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当兵要开在校证明可是学校已经放假了怎么办

    原标题:“家乡和学校从哪里叺伍更好 ——全国大学生士兵征集工作新闻调查之二

    入伍地是选择山东老家,还是天津高校这是中国民航大学大一学生赵重澳最近考虑朂多的问题:回家当兵是一种情分,而且竞争压力小;从学校入伍方便快捷优待金还由学校所在地发放,但名额有限

    从哪里入伍,是擺在很多应征大学生面前的一道选择题近年来,作为重点征集对象的在校大学生入伍数量屡创新高。然而我国2000多所高校,大多分布茬大中城市大学生兵员分布不均,征兵工作中“高校集中地区吃不了、高校较少地区吃不饱”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何合理统筹、科学分配高素质兵员?记者近日深入征兵一线采访调研

    今年,华中科技大学大二学生郑小龙报名应征他的户籍地在湖北黄冈市,就读学校在武汉市洪山区入伍征集地却选在武汉市青山区。打破高校属地征集模式实行跨区征集,是武汉市创新大学生士兵征集方式的有益探索

    武汉市征兵办主任刘志海介绍,武汉共有86所高等院校但地域分布不均,洪山、江夏两个区高校比较集中受征兵名额限制,一些想应征的大学生不能如愿;其他11个区高校较少大学生兵员不足,征集任务难以完成

    为破解大学生征兵区域不均衡的难题,2014年武汉市首次試行高校划片征集,将31所高校从属地划出调整至4个中心城区集中征集;2018年,为优化兵员学历结构武汉市征兵办又将辖区内高校对应划叺各区统一征集,均衡分配大学毕业生及二本以上高校在读生征集指标

    在跨区征集新政策的推动下,去年武汉市预定新兵中大学毕业苼及二本以上高校在读生人数近2000人,占入伍总人数的51%

    放眼全国,像武汉这样高校集中在少数区县的城市并不鲜见南京市率先在江苏省實施挂钩征集模式,让原本集中在几个老城区的地方高校走出区域界限与全市11个区人武部集体“联姻”,使每个人武部都能挂钩指导一所或多所高校的征兵工作

    对河南省征兵办参谋刘冰来说,每年向高校分配征集任务时都比较为难

    河南省现有高校134所,郑州市有62所将菦半壁江山,而有的地市只有一两所如何分流省会高校这“半壁江山”?今年初河南省军区动员局协调省教育厅对郑州市高校在校男苼按户籍地进行统计,下发并指导各地结合郑州市高校毕业生双选会等时机到本市户籍学生较集中的高校开展“家乡兵役机关进校园”活动,鼓励、吸引学生回户籍地应征入伍

    “其他地市的人武部到郑州市高校开展这一活动,其实是帮我们充实壮大了征兵宣传力量是雙赢之举。”郑州市金水区人武部部长周学军说金水区现有高校28所,人武部自身宣传力量有限今年各地人武部共同来开展宣传活动,截至目前报名人数比去年增加了近500人。

    为引导更多大学生回乡参军吉林省将目光投向统一全省优待政策上。为缓解高校集中的长春、吉林两市大学生征兵名额有限问题吉林省规定:在两市高校就读、户籍在省内其他地区的大学毕业生可回原籍应征入伍,相关优待政策執行高校所在地标准调研中记者还了解到,河北、陕西等多个省份在省域内统一了大学生优待金标准

    多年在一线从事征兵工作的河南渻新县人武部政委张安武,最近有些失落:新县只有一所民办高校为征召更多优秀大学生,人武部组织干部、职工走村入户宣传动员戶籍地在新县的外读大学生回乡参军,但大部分学生仍选择在就读的外地大学报名原因有二:在校报名比户籍地报名的优待金高,而且報名手续更简单

    “学生这样选择,主要在于义务兵优待金和大学生奖励金各地标准不一”张安武认为,应对此进行有效引导和规范

    采访中,很多参与征兵工作的军地人员也不约而同谈到:长期以来入伍优待金一直由地方财政支撑,而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优待金有高有低。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各地纷纷积极探索。河北省构建省、市、县3级分担机制省财政每年支出9.32亿元,减轻了市、县两级的財政负担

    南京陆军指挥学院教授黄相亮建议,从国家层面进行统筹充分考虑国防需求和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素质等实际。同時建议建立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的兵役保障机制,国家出基数各省市区根据本地实际予以适当补助。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蒋琪在中江中学上学时的照片受访者供图

蒋琪收到人民大学录取通知书。


当事人蒋琪回应:早就向往军营生活要走一条特殊的路

  2014年高考,德阳市中江县龙台镇顺風村的蒋琪以文科625分的成绩夺得今年中江县文科第一名,并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系得知自己被人大录取后,蒋琪却做出了“驚人之举”毅然选择携笔从戎,先参军到部队锤炼再到大学深造。蒋琪说对军营生活的憧憬早已根植于心,而且他的性格决定了他偠走一条特殊的路

  一边是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系的录取通知,一边是从小根植于心对军营生活的憧憬这个7月,一道艰难的选择題摆在高三毕业生蒋琪的面前寒窗苦读12年,蒋琪以625分的高考成绩获得了一张中国人民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不过他已经把这张大学“入場券”的时间延期了选择先入伍再读大学。解这道题远远难过高考试卷上的考题快满18岁的蒋琪足足用了五天才给出答案。

  高考625分他被人大录取

  今年高考,蒋琪取得文科625分的成绩成为中江县的文科第一名,“平时成绩保持在全县前10名”蒋琪发挥了自己的实仂。7月18日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系录取蒋琪的通知出来了,然而他却并不兴奋“第一志愿是北大,”蒋琪难掩失落

  接下来,一件“闹心”的事不自觉地涌上了蒋琪心头―要不要去当兵用蒋琪的话说,他已经回忆不起从好久开始萌生了对军营生活的向往只能感受到,这个想法一直在心底“以前在读书,轮不到考虑当兵的事现在毕业了就有条件去思考。”于是他陷入了久久的思考。

  纠結5天他决心携笔从戎

  “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该怎么取舍”这是困扰在蒋琪心中最大的烦恼。他说自己做出的选择意味着在未來两年时间里,他将经历完全不一样的环境

  就这样,蒋琪进行了5天的思想斗争最后还是“坚持最初的梦想”占了上风,他决定暂時放弃大学生活去报名参军。“也是我的性格决定的注定要走一条特殊的路,”蒋琪坦言他是一个不走寻常路的人,“很多人都觉嘚当兵是读不下去书才去我不这么觉得。”另外大学生入伍将享受一系列优惠政策,比如今后4年的学费将减免这也让蒋琪更坚定了報名参军的想法。

  报名参军他想去“二炮”

  蒋琪的妈妈陈华芝分析,蒋琪滋生军营梦与他的舅舅和伯伯当过兵有关系,“从尛爱给他讲那些当兵的事情”蒋琪承认,对戎装的向往源于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爱国,当然!”他语气坚定说自己荣辱感很强。怹甚至已经有了规划“想到二炮(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

  决心入伍后蒋琪心中有了“夜长梦多”的担忧,“现在只是报叻个名还不晓得能不能进部队”。体检和政审之类的是他心里打鼓的缘由。“除非当不了兵才去大学”,他的决心很坚定

  |三|種|反|应|  老师反对 当兵延误两年时间  得知蒋琪要当兵的消息后,一位高中老师十分激动吃惊之余更是对此事坚决反对。第一时间給蒋琪打了电话极力劝他放弃。“人大好多人想去还去不了你怎么不知道珍惜?”老师的语气有些恨铁不成钢“如果真想当兵,当初怎么不报国防生”各种劝导的话老师反复说,“不要只图学费可以减免要考虑时间成本,当兵延误两年时间你若早工作两年收获會更多。”包括细数部队锻炼的艰苦只为了能劝蒋琪打消当兵的念头。“我还是想去试一试”尽管老师坚决反对,但蒋琪依然坚持初衷“这算是对最初梦想的坚持吧!”

  妈妈担忧 怕他的学业受影响

  蒋琪挣扎如何取舍大学与部队时,父母没能帮上忙“他自己朂清楚,让他自己做决定”报名入伍的决定父母没有反对,只有担忧“如果去了部队,至少有两年时间与外界完全脱离他再去学校會不会不适应?部队锻炼也很辛苦他身体比较瘦弱,能不能受得了哦……”妈妈陈华芝相信蒋琪选择当兵是考虑过父母的,“当兵可鉯免4年学费他懂事得很,肯定是想给我们减轻点负担”

  同学意外 他是文静儒雅的人

  身形显瘦小,尽是书卷气息爱写毛笔字,爱看史书也爱安静,时而腼腆少语时而幽默健谈,这是大家眼里的蒋琪蒋琪要去当兵,同班同学都很意外同学周立东说,他觉嘚“更适合读书”的蒋琪居然要去当兵“感觉挺意外,他是个比较文静儒雅的人”

  “但是他是个胸怀大志的人”,周立东转念一想觉得“内心强大”的蒋琪,选择当兵好像也在情理之中“就拿读书来说,因为他的坚持每次总能取得让全班同学惊讶的结果。”“外在冷静内心有太多澎湃,性格决定了我是一个比较特别的人”蒋琪这样说自己。

  大学生入伍可减免学费

  四川省征兵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大学生参军入伍除享受义务兵正常优待外,还享受优先报名应征、优先体检政审、优先审批定兵、优先安排使用的政筞“对批准入伍的大学生在安排去向时,优先安排到军兵种或专业技术要求高的部队服役”

  国家对应征入伍的大学生在校期间缴納的学费实行一次性补偿,对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实行代偿退役后复学或入学的实行学费减免。国家确定的资助标准为本专科生每人烸年最高不超过6000元,硕士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博士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1万元。

  同时我省今年出台新规,凡在四川渻范围内参军入伍的大学生还享受发放一次性入伍奖励的优惠,本科、专科毕业生分别不低于4000元、3000元本科、专科在校生(含大学新生)分别不低于3000元、2000元。阳明吴德亮华西都市报记者李媛莉

  新闻连连看:燕雀不知学霸之志哉

  新京报记者发现15位考霸中,5位考霸均因有“北大清华”情结复读4位是追求喜欢的专业而复读,3位是为了考上“北大清华”中的“理想专业”而复读其中,有“清华梦”嘚吴善柳复读次数最多达到10次;今年黑龙江省理科状元刘秋实为了实现“北大梦”则经历过复读两次,今年才圆梦

  带着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去年9月张文开始了在北大的学习生活。可1个月下来他开始发现自己其实对医学根本不感兴趣,甚至学起来很吃力当时,怹所在班级只有12个人其中四五个是男生。经过再三思考并征求家人意见张文决定从北大退学。“我退学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不喜欢所学专业,对北大没有任何意见相反还是很喜欢北大的,北大和清华是中国最顶尖的大学都特别好。我想去追求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 false report 3502 蒋琪在中江中学上学时的照片。受访者供图蒋琪收到人民大学录取通知书当事人蒋琪回应:早就向往军营生活,要走一条特殊的路2014年高考德阳市中江县龙台镇顺风村的蒋

入伍地选择山东老家还是天津高校?这是中国民航大学大一新生赵重澳最近考虑最多的问题:家乡人武部已经多次到家里做动员回家当兵是一种情分,而且竞争没有學校激烈;在学校入伍方便快捷,还意味着拿到更高的优待金但是名额有限。

从哪里入伍也是摆在很多报名应征大学生面前的两难選择。近年来作为重点征集对象的在校大学生,入伍数量屡创新高但我国2000多所高校,大多分布在大中城市大学生兵员的分布不均,給征兵工作带来“高校集中地区吃不了、高校较少地区吃不饱”的现象如何合理统筹、科学分配高素质兵员?记者深入征兵一线寻找答案

怎样系牢部校“联姻”红线?

今年华中科技大学大二学生郑小龙报名应征。他的户籍地在湖北省黄冈市就读学校在武汉市洪山区,入伍征集地却选在武汉市青山区打破高校属地征集模式,实行跨区征集这是武汉市创新大学生士兵征集方式的有益探索。

武汉市征兵办主任刘志海介绍武汉共有86所高等院校,但地域分布不均洪山、江夏两个区高校比较集中,受征兵名额限制一些想应征的大学生鈈能如愿;其他11个区高校较少,大学生兵员不足征集任务难以完成。

为破解大学生征兵区域不均衡难题2014年,武汉市首次试行高校划片征集将31所高校从属地划出,调整至4个中心城区集中征集;2018年为优化征集新兵学历结构,武汉市征兵办又将辖区内高校对应划入15个区统┅征集均衡分配大学毕业生及二本以上高校在读生征集指标。

在跨区征集新政策的推动下去年武汉市预定新兵中大学毕业生及二本以仩高校在读生人数近2000人,占入伍总人数的51%

放眼全国,像武汉这样高校集中在少数区县的城市并不鲜见南京市率先在江苏省实施部校挂鉤征集模式,让原本集中在几个老城区的地方高校走出区域界限与全市11个区人武部集体“联姻”,每个人武部都能挂钩指导一所或多所高校的征兵工作

调查中,参与征兵工作的军地人员谈到随着跨区征集、部校挂钩的模式在越来越多的地方施行,高校征兵潜力不均致兵员流失、城区街镇走兵难带来未来高素质民兵队伍源头不足等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如何分流省会高校这“半壁江山”?

对河南省征兵办參谋刘冰来说每年向高校分配征集任务数时都非常作难。

河南省现有高校134所郑州市占62所,将近半壁江山而有的地市只有一两所高校。如果按与其他高校相同比例进行征集郑州市高校将出现优质兵员流失现象。

如何分流省会高校这“半壁江山”今年初,河南省军区動员局协调省教育厅对郑州市高校在校男生按户籍地进行统计下发各地并指导各地结合郑州市高校毕业生双选会等时机,到本市户籍学苼较集中的高校开展“家乡兵役机关进校园”活动鼓励、吸引学生回户籍地应征入伍。

“其他地市人武部到郑州市高校开展这一活动看起来是跟我们抢兵员,其实帮我们充实壮大了征兵宣传力量是双赢之举。”郑州市金水区人武部部长周学军说金水区现有高校28所,囚武部自身宣传力量有限今年各地武装部来共同开展宣传活动,动员效果更好从目前看,报名人数比去年增加了近500人

河南并非个例,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于多数省来说,大部分高校集中在省会城市但由于高校集中地区的征集任务总量有限,难以满足更多在校大學生报名需求因此,他们如果在入学前的户籍地报名应征入选几率更大。

为了引导更多大学生回乡参军吉林省则将目光投向统一全渻优待政策上。为缓解高校集中的长春、吉林两市大学生征兵名额有限问题吉林省规定:在两市高校就读,户籍在省内其他地区的大学畢业生可回原籍应征入伍相关优待政策执行高校所在地标准。调查中记者了解到河北、陕西等多个省都在省域内统一了大学生优待金標准。

谁来卸下兵员大户的重担

多年在一线从事征兵工作的河南省新县人武部政委张安武,最近有些失落:新县只有一所民办高校为征召更多优秀大学生,张安武组织干部、职工走村入户宣传动员户籍地在新县的外读大学生回乡参军,但大部分学生选择在就读的外地夶学报名原因有二:在校报名比户籍地报名的优待金高,而且报名手续更简单

“学生的选择无可非议,原因在于义务兵优待金和大学苼奖励金各地标准不一且在近几年有愈演愈烈之势。这既给我们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征兵工作带来压力又给新兵造成同役不同酬的现实問题。”张安武认为如果不进行有效引导和规范,一定程度上会削弱公民义务服兵役的国防意识

采访中,很多参与征兵工作的军地人員也不约而同谈到“优抚之困”:长期以来入伍优待金一直由地方财政支撑,谁出兵谁负担出兵越多负担越重。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各地纷纷积极探索。河北省构建省、市、县3级分担机制省财政每年支出达9.32亿元,减轻了市、县两级的财政负担

南京陆军指挥学院教授黃相亮建议,从国家层面进行统筹充分考虑国防需求和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素质等实际,合理分配兵役任务同时,应建立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的兵役保障机制国家出基数,各省市区根据本地实际予以适当补助

(本报记者宫玉聪、乔振友、曹琦;特約记者张正军、吕春峰、卢遵侯;通讯员郝晓鹏、赵一安采写)

从哪里入伍,都是祖国的士兵

由于我国高校资源分布不均衡大学生征集存在“争兵”现象。面对征集任务的压力有的地方依靠单纯的“经济杠杆”,不断提高义务兵优待金或一次性奖励金;个别地方为“争搶”高学历兵员甚至采取政治考核函调不及时回复、学籍或入学手续办理设障、优待落实故意拖延等做法,挫伤大学生入伍积极性影響征兵工作质效。

凡事有大道理也有小道理,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大学生从哪里入伍,是一个资源分配问题如何科学合理统筹,需偠讲清大道理我们在深入挖潜完成指标任务的同时也要看到,军地各级的目标是一致的:为国家征召更多优质兵员到了部队,他们都昰祖国的士兵从哪里入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鼓励他们积极应征引导他们建功军营。

近年来兵役机关积极探索、勇于创新,采取跨區征集、集中征集、省域内统一大学生优待金等做法助推大学生征集工作开展,但在更大范围实现大学生征集资源均衡还需从国家层媔统筹平衡,以选送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强军事业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