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还能像常艳用嘴给他弄出来一样真实忏悔

发表于 21:40:50
该用户已被禁言
发表于 21:53:25
中级信誉(提升)
发表于 21:58:31
该用户已被禁言
发表于 22:04:15
不知道哪里还能看到这部12万字的忏悔录,真想欣赏一下
发表于 22:11:49
该用户已被禁言
发表于 22:15:16
发表于 22:29:53
该用户已被禁言
发表于 23:14:07
发表于 23:30:22
女博士,有才
发表于 17:40:19
该用户已被禁言
地址:湖南长沙市八一路亚华大酒店2504古泉园地
转:安支()拍卖结算(8009)网络技术(8005)个人专场(8003)园地评级(8010)发现信息价值
三评“衣常孽缘”之二:中国名士风范被谁撕烂了?
15:56 转帖发表在
郎遥远:中国名士风范被谁撕烂了?(三评“衣常孽缘”之二)链接:
“不要脸、不要命”的中央编译局女博士常艳,以天涯的曝光勇气和豆瓣的叽歪精神,把当代中国学术界的丑陋,写实在她删除了的长篇纪实博客里。男主人公、让人眩目的优秀“衣老师”,因此身败名裂,削了官职。“命运、制度摧毁了这一切。”她不隐不忌不讳的名利场自述,如迈克·华莱士的尖锐犀利,如卢梭惊世骇俗的自我忏悔,让人看到她“无惧、无耻,但极棒”的个性,使一个庸常的狗血故事,升华成了《包法利夫人》。 有识见的人们,在看完常艳《一朝忽觉京梦醒,半世浮沉雨打萍》,思考都不会至步于简单的道德唾弃。 中国社会,尤其是精英云集的知识界,为什么变得如此乌烟瘴气?为什么潜规则横行?为什么名士风范难觅?在当今这样一个人心浮躁、浊流暗涌、沉渣起伏、上下“征利”的威权“皆商”时代,还有多少知识分子,真正守住了精神家园? 当代中国大学生们所经受的道德教育,往往被发生在身边的校园丑闻,一下子击得粉碎。中国高校、研究机构许多人丧失廉耻之心,灵魂远不如秦淮河的歌妓高贵,甚至不如夜总会的出台小姐干净。她们苦于生计,依翠偎红,依门卖笑,虽然不那么干净,但灵魂未必肮脏,很少损人利己。而有些知识精英则不然,为了往上爬,连祖宗都可以廉价出售,思想独立性更踩在地上。为了那一点名与利,投机钻营,无所不用其极。常艳在文中鄙视批判:“一方面做着权力的忠实奴仆,执行主子的意旨;另一方面,又偷偷煽风点火,看个热闹或为自己捞点什么。”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样的知识分子,如今却十分吃得开。在中国知识界,只有这样的人,才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衣常孽缘”之悲,是僵化体制和堕落风气双重夹击下的知识精英命运。知名学者张鸣评论道:“衣局长搞不搞女人,这原本不干我们的事儿,有他老婆管。但你搞女人不能利用导师的身份搞,不能用局长的权势搞,不能把编译局的女博士和博士后,搞成情妇团。”而这种根植于特权的官场、职场、娱乐场潜规则,泛滥成灾,让人类最美好的情爱,变得扭曲、变质、发臭。 当代著名哲学家周国平,最近发微博,不知道是否因“衣常孽缘”,而对性爱有感而发。他写道:“在动物那里,性是单纯的,只是生理需要,诚然也有争夺配偶的斗争,但绝不会有利益的交易掺杂其中。只有人才会这样,结果败坏了单纯的肉体快乐,就此而言,人不如动物幸福。当然人可以把性升华为爱情,获得精神的快乐,就此而言,人比动物幸福。但性的单纯是前提,否则这个更高方面就无从谈起。”换而言之,当今中国官场、职场、娱乐场的权色交易潜规则,凸显了“比动物性更龌龊卑劣”的人性腐化和人道毁灭。 儒雅大智的周国平,在其内敛的笔下,藏不住批判当今丑恶性爱的犀利,他接着写道:“对于人来说,好的性爱有两个要素,一个是纯粹身体的吸引和快乐,一个是纯粹心灵的共鸣和愉悦,二者彼此交融,互相强化,身心合一,这是最佳境界。次好境界是单纯作为动物享受肉体的快乐。最差境界是出于利益的苟合,把做动物的快乐和做人的快乐都丧失掉了。”其实,中国潜规则下的丑陋性爱,除了自愿的利益苟合,更有权钱势力的步步压迫或诱使,比“最差境界”,还更差。潜规则大行其道,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就不再是一对男女作为个体的人性丑陋,而是一个国家的文明丑陋了。 而常艳“自我毁灭”之悲,是潜规则的牺牲品,也是当代女性随波逐流、攀附权钱、甘于沉沦之悲。许多现代女性越来越现实,越来越势利,宁在宝马车上哭,也不在自行车上笑,甚至不择手段,难找温润如玉的气质。往昔民国的知性女子,如林徽因,如陆小曼,虽早作故人,她们的丰采和文采,她们的豪情和柔情,都变做一抔黄土,满目蒿草了,但依然如岁月深处的沉香,沁人心扉。 可叹当下中国,经济发达,精神贫瘠,物欲在飞,灵魂在颤。举目学界,权钱作威,尊严扫地,情操失守,浪漫已殇,诗意破碎。 遥想千年前的魏晋,建安七子、正始名士、竹林七贤、王谢世家,乃至隐士陶潜,共同诠释了一个蔑视权势礼法、追求自由个性的名士风范。在那个名士风流时代,风流、疯狂的不只有文人。“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死后,一位前往悼念的朋友对众人说:“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言罢,他自己先带头大叫起来。随即,灵堂里此起彼伏的驴叫声,不绝于耳,好一阵才停下来。这个带头学驴叫的朋友,是谁?他就是当时的魏王世子,后来代汉称帝的魏文帝、大名鼎鼎的文学家曹丕。 回眸民国时期,政局动荡,中西文化兼容并包,社会风起云涌,诸多往事,颇令人慨叹唏嘘。作为该段历史的创造者,民国文人名士无不挺身而出,欲图扭转国家危难,民族危局。 他们性情各异,志趣相殊。章太炎、黄侃、辜鸿铭等,狂狷桀骜,却皆胸怀天下,勇担重任;傅斯年、张君劢等以学术文章名扬天下,亦臧否人物,指点江山;蒋廷黻、翁文灏等更是难耐参政救时之热诚,入主中枢,尽职尽责;蒋梦麟、罗家伦作为民国教育界之佼佼者,执掌名校,功绩炳彪。民国大师们胸怀天下,赤子情怀,其真学识、真风骨、真性情,即所谓名士风范,让今人津津乐道,无限仰慕。 民国名士的情爱故事,也没有被权钱捆绑和蹂躏,成为潜规则下的利益苟合,而是名士和佳人的才华魅力相吸。最著名的民国爱情故事是,上世纪二十年代的京城,有两位风华绝代的名媛——林徽因和陆小曼,她们美貌动人,才华出众,不仅如此,她们都与当时的著名诗人徐志摩有过浪漫爱情。林徽因与徐志摩的爱情,人间四月天,终成一场梦;而徐志摩苦追有妇之夫陆小曼,虽历尽波折,终是步入婚姻殿堂。陆小曼前夫王庚,是徐志摩的好友,也是很有才华的海归派,同是梁启超的学生,还是个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上校武官。到哈尔滨当警察厅厅长后,并没有携陆小曼同往。于是徐志摩和陆小曼经常相处,日久生情,难舍难分。一个使君有妇,一个罗敷有夫,掉进爱情的深深旋涡中不能自拔。这个爱情故事,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不仅仅是男女主角为爱情而惊世骇俗,更是徐志摩居然给王庚写信,诉说自己如何爱他的老婆陆小曼。而王庚见信,并没有勃然大怒,很有风度,淡然地说:“既然你们如此相爱,就成全你们吧。” 徐志摩与陆小曼缘分的背后,是知识精英的名士风范,是个性自由的社会氛围,是纯粹爱情的最佳境界。 我想,要是穿越在当今,徐志摩不被“欺朋友妻”的道德口水淹死了,也要被“破坏军婚”的法律制裁了,再不然,也要被警察厅长王庚贴上“失踪”、“精神病”的标签,而命运叵测了。当今中国,没有佳话,只有奇迹。 中国传统名士几近仙踪的风度,永远像是一面镜子,照出我们心灵深处的所有尘埃,使我们的心灵和精神受到荡涤,得到净化。他们以超然的精神追求取代现实的物质欲求,以个体的自由洒脱取代社会意志的规矩樊笼,以士人的道统良知取代皇权的势统控驭,以审美的人生态度取代现实功利的人生态度。虽然,历史上那些名士,无论如何放浪形骸,蔑视礼法,其命运终究要由皇帝来决定。但是,名士们参透了名利,参透了生死,潇洒活在自己的精神宇宙里,因而活出了作为人的全部尊严,活出了作为知识分子的全部风骨。 而今,魏晋遗风,荡然无存。民国风范,难觅残羹冷炙。近百年来的内忧外患,文化入侵,早让我们曾经引以为傲的传统文化支离破碎。曾经仰慕的名士风流,也被风吹雨打去。如今,逐渐富裕的我们,浮躁虚伪的我们,利欲缠心的我们,是否应该从消失的传统名士风范,找回做人的更多自由和风骨呢?当下中国,不乏显贵名流,更不乏各路精英,但不少人或为西方文明所完全征服,或为权力、名利束缚了心灵,对传统名士风范向往者,寥若晨星。有多少知识分子可以天为被,以地为席,放旷任达,隐逸避世,惊世骇俗、一骑绝尘?有多少人能解脱权钱的羁押,在浮躁中换一个清凉的生活方式? 在新时代,人们对当代名士有了新解读,但不变的是,当代名士在面对不公时能无畏地坚持立场,独立自信,决不盲从,始终坚持自己的理念和原则底线,举重若轻而又卓尔不群。当代名士活得忠于自我,绝不虚伪,永远是挥洒自如,绝不故作清高。《红楼梦》说“真名士自风流”。真性情,才称真名士,当代名士岂能是“装”出来,是特权“潜规则”出来的?没有政治的独立,没有思想的独立,没有经济的独立,就不能成为真正的现代名士。 这些年,国学、儒学纷纷攘攘,好不热闹,更有官媒鼓吹用东方文明替代普世价值。我想,不管是东方文明还是普世价值,对现代人而言,取舍之道,是如何更有利于公平正义,更有利于共同富裕,更有利于捍卫自由和尊严。如果不能从国学故纸堆里,寻找名士风范之魂,给逼仄的心灵拓展一片魏晋天空,而只是多一些口水,自欺欺人,那么重提国学,就没有多大意义。 中国人的心灵,被禁锢太久了,太深了。没有思想自由,哪里文化自强?没有名士风范,哪来高山仰止?社会精英的言行风范,引导普罗大众的道德取向。一个潜规则充斥官场和学界的国度,名士风范的水袖,注定是甩不出新优雅来的。
有启发就赞赏一下
文章很赞,分享给好友
文章很赞,分享给好友
加载下一页跟帖
大家都在看
耶子的其他帖文
更多好看内容
不过瘾?!打开凯迪看更多精彩内容  中央编译局女博士常艳出名了。因为绯闻,因为扳倒了副部级的上司衣俊卿局长,因为一部长篇纪实博客。常艳和她口中“衣老师”的一段孽缘,成了网络哄客窥私的新话题,成了各路媒体反腐的新教材,成了当下人们打趣、调侃、戏说、批判的新桥段。  最初看到新闻,没太在意。一个女博士和导师的绯闻,在中国举不胜举,知识界风流不足,下流有余。官员的风流事,如江河奔流,滔滔不绝,好像不养个二奶、三奶,就不算是官场翘楚。  在微博看网友议论,常艳那篇纪实博客,文采很好,本应是一个畅销书作家,去研究马列,下场如此不堪,可惜了。还有网友评论说,她的人格,是马克思主义与台湾情爱作家琼瑶的奇特混合。  这些评论,陡然激起我阅读常艳那篇长文的浓厚兴趣。下载后,洋洋十二万字,认真读完,给我心灵强烈的震撼。  震撼之一,揭开了中央编译局堂皇而神秘的面纱,看到锦绣华服里藏着的那么多虱子。在常艳笔下,整个编译局,除了俞可平副局长,“我不认识他,且发自内心尊重他,一切优秀的人与事,都值得我尊重”,其他人包括一些知名学者,几乎都在权力、名利和私欲中匍匐,人格扭曲。借用钱江晚报的评论,“满嘴马列满腹盗娼”。所谓的殿堂,其实是虚假的伪装。其真身是权力的交换,看上去满腹的经纶,听起来满嘴的马列,剖肚之后,尽是男盗女娼。  震撼之二,曝光了御用学者的学术使命和生活方式。常艳的“小说”,比当下许多中国作家的小说,都精彩多了。她以女人特有的细腻、白描般写实的笔触,生动讲述了那些马哲宣传界大佬们天天在忙些什么。开会,考察,演讲,编译,一个个光鲜闪耀,忙得骨头缝里冒油,想方设法给政策路线讲话,搞课题,找经费,争名位。当然,也不忘忙里偷闲,用权力和影响力玩女人。他们的学术任务,就是把领导讲话吹捧成伟大文献,把经典文献解读成领导的成功实践。  震撼之三,常艳批判体制的水平,足以让公知们汗颜。她在文中《总结篇》,非常理性地写道:“衣老师是个优秀得让人炫目的男人,同时也是个虚伪的人,谦谦君子的外表之下是颗冰冷的心,多年的政治生涯决定的。他抗拒过这份感情,我也抗拒过。起初,我认为自己不配与他在一起,现在不这么认为了。我们不是没有感情,但彼此都恨着对方。命运、制度毁了这一切。”  常艳还一针见血剖析了中国官员与情人的那点事:为什么中国的官员十个出事九个有情妇、二奶、小三,且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情妇反水,而落马?一般只有一个女人的官员,出事的可能性小。那些色胆包天、贪得无厌的官员,又没有能力摆平女人的,才会招致毁灭。最可怕的是,将一堆女人弄到一块儿。女人天性敏感,不出事都难。要么这个男人给予女人的足以让她满足(包括情感的、物质的),要么这个女人愿意纯纯地爱着他。像我这样的很多,被以某种条件作为筹码“潜规则”。一旦上了这条船,便容不得你轻易下去。周遭的一切、自己的不甘,都慢慢让事情越走越远。  常艳更力透纸背地写道:可恶的世界!不止在这里,在很多地方都是如此,钱权交易、权色交易。一方面做着权力的忠实奴仆,执行主子的意旨;另一方面,又偷偷煽风点火,看个热闹或为自己捞点什么。  震撼之四,常艳纪实全文,对别人不留面,对自己不留情。如实娓娓道来,毫无掩饰,就像卢梭一样。当时我是什么样的人,我就写成什么样的人:当时我是卑鄙龌龊的,就写我的卑鄙龌龊;当时我是善良忠厚的,就写我的善良忠厚;当时我是色欲横流的,就写我的色欲横流;当时我是刁钻闹腾的,就写我的刁钻闹腾。  常艳以惊人的勇气和坦率,对中央编译局相关人物和事件逐一点名陈述,对她和“衣老师”孽缘如纪录片一样平铺直叙。已婚的她详细叙述“衣常孽缘”,包括为进入编译局工作能够拿到北京户口,曾多次向衣行贿数万元,甚至以身相许,两人先后在多间酒店开房十七次,并获得衣俊卿一百万元人民币掩口费等。她毫不避讳,赤露露把自己的经历和灵魂,献给每一个读者。  常艳写道:“哪里都有潜规则,而我则亲身尝试一把。我已经、并且还会为此付出惨痛代价。这是一个悲剧,我是个牺牲品,衣老师也是。我只不过是告诉大家,“皇帝的新衣”在哪里,以不要脸、不要命的勇气,揭开了中国学术圈潜规则之冰山一角。”她接着哀叹:“恰逢北大邹恒甫爆料一事刚出,他期待半年到一年内,在改善中国高校、学术界的师生关系方面,会有个大的转变。我也期待!我本身就是个牺牲品,为自己的悲哀感到沮丧。”  常艳非常清楚写纪实长文的后果,是“亲手毁掉了自己,以一种短、平、快的方式毁了,而我已无心力被慢慢折磨。”她要给自己在中央编译局沉浮的卑鄙龌龊,一个自我毁灭的教训。  看完常艳的纪实长文,掩卷沉思。对衣俊卿恨不起来,网友认为衣俊卿在中国当前的体制中绝对算是个相对的好人,吃过苦、下过乡、当过木匠,在体制内熬多少年,才出人头地。他好像没有贪污多少钱,支付常艳索要的一百万,是瞒着老婆,向两个朋友拆借应急的。  对常艳也恨不起来,不苟同网友骂她是个“病态坏女人”。在我看来,常艳有美好生活的梦想,有人性的优点和劣根,有女人的一切欲望。让我最感怀的,是她的内心深处,有善恶分明的判断、对自己的真实忏悔和良知,这是常艳人格的闪光点。  从人性角度去思考,常艳纪实长文,无疑是一部中国版的卢梭《忏悔录》。卢梭开篇写道:“不管末日审判的号角什么时候吹响,我都敢拿着这本书走到至高无上的审判者面前,果敢地大声说:‘请看!这就是我所做过的,这就是我所想过的,我当时就是那样的人。无论善和恶,我都同样坦率地写了出来’。请您把那无数的众生叫到我跟前来!让他们听听我的忏悔。然后,让他们每一个人在您的宝座前面,同样真诚地披露自己的心灵,看看有谁敢于对您说:‘我比这个人好!’”这一个“好”字,是如此震憾人的心灵,又是如此悲哀。  这一段话,像极了耶稣对恶意诽谤一个妓女的法力赛人说的话一样:你们当中谁若没犯过罪,就可以打她。结果,众人一个个丢下石头,低首离去。
  如今,常艳博士“不要脸、不要命”的忏悔勇气,一点也不比卢梭逊色。当今中国,有谁还能像常艳一样真实忏悔?那些只懂得口诛笔伐的文人,有谁会撕开自己的心口,看看自己有没有卑鄙龌龊,欲望横流?  一个不懂哲学的人难以成为一名作家,而一个真正的作家本身就应该是一个哲人。也许,常艳博士的最佳人生定位,是一个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而不是一个平庸的马列主义学者。上帝造人的时候,给我们一双眼睛,看外部的世界,审视内心的智慧之眼,则是这颗忏悔的心。如果说读蒙田让人心灵安详闲适,读卢梭则使人满怀悲悯,那么,我们读常艳一丝不挂的灵魂,仅仅是读到体制,读到腐败,读到堕落,读到自私,还能不能读到更多的人性,更多的自己呢?  卢梭在《忏悔录》写道:这是世界上绝无仅有、也许永远不会再有的一幅完全依照本来面目和全部事实描绘出来的人像。常艳的自我忏悔,也同样“世界上绝无仅有”,可谓是所有中国精英的道德镜子。  “忏悔吧!”当年卢梭这句呼唤,也应该成为当代中国精英、乃至所有中国人自我审视的一句呐喊。一个民族,只有内省才能伟大;一个人,只有内省才能卓越。对比西方,中国人向来缺乏忏悔的文化传统。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我们的国家经历过太多浩劫,我们的民族也有许多劣行,但为什么在我们的文学中,却看不到一部足以警醒世人的忏悔录呢?思之再三,是中国文化素有“扬善”、“隐恶”的历史习惯,缺少一种“悲悯情怀”和“忏悔意识”,不敢直面自己的灵魂,不敢把自己的内心展示给世人,尤其是现代中国革命文化,给国人心灵裹上了一件假大空的外衣。这也是当代中国没能出思想文化大师的致命因素。  当代中国知识精英,敢于批判社会阴暗面,敢于痛骂政府和官员,却没有勇气面对自己真实的灵魂,不敢说真话,害怕将自己卑劣的另一面,暴露在世人人前。说一套,做一套,成为当下中国从庙堂到江湖都蔓延的道德病灶。缺失内省精神和忏悔意识,也是导致当下中国乱象丛生、恶行不断的文化病根。而虚假和浮躁,急功近利,则让国人对中国文学和学术研究,愈来愈不看好。很多作家和学者,既没有勇气去审视自己的内心,又没有耐性去进行纯粹的思想原创,在“商品经济”大潮面前迷失了思索方向,在“官本位”幽灵前失去了独立人格。这种骨子里的侏儒基因,决定了他们成不了文坛巨人、文化大师。  反思和忏悔,是美丽的痛苦,是人性的复苏。中国的进步,离不开政治文明和国民道德。在此意义上,我要大逆不道,给常艳博士“不要脸、不要命”的自我忏悔,行一个注目礼。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楼主 好人  给链接一下原文
  天涯论坛 & 天涯杂谈 [我要发帖]  女博士小说曝光“御用学者”生活:谁还能像常艳一样真实忏悔!(转载)楼主:modentic 时间: 20:34:00 点击:0 回复  沙发欣赏这句:  知识界风流不足,下流有余
  说的我想看看了
  @年楚河 1楼   楼主 好人  给链接一下原文  -----------------------------  /linquanpinggu/item/5c13d6251f40fa  一朝忽觉京梦醒,半世浮沉雨打萍--衣俊卿小n实录
  同情常艳,敢于真实写自己,实际上,我们每个人将真实的自己的想法写出来,也会吓自己一跳
  顶  
  同情常艳,为衣局惋惜!
  听听样品  
  前文也看过,后来常艳的道歉信也看了,说是自己精神抑郁若干,然后自编自导的小说类云云。。。。  昨天突然看到说衣被双规了,才想,原来如此,常的反复是败笔,如果她能再一次书写她为何出炉道歉信的始末,才能取信大众。
  @modentic +1
  现代官场现形记
  顶楼主,写的太好了  对这两个人,真是恨不起来
  美帝国主义派来卧底滴余则成式人物!!
  日,常艳再度提到了:   “想整衣老师的人不是我,我恰好在特定的时期被作为一颗“棋子”了,具体谁运作,大家心里有数(但请别扯上副局长,我不认识他,且发自内心尊重他,一切优秀的人与事,都值得我尊重。但这并不妨碍我与衣老师有一份源于潜规则的感情。”
  我只想问问常艳,为什么要说不认识副局长?你是正局的女人啊,为什么一定要说不认识副局长?
  难得糊涂()
  白心。留白。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常艳 用嘴弄出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