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自卫反击战电影时越方有空军么

您的位置:
驳“解放军空军的一个尴尬记录 ”
发贴人:220.189.22.*发贴时间:【】[]
&& ()&& ()原文如下: &&&&世界空军战史中有两项是属于中国空军的: &&&& &&&&日,国民党空军在温州地区上空的空战中,以“响尾蛇”导弹大陆空军一架米格-15比斯,大陆飞行员王自重不幸牺牲,这是第一次空空导弹记录; &&&&日,大陆地空导弹部队国民党空军1架美制RB-57D高空侦察机,国民党飞行员王英钦死亡,开创了世界防空史上第一次使用地空导弹敌机的先例。&& ()&& ()&& ()&& ()&& ()&& ()&& ()&& ()&& ()&& ()&& ()&& ()&& ()&& ()
&&&&从这两项记录看,当时两岸空军的装备水平还是不低的 &&&& &&&&其实这种记录没什么值得炫耀或灰心的随着技术的发展,事情的发生是必然的,相比以后上千名被空空导弹、地空导弹身亡的飞行员,名字被更多的提起对于最初的两位逝者来说也是一种安慰吧 &&&& &&&&我最近察觉中国解放军空军(以下简称“中国空军”)还有一项尴尬的记录,就是在航空大国里面,自空空导弹取得战果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内,解放军空军还使用空空导弹取得任何战果! &&&& &&&&和我们想象的不同,中国空军装备和使用空空导弹的时间较早、数量不少 &&&& &&&&中国空军最早装备空空导弹的时间是1962年,部队是空三师,型号是K-13,也叫“环礁”,后来仿制的型号是PL-2,导弹载机是米格-21 &&&&中国空军获得米格-21、K-13和王自重的牺牲有很大的关系在王自重牺牲的现场,找到1枚“响尾蛇”导弹残骸和4枚未炸导弹弹体,前苏联正是在这几枚未炸导弹的基础上研制出了&“环礁”导弹 &&&& &&&&空三师使用K-13和米格-21的记录十分令人难堪,到1964年底,打U-2出动近30架次,发射导弹2枚;打美国“火蜂”高空无人侦察机近20架次,发射导弹7枚,取得任何战果,连飞歼六的部队也比不上 &&&& &&&&空军在1965年底总结经验教训,当时的结论是:K-13导弹引信是为了打轰炸机设计的,引爆时间有延迟以便打到轰炸机中部的要害;而“火蜂”体积小、辐射小,导弹往往飞到飞机前面爆炸了我个人的观点是,不排除前苏联在提供的导弹上做手脚的可能在越战期间的空战中,K-13导弹取得了非常好的战绩,引信、指导都出现大问题 &&&& &&&&打U-2失利的原因很简单米格-21带导弹的动力升限19000米,而U-2可以飞到22000米以上,米格-21靠跃升飞到U-2的高度,速度低于U-2,平飞3-5秒就会自动掉高度,而且K-13探测角度就10度左右,很难稳定的锁定目标 &&&& &&&&于是当时最先进苏制米格-21在中国空军手里成了米格-19,航炮、航空火箭成为米格-21的武器,主要用来打“火峰” &&&& &&&&米格-21打“火蜂”和米格-19有很大的不同“火蜂”的飞行高度在18300米,歼六的升限17600米,歼六采取动力跃升的方法攻击,攻击后往往会发动机停车、进入螺旋;而米格-21遇到的问题是在18000米高度时速度太快,用航炮攻击往往来不及脱离日,空三师9大队大队长冯全民驾驶米格-21用航炮一架“火蜂”冯在开炮后来不及做脱离动作,直接从目标下面擦身而过,垂尾被撕开了一个1米多的口子,差一点就和目标同归于尽后来这次战斗被作为超音速使用航炮的经典来介绍,实际上是相当危险的,在超音速时使用航炮,飞机有时候会追上自己发射的炮弹 &&&& &&&&尽管手法有点陈旧,空三师的米格-21还是取得了7架美国高空无人侦察机的成绩,可惜一架是空空导弹的战果,仔细统计前后一共发射过11枚以上 &&&& &&&&除了打U-2和“火蜂”,我们的歼-7(米格-21)并和敌战斗机交锋,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在和美、蒋空军战斗机的交战中,歼-5、歼-6都有的战绩,惟独歼-7,甚至连交战的记录都,这样就以空空导弹敌机的可能歼六加装PL-2空空导弹,还是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前夕的事 &&&& &&&&导弹的作用不如航炮的奇怪现象甚至误导了我们的飞机设计师,在最初设计歼-8的时候,还是把航炮作为主要武器 &&&& &&&&经过长时间的等待,中国空军再次获得了使用空空导弹敌机的机会日,一架米格-21P型侦察机短时间内两次侵入我国领空第一次入侵是我空军起飞2架歼七拦截,但是地面领航误报低机的高度,在高空的敌机先发现我机而逃遁后来该机再次折返,我空军两架歼六在地面的引导下隐蔽接敌,长机在导弹截获信号良好的情况下发射2枚PL-2,竟然命中,僚机漏做了导弹接电动作,因此始终截获目标,越机再次逃遁这次战斗是非常接近的一次,但是军史介绍的很不详细,据说当时是违反了政策,追击时越了境 &&&& &&&&这次战斗又表明武器出了问题,后来看到资料说,使用PL-2时应避免双弹齐射,因为2枚导弹发射离轨往往有个时间差,后面一枚往往会咬住前面一枚的尾喷管,从而造成一弹失的则两弹同时射失的情况这说明当时我们的红外导引头不过关,空军的米格21在与美空军交战时一般都采取双弹齐射,也没出现问题 &&&&&&&&中国空军空空导弹的零记录就一直这样保持着,虽然取得战绩是早晚的事,但是在破天荒之前,解放军空军的形象似乎还是与现代空军有距离” 反驳如下: 第一:我军歼7一曾用霹雳-2-15在1970年代美无人机,不存在中国空军空空导弹的零记录 第二:歼-7(米格-21)并和敌战斗机交锋,主要原因仍是由于至1970年代末,歼-7(米格-21)才解决了制造等的很多问题,在我军仍不足300架,主力仍是歼6与歼5然而,由于推重比更良好,第1,2代导弹不良,以及歼6机炮威力较好,歼6比歼7更适合与敌机缠斗后者更适合拦截任务在,歼6与米格21的表现更是如此 第三:“我个人的观点是,不排除前苏联在提供的导弹上做手脚的可能在越战期间的空战中,K-13导弹取得了非常好的战绩,引信、指导都出现大问题”作者错了,K-13导弹取得了非常好的战绩,是建立在8-10倍的导弹发射量上的,刚开始由于米格21与K-13的糟糕表现,导致了米格21停飞,只有米格17可用主要原因:1&米格21不适合低速缠斗,狭小的座舱与超音速设计更适合拦截2&&K5与K13导弹发射准备复杂,抗干扰性差,针对大型的轰炸机,很难瞄准机动的目标(同样美军的导弹也表现糟糕,只要越军发现发射侯症,很容易躲过导弹)直到越军采用掠袭战术,趁敌背后,在美军发现情况下,一击脱离米格21才发挥出了威力(同样,世界第一次的我军的响尾蛇导弹,其实在于我军飞行员发现发射侯症或者对应对手段了解,而采用简单的机动措施并非由于导弹厉害) 第四:“后来看到资料说,使用PL-2时应避免双弹齐射,因为2枚导弹发射离轨往往有个时间差,后面一枚往往会咬住前面一枚的尾喷管,从而造成一弹失的则两弹同时射失的情况这说明当时我们的红外导引头不过关,空军的米格21在与美空军交战时一般都采取双弹齐射,也没出现问题”与红外导引头不过关关系,不能乱下结论战例中双弹齐射全不中的战例太多,因为:&1&在近距空战中,米格21往往以寡击多,运用打了就跑的手段,抓住战机发射完后撤退机翼一边带弹撤退在这一复杂环境是危险的(美军也是如此),2,由于第1,2代导弹不过关,追求双弹齐放追求双保险是通用的手段,即使因重复干扰而使概率很难明显提高到80年代,已较少采用这种浪费的方式3&由于拦截敌大型轰炸机,双弹发射追求同时命中以由于第1,2代导弹红外导引头普遍不良,战斗中只要飞向太阳就可以干扰跟作者的结论无关 综上所述,由于第1,2代导弹的固有缺陷,以及只有携带导弹的歼7参战少,中国的导弹鲜有战例,(进入80和平年代就不可能有了)这也造成了歼6的机会,歼6创造了8:0的战绩,在与巴基斯坦也表现良好我军也用空空导弹了敌机,根本不算“解放军空军的一个尴尬记录!!”
向好友推荐本贴:&&&& 标题:《驳“解放军空军的一个尴尬记录 ”》&&&& 地址: http://ido.3mt.com.cn/Article/200705/showp1.html
发表您的评论
点评字数 0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直接间接导致的民事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共同建立健康的网络社区,请向管理员举报不良帖子
?举报邮箱:希望有人介绍下80-8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情况!_百度知道
希望有人介绍下80-8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情况!
注:不是 79年的
79年的随便一搜就是一大把
希望有参加过的前辈说下
我有更好的答案
  对越自卫反击战,又称中越战争,是指日-日中国越南两国在越南北部边境爆发的战争。广义的中越战争,是指从1979年到1989年近十年间的中越边境军事冲突。包括1979年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1981年中国收复扣林山、法卡山之战,1984年收复老山、者阴山、八里河东山之战,对越拔点作战,两山轮战,对越坚守防御作战等。  战争分别由中国的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两个作战方向,分为三个阶段进行。云南省作战由临时调任的熟悉越军战法的昆明军区司令员杨得志指挥;广西壮族自治区作战由当时的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指挥。总共动用了9个军29个步兵师(分别为:11军、13军、14军、41军、42军、43军、50军、54军、55军及20军第58师、广西军区独立师、云南省军区独立师、广西军区2个边防团、云南省军区5个边防团)、2个炮兵师(炮1师、炮4师)、两个高炮师(高炮65师、高炮70师),以及铁道兵、工程兵、通信兵等兵种部队近56万兵力的解放军部队(例如,战前准备中各个甲种步兵师、乙种步兵师都扩编为12000人以上的临战编制),在约500公里的战线上对越南发动了突袭,越军以6个步兵师(第三、三一六A、三三七、三三八、三四五、三四六师),16个地方团及4个炮兵团,总兵力约100,000人应战。越军刚经过越战洗礼,全民皆兵,使中国军队损失惨重。越军用以退为攻的战术、当中国部队撤退时越军进行小规模反击战、这使中国部队伤亡人数增加。  第一阶段:日-日  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公开下达了准备开始自卫还击作战的通知。这既不同于宣战又不同于突然袭击的做法在世界上绝无仅有,这也是向全世界表明,中国的对越战争是自卫还击作战。
日中国《人民日报》(越南的党政官方报纸也叫《人民日报》)发表《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文章,正式宣告将与越南方面在有限的时间、空间、规模“进行自卫反击、保卫边疆的战斗”。在中越两国延绵500公里的边界线上,中国云南、广西边防部队万炮齐发,发动了对越南军队的自卫还击战。
在中越边境的热带雨林地貌上,越军的防线十分坚固,如果步步稳打必然陷入残酷的攻坚战之中。解放军面对这样的局势,采用了火力压制摧毁,步兵配属坦克突击的作战方法。越南人想不到中国人会在这样的地貌上使用坦克,对坦克的出现估计不足。
17日,东线的解放军在炮击过后迅速进入越南境内,分三路进入越南。其中南、北两路对越南北部重镇高平钳击。部队进入越南后,遭到了越军的疯狂阻击。十多年没有打仗的解放军面对刚刚经历过战争洗礼的越军,进攻速度并不神速。北路41军绕过越军346师的正面防御,向班庄、扣屯进攻。负责向南穿插的42军以126师为主力,组成穿插部队,向越南高平省石安县县城东溪穿插。以59式、62式坦克搭载步兵组成的快速穿插部队迅速进攻,顺利攻克了东溪这个西北直通高平,东南可到谅山的战略要地。在穿插过程中,坦克搭载步兵的数量过多,高达每车20人,为了防止掉下车,用背包带固定在坦克上的解放军步兵面对越军的射击无法躲避,牺牲过多。
中国政府称:歼灭了以越南境内的高平、老街两地区为据点的越南国境警备民兵。但中国解放军伤亡惨重,仅2月17、18日两天阵亡人数就达4,000余人。2月17日,中国突袭越南,战争开始,中国占领孟关镇。 2月18日,占领清水,越军在高平战线以坑道顽抗,谅山、同登一带的导弹阵地被摧毁,老街激战,莱洲越军退守黑河南岸。 2月19日,中国突袭并占领河鹿县长白山,中国空军轰炸海防。2月20日,攻陷老街、同登,包乐激战,越南空军轰炸河口以西的中国增援部队。2月21日,中方占领高平。2月22日,中方占领包乐,越军开始抽调驻柬埔寨与老挝的精锐正规部队回防,防守河内的2个师试图对高平,莱州方面中国部队展开反击,无功。
2月23日,谅山附近高马山爆发激烈攻防战,中国军队占领河江。另有两个师在空军掩护下,进攻芒街、禄平。2月24日,越军反击,与中国部队在高平、老街发生激烈巷战。越军曾试图渗解放军攻占越南谅山省府大楼透进入中国境内,但遭击溃。中方占领柑塘。2月25日起,战情胶著,越军死守边防要地谅山。  第二阶段:日-日  中国政府称:中国军队攻克了越南境内的军事要塞谅山市;歼灭了沙巴地区的越南军队。 3月1日,谅山激战,越军自河内增援精锐之首都防卫军第308师向谅山展开逆袭,并使用化学武器。42军被迫后撤,中国紧急将后方炮兵师拉至前线进行压制既拼刺刀(解放军炮兵所谓拼刺刀是指接近前线,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拼刺刀),两方皆损失惨重。 3月4日,越军308师遭中国两个师由侧翼突袭击退,谅山陷落。 3月5日,中国宣布已达到目的,开始自越撤军。越南宣布全国总动员令,誓言抵抗到底,越军自柬埔寨与老挝抽调回国的正规部队正式抵达,已就战争态势准备就绪。苏联开始增兵中苏边界,中苏大战一触即发。  第三阶段:日-日  中国政府称:该阶段中国军队以交替掩护,边清剿边撤退的方式,于日全部军队撤回中国境内。 3月13日,中国继续撤军,并在撤退路线上铺设地雷,以火箭与长程炮火掩护撤军。越军无大规模追击行动。 3月15日22点20分,最后一辆军车回到中国领土。 3月16日,中国宣布完成撤军行动,战争结束。
中国官方未发表伤亡人数。越南官方亦未正式发表伤亡人数,仅于官方《人民日报》上罗列了中国军队在撤退时对攻占过的城镇做出的大规模劫掠破坏项目。包括基础设施、厂矿等。
采纳率:42%
对越自卫反击战,又称中越战争,是指日-日中国越南两国在越南北部边境爆发的战争。广义的中越战争,是指从1979年到1989年近十年间的中越边境军事冲突。包括1979年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1981年中国收复扣林山、法卡山之战,1984年收复老山、者阴山、八里河东山之战,对越拔点作战,两山轮战,对越坚守防御作战等
十年轮战,或者说轮训
打得十分艰苦啊。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其他类别扫扫有惊喜
对越自卫反击战时越军企图用刺刀拼杀,最终我军机智战士将其击毙刺刀拼杀技术的训练曾是中国军队训练的主要内容,尤其是在中国军队弹药缺乏,武器装备落后的年代,这种搏斗技术可以充分弥补我军武器装备的劣势。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军队在武士道的影响下刺刀拼杀技术相当娴熟,为了对抗日军的这种战法,抗日部队也是刻苦训练,最终让日本人也自叹不如。现代化战争中因为武器的大大改进,很多远距离射击武器普遍使用,这时候的刺刀拼杀技术也就在战场上显得不太重要了。当时的中越战场上,我军虽然也有刺刀拼杀的训练,可是终归用途不大,最终战术训练开始了大力改革。但是在中越战场这种刺刀拼杀还偶尔发生,越南军队使用这种战法与我军战士进行对抗,结果发现还真不是对手。我对越反击的部队在进行猛烈的进攻之后,在于弄压这个地方将越南主力部队击溃,一些残敌乘机逃脱,不断地利用越南的山地丛林来隐藏袭扰我军,为此我陆军第42军开始对残余部队进行清剿,保证后续攻击部队顺利通过。这清剿残敌的过程中,我方一个班的战士行进到了一处无名高地处,这里地势险峻,易于隐藏和伏击,就在该班战士准备继续向前搜索的时候,高地上出现了3名越军士兵对搜索部队进行开枪射击。该班战士一直小心防范,迅速进行了就地隐蔽。这时候该班的机枪手冯育喜处在距离敌人最近的位置,看到这种情况他开始匍匐着向敌人逼近,敌人只顾对山下部队进行扫射压制,全然没有意识到冯育喜已经距离他们只有十几米远。
上一页&1共2页热门新闻更多
实时热点榜单热门视频
阅读下一篇视频推荐★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争过程★
我的图书馆
★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争过程★
第一阶段:日-日。 中国政府称:中国云南、广西边防部队发动了对越南军队的自卫还击战;歼灭了以越南境内的高平、老街两地区为据点的越南国境警备民兵。 2月17日,中国突袭越南,战争开始,中国占领孟关镇。 2月18日,占领清水,越军在高平战线以坑道顽抗,谅山、同登一带的导弹阵地被摧毁,老街激战,莱洲越军退守黑河南岸。 2月19日,中国突袭并占领河鹿县长白山,中国空军轰炸海防。 2月20日,攻陷老街、同登,包乐激战,越南空军轰炸河口以西的中国增援部队。 2月21日,高平沦陷。 2月22日,包乐沦陷,越军开始抽调驻高棉与老挝的精锐正规部队回防,防守河内的2个师试图对高平,莱州方面中国部队展开反击,无功。 2月23日,谅山附近高马山爆发激烈攻防战,河江沦陷。增援的两个师在空军掩护下,进攻芒街、禄平。 2月24日,越军反击,与中国部队在高平、老街发生激烈巷战。越军曾试图渗透进入中国境内,但遭击溃。柑塘沦陷。 2月25日起,战情胶著,越军死守边防要地谅山。 第二阶段:日-日。 3月1日,谅山激战,越军自河内增援精锐之首都防卫军第308师向谅山展开逆袭,并使用化学武器。42军被击溃,中国紧急将后方炮兵师拉至前线与越军进行刺刀肉搏战,两个炮兵师皆损失惨重。 3月4日,308师遭中国随后增援的两个师由侧翼突袭击退,谅山陷落。 3月5日,中国宣布已达到目的,开始自越撤军。越南宣布全国总动员令,誓言抵抗到底,越军自高棉与老挝抽调回国的正规部队正式抵达,已就战争态势准备就绪。苏联开始增兵中苏边界,中苏大战一触及发。东欧共产国家掀起一片声讨中国侵略的怒吼。 第三阶段:日-日。 中国政府称:该阶段中国军队以交替掩护,边清剿边撤退的方式,于日全部军队撤回中国境内。 自1979年我军第一次对越作战之后,从1984年到1989年,中越两国在边境地区进行了长达6年的武装冲突,冲突焦点集中在老山、者阴山这两个地区。 在6年的“两山轮战”中,我军7大军区轮番上阵与越军作战,取得了辉煌的战果。6年中共击毙越军11700人,击伤越军21144人,俘虏越军61人。我军部队共牺牲939人,负伤3884人。 据不明来源的统计:中国军队死2万人,伤4万多人;歼灭、击溃越南人民军的第3师、345师、356师,越军死伤约5.2万人。中国官方没有发表伤亡人数。越南官方也没有正式发表伤亡人数,只在官方的人民报上罗列了中国军队在撤退时对攻占过的城镇做出的大规模破坏项目。包括基建设施、厂矿等。 根据昆明军区后勤部编写的《对越自卫反击作战工作总结》,日至3月16日,广西、云南参战的解放军、支前民兵共牺牲6954人,伤14800多人;2月17--27日击毙越军15000人,28--3月16日击毙越军37000人。 根据越南国防部军事历史院编的《越南人民军50年 ()》(军事谊文出版社有中译本),2月17日,中国出动60多万军队,数百辆坦克装甲车,数千门大炮,在广宁至莱州的整个北部边界全线对越南发动了大规模进攻。经过30个昼夜(2.17-3.18)的英勇战斗,我军民消灭和重创了3个团18个营,击毁和击伤550辆军车(坦克装甲车280辆),击毁115门大炮和重型炮击炮,缴获了大量武器。
补充: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真相揭秘  25年前,因为当时越南当局的错误政策,爆发了中越边境对越自卫反击战。这场战争的起因究竟是什么,战争进程及胜负如何,战争对交战国以及东南亚地区的政治和军事造成了怎样的影响?一外媒谈了一些鲜为人知的情况。      1979年的世界还是个冷战的世界,当时的苏联和美国两大超级大国对立,形成东西方阵营。当时的中国为第三世界国家的代言人,但在国际政治中的影响力还远不足以与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匹敌。相反,由于中苏交恶,苏联又拼命拉拢中南半岛小国越南,从战略上对中国形成了一种合围的态势。      70年代的乒乓外交为中美恢复正常邦交拉开了序幕。中美相互靠拢无疑令苏联和越南感到担忧和恐惧。越战结束后,越南在苏联的支持下开始在中南半岛扩张势力,推翻柬埔寨波尔布特领导的红色高棉政权,试图建立印度支那联邦。这当然为中国所不能容忍,并且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中国政府当时是支持红色高棉政权的。当时的中国领导人认为,是到了该制止苏联的“亚洲古巴”、教训教训这个越南“小霸王”的时候了。      战争的直接导火索是越南越来越疯狂的排华活动,以及双方的领土争端。1975年越南统一后开始排华,这是中国担心的一个问题。刚开始时越南在刚刚统一的南方将比较富有的华人排走,后来连北方的华侨也被排走,中越关系开始恶化。此外,在中国南海上中越之间也有领土纠纷,涉及到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这也是中越敌对的原因。      据颇具影响的澳大利亚“时代报”在当时的一份调查报告中指出,大批华侨被迫逃离越南。该报在对为数众多的难民进行采访后得出结论,河内要对争端负主要责任。越南北部的难民潮早在1977年就开始了,1978年达到高潮。在排华浪潮中,华裔政府官员被解职、独立开业的商人被迫停业,华人学校被关闭。在所谓的战略要地,华人要接受“忠诚测试”,直至被驱逐。而在南部,大约3万家华人商店被迫关闭。在越南政府的授意下,富有的华人被迫缴纳多达数百万美元的出境税,并被赶上破旧的渔船驶向怒海。      此外,越军在中越边境不断骚扰。因此,我国在阐述战争理由时将这场战争定义为“自卫反击战”。但是,看一看当时出版的“新德意志报”就会了解到当时的国际舆论对这场战争的反应。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指责中国入侵越南,为数众多的西方国家也持同样观点,亚洲国家如印度、日本和蒙古等也要求中国从越南撤军,苏联则更不用说。当然,中国在打这场战争时对苏联并非全无顾忌,军事问题专家认为,中国之所以敢对越南动手,而不怕中苏边境出现战事,部分原因是由于苏联把注意力转向阿富汗问题。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动用20万人的兵力,在1000多公里长的战线上对越南发动了进攻。在两个星期的战斗中,虽然中国人民解放军伤亡惨重,但向越南一方推进约40公里。2月20日,西线大军攻克老街,经朗多、封上,3月4日攻克沙巴,东线大军同日攻克谅山,越北各重镇为解放军控制。而谅山以南皆为平原地带,适合中国装甲部队作战,越军再也无险可守。但中国人民解放军没有将初期战果保持下去,与其说是出于限制冲突扩大的政治考虑,不如说是装备不足所致。当时的两军装备情况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刚刚从文化大革命的破坏中走出来,其作战能力不强,因此在攻打谅山、老街等其它边境城市的时候付出的代价很大。比如说解放军的坦克很容易就被越军打垮了,坦克质量很差,有的炮弹不会爆炸,有的炮兵部队在战争头一天所发的炮弹的数量比过去20年所发的都要多。而越军方面1975年越战刚刚结束,作战经验丰富,手中握着缴获美军的装备、苏联援助的大量军火、以及过去中国的支援。所以如果在打下谅山之后进一步行动,对解放军是很不利的。     从武器装备上来说,越军士兵当时普遍装备AK冲锋枪,而中国军队士兵还在使用56式半自动步枪。空军方面,苏联援助的米格21和米格23歼击机已是越军制式装备,而同时期中国还在使用歼6,即米格19。从当时中国军队暴露的问题上看,技术上来说,1979年时中国军队作战的方法还跟50年代差不多。中方没有出动空军,因为那时候的飞机,特别是歼击机没有全天候作战能力,白天可以作战,其它时候作战能力不强。现代化的战争是不可能这样的,所以解放军不可能在越南有什么做为。对我们来说,1979年中越战争其惨烈程度直逼朝鲜战争。昆明军区在对对越自卫反击战进行总结时提到,日至3月16日,我军牺牲6900余人,伤14800余人。2月17、18日两天,伤亡达4000人,后勤部门措施不及,无力全部救治,伤员死亡很多。许多人至今都还记得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中描述的浴血场景,电影所宣传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背后是无数士兵生命的代价。时至今日,昔日媒体称颂的影响已无人再提起。1984年的老山战役中,中国军队牺牲939人,支前民工64人,山头被炮火削平几公尺,地表阵地一片焦土。  西方媒体在关于中越战争的报道中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仍然依赖队形密集的步兵,用“人海战术”冲击敌人的阵地,这种战术在越南付出了巨大代价。中国军队曾尝试发动联合兵种进攻,但均未成功。高级参谋人员年龄老化,不愿放弃传统的防御战,虽然个人骁勇善战,但对进行一场现代战争毫无准备。中国军队从未真正建立起进攻的理论,虽然能够实现有限的目标,但在重武器装备和用兵理论方面同越南人相比大为逊色。   当时中国军队的军服没有军衔识别符号,指挥官都是从本单位挑选出来的,士兵籍此来辨认自己的指挥官。作战中指挥官阵亡后,作战单位也随之解体,士兵不承认新来的陌生人是他们的军事行政长官,由此产生的混乱状态也是中国军队遭受伤亡的原因之一。      接下来的十年时间里,中越边境打打停停,停停打打,冲突不断,没有哪一方成为战争真正的赢家。但是在这段时间里,各大军区轮流派兵参战,中越边境成了练兵场。      谈到战争对中国军队的影响可以说,战争对中国军队最重要的影响是,强调了军事现代化的重要。战争给人民解放军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就是军队要正规化,不能像过去打游击那样,过去的经验一定要放弃。      历史进入80年代,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越南自1986年起也开始他们的改革开放。到80年代后期,中越双方政府也认识到,军事对抗没有意义。1990年前后中越边境还有放冷枪的,但此后就回到和平、几乎没有控制的开放的边境。两国国内政治经济的改变使战争成了落后的代名词。这场战争除了给交战双方造成损失外,对东南亚地区政治也产生很大影响。      据分析,这场战争对东南亚是很重要的。1978年越南推翻柬埔寨波尔布特政权后,东南亚成为两个阵营,一个是反越阵营,一个是亲越阵营。中国政府当时是支持反越阵营的,在中国的支持下,东盟一直支持波尔布特政权的所谓合法地位,包括在联合国的席位。所以从1979年一直差不多到90年代中期,红色高棉虽然没有控制领土,但仍占据联合国席位,所以说东南亚也有它的相对冷战。  
    中越之战也对亚太地缘政治产生了影响。美国80年代与中国关系越来越好,在新疆建立监听系统,中美军事合作越来越多。而苏联则与越南越走越密,80年代苏联在金兰湾拥有海军和空军基地。中越战争也反映了美苏两大阵营的冷战。 越南这个国家没有好感,个人感觉就像个背信弃义的地痞流氓。中国帮助越南解放后。这个“小霸王”在苏联的怂恿下开始嚣张,梦想吞并柬埔寨、老挝建立“印度之那联邦国”,而且大肆排华和中国挑起领土争端。中国政府忍无可忍,决定出兵教训这个地痞流氓。但是由于当时中国刚经历“文革”,经济及军事相对落后,也为此付出沉重代价。[/size] [b]战争起因[/b] 在与法国开战的第一次越南战争初期,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越南民主共和国有着很紧密的关系。双方都反对在越南的统治者法国殖民政权。在战争期间,中国和苏联都向越南提供了援助,共同反对殖民主义者。 进入七十年代,冷战后期中国与苏联处于敌对状态,而中美关系则开始正常化。日,越南加入苏联为首的经济互助会。苏联出于牵制中国的目的,日与越南签订了带有军事援助性质的《苏越友好合作条约》,支持越南在印度支那半岛的扩展。越南在苏联的默许下侵略了中国的盟友之一柬埔寨,推翻了红色高棉政权。同时中国认为越南统一会在国内大规模“排华”;对中越边境的陆地、海洋提出主权要求,宣布将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岛屿纳入其版图范围,出兵继承了南越对南沙群岛部分岛屿的占领,并与中国发生了边境冲突。中国政府称“上述种种举动威胁了中国的边境安全和影响了东南亚的局势稳定”,“为了捍卫主权,惩治侵略者”而发动了“自卫还击战”。而当时国际上部分西方国家及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阵营认为是中国入侵了越南。朝鲜与民主柬埔寨则站在中国一边。 [b]中国的战前准备[/b] 日上午,中央军委正式下达作战命令,称“无论战果如何,我军攻克高平和谅山后不得恋战,即行撤回”。同时,与苏联、蒙古接壤的沈阳军区、北京军区、兰州军区、新疆军区均进入临战状态,这四大军区的乙种步兵师补充人员装备扩编为战时甲种师,各野战军离开营区进入野战地域(参见63军大事记、16军大事记)。 广州军区于日上午完成战术准备:4个野战军、3个地面炮兵师和高射炮兵师、铁道兵3个团、1个通信团、1个防化团、航空兵13个团另6个大队全部进入待命地点。(另空军高炮和地空导弹部队也同时完成战术部署;海军南海舰队在川岛以西各港口集结各型舰艇一百二十余艘和作战飞机一百七十余架。) 昆明军区临阵易帅,杨得志司令员日中午抵昆明上任,8至10日军区扩大会议研究作战部署预案。12日总参、军区、军、师各级领导赴边境调研。同时参战的11军、第13军、第14军和云南省军区边防部队,以公铁输送紧急开进,至1月10日凌晨完成战役展开,2月9日深夜完成了作战准备。 [b]战争过程[/b] 战争分别由中国的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两个作战方向,分为三个阶段进行。云南省作战由当时的昆明军区司令员杨得志指挥;广西壮族自治区作战由当时的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指挥。总共动用了9个军29个步兵师(分别为:11军、13军、14军、41军、42军、43军、50军、54军、55军及20军第58师、广西军区独立师、云南省军区独立师、广西军区2个边防团、云南省军区5个边防团)、2个炮兵师(炮1师、炮4师)、两个高炮师(高炮65师、高炮70师),以及铁道兵、工程兵、通信兵等兵种部队近56万兵力的解放军部队(例如,战前准备中各个甲种步兵师、乙种步兵师都扩编为12000人以上的临战编制),在约500公里的战线上对越南发动了攻击。战争中一度攻占了越南约20多个城镇和军事据点。越军以6个步兵师(第三、三一六A、三三七、三三八、三四五、三四六师),十六个地方团及四个炮兵团,总兵力约100,000人应战。由于当时的越南经过南北战争又有经验、武器装备也比中国部队强。虽然基层指战员骁勇善战,但参战部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越军用以退为攻的战术、当中国部队撤退时越军进行反击战、这使中国部队伤亡人数增加。 第一阶段:日-日。中国政府称:中国云南、广西边防部队发动了对越南军队的自卫还击战;歼灭了以越南境内的高平、老街两地区为据点的越南侵略军预备队。 第二阶段:日-日。中国政府称:中国军队攻克了越南境内的军事要塞谅山市;歼灭了沙巴地区的越南军队。 第三阶段:日-日。中国政府称:该阶段中国军队以交替掩护,边清剿边撤退的方式,于日全部军队撤回中国境内。 据不明来源的统计:中国军队死2万人,伤4万多人;歼灭、击溃越南人民军的第3师、345师、356师,越军死伤约5.2万人。中国官方没有发表伤亡人数。越南官方也没有正式发表伤亡人数,只在官方的人民报上罗列了中国军队在撤退时对攻占过的城镇做出的大规模破坏项目。包括基建设施、厂矿等。 根据昆明军区后勤部编写的《对越自卫反击作战工作总结》,日至3月16日,广西、云南参战的解放军、支前民兵共牺牲6954人,伤14800多人;2月17--27日击毙越军15000人,28--3月16日击毙越军37000人。 根据越南国防部军事历史院编的《越南人民军50年 ()》(军事谊文出版社有中译本),2月17日,中国出动60多万军队,数百辆坦克装甲车,数千门大炮,在广宁至莱州的整个北部边界全线对越南发动了大规模进攻。经过30个昼夜(2.17-3.18)的英勇战斗,我军民消灭和重创了3个团18个营,击毁和击伤550辆军车(坦克装甲车280辆),击毁115门大炮和重型炮击炮,缴获了大量武器。 [b战争评述[/b] 这场战争表面上是一场国与国之间由于边境纠纷而引发的局部战争。但从其发动背景来看,应该是一场中国对内凝聚民族向心力以巩固其政权;对外展示军事实力和政治决心的战争。 对内:当时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刚结束,新一届领导集体开始执政。由于文化大革命对国内人民造成的对统治阶层的信任危机,中国领导人认为有必要发动一场“打击侵略者”的战争,以重新凝聚其国民的民族向心力。 对外:由于当时还处在冷战时期,苏联与美国在世界范围内存在广泛的利益冲突,而中国由于与苏联交恶和以往输出革命的策略,导致了其在东亚地区处于相对孤立的局面。为了显示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统治能力和对军队的指挥能力,拓展外部空间并援助其盟友红色高棉政权,在越南的盟友苏联忙于阿富汗战争无暇对中国施加压力,而美国由于刚刚与中国改善了关系也乐于让中国教训越南以遏制苏联时,发动了此次战争。 按照战后综合各方发布的战争评述:“中国军队在战争发动后仅用了不到两小时,就将越军逐回国内”来看,越南确实是占据了中国的部分领土,只不过占据是象征性和少量的。不然以当时中国军队的作战能力,没可能在120分钟后就能将越军逐出国境。而且中国在“教训越南”的目的达到后,在越南国内没有“占据一寸土地,留下一兵一卒”,双方都退回到实际控制线内,不存在“侵略占领越南领土”的情形。但是该次战争并没有使中越边境恢复到和平态势。中国军队在撤军后,越南军队重新回到边界线上,中越边境的冲突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期间两国还发生了多次大规模的边境战斗(如日的老山战役)。对于中方而言,此次战争暴露了其军队的许多问题,此后中国军方总结了大量经验教训,并开始了大规模的军队现代化建设。 [b后果[/b] 战争的后果仍在持续,特别是在越南。今天越南仍然维持著世界上最大的陆军之一,其中的一些原因就是出于对中国的担忧。1980年代,在双方的边界上仍有小的冲突,并造成一千多人死亡。中越双方的关系直到1990年代早期才得到改善。 这场战争还造成在越的华裔继续受到歧视并被迫移民。他们重新在一些唐人街定居,或移居到澳大利亚、欧洲或北美的其他亚裔社区,也有部分华裔回到中国境内定居。 在中国,这场战争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被遗忘。在官方的文本中很少有提及,而在绝大部分的历史教科书也没有过多的记述。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时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