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军人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本期节目继续为您讲述2015年度“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的故事,他们是新疆乌鲁木齐民族干部学院的学员,他们虽然年轻,却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当地父老乡亲脱贫致富。当地人把他们看作自己的儿子,亲切的喊他们兵巴郎。 (《军旅人生》 5年度“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新闻人物展播:大爱无疆)

channelId 1 1 2 f5e90d0ddbfb661fbca5 2015400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本期节目继续为您讲述2015年度“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的故事,他们是新疆乌鲁木齐民族干部学院的学员,他们虽然年轻,却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当地父老乡亲脱贫致富。当地人把他们看作自己的儿子,亲切的喊他们兵巴郎。 (《军旅人生》 5年度“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新闻人物展播:大爱无疆) 《军旅人生》 5年度“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新闻人物展播:大爱无疆

近日,中国人民解放军94642部队在如皋市红十四军纪念馆举行东部战区空军“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教育基地挂牌仪式。94642部队副政治委员夏宏平、如皋市委常委吴瑕、如皋市民政局局长谢万建等地方领导参加仪式。夏宏平副政委从培育“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的重大意义,继承发扬红十四军优良传统、加强军地共建共育等方面作出了讲话。市委常委吴瑕作出重要讲话,阐述我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双拥工作,不断发扬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巩固和提升“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新型军民关系,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的新要求,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的强军目标,做出如皋军民应有的贡献。

随后,该部领导与纪念馆馆长举行了签约仪式。部队支部委员、入党积极分子、新学兵等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红十四军纪念馆。

加载中,请稍候......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习主席在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适应强军目标要求,把握新形势下铸魂育人的特点和规律,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主席再次强调要永远做红军的传人,培养“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这是习主席基于红色江山不变色、人民军队不变质的战略考量。院校作为培养强军兴军骨干的摇篮和基地,一定要站在赢得青年赢得未来的战略高度,坚持把用红色基因培育“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作为重要职责,始终保持办学育人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传承红色基因是培育“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的本质要求

红色基因是我党我军性质、宗旨和本色的集中体现,是人民军队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精神图谱。要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事关党、国家和军队兴衰成败的重大问题,必须充分认清用红色基因培育“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抓好这一铸魂育人工程的坚定性自觉性。

红色基因规定了新一代革命军人的根本属性。红色基因最核心的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追求、对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坚持,这是我军的根本属性所在。“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实质上就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秉承人民军队根本属性的红色传人。培育“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最重要的是把红色基因灌注灵魂、融入血脉,打牢官兵坚定理想信念、对党绝对忠诚的思想政治基础,真正解决好“为谁扛枪、为谁打仗”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我们的事业就有了可靠接班人。一定要把军校这所锻造合格军官的大熔炉,建成传承红色基因的孵化器,确保军魂永驻、代代永续。

红色基因决定了新一代革命军人的特有优势。红色基因是我党我军战胜一切艰难困苦、打败国内外一切敌人的力量源泉和决定因素,是我军区别其他军队的最大政治优势、军事优势和作风优势。培育“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既要重视和加强科技特别是信息化知识的学习、现代军事理论的研究和联合作战能力的提高,又要用好红色基因这个传家宝,坚持用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教育人塑造人,打造优于敌人、高于对手的过硬本领,真正担当起强军兴军的历史重任。

红色基因奠定了新一代革命军人的天然底色。红色基因是我军本色的标识,也是“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应有的人生底色。培育“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必须把传承红色基因作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用艰苦奋斗精神塑造官兵的精神品格,用团结友爱精神涵养官兵的道德情操,用无私奉献精神提升官兵的人生境界,用拥政爱民传统强化官兵的宗旨意识,引导官兵继承发扬革命先辈的崇高品格和高尚情操,真正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迈好军旅生涯第一步,打好立身做人的厚重底色。

把握用红色基因培育“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的时代特点

坚持用红色基因培育“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必须深入探索新的时代条件下铸魂育人的特点规律,紧贴官兵思想实际,注重问题导向,突出工作重点,切实增强培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实效性。

扭住理论武装这个根本。从现实情况看,部分青年官兵理论素养不高,是影响和制约红色基因传承的要害问题。用红色基因培育“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首先是要抓好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补足精神之钙,使广大官兵真正懂得科学的革命道理,掌握红色基因的精髓,增强传承我党我军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的政治自觉。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是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我们必须紧跟党的理论创新发展的时代步伐,把用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现实最紧迫的首要政治任务,牢固确立广大官兵听党指挥、看齐追随的信仰信念,使红色基因的传承更具时代性和生命力。

突出党史军史这个主课。只有学好党史军史,才能帮助官兵理清红色基因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了解掌握红色基因产生的特殊背景和深远影响,更加深刻地理解红色基因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当前,敌对势力处心积虑篡改、歪曲、湮灭我党我军历史,而青年官兵对我党我军历史不甚了解。用红色基因培育“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必须用好我党我军历史这本“教科书”,引导青年官兵学史知源、学史明理,夯实传承红色基因的史实史理基础,坚决抵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我党我军历史是永续发展的,党史军史教育既要学“较远”又要学“较近”,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贯通起来学习,激励广大官兵在发扬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中续写光荣历史。

强化情感体验这个关节。传承红色基因既要有理性认知,还要有情感认同。青年官兵生逢盛世、经历单一,与我党我军艰难创业的岁月相隔甚远,有的对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感触不深。正如习主席指出的,他们没有经历过艰苦环境和大风大浪的考验,对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缺乏切身感受。用红色基因培育“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一定要打通情感体验这个关节点,指导官兵走进红色圣地,让收藏在纪念馆里的文物、陈列在红色土地上的旧址、书写在教材里的文字活起来,让我党我军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经典战例、英雄故事有温度,使红色基因变得可触摸、可感知。有了这样亲身体验、深切感悟的过程,红色基因才能更好地走进官兵的情感世界和心灵深处,真正入心入脑、灌注血脉。

抢占信息网络这个阵地。当今世界,信息网络全面融入人类社会生活,手机作为移动互联网终端正深度迈进军营。西方敌对势力不遗余力地对我青年一代实行“政治转基因”,信息网络已经成为争夺青年一代的前沿阵地和主攻方向,这也是我们传承红色基因面临的最直接最现实最严峻的挑战。用红色基因培育“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必须积极适应时代条件的新变化,把信息网络作为必争之地,针锋相对地与网上各种诋毁我党我军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倾向作坚决斗争,理直气壮地批判错误言论,同时善于运用红色资源构筑网络阵地,借助新媒体传播红色声音、讲好红色故事,把信息网络建成红色基因传承的“大课堂”。

创新用红色基因培育“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的模式机制

用红色基因培育“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如同在人的头脑中建设思想“大厦”,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对院校来说,必须创新模式机制,充分运用工程化的思路方法推进各项培育工作,找到红色基因落地生根的“桥”和“船”。

注重顶层设计,确立红色基因育人目标图。用红色基因培育“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是一个不断积累、持续提高的过程,必须注重系统性、连续性和长期性。要引入人生规划理念,从青年学员成长成才的规律出发,把军校生活作为其军旅职业生涯的重要阶段,对红色基因培育进行整体规划,构建起一个完备的培育工作目标模型。这个模型,应着眼实现青年学员从少年到成人、从地方青年到革命军人、从共青团员到共产党员、从军校学员到合格军官的“四个转变”,把造就新一代革命军人作为总目标,把“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分别作为具体目标,明确知识、素养、行为等要素指标,比如党史军史、重大事件、典型战例等知识点;不怕牺牲、不畏艰难、艰苦奋斗等素养点;严守纪律、团结友爱、拥政爱民等行为点,实现定性与定量、内在与外化的有机统一,使传承红色基因的目标要求具体实在,可操作、可检验。

坚持体系推进,设计红色基因育人路线图。用红色基因培育“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需要运用综合集成的方法,紧密结合院校实际,探索建立思想教育引领、课堂教学灌输、舆论宣传导向、文化熏陶滋养、党团生活修炼、实践养成磨砺等“六位一体”培育体系。思想教育要针对青年学员特点,精心打造优良传统教育精品课;课程教学要把战史、战例和兵种优良传统渗透贯穿于基础课专业课学习,激发学员成长成才内在动力;舆论宣传要大力宣扬革命英烈事迹,形成崇尚英雄、勤学创优的浓厚氛围;文化熏陶要加强校园红色文化、尚武文化、兵种文化建设,在潜移默化中立德铸魂、固本培元;党团生活要把听党指挥的天性、服从命令的天职作为党性培养的核心要求,强化青年学员的政治“生物钟”;实践养成要坚持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通过现地教学、重大任务和社会实践磨砺锤炼意志品质和优良作风。

规范实施流程,制定红色基因育人施工图。用红色基因培育“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是一项事关办学育人方向和质量的长期任务,必须常态化运行、精细化实施、规范化落实。要借鉴基础课专业课教学施教方式、工作制度、评价体系和保障模式,将目标模型中的要素指标和工作体系中的各项内容,逐项落实到课程表中,建立健全红色基因培育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形成梯次推进、知行合一的实施方案。坚持周期化安排,把在校学习作为红色基因育人的一个完整周期,实现流程实施、循序渐进。坚持精细化组织,把培育工作的内容、时间、方式、要求和责任主体等一一明确起来,使培育工作规范组织、易于操作、便于落实。坚持标准化评估,明确评估细则,用传承红色基因的成效衡量和检验育人质量。

明确指导原则,掌握红色基因育人基本要领。用红色基因培育“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要坚持问题导向,及时摸清掌握青年学员思想底数,定期调研学员关心关注的热点敏感问题,使培育工作从现实问题中来,又奔着活思想去;落细落小落实,从小事小节、一点一滴和细微处、身边事抓起,设计开展贴近学员日常学习生活的活动载体,使传承红色基因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做到水滴石穿、久久为功;发挥主体作用,让青年学员在培育工作中走到前台、唱好主角,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启发、自我提高;躬行不言之教,各级党委领导和机关率先垂范,广大党员干部首先要当好红色传人,用自己的高尚品格、渊博学识和良好形象为学员立标杆、做榜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