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工程管理面试时HR问了一个有关安全的问题,结果被问的有些无解了

面试心得分享 - 乔布简历
&面试心得分享
管理员:乔小堂
Hi,大家好,我是乔布简历的HRM 张君莉,大家叫我Lily姐就可以啦~~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85后的女汉子,辣妈一枚。
200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先后在上市公司、外企、创业公司做HR。有过2年薪酬福利管理经验及5年招聘配置管理经验,重度HR爱好者。
~~哈哈,招聘经验让我阅人无数,有些许心得和感受,欢迎大家来探讨交流~
今天的分享的主题是针对大家对于求职应聘比较关心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简历,另一个是面试 。
在这里我想先和大家分享一下HR是怎么筛选简历的?怎么样让自己的简历第一时间抓住HR眼球。
1、Hr是怎么筛选简历的?
HR筛选简历的时间会非常短,当天平均30秒左右,在校园招聘环节,海量简历铺天盖地,筛选简历的时间可能会更短。
举个例子,我2013年在西安做过一次校园招聘,当时是晚上7点在西安交大做的宣讲会,当时到场人数有630多人,宣讲结束后大约600人现场投递了简历.
这些简历我们需要当晚做好筛选通知第二天的面试,所以,看简历的时间真的很有限, 很多千篇一律的简历,浏览时间基本上会控制在10秒以内。
在筛选简历的时候,我比较喜欢看逻辑清晰、亮点鲜明的简历,在校园招聘环节,有几个信息是我非常希望第一眼能看到的。
1、基本信息:主要是学校、专业、性别、期望工作地点。
2、实习实践经历:与应聘岗位相关的实习实践经历(这部分能写的比较专业就很抢眼)。
3、获奖经历:这里1个是奖学金,另一个是反映专业能力的获奖经历。
说了HR是怎么筛选简历的,接下来再谈谈什么样的简历,会让hr眼前一亮。
2、什么样的简历,会让hr眼前一亮。
额,这个嘛,如果从视觉效果上来看,每个HR的审美观会各不相同。
所以,以样式、花哨等视觉效果取胜的简历不见得能让所有HR都眼前一亮;但是,逻辑清晰、专业突出、亮点鲜明的简历,肯定能抓住大多数识货HR的眼球哦。
所以,怎样写一份逻辑更清晰,专业更突出,亮点更鲜明的简历,请上乔布简历小组吧,有太多干货了,亲们,我只能帮到这里了,哈哈。
Ok,聊过hr喜欢的简历,接下来我们聊聊什么样的简历,hr会直接pass过去。
3、什么样的简历,hr会直接pass过去
呵呵,我能说空白简历么??
或者约等于空白简历,如果HR想知道的信息什么都没有,而且逻辑还很混乱,估计是个HR,都会Pass掉的。
比如我拿到了一份简历,在看基本信息的时候,我在第一行看到了学校,结果专业信息就得到最后一行去找了;想招个美女行政专员,但是性别只能从名字上去猜想~~这样的简历,我不会浪费时间的啦。
说完了简历,接下来,我们来聊聊面试,哈哈,我其实比较喜欢聊这个。
关于面试嘛,请大家先给我一点时间先balabala一下前言哈,主要是帮助大家更清楚、更系统滴认识招聘和面试~~~~
其实招聘这个工作呢,说白了就是要实现人岗匹配~这是招聘妹子的终极目标啊。
其实招聘这个工作说白了就是要实现人岗匹配~面试官手里会握着2杆称。
1杆是岗位要求,1杆是人的特质,面试官的工作就是需要通过面试考察方法对人的特质做出评价,看看这个人是不是适合这个岗位的,最终实现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发光发热的终极目标~~
所以,招聘是个技术活哈,这门技术有道有术,道是方法论,术是具体方法,道的层面我给大家讲一个耳熟能详的“冰山模型“。
很多人力资源管理类专业的童鞋估计第一堂专业课可是学的这个吧~~
冰山模型告诉我们,人的特质分为表层素质(冰山以上)以及深层潜质(冰山以下的部分)。表层素质易被观察、评价、改造,如知识、技能等;深层潜质包括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特质和动机,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的部分。
它们不太容易通过外界的影响而得到改变,但却对人员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所以,HR招聘评价的各类技术也是在这个模型的指导下去开展的,有些技术用来考察表层素质,如技术笔试、案例分析面试等;有些技术用来考察深层潜质,如各类人才测评,面试的过程中也基本是这2个方向的评价上来开展。
所以面试环节中,有些问题可能是考察你的知识和技能的,有些问题可能是考察你的特质和行为动机的,HR会通过面试过程中的你的表述,甚至你的表情动作等肢体语言来考察以上2个方向是否匹配招聘的岗位。
在术的层面,有太多面试方法和工具啦,大家去百度吧!!!我觉得对于应届生同学比较有帮助的是机构化面试,大家按照机构化面试的思路去准备面试简直就是反侦察神器,所以,大家可以重点去关注一下结构化面试啦~~
另外,我一般会把面试过程分为3个阶段。
第1个是暖场阶段,面试是跟陌生人产生交互,所以需要让对方放松警惕,消除紧张感,才能展现出ta最真实最原本的特质。
第2个阶段是考察评价阶段,知识技能考察,个人特质,行为动机考察2个方面去对候选人做出评价。
第3个阶段是确认、收尾的阶段,这个阶段一方面是把第2阶段评价有疑问的地方再确认一遍,另一方面是收尾工作,包括对公司的介绍、解答候选的疑问等等,我们可以把这个简称面试3段论哈~~~
三、面试中的常见问题
1、自我介绍到底怎么说才好,hr通过自我介绍想考验求职者哪些素质?
按照我刚刚介绍的面试3段论,我觉得自我介绍主要还是是第1阶段的东西,面试官希望通过你的自我介绍来缓和紧张气氛,做个小暖场,为后面的正式面试做好准备。当然,从自我介绍也能一定程度上看到候选人的某些技能和特质,比如表达能力、逻辑条理等。
当然,对于童鞋们来讲,一个出彩的自我介绍也很重要,因为面试有个首轮效应,第一印象好很重要哦,所以大家还是好好准备一下自我介绍吧!
再来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自我介绍怎么说才好呢??我想说,提前准备,条理清晰,简明扼要;表诉清楚,语速得当;适量幽默,突出新意;态度诚恳,落落大方,就能让面试官过目不忘啦!!
2、面试时,hr经常问哪些问题?具体想考察求职者哪些?
这个问题,我想我前面提到的招聘之道的层面已经提到过了,万变不离其宗,HR面试过程中所有问的问题都离不开考察知识和技能,以及考察行为动机和个人特质这两个方面!
所以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必须得需要提前做足功课哦。你得提前了解自己所应聘的岗位,岗位有什么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做好这个岗位的工作需要有什么的行为特质。
比如,应聘财务岗位,需要对数字敏感,踏实稳重,而应聘销售岗位,需要主动积极外向;不同的岗位,要求的特质不一样,面试官要考察的点自然也就不一样了。
总体来讲,一个比较nice的面试官的问题肯定是起于你简历上的内容,但是不止简历上的内容。
他们可能会聊起你曾参加过的一次实践活动,但是会问到STAR全方面的信息,包括当时的外在环境与条件的背景,你的任务目标,你的行动过程,以及你最终实现的结果。
通过这些描述,他们可能会考察你的逻辑思维能力,或你的谈判能力,或你的团队协作能力等等~~看岗位需要哪些特质能力了~~
3、面试时,哪些因素能博得hr好感?
额,我能重复一下刚刚的口诀吗?提前准备,条理清晰,简明扼要;表诉清楚,语速得当;适量幽默,突出新意;态度诚恳,落落大方,就能让面试官过目不忘啦!
4、面试时,求职者问哪些问题,会显的很low?
最好不要问:请问我面试通过了没??这样让HR当场做判断的问题会让HR比较困扰,因为有些公司在校园招聘环节会有面试结束之后的综合会审,就是参与面试的面试官会在所有面试结束后根据各自的面试comments做最后判定,再决定出offer名单,所以,你懂的。
如果想知道接下来的环节与进程,可以礼貌性问一下:接下来是否还有其他环节,大概会在什么时候收到新的通知等等~~
我一般会告诉童鞋,由于童鞋比较多,所以没有进入下一轮的童鞋,抱歉我们无法一一通知了,如果有一下轮的安排,我们大约会在X天给出更新的通知,请耐心等待 。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询问面试官,我的表现怎么样,还有什么需要改善的,其实这个问题也会让面试官比较尴尬。
因为校园招聘过程中,HR的工作量是很大的,我之前做过的校园招聘,基本上上每天连续都是到晚上2点多,一天面试60多人。所以面试的时间比较宝贵,他可能不太能有时间再继续帮你谈改进,所以,如果确定需要了解这个,可以等到所有面试结束之后再找面试官聊一下,会更有效果。
5、面试时,出现什么情况,会让hr直接在心里pass这个人?
这个主要也是看岗位情况吧,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喜好和忌讳,HR选择Pass一个候选人,90%还是因为这个人的某些特质不适合某个岗位或者某个组织文化。
当然面试是一个主观性比较强的过程,HR也会有个人的主观判断。
我个人喜好来讲,我不太喜欢过于消极,一出现问题就把所有原因归结到外在环境的人,这样的人我会直接pass,对我们创业团队来讲,正能量和积极的工作态度特别重要;另外,迟到也是很大的减分项哦。
6、面试要注意哪些细节的东西?
着装会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细节吧,得体的着装比较重要,具体可以参见职业小组的着装专题。
另外,其实面试并不是一个爆发性的东西,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面试也是需要提前做很多功夫的,从远到近,应该做以下功课。
1、早规划,提前规划职业生涯,有针对性的去参加实习实践,让自己的经历以及简历丰满起来吧,面试时才有足够的资本去向面试官展示。
2、早准备,面试开始之前,需要提前了解应聘岗位的要求以及公司的企业文化,有针对性滴做好面试准备。
比如,应聘HR助理,最好把之前做过的HR相关的实习实践总结一下,如果缺乏实践经验,就按照之前学习的HR理论知识梳理一下自己参加的社会活动,有哪些是可以用HR专业的方法去总结或者改进。
另外,平时也需要有意识的去练习自己的表达、沟通能力,包括演讲、辩论或者与陌生人的沟通等等,帮助自己在面试的时候不会怯场。
………………………请叫我分隔线…………………………
Q: 面试最后hr 会问一句,对我们你有什么问题。这个时候问哪种能够加分呢。如果直接问薪资待遇会不会不好 ?
A:这个时候其实最加分的还是问问关于组织文化、关于培训和发展机会之类的问题最加分,如果这个过程中顺势谈一谈你对行业的见解(前提是你得做好功课,对行业真的有了解),肯定会加分不少。
比如应聘招聘助理,你可以问问:我最近有关注到出现了很多新的招聘渠道,比如乔布简历,他是一个专注校园招聘的平台,我入职之后有机会去接触更多的招聘渠道吗?诸如此类的~~
Q:老师您好!我是大三一名学生,我上次面试一家大公司的人事助理,来了一位面试官和我聊了20分钟左右,后来又来一个HR聊了15分钟,之后又来了第三位hr聊了15分钟,他们问的问题好多类似的,我以为他们想录我 的,后来我也没收到录取消息。我想知道是哪里有欠缺 才导致我面试的失败?
A:这个问题有太多不确定,可能没办法回答你,没有收到录取消息,有可能是你的面试表现不好,也有可能是因为他们的招聘有些调整,比如老大心情不好,不让HR招HR助理了~~
Q:我想问的是在签约后,然后还可以谈一下工资福利吗?
A:一般正规的校园招聘,在发offer的时候肯定会详细写明工资福利等待遇的,如果没有写明,可以问HR 。
Q:如果实习企业跟未来职业目标方向无关,但是企业超级好,该不该去?
A:呵呵,这位幸福的童鞋,如果没有其他的机会,建议你去试一试,正好通过实习检验一下自己的职业目标是否真的是自己喜欢的方向 。
Q什么叫个人特质?什么又叫行为动机?那么怎样的行为动机是受青睐的?
A:我们笑然姐姐是华师大的心理学硕士,关于个人特质,她的见解肯定更科学,另外,大家百度也可以脑补这个科普知识,在招聘层面,行为动机很简单啊,正向的行为动机肯定是受HR欢迎的,比如主动进取等,这点在任何岗位上都受青睐 。
Q:我想请问一下老师,如果企业有意向,想进一步了解,谈到了你的薪酬期望?这方面面试者如何与企业谈判?因为期望 太高,很容易被刷掉,而期望低了,又让自身价值不能用薪酬体现出来,从而使自己在涨工资的路上起点低。我们知道可以用行业职位平均水平来衡量,但是每个地区,每个行业以及每个企业都有不同的标准,这方面如何去把握这个找到适合的薪酬期望值。
A:一般来讲,企业在校园招聘上都会有自己的薪酬预算,所以offer大部分不是谈判出来的,HR不会因为你要8k而给你8k,不会因为你只要2k而只给你2k,建议大家可以根据同岗位,同学校的同学拿到的offer做参照,合理提出自己的期望(特别牛的没有参考意义) 。
Q: 您好,我想请问一下在面试过程中什么时候提问薪酬和福利会合适些呢?该如何问才不会引起面试官的反感?谢谢~
A:在面试结束之后,可以向HR如实说出你的期望,当然,这个大家可以从自己该岗位给我的发展空间~~等等 。
Q:谢谢lily姐的分享,我的职业目标也是人资管理,但是专业是经济学,做过几个月的猎头顾问,但是在面试中我的专业知识明显是很大的缺陷,而且我现在大三,其实很难做到很快就把人资知识补上,那请问我在面试时体现哪些优点可以弥补下专业不对口问题呢?
A:猎头顾问是一段不错实习经历啊,这个对招聘比较有帮助,建议你从招聘助理入手,慢慢拓展到HR全局~~期间也需要快速补充HR的理论知识哦 。
Q:Lily姐,请问在面试过程中 问哪些问题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了解公司 同时也给自己加分,谢谢Lily姐,辛苦了 。
A: 比如了解一下公司的氛围啊,组织文化啊,行业地位,职业空间,培训发展等等,如果顺带能谈一下你的行业的了解和见解,逼格就更高啦,绝对加分~~~
Q:HR问我我有什么特长?我本人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地方,这个我应该怎么回答比较合适呢?
A:有个笑话,什么特长,腿特长算吗??我觉得,其实可以算~~哈哈 所以特长这个东西,可能不一定是要很明显的有成绩的地方,比如特别能坚持,每天坚持跑步或者坚持上晚自习,在我看来,这些都能算特长,为自己找点优势吧~~
Q:请问对于薪资问题 该怎么回答呢?在自我介绍环节中出除了自己的基本信息,实践经历外,还需要加什么会更好 ?
A: 如果HR主动问道薪资问题,就如实说出你的期望好了,当然,这个大家可以从自己应聘的岗位,同学们拿到的offer来做一定的参考,但是,说完期望之后,最好也加上:薪资只是我考虑的一个方面,我可能更看重该岗位给我的发展空间~~等等
Q:ily姐好,策划类和行政类岗位面试时需要具备哪些知识或者技能,经验是否很重要?
A:策划类和行政类岗位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请参考职位JD,每家公司对这个职位要求各有不同,可以仔细阅读一下职位JD,对于校园招聘来讲,经验是加分项,有好的实习实践经验,会更有优势。
Q:很多素质可能并不具备,但有意识的表现出来,这样却是不自然的,还是应该刻意表现吗?比如面试文案,没有实践经验,有哪些尽可能多的弥补方式?上门提交简历拜访合适吗?
A:你说的很对,是否应该刻意表现,应该不同岗位区别对待,比如销售岗位,面对客户,有时候确实需要你控制自己的表现,所以你是否擅长控制自己,可以表现,HR也会有观察和评价。
所以,是否应该刻意表现,取决于你喜欢什么样的工作,选你所爱,赴汤蹈火啊~~另外,如果没有实践经验,这点乔布简历已经交大家很多了。
有句俗话是:没吃过猪肉,可以见过猪跑~~呵呵,应聘文案,虽然没有文案经验,但是可以去关注很多段子手的经典作品,面试的时候侃侃这些作品也是极好的呀~~
Q:请问lily姐
,对于无领导小组讨论能具体谈下,如何表现自己才是王道?
A: 关于群面的表现,我想说3点:
1是第一个发言的会有优势,因为面试官会觉得你在态度上比较主动积极,敢于表现自己,这对大部分岗位是一个正向的特质
2是不要冒失发言,这个意思是有梳理好发言内容,没有准备好,就等准备好了再发言(所以要快速运转,快速准备哈),一旦发言,保证自己的表达流利,观点清晰
3是不是任何时候都积极主动就好,还是要审时度势,不要把积极主动变现成攻击性,那样就变成负面印象啦~~~
Q:请问,在招聘时,如果应的岗位与专业不对口,那么HR会更看重什么呢?
A:其实专业真心不是大问题,HR招聘的时候,专业也只是参照,比如我是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但是我在大二的时候就考了人力资源专业资格证书,大三的时候就申请了去企业的HR部门实习,同时在大学的一段兼职是组织同学组团帮助电信做一些市场调研。
这个过程中我要负责同学的招募,流程的培训,兼职工资的核算等等,其实这些都是根据本专业专业课以外学习的HR理论知识去梳理的,这些梳理结果体现到简历上,HR基本上会忽略你的专业,而去关注你的HR相关实习实践经验 。
Q:女生做人力的话会不会没有发展空间,以前一个人说女生做人力时间久的话容易感性,不利于公司招到合适的人 ?
A: 这个绝对不会的。
Q:你好,没有获过相关奖励也没有实践经历是不是就代表跟面试机会无缘了?
A:奖励和实习实践肯定是加分项,如果没有,也不代表能力差,只要面试的时候能展现出来相关的能力和潜力就可以。
Q:好!我想问下,我是非人力资源专业的大专生,下个月即将去实习。我想找一份关于人力资源方面的实习工作并打算在此领域长期发展。可是我在网申时发现,人力资源或人事方面的工作需要本科以上学历或有经验的人士。那我应该怎么为这种工作的面试以及后来的职业发展作准备呢?
A:可能很多知名公司对学历和经验有较高的要求,建议可以从非知名企业入手~~
Q:@天津-人力-宋伟: hr职业生涯的一个好的规划是怎样的?是不是大多数企业做到总监就不能再升了。对于如果我想继续做企业的管理层,应该怎样转型,还是在hr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午也会有出路?
A:其实HR做到高层是企业战略实现的重要支持者与实践者,也是企业业务发展的很重要角色,无论从价值实现还是薪酬回报上,都不会输给业务类岗位,也绝对是企业的管理层,所以HR和业务岗位一样,殊途同归,最重要的还是你为组织带来的价值。
前段时间收到了SG office ops的summer offer,整个过程中获得了很多帮助,加之坛子里关于ops的分享不多,所以简单说一下我的经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Ops的暑期实习面试共两轮,电面和on-site面试,整个过程基本围绕个人经历提问,即关注申请者的motivation和personality,语言为英文。
-Phone Interview
2 interviewers 轮流发问,问题比较常规,Why GS,Why Ops,Why me,Greatest Achievement,indroduce one previous internship of mine
-On-site Interview
两个面试,每个面试2 interviewers,问题除了常规的3 Why,Teamwork&Leadership experience以外,对以往的实习、活动经历都挖得比较深,因此需要对以往的个人经历做一个全面的梳理。
总体来说,对自己简历上的内容作充分准备,自信淡定地和interviewers交流就好了,GS的人态度友善、乐于分享,因此不必有太大的压力。
希望大家都能在自己的求职路上越走越好:)
更多关于高盛2016年校园招聘详情请戳:
本文整理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从最初接到GS的电面邮件也已经过了一个半月,从9月开始找工作到现在经历了非常多的跌宕起伏,现在也算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拿到了dream offer.
先说一下LZ背景:香港top3本科,第一专业跟business毫不沾边,自己又second major了finance。GPA只能说OK,没啥特别出彩的经历。有一个摄影奖项被问了很多次。
本来以为电面是1对1的后来发现是1对2,有点小慌张感觉自己说的结结巴巴,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竟然过了…
introduction of yourself
examples of your analytical skills
how you prioritize with your study, extra curriculum activities and internship
ask them questions
好像还有几个问题,但是时间超短只有20分钟,而且其中我问问题占了10分钟…
Face to Face
电面几天以后很快就收到第二轮通知了。
第二轮是onsite面一个小时,两个1对2各30分钟。
这时我碰到了一个我见过的最严肃的面试官…完全不笑,我怎么说都不笑…最后笑了下也是一抿嘴的那种…看着她说话的时候我真是心寒…好在另外一个旁边面试官casual的坐姿让我心里稍稍放松了下…
主要的问题就是围绕你的intern和课外经历狂问,问的很细。
我准备的why GS why ops完全没问!真是非常不甘心呢!
为了表忠心!于是我处心积虑的问了他们一个问题 (why you worked for GS for such as long time) 从而带出我对高盛的理解,结果又鬼使神差般的被那个高冷的女面试官回问了一个问题(看到了她高冷的笑容),当然这个问题我肯定是准备的了所以丝毫没慌张blabla说了一堆。
30分钟过后进入了下一个30分钟,这次的两个面试官超级轻松,其中一个女的喜欢大笑,另外一个男的说“我好像在哪里见过你”(心中偷笑)。问的问题无外乎那些很基本的问题,所以诚实的回答就好了。30分钟很愉快的就过去了。
Group discussion and networking
GS 面试形式总是很即兴没啥固定的AC,于是最后一轮就是小组讨论和networking (听从大神建议我之前打了名片which turned out to be very impressive)
最后一共10个人,两个overseas在video 里说,10个人被分成两组。
我们先是networking, 就很轻松的,跟大家胡侃。
其中对一个外国的中文超级牛的小哥很感谢,他觉得我很好说一会儿group的时候表现真实的自己就好。
然后小组讨论的时候我们组比较幸运没有那两个oversea的,要不和video里的人对话可以想见有多…
然后case 比较简单只有两页所以大家就愉快的讨论了,时间比较短所以很快就过去了。然后就被在坐的从associate 到MD的大神们使劲challenge…有些问题真的不知道怎么回答…
最后就是焦急的等待,等了一周多终于收到了电话,也算是圆满了。
LZ在这段时间内也去面了Morgan Stanley的final round, 但是惨败险些崩溃。不过最后及时的调整好了自己心情所以到GS这就比较平静。LZ从去年开始就想进投行backoffice,现在也算完成了自己最初的坚持!
希望这篇文对以后面试的学弟学妹都有用哦!祝大家找到好工作!
更多关于高盛2016年校园招聘详情请戳:
本文整理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第一次发面经啊~激动!人生的第一个面的公司,自己都没想到,一月27号接到通知拿到offer了,准备发一篇面经感谢应届生。 感觉应届生上关于OPS的面经很少,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哈~
高盛的OPS竟然就两轮,三个面试,当时就被震惊了。
一面在12月,被一个很有经验的外国大叔还有不是很有经验的阿姨面的, 大叔很和蔼,阿姨很犀利。他们先自我介绍,然后让我自我介绍,可是由于面试只有20分钟,他们连我的自我介绍都没听完,可能听了半分钟吧。。。就把我打断了开始问。问的都是个人经历方面的问题,很多问题是根据简历上的东西提出的,总的来说就是先问你能描述一下什么什么吗,然后就开始针对各种细节提问,有没有遇到困难啊,怎么解决啊。他们还会给你设定环境和困难,就问如果怎么怎么样,你要怎么怎么样,这一个面试我没有问到任何专业问题,估计他们照顾我不是学商得吧。
二面在一月,具体是多久我忘了,连续两个20分钟的面试,每次都是两个人面试。 我的时间比较靠后,他们估计面疲了已经,可以感觉的出他们在努力想问题了。但是由于我和他们聊得还不错,除了你问我答还有互相讨论,所以后来就变得很轻松了,可以明显感觉他们都轻松了一些。 然后后面的问题就是自然而然的问出来了。我在这两轮被问到了一些背景知识,关于市场啊欧债啊产品这些的问题,幸好平时有看新闻,多多少少可以胡扯一些。但是他们不是专门问的,是刚好说到那里他们才问的,他们说一般他们都不问的。估计personal experience的东西他们已经听得不想听了吧。
总得来说,领导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对他门来讲是很重要的,至少你简历要有,你要能说出一些东西来,至于他们问不问就是另一会事了。其实还有很多比我优秀的人,我只不过比较幸运,还有可能刚好面试我的人觉得我能融入他们吧。他们是选适合的人而不是最优秀的人,所以大家选公司的时候可以多考虑一下公司文化,看是不是和你的个人经历和性格适合。
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加油啊大家!
更多关于高盛2016年校园招聘详情请戳:
本文整理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大概三天前收到面试通知,约好了电面时间,基本按时打过来,是个新加坡的姐姐看名字拼音可能是大陆人;
我做的是TMT方向的Equity Research,上来先过了一遍简历,把我从本科到硕士的经历介绍了一遍,下面进入主题:
1. 我在运营商的经历里面主要职责是什么;
2. 电信运营商利润来源最主要的是哪几块?有什么趋势?(开始问题还听错了,以为让我说几个标的公司,说了一堆之后被叫停重新来过)
3. 香港有哪些电信运营商,我说了几个但是漏掉了PCCW和SmartTone,姐姐还提示了一下,囧;
4. 因为我简历上有一小段做IBD的,所以又问我ER和IBD想做哪一个,不过我确实是想做ER,可是说到后来英语词汇匮乏了;
最后让我问了两个问题,主要也是关于这个ART项目的,完全为了凑时间不至于冷场,不过奇怪的是今天居然没问公司估值,我白白复习了一个上午,也许是看我本来也不学金融默认我不会吧。
那个姐姐说next few weeks会通知,祝大家好运!
更多关于高盛2016年校园招聘详情请戳:
本文整理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申的是高盛2012年的Summer Intern,GIR部门,今天晚上6点半香港那边打过来的电话,是个TMT组的女ED面的。
面了40分钟,全英文,那个女的英语很纯,语速巨快,很多时候都跟不上,主要问题:
1)我手头上有你的简历,你能不能给我简要地过一遍?
2)你觉得在Research工作中最challenge的事情是什么?
3)你觉得你在实习中最希望提高的是什么?
4)你对哪个组有偏好吗?
5)你会建模估值吗?你一般都用什么指标给煤炭行业估值?银行业呢?
6)Cash Flow Statement怎么预测?
7)Investment Cash Flow有哪些?Financing Cash Flow有哪些?
8)你平时喜欢空余时间做什么?
9)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她是TMT的,所以我问了几个关于新浪微博的问题,然后over了.....
我还问了她高盛Research有多少headcount的事情,我说怎么这么少,她说是的,她们要找到最fit的candidate.....
更多关于高盛2016年校园招聘详情请戳:
本文整理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Since GS PIA is winding down, so they are not taking in interns unless there is a definite match.
IBD IMD SecDiv GIR also hold the fast track superday in 200 West.
Merchant Banking Division - Real Estate Group
NYC Dec.15
Two interviews with three interviewers
1. Self-Introdution
2. Teamwork experience
3. Leadership role
4. LBO modeling test
5. Real estate valuation
6. Distressed loan valuation
7. Market trends
8. Some other fit questions
然后大概一天后收到电话 表示没有match 貌似这次superday GS PIA一个人都没有收
有两个top ivy的当场被表示redirected到IBD去不继续谈了 等了一天我也木有
分享经验 积攒人品
祝大家成功
也祝自己后面的面试一切顺利!
更多关于高盛2016年校园招聘详情请戳:
本文整理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面试官先自我介绍:部门和工作经历
然后就是我出场啦:
1 先英文自我介绍
话锋一转,变成中文对话:
好吧,姐姐我中文的电面是第一次……
-之前在IB实习为什么留下来继续全职而是出国读书
-对IB的lifestyle有什么看法,适应吗?
-之前社团活动有没有做过什么错误的决定然后如何补救
-在团队中是一般扮演什么角色
这个问题彻底败了,我想了半天觉着自己没做过啥错误决定,然后呃呃呃了一会儿他决定换个问题
吸取经验,以后问到这种问题就应该说,我觉得我貌似没有做过很错误的决定,但是如果有的话,我会怎么做………………变成情景分析
-换成团队合作遇到很难搞的人怎么处理?(我讲了去台湾交流和在学生会的例子,学生会的例子不够具体,下次可以举室友抢电视的例子)
-有公司要上市找你怎么估值,有什么方法?
-某个公司的PE或者PB比同行业公司低,可能的原因?(尽可能发散,不要设定任何前提条件,可以从很多方面去考虑~~
后来就轮到我问他问题了~~
anyway,中文面试的感觉有点奇怪,就是很难有打鸡血的感觉~~唉唉唉
希望各位好运啦
更多关于高盛2016年校园招聘详情请戳:
本文整理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Before interview: Email to confirm contact number and availability 3 days in advance
Time:Being interviewed on 4pm, last about 20 minutes
Interviewer : Chinese, female, humble English
1 Go through ur resume
2 previous internship
3 Valuation of company, DCF, WACC, CAPM, BETA, IRR
4 teamwork spirits
5 leadership
6 biggest weakness
7 case study on taxi industry, what is your method to evaluate profitability
8 ur questions
My first time to share with BBS, wish it will be helpful.
更多关于高盛2016年校园招聘详情请戳:
本文整理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小弟上个月月初面的GS off-cycle Beijing(等了一个月还没有个回音,好歹拒信也应该来一封吧,我估计肯定是被默拒了),过来发发面经,大家share一下。
7月底接到HK HR的邮件说下周将会有3到4轮电面,果然,8月的第一星期便等来了四轮电面。
第一轮是一个香港GG单面,全英文,上来先自我介绍,然后问我在XX的实习经历,并要我介绍实习期间写的Industry report。然后问我学没学过Accounting, 我说学过,于是立刻给了我一堆data和假设,让我分析折旧方式改变对三大表的影响,这里必须用所给数据算出来,GG不接受定性分析。总体来说这一轮快让我脆弱的XX燃烧殆尽,主要原因还是没有准备好,尤其是Accounting的计算其实非常简单,但由于紧张了,弄得大半天才算出来。
第二轮是两个资本市场部的GG一起面,中文,这一轮相比第一轮轻松多了,除开自我介绍外,主要就是抓住我的简历从头到尾全部问了个遍,当然,其中我得不断的强调GS fits me,并且用多个个人经历来说明我具备GS所要求的资质,尤其是team-work。
第三轮是债券承销组GG+MM的组合,中文, 这一轮同样是问个人经历,并让我谈了谈中国债券市场的情况。
第四轮是一个GG单面,中文,人非常nice,主要我有没有过Valuation的经历,懂得那些Valuation的方法,并问了我有关PE估值法的适用范围等等。
总体感觉,四轮下来第一轮表现最糟糕,这主要是太紧张和准备不充分的原因;后三轮表现得还不错,主要还是吸取教训后开始认真准备,并且将GS的公司文化介绍看得比较深入,并结合自身经历总结出了一些例子,我想最关键的还是要在面试中证明公司文化以及所申请的职位fit me。
最后祝大家都找到好工作~
更多关于高盛2016年校园招聘详情请戳:
本文整理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我之前没有过金融方面的实习,刚拿到高盛香港IBD(equity capital market)的全职offer。先电面,之后去纽约video conference 和香港办公室的ED们4轮面试,最后还有两个电面聊天。有一些感想写在这里。
1. 后面的印象越好,则前面坏的印象越容易被淡忘。所以无论前面的印象多糟糕,后面总是有很多发挥空间的,别紧张。
2. 多让面试官谈自ta自己的个人经历,第一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欲望,再沉默的人也不例外;其二时当谈论自己经历时,感情更加丰富,而丰富的感情会使得下丘脑对海马体对应的记忆更加深刻,从而记住你。
3. 如果你不是这个专业的能手,那就体现出来你是个善于交际的cool person to work with
说自己感兴趣任何一个领域或者对任何一个领域有了解,那就真正有了解,并且的的确确是能说得出来见解的。千万别把不了解的东西罗列到简历上。因为现在看简历的都不是傻瓜,在简历上写“我了解XX领域”,“我实习做了XX事情”,没有人会相信的,而且一两句话一问就知道真假。而这个判断会推及到“这个人的简历是不是全造假的啊?”
有许多人在答不上问题的时候,就开始wandering around, 又都不在点子上。这是最致命的一个问题,you are killing the patience of the interviewer! 会反复加重面试官对你的反感。如果不知道,别犹豫,告诉面试官,I don't know! 有必要的话可以一句话解释下为什么会不知道(其实很多时候解释能省则省,因为这反而感觉是为自己开脱), 然后控制和转移话题,“不过我对另外一个类似的领域倒是了解比较多”,engage对方blabla开始说。记得一定要engage! 4和5强调的都是抓自己擅长的话题engage面试官深入聊天。
如果有自己写的很优秀的研究报告或者project,问是否可以发给面试官们。最好是谈论这个项目的时候,能让面试官主动对这个成果感兴趣,要求你发给他们。
如果是video conference或者in person的面试,你有很大的机会去观察面试官,注意他们的表情,当你blabla说了一堆是能明显感觉到他们细微表情和动作上的不耐烦的,那么就此打住,再怎么也打住,或者engage他们进入你的对话!
如果你的面试官看着你的简历,说我以前/现在也是在看这个领域的,还算了解,并且请你谈论的时候,最重要的依然是第4条。其次,一定要有机会让面试官谈ta的看法,原因?见第2条。
没有人喜欢面试人形机器。永远保持微笑,以及谦逊和求知的态度。没有面试官指望你是个大神,张口闭口什么都知道。在这些人面前,你永远只是一个学生,也只能是一个学生。
兴趣爱好也是面试官希望侧面了解你的一个方面。读书啦看电影啦就别说了,除非你看了什么3000部电影,写了500篇影评之类的让人印象深刻。找出你最与众不同的兴趣爱好,以及背后的原因和故事。别担心这个爱好很奇怪,很不同常人。
所有的面试无非是了解你的resume,深挖你做的事,了解你这个人,越往后越重要。许多人光花心思弄resume了:)
更多关于高盛2016年校园招聘详情请戳:
本文整理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第一次发面经啊~激动!人生的第一个面的公司,自己都没想到,一月27号接到通知拿到offer了,准备发一篇面经感谢应届生。 感觉应届生上关于OPS的面经很少,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哈~
高盛的OPS竟然就两轮,三个面试,当时就被震惊了。
一面在12月,被一个很有经验的外国大叔还有不是很有经验的阿姨面的, 大叔很和蔼,阿姨很犀利。他们先自我介绍,然后让我自我介绍,可是由于面试只有20分钟,他们连我的自我介绍都没听完,可能听了半分钟吧。。。就把我打断了开始问。问的都是个人经历方面的问题,很多问题是根据简历上的东西提出的,总的来说就是先问你能描述一下什么什么吗,然后就开始针对各种细节提问,有没有遇到困难啊,怎么解决啊。他们还会给你设定环境和困难,就问如果怎么怎么样,你要怎么怎么样,这一个面试我没有问到任何专业问题,估计他们照顾我不是学商得吧。
二面在一月,具体是多久我忘了,连续两个20分钟的面试,每次都是两个人面试。 我的时间比较靠后,他们估计面疲了已经,可以感觉的出他们在努力想问题了。但是由于我和他们聊得还不错,除了你问我答还有互相讨论,所以后来就变得很轻松了,可以明显感觉他们都轻松了一些。 然后后面的问题就是自然而然的问出来了。我在这两轮被问到了一些背景知识,关于市场啊欧债啊产品这些的问题,幸好平时有看新闻,多多少少可以胡扯一些。但是他们不是专门问的,是刚好说到那里他们才问的,他们说一般他们都不问的。估计personal experience的东西他们已经听得不想听了吧。
总得来说,领导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对他门来讲是很重要的,至少你简历要有,你要能说出一些东西来,至于他们问不问就是另一会事了。其实还有很多比我优秀的人,我只不过比较幸运,还有可能刚好面试我的人觉得我能融入他们吧。他们是选适合的人而不是最优秀的人,所以大家选公司的时候可以多考虑一下公司文化,看是不是和你的个人经历和性格适合。
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加油啊大家!
更多关于高盛2016年校园招聘详情请戳:
本文整理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第一轮 call from India
第二轮 call from Singapore
第三轮 on-site in Shanghai + video conference with Beijing & HK
第三轮前半是上海+北京(30min):这一轮是半中文半英文的,看面试官用哪种语言问问题
第三轮后半是香港(20min):全英文由于后半部分面得太挫,面完觉得没希望了。。。所以收到下一轮通知的时候感觉实在是…………好神奇啊……
第四轮:3 calls,原定每个15分钟
电话通知offer,两三天后有进一步确认电话和邮件通知。
1 电面的约定时间是靠不住滴。提前1小时是大概率事件。拿着手机和小抄随时待命吧!
2 基础会计知识和估值模型是必要的,有可能的话请面试前复习之,小抄一般是来不及看的。
3 面试前提前一两天每日看盘,准备好自己熟悉的一两个股票,对它们的分析和了解要能拿得出手。
4 大学的有些课,其实在面试里挺有用的,大家一定要有侧重地好好学。(当然,一个好的GPA对面试官的第一印象有正面影响,有余力的同学可以木有侧重地好好学。)对研究部来说,投资学、会计学、风险管理都是重要的课程,至少要了解基本概念。有些问题靠临时准备是不行的,因为之前想不到面试官会问。
5 另外,想要进投行的同学们最好能早点开始了解投行的各种部门和业务,加深对投行的了解。方式可以采取看书、选这方面的选修课、实习(其中前两种比较方便和全面,效果不见得比实习差,本人木有投行实习的)。
就这样啦,祝大家早日拿到称心如意的offer :)
更多关于高盛2016年校园招聘详情请戳:
本文整理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Before you make it on to investment banks’ grueling assessment centres, you must first make it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process and, in order to do this, you need to impress the graduate recruitment teams. They sift through hundreds of CVs and covering letters every year, so you must be exceptional to stand out. What’s more, recruitment teams generally look for different traits in the graduates they recruit in various parts of the world. We’ve spoken to heads of graduate recruitment in EMEA, the US and APAC to help you sail through the first stage of the application process.
Sarah Harper, global head of graduate recruiting, Goldman Sachs
Q What are the three main qualities or traits that you look for in a candidate?
A First, we look for drive and motivation: we want people who really strive to be the best they can be, and who have an inquisitive approach. A second aspect is teamwork: communication skills, the ability to work with others and share knowledge as well as the willingness to share credit with others. A third trait is a genuine interest in the world of finance: we do not expect candidates to be experts, but they do need to be keen.
Q What are your tips for a candidate on how to do well in an interview?
A The first tip is to practise as much as possible for the interview and prepare to answer questions, which at Goldman Sachs are always example-based: draw from as many real-life experiences as you can to highlight your various skills. The best candidates have developed their sense of self-awareness, so they are articulate and come across with the right level of confidence. A second tip would be to do a lot of research on the industry as a whole but also on the firm you want to work for.
Q When it comes to the interview stage, what are the definite turn-offs in terms of a candidate’s approach or behaviour?
A There is a fine line between self-confidence and arrogance, so my advice would be not to try too hard to sell yourself. Another frequent reason for turning candidates down is not being able to show why you are interested in the job. When the interviewer asks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make sure you have some ready: not having a question may demonstrate a lack of interest and intellectual curiosity. Also remember to give a firm handshake and look the interviewer in the eye.
Q At the CV screening stage, what are the key elements that create a favourable impression of the candidate?
A It is a good idea to be concise: one page usually suffices. Avoid using long sentences: opt instead for bulletpoints under specific headings, which are easier on the eye. Get a few people who know you to have a look at it and make comments. Think hard about what makes you different from other people and try to get that across. Some people focus only on the CV and underestimate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vering letter. This is a good way of presenting yourself and explaining why you are interested and why you are good. Don’t just cut and paste that same letter and use it for several organisations. Make it personal – it shows.
Tara Udut, head of campus recruitment, Americas, Barclays
Q In your experience what is the number one reason why graduate applicants are rejected?
A Lack of preparation. This can vary from mistakes on an application or resume, to not having appropriately researched the company or role, to not confirming interview details or having additional copies of a resume. The job search process is just that, a process, so you need to put the time in to get the results.
Q What are the most common mistakes students make with their applications?
A Many times students will wait until the deadline date to submit their application. This doesn’t leave enough time to think through answers, to ensure attention to detail, or to deal with any technical issues they may encounter. The appli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election process that many candidates take for granted.
Q What are the top qualities you are looking for in your graduate recruits?
A The ability to pick up concepts quickly, flexibility and adaptability, leadership, and a passion for the industry and the role.
Q Besides their academics, what other elements do you look on favourably in applications?
A We look for students to be well rounded, which can come in a variety of forms. Some students are active in campus activities such as clubs, fraternities and sororities, some focus on philanthropy, some have part-time jobs or work study programmes, and some are involved in sport.
Q Can you offer any tips on how to prepare for the interview process?
A In my view, there are three primary steps in preparing for an interview. The first step is research. Ensure you have researched both the company you are interviewing with, as well as the position you are interviewing for – this will help you to position your experience and interest against the criteria. Make sure you review the company website, any online resources, and do a quick search for any recent news. The second step is to review your CV and begin to think about how your qualifications relate to the role you are applying for. Think about how you would answer some basic questions like “Why are you a good fit for this role?” and which aspects of your resume you would highlight for qualities such as leadership. Finally, the third step is to practise.
Natasha Peacock, director, APAC head of campus recruiting, Credit Suisse
Q When assessing applications, what are the key elements that you look for in your potential graduate recruits?
A We’re looking at long-term potential, and we seek enthusiastic people who will add fresh perspectives to our business throughout their careers with us. While our employees have a wide range of experiences, successful candidates also share some common attributes.
These include being a critical thinker with excellent problem-solving skills, a proactive self-starter and a supportive and adaptable team member.
Q What is a typical benchmark for the educational qualifications of those looking for a career in investment banking?
A A high GPA is preferable but is not the only thing that we look for. We screen application forms holistically, looking at academic record, experience (work experience, voluntary work and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interests and hobbies.
Q How would you advise graduates to best prepare for the interview process?
A Candidates should research and learn as much as they can about the firm that they are applying to. They should also read about what is going on in the global markets, and keep abreast of changes in the industry and the sector they want to work in. They should be prepared to answer questions about their skills and experiences, and provide examples about their work history and academic background that demonstrate their skills and competencies.
They should come prepared to ask questions – good questions that reveal an interest in the company and the position they are applying for. This also shows enthusiasm and an inquisitive mind, both attributes that we look for.
Q In what ways do candidates fall down during the interview process?
A By being unprepared and complacent, or by showing a lack of interest in the industry or position. This instantly creates a poor impression.
Q Do you accept many interns? And if so, do you think 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rocess in securing a full-time position in the future?
A Yes, we place a strong importance on hiring very good quality interns, and we hire into all business areas, both across the region and globally. Our internship programme is our primary pool of talent for future full-time employees. It is designed to give candidates real work experience that is both challenging and rewarding. We try to hire almost all of our full-time hires from our summer intern class, so an internship is the best possible way to secure a permanent role.
更多关于高盛2016年校园招聘详情请戳:
本文整理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剛剛电面完毕,我面的是OPS Summer Intern London Office,面试迟了20分钟,信号也收得不大好...
首先面试官自我介绍,他之前分别有在Citi, Morgan Stanley待了十多年,在GS工作了八年,derivative专门
1. What do you study in your degree?
3. Why OPS
4. Strength & Weakness
5. What do you do for school ambassdor?(这是我其中一个positions of responsibility)
6. Work experience, what have you learnt from it? (我有在Deutsche Bank的工作经验,他特别问这个)
7. Describe one time you work with diverse people.
8. Any questions?
面了23分钟,因为信号收得不好也不清楚到底他听懂我说话没有...- -
可是他有不断的说great great great就是..
提议大家好好准备一些有趣的问题!
这是我人生第一次工作面试,还过得去吧,希望有机会二面
更多关于高盛2016年校园招聘详情请戳:
本文整理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几天前收到了高盛的电面通知,Interviewers是Operations Division的两名Executive Directors,男ED说着浓浓的伦敦音,女ED应该是香港的一个local。在几句寒暄后开始了电面,问题大致有:
- Self-introduction
- You've applyed two division, which one do you prefer, why?
- Why investment bank?
- Why Operations?
- Teamwork experience
- How did you help your company to achieve the commercial objectives when you were an intern? Give me an example.
- What benefit can you bring to GS?
- Greatest achievement and strength
- Weakness and strength
- Did you got any honors after graduation? Like 2:1, 2:2? (个人觉得GS很看重成绩)
- Career development
整个面试过程持续了20-30Mins,两位面试官几乎是轮流发问。
祝各位好运!
更多关于高盛2016年校园招聘详情请戳:
本文整理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几天前收到了高盛的电面通知,Interviewers是Operations Division的两名Executive Directors,男ED说着浓浓的伦敦音,女ED应该是香港的一个local。在几句寒暄后开始了电面,问题大致有:
- Self-introduction
- You've applyed two division, which one do you prefer, why?
- Why investment bank?
- Why Operations?
- Teamwork experience
- How did you help your company to achieve the commercial objectives when you were an intern? Give me an example.
- What benefit can you bring to GS?
- Greatest achievement and strength
- Weakness and strength
- Did you got any honors after graduation? Like 2:1, 2:2? (个人觉得GS很看重成绩)
- Career development
整个面试过程持续了20-30Mins,两位面试官几乎是轮流发问。
祝各位好运!
微软STC的面试走了五轮,不过由于周末手机没电关机了,也不知道挂了没有.
早上九点多到sigma大厦,等到十点开始面试。
第一轮面试官先是要我向他介绍我做的系统,并且假设他完全不了解这个东西。当我说到这边有求余弦相似度的时候,面试官问了我怎么优化求Similar Pair的问题,虽然我记得google有一篇论文叫&Scaling Up All Pairs Similarity Search&的论文讲到了这个问题,能够把算法复杂度优化到O(N^2)一下,但是当时不记得具体怎么做了。
只能讲了一些工程上对常数系数的优化。说完之后又要我写那个反转单词串的经典题目,不过还没等我写完面试官就说面试时间已经完了...
第二轮面试官主要问的是算法,先是问了一个如何判断两个矩形是否相交的问题,我先是很快给出了一个两个平行矩形是否相交的解法,之后面试官提到如果矩形不平行呢?我提出了两个解法,一个是通过线的相交关系来判断矩形是否相交,一个是通过一个矩形的端点是否落在另外一个矩形内的方法来判断是否相交,不过面试官似乎不大满意。
最后的问题是&如果有两个人轮流往一个圆桌上放硬币,每个人只能放一个,并且不能有重叠,直到有一个人没有地方放为止,最后那个没有地方放的人输,然后问有没有必胜的策略&,这个问题想了一会也想到了答案,就是先放者把第一个硬币放在圆桌的正中心,然后无论后放者如何放硬币,先放者只要把下一个硬币放在后放者所放的硬币关于圆心对称的位置就可以了,这样先放者必胜.
午餐是和第二个面试官一起吃的,又痛骂了一番北京政府...
第三轮面试的过程比较囧,先是考了一个平衡二叉树操作的问题,然后面试官现场出了一道题,我先是看出了错误,不过在和面试官的争论中被面试官误导了,以为面试题是正确了,然后讨论了很久还是没有得出解法...囧啊..
第四轮面试的面试官是mobile search的负责人,考到了找出连续N的元素中缺失的元素的问题,我之前的blog有写过这个,不过这次面试说可能出现负数,当然稍微改一下就可以了.郁闷的是和面试官用中文说了半天算法那个面试官就是没有听懂,及其怀疑这个面试官不是中国人...
于是只好把code写出来.面试官就懂了..之后和面试官扯了一大堆移动搜索的机遇与趋势的问题...
最后一轮是经理面,面得很是郁闷,不知道是那个经理比较忙的缘故还是故意要压力面,他在面试的时候一直在自顾自的敲电脑,基本不听我说也基本不说话,搞得我面试表现很糟糕...面试的题目是&给出一个二维数组,中间有元素0和1,需要把所有全部元素是1的子图找出来&,我先是把题目理解错了,做出来之后他才告诉我说我把题目搞错了..
然后就给出了一个广度优先遍历的解法,面试官说不能有回溯,栈什么的,之后给出的算法是&从第一行开始遍历,每出现一个新的子图给出一个唯一的id,如果扫描到后面发现有之前标识的多个子图其实是连通的,则当作一个冲突记载下来.在第二次扫描时合并所有的冲突&,可是面试官还是说不对,要给出一个空间复杂度是O(1)的解法。
我只能想出上一种解法的改进发,不过只能解决有很少冲突的方法,就是把冲突集的信息记载在图中,结果面试官一定说这种解法是不对的...当时我已经被压得没有信心了,就没有去和面试官争论,结果过了很久还是没有想到空间复杂度O(1)且时间复杂度为O(MN)的解法。最后只是把之前想出的空间复杂度为O(K),K为冲突的个数的code写了出来。
这次面试之前四轮表现得还可以,说明能力方面还是木有问题的,不过最后一轮表现得太弱了..唉...
之后MS又加了一面,题目是有一个环路,中间有N个加油站,加油站里面的油是g1,g2...gn,加油站之间的距离是d1,d2...dn,问其中是否能找到一个加油站,使汽车从这个加油站出发,走完全程,这个题有一个O(n)的算法。
最多扫描2N次元素,就是先从任意一个点a开始扫描,如果到点b和点b-1之前汽车没油了,那么说明点a到点b-1都不是可能的解,所以只要从点b开始继续扫就可以了,直到有一个点c,从c出发能够成功返回到c,那么c就是需要的解,如果再次扫描到了点a还没有找到解则说明无解。
最坏情况就是c=a-1,那么需要扫描2N-1个加油站,当然可以在第一圈扫描时记载部分结果来使第二圈扫描更快。
(本文由小编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更多微软求职信息请戳:
曾经拿到了GS国际投资研究部(Global Investment Research)ART项目(Analys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的full time offer,base在新加坡,offer上写得是和Goldman Sachs Singapore Pte签合同,最后因为各种原因没去。。
讲一下整个的流程,希望对大家有用。
最早是参加了GS北京举办的宣讲,觉得这个工作的learning curve确实很陡,是个不错的工作,研究部的工作比较锻炼人,能学不少东西,将来的职业出口也还算不少,加上GS的牌子实在是过硬,向往已久,于是果断投之。
接下来的面试环节如下:
第一轮是两轮电话面试。第一个是GS北京研究部的研究员打电话,第二个是GS伦敦研究部的一个MD打电话,中间是隔了2周吧,应该是第一个过了才有第二个。。计划是两个电话各半小时,不过伦敦那个问了快1个小时。。问的都是教育背景、为啥GS,为啥做研究、行业了解(行业驱动因素、周期性、还有对中国经济的看法等等)、然后让推荐行业和股票并且说原因。伦敦那个MD说话速度极快,让我等土鳖情何以堪...而且略有点pushy,一个让我到现在还印象深刻的问题是:try to impress me by anything...囧
然后第二轮是到GS北京办公室里面去面试。第一个是和一个资深分析师,问了很多财务和估值模型的问题,相当细节...而且结合以前的实习经验问(我以前是IBD实习背景...所以做过估值,还好),面完之后让到办公室外面等了1小时左右就通知面第二个,是和新加坡一个女分析师视频,一上来就又让推荐股票。。。而且问推荐的逻辑时问得很细,还问了很多数字等细节。然后还问了职业规划和发展,why research, Why GS等等,看来这样的问题是会贯穿始终的...最后问我是否愿意提前过去实习,果断say no...当时毕业论文压力山大,不能实习啊...心里希望面试官能理解,果然她说,大意是GS还是不想和学校搞坏关系的,好好做论文吧~英文原话不记得了...
第三轮是两个电话,第一个是一个印度人,估计很senior了吧,简单问了问基本情况,三天以后第二个电话,是美国人,也是简单问了问基本情况,最后说希望在那个夏天见到我...估计有戏了吧,2周以后收到offer通知,再过了2周纸版offer寄到,还开了一个电话会议讲解这个offer,不过考虑再三之后,没有签。。
希望这经验对大家有用吧
1st call from the PIPG trading desk.
A young lady, name 没有听得很清楚。。
这个部门主要是负责OTC衍生品和结构产品
1.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your internship in UBS.(楼主在UBS Equity Trading,自营部门打酱油), what's the structures of your products, give me an example.
2. Give me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yourself
3.Disagreement in Teamwork.
4.Mistake in you work and how you make it up?
5. Do you have anything to ask me?
交易部门杂音比较多,其实楼主没有听清楚他的问题。。。给跪的节奏。。。他也没有听清楚我的问题其实。。。。。
2nd call from salesperson ,
1. Introduce myself
2. 学生会文艺部的工作是什么样的?
3.You can speak Spanish, So you mind talking in Spanish, why you learn Spanish?
4. You prefer to be a sales or a trader?
其他不记得了。。。。。
后来者祝好吧。。。。。
之前找了很久广州新东方教师的面经,发现真的很少很少啊,于是我就想干脆自己写一份造福后人吧,同时也为接下来的面试积累RP~呵呵。
结缘新东方,是因为我男朋友在他们学校不经意间帮我交的一份简历。忽然之间收到一面通知的时候,我都还不太知道自己是什么岗位,呵呵……二了吧!
他说是教务秘书岗,嗯,我本来也就是想走行政这一路的,觉得不错就去了……10 月24 日去了一面,要带上自己的简历,一张照片,还有一支笔。
第一次是去总部那边,去了以后发现,诶~ 其实还要填另外一份简历的,手写~!个人基本情况啦,还有几个OQ。例如,你对新东方有神马了解?你为什么想报这个岗位?你报它你有神马优势,你的缺点是神马?
填完了以后,就有个HRGG(终于有个GG 了,之前都是HR 姐姐!)来给你一面,一分钟自我介绍,然后针对你的简历进行提问。不知道为什么,他觉得我非常适合去做泡泡少儿英语老师?!然后就问我想不想去……
其实我还挺想去的,我的第二学位就是英教学院的,我也挺喜欢小孩子的。不过宣讲会的时候我男友听说老师要研究生学历,就帮我报了本科生能报的岗位了。
然后,他就帮我把简历交过去给泡泡那边,于是我就收到了10 月26 日去总部试讲的通知。26 日我早早去了,结果去到继续是填表,我填啊填,这个表有些不太一样了,有一个是要用英文来描述你怎么看教师这个职业。
然后有另外一张OQ表,要写一下你觉得你做老师可能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然后你为什么想做老师,还有你的职业规划问题……
之后,就是一个笔试,笔试不是特别难,可能是因为泡泡少儿的要求不是特别高。2篇阅读(一篇黑匣子,一篇积极思考不一定好),一篇完型,还有很多很多句补充句子,类似翻译。
做完了以后就轮着去隔壁教室试讲。一个一个去,所以你看不到别人,而且只有你和HR 姐姐两个人在那房子里。
你要对着她一分钟自我介绍(英语的),然后你就开讲,5 分钟。我本来有一些跟她互动的环节,不过她貌似很专心在看我的简历啊~~~然后就没怎么理我。不过,我也还算顺利的,按时按量完成了。
这周二接到通知,说要去复试了,之前都去农讲所那边那个总部,这次就是去先烈中路的区庄那个校区。内容依然是一分钟英文自我介绍+试讲5 分钟,HR 姐姐温馨提示说可以继续讲上次的内容,不过希望形式新颖一些些。
嗯嗯,今天下午准备去复试……回来继续写完它。
第一次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来自应届生)
新东方2016校招求职攻略:
高盛在我们学校开2周的招聘周,其中分很多个宣讲会,有幸今天去了emphasis diversity的会,因为在我们学校边上有一个office ,downtown一个。比较方便,所以这次基本每个部门都来人了,带队的是地区的president。
之前都是介绍多元化的问题,和每个部门的作用。
下面切入正题,这次来的片区老大,原来是摩根跳槽到高盛的,之后游历13个地区国家,后来驻扎伦敦,去年回来美国,负责我们这边这个所。 和老板聊到第一个话题是,对数学PHD的看法。他回答:他们喜欢数学PHD,并没有歧视。(但是和我一起去的数学PHD,去年夏天申请intern直接连面试都不给,后来问Goldman sachs的中国人才知道,高盛不喜欢招博士研究生,这个今天再次从在高盛工作的校友那得知,不喜欢的原因是,大多数高盛的工作本科生就可以胜任,博士研究生over qualify,如果是trading的话,也就只有几个分部做,所以对PHD需求不大)。
所以目前来看,如果是理工PHD和牛本的话,建议投有trading的分所)。
第二个问题,因为我是提前毕业(PS:我是数学和统计的),年龄比较小,所以问了boss个问题(因为我听很多人说,美国雇主不喜欢很快就从大学毕业的学生)。可能因为我年龄比较小,BOSS一上来就握手,介绍自己(他们真的很职业,风度)。我一下没反应过来,后来才握上。 我说:高盛是不是不喜欢年龄小的学生,而且比较早的结束自己的大学生活?BOSS答了一串总结就是:不,可能别的公司这样,但是我们公司绝对不会,我们还很喜欢。
(聊天发现,高盛非常喜欢理科生,整个所理科生的比例非常高,基本每个人都有理科背景,要不就是MBA)。这次来的9人中,基本6~7个有MBA背景,8个有工科背景。所以看出高盛很喜欢年轻有为的申请者,同等背景面前,他们可能会比较喜欢年轻申请者,可塑性比较强。
后来和别的员工聊天发现,高盛是个很看能力的公司,就算你是学哲学的,只要你爱好的东西和高盛有关系,都有可能录取里,他们员工还举了很多别的员工的例子,但是有比较贴切的背景是最好的,毕竟哲学。。。。。
分享下,这个大概是今天重点,下星期还有个带HR来的会,到时我再去下,问些别的东西。
更多关于高盛2016年校园招聘详情请戳:
本文整理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这篇文章是我应聘微软亚洲研究院(MSRA)暑期实习的“面经”,由于二位面试官都没有要求我对面试过程保密,因此我在这儿写出来,但我不想写成纯面经,于是标题后又多了个“总结”。另外,我没去北京,所以两次“面试”都不是面对面的面试。
上上上周五,我直接把简历投给了MSRA创新工程组(Innovation Engineering Group)的邹欣老师,邹老师很快就安排了面试,正因为太快了所以我错过了——投简历的当天下午就安排了面试,但我去K歌了……由于第二天是周末,所以一面推迟到下个星期的星期一。
第一轮的面试官居然是Vczh,惊讶了一下。一面是聊天的形式,结果聊到了school days……用Vczh的话说就是“反正面试也就是想摸清楚对方的底细而已,形式都是不重要的,啊哈哈哈”。
Vczh对 Functional Programming 也很感兴趣,所以我们首先聊了这方面的话题,比如问我用FP做过什么,有没有折腾过 Church number 之类的,从Haskell聊到LINQ,Vczh还展示了他在SQL Server组工作时写的代码。
然后Vczh就开始介绍他们现在正在做的项目。之后Vczh说Feedback已发出,充分肯定了我的编程能力和passion,接下来就开始闲扯了,北京烤鸭啊、潮汕牛肉丸啊之类的……总的来说,一面是在轻松加愉快中度过了~
一天之后,另一位面试官打电话跟我约了时间,第二天2点,电话很准时地打了过来,开始了第二次面试。我迄今一共参加过5次面试(百度3次,微软2次),这次面试是我最紧张的一次,过后回想起来,也是水平最高的一次,所以在这里详细地说一说。
简单地寒暄之后,面试官首先让我做个自我介绍,说说自己的优缺点。我说自己最大的优势是就是热情和兴趣,Software Development是我愿意做一辈子的事业,并且基础好、基本功扎实;劣势就是缺乏工程经验,没有开发较大型软件经历。
尽管如此,面试官还是让我介绍一下自己做过的最满意的软件,我就简单介绍自己写过的一个非常mini的操作系统。面试官问我实现了什么功能,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如果以后继续开发的话会从哪些方面改进。
答曰,这个mini OS非常简单,只实现了引导启动、进入保护模式、多进程、TTY和一个naive的文件系统;不满意的地方就是内存和文件的管理太不灵活,虽然能实现多个进程同时运行,但进程的添加是写死在代码里,不能动态添加和退出,而文件虽然能动态的添加,但只能添加固定大小的文件;如果以后改进,会首先从内存管理入手,增加动态添加进程的功能。
(有个小细节就是,面试官还问了我这个mini OS的引导过程,百度二面的面试官也问了我同样的问题~)
既然说到操作系统,面试官接着又问了个底层的问题:一个程序,访问函数中某个变量时,操作系统做了什么事情?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个变量是存在可执行文件中,所以在访问这个变量的地址时,如果相应的页面加载到内存中了就可以直接访问,否则去交换区里头找;如果连交换区看里都没有,就上硬盘里找……
说到这我才意识到,面试官问的是函数中的变量,即局部变量!刚才说的都是错的!哎哟我紧张得要命,赶紧解释说不好意思,刚才说错了……面试官很nice地说没关系,把你知道的说出来就行。我松了口气,把C语言运行时函数调用引起的栈帧变化解释了一下,访问局部变量就是访问fp加上相应偏移的地址。
面试官没有纠着我的错误,反而顺着问下去:刚才你说到页错误和交换区,那么操作系统如何处理页错误的呢?交换区的作用是什么?我说有两种情况会引起页错误,一种是访问不存在的页面、一种是对只读页面执行写操作,刚才说的页错误是缺页错误,就是第一种情况。
这种情况下,被访问的内存地址会被写入CPU的寄存器中(CR2),操作系统可以访问这个寄存器从而知道引起缺页错误的内存地址,然后在交换区和硬盘中寻找相应的页面。而交换区的作用是利用局部性原理,存放被操作系统置换出来的页面,在物理内存紧缺的时候,某些久不使用的页面就会被交换到交换区,这些页面仍然可能在将来被使用,放在交换区中可以更快地被找到。
接下来的阶段,面试提出两个问题,并让我给出解决方案(中间有个小插曲,面试官一度听不清我说话,我更紧张了-0-,只好去阳台,所以后面的面试我一直坐在阳台的地上……)。
第一个问题与内存分配相关。面试官先问我会不会C和C++,我说必须会啊……然后问new和malloc的区别。我说它们的一个主要区别是用new来为自定义类型对象申请空间时,会自动调用默认构造函数,但malloc只是单纯的分配内存,不会执行默认构造函数。
面试官说好,现在让你设计一个带有alignment功能的malloc,申请内存的时候严格按照8byte对齐,你会怎么做?我说可以用批发——零售的方式来实现这个功能,即先申请一大块内存,然后遇到申请的时候以8byte为单位分配出去,而这一大块内存用空闲链表管理。面试官问那你设计的这个malloc系统只能管理固定的对齐度是吗,我说是。
然后面试官加深了难度:如果存在不同对齐度的分配要求,该如何做?我问对齐度是不是都是2次幂,面试官说可以有这个假设。想了一下,内存管理、2次幂对齐度,就联想到伙伴系统。
我说可以采取与伙伴系统类似的数据结构来管理内存,将内存区域依照不同的对齐度分组,比如说2byte对齐的region用一个链表管理,4byte对齐的region用另一个链表管理,然后遇到内存申请的时候就到相应对齐度的链表中寻找空闲区,如果相应链表没有足够的空间,可以从更高对齐度的链表中取出region然后分裂、也可以从更低对齐度的链表中取出两个region然后合并。
用这种方式可以实现不同对齐度的malloc。随后我反问一个问题,问面试官这个对齐malloc的问题是凭空想出来的,还是实际开发中遇到的,面试官说在开发中确实有这种需求,为了提高cache命中率、减少缺页错误,有时候会按照对齐的方式申请内存。
紧接着,面试官提出第二个问题,也是面试的最后一个问题:在一个二维平面上有一些点,用一个多边形把这些点全部围起来,可以把二维平面看成一块木板,点看成钉在木板上的钉子,包围的方式就像用胶箍去围木板上的钉子一样,问如何求解这个多边形?。我一听,一个计算机图形学的问题,直接命中我盲区……
我说给我想一想,然后在纸上乱画各种点,然后发现无论是什么情况,这些点之中最上、最下、最左和最右的四个点总是会与胶箍接触,面试官立即肯定了我的“发现”。那么将这4个点连在一起会形成一个四边形,进一步,这4个点会将四边形以外的区域分成4个部分:
四边形以内的点可以不用考虑,因为肯定会被胶箍围起来,关键是如何扩张这个四边形,让它像胶箍一样围住外面的点。所以,问题归约成如何扩张U(最上边的点)和L(最左边的点)之间的直线,让它们围住区域1所有的点。说到这,面试官问我怎么让它围住这些点?我当时唯一能想到的方法就是……枚举。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怎么枚举?怎么是否满足胶箍条件?
枚举的以UL为底、区域1的点为顶点的所有多边形,其中肯定有一个是满足胶箍条件。而不满足条件的多边形有两种:一种是没有围住所有点;另一种是围住所有点了,但是与胶箍围成的多边形不一样。
我觉得,前一种情况,比如如果枚举完所有可能的四边形都不能围住所有点,那么胶箍围成的多边形边数一点大于4;而后一种情况很可能出现凹多边形的,那么此时的边数会大于胶箍多边形。
基于这个假设,我提出按边数从少到多的顺序,枚举四边形外所有点与U,L两点形成的所有多边形的解答。就是说,先枚举所有三角形、再枚举所有四边形、然后枚举所有五边形……按照这个顺序,一旦遇到一个能把所有点都围起来的多边形,这个多边形一定与胶箍围成的多边形是一样的。
面试官接着问最坏情况下,这个算法的复杂度是多少。我跪了啊!最坏情况就是所有点都在四边形的外边,这样的话要计算所有多边形的排列数,还要把它们加起来,我说这个数列我不会求和-0- 面试官就让我说个近似,我说是阶乘级的。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次面试的时间是1小时15分钟,说得很详细,因为印象很深刻。当时刚放下电话发现手在发抖~~~面试过程中多次出现说话不利索的情况= =
一周之后的星期一,Vczh告诉我邹欣老师已经批了我的intern request;又过了一周,还是星期一,收到了HR姐姐的intern offer。所以星期一真是我的幸运日啊~
最后,对 Computer Science 和 Software Engineering 怀有热情的各位,如果不满足自己现在的环境,千万不要被束缚,请到一个合适的地方去追寻你们的梦想吧!!!
(本文由小编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更多微软求职信息请戳:
很多同学一开始会觉得微软的面试会非常的难,会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并且对英语的要求很高,在此澄清一下:
微软的面试的确是有难度的,但是这个“有难度”和大家想象的不太一样,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英语面试,尤其是英语的听说能力,至少我的5轮技术面试中(算上tech screen)有3轮是纯英语的。
至于会不会问一些比较生僻的算法问题,我是没有遇到过。我的mentor(功夫熊猫里面把这个叫master shifu)和我讨论的时候,说微软最喜欢问的算法问题就是链表和字符串(的一些变形),不会有人问你Dijkstra最短路径,不会有人问你动态规划,更加不会问你NP(扯远了。。。)甚至连二叉树什么的都很少问。
原因有几点:1. 链表和字符串是最基础的,每天都会用到的东西,也不会有人对于题目有什么歧义。 2. 虽说简单,但是链表和字符串足以考量一个人比较全面的编程能力,比如指针,内存使用,算法设计,测试等等。。。
3. 面试官也是人,问一个很难的问题自己都要想上半天,万一自己说错了岂不是很丢脸?总之,微软比较注重一个人的基本功扎实与否,至于你会多少种编程语言,会玩SSH还是ASP.NET还是Ruby on rails,看的比较轻。
既然问的都是基础问题,怎么区分基本功扎实程度呢?以下给大家举几个很常见的例子,是很多面经上面出现过的经典例子,试想一下你如果第一次看到这道题目会不会答出来:
1. 写一个函数,将字符串a拷贝到字符串b,a和b都是char *,函数声明大概可以是这样:
char * string_copy (char const * a, char * b);
几乎所有人的第一反应是一个while循环,比如说这个经典的写法:
while (*b++ = *a++); // 貌似是出自于K&R的strcpy实现
聪明的同学会去判断一下a和b是否为空,a和b是不是指向同一个区域,不过很少的同学会察觉到真正的陷阱:
如果b指针指向的是a字符串当中的某个字节(也就是a和b的区域overlap了 )怎么办?
2. 有一个数组a,写一个循环把数组里面的每一个数除以第一个数,如果你的答案是这样的:
for (int i = 0; i != SIZE; ++i)
a /= a[0];
面壁思过去,顺便看看《编程之美》里面的面试杂谈一章。
3. 这个是我最喜欢的。实现对一个已经排序数组的二分查找。就这么简单。
据说大多数国内的算法书上会有类似的这么一行:
mid = (low + high) / 2,甚至有人想到了优化,mid = (low + high) && 1
听我的同学说早期的java虚拟机里面貌似也是这么写的(怪不得很多人说java sucks),
比较正确的写法应该是mid = low + (high - low) / 2,不要问我有什么区别,自己去想。
另外,大家也可以去实现一个完整的二分查找,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以上是3个经典的不能再经典的例子,但是会暴露出很多人学东西不扎实的毛病(说实话,我也是),但是很遗憾,微软面试中如果出现了这样的错误,基本over了。。。
你问我为什么会问这些“钻牛角尖”的问题?
官方的解释差不多是这样:
微软需要的是“专业”的开发人员,所以在面试的时候期望一个“专业”的答案。什么是专业?就是无懈可击!开发人员犯的每一个错误(无论再小)都可能在产品中是一个潜在的bug,如果在这么基础的一些代码中(通常在20行以内)都会犯错,那么在产品代码中(规模通常会是两个逗号适当加1到2个0)怎么才能保证质量呢?
说了那么多,谈到了问题,给大家一个解决方案吧,也是我的master shifu推荐的:
这是个比较讨巧的策略:当面试官出了一道算法题让你在白板上开始写代码时,可以在角落里写一些测试用例(甚至可以象征性的问一下面试官,需不需要先写一些测试用例,亲自尝试,屡试不爽),并且按照这些测试用例来实现自己的算法。
这样可以留给面试官一个比较“专业”的好印象,并且也对代码的质量多少有些帮助。你要知道,当面试官看着你的代码想都不想(通常是事先想好的陷阱)就指出你代码里面的漏洞的话,你会非常的被动,还不如在写以前就自己找出来。
好了,谈了沉重的话题,谈点轻松的。
有人问我面试的时候会用什么语言?这个问题一直很纠结,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不太会用Java(大家懂的,除非你对面试官说你不会用C#但是你知道用Java怎么回答,并且答对了,面试官也不会太难为你)。
比较常用的还是C或者C++,当然C#也会有,但据我观察面试官还是期望你用C或者C++来回答一些算法的问题(这样相对显的基础扎实一点吧)。那SQL什么的会不会问?我面的是SQL Server的SDE,自然不会让我写SQL,其它的team不好说,不过我在CSS实习的team是做BI的,那自然是SQL为主。
说道C++和C#,一定会考OOP,一定会考一点设计模式,而且会根据一些语言的特性考。怎么考?很简单,还是写代码。为什么还要写代码?只有真正把代码写下来了才能知道你的设计是不是对的,是不是“专业”的。
以前经常会拍脑袋想出一个非常漂亮的设计(大多数是跟C++的模板有关),后来发现一个很蛋疼的问题:某个语言特性不是所有编译器都支持的(比如说臭名昭著的SFINAE)。。。。
所以说,还是得写代码。设计什么?很简单,链表和字符串(很幸运,面试的时候两个我都碰到了。。。)面试官会告诉你这个类需要实现什么样的功能,在某些函数上需要支持什么样的特性,等等。
然后,the white board is all yours。记得,设计这个类,也是实实在在的老老实实的把这个类实现出来,那么和算法题有什么区别呢?那个面试官的原话是:(这厮是个荷兰人,说英语比我还慢)I don't care what you give me, but you have to give me something, anything.。
也就是说,重要的是那个骨架,让你实现是想让你证明这个骨架是真正可以用的,只是一个placeholder。所以我很不要脸的在设计hash算法的时候使用了取模操作。。。
最后一个问题,微软会不会问一些和技术无关的问题?比如职业规划啦,人生理想啦,兴趣爱好啦。。。之类的,当然会啦。
不过是在两种场合:1. HR的电面(HR想挂你的话一般你是接不到这个电话的),2. 大老板面试(也就是最后一轮面试,如果面intern的话貌似没有这一轮,能挺到大老板面试的已经算80%成功了,至少我面的那个大老板最近没挂过人)。所以,碰到这种问题,take it easy,如实说来就好,当然也不要在大老板面前夸夸其谈。
(本文由小编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更多微软求职信息请戳:
先扯两句,说下笔试——20道不定项选择题,英文题目,由易到难,答错倒扣分。主要考些组合数学,操作系统,概率,数据结构,算法,代码分析的题目。
来面试的人貌似有很多,我被分在10:30到13:00点面试,B组。带队的是个正在实习hr的mm(居然说她表哥和我同名,我囧;还有,为啥实习的hr都是mm……)
面试是一对一的,要面两次,一次是B组的面试官,一次是和A组同学交换场地后,由A组的面试官面试。
B组的面试官上来就先让在纸上写代码,整型,链表操作类的题目,写完之后要逐行解释,主要还是考思路和编码的严谨。诸如出错处理,数字越界,空链表的,平时编码多注意一下其实就没有太大问题。
在解释的时候一定要思路清晰,面试官偶尔会打断你的描述,问些扩展的问题。最后说了一些关于推荐排序的问题,比如一个技术论坛,如何排序推荐技术问题的帖子,要用到哪些参数等等……这个应该是根据个人项目背景的临时问题。
A组的面试官上来要求做个英文的自我介绍,然后简单聊了两句,因为申请的的是测试职位,问了下测试的问题,举个例子,比如一个实物(水杯,笔,电梯),如何对其进行测试?就是用软件测试的思想,套用在上面,当然考虑得全面一点,比如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兼容性,维护性等等。
之后又是两道写码的题目,和B组的差不多,不再赘述。最后比较欢乐,聊了聊之前做的一些项目的事情,手机上的应用就直接展示了一下。
感觉面试的气氛还是比较轻松的,面试官不会给你过大的压力,题目也不算太难,这一点应该和我申请的SDET有关系,相比旁边申请SDE的同学各种树,图的编码题来说,链表操作还是轻松许多。还有,如果这一面一般的话,还有可能有下一面。
最后,拿到offer的邮件,还是挺开心的。
(本文由小编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更多微软求职信息请戳:
一、给出一个十六进制的数0xFF 0x80
(只有2“位”) 将其转换成有符号的一字节的十进制整数
解:因为是转成有符号数
所以 可以先将其转成二进制
如:0xFF-&
可见符号位为1,为负数, 负数是以补码存储的,所以求其原码
补码减一 取反即为原码
取反时符号位不变
符号位1 是负数
补码即原码
一字节数中 0x00~0x79 为0~127
0x80~0xFF 为 -128~ -1
二、3*(4+6)-7 # 用代码实现这个运算表达式
可以参照编译原理中的逆波兰式
分为数据栈d与符号栈f
遇到数字则入栈d,遇到符号入栈f
遇到)则符号栈出栈 至(
直至遇到终结符#, 将符号栈出栈
此时逆波兰式 已经建立完成 开始运算
建立一个 运算栈 s,
d顺序出栈 然后入栈s
直至遇到符号+
,s连续出栈2次
然后将新数据入栈s
继续遵循此规则直至栈d为空,s最终会只有一个数,即为答案
三、有一组数, 给出其赫夫曼编码 要求平均权值最小
如: 3 7 9 1 12
根据其大小建立赫夫曼树
四、c++中的虚继承
1、虚继承的作用
多继承时的二义性等
2、对虚基类的了解
五、单例模式
六、使一个类的实例 只能在堆中分配内存 不能在栈中分配内存
class A{};
A a = new A 是在堆中分配内存
A 是在栈中分配内存
调用其默认构造函数
所以将其默认构造函数声明为private就可以
本文整理自PHPERZ,本文由小编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更多校招资讯请戳:
三月份开学后看到微软招暑期实习,一开始本来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投了个微软的暑期软件开发实习,四月初参加完微软笔试,运气好竟然过了,通知今天面试,突击了两天基础知识今天吊儿郎当就过去。
面试从早上8点到下午4点半,我们是最后一波,进到大厅大家都一声不吭,有的闭目养神,还有的翻翻书,做最后的准备,还有我这样的酱油男没见过世面,把一楼大厅转个遍,大厅左右两边两个洗手间都进去了一趟,摸摸这,看看那。
签完到就进到会议室里分组检查证件,我们组hr美眉特别漂亮! 面试被虐了最后忘了求合影了。hr很辛苦的,从早忙到晚,晚上我们最后一波完了后,还有处理面试官的反馈,决定offer发给谁
hr姐姐讲一下今天的流程,还解释了一下微软sde、sdt实际上都是开发,不是说测试就是传统的测试,而是开发测试软件,还说肚子饿了,面试中间有很多吃的随便拿~ 验完证件就带着我们来到了3楼食堂开始面试。
一面考官人很好,一开始问了些基础问题,答得还ok,但后面三个问题把我直接虐掉,各种递归神题,毫无思路,那种当着考官,脑子一片空白,支支吾吾什么都说不出来的感觉真是太难受。最后剩10分钟时,面试官笑了笑:来我给你讲讲吧!
然后就是二面,是一个mm,上来我就blabla说,我小本啊!不是科班的,刚才一面被虐了,但求轻虐!
同样的三道题,没有要求写完整程序,要写出框架及说清算法,二面的时候觉得比一面好一点,至少都还有思路,有卡住的时候请教考官,她也会给一点提示,最后还和mm聊了会儿天,问她在微软累不累什么的,她说还好了,没有度娘累,又问本科的正式员工多吗?她觉得不多,还说微软内部还是比较open的,觉得哪个部门有意思,可以申请调过去。然后时间就到了。
面试出来觉得希望不大,一面太屎了主要,但这次经历很宝贵,亲自经历过确实深有体会,微软员工的严谨和自信也让我深有感触。 毕竟还是太年轻了,沉下心来,把缺的知识补上,少年还需努力~
(本文由小编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更多微软求职信息请戳:
笔试还是挺难的我觉得,多选题,做错就倒扣。我本着填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工程管理面试问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