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善心汇人员怎么处理工作人员被释放了是真的么

“善心汇”63名犯罪嫌疑人被刑拘 4人被治安拘留_凤凰财经
& 财经滚动新闻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善心汇”63名犯罪嫌疑人被刑拘 4人被治安拘留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善心汇”63名犯罪嫌疑人被刑拘 4人被治安拘留
  7月26日电 北京市公安局今晚在官方微博发布通报,称“善心汇”63名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4名违法行为人被治安拘留。
  针对近日部分“善心汇”成员被煽动来京非法聚集一事,公安机关迅速行动,有效维护现场秩序。对个别挑头闹事、拒不服从警方管理的人员强制带离审查。截至7月26日,63名犯罪嫌疑人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犯罪被刑事拘留,4名违法行为人因扰乱公共场所秩序被治安拘留。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1444150
播放数:497059
播放数:1867915
播放数:5808920“善心汇”涉嫌特大传销案调查:揭开“伪慈善”面具
来源:金羊网 作者: 
高呼“扶贫济困、均富共生”,名为精准扶贫,实为非法传销,涉案金额高达数百亿元……
高收益为诱饵,通过网络虚假宣传,采取“拉人头”方式大肆发展会员,一年时间裹挟群众逾500万人……
慈善光环之下,十余亿元悄然进入张天明个人腰包……
近日,公安部组织侦办了“善心汇”涉嫌特大传销案,依法对深圳市善心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张天明等人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等犯罪问题进行查处。记者日前通过深入采访,揭露了张天明等人打着“善”的旗号违法行“恶”的本质。
A “共富神话”背后的“庞氏骗局”
“善心汇”以慈善的名义讲述一个“共富神话”:会员只要按一定标准投资,可以很快收回本金,并获取高额回报。同时,通过不断发展下线,随着会员层级提高,还有源源不断的获利。
“慈善事业是不求回报的,做慈善的公司怎么可能获得高额的返利呢?”办案民警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善心汇”公司自相矛盾的行骗逻辑。张天明等人编织的“共富神话”是一个通过拆东墙补西墙来瞒天过海的“庞氏骗局”。
“他们说这是扶贫,交3000元,20天以内返3900元给我。”64岁的李某是湖南某县的一个农民。今年6月底,他被一个朋友诱导加入“善心汇”,把这几年靠种田、打工攒下的3000元交了上去,不料现在血本无归。
从2016年5月开始,张天明等人宣扬“扶贫济困、均富共生”,策划、操纵并发展人员加入“善心汇”。截至目前,“善心汇”注册会员500余万人,会员遍布全国。
办案民警通过剖析其模式,揭穿了其传销本质。参与人向推荐人以每颗300元价格购买一颗“善种子”,即可激活一个会员账号。会员账户激活后,可通过投入资金和发展下线获得高额静态、动态收益。
静态收益是指会员按照平台指令,向陌生会员汇款,称为“布施”。这一环节完成一段时间后,平台会安排其他会员向此人汇款,称为“感恩受助”。会员可以选择“特困”“贫困”“小康”“富人”“德善”“大德”六个档次,“布施”金额从1000元至1000万元不等,收益率从5%至50%不等。动态收益则指的是会员发展下线后,可以拿到下线“布施”金额2%-6%的提成。
据警方调查,张天明所宣传的2000亩黄花梨基地,实际只有几百亩且还只是树苗;所谓的三亚槟榔谷260亩房地产开发用地,根本没有办理过用地手续;注册的公司中,大量只是空壳公司,没有实际业务。
没有能支撑高额收益的实体产业和正常的盈利模式,收益来自于哪里?
被警方抓获的张天明揭晓了答案:“‘善心汇’要维持运转就是靠不断发展新会员,用后面加入的人的钱补给前面的人。”
“这就是击鼓传花的骗局,一旦下线发展慢了,资金流入量小于支付量,资金链就会断裂,系统就会崩盘。”办案民警告诉记者。今年5月前后,“善心汇”被湖南省公安、工商部门调查,系统运转受影响,张天明担心系统崩盘,煽动了大量会员前往湖南省政府非法聚集,甚至在大雨天把残疾人和老人安排在人群的最前面,严重扰乱了当地社会秩序。
截至今年6月1日,会员资金缺口达92亿余元,涉及会员230余万名。
B “精准扶贫”幌子下的敛财阴谋
“扶贫济困”“互助共生”,这是“善心汇”在发展会员时的口号。但实际上,除了“旧人吃新人”的资金循环,会员的大量资金以类似抽头的方式进入了张天明等人的私人腰包。
据负责技术维护的骨干成员黄某回忆,张天明诱导自己加入时,反复地说你有理想有抱负,要投入到扶贫中,说既能扶贫又能赚钱。在“善心汇”互助网络上,很多细节都有意跟扶贫慈善挂钩,比如把传销中的层级命名为“特困社区”“贫困社区”等等,还有诸如“功德主”“布施”“善心币”等各种命名。
实际上是怎么回事呢?几名骨干成员都表示,加入一段时间后,发现扶贫只是假象,实际还是通过传销来敛财,只是利用扶贫来包装、隐蔽。
办案民警向记者列举了一些类似例子。比如组织慰问贫困户,花费不多,却声势浩大,在发展新会员时大肆宣传。甚至还以帮扶的名义,把部分贫困户发展成会员。
“假扶贫”背后是张天明等人的“真敛财”,“善种子”“善心币”“解冻费”等所有涉案费用,绝大部分由会员直接打款至张天明的多个个人账户,一年下来张天明获利十余亿元,其他骨干成员也都有不同程度的非法所得。
C “天师”外衣藏着的贪婪之徒
受害人员告诉记者,在部分“善心汇”成员的眼中,张天明就像圣人,部分会员甚至称他为“张天师”。
据警方调查和“善心汇”部分骨干成员介绍,“张天师”的形象是张天明对自己极力包装的结果。
张天明,生于1975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初中肄业,近年常驻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是整个“善心汇”传销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管理者。先后做过服装、净水器等生意,2013年到了深圳发展,前后开过几家公司。
据负责宣传的骨干成员刘某表示,“张天明特别会说,张口就能来一大段,跟人打交道也永远是一副笑脸。”他说,张天明喜欢吹嘘,比如要做一百万元的事情,就跟别人说做五百万元。经常宣传自己有39项专利,其实很多都是虚假的。
在“善心汇”内部,张天明每周周一到周五,晚上八点半都会在会员微信群里进行语音直播,大讲要实现人生价值,要互助共生。“通过不断的演讲,强化会员们对他的印象,认定了他是慈善家,相信‘善心汇’是慈善事业,发展更多人进来。”刘某说。
以慈善家包装自己的张天明,背后却在大肆敛财。综合其自己供述和公安部门调查,张天明把非法所得的十余亿元,用于给自己和家人购置大量资产,如在昆明以自己控股公司的名义花费2.2亿元购买了一座大厦。办案民警介绍说,张天明的妻子在逃跑时,随身携带了140多万元现金、29张银行卡,仅抽查的8张卡中的资金就有1100多万元。(新华社)
编辑:邬嘉宏
对《“善心汇”涉嫌特大传销案调查:揭开“伪慈善”面具》表态
对《“善心汇”涉嫌特大传销案调查:揭开“伪慈善”面具》发表评论
·····
新闻排行榜合肥“善心汇”骗局告破 主犯已被刑拘
据江淮晨报报道,在网络平台注册账号后向平台内的其他人捐款,过不了多久就可以分享别人的捐款,回报率高达30%的“募捐”让不少人“心动”。自称“扶贫济困、均富共生”的“善心汇”,打着网络募捐互助的名义,将传销活动的新方式带进合肥。日前,瑶海警方查获了这一传销组织。将在瑶海区澳澜宝邸附近经营善心汇文化传播公司的尚某抓获。
合肥“善心汇”主犯被抓
很多人在利益的驱使下发动身边亲朋好友,利用各种交流工具分享该平台的宣传信息,巨大的网链迅速形成。然而这个平台的实质是,后期加入平台的新人募捐的钱都被前期的人瓜分,要想收回只能等下一波募捐者。
据悉,尚某通过发展会员的方式吸收资金,截至案发已经发展下线近万人,多达17层级,从中牟利100多万。7月20日,尚某被警方抓获,目前已被刑拘。
尚某供述,他去年11月份被朋友拉进一个宣传善心汇的微信群,通过宣传材料介绍加入善心汇的注册会员平台,在该平台操作10余次后获利一万余元,之后开始推荐亲人、朋友加入。今年3月,尚某去了善心汇的总部考察后,决定加入该公司。随后,他在合肥注册了公司,租了办公场所,大肆宣传“善心汇”。
两种方式“互助”实为传销分钱
尚某介绍了善心汇的两种收益方式,分为静态和动态模式。静态的方式是参与人在平台注册账号后,选择所谓的5等资助社区进行布施,在完成向系统匹配的布施对象捐款后即可成为受资助人等待其他人布施。在以捐款数额为标准划分为五个等级的资助社区内,每次布施都需要不等的善金币,善金币要布施者向平台购买,标价为300元/枚。因为捐款数额不同,所以每个布施社区的回报率和周期均不同,最高回报率50%,最低为0-5%,周期最快的可在10日内获得资助,而长的则需要半个月乃至半年。
动态的方式则是收取直接下线投资金额的6%为奖励,其中3%可直接体现,剩下3%需要在平台购买善金币做他用。
此外,善心汇平台还通过售卖善心种子的方式,鼓励参与者积极成为“功德主”,成为“功德主”后即可在自己名下发展更多的会员,此外也可以升级服务中心,最高的称之为A级中心。
目前,此案仍在进一步审理之中。
相关新闻:
“网络求助”被监管个人求助不属于慈善募捐
晨报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公益慈善”成为一种新型的捐助方式,网络募捐的门槛低、信息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大,可以让募捐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救助,为一些有需要的筹款人解决了燃眉之急。然而,网络募捐也是一把“双刃剑”,由于募捐信息的真实性无法得到保障,诈捐、骗捐事件层出不穷。近日,民政部公布了新规,明确个人求助、网络互助不属于慈善募捐。
新规:个人网络公开募捐被叫停
今年7月30日,国家民政部公布了《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基本技术规范》和《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基本管理规范》,明确个人求助、网络互助不属于慈善募捐,其信息的真实性由提供方负责,信息平台对个人求助应加强信息审查甄别、设置救助上限、做好风险防范提示和责任追溯。新规强调,在募捐平台上进行募捐的主体应是获得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其他组织、个人包括平台本身没有公开募捐资格。这项规定已于8月1日起实施。
影响:公益社团无公募资格将歇业
记者从合肥本土一家公益社团获悉,在新规出台以前,该公益社团在遇到有市民求助时,会通过基金会申请、微信群募捐、申请轻松筹等多种渠道,帮助陷入困境的市民。
但是面对该新规,该协会负责人李永生称,“我们有公募资格,所以影响不大,还可以公开募捐。”但是,他所在的朋友圈中,有些没有公募资格的志愿者团队、公益社团,还没有资格公开募捐,“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要遵从新规的要求,在民政部门的要求下,重新布局工作方向。
实施:个人只能求助不能公募
记者从合肥市民政局获悉,根据新规要求,目前关于网络募捐方面,个人只能为亲友求助,并且要通过13家合法的网络平台,严禁为他人公开募捐。在个人求助时,募捐平台应有序引导个人与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对接,做好风险防范提示和责任追溯,并明确告知用户及社会公众,个人求助、网络互助不属于慈善募捐。
8月14日,轻松筹、水滴筹等平台回应记者称,因为新规要求个人不得募捐,但是个人求助还是可以的。但是最重要的是,个人如果“给地震灾区募捐”、“给老家扶贫募捐”、“开展助学项目”等此类情况,个人的申请一定是通不过的,这需要有资质的公益慈善组织方可申请。
[责任编辑:
560斤巨型南瓜亮相阜阳 引市民围观
万千白鹭舞翩迁 初秋美景胜画卷
安徽黄山:雨后齐云山现壮美云海
杭黄高铁初露雄姿
安徽石潭现“佛光”美景
安徽:社区书吧里乐享阅读便利
专题 · 策划
行·摄·家
Copyright (C) www.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5 广告: 手机报:
您当前的位置 :
信丰县批捕三名“善心汇”高级会员
  中国江西网赣州讯 记者张翠萍报道:8月31日,赣州头条记者从信丰县人民检察院获悉,近日,该院依法以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对赖某某、钟某某、钟某批准逮捕。三名犯罪嫌疑人通过参与“善心汇”平台,打着“扶贫济困、均富共生”的旗号,以高收益为诱饵,通过网络虚假宣传,采取“拉人头”方式大肆发展下线会员,根据所发展会员的布施金额、次数获取相应收益。
  经查,2016年8月份,赖某某经他人介绍加入“善心汇”传销组织,在布施了第一笔钱后,见平台收益高,回款快,有利可图,赖某某遂将其丈夫钟某某拉进了该组织,发展为下线,钟某某在尝到甜头后又将其父亲钟某发展为下线。随后,三人为牟取利益,采取发放宣传单、租用办公场所供会员交流学习、组织外出参观考察等方式,积极宣传“善心汇”组织,大肆发展下线会员。截止案发,钟某某在“善心汇”组织层级结构中属B轮服务中心层级,发展下级会员15层,发展下级会员7422人;赖某某属C轮服务中心层级,发展下级会员16层,发展下级会员7427人;钟某属A轮功德主层级,发展下级会员12层,发展下级会员3653人。
  近年来,传销犯罪案件持续高发,不法分子不断变换犯罪手法,利用“金融互助”、“爱心慈善”、“虚拟货币”、“电子商务”、“微信营销”等各种名目,策划、组织传销活动,严重侵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严重扰乱经济社会秩序。将互联网作为传销平台,比传统意义上的传销更具欺骗性和诱惑性,广大群众应切实提高守法意识,防范意识,不被高利所诱惑,远离传销陷阱,自觉抵制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对发现和掌握类似“善心汇”的违法行为,应及时向工商、公安等部门进行举报。
中国江西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2
赣州公务微博联盟青海警方抓获30名“善心汇”传销案涉案人员-中新网
青海警方抓获30名“善心汇”传销案涉案人员
日 17:11 来源:  
  来源:央视新闻
  西宁8月1日电 (记者 胡贵龙)记者1日中午从青海省公安厅宣传处获悉,按照公安部统一部署,该省警方近日依法对广东省深圳市“善心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涉嫌组织领导传销犯罪案件开展打击查处工作。截至7月31日,警方已将青海涉案人员30人抓获归案。
  据介绍,30名涉案人员中已有28人被依法刑事拘留,2人取保候审。另依法行政拘留网上煽动闹事违法人员1人。
  下一阶段,青海警方将按照公安部要求,加大对犯罪嫌疑人的抓捕力度,查清全部犯罪事实,收集固定犯罪证据,依法查封、冻结涉案赃款,适时开展延伸打击。同时将继续保持对传销活动的高压严打态势,保护民众合法权益,全力维护经济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完)
【编辑:李欢】
>相关新闻:
>社会新闻精选: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张天明善心汇最新消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