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毕业月薪15k 在北上广是广东凭什么两个一线水平

美女Joise四年前硕士回国时,本来是想去上海的,都有1个Offer谈成了。

只不过,自己国内本科时的男神师兄,也已经在去年硕士毕业,他目前在吉林国企工作,因为稳定。这都拿到Offer了,男神之前还答应她去上海的,现在变了,坚持要她跟他一起。不然就分手,爱情结束,师兄的言外之意已经很明显。象牙塔里的爱情,能经历跨过苦恋,确实不容易。

爱情是多么伟大的事物,无论是从小国内的学习认知,还是成年后在美利坚的文化熏陶,都是这么歌颂的。Joise自然是放弃了一线城市这个选项,回了东北,还不是长春,而是边上的小县城。

很快,他们结婚了。就在娃刚出生不久,老公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找到了长三角的工作,月薪翻番了还不止,具体工作地点在苏州。

苏州实际上是总部,一年不到,公司又派他去了苏北的盐城分公司,也就是常驻盐城。

此时的Joise已经是美少妇了,小城市毕竟结婚早,何况是硕士毕业,岁数也不小了。但是,回国这四年,工资确实太低了。她也跟老公商量过,未来准备定居长三角去,苏州、无锡都不错,有机会也可以去上海。

Joise已经早做了准备,年初就开始了网络投递简历,经过面试折腾,有了俩录取意向。只不过,她没有章法,对国内行情实际上并不了解,她并不知道苏州和盐城经济差距还是蛮大的。

她更大的弱点,则是不懂求职技能,毫无规划,连对老公都不了解,之前打脸过,现在又在为下一步打脸埋下了伏笔。比如说,她拿着俩Offer来咨询,问我“苏州和盐城,选哪个?”

我给她分析了三大战略错误,如下,大家也参考下。

首先,海归应该先选一线城市作为就业城市。

这点是最重要的,我们的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打脸的过程,这个道理可能只有你过了30周岁甚至40岁之后才会懂。

每个城市,都有它自身的特性和产业布局以及职场特点,Joise最好是直接目标上海去求职,获取高工资和更广阔的的职业发展空间。此后,促动老公也往上海靠拢,俩人都在大城市赚取工资的剪刀差,再慢慢去谋划长三角的第一套房子是买在上海、上海郊区,还是昆山等周边小城市。战略不能再错,前人验证的结果是,五年后你们还是会去上海。

现在倒好,四年前听了年轻老公的想法,为了“爱情”去了东北县城。现在既然打脸了再回来,那就一步到位,而不是再次根据老公目前临时的一份出差常驻的工作,就冒然选择了盐城,或者同时找老公公司总部所在地的苏州。这就是战略错误。

接着,应该先选城市后同城选Offer。

这点,可能很多人不理解。刚刚说了,少妇Joise同时拿到了苏州和盐城俩城市的就业意向。这不是合理的做事方式,用俩不同城市的两份工作作为判断依据,来倒逼出来选择哪个城市。这叫削足适履,是应届生最容易犯的错误。

具体来说,你海归硕士毕业4年在苏州这个城市,无论做啥工作,市场价就在月薪10-15K之间,工资行情此后还会每年继续上涨,不行可以跳槽,就业机会不少;在盐城,市场价就是5-9K之间,工资行情此后涨得慢或者几年不涨,就业机会不多,很难跳槽。

实际来说,你的跨城市求职是个难度极大的挑战,何况同时寻找千里之外苏州、盐城俩城市的工作,各种机缘巧合,最后大概率的结果势必是:拿着盐城月薪8000的Offer跟苏州仓促找到的月薪9000的Offer来做比较,于是从工资账面上的数额和两地房价的比较来看,显然会选择盐城。

这就是个打脸的伏笔,因为根据大概率和趋势来说,先选城市的话,苏州和盐城选一个,肯定是苏州更靠谱,因为之前的学长都这么一个过程。此外,也许老公的常驻工作结束很快又调回了苏州,你不也得继续带着娃回苏州?除了本地生源回来进体制内,有几个硕士选择盐城就业的?极少。

第三,已婚后误以为自己能全权做主。

一开始就能看得出来,此案例中,这位虽然行动莽撞的老公,其实是有主见的,只是正确定有待商榷。

他不为当初让老婆回东北现在自己先打脸而检讨,此刻又不告诉老婆自己的内心真实想法,而忽悠她“你自己做主!”其实他早做好了决定,短期几年之内就是选择苏州。在这种错误的示意下,老婆就误以为自己能全权做主选择城市,所以才苏州盐城同时投简历、面试、谈工资。

这就好比大人让小孩选择,大人是“民主”的,大度,给小孩“充分”的选择权力和自由度。其实,一旦孩子跟你的选项不一样,你就会给孩子摆事实讲道理。此例子中,老公明显选择了苏州,只是不说而已。这位海归老婆Joise,在我提醒之前是浑然不知的。

客观来说,即使老公没有“心机”,你已婚后的少妇,根本就不是当初单身时的“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少妇选择事业和就业城市的决定权,得有大部分交给老公、孩子、双方父母,自己充其量25%的决定权,她当做了100%,这是第三个致命误区。

回到城市选择命题来说,总结全文,海归毕业回来了4年的女硕士,应该第一年就选择一线城市,而不是经过辗转4年的打脸,再经历这次苏州盐城的选择题又是一个好几年的打脸,一转眼十年青春没了。

毕业后进入社会的每一步选择,稍有不慎就是几年的弯路,当初一回来就选择上海那个工作去上班,这弯路就少走了很多年,甚至老公都不是这个老公了,也许这才是避免了更大的弯路。

大家记住:海归女硕士回国,首选就业城市为北上广深。

原标题:互联网行业薪酬分析 快来看看做什么最赚钱

?什么样的职业需求量大薪资高?选产品还是技术?什么是最好的编程语言?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你更好地制定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

毕业后该去哪个城市?一张图说明这个问题: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北上广深是互联网的绝对A档,占据了三分之二的职位,数量工资均排名第一,但房价高昂,落户困难。杭州由于大阿里的加持,薪资当仁不让。而其他城市,如天津,苏州等地,都只有些零头。

工资不像房价有那么大的区别,北上广深的每平米均价5万左右,而杭州均价只有2万。所以不少毕业的同学,选择去杭州,成都和武汉等地发展。

薪资分布在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口号下,“创业”的概念红得发紫,不过在2015年下半年的资本寒冬之后,创业公司的工资好像没那么高了,看看下面的图: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整体来看,公司越成熟,开出来的价码也就越高,创业公司反而最低。虽然有创业公司为了挖人,开出了年薪50w以上的价码,但这毕竟是极少数。

薪资分布也很有趣,15k的月薪是一个分水岭,15k以上占25%,20k以上占14%,25k就只占5%了。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鉴于深圳计算机/通信的硕士毕业生的平均薪水在10k-15k左右,我们来看一下哪些公司对15k月薪以上的职位需求比较大,小编看了这张表以后想哭晕在厕所,这前20家公司你认识几个: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哪些职位的需求和薪资高?那显然是码农需求最多嘛!只是图中的一个细节让达妹很惊讶,产品经理的平均薪资(不论是需求还是薪资都难以抗衡

阿里和腾讯,都要求至少精通JAVA或C++一门语言。

毕业生的起薪平均在5k左右,但1年之后,就分成明显的两拨,产品和技术能在两年以后轻松翻番,产品甚至更高。而市场和运营则普遍比前者低5k左右。

五年是第一个分水岭,技术比产品的发展后劲大得多,运营也慢慢赶了上来。

10年以上,都是特别稀缺的高端职位,运营的价值体现了出来,而产品跌落至末位。看来产品比技术更吃“青春饭”。

同时,互联网的薪水普遍都不是12月制。以13-15个月居多,像鹅厂和狼厂等游戏部门,传言有十几个月的年终奖。其实在职业发展的后期,工资仅仅是零花钱了,更重要的是股权激励。即使月薪相差1万,10年的差别还不够在深圳付个首付。阿里上市,成就了多少千万富翁!

我想说,这个问题是来刺激人。好多人毕业几年还是达不到这个水平。

先来看看各大城市的平均薪资吧!

去年上海的平均薪酬是9240,今年也许会在高一点,但是刚毕业月薪就达到1万5,,即便在扣税,缴纳五险一金后,作为一个毕业生,在上海也很不错了。应该能算优秀了。

当然希望你能一直领先,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工资的涨幅也超出一般人。加油吧!评论

刚毕业月薪过万很难。在国内高校毕业的计算机、金融专业概率较大。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说的月薪,是正常薪水。也是正常职业。

对于一线城市来讲,比低线城市工资高的一个原因在于消费水平以及工作压力。所以在北上广毕业一两年后达到月薪15k是属于正常工资。

其实我们都有曾经陷入误区,以为一本比二本强,二本比三本厉害。而真正到了社会上,你会发现,学历真的是只能证明你读过书。并不意味着你有多强的工作能力以及在工作当中的执行力。

读书好,更多的只能说明你学习能力好,肯下功夫带来接收知识的能力强。而对于学习差的人来讲,只是个人的自卑。事实上,读书好的并不能在任何地方都有着优越性,或许,更多的是比你更自信一点。

是的,自信不能当饭吃,但真的可以给你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你可以试试看。

最后,只要有一技之长,这个社会就可以很好的生存。可能目前境况并不如意。但只要你去努力,去抓一个机会。一切皆有可能。

牛根生说,只要肯用心,办法一定会比问题多。评论

刚刚毕业年薪20万(加上年终奖2个月的月薪),一般都是985、211研究生毕业(不排除硕博连读的),在上海这样的人才具备竞争力,如果有创新思维,有点情商,后期会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一线城市很欢迎这样的人才加入。刚刚毕业这样的收入水平在工薪阶层属于中偏上。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东凭什么两个一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