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具备法人资格新闻资格的发布新闻违反了什么法律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高效准确地分析、诊断出设备故障,指导、安排机、电维修人员工作。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德国新闻法律
下载积分:3000
内容提示:德国新闻法律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30|
上传日期: 19:39:01|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30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德国新闻法律
官方公共微信中国新闻发展公司与北京北广传媒出版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发行权合同纠纷案二审 民事判决书(2006)高民终字第182号 - 判裁案例 - 110网
您的位置: &&
&& 案例正文
中国新闻发展公司与北京北广传媒出版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发行权合同纠纷案二审 民事判决书(2006)高民终字第182号
&&上诉人(原审被告)中国新闻发展公司,住所地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西大街57号。
&&法定代表人崔景明,总经理。
&&委托代理人刘爱义,北京市爱义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北京北广传媒出版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住所地北京市崇文区安乐林路18号203室。
&&法定代表人马朝军,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胡洁,北京市亿中律师事务所律师。
&&上诉人中国新闻发展公司(简称新闻发展公司)因发行权合同纠纷一案,不服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05)一中民初字第11391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日受理本案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上诉人新闻发展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刘爱义,被上诉人北京北广传媒出版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北广传媒出版公司)的委托代理人胡洁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判决认定:北广传媒出版公司(乙方)与新闻发展公司(甲方)于日就甲方授予乙方全权代理《中国政府机构名录》版(简称《名录》)中文简体字、中央卷、地方卷一书发行事宜签订协议书,约定:甲方承诺享有《名录》的著作权,包括作品的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使用权、许可使用权、转让权、获得报酬权,并受出版社委托享有《名录》的总发行权。甲方委托乙方独家代理《名录》中文简体版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发行事宜。《名录》独家发行权的图书价款为人民币200万元。合同签订后,北广传媒出版公司于日向新闻发展公司支付200万元,新闻发展公司向北广传媒出版公司出具了盖有其财务专用章的发票,该发票载明的收费内容为发行权。
&&日,中央文献出版社(简称文献出版社)与新华社《中国政府机构名录》编辑部(简称编辑部)签订图书编辑出版销售合同,约定:文献出版社享有2005年版《名录》的专有出版权,……编辑部作为2005年版《名录》的编著者享有《名录》的著作权。文献出版社委托编辑部承担2005年版《名录》的主要发行业务。……文献出版社应在编辑部提交书稿15日内,向编辑部提供《名录》的编辑出版手续和印刷手续。
&&日,文献出版社与北京京都六环印刷厂签订《名录》一书的印制委托书,在该委托书的总发行单位名称一栏中载明的单位名称为文献出版社,印数为45 000册。
&&日,北广传媒出版公司与北京京都六环印刷厂订立《名录》印刷合同,印数为12 000套。
&&日,文献出版社与新闻发展公司就《名录》一书签订出版物征订发行委托书。同日,北广传媒出版公司给新闻发展公司出具说明,内容为“北广传媒出版公司与新闻发展公司关于出版发行版《名录》一书的合作事项,新闻发展公司已圆满完成工作任务”。日,文献出版社又与北广传媒出版公司就《名录》一书签订出版物征订发行委托书。
&&《名录》一书版权页载明,该书由新华社《中国政府机构名录》编辑部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新华书店经销,北京京都六环印刷厂制版印刷,2004年12月第一版,2004年12月第一次印刷,印数12 000册,定价1680元。
&&新闻出版公司于日在新华书店西城分店购得《名录》一套,价格为1512元。
&&另查,新华社《中国政府机构名录》编辑部为新闻发展公司内设机构,无独立的财产、帐号、人员编制及组织机构,不具备法人主体资格。
&&在一审开庭审理过程中,双方当事人确认《名录》一书共印制12 000套,新闻发展公司已按合同约定获得样书500套。北广传媒出版公司自认《名录》一书现剩余11 500套,仍置放于北京京都六环印刷厂。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认为:新闻发展公司在协议书中明确向北广传媒出版公司授权全权代理《名录》一书的发行,并向北广传媒出版公司明示其系受出版社委托享有《名录》一书的总发行权,同时委托北广传媒出版公司独家代理《名录》一书在中国大陆的发行事宜。然而,根据国务院颁布并于日施行的《出版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第二、三款规定,我国对报纸、期刊、图书的总发行业务(发行权)及批发业务的管理,实行的是严格的审核许可制度,而并非自愿的登记制度。上述规定具有强制性,违反者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新闻发展公司违反禁止性规定,在明知没有资格接受出版社委托的情况下,仍与北广传媒出版公司签订协议书并收取发行权费,主观过错明显,该过错责任直接导致双方所签协议书因违反行政法规及相关部门规章而无效。新闻发展公司应当返还已经收取北广传媒出版公司向其支付的发行权费200万元。
&&北广传媒出版公司作为具有图书经营业务的经营单位,对于相关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中的禁止性规定应当是完全清楚的。然而其在没有验证新闻发展公司是否具有相关资格的情况下,仍与新闻发展公司签订协议书并向其支付发行权费,主观上亦具有过错,因此北广传媒出版公司对由此产生的损失亦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北广传媒出版公司向印刷厂及纸制品厂支付印刷及包装费,上述费用共计 1 317 000元应由北广传媒出版公司自行承担。另鉴于目前尚存《名录》11 500套,总码洋达1932万元,该书系合法出版物,并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且北广传媒出版公司已获得文献出版社的发行委托书,北广传媒出版公司可以通过对《名录》一书的销售弥补损失。至于因该版《名录》的时效性因素可能导致该书难以销售或销售数量下降而造成的损失,应由北广传媒出版公司自行承担。
&&综上,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第五十八条之规定,判决:(一)确认北广传媒出版公司与新闻发展公司于日就《中国政府机构名录》一书发行事宜达成的协议无效。(二)新闻发展公司返还北广传媒出版公司发行权费二百万元;(三)驳回北广传媒出版公司其他诉讼请求。
&&新闻发展公司不服一审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请求撤销原审判决第一项、第二项,驳回北广传媒出版公司的诉讼请求。其理由是:1、新闻发展公司作为著作权人,有资格接受出版社的委托联系发行事宜,双方签订的协议书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应属合法有效。一审判决关于新闻发展公司违反禁止性规定,在明知没有资格接受出版社委托的情况下,仍与北广传媒出版公司签定协议书并收取发行权费,主观过错明显,该过错责任直接导致双方所签协议书因违反行政法规及相关部门规章而无效的认定是错误的。2、新闻发展公司拥有《名录》的著作权以及基于著作权的受益权,在《名录》的实际出版发行过程中,中央文献出版社从来没有向新闻发展公司直接支付有关著作权的使用费,一般都是由新闻发展公司实际联系有关的发行事宜并向批发商收取费用,这种方式中央文献出版社也是认可的。一审判决对二百万元费用的性质认定事实不清,判决返还没有法律依据。3、一审法院在认定北广传媒出版公司已经实际获得了发行代理权的情况下仍判决新闻发展公司返还已支付的二百万元费用,导致北广传媒出版公司印刷并无偿发行了《名录》,却没有向《名录》的著作权人和总发行人支付任何费用,是显失公平的。北广传媒出版公司服从一审判决。
&&经审理查明:北广传媒出版公司(乙方)与新闻发展公司(甲方)于日就甲方授予乙方全权代理《中国政府机构名录》版(简称《名录》中文简体字、中央卷、地方卷)一书发行事宜签订协议书,约定:甲方承诺享有《名录》的著作权,包括作品的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使用权、许可使用权、转让权、获得报酬权,并受出版社委托享有《名录》的总发行权。甲方委托乙方独家代理《名录》中文简体版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发行事宜。《名录》独家发行权的图书价款为人民币200万元。……甲方应向乙方提供合法、真实、准确、经出版社审定通过的、可制作《名录》胶片的资料(包括版面及封面设计、文字内容、版权页、书号)。……甲方负责联系新华社系统的报刊,刊登本书的宣传资料,其相关费用由乙方负担。甲方负责办理出版社的准印手续和委托发行手续,并在交付《名录》制作资料的同时,将上述手续交付给乙方。……乙方应按合同约定履行向甲方交付图书价款的义务,乙方享有本合同约定的《名录》中文简体字版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代理的发行权。乙方享有的权利以本合同约定为限。……乙方负有《名录》的印刷及发行义务,并承担全部费用。乙方与印刷厂直接签订印刷合同,第一次印刷出书后10日内,乙方应向甲方交付500套样书。合同有效期至日……。此外双方还就付款方式及违约责任的承担等内容进行了约定。合同签订后,北广传媒出版公司于日向新闻发展公司支付200万元,新闻发展公司向北广传媒出版公司出具了盖有其财务专用章的发票,该发票载明的收费内容为发行权。
&&日,文献出版社与编辑部签订图书编辑出版销售合同,约定:文献出版社享有2005年版《名录》的专有出版权,……编辑部作为2005年版《名录》的编著者享有《名录》的著作权。文献出版社委托编辑部承担2005年版《名录》的主要发行业务。……文献出版社应在编辑部提交书稿15日内,向编辑部提供《名录》的编辑出版手续和印刷手续。编辑部在合同签订后向文献出版社支付26 000元。
&&日,文献出版社与北京京都六环印刷厂签订《名录》一书的印制委托书,在该委托书的总发行单位名称一栏中载明的单位名称为文献出版社,印数为45 000册。
&&日,北广传媒出版公司与北京京都六环印刷厂订立《名录》印刷合同,印数为12 000套,交货日期为日。该合同约定的印刷、装订等费用共计1 441 193元。日至日,北广传媒出版公司先后向北京京都六环印刷厂支付《名录》一书的印刷费共1 324 193元,其中日的印刷费发票由于北广传媒出版公司未提交原件自行撤回,该发票载明的金额为124 193元。此外,北广传媒出版公司还分别于日至日,先后向北京市幸运河纸制品厂支付包装《名录》一书用纸箱款共计117 000元。上述金额共计1 317 000元。
&&日,文献出版社与新闻发展公司就《名录》一书签订出版物征订发行委托书,出版单位名称一栏载明的单位名称为文献出版社,发行单位一栏载明的单位名称为新闻发展公司,定价为1680元/套,计划出版时间为2004年12月, 在该出版物征订发行委托书受托方经办人姓名一栏签字确认的系新闻发展公司工作人员万明珍。同日,北广传媒出版公司给新闻发展公司出具说明,内容为“北广传媒出版公司与新闻发展公司关于出版发行版《名录》一书的合作事项,新闻发展公司已圆满完成工作任务”。日,文献出版社又与北广传媒出版公司就《名录》一书签订出版物征订发行委托书,出版单位名称一栏载明的单位名称为文献出版社,发行单位一栏载明的单位名称为北广传媒出版公司,定价仍为1680元/套,计划出版时间为2005年4月。在该出版物征订发行委托书受托方经办人姓名一栏签字确认的仍系新闻发展公司工作人员万明珍。
&&《名录》一书版权页载明,该书由新华社《中国政府机构名录》编辑部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新华书店经销,北京京都六环印刷厂制版印刷,2004年12月第一版,2004年12月第一次印刷,印数12 000册,定价1680元。
&&新闻出版公司于日在新华书店西城分店购得《名录》一套,价格为1512元。
&&另查,新华社《中国政府机构名录》编辑部为新闻发展公司内设机构,无独立的财产、帐号、人员编制及组织机构,不具备法人主体资格。
&&再查,新闻发展公司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载明,新闻发展公司的经营方式为:编辑、翻译、制作、自销、展销、咨询、服务。经营范围(主营):编辑、翻译、新闻资料、图册和书刊;组织记者招待会、新闻发布会;技术转让和维修服务;组织各种文化、体育、企业公共关系、产品展览及展销活动;企业形象策划、咨询;信息咨询;人才培训。兼营:新闻采访相关设备、印刷设备、纸张、工艺品的销售。北广传媒出版公司于日获得北京市新闻出版局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其具有从事图书、期刊、报纸的经营业务资格,有效期至日。
&&在一审法院庭审过程中,双方当事人确认《名录》一书共印制12 000套,新闻发展公司已按合同约定获得样书500套。北广传媒出版公司自认《名录》一书现剩余&&&&&&11 500套,仍置放于北京京都六环印刷厂。
&&在本院审理过程中,文献出版社出具《情况证明》,内容为:我社享有《名录》的总发行权,新闻发展公司享有《名录》的著作权。为了有利于发行,我社与新闻发展公司协商,由新闻发展公司替我社与发行单位签订发行代理协议,发行单位支付给新闻发展公司的发行费,将直接作为我社支付给新闻发展公司的《名录》的著作权费。
&&上述事实,有协议书、发行权费发票、出版物征订发行委托书、新闻发展公司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北广传媒出版公司的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图书编辑出版销售合同、图书期刊印制委托书、印刷合同、北广传媒出版公司支付印刷费及纸箱费的发票、《名录》一书的版权页、北广传媒出版公司向新闻发展公司出具的说明、新闻发展公司购买《名录》一书的发票、中央文献出版社出具的《情况证明》及双方当事人的陈述等证据在案佐证。
&&本院认为:我国合同法第七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第五十二条第(五)项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订立的合同应为无效合同。
&&本案中,新闻发展公司在与北广传媒出版公司的协议书中明确其系受出版社委托享有《名录》一书的总发行权,同时委托北广传媒出版公司独家代理《名录》一书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发行事宜。根据国务院颁布并于日施行的《出版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第二、三款规定,从事报纸、期刊、图书总发行业务的发行单位,经国务院出版行政部门审核许可,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领取营业执照后,方可从事报纸、期刊、图书总发行业务。从事报纸、期刊、图书批发业务的发行单位,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出版行政部门审核许可,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领取营业执照后,方可从事报纸、期刊、图书的批发业务。因此,我国对报纸、期刊、图书的总发行业务的管理,实行的是严格的审核许可制度,上述规定具有强制性。新闻发展公司和北广传媒公司所签协议书违反了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应属无效。
&&新闻发展公司明知其不具备图书总发行的资质,却受出版社的委托,以自己的名义作为总发行权人与北广传媒出版公司签订涉及总发行权的发行合同,主观过错明显。北广传媒出版公司作为具有图书经营业务的经营单位,对于相关法律和行政法规中的强制性规定亦应清楚;从发行协议约定的内容看,其对于新闻发展公司不具备相关总发行的资质亦是完全清楚的,但其仍然与新闻发展公司签订协议书,其在主观上亦具有过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八条的规定,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根据上述规定,新闻发展公司应当返还已经向北广传媒出版公司收取的发行费200万元,因此而受到的经济损失自行承担;北广传媒出版公司应当承担其向印刷厂及纸制品厂支付的印刷及包装费等经济损失。
&&关于北广传媒公司已经印刷的《名录》一书的销售问题,因涉及北广传媒公司与中央文献出版社之间的法律关系,本院对此不予处理。
&&综上,一审判决认定事实基本清楚,适用法律基本正确。新闻发展公司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其上诉请求本院不予支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一审案件受理费二万七千二百九十五元,由北京北广传媒出版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负担七千二百八十五元(已交纳),由中国新闻发展公司负担二万零一十元(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交纳);二审案件受理费二万七千二百九十五元,由中国新闻发展公司负担(已交纳)。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判&&长&&刘&&辉
&&代理审判员&&张冬梅
&&代理审判员&&岑宏宇
&&二 ОО 六 年 五月 十八 日
&&书&&记&&员&&陈&&明
==========================================================================================
==========================================================================================
相关判例: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无锡推荐律师
最新已解决问题
热门裁判文书
按地域找律师第四章《新闻法规》练习题
我的图书馆
第四章《新闻法规》练习题
第四章《新闻法规》练习题  (一)单选题  1.我国《宪法》第()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A)A.35 B.38 C.41 D.47 2.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是(B)。A.肖像权 B.人格尊严权C.人身自由权 D.荣誉权 3.良好的名誉首先取决于个人的(B)。A.地位身份 B.良好表现 C.学历 D.经济收入  4.公民或法人应受社会与公众公正评价的权利,是(C)。  A.评价权  B.荣誉权  C.名誉权  D.形象权  5.人格尊严权集中体现为。(C)  ①生命健康权②自由权③名誉权  ④肖像权⑤姓名权⑥隐私权  A.①④⑤⑥  B.①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②③⑤⑥  6.名誉权主要表现为。(A)  ①名誉获得权②名誉利益支配权  ③名誉维护权④名誉收益权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7.大学女同学甲和乙是同宿舍好友,后甲参加某选秀节目,引发舆论  关注。乙未经甲同意将甲数张生活照片刊登在乙的新浪博客中,其中  有几张甲的照片敞胸露背显得不雅,丙媒体在刊发甲的相关新闻报道  时未经甲乙同意,使用了其中数张照片,注明“照片来自乙博客”。  丙报道刊出后,引发了一些网民对甲的贬损评价。下列哪一选项是正  确的?(A)  A.乙侵犯了甲的肖像权  B.乙侵犯了甲的名誉权  C.丙侵犯了甲的肖像权  D.丙侵犯了甲的名誉权  8.张三和李四是大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加载全文  学同学,张三对李四不满,写了一份丑化李四的短  文发布在其在某网站开设的微博上。李四发现后联系某网站要求删除  该微博,某网站不予理会,致使李四遭受的损害扩大。关于扩大损害  部分的责任承担,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C)  A.张三承担全部责任  B.某网站承担全部责任  C.张三和某网站承担连带责任  D.张三和某网站承担按份责任  9.甲到乙医院做隆鼻手术效果很好。乙为了宣传,分别在美容前后对  甲的鼻子进行拍照(仅见鼻子和嘴部),未经甲同意将照片发布到丙  网站的广告中,介绍该照片时使用甲的真实姓名。丙网站在收到甲的  异议后立即作了删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C)  A.乙医院和丙网站侵犯了甲的姓名权,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B.乙医院和丙网站侵犯了甲的姓名权,应承担按份赔偿责任  C.乙医院侵犯了甲的姓名权  D.乙医院和丙网站侵犯了甲的姓名权和肖像权,但丙网站可免于承担  赔偿责任  10.甲乙之间有矛盾,乙为发泄对甲的不满,将甲的头像 PS 为纹格青  灰底色,导致甲看起来比较阴森恐怖,然后发布在网络上。乙的行  为。(B)  A.是合法行为  B.侵犯了甲的名誉权  C.侵犯了甲的肖像权  D.侵犯了甲照片的财产权  11.a 地某报刊登了本报记者甲采写的对公民乙不利的报道。乙欲状  告报社。乙户籍在 b 地、常住在 c 地,暂住在 d 地。乙可以在下列哪  些地方起诉?(D)  A.只能在 a  B.只能在 a 或 b  C.可以在 a 或 b 或 c  D.可以在 a 或 b 或 c 或 d  12.某媒体刊发了本媒体记者张某采写的对某公民不利的报道。某公  民欲状告该媒体。公民可以起诉?(B)  A.只能是媒体  B.可以是媒体或记者张某  C.只能是记者张某  D.必须是媒体和记者张某  13.某网民在其博客中发文章披露称 20 年前被医院宣布为因肺病去  世的某演员其实是因身患艾滋病而病故。博文中除称该演员当年症状  类似艾滋病发作,且有圈内传说该演员曾经吸毒外,此外再没有就此  提出充足证据。此文随后被众多网站转载,反响激烈。演员父母、兄  妹和妻子对该网民、转载的网站提起名誉权诉讼。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D)  A.某演员已去世 20 年,并不具有名誉权,所以法院应该驳回起诉  B.就算起诉,也只有该演员的父母和妻子有起诉资格,其兄妹不具有  起诉资格  C.就算起诉,也应该以隐私权起诉,不应该以名誉权起诉  D.法院应该受理此起诉  14.某女大学生为某摄影师充当模特,双方未对照片的发表和使用作  出约定。后摄影师将大学生的裸体照片以人体艺术照的形式出版发行,  致使大学生受到亲友指责。对此,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A)  A.摄影师发表照片侵犯了大学生的隐私权  B.摄影师发表照片已取得大学生的默示同意,不构成侵权  C.大学生是照片的合作作者,摄影师发表照片应向大学生支付报酬  D.摄影师是照片的著作权人,出版发行该照片是合法行使著作权的行为  15.网民“老大难”,在甲网站发表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难》,乙  出版社的《网络热门小说集》收录该小说,丙教材编写单位将该作品  作为范文编入《语文》教材,丁文学网站转载了该小说。乙、丙、丁  均未征得网民“老大难”同意。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C)  A.网民在甲网站署名方式不合法  B.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难》在甲网站发表不算正式发表,在乙出  版社出版发行才算正式发表  C.丙可以不经该网民同意使用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难》,但应当  按照规定支付报酬  D.丁网站未经该作者和甲网站同意而转载,构成侵权行为  16.根据相关规定,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终审判决,如有不同意见,  媒体正确的做法是(C)。  A.可以公开报道不同的意见  B.可以公开报道但需客观全面反映各方意见  C.不能公开报道,但可在内部提出或登内参反映  D.不能报道  17.关于媒体的消息来源保密,错误的说法是。(D)  A.媒体应当尊重消息来源的保密要求,承担不披露其真实身份的责任  B.我国内地在法律上还没有明确地规定消息来源保密  C.消息来源保密是媒体开展好批评报道的必要条件  D.法律应该对消息来源的披露豁免权进行保护,这种保护是绝对的  18.某报记者 A 想竞聘记者部主任,但他的“威望”不及同事 B,为  了竞聘成功,A 捏造并在同事之间传播 B 有小三的“隐私”诋毁 B。A  的行为侵犯了B 的。(D)  A.选举权  B.荣誉权  C.隐私权  D.名誉权  19.下列哪条不是新闻传播侵害名誉权的抗辩事由?(A)  A.记者的职务行为  B.报道源自国家机关公开的职权行为  C.新闻内容真实  D.公正评论  20.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侵害他人隐私权的行为是。(C)  A.对某官员的情妇进行“人肉搜索”  B.在博客中公布朋友的病情  C.公安局为缉拿罪犯而公布犯罪分子的情况  D.窥视某名人私生活并公开传播以资炫耀  21.下列哪项不属于隐私?(C)  A.公民的私人信息、个人资料  B.公民的私人活动  C.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及简历  D.自然人的生命信息和遗传基因密码  22.根据《保守国家秘密法》,国家秘密是指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依照法定程序确定,限定在的人员知悉的事项。(C)  A.一定行业内、一定级别内  B.一定地区内、一定级别内  C.一定时间内、一定范围内  D.一定时间内、一定地区内  23.某位不太知名的年轻女演员 A 主动约请某电视台记者 B,称某知  名大牌导演 C 频频性骚扰她,并以让她出演女主角为诱饵与她多次发  生过性关系。女演员没有提供相应证据,但称会在法庭上出具有力证  据。记者 B 没有联系上导演 C,便将演员 A 的谈话在电视上如实播出。  后导演 C 起诉,法院查实,演员 A 的说法没有有力证据支持,构成对  导演C 的侵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演员A单独承担侵权责任  B.演员A和记者B平均承担侵权责任  C.演员A承担大部分侵权责任,记者B承担小部分侵权责任,电视台  不承担侵权责任  D.演员A和记者B、电视台都要承担侵权责任  24.某报社记者 A 与自称是一家国际知名大公司 B 的员工 C 通过网络  QQ 聊天,员工 C 抱怨公司经常加班,但不按照劳动法支付报酬,简  直是比资本家还黑心。A 据此撰写出批评 B 公司违反劳动法的报道,  由于B 公司备受社会关注,报道引起舆论强烈反响,造成 B 公司经济  损失。B 公司起诉记者 A,并索赔数千万,远远超过记者 A 的赔偿能  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B公司有权起诉记者A  B.索赔数千万简直是勒索,法院不应该受理此案  C.记者 A 的行为是职务行为,所以应该起诉报社,而不应该只起诉记者 A  D.记者 A 的行为是职务行为,应该起诉报社和记者 A  25.根据相关规定,是我国集中统一的新闻发布机关,承担着发布重要政务新闻的职能。(D)  A.人民日报社  B.中央电视台  C.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D.新华通讯社  26.根据 2012年元旦起施行的《&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我国电视台在电视剧中插播广告的规定是。(D)  A.每集电视剧中只能插播两次、每次不超过 60 秒的广告  B.每集电视剧中只能插播一次不超过 90 秒的广告  C.每集电视剧中只能插播一次不超过 90 秒的公益广告,不得插播商业广告  D.不得在每集(以四十五分钟计)中间以任何形式插播广告  27.如媒体不使用气象部门提供的气象信息,随意播报气象预报,按  《气象法》规定,由有关气象主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  最高元的罚款。(C)  A.2万  B.3万  C.5万  D.10万  28.根据《出版管理条例》,在我国设立出版单位应当具有元以上的  注册资本和固定的工作场所。(B)  A.10 万  B.30 万  C.50 万  D.100 万  29.广播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电视剧审查机构,负责电视剧审查工作。  审查机构应在收到送审材料天内提出修改、删剪意见或审查结论。(C)  A.15  B.30  C.45  D.60  30.根据相关规定,各电视台每天播出的每套节目中,境外电视剧不  得超过电视剧总播出时间的。(C)  A.15%  B.20%  C.25%  D.30%  31.擅自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或者超出核定的服务项目从事互  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  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依据各自职权责令停止违法活动,并处的罚款。(A)  A.1 万元以上 3 万元以下  B.2 万元以上 4 万元以下  C.3 万元以上 5 万元以下  D.5 万元以上 10 万元以下  32.根据相关规定,报刊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后,要及时发表更正或答  辩,应自虚假失实报道发现之日起,。(B)  A.在其随后出版的最近一期报刊的头版上发表更正或答辩  B.在其随后出版的最近一期报刊的同等版位上发表更正或答辩  C.在不迟于随后出版的三期报刊内的头版上发表更正或答辩  D.在不迟于随后出版的三期报刊内的同等版位上发表更正或答辩  33.某报记者 2012 年 2 月 10 日编写虚假新闻,后被查证并通报批评。  2012 年 3 月 10 日,该记者的不良从业行为被新闻出版总署记录并列  入全国新闻采编人员不良从业行为记录查询系统。根据相关规定,该  记者在前不得从事新闻采编工作。(D)  A.2015 年 2 月9 日  B.2015 年 3 月9 日  C.2017 年 2 月9 日  D.2017 年 3 月9 日  34.根据相关规定,被列入不良从业行为记录的新闻采编人员重新获得  新闻采编从业资格后,年内再次违反新闻出版法规的,终身不得  从事新闻采编工作。(B)  A.2  B.3  C.4  D.5  35.申领新闻记者证的人员须具备的基本的学历条件是:。(A)  A.大学专科以上学历  B.文科类大学专科以上学历  C.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D.文科类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36.根据我国相关规定,报刊出版单位在其登记地以外地区设立的从  事新闻采访、组稿等活动的派出机构是。(A)  A.记者站  B.通联站  C.办事处  D.工作站  37.根据《报刊记者站管理办法》,报刊记者站站长须具有。(B)  A.中级以上职称并有 3 年以上新闻采编工作经历  B.中级以上职称并有 5 年以上新闻采编工作经历  C.副高级以上职称并有 3 年以上新闻采编工作经历  D.副高级以上职称并有 5 年以上新闻采编工作经历  38.根据《报刊记者站管理办法》,除报刊集团或拥有多家子报子刊的  报刊出版单位以该集团或报刊出版单位名义设立的记者站外,单家报  刊设立的记者站的驻站记者人数最多不超过人。(B)  A.3  B.5  C.8  D.10  39.根据《报刊记者站管理办法》,如申请设立记者站,报刊出版单位  及其已设立的记者站须在近内未出现过违反新闻出版法规、  规章的问题。(C)  A.半年  B.一年  C.两年  D.三年  40.根据我国相关规定,关于媒体实习记者的采访,正确的是。(A)  A.不得单独从事新闻采访,必须在持有新闻记者证的记者的带领和指导下  B.不得单独从事新闻采访,必须在办公行政人员的介绍和带领下并持  媒体的介绍信  C.可以单独从事新闻采访,但必须持该媒体为当次采访专门开具的介绍信  D.可以单独从事新闻采访,但必须持该媒体出具的该实习记者的身份证明  41.报刊刊载虚假失实报道致使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造成  严重社会影响的,新闻出版署或者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  版局可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或以下的罚款。(B)  A.5000 元  B.10000 元  C.30000 元  D.50000 元  42.根据我国相关规定,外国新闻机构的记者应当在抵达中国后  个工作日内,到外交部新闻司及其委托的地方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办  理注册手续。(C)  A.3  B.5  C.7  D.10  (二)多选题  1.我国《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  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这说  明。(ACD)  A.我国法律维护公民的人格尊严  B.人格尊严权在公民的人格权中居于首要地位  C.我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可辱  D.侵犯他人的人格尊严,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国家实行紧急状态期间与新闻传播相关的措施包括。(ABC)  A.新闻管制  B.通讯、邮政、通信管制  C.对重要新闻机构及其重要设施加强警卫  D.限制新闻记者人身自由  3.关于我国宪法对领土的效力,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BD)  A.领土包括一个国家的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以及它们的底  床、底土和上空(领空)  B.领土是国家的构成要素之一,是国家行使主权的空间,也是国家行  使主权的对象  C.《宪法》在国土所有领域的适用上无任何差异  D.《宪法》的空间效力及于国土全部领域,是由主权的唯一性和不可  分割性决定的  4.某医院在优生优育图片展中,未经性病患者甲同意展出其病历照片,  并在说明中用推断性语言表述该患者所患疾病系性生活不检点所致,  呼吁公众性生活要检点。虽然患者眼部被遮掩,也未署名,但有些观  众仍能辨认出患者甲。此案例中,医院侵害了患者甲的。(CD)  A.生命权  B.肖像权  C.名誉权  D.隐私权  5.某报社因侵犯某明星名誉权被法院判令对该明星赔偿损失、恢复名  誉、消除影响。此后,该报社既不上诉,又不履行该生效判决。该明  星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对此,法院可以采取哪些强制执行措施?(ABCD)  A.采取公告、登报等方式,将判决的主要内容公布于众,费用由该报社负担  B.对该报社社长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并拘留  C.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D.由报社支付迟延履行金  6.某网络博客上出现一篇辱骂某知名公司总裁 A 的文章,使用了“丑  陋的小人”、“超级大流氓”、“纯粹就是骗子”等言辞。这与公众  对A 的普遍认识不符,也使得 A 的名誉受到一定损害。从文章透露的  情况看,匿名博主 B 应该是 A 公司的员工。A 要求博客商 C 提供 B 真  实情况并删除该文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  A.博主 B 侵犯了 A 的名誉权  B.博客商 C 可以不提供博主 B 真实情况给 A,但应该删除该文章  C.博客商 C 既应该提供博主 B 真实情况给 A,也应该删除该文章  D.博客商 C 如删除该文章则不侵犯 A 的名誉权,如拒不删除则侵犯 A  的名誉权  7.甲女委托乙公司为其拍摄一套艺术照。不久,甲女发现丙网站有其  多张裸体照片,受到众人嘲讽和指责。经查,乙公司未经甲女同意将  其照片上传到公司网站做宣传,丁男下载后将甲女头部移植至他人裸  体照片,上传到丙网站。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BCD)  A.乙公司侵犯了甲女的肖像权  B.丁男侵犯了乙公司的著作权  C.丁男侵犯了甲女的名誉权  D.甲女有权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8.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包括。(BC)  A.买一些伟人的肖像挂在家中  B.某照相馆未经本人同意,把顾客相片挂在橱窗以招徕生意  C.发泄对某人的不满,丑化其肖像  D.某电视新闻中出现某市民在商场购物的画面  9.下列情形中,属于合理使用肖像权的是。(ABCD)  A.新闻报道中使用领导人的肖像  B.公安机关为缉拿犯罪分子在报刊上使用犯罪分子的肖像  C.为宣传义务植树活动使用植树者的肖像  D.寻人启事上使用失踪者的肖像  10.漂亮女青年丽丽因在一档电视相亲节目中言词犀利、自称就要嫁  “富二代”、明星而受到观众和网民关注,并引发舆论争议。某匿名  网民在多家网站首次发布了丽丽的大学期间相片、家庭背景、妇科病  史、恋爱史等信息,并有丽丽曾是某明星“小三”的情节,一时引发  网络舆论对丽丽的声讨。丽丽起诉相关网站,后经有关部门查实,匿  名网民是丽丽大学同学美美,两人在大学时有过矛盾,美美关于丽丽  的早期相片、家庭背景、妇科病史都属实,但关于丽丽的恋爱史及她  曾是某明星“小三”的情节纯属捏造。美美的行为侵犯了丽丽的哪些  权利?(CD)  A.荣誉权  B.肖像权  C.隐私权  D.名誉权  11.著作人身权包括:(ABC)  A.发表权  B.署名权  C.修改权  D.改编权  12.甲影视公司将其摄制的电影《你幸福吗》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转让  给乙网站,乙网站采取技术措施防范未经许可免费播放或下载该影片。  丙网站成功开发出规避乙网站技术防范的软件,供网民在丙网站免费  下载使用,大学生丁利用该软件免费下载了《你幸福吗》供个人观看。  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D)  A.丙网站的行为侵犯了著作权  B.大学生丁的行为侵犯了著作权  C.甲公司已经丧失著作权人主体资格  D.乙网站可不经甲公司同意以自己名义起诉侵权行为人  13.我国《著作权法》不适用于下列哪些情况?(ABD)  A.法院判决书  B.《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的官方中文译文  C.《伯尔尼公约》成员国国民的未发表且未经我国有关部门审批的境  外影视作品  D.奥运会开幕式火炬点燃仪式的创意  14.居住在 A 国的我国公民甲创作一部英文小说,乙经许可将该小说  翻译成中文小说,丙经许可将该翻译的中文小说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  并向丁杂志社投稿。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ACD)  A.甲的小说必须在我国或 A 国发表才能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  B.乙翻译的小说和丙改编的电影文学剧本均属于演绎作品  C.丙只需征得乙的同意并向其支付报酬  D.丁杂志社如要使用丙的作品还应当分别征得甲、乙的同意,但只需  向丙支付报酬  15.对正版的合法音像制品,下列哪些未经权利人许可的行为属于侵  权行为?(ABD)  A.甲航空公司购买后在飞机上播放供乘客欣赏  B.乙公司购买后进行出租  C.丙学生购买后用于个人欣赏  D.丁学生购买后将其上传到网络上  16.下列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法定刑最高可处死刑的是哪些罪行?(AD)  A.间谍罪  B.叛逃罪  C.颠覆国家政权罪  D.投敌叛变罪  17.隐性采访应当遵循以下哪些原则?(ABCD)  A.公共利益原则  B.别无他法原则  C.场合的公共性原则  D.减少道德损失原则  18.某商场在情人节举办了接吻大赛,接吻时间最长的一对情侣 B 和  C 获得了 2 万元该商场的现金抵用券。某报派记者 A 去采访报道,记  者A 拍得 B 和 C 接吻情形的照片数张,选用了一张刊登在报纸上,其  他照片则刊发于自己博客中。B 和 C 看到照片后,自感不雅,起诉报  社和A 侵犯其名誉权和肖像权,同时要求 A 删除博客中的照片。对报  社和A 的行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CD)  A.都侵害了 B、C 的肖像权和名誉权  B.都侵害了 B、C 的肖像权,但没有侵犯 B、C 的名誉权  C.报社及 A 在报上刊发照片的行为没侵权,因为是合法的新闻报道  D.A 在博客中发 B、C 的照片侵犯了其肖像权,但没有侵犯其名誉权  19.过去,记者们到某足球俱乐部训练和比赛场地采访从不需出示记  者证。俱乐部新领导 A 上任后,俱乐部要求记者采访必须主动出示记  者证,否则不允许入场采访,并在其网站上刊登出公告。一月后俱乐  部主办的一重要赛事开赛,有少数没有随身携带记者证的记者或没有  记者证的实习记者被阻挡在比赛场地外。某知名足球报记者 B 因此在  该报刊发言辞激烈的文章《A 俱乐部凭什么“封杀”记者》批评俱乐  部,称其一定是有什么猫腻见不得人,所以才不允许记者去采访;俱  乐部不让记者入场采访是侵犯了记者的采访权;并讽刺俱乐部“飞扬  跋扈”,辱骂 A 是个具有“臭衙门作风”的“跳梁小丑”。俱乐部和  A 起诉记者 B 侵犯了名誉权。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  A.A 俱乐部以查看记者证为借口,实际上是阻止记者的顺利采访,是  变相“封杀”记者  B.记者 B 侵犯了俱乐部和 A 的名誉权  C.记者 B 的评论文章是正当的舆论监督,没有侵权  D.记者应主动出示记者证,俱乐部 A 的行为并不违法  20.关于利用互联网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的犯罪,可以由哪些主体构成?(ABCD)  A.网站建立者  B.网站直接管理者  C.电信业务经营者  D.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  21.某大学女生 A、B 去某百货商场购物,商场保安怀疑她们偷了化妆  品,便对她们进行责问、盘查、搜包,但未发现“赃物”。继而又要  搜身,A、B 反对。但保安仍然将两名女生非法扣留达两个小时。事  后,两名女生向人民法院状告该商场侵权。法院经审理,判决该商场  向两名女生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并向两名女生付精神损  失抚慰金 4000 元。商场保安侵犯了两名女生的哪些权利?(AD)  A.人身自由权  B.荣誉权  C.隐私权  D.名誉权  22.下列哪种情形,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支付报酬就使用著作  权人的作品?(ABD)  A.为个人学习研究而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B.为评论某一作品而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C.将已经发表的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文字在国内出版发行  D.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23.甲电视台模仿某境外电视节目创作并录制了一档新娱乐节目,尚  未播放。某地区的数字电视频道乙贿赂甲电视台工作人员贺某复制了  该节目,将该节目抢先在数字电视频道播放。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BC)  A.乙侵犯了甲的播放权  B.乙侵犯了甲的复制权  C.贺某应当与乙承担连带责任  D.贺某应承担补充责任  24.下列哪些行为属于新闻传播侵犯姓名权?(ABD)  A.媒体为增加报道的权威性,谎称独家专访了某知名专家  B.电视节目在新闻报道中错误标注了被采访对象的姓名  C.媒体不允许为其投稿的作者使用笔名  D.记者在报道中无端批评某公民改变姓名的行为  25.关于新闻泄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  A.新闻泄密是指在新闻传播中泄露国家秘密的行为  B.新闻报道泄露企业商业机密属于新闻泄密的一种  C.新闻泄密的行为主体只能是新闻媒体及其从业者  D.媒体记者私下向间谍出售新闻采访中窥探到的国家秘密,也属于新闻泄密  26.根据相关规定,关于新闻出版保密工作,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BCD)  A.保密审查实行送审制度,即新闻出版单位和提供信息的单位,对拟  公开出版、报道的信息有可能涉及国家秘密的,都应当送交有关主管  部门或其上级机关、单位审定。  B.对涉及国家秘密但确需公开报道、出版的信息,新闻出版单位应当  向有关主管部门建议解密或采取删节、改编、隐去等保密措施,并经  有关主管部门审定  C.新闻出版单位采访涉及国家秘密的会议或其他活动,应当经主办单位批准  D.新闻泄密事件发生后,由有关责任单位负责及时调查,责任暂时不  清的,由有关保密工作部门决定自行调查或者指定有关单位调查  27.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新闻传播需要特殊保护的社会群体有:(ABD)  A.未成年人和妇女  B.残疾人  C.老年人  D.种族和民族人群  28.甲明知自己身患梅毒,于 2001 年 10 月 4 日挟持女青年孙某逼迫  其拍裸照并将其强奸,后甲将孙某的裸照于社会上公开散发。2001  年12 月,孙某被检查出也患有梅毒。甲侵犯孙某的哪些权利?(BCD)  A.荣誉权 B.健康权 C.性自由权 D.隐私权  29.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下列哪些属于淫秽物品?(AC)  A.具体描绘性行为的图书  B.介绍人体性生理、性医学知识的图书  C.宣扬色情的诲淫性的影片  D.包含有色情内容的有一定艺术价值的人体艺术摄影作品  30.根据我国《广告法》等相关规定,广告中不得使用和包含。(ABC)  A.“效果最佳”的用语  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C.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名义  D.艺术性夸张的内容  31.下列关于姓名权的说法,错误的是。(ABD)  A.某公民的父亲姓张,母亲姓李,他的姓氏只能姓张或姓李,但具体  如何选择,该公民有自主权,其父母不得干涉  B.公民在户口登记时,可以使用非正式姓名,但需要在其后标注正式  姓名  C.公民在自己的物品、作品上标示自己的姓名,是作为权利主体的标志  D.公民要改变自己的姓或名,需征得自己父母的同意  32.下列关于荣誉权的说法,正确的有。(AB)  A.荣誉权既是一种既得权,也是一种期待权  B.记者在批评报道中,以贬损性的言辞报道被批评对象获得的荣誉,  是新闻传播侵犯荣誉权的行为  C.为吸引公众注意,记者在新闻报道中抬高夸大被采访对象的荣誉,  属于新闻失实,但不属于新闻传播侵害荣誉权  D.荣誉权所产生的利益,只有精神利益,没有物质利益  33.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2013 年 4 月颁布的《关于加强新闻采  编人员网络活动管理的通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  A.未经批准,各类新闻单位均不得擅自使用境外媒体、境外网站的新  闻信息产品  B.未经核实,新闻单位所办新闻网站不得擅自发布新闻线人、特约作  者、民间组织、商业机构等提供的信息  C.新闻单位设立官方微博,须向其主管单位提出申请并获得批准  D.无新闻记者证的人员不得以新闻单位网站名义采访或发稿  34.下列哪些人员不具备申领新闻记者证的基本资格条件?(ABCD)  A.某新闻学本科毕业生经某报正式聘用从事记者工作 10 个月  B.某新闻学硕士毕业生曾任某报记者部副主任,目前专任人事处处长  (不再从事采编工作)  C.某新闻学硕士毕业生目前任某地方政府党办主任被某报聘用为特约通讯员  D.某编辑出版学博士毕业生目前担任某大学校报主编  35.下列哪些人员不具备申领新闻记者证的基本资格条件?(ABCD)  A.某新闻学硕士毕业生 2 年前因为从事有偿新闻活动被新闻出版行  政部门吊销新闻记者证  B.某新闻学硕士毕业生 1 年前因为酒驾被判处拘役半年  C.某教育学博士毕业生目前担任某教学辅导类报纸主编  D.某中专毕业生目前任某都市报社会新闻部首席记者  36.根据相关规定,关于新闻采编人员的下列微博行为,不符合规定  的做法是。(BCD)  A.经所在单位批准设立职务微博  B.将自己采访的本新闻单位因故没有刊播的新闻发布在自己微博中  C.未经同意,将所在新闻机构已经刊播的其他记者的采访报道发布在  自己微博中  D.未经同意,将所在新闻机构尚未刊播的其他记者的采访报道发布在  自己微博中  (三)判断题  1.我国新闻传播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国家、媒体、传播者、收受者或  公民和法人四个方面。(√)  2.一般来说,新闻传播与司法独立是一种正相关关系,但有时也会出  现一种负相关关系。(√)  3.侵犯商业秘密罪一般是指具有主观故意的行为。新闻媒介遇到此类  诉讼时,没有主观故意可以成为抗辩理由。(√)  4.侮辱罪和诽谤罪所侵害的客体具有共同性,都是公民人格权。(√)  5.著作权中的广播权,就是指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的权  利。(X)  6.按照著作权法的规定,合理使用作品分为“引用”和“参考”。  “引用”必须注明作品的名称、作者姓名、作品出处,“参考”则不  必注明。(X)  7.著作权中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是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  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8.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创作,并由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视为作者。(√)  9.新闻媒体刊登或者播发地震预报消息,必须以国务院或者省、自治  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发布的地震预报为准。(√)  10.新闻媒体不得报道未经政府卫生部门发布或未经批准的疫情信息。(√)  11.审批制是我国报刊管理的基本制度。(√)  12.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记者在法庭旁听时,一律不得在庭审中  录音、录像和摄影。(X)  13.如果网络内容服务提供者上传或者放置在向公众开放的网络服务  器内的信息构成侵权,技术服务提供者将与内容服务提供者一道构成  共同侵权,承担侵权的民事责任。(√)  14.2013 年 1 月 1 日新《刑事诉讼法》实施后,个人信息保护得到强  化,这增大了媒体从司法机关获得案件信息的难度。(√)  15.减少新闻媒介对公民隐私权的侵害与威胁,是公民隐私权保护的  一个重要内容。(√)  16.荣誉是社会组织给予的一种正式评价,主要是积极评价,但也可  能是消极评价。(X)  17.不以营利为目的,以侮辱或恶意丑化的形式使用他人肖像的,不  认定为侵害公民肖像权,但可以认定为侵害名誉权。(√)  18.作者的署名权是作者自己在自己创作的作品上表明作者身份的权  利,因此仅为作者所享有,不得转让。(X)  19.著作权人是未成年人的,其监护人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意而发表  其作品,这不是侵犯发表权的行为。(X)  20.我国法律对侵犯著作权行为规定了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  任制度,但涉及新闻作品的,仅有民事责任。(√)  21.气象信息属于公共信息,因此媒体发布气象信息不需要获得气象  部门的同意,但需要如实发布,且发布气象信息后获得的收益应当提  取一部分给气象部门。(X)  22.媒体同情或赞颂罪犯也是渲染暴力的一种行为。(√)  23.我国大陆地区的地图属于公共信息,因此媒体可以出版发行地图,  但出版发行地图后获得的收益应当提取一部分给地图编制部门。(X)  24.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2013 年 4 月发布的《关于加强新闻采编人  员网络活动管理的通知》规定,新闻采编人员不得引用和报道未通过  权威渠道核实的网络信息、传言或猜测性信息。(√)  25.我国管理指导全国互联网信息行业工作的最高行政机关是国家互  联网信息办公室。(√)  \脱发后难看快用这个方法补救  \  分享  我的博客  微博  微信  朋友圈    N  同时转发到微博  发送
TA的最新馆藏[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具备法人资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