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天航空大学空乘史上有哪些令人惊艳的飞行器

中国民航有一段光荣的,心酸的历史,身为民航人,你有必要了解一下。

中国民航所使用的飞机往往是一个时代的缩影,通过他们你能够窥视一个时代的背景。小编今天就带你回顾过去几十年中中国民航各个阶段的主流机型。

两航起义是中国民航的星星之火,由两航起义获得的飞机是中国民航的第一批飞机。两航起义以及随后的护产运动一共给中国民航输送了83架民航客机。这包括C-46、C-47、DC-3、DC-4、CV240等几种机型。不难发现,由于国民政府与美国的特殊关系,以上飞机均为美系飞机。

C-46(Curtiss C-46 Commando)是由美国柯蒂斯公司( Curtiss-Wright Corp.)生产的生产的高性能双发运输机。C-46是历史上著名的“驼峰航线”上的主力机型。它也是我国我国空军组建初期的主要空军力量,开国大典时有三架C-46型飞机参加了空中受阅编队飞行。

C-47空中火车运输机,是美国道格拉斯公司研制的一种双发动机活塞式军用运输机,是由DC-3客机改装而成的,于1935年12月原型机首次试飞,1940年开始装备部队。该系列飞机共计生产10123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主要军用运输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C-47也曾继续发挥作用,如在1948年6月至1950年5月前苏联封锁西柏林通道期间,美国空军出动C-47飞机共27700架次空运物资。

央航CV―240型(空中行宫)XT-610号飞机模型

1950年3月27日,中国政府与苏联政府在莫斯科签订《关于创办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的协定》。1950年7月1日,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正式在北京宣布成立 。此后不久,中国民航迎来了新中国民航主要技术设备首次更新。该次更新共引进里2飞机32架,伊尔14飞机32架,伊尔12飞机4架。

里二(Li-2)活塞型运输机是中国从苏联进口的首批苏制飞机。该飞机是50年代中国军,民航空运的主力机型,还被用作航测机,于1986年退役。

动力装置为两台功率为735千瓦的活塞式发动机

伊尔-14是前苏联研制的双发中短程客机,1950年首次试飞,1954年投入批生产,有多种改型,总共生产了1041架。中国从1955年起共购买了49架伊尔-14,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生前多次乘坐的专机就是伊尔-14。

机身长度:21.3 m,机身高度:7.8m,

这是一段人浮躁的历史。人有多大产,地有多大胆。中国民航也不例外。1956年2月-3月,《关于民航第二个五年计划和十五年远景规划的建议报告》中规划

二五期间,航线长度要比“一五”增长近3倍,专业航空飞行小时比“一五”增长36倍以上,飞机要比1957年增加600多架,航空运输周转总量比1957年增长14倍,达2.3亿吨公里。但现实是残酷的,以上规划最终都未实现。由于盲目扩张,二五期间中国民航的飞机平均日利用率由1957年的0.9小时,下降至 0.3小时。

至1965年末,中国民航共拥有飞机355架,比1957年增加237架,主要机型是运-5飞机 。个人认为这段历史时期,中国民航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民航,中国民航的主力飞机是中国制造。我期待这一天的重新到来。

Y-5)。运五的英文名称很亮啊,给石家庄人民张脸。它是中国第一种自行制造的运输机,由南昌飞机制造公司负责,其原型为苏联40年代设计的安-2运输机。尽管运-5服役已有40年之久,但它飞行稳定、运行费用低廉,至今仍是中国最常见的运输机。1958年由320厂成批生产,当年即生产了90架,共生产了728架,其中78架援外,连续生产达10年之久。目前运-5广泛应用在训练、跳伞、体育、运输和农业任务中。

是1941年底开始设计的下单翼战斗机, 1945年初在贵阳制造完成,但在第一次试飞时坠毁。这是中国最早的下单翼式布局飞机之一。“研驱一”的气动设计颇有特点,机翼采前掠式,机翼之内翼有大下反角,而外翼则采大角度上反角的“倒海鸥”设计(类似德国JU-87“斯图卡”),共生产了两架,其前机身、中机身及内翼均为均为金属结构,主要材料为4130铬钼钢,后机身含垂直尾翼、水平尾翼、方向舵、升降舵及外翼,则采用木质结构层板蒙皮及蒙布,而这些原材料则由在成都的航空研究院总部、航空研究院层板制造厂及在成都东南约180公里的隆昌航空研究院蒙布制造所所提供。后机身(木质)与中机身(金属)接合,依靠由4根螺栓上妥扭力接合而成,其中由前机身飞操依靠将操纵钢绳连接到后机身可操控到各个操纵面。 由于发动机设在机头,而后机身及外翼均为木质,为达到重心平衡,又增加配重,使原采木质减重构想受到抵消,以至于造成机身局部过重,原设计构想“研驱一”时速可达每小时580公里以上,最后只能达到每小时547公里的速度了,但在当时仍然是相当高速的了。

“蜂鸟”乙型单座直升机,于1948年7月完成,“蜂鸟”乙型直升机的设计技术数据为:发动机功率91.7千瓦,旋翼直径7.62米,机高2.63米,总重725.5千克,最大飞行速度每小时136千米,航程219千米

延安一号是由西北工业大学设计和试制的单发上单翼飞机。主要以农用为主,也可进行跳伞、客货运、救护等用途。

1958年3月开始草图设计,在150天内完成了除发动机以外的全部设计制造工作,1958年12月3日试飞成功。装1台国产М-11ФР活塞发动机,主要以农用为主,也可进行跳伞、客货运、救护等用途,可载客4-5人。

延安二号是我国第一架自行设计并初步试飞成功的轻型直升机。该机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湖江机器厂共同研制完成。该机体积小,操纵简便可靠,振动较小,舱内噪音低,飞行稳定性和操纵性好。1975年9月首飞,没有定型生产。

最大起飞重量:1155千克

最大速度:190千米/小时

发动机:1台活塞-6丙

发动机的最大持续功率260马力

制造公司: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是中国沈阳飞机公司制造的高亚音速喷气式战斗机(仿制前苏联米格-17φ),也是中国制造的第一种喷气式飞机。 沈阳飞机公司于1955年初开始试制歼-5。1956年7月19日,试制原型机首次试飞。歼-5自1956年9月投入批生产,到1959年5月停产,共生产767架。主要用于昼间截击和空战,也具有一定的对地攻击能力。其改进型歼-5甲机头装有雷达,主要用于夜间截击空战。

最大起飞重量:(带副油箱)6000千克

正常起飞重量:5340千克

正常着陆重量:4164千克

最大平飞速度(高度3000米)1145公里/小时

最大高度:16600米

最大速度:1145公里/小时

巡航速度800公里/小时

实用升限(无外挂,加力)16000米

最大航程:2020公里

续航时间(带副油箱)2小时50分

武器装备:HP23炮2门;H37炮1门

飞机是根据前苏联的米格-19仿制和发展的。1958年初开始试制,原型机于1958年12月首次试飞,歼-6飞机1960年投入批生产。1986年停产,生产数千架。歼-6飞机尺寸小、重量轻、推重比大、机动性好,适于近距格斗空战。飞机结构简单,使用维护方便,价格便宜,是世界上同类飞机中最便宜的。

机长(带空速管):14.64米

机翼后掠角:(1/4弦线)55°

最大起飞重量8820千克

正常起飞重量(无外挂)7400千克

巡航速度900公里/小时

最大航程(不带副油箱)1390公里

续航时间(不带副油箱)1小时43分

(带副油箱)2小时38分

型战斗机是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目前装备规模最大的战斗机之一。该机依靠本身所具有的飞行性能好、轻小灵活、低成本、高效率率和使用维护简单等技术特点,在中国海、空军战斗机装备系统中一直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 歼-7已于2006年停产。有I型、Ⅱ型、Ⅲ型、ⅢA型、B型、M型、E型、G型、P型、PG型和教练型歼教7等。

最大起飞重量:8655千克

最大使用速度:2.0M

高度:最大19800米

最大航程:1496公里

速度:最大2180公里每小时

巡航:950公里每小时

飞机是上世纪70年代是由中国沈阳飞机研究所和沈阳飞机制造公司研制和生产的高空高速战斗机,相继研制出歼8白天型,全天型,歼8Ⅱ。特别是在歼8白天型飞机基础上研制出了歼8Ⅱ型飞机,歼8Ⅱ型飞机适用于国土防空作战,歼8Ⅱ型飞机现成为我国国土防空的主战机型。

机翼面积 42.2平方米

型截击机是一种全天候高空高速要地防空截击机,主要以苏“逆火”和美 B-1B 超音速轰炸机为主要作战对象。设计技术指标达双 26(升限 26 公里,时速 2.6 马赫),可以说是中国歼击机性能之最了。主要任务为国土防空以轰炸机为主要目标进行截击。是我国继歼-8自行研制生产之后又自行设计的战斗机,但因当时中国技术落后,耗资巨大及工程量大而被迫停留在设计图纸上。

作战半径:900~1000千米

进气方式:采用两侧进气,进气道为二元可调节多波系混合压缩式。

发动机:装一台涡扇6发动机,地面全加力静推力12400千克。

雷达系统:该机装一部205雷达,探测距离60~70千米,跟踪距离45~52千米

是我国第一架完全独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战斗机,2005年正式装备部队并在很短的时间内成建制、系统地形成了战斗力,西方将歼-10划分为典型的第三代战斗机,认为它是中国第一种装备部队的国产第三代战机、第一种真正兼有空优及对地双重作战能力的国产战机,歼-10的后继改进型正在逐步推出,在机身的一些局部细节上都作了改进,使得飞机的性能也大大提高,目前肯改进型暂定为歼-10B。

最大起飞重量:19,277千克

发动机:1台AL-31FN涡扇发动机或涡扇-10涡扇发动机

最大起飞重量19277公斤

苏-27型战斗机中国产型号。中国从1992年开始先后引进了一百多架苏-27型战斗机。1997年俄罗斯与中国签订协议,从而使中国可以生产苏-27型战斗机。中国自己生产的这种战斗机被命名为歼-11。

歼11战机具有良好的气动外形、极佳的空中机动能力和强大的中远距打击能力,装备性能先进的机载电子设备和武器系统,能够在极为恶劣的气象条件下全天候作战。

正常起飞重量:2370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33000千克

最大速度:3000千米/小时

最大航程:4390千米

作战半径:1500千米

机载武器:30毫米机炮,10个外挂点(可挂载各类空空导弹,空地导弹,反舰导弹等)

战斗机是中国大陆空军摆脱苏联制式飞机系列设计格局以后,第一代从机体设计到部件制造完全有中国人自行完成的轻型喷气战斗机。是中国大陆航空工业发展史上的一块重要里程碑。

歼-12原型机于1970年12月首飞成功

歼-12是迄今世界上最轻的超音速战斗机,由于机体重量轻,相对而言推重比较大,机动性也就相对的好。但重量轻体积小也恰恰是歼-12的致命弱点,其安装武器的空间很有限,

固定武器是一门30mm航炮及一门23mm航炮,外挂两枚红外格斗空空导弹,这在超音速战斗机中算是火力较弱的了。由于有重量限制,加上其机头进气布局,

歼-12的电子火控设备被最大幅度的压缩了。机上没有机载雷达,战斗力大受影响。机体轻小的另一个致命弱点是机体内空间有限,无法装载足够的燃油,航程自然很短。

这两个弱点直接导致了歼-12胎死腹中。翼展:7.192米

空机重量 :3100公斤

正常起飞重量:4450公斤

最大起飞重量:5295公斤

实用升限:17410米

最大航程:1385千米 (带副油箱)

最大平飞速度:M1.5

发动机 :1台涡喷-6乙,推力30.4千牛,加力推力39.716千牛

武备:1门30毫米机炮,备弹80发

1门23毫米机炮,备弹120发

PS:这就是传说中的“空中李向阳”

飞机的设计思想酝酿于1971年底,当时根据六院的指示由601所招收研究下一代歼击机方案。601所根据作为我国空军歼击机主力的歼-6已经落后的情况,认为应研制接替歼-6的空战歼击机,作为80年代的空军主力战斗机。但由于后来由于空军队装备发展规划的调整以及缩短新机研制战线等原因,1981年3月以后,停止了研制,直接研制费1,221 万元。

是成都飞机制造厂研制的中国第五代隐身重型歼击机、DSI两侧进气道、全动垂尾,鸭式布局。该机于2010年10月14日完成组装,2010年11月4日进行首次滑跑试验。2011年1月11日12时50分,歼20在成都实现首飞,历时18分钟。

最大飞行速度:2.2马赫

最大飞行高度:18,500米

航程:4500公里(带俩副油箱)

作战半径:2000千米

枭龙/FC―1飞机,是中巴双方共同投资、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所属的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公司等单位研制,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巴基斯坦空军参与开发的全天候、单发、单座、多用途轻型战斗机。首飞后,中方正式命名为枭龙/FC-1,巴方命名为:“Thunder/JF-17”。

正常起飞重量:910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12700千克

外挂能力:3800千克

实用升限:16500米

起飞滑跑距离:450米

着陆滑跑距离:700米

图片由北京抗日名将纪念馆提供,如无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驼峰航线”是二战时期中国和盟军一条主要的空中通道,始于1942年,终于二战结束,为打击日本法西斯作出了重要贡献。“驼峰航线”西起印度阿萨姆邦,向东横跨喜马拉雅山脉、高黎贡山、横断山、萨尔温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进入中国的云南高原和四川省。航线全长500英里,地势海拔均在米上下,最高海拔达7000米,山峰起伏连绵,犹如骆驼的峰背,故而得名“驼峰航线”。

战争年代是创造奇迹的年代。驼峰空运创下了战争史的纪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持续时间最长、条 件最艰险的大空运;也创造了人类航空史上的奇迹。 驼峰空运从1942年5月开始至1945年11月,历时三年多,中美两国投入了近万名飞行和地勤人员、一千多架飞机,往来运送战略物资70余万吨、3万多名作战 人员,另有千余架作战飞机经此航线投入中国战场。

当时的新闻报道披露:中国云南省的昆明、陆良、呈贡、云南驿、沾益和四川的叙府(今宜宾)、新 津、彭山、广汉、泸州及重庆等机场,都承担了驼峰空运任务,在驼峰空运最繁忙的时候,每75秒就有一 架飞机从印度或中国某一机场起飞。

“驼峰航线”是世界战争空运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条件最艰苦、付出代价最大的一次悲壮的空运。在长达3年的艰苦飞行中,中国航空公司共飞行了8万架次,美军先后投入冰机2100架,双方总共参加人数有 84000多人,共运送了85万吨的战略物资、战斗人员33477人。单是美军一个拥有629架运输机的第10航空 联队,就损失了563架飞机。而总在这条航线上,美军共损失飞机1500架以上,牺牲优秀飞行员近3000人 ,损失率超过80%。而前前后后总共拥有100架运输机的中国航空公司,竟然先后损失飞机48架,牺牲飞行员168人,损失率超过50%。

纪实文学《驼峰航线》(作家出版社)作者刘小童深入追溯记录驼峰航线的历史,大量采访“飞越驼峰”的承担者——中国航空公司(CNAC)的现存中国员工,其中年龄最小的也已经82岁,以翔实的史 料结合大量珍贵的历史亲历者的口述,真实地记录抗战时期“驼峰航线”这段影响了整个太平洋战区格局 的悲壮历史——一段关于战争、勇气、友谊和飞翔的重要历史,为读者还原出“二战”期间三条著名航线 中最具危险性的“驼峰航线”的真实面貌。

图片由北京抗日名将纪念馆提供,如无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航线飞越被视为空中禁区的喜马拉雅山脉,下方群山耸立似骆驼峰背,飞机在其间穿行,故此得名。英文为 "The Hump"。

1942年5月,日军占领缅甸,切断了同盟国援助中国的战略物资运输线滇缅公路。中美被迫开辟共同开辟“驼峰航线”来代替滇缅公路,继续为中国提供战略物资。

1943年志愿航空队改为第十四航空队,除了协助组建中国空军,对日作战外,还协助飞越喜马拉雅山,从印度接运战略物资到中国,以突破日本的封锁。

“驼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一个形似骆驼背脊凹处的一个山口,飞机在其间穿行,故此得名,英文为 "The Hump"。由于它的海拔高度低于当时美国主要装备机型(DC—3、DC—46、DC—47)最大爬行高度,所以这里是中国至印度航线的必经之处。通过这条运输航线,中国向印度运送派往境外对日作战的远征军士兵,再从印度运回汽油、器械等战争物资。

“驼峰航线”西起印度汀江和阿萨姆帮,东至中国昆明。提供给中国的物资从美国运至印度卡拉奇,再到汀江和阿萨母帮,然后飞越“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脉,到达中国昆明巫家坝、呈贡、羊街、杨林、沾益、云南驿等机场。日军占领缅甸后,专门派遣战斗机从缅甸密支那起飞,拦截没有防御能力的运输机,航线被迫北移,飞越喜马拉雅山南麓。这一地区山峰高度超过1.7万英尺,飞行高度最高可以达到2.5万英尺。由于航线在世界高海拔地区,有的山峰太高,飞机只能在雪峰山谷间穿行,使航线看起来像骆驼的峰背,因此称为“驼峰航线”。

“驼峰航线”途径高山雪峰、峡谷冰川和热带丛林、寒带原始森林、以及日军占领区;加之这一地区气候十分恶劣,强气流、低气压和冰雹、霜冻,使飞机在飞行中随时面临坠毁和撞山的危险,飞机失事率高得惊人。有飞行员回忆:在天气晴朗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沿着战友坠机碎片的反光飞行。他们给这条撒着战友飞机残骸的山谷取了个金属般冰冷的名字“铝谷”。因此,“驼峰航线”又称为“死亡航线”。

地理位置险要的驼峰航线

“驼峰航线”西起印度阿萨姆邦,向东横跨喜马拉雅山脉、高黎贡山、横断山、萨尔温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进入中国的云南高原和四川省。航线全长500英里,地势海拔均在米上下,最高海拔达7000米,山峰起伏连绵,犹如骆驼的峰背。

云南省地图西北角有块突出的狭长的长方形地区,它北部紧连西藏自治区,西部和南部紧靠着缅甸,这一地区就是很少有人去过的独龙江地区。这里因居住着史书上称为“太古之民”的独龙族而闻名,也因他独特的地形地貌和偏僻闭塞而被称为是“神秘的河谷”。西面有同缅甸毗邻的4000多米高的担当力卡山。独龙江由上游克劳洛河与麻比洛河汇合后从迪布里地方流入贡山县,到茂顶又转向西流,过马库入缅甸,汇入恩梅开江。在境内流长90多公里,流域面积1947平方公里。整个独龙江犹如一条青色的长龙,奔腾咆哮在云雾缭绕的群山之中。整个河谷地形复杂,从高处望,河谷的山峦绵延起伏林海茫茫蔚为壮观。从山肢到山巅气候温度相差很大,平时沿江行趟,挥汗如雨,行至山腰就有了凉意,待到山顶就是寒气袭人了。独龙江水落差很大,远望江水上游,有如从天而降之感。

奔腾的怒江,仿佛是一条被激怒了的金色大蟒,自北向南奔腾而来。汹涌澎湃的江水,冲击着石崖,震撼着山谷,发出巨大的轰鸣声……像怒江这样狂暴、险恶的河流,只有到此旅行,亲自耳闻目睹,才能体会到怒江这个名字真是取得太妙了——这是一条真正的愤怒之河啊!走进怒江大峡谷,您就来到了世界上最长、最神秘、最美丽险奇和最原始古朴的东方大峡谷。谷地南北走向,怒江大峡谷比科罗拉多大峡谷长。科罗拉多大峡谷从支流巴利亚河口起到米德湖,全长也不过440公里。怒江大峡谷单云南段从龙陵的老卡起到贡山的丙中洛,足足600公里,西藏境内还有多长,无法精确统计,从地图上看,最少也是四五百公里,两段加起来超过了1000公里,是科罗拉多的两倍多。怒江大峡谷也远盛于科罗拉多大峡谷。科罗拉多大峡谷最深处达1830米,而怒江大峡谷深都在2000米以上,大多数地段突破了3000米。再往北,太子雪山海拔6054米,梅里雪山6748米,峡谷更深了。怒江大峡谷山高、谷深、水急,两岸白花飘香,山腰原始森林郁郁葱葱,冬春两季冰雪覆盖,景色如画。

碧罗雪山在兰坪自治县境内绵延142公里,海拔超过4000米的雪山就有15座。其中最高峰老窝山是这些雪山中最美的地方,海拔4500米,与澜沧江的相对高差达3200米,原始生态系统保存十分完整。山中气候变化异常,飞瀑密布,高山湖泊云集,被人们称作万瀑千湖之山。春夏之交,山中云雾腾升,登临绝顶观旭日东升或夕阳西下,颇为壮观。东面的玉龙雪山、哈巴雪山、金丝厂雪山、老君山、雪邦山在云海中犹如波浪滔天的大海中的小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京航天航空大学空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