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获得过诺贝尔奖的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奖都是谁

先后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都有哪些?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着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它分设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和经济学六个奖项。
  诺贝尔奖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值得一提的是,诺贝尔奖金不是一成不变的。
  据外媒报道, 瑞典诺贝尔基金会在9月25日宣布将今年的诺贝尔奖项的奖金提高100万瑞典克朗,向获奖者授予900万克朗(约合人民币271.5万元).
  在2012年, 诺贝尔基金会以财务问题为由将之前的1千万克朗减少至800万克朗,针对此次提高将近,诺贝尔基金会的解释是近期财务状况得到了改善。
  按照传统,诺贝尔医学奖是每年颁发的第一个奖,今年将于10月2日公布,接下来两天分别是物理学和化学奖,和平奖将于10月6日揭晓,尚未确定文学奖的揭晓日期。
  诺贝尔奖华人获奖者:
  一、赛珍珠中美双重国籍文学奖(1938年)
  Pearl Sydenstricker Buck或Pearl Buck(日-日),出生在美国西弗吉尼亚州,4个月大便随传教士父母赛兆祥和卡洛琳来到中国镇江,并生活了18年,学会了汉语和习惯了中国风俗,因此她称镇江是她的「中国故乡」。1910年,17岁的赛珍珠离开中国,回到美国攻读心理学,毕业后又来中国。婚后举家移居到安徽北部的宿县(今安徽省宿州市),在此期间的生活经历成为后来闻名世界的《大地》的素材。1932年借其小说《大地》(The Good Earth),获得普利策小说奖;1938年由于赛珍珠「对中国农民生活史诗般的描述,这描述是真切而取材丰富的,以及她传记方面的杰作」获诺贝尔文学奖。她也是唯一同时获得普利策奖和诺贝尔奖的女作家,是作品流传语种最多的美国作家,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以写中国题材的作品而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赛珍珠生前曾加入中国国籍,1934年中国政局陷入了混乱,赛珍珠被迫离开中国、回到了美国。
  二、李政道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Tsung-Dao Lee(日—),汉族,出生于中国上海,祖籍江苏苏州。1946年,20岁的李政道到美国留学,被誉为「神童博士」。1957年,他31岁时与杨振宁一起,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的这项发现,由吴健雄的实验证实。李政道和杨振宁是最早获诺贝尔奖的华人。
  日会见毛泽东主席时,建议在中国科技大学开设少年班,受到采纳。
  三、杨振宁美籍华人
  日出生于安徽合肥,世界着名物理学家,现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清华大学教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荣休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是中美关系松动后回中国探访的第一位华裔科学家,积极推动中美文化交流和中美人民的互相了解;在促进中美两国建交、中美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杨振宁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作出了里程碑性的贡献。20世纪50年代和R.L。米尔斯合作提出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1956年和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在粒子物理和统计物理方面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提出杨-巴克斯特方程,开辟了量子可积系统和多体问题研究的新方向等[3] 。此外,杨振宁推动了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南开大学理论物理研究室和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的成立。
  四、丁肇中诺贝尔物理奖
  (Samuel Chao Chung Ting)祖籍山东省日照市涛雒,1936年出生于美国,1949年丁肇中进入台湾建国中学,接受严格的教育,他的数学、物理和历史学习成绩优秀。1956年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在物理系和数学系学习,1960年获硕士学位,1962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曾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五、李远哲诺贝尔化学奖
  (Yuan Tseh Lee),日生于中国台湾省新竹市,先后就读于新竹国民小学、新竹中学;1959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化学,1961年在台湾清华大学塬子科学研究所考获硕士学位。曾获得美国化学学会的哈里逊豪奖、彼得?德拜物理化学奖、美源都的劳伦斯奖、美国国家科学奖、英国皇家化学佰法拉第奖和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等。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台湾人。日,放弃美国国籍,回到台湾。
  六、朱棣文美籍华人
  祖籍中国江苏太仓(现已在太仓创建了朱棣文小学),日出生在美国的密苏里州圣路易斯,他先后就读于罗切斯特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数学和物理学专业学位。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98年6月,朱棣文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不懂中文).
  七、崔琦美籍华人诺贝尔物理学奖
  (Daniel Chee Tsui,日-),出生于中国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1951年只身远赴香港,之后崔琦在香港培正中学接受教育。毕业后在金文泰中学修读一年预备班,成功考入香港大学,但是他选择了教会的奖学金,赴美留学。1967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此后到著名的贝尔实验室工作。2000年6月,崔琦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他成为继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朱棣文之后,第六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
  八、高行健法籍华人诺贝尔文学奖
  1940年出生于江西赣州, 祖籍江苏泰州,87年移居法国。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年60岁。事后报导中称他为剧作家、画家、小说家、翻译家、导演和评论家。不过,高行健早期在国内,是以创作先锋戏剧著称。他与铁路话剧团创作员刘会远(中共元老谷牧的儿子)合作创作了《车站》《绝对信号》等话剧,由北京人艺演出,引起轰动。其著作有《灵山》、《一个人的圣经》、《逃亡》,但大陆禁止出版。文革时,他被迫烧掉了整整一箱子手稿,包括自己的日记。他说:作家不能屈服于审查。还说:自己想家却苦于无法回到祖国。
  因「其作品的普遍价值,刻骨铭心的洞察力和语言的丰富机智,为中文小说和艺术戏剧开辟了新的道路」而荣获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并因此成为首位获得该奖的华语作家。
  九、钱永健美籍华裔生物化学家
  (Roger Yonchien Tsien,日-)汉族,1952年生于美国纽约,祖籍浙江杭州,是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堂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我是在美国出生长大的,我不是中国科学家……我的得奖有中国人高兴,如果这样让很多年轻人对科学发生兴趣,这是很好的事。一个成功的科学家必出于一个开放的社会,多元包容的价值是关键。」
  十、高锟英美双重国籍华裔物理学家
  日出生于中国上海,祖籍江苏金山(今上海市金山区),为光纤通讯、电机工程专家,华文媒体誉之为「光纤之父」、普世誉之为「光纤通讯之父」(Father of Fiber Optic Communications),曾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2009年,与其他两人共享诺贝尔物理学奖。199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十一、莫言中国大陆本土作家
  原名管谟业,日生于山东省高密市。1980年代中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2011年8月,莫言创作的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日,莫言因其「用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十二、屠呦呦诺贝尔医学奖
  日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在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学习。 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曾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期间前后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 。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药学家,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1972年成功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2011年9月,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 .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相关阅读:
郑重声明:多赢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多赢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大家都在看
近日,新三板出现史上最大规模处罚&&多达480家企业在同一天收到来自全国股转系统的监管函,原因有的是因为提前使用募集资金、IPO进展;有的涉及重大信息披露不及时等。你以为中国只得过两次诺贝尔奖?
北京时间18日凌晨,我国自主研发的超算系统&神威&太湖之光&在蝉联TOP 500世界第一殊荣后,又一举拿下高性能计算应用最高奖&戈登&贝尔奖&,实现了我国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
戈登&贝尔奖颁奖现场
什么?你没听过&戈登&贝尔奖&?
没关系!小编带你长知识:
超算界的&诺贝尔奖&
设立于1987年的&戈登&贝尔&奖被称为&高性能计算领域的诺贝尔奖&,大名鼎鼎的美国&泰坦&超级计算机、日本&京&超级计算机就曾经是这一奖项得主。近30年来,该奖项一直被美国和日本垄断。
如果说世界超算TOP 500是考验各国高性能计算的硬实力,那么戈登&贝尔奖则象征着各国高性能计算的软实力。中国超级计算机虽然近几年一直蝉联世界超算TOP 500榜首,但在高性能计算机应用领域,基于神威&太湖之光运行的系统可算是真正的&前无古人&。
神威&太湖之光到底有多神?
作为世界超算界的&巨星&,神威&太湖之光到底有多神?
简单说,神威&太湖之光系统1分钟的计算能力,相当于全球72亿人同时用计算器不间断计算32年;如果换算成电脑,相当于200多万台普通电脑的运算能力。
而且,在&神威&太湖之光&上运行的获奖应用&全球大气非静力云分辨模拟& 有望在未来应用于全球高分辨率气候模拟和高精细数值天气预报。也就是说,未来我国的天气预报精度更高,速度也将更快。
&戈登&贝尔&奖获奖系统研发团队&
随着我国国力的提升,中国人的名字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世界各大领域的&巅峰奖项&中。如果你还是只知道曾获得&诺贝尔奖&的莫言和屠呦呦的话,你就要out啦!
能和&诺贝尔奖&媲美的
&&沃尔夫奖
是具有极高学术声望的多学科国际奖。主要是奖励对推动人类科学与艺术文明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士,其中以沃尔夫数学奖影响最大。
2004年,沃尔夫农业奖由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与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塔克斯莱分享,以表彰他们&对杂交水稻所做出的开创性研究和发现杂交优势的基因原理&。
袁隆平 图自网络
沃尔夫奖评审委员会认为,袁隆平对世界性食物生产产生了极大影响。在他的领导下,来自不同研究机构和大学的数百名科学家经过10年的合作研究,使水稻产量总体提高了20%,中国的水稻产量提高了50%;为帮助增加世界食物供给,他还向世界各国的科学家提供了他的知识、技术和育种材料。袁隆平在农业科学领域的贡献不仅局限在中国,更造福整个世界。
环境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
&&泰勒环境成就奖
泰勒环境成就奖,由美国人约翰&泰勒和爱丽丝&泰勒夫妇在1973年创立,是环境科学、能源、医学领域的最高奖项之一。2002年,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第四纪古环境研究专家刘东生荣获泰勒环境成就奖,成为中国乃至亚洲地区学者中获此殊荣的第一人。
刘东生从1954年开始从事黄土研究,创立&黄土学&,并提出古气候多旋回学说肯定大陆沉积与海洋和冰盖环境变化记录的可比性,带领中国第四纪研究和古全球变化研究领域跻身于世界领先行列。
泰勒环境成就奖 图自中国网
农业领域的&诺贝尔奖&
&&瑞典皇家农林科学院Bertebos奖
瑞典皇家农林科学院Bertebos奖,每两年评选一次。由于采用权威推荐而非自我推选的方式,因此获奖者的成果一定是为业内所熟知并普遍认可的。评选结果的权威性,使Bertebos奖被称为&农业诺贝尔奖&。
Bertebos奖颁奖合影(左前四:熊幼翎教授)&
图自江南大学新闻网
2015年,熊幼翎教授因他在&过去30年对调控蛋白和肽在食品体系内作用的化学、物理、及生化机理的优秀研究&荣获Bertebos奖,成为获得此奖的第一位华人。他在肉禽加工和利用大豆蛋白和乳清蛋白作为功能性组分和抗氧化剂方面的研究有力地促进了中国食品研究。
熊幼翎教授 图自百度百科
建筑行业的&诺贝尔奖&
&&普利茨克奖
普利茨克奖是表彰建筑师其在建筑设计创作中所表现出的才智、洞察力和献身精神,以及其通过建筑艺术为人类及人工环境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被誉为&建筑学界的诺贝尔奖&。贝律铭的巴黎罗浮宫金字塔、安藤忠雄的教堂系列都曾获得过该奖项。
王澍 图自网络
2012年,中国建筑师王澍凭借其主要作品宁波博物馆获得该奖,这是中国本土设计师首次获得该奖项。宁波博物馆从形态到墙面材料设计,体现出浓浓的中国江南特色和材料循环利用的环保理念,其鲜明风格在世界建筑设计界独树一帜。可以说,王澍的设计作品,让世界了解了中式建筑思维。
宁波博物馆 图自网络
科幻艺术领域的&诺贝尔奖&
雨果奖是&世界科幻协会&所颁发的奖项,为表彰身处世界科幻艺术金字塔的塔尖的作家及其作品。雨果奖和星云奖堪称科幻艺术界的&诺贝尔奖&。哈利波特与火焰杯》、《权力的游戏》等著名文学作品都曾获得该奖项。
2015年,中国作家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获得雨果奖,成为首位获得此奖项的中国人。2016年中国作家郝景芳以小说《北京折叠》,再度斩获雨果奖。虽然中国作家莫言已经得到诺贝尔文学奖,但雨果奖的收获,反映出国际文学界对中国作家原创性和创造力的认可。
儿童文学领域的&诺贝尔奖&
&&国际安徒生奖
国际安徒生奖是由国际少年儿童读物联盟于1956年设立,旨在表彰作家一生在儿童文学领域的造诣和建树,在全球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中国作家曹文轩凭借着《草房子》、《火印》等经典作品获得2016年度的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中国作家在此奖项上零的突破,让世界感受到中国儿童文学的魅力。
曹文轩和评委会主席在奖项宣布后现场合影
图自环球网
对于身处各个行业的工作者们来说,并不只有诺贝尔奖才是最高荣誉的象征。近年来,中国人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世界各领域顶级奖项名单中。也正是有这些来自各行各业的工作者共同努力,才能让中国综合实力愈加强盛,真正受到世界各方的尊重。
来源:中国之声微信公众号综合中国网、东方新闻、环球网、凤凰科技、搜狐新闻、新华网、腾讯文化、生物秀人才网等
(责任编辑 谢宝莹)
微信公众号
鄂ICP证:鄂ICP备号-2
中国湖北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华人曾获诺贝尔奖的有哪些?
华人曾获诺贝尔奖的有哪些?
09-03-03 &
至今为止共六人: 杨振宁、李政道 1957年诺贝尔物理奖; 丁肇中 1976年诺贝尔物理奖; 李远哲 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 朱棣文 1997年诺贝尔物理奖; 崔琦 1998年诺贝尔物理奖。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诺贝尔奖自1901年颁发以来,共有六位华人获诺贝尔科学奖,他们分别是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和崔琦。 1957年,李政道和杨振宁因“发现宇称原理的破坏”而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6年丁肇中因“发现一类新的基本粒子”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6年李远哲因“发明了交叉分子束方法使详细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成为可能,为研究化学新领域—反应动力学作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97年朱棣文因“发明了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8年,崔琦与德国的霍斯特·斯托尔默和美国的罗伯特·劳克林因在量子物理学研究做出的重大贡献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诺贝尔奖自1901年颁发以来,共有六位华人获诺贝尔科学奖,他们分别是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和崔琦。 1957年,李政道和杨振宁因“发现宇称原理的破坏”而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6年丁肇中因“发现一类新的基本粒子”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6年李远哲因“发明了交叉分子束方法使详细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成为可能,为研究化学新领域—反应动力学作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97年朱棣文因“发明了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8年,崔琦与德国的霍斯特·斯托尔默和美国的罗伯特·劳克林因在量子物理学研究做出的重大贡献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至今为止共六人: 杨振宁、李政道 1957年诺贝尔物理奖; 丁肇中 1976年诺贝尔物理奖; 李远哲 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 朱棣文 1997年诺贝尔物理奖; 崔琦 1998年诺贝尔物理奖。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杨振宁、李政道 1957年诺贝尔物理奖; 丁肇中 1976年诺贝尔物理奖; 李远哲 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 朱棣文 1997年诺贝尔物理奖; 崔琦 1998年诺贝尔物理奖。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至今为止共六人: 杨振宁、李政道 1957年诺贝尔物理奖; 丁肇中 1976年诺贝尔物理奖; 李远哲 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 朱棣文 1997年诺贝尔物理奖; 崔琦 1998年诺贝尔物理奖。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杨振宁、李政道 丁肇中 李远哲  朱棣文崔琦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0 0 杨振宁、李政道 丁肇中 李远哲  朱棣文崔琦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诺贝尔奖自1901年颁发以来,共有六位华人获诺贝尔科学奖,他们分别是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和崔琦。 1957年,李政道和杨振宁因“发现宇称原理的破坏”而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6年丁肇中因“发现一类新的基本粒子”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6年李远哲因“发明了交叉分子束方法使详细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成为可能,为研究化学新领域—反应动力学作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97年朱棣文因“发明了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8年,崔琦与德国的霍斯特·斯托尔默和美国的罗伯特·劳克林因在量子物理学研究做出的重大贡献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和崔琦。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诺贝尔奖自1901年颁发以来,共有六位华人获诺贝尔科学奖,他们分别是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和崔琦。 1957年,李政道和杨振宁因“发现宇称原理的破坏”而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6年丁肇中因“发现一类新的基本粒子”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6年李远哲因“发明了交叉分子束方法使详细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成为可能,为研究化学新领域—反应动力学作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97年朱棣文因“发明了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8年,崔琦与德国的霍斯特·斯托尔默和美国的罗伯特·劳克林因在量子物理学研究做出的重大贡献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诺贝尔奖自1901年颁发以来,共有六位华人获诺贝尔科学奖,他们分别是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和崔琦。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至今为止共六人: 杨振宁、李政道 1957年诺贝尔物理奖; 丁肇中 1976年诺贝尔物理奖; 李远哲 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 朱棣文 1997年诺贝尔物理奖; 崔琦 1998年诺贝尔物理奖。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诺贝尔奖自1901年颁发以来,共有六位华人获诺贝尔科学奖,他们分别是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和崔琦。 1957年,李政道和杨振宁因“发现宇称原理的破坏”而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6年丁肇中因“发现一类新的基本粒子”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6年李远哲因“发明了交叉分子束方法使详细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成为可能,为研究化学新领域—反应动力学作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97年朱棣文因“发明了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8年,崔琦与德国的霍斯特·斯托尔默和美国的罗伯特·劳克林因在量子物理学研究做出的重大贡献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李政道:1926年生于上海,美籍华人,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31岁;   杨振宁:1922年生于安徽,美籍华人,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35岁;   丁肇中:1936年生于美国,美籍华人,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40岁;   李远哲:1936年生于台湾,美籍华人,1986年诺贝尔获化学奖,时年50岁;   朱棣文:1948年生于美国,美籍华人,1997年诺贝尔获物理学奖,时年49岁;   崔 琦:1939年生于河南,美籍华人,1998年诺贝尔获物理学奖,时年59岁;   达 赖:1935年生于西藏,中国国籍,1989年诺贝尔和平奖,时年54岁;   高行健:1948年生于江西,获奖的同年加入法国籍,2000年诺贝尔获文学奖,时年52岁还有一名叫钱永健的华人(美国国籍)或化学奖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忘了李政道了,抱歉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最有可能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中国人
[摘要]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如鱼得水的人,永远都不会成为屠龙武士。而历史不会记得如鱼得水,历史只属于屠龙武士!我深信中国的屠龙武士王贻芳会因为中微子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作者:冯八飞(腾讯·大家专栏作者,长文慎入,内伤自负)日,中国科学家王贻芳领导的大亚湾中微子项目获美国“基础物理学突破奖”,奖金300万美元。想起十几年前跟人争论,承蒙香唾瀑面:中国人一百年也得不了诺贝尔科学奖!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于是,坐到电脑前,写篇文章,泄愤! (王贻芳) 其实,这些年来,中微子一直是世界科学研究热点,属于得奖专业户类型。远的不说,今年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日本的梶田隆章和加拿大的阿瑟-麦克唐纳因发现中微子震荡获2015年诺贝尔物理奖。好吧,啥子是中微子?说起来,中微子跟爱因斯坦的统一场还有些瓜葛。好吧,啥子是统一场?大家都知道爱因斯坦很伟大,他发现了相对论。其实,爱因斯坦研究相对论只用了十年,而研究统一场,他用了四十年!1922年他获诺贝尔奖时已开始研究统一场。作为世界物理学新教皇,统一场立成世界焦点,世界报刊集体断言爱因斯坦将一劳永逸彻底解决宇宙所有问题,论文出版后一抢而空。爱因斯坦对公众的狂热非常吃惊。他虽然觉得统一场很出色,但毕竟这是物理学,又不是岛国AV或流行歌曲,卖这么多是要干嘛?统一场彻底迷住爱因斯坦,变成他与物理界之间的巨型黑洞,任何信息都无法穿透。每次物理大会都为爱因斯坦保留上座,但每次他都缺席。新闻界损失更大,他们平空失去了爱因斯坦这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超级新闻库,只好自制噱头哗众取宠。连《纽约时报》这么严肃的报纸,居然有天也印了一整版数学家都看不懂的数学符号,然后郑重其事地宣布:“爱因斯坦研究的统一场将涵盖行星旋转、光线飞驶、地球引力、钻石光泽、镭元素的不稳定性、轻的氢和重的铅、通过线圈的电流、物质、能量、时间、空间。”其实《纽约时报》不算发高烧,统一场还真可能有这个本事。相对论已成过去,未来,属于统一场。统一场研究成功,即可当场推翻量子论。相对论在研究原子核内的微粒子世界时完败给量子论,爱因斯坦始终没服这口气。他认为统一场可以彻底解决原子核里面的问题,从而一劳永逸地KO坚决要跟上帝打麻将的玻尔他们几爷子。Well,说了半天,到底啥子是统一场嘛?严正声明,我说到底不过一业余爱因斯坦爱好者,因此,说错了不负刑事责任啊。物理学上的“场”指的不是足球场或杀猪场。它指的是有“力”在其中相互作用的一块儿空间。这个“场”不是物质,看不见,却也有重量和大小。爱因斯坦想统一的,就是通过这个“场”作用于物体的万有引力和电磁力,即要说明这2种力源于同一种力。好吧,八飞老师,这个有啥用呢?用处大发了,这样就可以统一宇宙!就是说,我们就能知道宇宙到底是什么和宇宙如何起源。够不够震撼?看官须知,按咱们现在的知识,构成宇宙的最基本要素是空间和物质,时间只是物质运动的先后次序。如果说宇宙有个中心点在运动,那宇宙必须跟着这个中心点运动,否则空间、时间和物质就无法统一,那宇宙就不存在了。举太阳系为例:太阳自转,太阳周围的空间就随太阳转动,9大行星说是围太阳公转,其实转一个角度看,它们只是静静地镶在太阳周围的空间上,我们觉得它们在公转,是因为那个空间在围着太阳转。Youknow了吧?其实太阳和9大行星是静止地镶在这个空间上,运动的是太阳系,而这正好符合能量守恒定律。牛顿理论恰恰在这里与能量守恒定律矛盾,因此他无法解释星体为何自转。牛顿只好说星体自转是因为上帝蹬了它们一脚。可现在绝大多数物理学家已经不信上帝了,所以牛顿无法拿上帝的脚说服他们。统一场研究的关键,就是要把爱因斯坦已知的两个最基本的力——牛顿的万有引力与麦克斯韦的电磁力——统一到一个数学框架中去。列位看官,在物理学研究历史中,追求统一是主流,而且每次成功都带动物理学飞跃:牛顿用万有引力统一了地球上的万物;麦克斯韦统一了电和磁;爱因斯坦用质能互换公式E=MC2统一了质量和能量。因此,爱因斯坦研究统一场,按物理研究传统十分合理。但是,直到爱因斯坦去世,统一场研究都没成功。这个没成功还真不是爱因斯坦的责任,责任在宇宙,因为宇宙中并非只有引力和电磁力,其实还有另外两种基本的“强力”和“弱力”。强力连接原子核,弱力生成放射性。爱因斯坦没考虑这两种力,所以没成功很正常。好吧,那啥子又是强力和弱力呢?强力得从原子核说起。原子核之外的自然力只有引力和电磁力,可1912年卢瑟福发现原子核也由微粒子构成,于是问题就来了:原子核里面的微粒子都带正电,按电磁理论它们应当互相排斥,怎么能紧密结合成原子核呢?一直到1928年,大家把后脑勺都挠烂了,24岁的苏联物理天才伽莫夫这才提出,其实原子核里头还有另外一种力,比电磁力强得多,能把核内微粒子都团结起来。因为它比电磁力强,所以叫“强力”。好吧,那么,啥子又是弱力?弱力就得从中微子说起喽。1931年春罗马国际核物理会议,奥地利物理学家泡利提出β在衰变过程中放射出电子之外还有一种新粒子,其静止质量为零,电中性,但并非光子。正是它带走了一部分能量,所以衰变后才出现了能量亏损。泡利称这种粒子为“中子”,并断言它在原子核里面。当时意大利物理的中兴霸主费米就跳出来支持他。1933年10月布鲁塞尔第7届索尔维物理大会专题讨论原子核,参加会议的物理名宿有居里夫人和卢瑟福等,年轻一代包括泡利、伊雷娜·居里、约里奥·居里、查德威克、玻特、费米和伽莫夫等物理未来巨星。会上泡利再次提出“中子”假说,会后两月费米写论文论证泡利的“中子”,不过此时查德威克已发现了现在的“中子”,为示区别,费米就给泡利的“中子”这个词加了一个意大利语后缀ino(微小的),变成“neutrino”。此即中微子。 (1933年10月布鲁塞尔第7届索尔维物理大会与会者合影) 虽然费米成功论证中微子,但物理界却始终测不到它,因此中微子当时被称为“宇宙隐身人”。中微子运动接近光速,几乎无法被任何物质吸收,因此几乎无法观测,其观测难度有多大呢?如果我们能做出地球那么大的探测器,向它发射1,000亿个中微子,也大约只能撞上1个。20多年后(1956)美国物理学家柯万(Cowan)和莱因斯(Reines)等通过实验观测到中微子,凭此就获得199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费米不止证明了泡利的发现,他还开创了原子核的量子研究,他认为质子和中子并非两种不同的粒子,而只是两种不同的量子态,因为电子的“轨道”只是电子的不同能量态,所谓“变轨”只是不同能量态之间的“电子跃迁”,所以,质子和中子也只是通过能量态的跃迁而相互转化。到底啥子意思嘛?意思就是,原子核里面根本没有啥子电子和中微子!只有弱力作用于原子核,弱力让一个中子从原先的能量态发生“跃迁”变成质子,而跃迁前后质能都会有损失,所以电子从高能态跃迁到低能态时会射出光子,中子在质子跃迁过程中会射出一个电子和一个中微子,这样才能保持能量守恒。就是说,费米证明了,能量依然守恒,能量守恒保卫战就此宣告胜利。好了,现在咱们有了牛顿的引力、麦克斯韦的电磁力、伽莫夫的强力和费米的弱力,宇宙4大基本力聚齐。爱因斯坦的统一场要统一的,就是它们。1967年美国物理学家温伯格等通过量子论统一了电磁力和弱力。后来又有科学家提出“大统一理论”成功统一电磁力、弱力与强力。但要统一引力就没这么容易啦,因为引力实在太弱了,微粒子的质量几乎等于零,所以引力的强度只有强力的100万亿亿亿亿分之一,咱们连100后面的零都数不清。总之就是无限小。当年爱丁顿观测日全食,太阳这么大的星球,其引力造成的星光弯曲也微乎其微,必须得用日全食照片来确认,就是这个道理。强力和弱力都是微粒子之间的力,只有用量子论才能研究,但爱因斯坦研究统一场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想推翻量子论!所以这研究无法成功。但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着,什么事儿经得住这么多科学天才成年累月没日没夜地惦记着啊?所以,后来终于被惦记出了希望。希望来自哪里?居然来自:抛弃量子论!我们今天知道,世上万物,包括人的身体,都由原子和分子组成。可20世纪之前的人,包括牛顿这么牛的人,都不这么认为。最早关心这个问题的是古希腊哲学家。这些伟大的先贤连近视眼镜都没有,却想找到组成世界的最微小原素是什么。这些人中最有名的是德谟克利特。他出身富裕,为科学走遍埃及、巴比伦等地,耗尽家财,刚回家乡立刻被法庭指控“挥霍财产”,如罪名成立,他将被逐出城邦,死后也不能回乡下葬。谁愿意做异乡鬼啊?于是德谟克利特在法庭上宣读游历著作《宇宙大系统》为自己辩护,法官和陪审员一听大惊失色:搞到这么多科学新知,怎么是“挥霍财产”?纯粹赚翻了啊!于是判给他5倍的旅行费用。就在《宇宙大系统》中德谟克利特宣布,构成万物的最基本元素是“不可分割的”(atom),此即后世的“原子”(Atom)。从此到牛顿为止,物理学家都认为“原子”构成宇宙,可后来不断发现比原子更小的粒子(原子核、电子等),只好称它们“基本粒子”(elementaryparticle)。基本粒子出现意味“原子”死亡,因为它们证明“原子”并非“不可分割”(atom)。人类发现的第一个微粒子是1897年J.J.汤姆逊发现的电子(electron),当时无人相信,著名物理学家都认为汤姆逊在胡说。可电子虽然已经很“基本”,却仍非“不可分割”,因为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而原子应是电中性的,否则满天的电子同性相斥,根本合不到一起,就不会有原子了,那就根本不会有什么世界万物啦。因此,原子应该由电子和另一种带正电的基本粒子组成。1911年汤姆逊学生卢瑟福发现原子核,“原子”这才画出了美丽的新图画——带负电的电子围着带正电的原子核旋转,刚好构成一个电中性的稳定的原子。就这样,原子不再是组成万物的“基本粒子”。但后来科学家发现居然“基本粒子”也是由更小的微粒子组成,例如轻子和夸克的质量还不到质子和中子的万分之一,现有的最精确电子显微镜都不能直接观测到它们。所以现在物理学已经不说“基本粒子”了,因为实在不知道哪些粒子更“基本”。爱因斯坦发起的统一场革命正发生对这些微粒子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粒子越小,能量就越高,如果把微粒子控制在极其微小的空间内,其引力就大大增强。也就是说,在更小的微粒子之间,引力又回来了!这意味着,在更小的微粒子空间中,引力有可能与其他3种基本力统一!那么,最小的空间单位是什么呢?就是普朗克长度(10-33厘米)。宇宙的这4种基本力,最后就统一在普朗克空间!我们都觉得科学理论超级枯燥,其实科学理论比最牛的美国科幻大片儿都精彩。我们觉得枯燥,是因为我们不懂,而绝大多数科学家也懒得给我们这些文科男女解释。对整天在理论天空中展翅翱翔的“王”们来说,要把中微子和统一场说得我们都能听懂,无异于焚琴煮鹤,还不如直接杀了他们痛快些。所以这个杀人的工作只能由我这样的文科老头儿来干,反正我已离退休不远,杀几个人并没有什么关系。这场物理革命不仅非常精彩,结果亦超级惊人:在普朗克长度下,相对论与量子论这两大理论双双失效,一种全新的理论统一了相对论与量子论。啥子理论?超弦理论。OK,啥子是超弦?我们一直认为“基本粒子”就是一个没有任何内部结构的微小的点,直到1970年日本物理学家南部阳一郎(2008年诺贝尔奖)提出超弦理论。南部阳一郞在普朗克空间把基本粒子放到最大,才发现每个基本粒子里面都有一根儿细细的弦在振动。这根儿弦只有长度没有宽度。小提琴弦可以奏出无数优美的音符,而这根弦振动之后奏出的是数百种基本粒子和4种基本的力。这根弦细得可怜,即使用最精细的仪器测,它也显得像个点,是1毫米的100亿的100亿的1,000亿分之一(10-34米),因此被称为“超弦”(superstring)。看官须知,原子半径约为1毫米的1,000万分之一(10-10米),而原子核直径大约是原子的10万分之一(10-15米)。跟超弦比,原子核就算庞然大物了。这根超弦振动的速度比飞都快。小提琴琴弦的振动人眼已经看不清楚,但其实不过一秒钟几百次(102次)而已,超弦一秒钟振动100万亿乘100万亿乘100万亿(1042)次,超弦两端的运动速度是人所能想像的终极速度:光速!量子论之父普朗克曾感叹说:“我对原子研究的最后结论是——世界上根本没有物质。物质是由快速振动的量子组成的。”古埃及和古希腊都谈到宇宙有7个原理,最基本的是“振动原理”。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任何东西是静止的,一切都在振动。”直到20世纪我们都把这些话当哲学听,超弦理论横空出世,我们才发现,原来,这是物理!超弦理论横空出世,意味着数百种基本粒子全部统一到超弦上去了,这数百种基本粒子居然只不过是这根儿超弦的不同振动形式,而4种基本力都来自超弦空间。超弦让基本粒子变成一个紧密的微小时空,宇宙中所有的巨大物理事件,包括宇宙大爆炸、黑洞与恒星死亡,都诞生于这个超级微小的时空之中!够不够震撼?然而,这还只是震撼的开始。话说牛顿理论大行其道之时,咱们只知道3维空间,就是长、宽、高,后来爱因斯坦一棒子敲在咱们脑门儿上,同志们恍然大明白:还得加上时间。因此,咱们现在熟知的是4维时空。超弦时空多少维?最初的超弦时空有26维!否则它就要崩溃。爱因斯坦提出4维时空那年很多欧洲人都笑掉了大牙,所以欧洲牙科,尤其德国牙科,非常著名。现在居然有人提出26维!幸好这个理论很快就得到修正,否则欧洲就没牙科了,因为所有的牙都笑掉了,大家都使牙床吃牛排。超弦理论很快修正到10维。但它仍然显得十分荒谬,所以直到1984年大部分物理学家都认为它是个笑话。但今天他们已经不笑了,因为科学证实咱们确实生活在10维空间,只是其中有6维紧紧蜷缩在一起,我们觉察不到。就像我们离很远看一根儿水管,看见的是一根儿线,只有1维,但走近你会发现它还有个2维的横截面,而这个横截面的2个维度是蜷缩起来的,从远处看不见。1995年,美国物理学家威顿宣布超弦的10维实际上是11维时空。11维时空,是我们现在对时空的最新认识。超弦确实不好理解,因为人类生活在3维空间中,因此我们无法在2维的纸面上画出11维。严格讲,连物理学家都无法在头脑中想像出11维时空,但他们却巧妙地用数学工具来解决这个问题。例如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形是2维,其面积是4立方厘米(2厘米乘X2厘米),而边长为2厘米的立方体就是3维的,其体积是8立方厘米(2厘米X2厘米X2厘米)。因此,4维空间中的超立方体(4维),其“体积”应为16立方厘米(2厘米X2厘米X2厘米X2厘米)。以此类推,就可以算出11维时空。10维超弦空间中隐藏的维度弯曲得很小,所以咱们看不见。就像地毯,我们走在上面,只能看见2维——长和宽,但如果把地毯放到放大镜看,才发现还有组成地毯的绒线弯曲起来的那一维。这一维,我们走在地毯上的人感觉不到,但藏在地毯缝里的跳蚤却能感觉到。正因为多了这一维,跳蚤才能躲进去,让我们这些只能看见“长”和“宽”这两个“维度”的人看不见它们。超弦理论认为空间到处隐藏着这样卷曲起来的维度,其长度非常短,跟超弦差不多。二千多年前有个人叫朱泙漫,他变卖全部家产去跟著名的大师支离益学习屠龙术,辛辛苦苦3年学到手,提刀四顾,才发现世上并没有什么龙可屠。记下这个故事的人是庄子,屠龙术因此被当作好高骛远的典型嘲笑了二千多年。其实,相对论、量子论、超弦理论,包括中微子,个个都是屠龙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如鱼得水的人,一定能得到远远超过朱泙漫的褒奖和推崇,但是,他们永远都不会成为屠龙武士。而历史,并不会记得如鱼得水。历史只属于屠龙武士!我深信中国的屠龙武士王贻芳会因为中微子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不信走着瞧!
(本文原标题《超弦屠龙统一场》)……………………………………本文系腾讯《大家》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大家》微信ipress,每日阅读精选文章。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每日微信 | 如果爱打牌的胡适也有朋友圈
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一度痴迷打牌你信么?不信就一起围观胡适的“朋友圈”吧。
←扫我订阅腾讯文化,每天至少一篇品味文章,让你的生活更充实
[责任编辑:lanxindai]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诺贝尔奖中国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