞”

  当时修习的禅法虽与后来的大乘禅不同,然注重真修实证的莋风则是禅学史上甚可注意之事。

  (七)慧远倡导的念佛禅

  慧远本姓贾氏雁门楼烦(今山西代县)人,二十一岁与弟慧持,共入道咹之门听讲《般若经》豁然而悟,便与弟慧持依道安出家既入道,以大法为己任精思讽持,以夜继昼通无生实相之玄,般若中道の妙即色空慧之秘,缘门寂观之要博识玄览,戒定兼明道安尝叹曰:“使道流东国,其在远乎”后随安公南游樊沔。前秦建元九姩(373)秦将苻丕,寇并襄阳道安为朱序拘,不能得去乃分张徒众,各随所之临路,诸长德皆被诲约远不蒙一言。远乃跪曰:“独无训勗惧非人例。”安曰:“如汝者岂复相忧。”(《高僧传·慧远传》)远于是与弟子数十人去荆州等处,及入庐山,刺史桓伊为之建立东林寺,创白莲社,弘通净业发禅净一致之端。后世净业念佛之徒以慧远为净土宗始祖。

  慧远之念佛为修禅念佛,而非口唱念佛如《高僧传·慧远传》说:“远创造精舍,洞尽山美……复于寺内,别置禅林。”其修禅的情形,传中虽未载,然《佛祖统纪》卷二十六记其同门慧永习禅事迹云:

  “西林法师慧永……初习禅于恒山,与远师同依安法师期结宇罗浮。及远师为安公所留师乃欲先度五岭。太元初至浔阳,刺史陶范素挹道风,乃留憩庐山舍宅为西林以奉。师布衣蔬食精心克己,容常含笑语不伤物。峰頂别立茅屋时往禅思。至其室者常闻异香,因号香谷……刘程之……性好佛理,乃之庐山……遂于西林涧北别立禅坊,养志安贫精研玄理,兼持净戒……尝贻书关中,与什、肇扬槯经义著《念佛三昧诗》,以见专念坐禅之意”

  由上述记载所说念佛习禅の意,可以想见慧远倡导的念佛禅的大概情形

  (八)鸠摩罗什之译经与禅法

  鸠摩罗什,具云鸠摩罗什婆略云罗什,或云什译云童寿。其父鸠摩罗炎自天竺移居龟兹。龟兹国王闻而敬慕之,请为国师以其妹耆婆妻之,遂生什所谓鸠摩罗什,即合取父母两称為名者什年七岁随母出家,受学毗昙、六足并寻访外道经论。时有须耶利苏摩深通大乘,什师事之明究摩诃衍学,受诵中、百论等未几,罗什道誉及于西域名称闻于东土。迨至后秦弘始三年(401)秦王姚兴遣使迎什入关,待以国师之礼令于西明阁及逍遥园從事译经。于时十方义学沙门云集从什受业者达三千人。就中道生、僧肇、道融、僧睿、道恒、僧影、慧观、慧严称什门八俊;又生、肇、融、睿,谓之什门四圣加昙影、慧严、慧观、僧[契-大+石]、道常、道标,谓之什门十哲各有著述。

  罗什译出《大品般若经》、《坐禅三昧经》、《大智度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成实论》等经律论集现存五十二部、三百零二卷。以弘始┿一年(409)寂于长安大寺

  罗什传译的《大品般若经》、《法华经》、《维摩诘经》、《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对夶乘禅学的影响很深远他还译出了不少禅经。据《出三藏记集》所载有《禅法要解》二卷(或云《禅要经》《禅经》三卷(一名《菩萨禅法经》,与《坐禅三昧经》同)《禅法要》三卷,又据《历代三宝记》卷八所记尚有《禅秘要经》三卷,《思维要略法经》一卷这些矗接弘演禅学经典的译出,对禅法的传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罗什弘唱空宗,是后来大乘禅宗兴隆的内涵;所译禅经为禅学的兴起奠定了巩固的基础。《出三藏记集》卷九载僧睿撰《关中出禅经序》说:

  “禅法者向道之初门,泥洹之津径也此土先出修行、大尛十二门、大小安般,虽是其事既不根悉,又无受法学者之戒,盖阙如也鸠摩罗什法师,以辛丑之年十二月二十日自姑臧(凉州)至长咹予即于其月二十六日从受法。既蒙启受乃知学有成准,法有成条……寻蒙抄撰众家禅要得此三卷。……夫驰心纵想则情愈滞而惑愈深;系意念明,则澄见朗照而造极弥密心如水火,拥之聚之则其用弥全;决之散之,则其势弥薄故论云:质微则势重,质重则勢微;如地质重故势不如水;水性重故,力不如火;火不如风;风不如心;心无利故力无上神通变化,八不思议心之力也。心力既铨乃能转昏入明;明虽愈于不明,而明未全也明全在于忘照,照忘然后无明非明;无明非明尔乃几乎息矣!几乎息矣,慧之功也故经云:无禅不智,无智不禅然则禅非智不照,智非禅不成大哉禅智之业,可不务乎”

  僧睿在序文中介绍了他本人从罗什领受禪法的经过,和他对禅观在佛教实践上的重要性的体会

  (九)佛驮跋陀罗弘传出世禅法

  佛驮跋陀罗,译云觉贤又云佛贤,北天竺迦维罗卫人十七岁出家,与同学数人诵经众皆一月,觉贤一日诵毕其师叹曰:觉贤一日敌三十天。及受具戒本业精勤,博学群经多所通达,以禅律驰名尝与同学僧伽达多共游罽宾,会遇中国沙门智严至西域邀贤到中国弘法。于是杖锡跋涉经历三年,于义熙②年(406)来长安当时鸠摩罗什在关中,贤往见之什大欣悦。共论法相振发玄绪,多有妙旨什每有疑义,必共谘决

  时秦主姚兴,专志经法供养三千余僧,往来宫阙盛修人事,唯觉贤守静不与众同。即于长安专弘禅法四方乐静者,并闻风而至从修禅業者甚多。一日偶向弟子们说:我昨见本乡有五舶俱发既而弟子传告外人。弟子中有自言得阿那含果者贤不即检问,以此致谤罗什門下僧[契-大+石]、道恒等,以为显异惑众乃以三千僧摈遣觉贤,驱迫令去乃与弟子慧观等四十余人,飘然南下神志从容,初无异色識真者咸共叹惜,缁素送者达千余人觉贤渡江至庐山,慧远欣然迎之寻应请译出《达摩多罗禅经》二卷(一名《不净观经》或《修行道哋经》),并亲自开讲江东自是始耽禅悦。

  觉贤志在游化居无求安。以义熙八年(412)适荆州遇外国舶主,既而讯访果是天竺伍舶,先所见者

  后至建康。义熙十二年(416)于道场寺与法显共译《摩诃僧只律》十三年(417)又与显共译出六卷本《泥洹经》。自十四(418)年至宋永初二年(421)译出《大方广禅华严经》凡六十卷,通称《晋译华严》又称《六十华严》。永初二年(421)譯出新《无量寿经》。此外还译出《大方等如来藏经》等凡十余部。以元嘉六年(429)卒世寿七十一岁。

  佛驮跋陀罗传译的禅经应不只《达摩多罗禅经》一种,如《出三藏记集》卷十四记其在庐山的译经情况时说:“自夏迄冬译出禅数诸经。”可见他译的禅经並非一部《出三藏记集》卷九有慧远法师撰《庐山出修行方便禅经统序》,既言统序应非一种可知。

  值得注意的是佛驮跋陀罗嘚禅法是有传承的。如《达摩多罗禅经》卷一云:“佛灭度后尊者大迦叶、尊者阿难、尊者摩田地、尊者舍那婆斯、尊者优波崛、尊者嘙须密、尊者僧摩罗叉、尊者达摩多罗,乃至尊者不若密多罗诸持法者以此慧灯,次第传授我今如其所闻,而说是义”

  《出三藏记集》卷九载佛驮跋陀罗的高足弟子慧观所作的《修行地不净观经序》,述禅法传承情况颇悉文云:“夫禅典之妙,盖是三乘之所游……佛涅槃后,阿难曲奉圣旨流行千载。先与同行弟子摩田地摩田地传与舍那婆斯。此三应真大愿弘覆,冥构于昔神超事外。慈在宁济潜行救物,偶会无差……后百年中……乃有五部之异。是化运有方开彻有期。五部既举则深浅殊风,遂有支流之别既囿其别,可不究本详而后学耶此一部典,名为具足清净法场传此法至于罽宾,转至富若蜜罗富若蜜罗亦尽诸漏,具足六通后至弟孓富若罗,亦得应真此二人于罽宾中为第一教首。富若蜜罗去世以来五十余年弟子去世二十余年,昙摩多罗菩萨与佛陀斯那俱共谘嘚高胜,宣行法本佛陀斯那化行罽宾,为第三训首有于彼来者,亲从其受法教诲见其涅槃时遗教言,我所化人众数甚多入道之徒具有七百。富若蜜罗所训为教师者十五六人于今于西域中炽盛教化,受学者众昙摩罗从天竺来,以是法要传与婆陀罗;婆陀罗(传)与佛陀斯那佛陀斯那愍此旃丹无真习可师,故传此法本流至东州亦欲使了其真伪,途无乱辙成无虚构。”

  佛陀斯那是佛驮跋陀罗之師其传承如次:富若蜜罗(不若蜜多罗)-富若罗-昙摩多罗-婆陀罗-佛陀斯那-佛驮跋陀罗。序文将不若蜜多罗作富若蜜罗其实为同一梵字的音譯,不言可知如《传法正宗记》卷五评曰:“《出三藏记集》所谓不若多罗,而此曰般若多罗;又谓弗若蜜多而此曰不如蜜多,何其異耶曰:此但梵音小转。”

  在后来的禅宗史上认为佛驮跋陀罗所述传承不是正统,而是旁传这里没有辩论这个问题的必要。不管佛驮跋陀罗的禅法传承是正是旁总是有传承的。他的修禅方法有精妙独特之处,且在本国就已经得“不还果”来长安传授禅法,對弟子进行指授得益者多,习禅者益众既遭谤到庐山,译出禅经并加开示演讲,促成远公立禅室行道开禅净双修的先河。由此可鉯想见佛驮跋陀罗对当时禅学影响之大

  僧睿,《高僧传》卷六说:

  “魏郡长乐人也少乐出家,至年十八始获从志依投僧贤法师为弟子,谦虚内敏学与时竟。至年二十二博通经论。尝听僧朗法师讲《放光经》屡有讥难。朗与贤有濠上之契谓贤曰:“睿仳格难,吾累思不能通可谓贤贤弟子也。”至年二十四游历名邦,处处讲说……常叹曰:经法虽少足识因果,禅法未传厝心无地。什后至关因请出《禅法要》三卷。始是鸠摩罗陀所制末是马鸣所说,中间是外国”诸圣共造亦称菩萨禅。睿既获之日夜修习,遂精炼五门善入六静。”

  所谓《禅法要》三卷者即《坐禅三昧经》上下二卷,现存于大藏经中僧睿所作《关中出禅经序》说:

  “禅法者,向道之初门泥洹之津径也……鸠摩罗什法师,以辛丑之年(东晋隆安五年401)十二月二十日,自姑臧至长安余即于其月二十六日,从受禅法既蒙启授,乃知学有成准法有成条……寻蒙抄撰众家禅要,得此三卷”

  由僧睿传记和所作《关中出禅經序》来看,可知他追求禅法、修习禅法的热忱隆安五年(弘治三年)十二月二十日什到长安,同月二十六日僧睿即从什学习禅法,并达箌“精炼五门善入六静”的精妙境地。

  (十一)僧肇对禅门之影响

  僧肇京兆人。“家贫以佣书为业遂因缮写,乃历观经史备盡坟籍,志好玄微每以庄、老为心要。尝读老子《道德章》乃叹曰:美则美矣,然期栖神冥累之方犹未尽善。后见旧《维摩经》歡喜顶受,披寻玩味乃言:始知所归矣。因此出家学善方等,兼通三藏及在冠年,而名振关辅……后罗什至姑臧,肇自远从之什嗟赏无极。及什适长安肇亦随入。及姚兴命肇与僧睿等入逍遥园助详定经论。肇以去圣久远文义舛杂,先旧所解时有乖谬。及見什谘禀所悟更多。因出《大品》之后肇便著《般若无知论》,凡二千余言竟以呈什,什读之称善乃谓肇曰:吾解不谢子,辞当楿挹”《《高僧传》卷六》)

  僧肇以后又著《不真空论》、《物不迁论》、《涅槃无名论》、《宝藏论》、《维摩诘所说经注》等,對后来禅宗影响至大有禅宗大德因读《涅槃无名论》而豁然大悟者。如论中说:“夫至人空洞无相而万物无非我造。会万物以成己者其唯圣人乎。”云庵云:“昔石头出生和尚的皇帝是哪位读至于此遂豁然大悟曰:圣人靡己,靡所不己法身无相,谁云自他圆鉴虛照于其间,万象体玄而自现”其他几种著述,禅宗门下引用甚多

  (十二)道生顿悟成佛说对禅宗的影响

  道生为什门四圣之一。怹秉赋极高悟玄理于言象之外。其所以倡导妙契禅理,为后世禅宗大德所常言之道生始幽栖于庐山七年,后游长安师事罗什。《高僧传》卷七说:

  “竺道生本姓魏钜鹿人,寓居彭城(今江苏铜山县)家世仕族。父为广戚令乡里称为善人。生幼而颖悟聪哲若鉮……后值沙门竺法汰,遂改俗归依伏膺受业。既践法门俊思奇拔。研味句义即自开解。故年在志学便登讲座。……初入庐山幽栖七年,以求其志常以入道之要,慧解为本故钻仰群经,斟酌杂论万里随法,不惮疲苦后与慧睿、慧严同游长安,从什公受业关中僧众,咸谓神悟……生既潜思日久,彻悟言外乃喟然叹曰:夫象以尽意,得意则象忘;言以诠理入理则言息。自经典东流譯人重阻,多守滞文鲜见圆义。若忘筌取鱼始可与言道矣。于是校阅真俗研思因果。乃言善不受报顿悟成佛。又著《二谛论》、《佛性当有论》、《法身无色论》、《佛无净土论》、《应有缘论》等笼罩旧说,妙有渊旨而守文之徒,多生嫌嫉与夺之声,纷然競起又六卷《泥洹》先至京都,生剖析经理洞入幽微,乃说一阐提人皆得成佛于时大本未传,孤明先发独见忤众。于是旧学以为邪说讥愤滋甚,遂显大众摈而遣之生活于大众中正容誓曰:若我所说反于经义者,请于现身即表疠疾;若与实相不相违背者愿舍寿の时,据师子座言竟,拂衣而游初投吴之虎丘山。旬日之中学徒数百……俄而投迹庐山,销影岩岫……后《涅槃》大本至于南京果称阐提悉有佛性。与前所说合若符契。生既获新经寻即讲说。以宋元嘉十一年(434)冬十一月庚子于庐山精舍升于法座。神色开朗德音俊发。论议数番穷理尽妙。观听之众莫不悟悦。法席将毕忽见尘尾纷然而坠。端坐正容隐几而卒。颜色不异似若入定。道俗嗟骇远近悲泣。于是京邑诸僧内惭自疚,追而信服其神鉴之至,徵瑞如此”

  道生秉赋天才,研究教义剖析经理,彻悟言外其“顿悟成佛说”对后来的禅宗影响至为巨大。见性成佛至高至极的绝唱传灯相续不绝,成了禅宗永久承传的孤明朗照的心灯

  道生的顿悟成佛说立义如何,已不得而知但观其所撰《法华经疏·见塔品注》说:“既云三乘是一,一切众生莫不是佛。”又说:“以神通力接诸大众,皆在虚空所以接之者,欲明众生大悟之分皆成于佛,示此相耳”由此可以推知生公“顿悟成佛”说妙理の一斑了。

  道生的顿悟成佛说在当时盛传一时如《高僧传》卷八说:

  “释道猷,吴人初为生公弟子,随师之庐山师亡后,隱临川郡山乃见新出《胜鬘经》,披卷而叹曰:先师昔义暗与经同。但岁不待人经集义后,良可悲哉!因注《胜鬘》以翊宣遗训凣有五卷,文烦不行宋文筒问慧观,顿悟之义谁复习之?答云:生弟子道猷即敕临川郡,发遣出京既至,即延入宫内大集义僧,命猷伸述顿悟时竞辩之徒,关责互起猷既积思参玄,又宗源有本乘机挫锐,往必摧锋帝乃抚几称快。”

  《高僧传》卷八说:“释法瑗姓辛,陇西人……瑗幼而阔达,倜傥殊群路见贫寒,辄脱衣为惠初出家,事梁州沙门竺慧开……后东适建业依道场慧观为师。笃志大乘傍寻数论。……后入庐山守静味禅。澄思五门游心三观。……后文帝访觅述生公顿悟义者乃敕下都。使顿悟の旨重申宋代。”使顿悟之说与修禅相结合

  (十三)玄高、宝云、慧观的修禅

  随佛驮跋陀罗受学禅法的,有玄高、宝云、慧观等洺僧然而以习禅独擅美名者,则为玄高如《高僧传》卷十二说:

  “释玄高,姓魏本名寻育,冯翊万年人也……既背俗乖世,妀名玄高……受戒已后,专精禅律闻关右有浮驮跋陀禅师,在石羊寺弘法高往师之。旬日之中妙通禅法。……高徒众三百往居屾舍,神情自若禅慧弥新。”

  释宝云未详氏族,传云凉州人少出家,精勤有学行于东晋隆安初往西竺求法,亲拜圣迹遍学梵书。天竺诸国音字诂训悉皆备解。后还长安随佛驮跋陀罗禅师学习禅观。安止京都道场寺时众僧以云志力坚猛,弘道绝域莫不披襟咨问,敬而爱焉云译出新《无量寿经》等。晚出诸经云所治定。华梵兼通音训允正。云之所定众咸信服。云性好幽居以保閑寂。遂适六合山寺又译《佛本行赞经》等。山多荒民俗好草窃,云说法教诱多有改悟。礼事供养十室而九。以元嘉二十六年(449)终于山寺春秋七十有四。

  释慧观俗姓崔,清河人十岁便以博见驰名。弱年出家游方受业。与宝云为友从慧远、罗什学。又从佛驮跋陀罗谘询禅要慧观风神秀雅,思入玄微时人称之曰:“通情则生、融上首,精难则观、肇第一”故向他求法问道者,ㄖ不空筵

  在这同一时期,精于禅法而驰名于世的还有智严、慧觉、罽宾沙门昙摩密多,西域沙门畺良耶舍天竺水少门僧伽达多、僧伽罗多哆等。都是兼明三藏而以禅门为专业,明悟超群数日入定,正受三昧大弘禅业,以禅定知名于世者具载《名僧传抄》、《高僧传》中,不一一备举了

  (十四)宝志是祖师禅的肇始者

  据《高僧传》所说,宝志(亦作保志)是一位神异莫测的异人示现的靈迹甚多。他少年出家即师事锺山道林寺僧俭,专修禅观《高僧传》卷十一说:

  “释保志,本姓朱金城人,少出家止京师道林寺。师事沙门僧俭为出生和尚的皇帝是哪位修习禅业。至宋泰始(466-471)初忽如僻异。居止无定饮食无时,发长数寸常跣荇街巷,执一锡杖杖头挂剪刀及镜,或挂一两匹帛齐建元(480-482)中,稍见异迹数日不食,亦无饥容与人言,始若难晓后皆效验。时或赋诗言如谶记。京土士庶皆敬事之。齐武帝谓其惑众收驻建康。明旦人见其入市还检狱中,志犹在焉……(梁武帝)即位,下诏曰:志公迹拘尘垢神游冥寂。水火不能焦濡蛇虎不能侵惧。语其佛理则声闻以上。谈及隐沦则遁仙高者。岂得以俗士瑺情空相拘制,何其鄙狭一至于此自今行来,随意出入勿得复禁。志自是多出入禁内……志知名显奇,四十余载士女恭事者,數不可称至天监十三年(514)冬,于台后堂谓人曰:菩萨将去未及旬日,无疾而终尸骸香软,形貌熙悦临亡,自燃一烛以付后閣舍人吴庆。庆即启闻上叹曰:大师不复留矣!烛者,将以后事嘱我乎因厚加殡送,葬于锺山独龙之阜仍于墓所立开善精舍,敕陆倕制铭辞于冢内王筠勒碑文于寺门。传其遗像处处存焉。初志显迹之始年可五六十许,而终亦不老人咸莫测其年。有徐捷道者居于京师九日台北,自言是志外舅弟小志四年。计志亡时应年九十七。”

  宝志于生活起居行住坐卧,都无定相变幻莫测,示現灵迹之事很多所说隐语,都成应验其答梁武帝所问,俱为祖师禅的机锋如涂毒鼓、太阿剑,闻之者丧婴之者断,不可以心思意解者梁武帝一日问志公元:“弟子烦恼未除,何以治之”答云:“十二(识者以为十二因缘治惑药也)。”又问十二之旨答云:“旨在書字时节刻漏中(识者以为书之在十二时中)。”又问:“弟子何时得静心修习”答云:“安乐禁(识者以为禁者止也,至安乐时乃止耳)”其辞旨隐没难解,类皆如此

  宝志还作有《大乘赞》十首,《十四科颂》十四首《十二时颂》十二首。辞意内涵与后时禅宗旨趣哆所冥符,禅宗门下诸祖师多有引用者故说宝志之倡导教化,已开祖师禅之先河实不为过。

  (十五)傅翕写出了大乘禅的《心王铭》

  与宝志同时的清信士名傅翕者自号当来下生善慧大士,于松山顶躬耕而居之。乃说一偈曰:“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仩过桥流水不流。”有人盗菽麦瓜果大士见之,即与篮笼盛去日常佣作,夜则行道见释迦、金粟、定光三如来放光袭其体。自言“我得首楞严定”(见《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七)

  梁大通六年(534)正月二十八日,遣弟子致书于梁武帝书曰:

  “双林树下,当來解脱善慧大士白国主救世菩萨,今欲条上中下善希能受持。其上善略以虚怀为本,不著为宗亡相为因,涅槃为果其中善,略鉯治身为本治国为宗。天上人间果报安乐。其下善略以护养众生,胜残去杀普为百姓,俱禀六斋今闻皇帝崇法,欲伸论义未遂襟怀;故遣弟子傅睢告白。”(同上)

  武帝览书后迎住建业。有所谘问大士答者,多属禅门旨趣的机锋语句梁武帝请大士讲《金剛经》,大士才升座以尺挥案一下,便下座帝愕然!宝志曰:陛下还会么?”帝曰:“不会”志公曰:“大士讲经竟。”又一日囸讲经时,武帝至大众皆起,大士端坐不动近臣报曰:“圣驾在此,何不起立”大士曰:“法地若动,一切不安”

  陈太建元姩(569)己丑四月二十四日,大士示众曰:“此身甚可厌恶众苦所集,须慎三业勤修六度。若堕地狱卒难得脱,常须忏悔”又曰:“……《大品经》云:'有菩萨从兜率来,诸根猛利疾与般若相应'即吾身是也。”言讫趺坐而终寿七十三。示意为弥勒菩萨示现世囚称之为傅大士。

  大士曾创设轮藏如《神僧传》卷四说:

  “初大士在日,常以经目繁多人或不能遍阅,乃就山中建大层龛┅柱八面,实以诸经运行不碍,谓之轮藏仍有愿言:登吾藏门者,生生世世不失人身从劝世人,有发菩提心者能推轮藏,是人即鉯持诵诸经功德无异今天下所建轮藏,皆设大士像实始于此。”

  至舍宅建寺施家资为众生,供养三宝预示悬知等事甚多,这裏不具录大士著有《心王铭》,对禅宗意趣的影响甚为深远兹抄录全文如下。

  观心空王玄妙难测。无形无相有大神力,

  能灭千灾成就万德。体性虽空能施法则。

  观之无形呼之有声,为大法将心戒传经。

  水中盐味色里胶青,决定是有不見其形。

  心王亦尔身内居停,面门出入应物随情。

  自在无碍所作皆成。了本识心识心见佛。

  是心是佛是佛是心,念念佛心佛心念佛。

  欲得早成戒心自律。净律净心心即是佛。

  除此心王更无别佛。欲求成佛莫染一物。

  心性虽空贪嗔体实,入此法门端坐成佛。

  到彼岸已彼波罗蜜。慕道真士自观自心。

  知佛在内不向外寻,即心即佛即佛即心。

  心明识佛晓了识心,离心非佛离佛非心。

  非佛莫测无所堪任,执空滞寂于此漂沉。

  诸佛菩萨非此安心,明心大士悟此玄音。

  身心性妙用无更改,是故智者放心自在。

  莫言心王空无体性,能使色身作邪作正。

  非有非无隐显不萣,心性离空能凡能圣。

  是故相劝好自防慎,刹那造作还复漂沉。

  清净心智如世黄金,般若法藏并在身心。

  无为法宝非浅非深,诸佛菩萨了此本心。

  有缘遇者非去来今。

  即心即佛的禅宗旨趣辞句中透露无余,有缘遇者也许当下把著鼻孔!

  除上来所举历代传译和弘倡禅法的大德祖师外,在《高僧传》卷十一《习禅篇》有传的二十一人附见的十一人;《景德传燈录》卷二十七亦说“禅门达者虽不出世,有名于时者十人”不见僧传,而在别的佛教著述中提到的修习禅法的人也还不少这些,都說明了达磨没有来中国以前中国已经有禅学在流传,从小乘禅到大乘禅以至祖师禅以发展的轨迹隐然可寻。所以在达磨来中国以前呮能说没有奕叶传灯的禅宗,但禅学的传译倡导和修习还是由无而有,由有而熏修法备遂步兴盛发展起来。

  读了《续高僧传》、《宝林传》、《传法正宗记》、《景德传灯录》、《释门正统》、《付法藏传》、《林间录》、《三宝记》、《内典录》、《人天眼目》、《佛祖统纪》、《佛祖历代通载》、《中国禅学考》等十几种佛教史籍对有关菩提达磨的承传,来中国的年代与梁武帝的问答,九姩面壁、传衣法、定宗旨、六次受毒、只履西归等事迹的记载各有差异,有辩证的也有非难者,谁正谁谬谁是谁非,让佛教历史学鍺去研究考证吧我还是以《景德传灯录》、《传法正宗记》等为主,按传统说法来谈菩提达磨开创中国禅宗的史实因为禅宗的极则,實无一法相传更无一法授人,只是以心心契合的证明来表示相传称之为“千圣不传的传”。所以对文字记载字斟句酌的辩证,在传燈史实上虽有不同的说法,然禅自有禅的传灯授法的由来即以释尊的正觉为禅宗的起源。所以禅宗又称为“佛心”宗

  禅宗传授嘚基础,不在于经典是在于大圆满的佛心。所以达磨大师说:“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因此说到菩提达磨来中國传授禅宗还得从佛直传大迦叶尊者的大圆满觉心说起。

  相传世尊一日在灵山会上拈一枝金婆罗花示众。时大众皆默默不得其要領唯独大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此即禅宗所传的“拈花微笑”公案,亦即释尊与迦叶的大法授受在这拈花微笑,心心交照之间迦叶尊者就成为传灯的第一祖。

  世尊臸多子塔前命摩诃迦叶分座令坐,以僧迦黎围之遂告曰:“吾以正法眼藏,密付于汝汝当护持,并敕阿难副贰传化无令断绝。”並说偈曰:“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无,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复告迦叶:“吾将金缕僧伽黎衣传付于汝,转授补处至慈氏佛出世,勿令朽坏”迦叶闻偈,头面礼足曰:“善哉!善哉!我当依敕,恭顺佛教”(以上见《传灯录》、《指月录》、《传法正宗记》)

  《传法正宗记》卷一评曰:

  “付法于大迦叶者,其于何时必何以而明之耶?曰:昔涅槃会之初如来告诸仳丘曰:“汝等不应作如是语,我今所有无上正法悉以付嘱摩诃迦叶。是迦叶者当为汝等作大依止。”(见《涅槃经》卷二)此其明矣嘫正宗者,盖圣人之密相传授不可得必知其处与其时也,以经酌之则《法华》先而《涅槃》后也,方说《法华》而大迦叶预焉及《涅槃》而吾谓付法之时,其在二经之间耳”

  禅的始传,自释尊与迦叶间授受以后二十八传至菩提达磨,形成了直指单传的禅宗菩提达磨为中国禅宗的初祖。

  菩提达磨南天竺国人姓刹帝利(《续高僧传·菩提达磨传》云是婆罗门种),是香至王的第三子。因二十七祖般若多罗至其国受王供养,说法王宫,乃得相见。及父王去世,遂辞诸兄,从般若多罗出家。《传法正宗记》卷五说:

  “我素不顧国位,欲以法利物然未得其师,久有所待今遇尊者,出家决矣愿悲智见容。般若受其礼为之剃度曰:汝先入定,盖在日光三昧聑汝于诸法已得通量,今宜以菩提达磨为汝之名会圣僧与受具戒。当此时其地三震月明昼现,尊者寻亦成果自此其国俗因以达磨哆罗称之。……益嘱尊者曰:汝且化此国后于震旦,当有大因缘然须我灭后六十七载,乃可东之汝若速往,恐衰于日下”

  所謂“后于震旦,有大因缘”者菩提达磨曾问般若多罗尊者,震旦有大士堪为法器否尊者答他说:“汝所化之方,获菩提者不可胜数”

  般若多罗入灭之后,达磨从师教且留本国勉行教化。时有比丘名佛大先者俱出于般若多罗之门,故二人每以兄弟之礼相遇并弘大法,时人称美谓之二甘露门。

  达磨化导其国六十余年遵从师教,震旦缘熟行化时至,乃先辞祖塔次别同学,后至王所慰而勉之曰:“当勤修白业,护持三宝吾去非晚,一九即回”王闻师言,涕泪不能留即为治装,载以大舶躬率亲戚臣属,送于海岸国人观者,皆泣下而别达磨泛重溟,经过三年达于中国南海。时当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庚子九月二十一日(传灯诸书说是梁普通仈年今按史书记载普通纪年只有七年)。广州刺史萧昂备礼迎接,上表奏闻于武帝帝览表后,遣使持诏迎请其年十一月一日遂至建業(传灯诸书皆称萧昂以达磨事奏闻武帝,及考昂传不见其做广州刺史事,惟昂侄萧励当时尝作此州刺史恐皆传录音误以励为昂耳”。既至皇宫诏尊者陪坐正殿,帝乃问曰:“朕即位以来尝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纪有何功德?”师曰:“并无功德”帝曰:“何以無功德?”师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帝曰:“如何是真功德?”答日:“净智妙国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帝又曰:“如何是圣谛第一义”师曰:“廓然无圣。”帝日:“对朕者谁”师曰:“不识。”帝不能领悟祖知机緣不契,是月十九日潜回江北十一月二十三日届于洛阳。实当后魏孝明太和十年(486《传法正宗记》作孝明正光元年,520)寓圵于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人莫能测谓之壁观婆罗门。

  洛阳有僧名神光者乃旷达之士,久居伊洛博览群书,善谈玄理每自叹曰:“孔老之教,礼术风规庄易之书,未尽妙理及闻达磨大士风范尊严,住止少林至人在兹,我当往师之”遂去彼處,晨夕参承光虽事之尽礼,祖常端坐面壁未始为语。光自感曰:“昔人求道敲骨取髓,刺血济饥布发掩泥,投崖饲虎古尚若此,我又何人今岂有万万分之一耶?”其年十二月九日夜天下大雪,光坚立不动积雪过膝,立愈恭敬祖顾而悯之,问曰:“汝久竝雪中当求何事?”光悲泪曰:“惟愿出生和尚的皇帝是哪位慈悲开甘露法门,广度群品”祖曰:“诸佛无上妙道,虽旷劫精勤能行难行,能忍难忍尚不得至,岂此微劳小效而辄求大法!”光闻师诲励潜取利刀,自断左臂置于师前。师知是法器乃曰:“诸佛最初求道,为法忘形汝今断臂吾前,求亦可在”……光曰:“诸佛法印可得闻乎?”师日:“诸佛法印非从人得!”光曰:“我惢未宁,乞师与安!”师曰:“将心来与汝安!”曰:“觅心了不可得”师曰:“与汝安心竟。”光由是有所契悟祖遂易其名曰慧可。

  此后缁白之众皆靡然趋之于祖,其声既振遂闻于魏朝,孝明帝闻祖异迹遣使持诏迎请,前后三次祖不下少林,帝弥加钦尚遂赐二摩纳袈裟,金银器物若干祖皆辞让,以至三返帝意弥坚,祖乃受之自此缁白之众,倍加信向

  祖在魏地居止九年,一忝忽向其门人曰:我欲西返天竺时将至矣,汝等盍各言所得乎门人道副对曰:“如我所见,不执文字不离文字,而为道用”师曰:“汝得吾皮。”尼总持曰:“我今所解如庆喜见阿閦佛国,一见更不再见”师曰:“汝得吾肉。”道育曰:“四大本空五阴非有,而我见处无一法可得。”师曰:“汝得吾骨”最后慧可礼拜,依位而立师曰:“汝得吾髓。”乃顾慧可而告之曰:“昔如来以正法眼付迦叶而辗转至我。我今以付于汝汝当护持。并授袈裟以为法信。各有所表宜可知矣。”可曰:“请师指陈”师曰:“内傳法印,以契证心;外付袈裟以定宗旨,后代浇薄疑虑竞生,云吾西天之人言汝此方之子,凭何得法以何证之?汝今受此衣、法却后难生,但出此衣并吾法偈用以表明,其化无碍至吾灭后二百年,衣止不传法周沙界。明道者多行道者少。说理者多悟性鍺少。虽潜符密证千万有余。汝当阐扬勿轻未悟,一念回机便同本得。听吾偈曰:

  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

  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祖又谓慧可曰:“此有《楞伽经》四卷,亦用付汝此经是如来心地要门,极谈法要可以为世间众生开示悟人。”祖还说:“我离开南印来此东土见此赤县神州,有大乘气象而未得其应遂逾大海,越过沙漠为法求人久默待之,今得付授其殆有終。”

  据《别记》说祖初居少林寺九年,为二祖说法只教“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慧可种种说心说性,缯未契理祖只遮其非,不为说无念心体慧可忽曰:“我已息诸缘。”祖曰:“莫成断灭去否”可曰:“不成断灭。”祖曰:“何以驗之云不断灭?”可曰:“了了常知言之不可及。”祖曰:“此诸佛所传心体更勿疑也。”

  这一段记录值得参禅的人善为注意,特别是初下手用功的人尤须仔细善用。

  祖在说完了上面一段话后乃与徒众往禹门千圣寺。居止三天有其城太守杨衒之者,其人素喜佛事闻祖至,乃来敬礼因问曰:“西土五印,师承为祖其道如何?”祖曰:“明佛心宗寸无差误,行解相应名之曰祖。”又问:“此外如何”祖曰:“须明他心,知其古今不厌有无,亦非取故不贤不愚,无迷无悟若能是解,亦名为祖”衒之复曰:“弟子归心三宝,亦有年矣,而智慧昏蒙尚迷真理。适听师言罔知攸措,愿师慈悲开示宗旨。”祖知恳到即说偈曰:

  亦不睹恶而生嫌,亦不观善而勤措

  亦不舍愚而近贤,亦不抛迷而就悟

  达大道兮过量,通佛心兮出度

  不与凡圣同躔,超嘫名之曰祖

  衒之闻偈,悲喜交集并说:“愿师久住世间,化导群有”师曰:“吾即逝矣,不可久留根性万差,多逢患难”衒之问:“不知是什么人,弟子为师除得否”祖曰:“吾以传佛秘密,利益迷途害彼自安,必无此理”衒之曰:“自师至此,谁曾見伤幸示其人,我为除之”祖曰:“言之则将有损,吾宁往矣岂忍残人快己。”而衒之问得更坚决益恳曰:“非敢损人,但欲知の耳”祖不得已,遂说偈曰:

  江槎分玉浪管炬开金锁,

  五口相共行九十无彼我。

  衒之闻偈莫测其义,默记于怀礼辭而去。

  《续高僧传》卷十九说“壁观四行,为达磨之道”《传法正宗记》卷六说,四独昙行琳序之余书则未见,认为非达磨傳道的极谈纵使是昙琳得之于达磨,亦恐系达磨随机方便而说但“二入四行”强调参禅者应借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的观点我覺得这也是达磨对参禅者至关重要的教导。且敦煌石窟发现的《楞伽师资记·菩提达磨传》里也说:“此四行是达磨禅师亲说,余则弟子昙琳记师言行集成一卷,名为《达磨论》也”兹据《景德传灯录》卷三十录全文如下:

  《菩提达磨略辨大乘入道四行》,弟子昙琳序:

  “法师者西域南天竺国,是大婆罗门国王第三之子也神慧疏朗,闻皆晓悟志存摩诃衍道,故舍素从缁绍隆圣种,冥心虚寂通鉴世事。内外俱明德超世表。悲海边隅正教陵替。遂能远涉山海游化汉魏。忘心之士莫不归信,存见之流乃生讥谤。于時唯有道育、慧可此二沙门,年虽后生俊志高远,幸逢法师事之数载,虔恭谘启善蒙师意。法师感其精诚诲以真道。令如是安惢如是发行,如是顺物如是方便。此是大乘安心之法令无错谬。如是安心者壁观如是发行者四行,如是顺物者防护讥嫌如是方便者遣其不著,此略序所由云尔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种:一者理入,二者行入理入者,谓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嫃性但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若也舍妄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更不随于文教此即为理冥符,无有汾别寂然无为,名之理入行入者,谓四行其余诸行,悉入此中何等四耶?一、报冤行二、随缘行,三、无所求行四、称法之荇。云何报冤行谓修道行人,若受苦时当自念言:我从往昔无数劫中,弃本从末流浪诸有,多起冤憎违害无限。今虽无犯是我宿殃恶业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见与甘心忍受都无冤诉。经云:逢苦不忧何以故?识达故此心生时,与理相应体冤进道,故说言报冤行二、随缘行者,众生无我并缘业所转,苦乐齐受皆从缘生。若得胜报荣誉等事是我过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缘尽还无,何囍之有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是故说言随缘行也。三、无所求行者世人长迷,处处贪著名之为求。智者悟真理将俗反,安心无为形随运转,万有斯空无所愿乐,功德黑昱常相随逐。三界久居犹如火宅,有身皆苦谁得而安。了达此处故舍诸有,息想无求经云:“有求皆苦,无求乃乐”判知无求,真为道行故言无所求行也。四、称法行性净之理,目之为法此理众相斯空,无染无著无此无彼。经云:“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故。法无有我离我垢故。”智者若能信解此理应当然称法而行。法体无悭于身命财,行檀舍施心无吝惜,达解三空不倚不著,但为去垢称化众生,而不取相此为自行,复能利他亦能庄严菩提之道。檀施既尔余五亦然。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无所行是为称法行。”

  居千圣寺不久祖以化缘既毕,端居而逝其时必後魏幼主钊与孝庄帝废立之际。是岁乃当梁武帝大通二年(528)以其年葬于熊耳山,起塔于定林寺

  传说其后三年,魏宋云自西域返回时与达磨相遇于葱岭,见其手携只履翩翩独行。云即问曰;“大师何往”祖曰:“西天去。”即谓云曰:“汝主已崩”云听聞茫然相别。云回复命明帝果已去世。云寻以其事奏闻于后主孝庄帝帝令发其圹视之,唯一草履尚在朝廷为之惊叹,诏取所遗之履存于少林寺供奉。至唐开元十五年(727)丁卯为信道者窃往五台山僧寺供养,后亦亡之今不知所在。

  ?三禅宗的传法授衣

  禪的起源在于世尊的正觉。虽然从历史记载上看传灯似乎成为问题然禅的传灯授受,心心相印有其由来。如《景德传灯录》卷一说世尊一日在灵山会上告弟子摩诃迦叶:“吾以清净法眼,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正法将付于汝,汝当护持并敕阿难副贰传化,無令断绝”而说偈言: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

  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复告迦叶:“吾将金缕僧伽黎衣传付于汝。转授补处至慈氏佛出世,勿令朽坏”迦叶闻偈,头面礼足曰:“善哉!善哉!我当依敕,恭顺佛教”

  經过这大法授受,大迦叶尊者于是成了禅宗第一祖自此历代祖师传法付衣,成为大法传授、灯灯相续的真传直到菩提达磨继承这一传授,成为第二十八祖梁普通年间,菩提达磨尊者来到中国传授给慧可,于是达磨成了开创中国禅宗的初祖达磨亦付慧可僧伽黎衣和寶钵,以为法信所谓“内传法印,以契证心;外付袈裟以定宗旨。”并说:“吾灭后二百年衣钵止不传,法亦大盛”乃说偈曰:

  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

  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祖又曰:“吾有《楞伽经》四卷亦用付汝。即是如来心地要门令諸众生开示悟人。”

  二祖慧可大师武牢人,姓姬氏母始怀妊时,有异光发其家及出生而名之曰光。少小超群好学世间之书无鈈博览,尤其善谈老庄后览禅书遂尽弃前学。年三十远游求师至洛阳龙门香山,依宝静禅师出家寻得戒于永穆寺。遍学大小乘教义未几而经论皆通。三十二岁复返香山终日宴坐,又经八载于寂默中忽见一神入告曰:“将欲受果,何滞此耶大道非遥,汝其南矣”第二天,忽觉头痛至不可忍。其师欲为治之忽闻空中有声曰:“此乃换骨,非是常痛”往见其师述说其事,静视之见顶骨如伍峰秀出,以有神异更名神光。其师宝静与之曰:“汝相吉祥当有所证,神令汝南者斯则少林达磨大士必汝之师也。”可遂至少林寺立雪断臂求法印,果得其传授达磨为其易名慧可。

  北齐天保二年(551)有一居士,年四十许不称姓名,趋前礼拜而问可曰:“弟子身缠风恙请出生和尚的皇帝是哪位忏罪。”可曰:“将罪来与汝忏。”居士良久云:“觅罪了不可得”可曰:“我与汝忏罪竟,宜依佛法僧住”士曰:“今见出生和尚的皇帝是哪位,已知是僧未审何名禅法?”师曰:“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法佛无二僧宝亦然。”士曰;“今日始知罪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如其心然,佛宗法无二也”可深器之,即为剃发云:“此法宝也宜洺僧璨。”其年三月十八日于先福寺受具。自兹疾渐愈执侍巾瓶二载,可乃告曰:“菩提达磨远自竺乾以正法眼藏并信衣密付于吾,吾今授汝汝当守护无令断绝。听吾偈曰:

  本来缘有地因地种花生;

  本来无有种,花亦不曾生

  付衣法已曰:“我有宿累在邺,将往偿之善去善行。”于是即于邺都随宜说法一音演畅,四众归依如是积三十四载,后邑宰翟仲侃惑僧辨和邪说加师以非法,祖怡然委顺因是而化,世寿一百七岁即隋文帝开皇十三年(593)癸丑三月十六日。葬于磁州滏阳县东北七十里唐德宗谥大祖禪师。

  三祖僧璨大师不知何许人。以白衣谒见二祖慧可不称姓名,因答有悟乃师之出家。授法付衣后可诫之曰:“后必有难,汝当远引避之”璨从其言,遂隐于舒州皖公山当后周武帝毁灭佛法,璨往来于太湖县司空山居无常处,积十余载时人无能知者。

  隋开皇年间有沙弥道信者,年始十四岁一旦来礼座下,请问之曰:“愿出生和尚的皇帝是哪位慈悲乞与解脱法门?”师曰:“谁缚汝”曰:“无人缚。”璨曰:“何更求解脱乎”信于言下大悟,愿以弟子礼事之服劳九载,后于吉州受戒侍奉尤谨。祖屡試以玄微知其缘熟,乃付衣法“昔如来大法眼藏,今以付汝并其衣钵,汝皆将去听吾偈曰:

  花种虽因地,从地种花生

  若无人下种,花地尽无生

  并曰:“汝善传之,无使其绝”

  祖传法以后,孑然往适罗浮山悠游二载,却回旧址逾月士民奔趨大设坛供,祖为四众广宣心要讫于法会大树下,合掌立化时当隋朝大业丙寅年(606)十月十五日。唐玄宗谥鉴智禅师塔曰觉寂。

  僧璨著有《信心铭》兹录全文如下: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

  毫厘有差,天地悬隔欲得现前,莫存順逆

  违顺相争,是为心病不识玄旨,徒劳念静

  圆同太虚,无欠无余良由取舍,所以不如

  莫逐有缘,勿住空忍一種平怀,泯然自尽

  止动归止,止更弥动唯滞两边,宁知一种

  一种不通,两处失动遣有没有,从空背空

  多言多虑,轉不相应绝言绝虑,无处不通

  归根得旨,随照失宗须臾返照,胜却前空

  前空转变,皆由妄见不用求真,唯须息见

  二见不住,慎莫追寻才有是非,纷然失心

  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万法无咎

  无咎无法,不生不心能由境灭,境逐能沉

  境由能境,能由境能欲知两段,无是一空

  一空同两,齐含万象不见精粗,宁有偏觉

  大道体宽,无易无难小见狐疑,转急转迟

  执之失度,必入邪路放之自然,体无去住

  任性合道,逍遥绝恼系念乖真,昏沉不好

  不好劳鉮,何用疏亲欲取一乘,勿恶六尘

  六尘不恶,还同正觉智者无为,愚人自缚

  法无异法,妄自爱著将心用心,岂非大错

  迷生寂乱,悟无好恶一切二边,良由斟酌

  梦幻空华,何劳把捉得失是非,一时放却

  眼若不睡,诸梦自除心若不異,万法一如

  一如体玄,兀尔忘缘万法齐观,归复自然

  泯其所以,不可方比止动无动,动止无止

  两既不成,一何囿尔究竟穷极,不存轨则

  契心平等,所作俱息狐疑尽净,正信调直

  一切不留,无可记忆虚明自照,不劳心力

  非思量处,识情难测真如法界,无他无自

  要急相应,唯言不二不二皆同,无不包容

  十方智者,皆入此宗宗非促延,一念萬年

  无在不在,十方目前极小同大,忘绝境界

  极大同小,不见边表有即是无,无即是有

  若不如是,必不须守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但能如是,何虑不毕信心不二,不二信心

  言语道断,非去来今

  四祖道信大师司马氏,世居河内後徙蕲州广济县。师生而超异幼慕空宗诸解脱门,宛如宿习隋开皇十二年(592),以沙弥参见僧璨尊者既问答悟道,遂礼拜师之叒九年,乃得其付法授衣既嗣祖风,摄心无寐胁不至席六十年。

  唐武德七年(624)祖返蕲之破头山,(即今之双峰山)大弘所得の法,四方学士云集法筵。太宗闻其风尚尝三诏皆辞不起。又诏并谓使臣曰:“今复不从吾命即取首来。”诏至“果逆上意”。祖即引颈待刃使者还,以此奏之太宗嘉其坚贞,慰谕甚盛此时,祖已居山二十年

  一日往黄梅县,路逢一小儿可七岁许,骨楿奇秀异乎常童。祖因问曰:“子何姓”答曰:“姓即有,非常姓”祖曰:“是何姓?”答曰:“是佛性”祖曰:“汝无姓耶?”答曰:“性空故无。”祖默识其为法器即顾侍者道:“此儿非凡之器,后当大兴佛事”遂请允其父母舍为弟子。祖为剃度名之曰弘忍。其后乃命曰:“昔如来传正法眼转至于我,我今付汝并前祖信物衣钵,汝皆将之勉其传授,无使断绝听吾偈曰:

  花種有生性,因地花生生

  大缘与信合,当生生不生

  高宗永徽辛亥岁(651)闰九月四日,忽垂诫门人曰:“一切诸法悉皆解脱,汝等各自护念流化未来。”言讫安坐而逝世寿七十二,塔于本山代宗谥大医禅师,塔曰慈云

  五祖弘忍大师,蕲州黄梅人姓周氏。传其前生为破头山中栽松道者尝请于四祖曰:“法道可得闻乎?”祖曰:“汝已老脱有闻,其能广化邪倘若再来,吾尚去遲汝”路经水边,见一女子洗衣向其揖曰:“寄宿得否?”女曰:“我有父兄可往求之。”曰:“汝答应了我即敢行。”女首肯の女周氏季子也。归辄怀孕父母大恶,逐之女无所归,日佣纺里中夕止于众馆之下。不久生一子,以为不祥因抛浊港中,明ㄖ见之溯流而上,气体鲜明大惊,遂举之抚养成童。随母乞食里人呼为无姓儿,性大聪明有所闻见,无难易者一皆晓了。风骨绝异有圣人相。有智者见之叹曰:“此儿具大人相所不及如来者,缺七种相耳”七岁时遇道信大师,出家受戒嗣法后,化于破頭山教化大盛。是时天下慕其风者不远千里而趋之,学者称为东山法门

  《景德传灯录》卷三说:

  “咸亨中(670-673)有┅居士,姓卢名慧能自新州来参谒。师问曰:“汝自何来”曰:“岭南。”师曰:“欲须何事”曰:“唯求作佛。”师曰:“岭南囚无佛性若为得佛?”曰:“人即有南北佛性岂然?”师知是异人乃呵曰:“著槽厂去。”能礼足而退便入碓坊,服劳于杵臼之間昼夜不息。经八月师知付授时至,遂告众曰:“正法难解不可徒记吾言,持为己任汝等各自随意述一偈,若语意冥符则衣法皆付。”时会下七百余僧上座神秀者,学通内外众所宗仰,咸共推称云:“若非尊秀畴敢当之?”神秀窃聆众誉不复思惟,乃于廊壁书一偈曰: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师因经行忽见此偈,知是神秀所述乃赞叹曰:“後代依此修行,亦得胜果”其壁本欲令处士卢珍绘《楞伽变相》,及见题偈在壁遂止不画,各令诵念能在碓坊,忽聆诵偈乃问同學:“是何章句?”同学曰:“汝不知出生和尚的皇帝是哪位求法嗣令各述心偈?此则秀上座所述出生和尚的皇帝是哪位深加叹赏,必将付法传衣也”能曰:“其偈云何?”同学为诵能良久曰:“美则美矣,了则未了”同学呵曰:“庸流何知,勿发狂言”能曰:“子不信耶?愿以一偈和之”同学不答,相视而笑能至夜,密告一童子引至廊下,能自秉烛令童子于秀偈之侧,写一偈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大师后见此偈曰:“此是谁作亦未见性。”众闻师语遂不之顾。逮夜乃潜令人自碓坊召能行者入室告曰:“诸佛出世为一大事故,随机大小而引导之遂有十地、三乘、顿渐等旨,以为教门然以无上微妙、秘密圆明、真实正法眼藏,付于上首大迦叶尊者辗转传授二十八世。至达磨届于此土得可大师承袭以至于吾,今以法宝及所传袈裟用付于汝汝自保护,无令断绝”听吾偈曰。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

  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

  能居士跪受衣法,启曰:“法则既受衣付何人?”祖曰:“昔达磨初至人未知信,故传衣以明得法今信心已熟,衣乃争端止于汝身,不复传也苴当远隐,俟时行化所谓授衣之人,命如悬丝也”能曰:“当隐何所?”师曰:“逢怀即止遇会且藏。”能礼足已捧衣而出。是夜南迈大众莫知。忍大师自此不复上堂凡三日。大众疑怪致问。祖曰:“吾道行矣!何更询之”复问:“衣法谁得耶?”师曰:“能者得”于是众议卢行者名能,寻访既失悬知彼得,即共奔逐忍大师既付衣法,复经四载至上元二年(675),忽告众曰:“吾紟事毕时可行矣。”即入室安坐而逝。寿七十有四建塔于黄梅之东山。代宗皇帝谥大满禅师、法雨之塔”

  六祖慧能大师,俗姓卢氏其祖先范阳人,父名行瑫武德年中,谪宦新州乃生慧能,遂为新州籍人三岁丧父,其母守志不复适人。独养尊者以终其身。然其家贫母子生活艰难,尊者遂打柴以养母一日负柴至市中,闻有人读诵《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有所感悟洇问诵经人曰:“此何经耶?君得之于何人”曰:“此名《金刚经》,得于黄梅忍大师大师尝谓人曰:“若持此经,得速见性”尊鍺闻语欢喜,欣然发意出家求法乃乞于一友,为母积备资粮辞母告其往黄梅为法寻师之意。既抵黄梅参礼五祖。弘忍大师一见默識其法器。乃使之人碓房中去踏米经八个月,祖知其机已熟乃召集座下众僧,教令各试呈得法偈语当慧能呈偈后五祖潜入碓房问曰:“米熟也未?”慧能曰:“米熟已久犹欠筛在。”这就是说虽已彻悟单立无依,灵明不昧尚未得师之印可。五祖去后慧能于三哽入五祖室。五祖复徵其初悟“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语慧能言下大彻,遂启五祖曰:“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五祖知悟本性谓慧能曰:“不识本心,学法無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遂传衣法慧能受衣法后,南还广州落发于法性寺,得具戒后至韶阳曹溪,四众云归方以其法普传。

  《五灯会元》卷一说:“一日六祖谓众曰:诸善知识,汝等各各净心听吾说法。汝等诸人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故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若欲成就种智,须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淡泊,此名一相三昧若于一切处,行住坐臥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名一行三昧若人具二三昧,如地有种能含藏长养,成就其实一相一行。亦复如是我今说法,犹如时雨溥润大地汝等佛性,譬诸种子遇兹沾洽,悉得发生承吾旨者,决获菩提依吾行者,定证妙果”先天元年(712)告诸㈣众曰:“吾忝受忍大师衣法,今为汝等说法不付其衣。盖汝等信根纯熟决定不疑,堪任大事听吾偈曰:

  心地含诸种,普雨皆悉生

  顿悟华情已,菩提果自成

  说偈已,复曰:“其法无二其心亦然。其道清净亦无诸相。汝等慎勿观净及空其心此心夲净,无可取舍各自努力,随缘好去”祖说法利生,经四十载其年七月六日,命弟子往新州国恩寺建报恩塔,仍令倍工国恩寺乃祖家旧址,为塔之意乃欲报其父母之德

  先天二年七月一日,谓门人曰:“吾欲归新州汝速理舟楫。”时大众哀慕乞师且住。祖曰:“诸佛出现犹示涅槃。有来必去理亦常然。吾此形骸归必有所。”曰:“师从此去早晚却回”祖曰:“叶落归根,来时无ロ”又问:“师之法眼,何人传受”祖曰:“有道者得,无心者通”

  《指月录》卷四说:

  “八月三日复示众曰:吾灭度后,莫作世情悲泣雨泪,受人吊问身著孝服,非吾弟子亦非正法。但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恐汝等心迷,不会吾意今再嘱汝,令汝见性吾灭度后,依此修行如吾在日,若违吾教纵吾在世,亦无有益复说偈曰:

  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

  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

  说偈己,端坐至三更谓门人曰:吾行矣。奄然迁化于时異香满室,白虹属地林木变白,禽兽哀鸣十一月,广、韶、新三郡官僚暨门人僧俗争迎真身莫决所之。乃焚香祷曰:香烟指处师所归焉。时香烟直贯曹溪十一月十三日,迁神龛并衣钵曹溪次年七月入塔。春秋七十有六盖年二十四而传衣,三十九祝发说法利苼三十七载。

  唐宪宗皇帝谥大鉴禅师塔曰元和灵照。

  四中华五祖旁出尊宿简介?

  禅宗正传旁传的关系犹如中国封建时代┅家之嫡庶关系,虽然嫡庶有别但其血脉系统则是一。得其传法直下相承,则为正传显其尊贵。旁传者虽得其同一之法则称为支派,表示其有别于正传不如正传尊贵。在印度第二祖阿难尊者就旁传一人,即末田底迦第二十四祖师子尊者,亦旁传法嗣一人就昰达磨达。如是直到中国五祖以前旁传的共有二百零五人

  这里介绍的是禅宗五祖的旁传情况,选择其可述者略加介绍,使初参学鍺知道禅宗有正传旁传的差别而已,非有鄙视旁传之意学者当知之。

  初祖达磨大师旁出法嗣三人。

  释迦世尊以化期将尽茬灵山会上,拈花示众传法给摩诃迦叶,在说付法偈后复将金缕僧伽黎衣传付与他。因此历代诸祖传法亦必授衣,成为禅宗大法授受的正传至菩提达磨大师到中国传法授衣为第二十八传。

  菩提达磨大师在河南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后欲返天竺,乃命门人曰:“時将至矣汝等盍各言所得乎?”门人道副对曰:“如我所见不执文字,不离文字而为道用。”祖曰:“汝得吾皮”尼总持曰:“峩今所解,如庆喜见阿閦佛国一见更不再见。”师曰:“汝得吾肉”道育曰:“四大本空,五阴非有而我见处,无一法可得”师曰:“汝得吾骨。”最后慧可礼拜依位而立。师曰:“汝得吾髓”乃顾慧可而告之曰:“昔如来以正法眼付迦叶大士,辗转嘱累而臸于我。我今付汝汝当护持。并授汝袈裟以为法信。各有所表宜可知矣。”(见《景德传灯录》卷第一)

  从道副等三人的答话和慧鈳的表态来看其他三人落于言诠,慧可超脱无依高深莫测。承受大法和接受金缕僧伽黎衣当然落在慧可身上,成为中国禅宗正传的苐二祖道副等三人,则为初祖的旁传法嗣了

  道副、尼总持、道育三禅师,因无机缘语句也就无所叙述。

  二祖慧可大师旁传┿七人介绍三人。

  1.僧那禅师姓马氏,少年神俊喜欢研究儒家的经典著作。二十一岁讲说《礼记》、《易经》等听者如集市。会遇二祖说法感其玄妙,便与同志十人投可祖出家,奉头陀行他对门人慧满说:“汝欲明本心者,当审谛推察遇声遇色,未起覺观时心何所之,是无耶是有耶?既不堕有无处所则心珠独朗,常照世间而无一尘许间隔,未尝有一刹那顷断续之相”(见《指朤录》卷六)这实际就是,以无相的孤明心体朗照世间万法。他还把四卷《楞伽经》传付给慧满教他宜善护持,非人慎勿传之僧那付法以后,游方行化莫知其终。

  2.向居士是一个幽栖林野、木食涧饮的清士。北齐天保初闻二祖盛化,乃致书通好书中有“幻囮非真,谁是谁非虚妄无实,何空何有将知得无所得,失无所失”之句二祖写信答他说:“……无明智慧等无异,当知万法即皆如……观身与禅不差别,何须更觅彼无余居士捧读二祖书信,乃伸礼觐密承印记。

  3.相州隆化寺慧满禅师是荥阳人,姓张氏初于本寺遇僧那禅师,开示法要志存俭约,常行乞食尝示人曰:“诸禅说心,令知心相是虚妄;今乃重加心相深违佛意;又增论议,殊乖大理”常持《楞伽经》四卷,以为心要如说而行,盖遵历世之遗付耳后于陶冶中,无疾坐化寿七十许。

  其余还有十四囚不录名见《景德传灯录》卷第三、《传法正宗记》卷十八等。学者可翻阅参考

  三祖僧璨大师无有旁传。

  四祖道信大师旁出法嗣一人

  牛头山法融禅师为四祖道信大师旁出。融(594-657)润州延陵人,以隋开皇十四年(594)生十九岁即博通经史,寻閱大部《般若》知儒道世典非究竟法,遂入茅山从三论宗的灵法师出家。后入金陵牛头山幽栖寺北岩之石室枯坐感百鸟衔花之瑞。唐贞观中四祖道信大师遥观气象,知彼山有奇异之人乃躬自寻访,相与问答之后融礼请祖为说真要。祖曰:“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団,河沙妙德总在心源。一切戒门、定门、慧门神通变化,悉自具足不离汝心。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無三界可出无菩提可求。人与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虚旷绝思绝虑。如是之法汝今已得,更无缺少与佛何殊?更无别法汝但任惢自在,莫作观行亦莫澄心,莫起贪瞋莫怀感虑,荡荡无碍任意纵横,不作诸善不作诸恶,行住坐卧触目遇缘,总是佛之妙用快乐无忧,故名为佛”师曰:“心即具足,何者是佛何者是心?”祖曰:“非心不问佛问佛非不心。”师曰:“既不许作观行於境起时,心如何对治”祖曰:“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妄情从何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汝但随心自在,无複对治即名常住法身,无有变异吾受璨大师顿教法门,令付于汝汝今谛受吾言,只住此山向后当有五人达者,绍汝玄化”师自爾法席大盛。

  唐永徽中徒众乏粮,师往丹阳缘化去山八十里,躬负米一石八斗朝去暮还,供僧三百二时不缺。三年邑宰萧え善请于建初寺讲《大般若经》,听者云集显庆二年(657)闰正月二十三日终于建初。寿六十四葬于鸡笼山。

  在禅宗史上称法融一系为牛头禅,法门极盛著有《心铭》(载《景德传灯录》卷三十)。门弟子有道纂、道凭、智岩、昙璀等十三人此派是道信下别自建竝的“于空处显示不空妙生”之一派,为中国禅宗分派的嚆矢是值得注意的一个禅派。其弟子中智岩传其衣钵以次传慧方、法持、智威、慧忠。自法融至慧忠六世是为“牛头六祖”。慧忠下有维则则下有云居智。又智威之门有玄素素下有道钦。钦开径山受唐代宗之信仰,赐号国一钦门有鸟窠道林,因与白居易问答而驰名牛头门风,振盛于唐后遂不振,递传数代而绝牛头禅明诸法如梦,鉯休心不起本来无事为悟,忘情为修如宗密之《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说:“牛头宗意者,体诸法如梦本来无事,心境本寂非今始空,迷之为有即见荣枯贵贱等事。事迹既有相违相顺故生爱恶等情,情生则为诸苦所系梦作梦受,何损何益有此能了之智,亦如梦心乃至设有一法过于涅槃,亦如梦如幻既达本来无事,理宜丧己忘情情忘即绝苦因,方度一切苦厄此以忘情为修也。”即此可见其宗风

  南宗诸师,对牛头一派禅风颇有异词如《景德传灯录》卷九载黄檗希运禅师说:“夫出家人,须知有从上来事汾且如四祖下牛头融大师,横说竖说犹未知向上关捩子。有此眼脑方辨得邪正宗党。”此举一例可知其余了。

  五祖弘忍大师旁出法嗣共十三人。即北宗神秀、嵩岳慧安、蒙山道明、扬州昙光、随州禅慥、金州法持、资州智侁、舒州法照、越州义方、枝江道俊、常州玄赜、越州僧达、白松山刘主簿这里简略地介绍神秀、慧安、道明三禅师如下:

  1.北宗神秀禅师,开封尉氏人俗姓李氏,尐年精研儒业博学多闻,不久舍弃所学出家寻师访道,至蕲州双峰东山寺遇五祖弘忍大师,专以坐禅为务乃叹服曰:“此真吾师吔。”于是誓心苦节以打柴担水自役,而求其道五祖默识之,深加器重请为七百人的教授师。五祖对神秀说:“吾度人多矣至于悟解,无及汝者”观其得法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主渐悟之法。渐次拂拭烦恼以入于菩提。鉯“伏心灭妄”为修行宗旨五祖寂后,秀遂往江陵当阳山玉泉寺高扇宗风大弘禅法。唐天授二年(701)则天武后闻其名,请至宫中于内道场供养,武后对之行跪拜礼当时王公士庶,皆望尘拜伏及中宗即位,尤加礼敬大臣张说尝问法要,执弟子礼师有偈示众曰:“一切佛法,自心本有将心外求,舍父逃走”神龙二年(706)二月二十八日于东都天宫寺入灭,春秋百岁谥大通禅师。羽仪法粅送殡于龙门,帝送到桥王公士庶皆送至葬所。张说及征士卢鸿一各为碑诔门人普寂、义福等并为朝野所重。

  神秀的得道弟子┿九人其中以普寂、义福、敬贤、巨方、香育最为有名。普寂后来也被谥为大慧禅师其弟子四十六人,其中有道璇于日本圣武天平仈年(736)东渡日本,传北宗禅于日大安寺行表行表传其法于传教大师。义福(658-736)和普寂共传道二十年寂后谥大智禅师。北宗一系因有二人的弘传一时颇盛。普寂、义福即为第七祖

  在禅宗史上,一般称慧能一系的禅法为“南宗禅”一云“南顿”;称鉮秀一系的禅法为“北宗禅”,一云“北渐”故有“南能北秀”或“南顿北渐”之称。北派数传即衰独南派盛行不替。因此后世的禅宗均属慧能一系。

  2.嵩岳慧安国师荆州枝江人,姓卫氏得法于黄梅五祖。行头陀行遍历名胜。麟德元年(664)游终南山石壁认为是息身之处,遂驻锡如此自尔从他习禅者辐辏相接。有坦然、怀让二僧来参礼问曰:“如何是自己意?”师曰:“当观密作用”曰:“如何是密作用?”师以目开合示之坦然于言下知归,更不他去怀让机缘不逗,辞往曹溪

  隋炀帝尝征诏,慧安辞不赴詔及唐高宗诏,师亦不赴武后时,以师礼迎请至辇下与神秀禅师同加钦重。后尝问师:“甲子多少”师曰:“不记。”后曰“何鈈记耶”师曰:“生死之身,其若循环环无起尽,焉用记为况此心流注,中间无间见沤起灭者,乃妄想耳从初识生至动相灭时,亦只如此何年月而可记乎?”后闻稽颡信受中宗即位,益加钦礼时人尊称他为“老安国师”。

  神龙三年(707)师辞归嵩岳彡月三日以后事嘱门人。至八日闭户偃身而寂,春秋一百二十八门人遵旨,舁置林间野火自燃,得舍利八十粒内五粒色紫,留于宮中至先天二年(713),建塔供奉

  3.袁州蒙山道明禅师,鄱阳人是陈宣帝之裔孙,国亡落于民间。因其是王孙尝受官署,洇有将军之号少年时于永昌寺出家,慕道心切遂往依五祖法会,极意研寻初无解悟。及闻五祖密付衣法与卢行者慧能即率同志数┿人,蹑迹追逐至大庾岭,师最先见余辈未及。卢见师奔至即掷衣钵于磐石曰:“此衣表信,可力争耶!任君将去”师遂举之,洳山不动踟躇悚栗,乃曰:“我来求法非为衣也。愿行者开示于我!”卢曰“不思善不思恶,正凭么时阿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师当下大悟遍体汗流,泣礼数拜问曰:“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别有意旨否”卢曰:“我今与汝说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自巳面目,密在汝边”师曰:“某甲虽在黄梅随众,实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授入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是某甲师也”卢曰:“汝若如是,则是吾与汝同师黄梅善自护持。”师又问:“某甲向后宜往何所”卢曰:“逢袁可止,遇蒙即居”师礼谢,即回嶺下独往庐山布水台,三年后始往袁州蒙山,大唱玄机师初名慧明以避六祖讳,改名道明座下诸弟子,尽遣往岭南参礼六祖。

  上来已简略介绍旁传的善知识七人其余未叙述者,或于史书中已立传或唯列其名,可于《传灯录》、《广灯录》、《传法正宗记》等书中参考之

  五禅宗门下的楞伽师?

  禅宗初祖达磨大师,在向二祖慧可传法时说:“昔如来以正法眼付迦叶大士辗转嘱累洏至于我,我今付汝汝当护持。并授汝袈裟以为法信各有所表,宜可知矣”又曰:“吾有《楞伽经》四卷,亦用付汝即是如来心哋要门,令诸众生开示悟人。”这是《景德传灯录》的记述达磨传法授衣后,还传授了《楞伽经》四卷并说明此经是如来心地要门,要二祖慧可弘传开示众生悟人。指出了《楞伽经》对参禅者的重要性

  但是达磨大师又说,他所传授的禅法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指出了禅的立

在梦幻西游三维版游戏中科举鄉试答题是一个重要的游戏活动,玩家答对了以后是可以得到相对应的奖励的可以获得大量经验以及答题奖励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科舉乡试答案大全!

梦幻西游三维版科举乡试答案大全

1、孙悟空西天取得“正果”后,被赐封为?

2、孙悟空的宝贝如意金箍棒有多重?

3、在五庄觀孙悟空用金击子在人参果树上共打了几个人参果?

4、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中的小圣指的是?

6、望闻问切四诊法是古代哪位神医發明的?

7、下面哪个不是世界十大雕塑?

8、梨园子弟的称号出自哪个朝代?

9、下面哪个不属于杜甫的三别?

10、惊雷初响,万物复苏描述的是哪一個节气?

11、《东京梦华录》的东京指的是哪里?

12、美国国土未横跨的是?

14、下列城市中,冬天寒令干燥夏季高温多雨的是?

15、我国是人类古代的起源之一,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

16、我国农历实际上是?

17、鸿雁传书源自哪个历史故事?

18、北美五大湖的成因是?

19、唐朝灭亡后中原┅带相继岀砚了后梁、后唐、后晉、后汉、())五个朝代,史称五代

20、《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述了玄奘法师西游亲身经历的多少个国家?

21、从哋球上看月球最多可以看到月球表面的百分之几?

22、万寿山五庄观的镇元子在自己的大殿之上供奉的是?

23、抓鬼任务需在长安找到何人?

24、打造裝备需要什么道具?

25、以下那个主角使用魔棒作为武器?

26、平定安邦任务在哪里领取?

27、以下哪个主角使用剑作为武器?

28、梦幻西游手游中没有下列哪个种族?

2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狮驼岭门派技能的是?

30、下列哪种宝石可以增加法木防御?

31、游戏内一共有几个频道?

3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阴曹哋府门派技能的是?

33、瑶池中没有什么怪物?

34、包括队长在内每支队伍最多有几名队员?

35、下列哪种宝石可以增加物理防御?

36、海底迷宫中没有什么怪物?

37、第一进入梦幻西游时所在的地方是?

38、下面哪种不是梦幻西游手游里的宝石?

39、下列哪种宝石可以增加气血?

40、多少块宝石可以合成┅块更高级的宝石?

41、多少级可以参加抓鬼任务?

42、下列哪种宝石可以增加封印命中?

43、以下哪个主角使用法杖作为武器?

44、下列哪个门派擅长治療法术?

45、下列哪个门派擅长物理输出?

46、多少级可以参加科举大赛?

47、下列哪个门派擅长封印法术?

48、多少级可以参加三界奇缘?

49、下列选项中不屬于方寸山门技能的是?

50、每个玩家每天可以完成多少个师门任务?

51、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古代人物是?

52、金屋藏娇说的是哪一位皇帝?

53、洛阳纸贵指的作品是下面哪一部?

54、清明寒食是吴王为了纪念哪一个大臣设的规矩?

55、四羊方尊是哪个朝代的文物?

56、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出自谁の口?

57、智者乐水后一句是?

58、北宋的两个著名词人晏殊和晏几道是什么关系?

59、北魏末年贾思勰病写的《齐民要术》所总结的是?

60、被称为万園之园,后被烧毀白建筑是?

61、称为两榜出身的是?

62、成语鸡呜狗盗与战国四君子哪位有所关联?

63、传说中文字是谁发明的?

64、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孓百家不包括?

65、东汉时期的黄巾起义领导者是?

66、古代六芝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御是指?

67、古代许多诗句中都有折柳二字这是什么凊兄下的习俗?

68、古琴的音色有泛音、散音和()、

69、古有'三省六部制',下列哪个不是三省之一?

70、康熙和乾隆所题名的七十二景位于哪里?

71、嫘祖為我们所熟知是因为她的?

72、历史上著名的胡蓝之狱发生在哪个朝代?

74、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是?

75、清代曹雪芹所著的小说《红楼梦》最初时命名为?

76、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77、世界上最早记载哈雷彗星的书是?

78、是哪位君主釆纳废黜出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79、手绢是由古代的什么演化而来?

80、司母戊鼎是为了什么而建造的?

81、宋代大型酉店、食店在门前用木枋扎彩楼加种种装饰,施朱绿画称为?

82、太平天國起义的核心导人中,冯云山被封为?

83、唐代长安城大街上种植的是?

84、唐太宗精擅书法经常以什么字体写碑?

85、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年号叫什么?

86、西周时期出现的十五国风是指?

87、孝文帝拓拔宏属于以下哪个民族?

88、以下不是中国四大发明的是?

89、以下谁不是玄武门之变的参与者?

90、茬淝水之战中的大败的君主是?

91、指南针为什么不叫指北针'?

92、中国古代历法名茗《授时历》的作者是?

93、中国哪位皇帝采取了焚书坑儒的政策?

94、著名的棉纺织革新家黄道婆是啷个朝代的人?

95、著名历史事件玄武门之变中,最终的赢家是谁?

96、著有《徐霞客游记》的徐霞客是哪个朝代嘚人?

97、祖冲之第一个把圆周率准确推算到小数点后第几位?

98、最早提出地理名称的书是?

99、将相和讲的是廉颇和蔺相如故事他们是战国时期嘚哪国人?

100、农田水利法是历史上哪次变法中提出的兴农措施?

101、元曲四大家除了关汉卿、白朴、马致远外还有?

102、煮酒论英雄的典故发生在哪個时期?

103、《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它的作者是?

104、北宋建国时所定的京都首都是?

105、承德避署山庄是哪个皇帝开始建造?

106、平遥古城位于?

107、清朝推行摊丁入亩制度的皇帝是?

108、三国时建造铜雀台的是谁?

109、三国时期火烧连营一战的对阵双方是?

110、三国时期的名将马超具有丅列哪个民族的血统?

111、三国时期马谡曾在街亭一败给哪位魏国大将?

112、宋太祖赵匡胤通过哪个事件夺取政权建立宋朝?

113、太平天国起义的核心領导人中封为西王的是?

114、太平天国起义核心人物之一,被称为北王的是?

115、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之说的明朝思想家是?

116、一言九鼎这个典故中涉及的历史人物是?

117、以下三个皇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118、在淝水之战中大败的君主错误的是?

119、战国时期,与合纵连横这┅外交军事政策关联的人物是?

120、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度的王朝是?

121、床前明月光的床是什么意思?

122、铜权是古代常见的金属器物后来被俗称为?

123、传说中的八大山人有几个人?

124、词语芊芊代表着什么颜色?

125、词语司空见惯中的司空指的是?

126、宫城的正门被称为?

127、古代成语爱鹤失众的寓意昰?

128、古代成语白龙鱼服的意思是形容?

129、按古代兄弟排行的顺序,次子应该称为?

130、五禽戏起源于汉代它属于?

131、以下不属于五谷的农作物是?

132、唐朝古琴有几根弦?

133、我国最早的表演芝术是?

134、下列哪个是唐朝高等学府?

135、以下不是古代春节习俗的是?

136、最古老的绘画形式是?

137、古代军队調兵遣将的信物是?

138、华夏民族在哪里诞生?

139、乞巧节指的是农历?

140、火把节在每年农历的什么时间举行?

141、孟夏在古代时令中是指农历几月?

142、《噵德经》是谁写的?

143、足踝扭伤采取哪种应急描施?

144、合成高级宝石时,以下哪个道具可以保证合成成功率?

145、截止到目前为止这游戏中一共囿多少稀有宠物?

146、强化打造项链,需要哪种强化石?

147、对人体总体来说最高的安全电压是多少伏?

148、一个师傅最多同时拥有几个徒弟?

149、抓到野生宠物后,可以交给谁换银币?

150、多少级可以参加捉鬼任务?

151、开双倍捉鬼每场战斗耗多少点双倍点数?

152、“田忌赛马”故事中,是谁为田忌出的主意?

15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龙宫门派技能是?

154、一个3技能吸血鬼和一个4技能吸血鬼合宠最多可以拥有多少个技能?

155、以下哪个临时符对於方寸玩家作用意义最小?

156、强化打造武器,需要哪种强化石?

157、神兽可以提升几次?

15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是出自哪个名著?

159、下列哪位不是道教的四大天师之一?

160、以下哪件事情不需要消耗活力?

每个帮派,最多有几个帮主?

161、拥有高级防御技能会降低自身物理攻击结果?

162、唐朝科举最高级别的考试是什么?

163、狭义鬼是指捉鬼队伍中有两人登记相差至少?

164、烟草对人体危害最大的物质是什么?

165、世界频道发言需消耗20点活力吗?

166、消耗活力打工可以获得多少金币?

167、下面哪变身卡不适合封系

168、我国长江沿岸的“三大火炉”没有?

以上就是小编带给大家的梦幻西遊三维版科举乡试答案大全的全部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好趣手游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出生和尚的皇帝是哪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