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当前我国如何开展素质教育育的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浅谈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贯彻实施素质教育意义深远。我国自提出素质教育以来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然而纵观其发展过程,在理论和实践上还存在很多问题亟需解决。就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中国论文网 /9/view-3179923.htm  素质教育 评价体系 课程改革  素质教育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被提出以来,一直被广泛关注,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纵观整个发展与实施过程,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积累了很多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从我国当前素质教育实施的现状入手,深刻了解我国当前素质教育实施所面临的问题,重新审视与反思中小学素质教育,进一步理清推进素质教育的思路,探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举措,这无论在理论体系的构建上,还是在具体实践中,对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理论层面  1.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偏差  由于对素质教育缺乏完整的认识,对它的系列过程概念朦胧,于是出现一些本末倒置的现象。教育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对于知识、能力、素质的理解存在偏差,忽略了知识的重要性,只是单纯地认为不该把学生看作各种知识的容器,过于强调能力,而忽视了离开知识支撑的简单的能力。对于素质教育概念的理解偏差,使得一些人走向一个极端,将能力完全等同素质,把素质教育看作是某种单一能力的培养。  2.落后的教育观念  长期以来,在教育实施过程中我国教育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育工作者的传统观念仍未真正转变,一直是以一张考卷的考分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依据,很多学校依然将升学率视为最重要的学生素质评价机制,忽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发展,导致教育重智轻德、高分低能等现象严重存在,阻碍了素质教育评价机制的建立,造成了基础教育的诸多弊端,严重的背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  (二)实践层面  1.实施素质教育片面化,加重了学生负担  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的,是指受教育者在整个学习过程当中知识得到充分的滋养,智力得到充分的开发,能力得到充分的体现的一种全方位的教育。而在实践过程中,不少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时出现了以偏代全,以课外和所谓的“办学特色”取代素质教育,简单地将素质教育等同为第二课堂或者兴趣小组,增设了各种各样的少儿社团和兴趣活动;素质课程体制方面,为了改革而改革,在原来的课程基础上做加法,这些做法非但没有达到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的目的,反而加重了学生负担。  2.素质教育实施存在多方面阻碍  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存在很多影响素质教育的推进,如学校教育评价体系单一,还未从考试成绩的单一指标中彻底摆脱出来;教师的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素质教育所提出的要求;学校举办的兴趣活动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等等。而且,由于追求“名校”等不良的社会风气,以及中考择校压力,推行素质教育的难度也就可想而知。在目前升学体制没有多大改变的情况下,就很难不出现一些学校“一手抓素质教育,一手抓应试教育”,抓素质教育是为了对付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检查,抓应试教育是为了提高升学率增加学校影响力。  二、中小学素质教育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与时俱进,转变教育观念  我国传统的教育体制注重纸笔测验,评价方式单一,主要是用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偏重智育,忽视体育和美育,德育实效性差;更多关注书本知识,不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要转变这种陈旧的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观念的重点在于树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育观。教育观念的核心是人才观。人才是有层次的。在人才的素质构成中,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因此,一定要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重要的位置,全面加强德育工作,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注重培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素质教育的实施,党的教育思想、方针的贯彻,一代新人的培养,归根结底要依靠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因而教师素质的高低至关重要。  首先,提高教师素质,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这些年来,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践中,逐渐暴露了教师队伍的严重不适应性。因而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加强师资培训刻不容缓。  其次,要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当前,我国教师队伍中最大的问题之一是师资结构不合理,学校之间教师编制不平衡。因此,要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使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相协调,建设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三)完善机制,加强课程体制改革  首先,完善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评估机制。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制定素质教育目标,并根据目标建构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有效的教育评价机制有利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人才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可靠保证。课程与教学的评价目的要从“甄别选拔”转变为“育人为本”。改变以“唯智育”为主的招生制度,推行以选拔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为主的招生制度。学校的办学质量与效果最终应体现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上,而不能片面地以升学率作为教育评价的唯一标准,使每个学生都从评价中获得激励。  其次,进行课程教材改革。在价值取向上,课程必须坚持德育首位,各门学科都要渗透思想教育,使学生既有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高尚的道德情操,又有全面发展的科学文化素质。在课程内容上,加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建设,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课程更具可选择性,更能针对社区和学生的差异性,推广终生教育体系,使得处于不同阶段的学生及社会公民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途径。  (四)重视沟通,实施全方位一体化教育  教育不单是学校的事业,更是全社会的事业,学校必须注意全方位沟通,实施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教育。因为学生的整体素质的个性发展光靠学校单方面努力是不可能实现的。学校开办家长学校,向家长开放课堂,建立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等形式,不仅能沟通学校与社会的信息渠道,让全社会都来了解、关心、支持和参与教育,推动社会教育观的转变,而且能使学校迅速地吸收社会对育人的要求,及时调整教育措施,更好地发挥教育的社会功能。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我们不能用急功近利的态度来看待素质教育,而应该具有长远眼光,正确对待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暴露出的新问题,新困惑,密切关注素质教育进展情况,认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政府、社会各界也要参与进来,这样才能使得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王日新.跨世纪教育改革与发展方略.河南教育出版社,1999.  [2]白月桥.素质教育课程评价模式的建构[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5).  [3]王义道.素质教育与教育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06,(1).  [4]许建领.学生是否满意我们的素质教育——深圳市中小学素质教育现状调查报告.现代教育论丛,2002,(1).  [5]梁建国.中小学素质教育问题.社科与经济信息,2002,(11).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素质教育需要新的评价方式-教育理论-论文联盟
您好,游客
背景颜色:
素质教育需要新的评价方式
作者:未知&
& 摘要:素质
过程及相关概念具有复杂性。从系统论和复杂性的观点探讨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和素质一词的含义可以发现,对这些基本 问题 的讨论不能仅在教育系统内,而应该在包括
系统的大框架下进行。用
成绩作为个体素质评价既有合理性的一面,又有其局限性的一面,因此优化和贯彻更合适的评价方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素质;素质教育;评价?
   一、素质的含义和教育的目的      1990年版的《辞海》对素质作了如下定义:“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在心
上,指人的先天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的
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 内容 和发展水平。某些素质上的缺陷可以通过和 学习 获得不同程度的补偿。”这种描述过分强调其生物学和心理学特点,并没有明确说明通过教育培养的素质所具有特征。教育 理论 家顾明远教授认为:“什么叫素质教育?就是说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公民的素质……社会主义公民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我想包括德、智、体、美、劳诸方面,总起来说就是要有良好的
思想素质、 科学 素质和身体素质。公民素质是民族素质的基础,民族素质是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全民的素质,主要是靠基础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就是为提高公民素质打基础。”国家教委在1997年10月发布的《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有这样的说法:“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这是对素质教育基本内涵的 分析 解释。更一般地说,素质应该是代表个人、集团、民族和国家的智慧、能力、才能、性格、文化、教育、发育以及适应和改变环境能力的象征。简单地说,素质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 影响 ,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这是对“素质”一词经过几年来的探讨和实践,被大多数人所普遍认同的一种界定。   教育面向的主体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点关注学生的个体素质。个体素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首先,它可以通过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和发展,是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并且与周围环境有着紧密的;其次,它是一个多层次、多方位的结构体,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等多个侧面,而这些侧面又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比如,文化素质本身就具有多元性特征,它所含的
内容,是提高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的重要条件;所表现的知识性又包含在业务素质范畴内。素质的这种复杂性使得素质的培养必然是一个复杂系统的演化过程,涉及到众多的变量和参量;变参量间以强耦合、非线性特征的关系相互作用、互相促进或制约,具有丰富的层次结构;整个演化系统处于社会经济环境中,并与之紧密联系,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具有开放动态的特征。   素质概念如此复杂,具有如此丰富的子侧面和层次结构,但它的本质却是简单的。如果我们用系统的 方法 进行分析,将教育系统放入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大环境中,将两个系统联合起来思考,而不是单单就素质而讨论素质、就教育而讨论教育,将有助于我们弄清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理解素质的意义和素质教育应该包含的内容。1995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的教育方针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 现代 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说明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规定了教育的总任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包括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这是我国教育的最根本的价值取向。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服务,是与新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总方针相适应的。对国家和社会而言,进行和发展教育工作的目的就是为社会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提供合格的人力资源,并尽可能让这些人力资源在社会生产活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素质教育的提出主要是针对应试教育的问题,不是对教育本质的改革,只是更进一步明确了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就这方面讲,个体素质的含义实际上是指个体在将来对社会的稳定、繁荣和富强做出贡献的能力、特别是在对 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贡献。素质教育的真正目的应该是通过教育的手段或方式让个体得到合适的发展,在经济活动中能充分发挥个体具有的活力,为整个社会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素质教育是对应试教育的批判,应试教育歪曲了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使教育看起来似乎就是为了教育对象在考试中获得更高的成绩,而素质教育的概念则突出了教育的本质目的是提高个体的素质,培养社会经济建设事业的人才。对教育目的、教育与社会和经济的关系等基本问题的讨论,必须在包含社会、经济、教育各子系统的大系统中进行,单单局限于孤立的教育子系统,并不能获得对这些问题的正确理解,包括对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以及素质教育中素质一词的含义的理解,但这正是 目前 部分教育工作者弄不清楚素质教育的原因。只有用系统理论的观点、以整体论的方法,在合适的系统下思考,才能获得对素质教育提法的真正意义的理解,为我国素质教育的正常实施奠定基础。      二、素质的评价      教育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素质教育的真正目的是通过教育的手段或方式让个体得到合适的发展,在经济活动中能充分发挥个体具有的活力,为整个社会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综合已有的一些讨论,我们认为进行素质教育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以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为目的;(2)加强教师本身的知识水平和其他素质,提高他们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教授知识的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3)要注重个性发展,素质教育是以个体为中心的,应尊重个性的发展,不能进行一刀切式的教育,要注意引导;(4)不同教育阶段应该采用不同的教育策略,特别在初等教育,包括小学、初中,应该提倡包括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更高级的受教育阶段做好准备;(5)加强教育系统的软硬件设施建设;(6)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支持学生的实践活动,要求理论联系实际;(7)优化环境影响等诸多方面。
欢迎浏览更多 →
相关文章 & & &
   同意评论声明
   发表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论文写作指导、论文发表请咨询客服老师
内容分类导航
本栏目Digg排行
本栏目热门文章
本栏目最新更新浅谈我国素质教育现状()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浅谈我国素质教育现状()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以创新素质为重点实施素质教育评价
&|&&|&&|&&|&&|&&|&&|&&|&&|&&|&&|&&|&
& 今天是:&&& 欢迎您光临[3edu教育网]!本站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您最希望得到的,正是我们最乐于献上的。
◆您现在的位置:&&>>&&>>&&>>&&>>&&>>&论文正文
以创新素质为重点实施素质教育评价
以创新素质为重点实施素质教育评价
&&&&将本站加入收藏,以便日后访问。&&&&
以创新素质为重点实施素质教育评价
 一、发展变化中的素质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的决定》颁布,已经给理论界对于素质定义争论不休的问题做出了科学的解说。《决定》明确提出:“实施素质,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它不仅廓清了“素质”的概念,而且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视为素质的关键,即素质必需着力张扬的基本要义。
  综观当前素质新的热点,我们可以发现,素质观念已经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有关素质特别是创新的理论也正在发展之中。
  1.素质应该把与创造、创新有关的活动界定为“创新”,这不仅体现了素质的重点,而且比以往提出的“创造”更具时代特征。众所周知,“创新”(Innovation)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力弘扬的观念,首创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J.A.熊彼德,他的理论构成了现代创新研究的基础,也是国家创新体系(NIS)的研究起点。熊彼德认为,“新的或重新组合的或再次发现的知识被引入经济系统的过程”称之为“创新”。对“创新”的这种认识,要比“首创前所未有”的“创造”更宽泛,它包容了“创造”,也包容着对原有的“重新组合”和“再次发现”。同时,对于“创新过程”,熊彼德提出必须把知识“引入经济系统”才算完成。他认为,发明家未必是创新者,只有企业家将发明引进经济系统,发明者才成为创新者。因此,我们可以用一个公式来概括“创新”与“创造”的关系,即:“创新=创造+开发”。熊彼德的创新理论及知识经济理论界对“创新”的解释,恰好与当前我国素质需要解决的两大重点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谋而合。
  2.在知识经济社会里,重要的不仅在于创造新思想,而且在于新思想的运用,并且形成产品,创造出价值。任何创意只有在把好的思想转化成有希望的事业,这些思想中的多数才能有希望生存下去。同理,创新如果只停留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阶段,而不注意引导学生把新思想“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就无法提高“创新”的品质;如果学生不善于将思想转化为某种形式的思维“产品”,联系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和千变万化的社会生活实际,认识和解释复杂的社会现象;同时不断增强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竞争协作精神,那么,创新学习的过程就没有完成,创新就失去了生命力。创新必须创效,不能创效的创新是没有意义的,而“实践能力”就是中小学生创新最主要的效果和“效益”。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也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述,即:“创新=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3.创新是分层次的,科学家、发明家和企业家可以创新,中小学生也完全能够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实现创新,从创新的里走向创新的人生。具体来说,根据中小学生不同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不同层次的适应性创新,以尽早尽快地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我们的对象将要面对的是一个从学科知识高度分化走向高度综合的社会,这个时代成功的关键因素不仅在于新创意的不断涌现,而且在于这些新创意的实现。只是由于我们的观念滞后,才把学生带进扼杀创新精神、割裂知识本质联系、忽视应用和实践的歧途。尤其在“应试”的桎梏下,学生“重组知识”的综合能力、“重新发现”的探索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被基本上阉割,更谈不上什么“首创前所未有”的创造能力,在基础领域,这一点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全面推进素质,需要按照“创新”的本义,给整个过程赋予人类创新活动的特征,为培养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
  4.素质观念新的变化必然引出素质评价观的发展。正如著名学者布鲁姆早就指出的那样,工作者“在评价中意识到,他们以往过分强调了目标的最低层次――‘知识’,因而,把90%的教学时间用于这一层次,而很少把时间花在更高层次的智力活动上,让学生创造性地应用知识。”素质评价必须以“创新”为基本价值取向,评价指导思想、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等,都需要围绕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行调整。以“创新”为重点的素质评价,不仅需要改变过去那种只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单一性评价方式,而且还必须着眼于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潜能,关注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关注学生发展中的个性差异。新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式,要让学生成为评价主体,成为他们认识自己和自己的一种方式,成为教师改进教学、实现创新目标的反馈方式。
  二、创新素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
  依据素质的基本目标,目前,界大都将素质结构划分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素质等若干层面,依此来设计评价的指标体系。创新素质究竟是包容在这些素质之中,还是游离于这些素质层面之外的另一种素质,这是评价实践中所遇到的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
  如前所述,创新素质包容着创造素质,“创新”源于经济学领域,创造力则是心理学中一个十分复杂、颇有争议的概念,仅定义就多达百余种。但无论如何,我们都不应把创造力视为一种与人的其他素质不相关的、没有联系的、孤立和单独的品性来培养。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那种有创造力的人才是问题的本质,那么你面临的问题就成为人性转变、性格转变、整个人的充分发展问题。”许多研究也表明,创造性不完全是智力因素影响,更重要的表现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反过来讲,如果某学生的德智体美诸项指标都或得较好的评价结论,但他却不具备创新素质,那么完全可以说,这种价值判断是错误的,只能说明评价思想和评价体系本身有问题。
  另一方面讲,任何评价所进行的价值判断,特别是针对学生做出的判断,都必须依从于目标和人才培养标准。我国传统对于学生学习成就的评价准则,通常以学科和知识为中心,而不是以社会需要为标准,所培养的人往往脱离社会生产实践,脱离时代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最近,部有关领导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企业招聘人才业已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变化主要是:其一,为适应当今社会需要,要求人才迅速掌握新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比掌握较多已有知识更加重要;其二,这种人才必须能够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去进行创新。这就是说,面向21世纪的人才应该是既知识渊博,又善于学习新知识和善于创新。以处于科技发展前沿的信息产业(IT业)为例。我国著名的四通利方公司招聘员工的主要标准是:有想象力、创造力和敏感型,有较强的适应性。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则认为,联想集团对人才评价的标准第一是做人正直,第二是胸怀大志,第三要善于学习。美国Intel公司对员工的素质要求主要包括:具有学习新东西的能力,对自己有信心,做事前首先考虑应不应该做,而不是只管把事情做好。而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则表示,微软公司需要最有潜力的人,潜力包括聪明才智、创造力、学习能力、对工作的热爱和投入等等,他认为潜力比专业经验和在校成绩更重要。上述例子都清晰地传递出一个信息:只有具备创新素质的人才,才能适应未来社会需要,学校必须加大改革力度,为社会大量提供这种人才。
  美国学者格兰特认为,应当从现代社会一个未来的或实际的“角色分析”中引申出我们应该设置的课程和评价标准,“角色分析”是“基于胜任能力”的核心和基础,因此需要对未来各种工作的性质,以及这些工作对劳动者体力、能力和个性等方面的要求进行“工作分析”。1991年,美国政府提出的教改方案,就是在这种“工作分析”前提下建立的。其中,美国劳工部在一份教改方案里明确指出,学校培养人才的“三个基础”,就包含着“思维技能”基础,即创造性思考、做出决策、解决问题、想象,知道如何学习和进行推理。这些措施对我国重新认识人才评价标准很有参考价值。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即将到来,全面推进素质的重要任务之一,应该是以未来社会发展需求为准则,调整并确立人才评价标准新的坐标,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深化改革的头等大事。江泽民同志一再强调:“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具有这种创新素质的人才,正是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必然结果;或者说,创新素质是学校范畴评价学生是否得到全面发展最重要的标志。虽然素质涉及到方方面面,但创新素质的培养无庸置疑是其重点和关键。因此,我们认为,把这种融合在其他素质之内、由所有素质共同作用的创新素质,单独划分出来进行评价,将有利于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引导教师创造性地教,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将有利于针对“应试”的痼疾“对症下药”,使旨在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的评价实验具有可能性和可操作性。
  三、在课程教学中渗透创新素质评价
  为了强化创新,目前部分学校或在活动课程里,或单独为学生开设了创造技法课。以此作为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措施。创新究竟应该由这类课程实施,还是主要强调课程教学的渗透?这直接关系到创新素质评价实施。
  创造技法是创新一个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掌握和运用创造技法可以提高创造者的创造能力和效率。只是这类课程不应局限在技术和方法层面,它应该包括创新意识的激发、创造技法训练和创造专题活动等内容,并采用多种形式分专题实施。因此,这类课程应该界定为创造力开发训练。既便如此,有人仍对这种创造力开发培训的效果提出质疑,例如,有学者认为,现今有所谓创造力开发训练,他们把创造力的培养当成纯技能技巧的训练,也可能这类训练会取得某方面的成效,可能使人们增加一些特定的“创造技能”,但是他决不能等同于创造性人的培养。当代心理学理论和许多调查结论都指出,中小学生普遍具有创新潜能,它不是少数人特有的秉性。在适当的下,可能在每一学生个体身上发展和显现。遗憾的是,学生往往并不自知,反而把创造或创新当成某种高不可攀的事情。所谓创造技法,主要是一些打破常规的思维方法和原理。通过适当的开发训练,有意识地启发和唤醒学生的创造意识,同时学习一些创造思维方法和技巧,例如,提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标新立异”,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的训练,不失为一种激发潜能的有效形式。
  但是,创造开发训练决不可替代在主渠道即学科课程中实施创新,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进入主阵地,主要应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例如,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先生就提出,语文课程教学可以通过听、说、读、写来发展思维的变通性和流畅性。听讲时敢于提出不同看法,讨论时能说出新颖独特的见解,阅读时善于对课文进行比较、联想和发散,作文时能从多角度表达自己的观点。再例如,数学课程教学需要着重学生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创造能力,表现在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善于做出猜测和假设,知识活用,能提出新的问题等等。对学生创新性学习的评价应该可以围绕着这些方面进行。
  然而,必须着重指出,在课程教学中倡导创新和进行创新素质评价,当前特别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江泽民语);是如何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重新组合并且灵活应用的综合能力与实践能力,这正是长期以来被“应试”忽视的核心问题。
  以对科学素质的评价为例。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科学素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①对科学结论或知识过程的再认、再现能力;②对科学结论或知识过程的分析、理解能力;③对科学结论或知识过程的意义的认识、评价能力。例如,是太阳围绕地球转还是地球围绕太阳转?如何证明地球围绕太阳转?认识地球围绕太阳转,对人类有什么意义?人类是如何把这种认识应用到生产生活实践中去的?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科学素养评价测。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材和课程教学,都仅仅把关注的视点放在对科学结论的分析与理解上,往往忽略知识的来源和知识的应用。须知,人类所有的知识都是不断创新的结果,一部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创新史,而传统的课程教学,乃至对教学效果的评价,都往往割断了创新,割断了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再认再现、接受创新精神熏陶的途径。同时,学生(广义)的实践能力,除了动手操作之外,也是通过大量学习和了解知识过程的意义,了解它们是如何被应用到生产生活实践后,才能够领悟和培养的。正如科学巨匠爱因斯坦所指出的那样:“用专业知识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学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社会伦理、准则)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
  因此,在课程教学和课堂教学中渗透创新素质评价,要重点指向三个方面:其一是学生创新意识的培育;其二对知识再认、再现的探索能力;其三是将知识重新组合的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这也是构建创新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关键要素,或者说,是课堂教学中素质评价基本的价值取向。
  创新意识是创新素质培养的前提,因为人的创新素质不仅将外化为新思想、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发明创造和应用层面,而且表现为善于发现问题、求新求变、积极探究的心理取向。创新能力也“绝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是一种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包括强烈的创造激情、探索欲、求知欲、好奇心、进取心、自信心等心理品质,也包括具有远大的理想、不畏艰险的勇气、锲而不舍的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的:“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要“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秉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而坚持正确的评价导向,最大限度地鼓励和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哪怕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正是为营造这种氛围和宽松环境创造基础的条件。
  对知识“再次发现”探索式学习的认同,本身就是坚持了科学精神。这种认同要求通过评价激励学生不盲目接受和被动记忆课本或教师传授的知识,而主动地进行自我探索,把学习过程变成一种“再次发现”人类以往积累的知识的参与式活动。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知识系统,学习科学并不是为了记忆和背诵真理,而是为了认识和不断更新真理,教学中强调的应[1]&&
《以创新素质为重点实施素质教育评价》一文由3edu教育网www.3edu.net摘录,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温馨提示】3edu教育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损害了您的权益,请与站长联系修正。
上一篇论文: 下一篇论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要开展素质教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