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勃拉邦作为泰国小乘佛教教的发祥地,当中有哪些历史典故

神秘老挝之旅——在布施的脚步声中醒来 - 磨憨口岸网
<meta name="description" content="《磨憨口岸网》诞生于2015年11月(www.mohankouan.com或www.mohankouan.cn),为人们提供最详尽磨憨口岸信息为宗旨。《磨憨口岸网》内容涉及:磨憨口岸新闻动态、磨憨周边乡村特色旅游、傣家美食、老挝旅游指南、特产销售、商家推广等方面。《磨憨口岸网》将向着共享化、全面化、专业化、深度化的多元方向发展,打造全面细致的功能模块,为会员及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磨憨口岸网www.mohankouan.com
神秘老挝之旅——在布施的脚步声中醒来
布施,老挝语叫“塔芭”。是全体民众都知道的事。“布施”,本是佛教用语,普通人看就是将金钱、实物分享给他人,而在佛教中是指人的一种行为。老挝琅勃拉邦是小乘佛教在老挝的发祥地,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而布施在南亚已经拥有上千年的历史。琅勃拉邦曾是一种悠久历史的古城,世界文化遗产城市,也曾是老挝的首都,佛教以及佛教文化在这里得到很好地传承。琅勃拉邦的布施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我这次拍摄的是乌多姆赛清晨的布施......老挝的城市的美,美在其和谐安宁,老挝的城市的静,静得让你的思绪天马行空,让心灵来一次和谐的旅行。来到这里会让你淡薄明志、宁静致远。日,我五点多就起床了,准备到附近的两个寺庙里观看老挝的布施,其实很多人比我到的还要早,这里面既有当地布施者,也有要参与布施的外地游客。我想在此时大家的心情应该是一至的,理解并真心参与布施是一种敬佛行为。清晨的乌多姆赛,晨雾中显得格外地静谧,很早的时间里,老挝人已经早早地起床,在昏黄的灯光中开始制作布施用的糯米饭了,一天的生活就在这氤氲的糯米香气中开始了,一天的生活就在身穿黄色袈裟的僧人赤足鱼贯着走上街头的脚步声中开始了……传统的布施应该是以糯米饭为主,还有饼干一类干粮、牛奶、糖果、水果等,还有是一些来不及备布施食物的游客,干脆直接给些钱币。糯米饭要一大早做好,先布施给僧人,然后给孩子吃,最后再自己食用。整个布施过程只有静静的脚步声,偶尔有僧人食钵的声音,都是那么的和谐,每一个人都平静而自然。在这个以小乘佛教为主的国家,人们的宗教生活和日常生活早就合二为一。布施是一种付出,而在付出前要有舍己为人的发心。发心为了利益他人而付出,付出自己喜爱的、执着的。行布施时,付出的行为,就是在让我们放下贪爱执着的心。对于布施者也是有要求的,如不能穿鞋,不能穿着暴露、不能大声喧哗、不能阻挡僧人道路一般都跪立,不能高过僧人站立,女士不能站立或触碰僧人,不能用左手递送食品。  最重要的一点你必须尊重佛教才能参与布施。小小一簇的糯米团,竟然在几百年来将信众、僧侣、佛祖联系在一起,此时你会觉得一切都非常的庄重和神圣。这是天地间、人与神、信众与僧侣最直接的一次对话!
周一至周五 :8:30-17:30周六至周日 :9:00-17:00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谈小乘佛教对老挝民俗文化的影响
  老挝位于中南半岛的中部,它东临越南,西抵泰国和缅甸,南连柬埔寨,北与中国接壤,是东南亚惟一的内陆国。老挝国土面积23.68万平方公里,人口560万(2005年),是一个跨境民族较多、民族成份较为复杂的国家。由于深受古印度和孟―高棉文明的影响,老挝各民族90%以上的居民信奉小乘佛教,这使得老挝成为当今世界南传上座部佛教四大中心之一。小乘佛教在老挝的社会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对老挝民俗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十分深刻的影响。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2/view-517895.htm     小乘佛教在老挝      小乘佛教又叫南传上座部佛教。它是佛陀释迦牟尼(乔达摩悉达多)逝世后印度部派佛教运动结果。公元前1―2世纪,部派佛教运动方兴未艾,大乘佛教开始萌芽,人们便把较多地保留原始佛教特点的派别称之为“小乘”。 小乘佛教通过斯里兰卡向东南亚地区扩散。但佛教特别是小乘佛教何时传入老挝,却是一个有待论证的问题。我们只知道,在14世纪之前佛教仅仅在老挝少数地区存在。1353年法昂建立澜沧王国,小乘佛教在老挝得到迅速发展并成为老挝的国教。    在统一老挝的过程中,法昂以小乘佛教作为思想工具,并将其定为国教,这是小乘佛教发展过程的一个转折点。据老挝古籍记载,老挝的小乘佛教是从柬埔寨传入的。法昂的妻子是柬埔寨公主,为满足她的愿望,法昂赴柬埔寨请求佛法。应法昂的要求,高棉王派帕摩诃帕斯曼、帕摩诃德伐兰偕同20名僧侣和3位精通藏经的佛学家前往老挝传播佛教。高棉王还赠给法昂佛像、三藏经和菩提树苗。       法昂死后,被称为“三十万领袖”的温蒙执掌政(年在位)。在他统治期间,老挝小乘佛教昌盛,许多寺庙得以修建,僧侣们获授职务和爵位,在朝庭里受到重用。16世纪初,三藏经被从巴利文译成老挝文,在当时大的佛教寺庙得到普遍使用。1560年,老挝塞塔提腊王下令将首都从琅勃拉邦迁往万象,标志着老挝小乘佛教的新发展,许多雄伟的佛教建筑如楼台、宫殿拔地而起。17世纪末,老挝澜沧王国达到全盛时期,小乘佛教也随之水涨船高。当时,老挝的法典规定,国王有信守佛门的五戒、八戒,官吏要重视传播佛教。18世纪初,澜沧王国分裂为万象、琅勃拉邦、占巴塞3个王国。在阿努于1804年继位为万象国王后,万象成为当时老挝的佛教中心。在老挝平原和河谷地区的居民中,小乘佛教已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宗教。    在以后的各个历史时期,佛教越来越深入到老挝的社会、文化领域,并对老挝社会的发展以及民族独立斗争发挥过积极的作用。    据老挝政府统计,目前老挝有佛寺近2000座,僧侣2万多名。在佬族人居住的地区,几乎每个村寨都有佛寺,一些大的村寨甚至有2-3座,每个佛寺中至少有僧侣3-5名,多则几十名,大的佛寺僧侣可达百名以上。    老挝的佛教分为玛哈尼凯和塔玛育两派,前者属于下层,后者属于上层,前者的信奉者占多数。二者的教义相同,但也有一些不同之处,如化缘时玛哈尼凯派僧侣是背着钵,而塔玛育派僧侣是以手持钵;接受施主施舍时,玛哈尼凯派僧侣是自己接,而塔玛育派僧侣是让随行的小沙弥代接,回到佛寺后才从小沙弥手中接回。塔玛育派的中心是在占巴塞,现已发展到万象,得到一些政府官员的支持,但在群众中的影响不如玛哈尼凯派。   老挝信奉佛教的人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信奉佛教但不出家修行的信徒,另一类是专门出家修行的沙弥和比丘。信徒又可以分为几种:第一种是不愿在家中生活而想修行的男女,在佛寺附近建一座房屋,修行期间靠亲朋的资助维持生活。第二种是平时居家生活,每年收获季节后到佛寺短期修行3个月。第三种是一般信徒,只是每逢佛日(每月8天)才到佛寺诵经拜佛。    老挝的男性佛教徒,无论国王还是平民,一生中都必须出家剃度当一次和尚,少则数日,多则不限,有的则出家终生为僧。社会上对入寺为僧极为重视,人们常把曾否出家为僧作为判断一个佛教徒人品的重要标准。曾经当过和尚的人,在各方面都要比没有出过家的人更有优先条件。      小乘佛教对老挝民俗文化的影响      我们说过,老挝全国居民90%以上信奉佛教。佛教的影响渗透到民众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一)文学。在老挝语中,接受了大量的巴利语。巴利语不仅是宫廷用语也是政治、军事、科学、文化、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专用名词的一个重要来源和基础。因此,要衡量一个人的老挝语水平,人们总是看他对巴利语的掌握程度如何。而传授和使用巴利语大多是在寺院或佛界创办的巴利语学校内进行,寺院也就成了各地的文化艺术中心,僧侣便是当地的知识分子。老挝的古典文学,无论是佛经文学还是世俗文学,都深深地打上了佛教的烙印。例如古典佛经文学作品《瓦三敦》,从15世纪末由老挝高僧译成老挝文以后,历经加工、润色流传至今,家喻户晓。《瓦三敦》的故事,比附悉达多的身世和出家经历,一直是老挝佛教赖以讲经布道的主要依据。每年佛历4月15日听经节时,善男信女们都要云集寺院聆听高僧讲诵《瓦三敦》,在一些佛殿的墙壁上,还描绘有《瓦三敦》故事图。    (二)建筑。老挝在历史上长期被邻国占领,所以它的建筑艺术也深受缅甸、泰国、柬埔寨的影响,反映了本国动乱的历史。它的有些建筑在东南亚地区是独一无二的,    带有浓厚的本国特色。但由于这些建筑都是木质结构,寿命有限,留下来的不多。保留下来的都是材质坚固、维修较好的建筑物。老挝建筑艺术的特点是充满了宗教色彩。建筑物形状是传统的印度风格,成穹形,底部圆,顶尖如箭。建筑物的用途是供佛,但其规模远不及泰国。老挝各地区的建筑艺术风格也不尽相同,可分为琅勃拉邦、万象和川圹三种风格。琅勃拉邦建筑的屋顶有一到三层壁凹,低垂到几乎接地,香通寺就是一个典型代表。万象建筑受泰国中部寺院建筑影响较大,屋顶高、尖、厚。万象的建筑是全国最高的,大部分为长方形。玉佛寺是它的典型代表。建筑物的底基高出地面,正门入口的台阶有龙把守。川圹的寺院建筑综合了上述两种建筑风格,屋顶宽、成鞍形,低垂到几乎接地。圣殿建在数层三角楣上。尽到责任管这三种建筑风格各有不同,但都无一例外地打上了宗教,主要是小乘佛教的烙印。    (三)艺术。老挝的艺术首先是小乘佛教的艺术。许多艺术品都来自寺院,一些壁画、壁雕也都是关于佛教故事。在佛教之前,老挝已有石器艺术,如川圹地区的石缸和华潘地区的石碑。由于老挝的历史上多战乱,许多古建筑遭到破坏,很多珍宝被盗,流落到东南亚各国。老挝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这在川圹的寺院里可以得到验证。但老挝在历史上也遭受过泰国和缅甸多次入侵,所以也留下了他们的一些艺术踪迹。此外,由于佛教的传播,老挝古代早期艺术还受到佛教发源地――印度的影响。    (四)交往。老挝人善良朴实,安于现状,不喜争斗。老挝人这种“温顺”的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小乘佛教的教义不无关系。在与客人见面时,老挝人通常施合十礼,即左右合掌,十指并拢,置于胸前,行礼时,问候”沙迈迪”。如果向僧侣行合十礼,对方可以不以同样的方式回礼,或以点头示意。在正式的外交和商务场合,老挝人一般也行握手礼,但妇女仍多行合十礼。老挝人介绍你认识别人时,一般遵循从长到幼,从尊到卑的顺序。老挝人一般不直呼人的姓名,而是在其名前冠以尊称或亲切的称呼。为表示亲密,熟悉或不熟悉的人都可称长辈为大爷、大娘,称年纪比自己大的为大哥、大姐,称年纪比自己小的为弟弟、妹妹,在国家机关或军队中一般称同志。   老挝民间还流行为远道来客举行拴线祝福的礼仪亦称“巴喜”或“素宽”仪式,以表示诚挚的友情和良好的祝愿。主人将一缕用香水浸泡过的线拴在客人的手腕上,先拴左手腕,后拴右手腕。拴毕,双手合十,举到胸前,并说“愿您长寿、健康、幸福”。客人过3天后可解开拴线。到老挝人家做客,进门应走前门,进屋要脱鞋,一般都席地而坐,注意不能用脚替代手指向人或物,男的盘膝,女的并膝把脚侧放一边。以上这些交往礼节,已经被佛经定为戒律,是佛教徒需要做到的。
   (五)节日。老挝的绝大多数重大节日都与小乘佛教有关。主要佛教节日有:    1.佛教新年。老挝的佛教新年即泼水节,也称宋干节,是老挝最盛大的节日。时间一般在每年公历的4月13日至15日左右,为期三天,但人们通常都庆祝一个星期。节日期间,老挝人在寺院拜佛、浴佛、泼水、栓线、布施、堆沙、放生等,同时在家里、大街上相互泼水、祝福,让纯洁的水洗刷掉过去的疾病、灾祸和祈求来年雨水充沛,五谷丰登,迎接美好的新的一年。    2.高升节。老挝佛教徒认为,放高升可送走灾祸,迎来幸福,同时祈求风调雨顺。高升是用竹筒装上火药,捆绑而成,燃放场面十分壮观,政府官员和外国使节也常来欣赏,燃放之前,请高僧诵经,后逐次点燃,观赏的人载歌载舞,鼓乐齐奏。    3.入夏节。相当于云南西双纳版傣族关门节,每年7月中旬左右开始,也正是雨水较为集中的时期,3个月内僧侣专心在寺内悟道,不得擅自外出,在此期间按风俗不能结婚。    4.解夏节。相当云南西双纳版傣族开门节,每年10月中旬左右,节后僧侣可外出,老百姓可以开始婚配,主要庆祝活动有点灯笼、放船灯、赛龙舟等。    5.塔銮节。塔銮节因塔銮而得名,塔銮意为“大塔”或“皇塔”,位于万象市东边塔銮广场上,在每年11月份,时间为半个月左右。节日期间,全国各地的僧侣和佛教徒络绎不绝前往塔銮朝拜,民众也携带各种食物、香烛、鲜花等向塔銮朝拜及向僧侣布施。每年庆祝塔銮节期间还举办老挝全国展览会,展览会邀请周边国家参展。   此外还有文艺、体育等表演活动,整个塔銮广场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六)主要禁忌。作为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家,老挝人十分忌讳亵渎佛,不能用手去触摸、更不能用身体的下部去触佛像。老挝人忌讳从坐卧着的人身上跨过去。认为左手是肮脏的。他们不挂白色蚊帐,不盖白色被子。老挝人忌讳摸头顶,平辈人之间不能摸对方的头顶,就是对小孩也不能为了表示喜爱而摸其头顶。老挝人认为头是最神圣的部位,任何人都不能随意触摸,脚是身体最下面的部位,决不能用脚对着人或用脚开门或移动东西。在僧侣或客人面前,两腿交叉地坐着是不礼貌的。      老挝人十分忌讳生人进入内室,不经主人邀请或没有获得主人的同意,不得提出参观主人的庭院和住宅的要求,即使是比较熟悉的朋友,也不要去触动客厅里除书籍、花草以外的个人物品和室内的陈设。有些山和树被视为神山或神树,    不可轻易进入这种山或用手触摸这种树。在有些地方的村寨里,有的人家的门上或屋檐上划有特殊的符号,表示这座房子里闹鬼,不可擅自进入这样的房屋,进入要由主人带领,进入屋内后不可乱坐乱摸,一切须听从主人的安排。当有人对坐谈话时,不要从谈话两人间穿过,如无地方绕行,需从中间穿过,低头穿过并说对不起。在佛教节日期间,老挝人不杀牲,市场上不售肉,家里也不能吃肉。在老挝,不要公开和妇女手拉手,或表现出过分亲昵,他们认为在公开场合被男人触摸过的妇女是不光彩的。    老挝人的以上这些禁忌,同样是受小乘佛教文化的影响,类似的习俗流行于泰国、缅甸和柬埔寨的佛教徒中。    小乘佛教对老挝民俗文化的影响,还表现在老挝的民间音乐、舞蹈和服饰等方面。      结论       小乘佛教传入老挝后,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和发展创造了丰富的佛教文化,不仅在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伦理道德、科学技术等领域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而且留下了星罗棋布,蔚为壮观的文物古迹和博大精深的经典论著。小乘佛教文化的精华不仅是构成老挝民族文化的主体,还是老挝文化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载体和渠道。同时佛教在老挝社会、政治、生活等各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对促进各民族不断进步,加强各民族间的团结互助,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小乘佛教仍将继续维护老挝国内的团结与稳定、为推动国家的经济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贺圣达著,《东南亚文化发展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    [2]申旭、马树洪著,《当代老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3]杨曾文主编,《当代佛教》,东南出版社,1993。    [4]马树洪、方芸编著,《列国志》(老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磨憨边防检查站)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个人主页:
您已经赞过了
、18日(星期六、日):世界文化遗产城市琅勃拉邦louang
这两天我们就在世界文化遗产城市琅勃拉邦 louang phrabang。
老挝琅勃拉邦皇宫博物馆
royal palace museum
琅勃拉邦的确很有特色,它是一座千年历史的名城,曾为澜沧王国首都,直到迁都万象之前,琅勃拉邦一直是老挝的国都。单凭这一点,就足以让人对它肃然起敬。更难能可贵的是,它不随波逐流去追赶千变万化的世界潮流,而是坚守了固有的淳朴与自然。作为老挝的第二大城市,丝毫没有繁华都市的喧哗与浮躁,而多了一份沉静和安详。琅勃拉邦著名的景点并不多,它能成为各国旅游者首选的正是其独特的风情,很多人来此就是为了松弛一下紧绷的神经,琅勃拉邦无疑是极佳的选择。当然琅勃拉邦也有位于郊外的光西瀑布(tat
kuang si)等著名景点,1995琅勃拉邦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城市。
琅勃拉邦也是老挝小乘佛教的发祥地,佛教文化已经深入到民众的血液中。市内寺庙、佛塔林立,较大的佛寺就有50座。按老挝的习俗,男孩一辈子必须要当一回和尚,这些小和尚其实并不落伍,很多人会各种语言。我们在寺庙里就见到他们说流利的英语和日语,而且还乐意与人交流,还见到有的小和尚趴在石桌上做作业。每天早上僧人化缘也是老挝的僧人们必做的功课,同时也是他们一天吃食的来源。
从旅馆到汽车站还挺远,中间经过苏发努冯亲王(souphanouvong,)纪念公园。这位中国人民曾经非常熟悉的亲王就出生于琅勃拉邦王族家庭,在1975年12月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成立时,任第一届国家主席和最高人民议会主席。位于琅勃拉邦省的苏发努冯大学是老挝三所重点大学之一。从汽车站回来打了一辆嘟嘟车到湄公河边的凯山·丰威汉(kaysong
phom vihane,)主席纪念公园,凯山丰威汉1991年任国家主席。
沿着湄公河走到旅馆,路口的咖啡馆joma cafe很有情趣,在这里喝咖啡非常惬意。午饭后回旅馆休息,下午再出来。
琅勃拉邦主要的街道是西萨旺冯街(sisavangvong
road),这条街的早上两边小路有早市,晚上整条路都是夜市,主要景点也在这条路上。最主要的当然是皇宫博物馆 royal palace
museum,传统风格的建筑与法式的卧室和装饰混合,透露了殖民统治的历史。据说1975年革命时,当时的国王举家逃往北部山区,之后便影踪全无,更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皇宫对面是圣山普西山phousi
hill,上去有300级台阶,可以全览湄公河和南康河的美景。
沿西萨旺冯街一路往东北,有好几个寺庙,例如琅勃拉邦最大的寺庙香通寺(wat xieng
thongh)。道路的尽头就是湄公河(mekong)和南康河(nam
khan)的两河交汇处,香通寺有高高的台阶直通湄公河,庙门口和入水处有巨大的石狮把守。傍晚时分,还有小僧人在湄公河里游泳洗澡。
晚餐还是在
khmu restaurant吃的,要了一瓶啤酒,这家餐厅确实不错。
下午订好第二天18日琅勃拉邦前往云南勐腊的车票,票价24美元。没想到出了意外,代售点忘了通知嘟嘟车司机早上到旅馆接我们,18日没有走成,只能改到19日出发了。我们情绪也大受影响,决定不在勐腊下了,而是直接到昆明,票价55美元,2人补交了62美元。
18日在琅勃拉邦以休整为主,先换了住处,搬到 xayana guest
house。这家旅馆相当人气,我们住的8人间,每床4.5美元。其实双人间也只有12美元,可是都已经满了。我也开始生病,整整睡了一下午,起来浑身没劲,也不想吃晚饭。老伴胃口倒很好,夜市食品街上的自助餐吃了个饱。
夜市照例还要逛逛,买了几条头巾。
19日就要离开老挝,回到国内。
(未完待续)
琅勃拉邦皇宫博物馆
老挝琅勃拉邦皇宫博物馆 royal palace
琅勃拉邦皇宫博物馆
老挝琅勃拉邦皇宫博物馆 royal palace
琅勃拉邦皇宫博物馆院内
普西山 phousi hill
登普西山 phousi hill
攀登普西山 phousi
拍一张!从普西山 phousi
hill 看皇宫
夜市的棚子已经搭好
琅勃拉邦的寺庙
琅勃拉邦的寺庙
琅勃拉邦的寺庙
苏发努冯亲王雕像
凯山丰威汉纪念碑
琅勃拉邦街景
还没有完全开张的中国购物广场
琅勃拉邦汽车站
欢迎来到世界遗产城市琅勃拉邦
琅勃拉邦街景
琅勃拉邦街头
琅勃拉湄公河畔
咖啡馆 joma cafe
咖啡馆 joma cafe
咖啡馆 joma cafe
琅勃拉邦街景
琅勃拉邦邮局
琅勃拉邦游客中心
琅勃拉邦街景
老式汽车很漂亮
琅勃拉邦寺庙
小僧人外语很好,桌子上是作业本
湄公河(mekong)和南康河(nam
khan)的两河交汇处
香通寺(wat xieng
thongh),台阶下到湄公河
香通寺的庙门口和入水口,均有石狮把守
琅勃拉邦夜景
餐厅 khmu restaurant
琅勃拉邦夜市
琅勃拉邦夜市
琅勃拉邦夜市
夜市的自助晚餐
琅勃拉邦夜市
琅勃拉邦早市
琅勃拉邦 xayana guest
琅勃拉邦 xayana guest house
您已经赞过了
您已经赞过了问题补充&&
本页链接:
猜你感兴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乘佛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