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经济学奖得主modigliani和miller在哪一年首先提出不相关理论

盘点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_网易财经
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理查德·H·塞勒(Richard H.Thaler),表彰其在行为经济学上的贡献。来看看以往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都有谁?
盘点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一览表()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一览表()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还剩1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迪顿:研究“买买买”的人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冯迪凡 周艾琳
  收入增加,会增强你的幸福感么?
  这是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安格斯?迪顿(AngusStewartDeaton)在2008年一篇基于盖洛普调查的论文中,对于收入、健康和全球福祉所集中讨论的问题。
  迪顿在研究中指出,生活满意度与幸福并不等同,高收入所带来的是生活满意度,并不是更多的幸福感,但低收入一定是与情感痛苦相关的。
  “设计促进福利减少贫困的政策,首先有必要了解,个人在做出消费决策时的消费模式。”在公布上述决定时,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审这样说道。而这正是迪顿在他整个学术生涯中一直坚持耕耘的领域。换句话说就是,如果要给穷人钱,先要理解穷人花钱的模式。
  “相比于很多热门候选人来说,迪顿是国内朋友比较不熟悉的。但是他在应用微观经济学,尤其是消费理论方面的贡献是十分突出的。”北京大学场与网络研究中心研究员、主任助理陈永伟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以前微观经济学理论被认为是一个很理论性的东西,很少和实践结合,但是迪顿把理论和微观数据联系了起来,和纯而又纯的理论家相比,这些研究更接地气。
  迪顿的三大成就
  日出生在苏格兰爱丁堡,现任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经济学和国际事务教授的迪顿,在三方面的成就不得不提:首先,在1980年前后,他同约翰?穆艾保尔(Muellbauer)一同创立了对不同商品需求的估算系统;其次,1990年前后,他在消费与收入之间联系方面所做出的研究;第三,近几十年以来,他以住户调查方式,在发展中国家对生活水平的测量和贫困问题的研究。
  在学术生涯早期,迪顿专注于研究消费研究,这对于政府制定政策有着巨大意义。
  譬如,当政府需要提高对食品的增值税,或对一个特定群体降低所得税时,至关重要的一点是,要确保知道这样的改革将如何影响公众对各种商品的消费取舍,以及各个社会群体在这次政府行为中的得失。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一些经济学家在测试了当时的需求系统理论之后发现,他们不能准确预测需求如何伴随价格和收入而变化,而这种变化也同理性消费者的假设不一致(经济学中假设人是理性的)。当然,对于这一结果,也可以解释为消费者本来就不是完全理性的。
  然而,迪顿在研究中解释了彼时的需求系统理论为何不能真实地反映实际消费者选择。摆在他面前的挑战是,建立一个新的需求系统模型,既能反映社会需求模式,又能简单到可以在统计学上进行预测和运用,这也就是迪顿在1980年同穆艾保尔一同提出的近似理想需求系统(AlmostIdealDemandSystem,AIDS),这是一个理解消费者行为的重大成就。
  该模型具有明显的优势:足够简单,能对任何一种需求模型给出一个任意的第一位近似值;能满足微观经济学选择公理,而且还能完美地聚合消费者而不通过调用平行线性恩格尔曲线;该模型有一个由家庭预算数据构成的功能形态;能通过在固定参数上的线形约束来进行同次性和对称性检验。
  35年后,历经其他研究者的改进,这一近似理想需求系统仍是研究经济政策影响、设计价格支出、在国家之间比较生活标准的标准工具。
  消费,收入和宏观经济学
  近似理想需求系统(AIDS)解决了回答在得知总支出情况下,“个人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对不同商品如何分配消费”的问题。
  然而,在现实中总支出并不是固定的,因为这是个人每年都要做出的决定,因此新的问题出现了:在不同的时间段,个人是如何分配或消费他们的收入的呢?这在宏观经济学中,是一个重要命题:总消费量的另一面就是总储蓄量,储蓄随着时间推移产生的变革,对于其资本形成和经济周期都极为重要。
  在20世纪50年代,两个著名理论都同“消费和储蓄取决于收入的发展”有关:米尔顿?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PermanentIncomeHypothesis),以及莫迪利亚尼(FrancoModigliani)的生命周期模型假说。
  这些理论的核心含义是,个人在未来收入预期降低时储蓄,在情况截然相反的时候借贷。
  不过,在1990年前后的几篇文章中,迪顿同其合作者对持久收入假说所产生的一些重要结论进行推导,而这些推导则改变了理论与数据之间联系的基本观点。
  彼时,几乎所有的宏观经济研究都是基于“代表性消费者”的概念,其消费同社会总收入或平均收入的变化相一致。在这个简化假设之下,迪顿证明,持久收入假说预测消费比收入的变化要多。这是因为整体经济如碰到未被预期到的收入增加,在随后几年中,会伴随额外收入上涨。
  因而,一个理性的代表性消费者要在额外收入上涨情况发生之前,就预先消费一些额度,这也就意味着当下的消费情况增长要超过当下的收入增长。不过这个结论同汇总数据中的消费模式相反。汇总数据中,消费变化小于收入。而迪顿的这个发现,揭示了理论与数据之间显而易见的矛盾,成为著名的“迪顿悖论”(DeatonParadox)。简而言之,就是指收入大幅下跌似乎并不会对消费产生同样大的冲击。
  实际上,迪顿指出了解释此悖论的关键在于研究个人的收入和消费行为,而个人消费行为同平均收入相比,其上下波动方式是完全不同的:简单来讲,即便经济增长,有人收入增加还是会有人收入减少,但是当我们计算代表性消费者时,这一个人收入的变化就被计算给平均掉了。
  通过在计算总量消费之前,来研究个人消费同个人收入之间的变化,对于该理论的预测也就同人们在汇总数据中观测到的模式相近了。迪顿在消费和收入上的这一发现,在当代宏观经济学研究方面产生了持久性的影响:此前从凯恩斯以降,宏观经济学研究者总是过分依赖汇总数据。然而在当今,即便人们在研究宏观经济意义上的消费和收入关系时,研究者也会从个人行为层级开始,谨慎计算整体经济数字。
  迪顿家的“逃亡”
  近年来,迪顿从微观定量研究转入了更宏大的经济发展问题之上,针对发展中国家的消费和贫穷问题进行探讨,做出了不少理论基础的奠基工作,这可能同他的经历密不可分。
  由于家境贫困,迪顿的父亲只能在煤矿从事最底层的工作,但最终通过不断努力和幸运,成为一名给排水工程师。按照一代要比一代强的传统家族观念,迪顿的父亲又着手为后代规划人生,使迪顿和妹妹成为家族同一辈中,仅有的考上大学的两个人。
  迪顿将父亲脱离贫困并为子孙开启未来这件事比作“逃亡”,不稀奇,但也绝非是普遍存在的。“所以说,人类不断向前的故事,其实也是一个造就不平等的故事。”迪顿在《逃离不平等》这本书中写道。
  当研究贫穷问题时,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如何收集数据,何种数据是有效的?
  在大量的实证工作中,迪顿利用其对于消费和收入之间关系的精准理论能力,测试出衡量贫穷国家的最优数据收集方式,譬如解决不同国家之间由于物价以及消费产品品种、质量不同,而产生的统计口径差异问题(数据不可相互比较)。
  譬如迪顿流传最广的,就是同合作者共同绘制了一份美国幸福地图:在华盛顿每年挣9万美元才能感到幸福,但是在密西西比州可能只要6.5万美元就很满足了。
  与此同时,迪顿还解决了在“贫困陷阱”假说方面的难题。在很长时间内,经济学家都认为,一个国家可能会深陷贫困陷阱:低收入造成低热量的摄入,这导致人们不能满负荷工作,恶性循环造成收入仍然很低,周而复始。
(责任编辑:UN654)
中国人哪来这么多钱?[]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有哪些?_百度知道
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有哪些?
我有更好的答案
【2016年经济学诺奖得主哈特和霍姆斯特罗姆】2016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是:哈佛大学教授奥利弗-哈特(Oliver Hart)、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本特-霍姆斯特罗姆(Bengt Holmstrom),获奖理由为对契约理论的贡献。【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迪顿】北京时间日晚,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美国经济学家迪顿(Angus Deaton)因对消费、贫困和福利的分析而获奖。【201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梯若尔】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来自法国图卢兹大学的教授让-梯若尔(Jean Tirole)因其对市场力量和管制的研究分析获得2014诺贝尔经济学奖。【2013年得主法玛、汉森和罗伯特-希勒】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美国经济学家尤金-法玛(Eugene Fama)、彼得-汉森(Peter Hansen)、罗伯特-希勒(Robert Shiller)因为对资产价格的实证分析获得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2012年得主罗斯和沙普利】2012届获奖人:哈佛商学院经济及工商管理教授埃尔文-罗斯和美国经济学家罗伊德-沙普利共同获得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2011年获奖者萨金特和西姆斯】2011届获奖人:美国经济学家、纽约大学教授托马斯-萨金特和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克里斯托弗-西姆斯共获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2010年得主戴蒙德、莫特森、皮萨里德斯】2010届获奖人:美国经济学家彼得-戴蒙德、莫特森,英裔塞浦路斯籍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三位学者获得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2009年获奖者奥斯特罗和威廉姆森】美国经济学家艾利诺-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和奥利弗-E-威廉姆森(Oliver E. Williamson)获得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2008年得主是大名鼎鼎的克鲁格曼】2008届获奖人:美国学者、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保罗-克鲁格曼,表彰他在分析国际贸易模式和经济活动地域所作的贡献。【2007年获奖人是赫维茨、马斯金和迈尔森】2007届获奖人:明尼苏达大学赫维茨、芝加哥大学的马斯金,及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中心的迈尔森因奠定机制设计理论基础而分享经济学奖。【2006年得主菲尔普斯】2006届获奖人:哥伦比亚大学的经济学教授菲尔普斯,因研究宏观经济政策的贡献能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通货膨胀及其对失业影响之间的关系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2005年获奖者是奥曼和谢林】2005届获奖人:以色列希伯来大学数学研究院教授罗伯特-奥曼和美国马里兰大学公共政策学院教授托马斯-谢林因在博弈论方面的贡献得奖。【2004年得主挪威基德兰德和美国普雷斯科】2004届获奖人:挪威经济学家芬恩-基德兰德和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普雷斯科特,因他们在动态宏观经济学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而获奖。【2003年获奖者恩格尔和格兰杰】2002届获奖人:恩格尔和格兰杰。【2002年得主弗农-史密斯和卡赫内曼】2002届获奖人:弗农-史密斯和丹尼尔-卡赫内曼。卡赫内曼将源于心理学的综合洞察力应用于经济学的研究,而史密斯为实验经济学奠定了基础。【2001年得主斯蒂格利茨、斯彭斯和阿克尔洛夫】2001届获奖人:斯蒂格利茨、斯彭斯、阿克尔洛夫,三位美国教授由于在“对充满不对称信息市场进行分析”领域所作出的重要贡献获奖。【2000年获奖者赫克曼和麦克法登】2000届获奖人:詹姆斯-J-赫克曼和麦克法登, 表彰赫克曼对分析选择性抽样的原理和方法所做出的发展和贡献,以及麦克法登对分析离散选择的原理和方法所做出的发展和贡献。
  1983年  罗拉尔·德布鲁(GERARD DEBREU)美国人  主要贡献:概括了帕累拖最优理论:他发展了数理和动态经济理论,后者将数理统计学成功运用于经济计量学。他们对资源最优分配理论做出了贡献。  1974年  弗·冯·哈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澳大利亚人  纲纳·缪达尔(GUNNAR MYRDAL)瑞典人  主要贡献:他们深入研究了货币理论和经济波动,并深入分析了经济:他们在金融经济学方面做出了开创性工作。  1991年  罗纳德·科斯(RONALD H. MARKOWITZ)美国人  威廉·夏普(WILLIAM F:在工业结构:前者建立了包括产权理论. NORTH)美国人  罗伯特·福格尔(ROBERT W. FOGEL)美国人  主要贡献,提出了永久性收入假说。  1977年  戈特哈德·贝蒂·俄林(BERTIL OHLIN)瑞典人  詹姆斯·爱德华·米德(JAMES E MEADE)英国人  主要贡献:在研究人口发展趋势及人口结构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关系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后者经济计量学模式建造者之父。  1970年  保罗·安·萨默尔森(PAUL A SAMUELSON )美国人  主要贡献。这一假设在研究家庭和企业储蓄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986年  詹姆斯·布坎南(JAMES M。  1971年  西蒙·库兹列茨(SIMON KUZNETS )美国人  主要贡献;制度变迁理论&quot:对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资本流动作了开创性研究:建立了现代经济计量学的基础性指导原则。  1990年  默顿·米勒(MERTON M. MILLER)美国人  哈里·马科维茨(HARRY M。  1978年  赫泊特·亚·西蒙(HERBERT A,使经济分析扩大和应用到社会—政治法规的选择。  1976年  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美国人  主要贡献。  1980年  劳伦斯·罗·克莱因(LAWRENCE R. BECKER)美国人  主要贡献。  1973年  华西里·列昂惕夫(WASSILY LEONTIEF)苏联人  主要贡献:发展了投入产出方法,该方法在许多重要的经济问题中得到运用. BUCHANAN、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在内的&quot:揭示并澄清了经济制度结构和函数中交易费用和产权的重要性. SHARPE)美国人  主要贡献。  1972年  约翰·希克斯(JOHN R. HICKS)英国人  肯尼斯·约瑟夫·阿罗(KENNETH J,建立起经济体制的数学模型。  1981年  詹姆士·托宾(JAMES TOBIN)美国人  主要贡献:阐述和发展了凯恩斯(博客)的系列理论及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宏观模型。在金融市场及相关的支出决定、就业:国民经济统计之父,在国民帐户体系的发展中做出了奠基性贡献,极大地改进了经济实践分析的基础。  1985年  弗兰科·莫迪利安尼(FRANCO MODIGLIANI)意大利人  主要贡献:第一个提出储蓄的生命周期假设。  1993年  道格拉斯·诺斯(DOUGLASS C.COASE)英国人  主要贡献:创立了货币主义理论 1969年  拉格纳·弗里希(RAGNAR FRISCH)挪威人  简·丁伯根(JAN TINBERGEN)荷兰人  主要贡献、市场的作用和公共经济法规的作用与影响方面,做出了创造性重大贡献;。后者用经济史的新理论及数理工具重新诠释了过去的经济发展过程。  1994年  约翰·纳什(JOHN F.NASH)美国人  约翰·海萨尼(JOHN C. HARSANYI)美国人  莱因哈德·泽尔腾(REINHARD SELTEN)德国人  主要贡献:这三位数学家在非合作博弈的均衡分析理论方面做出了开创性德贡献:对增长理论做出贡献,将经济科学提高到新的水平。他的研究涉及经济学的全部领域:他们发展了动态模型来分析经济进程。前者是经济计量学的奠基人. SIMON)美国人  主要贡献:对于经济组织内的决策程序进行了研究,这一有关决策程序的基本理论被公认为关于公司企业实际决策的创见解。  1979年  威廉·阿瑟·刘易斯(ARTHUR LEWIS)美国人  西奥多·舒尔茨(THEODORE W. SCHULTZ )美国人  主要贡献:在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研究,深入研究了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中应特别考虑的问题,根据现实经济中实有数据所作的经验性估计,对博弈论和经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1995年  罗伯特·卢卡斯(ROBERT LUCAS)美国人  主要贡献:倡导和发展了理性预期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运用理论,深化了人们对经济政策的理解,并对经济周期理论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1996年  詹姆斯·莫里斯(JAMES A. MIRRLEES)英国人  威廉·维克瑞(WILLIAM VICKREY)美国人  主要贡献:前者在信息经济学理论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尤其是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的经济激励理论。 后者在信息经济学、激励理论、博弈论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1997年  罗伯特·默顿(ROBERT C. MERTON)美国人  迈伦·斯科尔斯(MYRON S. SCHOLES)美国人  主要贡献:前者对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所依赖的假设条件做了进一步减弱,在许多方面对其做了推广。后者给出了著名的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公式,该法则已成为金融机构涉及金融新产品的思想方法。  1998年  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 )印度人  主要贡献:对福利经济学几个重大问题做出了贡献,包括社会选择理论、对福利和贫穷标准的定义、对匮乏的研究等。  1999年  罗伯特·蒙德尔(ROBERT A. MUNDELL)加拿大人  主要贡献:他对不同汇率体制下货币与财政政策以及最适宜的货币流通区域所做的分析使他获得这一殊荣。  2000年  詹姆斯-J-赫克曼(James Heckman ) 美国人  丹尼尔-L-麦克法登(Daniel McFadden ) 美国人  主要贡献:他们发展了广泛应用在经济学以及其他社会科学中对个人和住户的行为进行统计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尤其是,对赫克曼奖励他对分析选择性样本的理论和方法的发展,对麦克法登奖励他对分析离散抉择的理论和方法的发展。  2001年  乔治·阿克尔洛夫(George A.Akerlof) 美国人  迈克尔·斯彭斯(A.Michael Spence) 美国人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E.Stiglize) 美国人  主要贡献:他们由于在&对充满不对称信息市场进行分析&领域所作出的重要贡献,而分享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2002年  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美国人  弗农·史密斯(Vernon L. Smith)美国人  主要贡献:瑞典皇家科学院把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学者丹尼尔·卡尼曼和弗农·史密斯,以表彰他们在心理和实验经济学研究方面所做的开创性工作。  2003年  罗伯特·恩格尔(Robert Engle) 美国人  克莱夫·格兰杰(Clive Granger) 英国人  主要贡献: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恩格尔和英国经济学家克莱夫·格兰杰,以表彰他们在经济学时间数列分析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2004年  芬恩。基德兰德(Finn E. Kydland) 挪威人  爱德华。普雷斯科特(Edward C. Prescott) 美国人  主要贡献: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挪威经济学家芬恩。基德兰德(Finn E. Kydland)和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普雷斯科特(Edward C.Prescott),以表彰他们在动态宏观经济学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  2005年  具有以色列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经济学家罗伯特·奥曼和美国经济学家托马斯·谢林因在博弈论分析方面的研究获得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说,两位经济学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是因为“他们通过对博弈论的分析加深了我们对冲突与合作的理解”。  2006年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家埃德蒙-菲尔普斯(EdmundS.Phelps),以表彰他对宏观经济政策中跨时贸易所作的研究。  2007年  三位美国经济学家分享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彰他们为机制设计理论奠定基础。他们分别是明尼苏达大学的赫维茨、芝加哥大学的马斯金,以及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中心的罗杰·B。迈尔森。  2008年  保罗·克鲁格曼(美国)美国普林斯顿大学  主要贡献:对经济活动的贸易模式和区域的分析。  2009年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美国)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奥利弗·威廉姆森(美国)美国加州大学  主要贡献:经济治理,尤其是对普通民众作出的贡献和经济治理分析,尤其是企业边际领域方面的贡献。  2010年  彼得·戴蒙德(美国)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  戴尔·莫滕森(美国)丹麦奥胡斯大学,美国西北大学  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塞浦路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主要贡献:在&市场搜寻理论&中具有卓越贡献。  2011年  托马斯·萨金特(美国)美国纽约大学  克里斯托弗·西姆斯(美国)美国普林斯顿大学  主要贡献:在宏观经济学中对成因及其影响的实证研究。  2012年  埃尔文·罗斯(美国)美国哈佛大学,美国哈佛商学院  罗伊德·沙普利(美国)美国加州大学  主要贡献:创建“稳定分配”的理论,并进行“市场设计”的实践。  2013年  尤金·法玛 芝加哥大学  拉尔斯·彼得·汉森芝加哥大学  罗波特·希勒 耶鲁大学  主要贡献:对资产价格的实证分析。  2014年  梯若尔(法国)法国图卢兹大学  主要贡献:对市场力量和管制的研究。  2015年  北京时间10月12日晚19点,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来自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安格斯·迪顿(AngusDeaton)获得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彰其在“消费、贫穷和福利”领域的突出贡献。, JR)美国人  主要贡献,创立了相关商品的经济与社会均衡的存在定理。  1984年  理查德·约翰·斯通(RICHARD STONE)英国人  主要贡献,而不是依靠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  1988年  莫里斯·阿莱斯(MAURICE ALLAIS)法国人  主要贡献:他在市场理论及资源有效利用方面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对一般均衡理论重新做了系统阐述。  1989年  特里夫·哈维默(TRYGVE HAAVELMO)挪威人  主要贡献. KLEIN)美国人  主要贡献:以经济学说为基础、社会和制度现象的互相依赖。  1975年  列奥尼德·康托罗为奇(LEONID VITALIYEVICH KANTOROVICH)苏联人  佳林·库普曼斯(TJALLING C. KOOPMANS)美国人  主要贡献:前者在1939年创立了享誉全球的线形规划要点。  1987年  罗伯特·索洛(ROBERT M. SOLOW)美国人  主要贡献:将微观经济理论扩展到对人类相互行为的分析,包括市场行为:将政治决策的分析同经济理论结合起来、产品和价格等方面的分析做出了重要贡献。  1982年  乔治·斯蒂格勒(GEORGE J. STIGLER)美国人  主要贡献。  1992年  加里·贝克(GARY S。提出长期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 ARROW)美国人  主要贡献:他们深入研究了经济均衡理论和福利理论
百科里面有,最下面,太多了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诺贝尔经济学奖|诺贝尔经济学奖
您的当前位置:
诺贝尔经济学奖|诺贝尔经济学奖
NO.1 诺贝尔经济学奖该条目对应的页面分类是诺贝尔经济学奖。。www.51jianli.com)诺贝尔经济学奖诺贝尔经济学奖(The Nobel Economics Prize)官方网站网址诺贝尔经济学奖(The Nobel Economics Prize),全称是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瑞典银行经济学奖(The Bank of Sweden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通常称为诺贝尔经济学奖,也称瑞典银行经济学奖。诺贝尔经济学奖不属于诺贝尔遗嘱中所提到的五大奖励领域之一,而是由瑞典银行在1968年为纪念诺贝尔而增设的,其评选标准与其它奖项是相同的,获奖者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选,1969年(该银行的300周年庆典)第一次颁奖,由挪威人弗里希和荷兰人丁伯根共同获得。2016年北京时间10月10日17时45分诺贝尔奖经济学奖揭晓,哈佛大学的奥利弗·哈特(Oliver Hart)和麻省理工的本特·霍姆斯特罗姆(Bengt Holmstr?m)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彰他们对契约理论做出的贡献。诺贝尔经济学奖历年得主1960s1969年拉格纳·弗里希(Ragnar Frisch)挪威人 ()简·丁伯根(Jan Tinbergen)荷兰人 ()他们发展了动态模型来分析经济进程,前者是经济计量学的奠基人,后者经济计量学模式建造者之父。1970s1970年保罗·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 )美国人 ()他发展了数理和动态经济理论,将经济科学提高到新的水平。他的研究涉及经济学的全部领域。1971年西蒙·库兹涅茨(Simon Kuznets )乌克兰人,后入美国籍 ()在研究人口发展趋势及人口结构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关系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1972年约翰·希克斯(John R. Hicks)英国人 ()肯尼斯·约瑟夫·阿罗(Kenneth J. Arrow)美国人 (1921- )他们深入研究了经济均衡理论和福利理论。1973年华西里·列昂惕夫(Wassily Leontief)苏联人 ()发展了投入产出方法,该方法在许多重要的经济问题中得到运用。1974年弗里德里克·哈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奥地利人 ()纲纳·缪达尔(Gunnar Myrdal)瑞典人 ()他们深入研究了货币理论和经济波动,并深入分析了经济、社会和制度现象的互相依赖。1975年列奥尼德·康托罗维奇(Leonid Vitaliyevich Kantorovich)苏联人 ()佳林·库普曼斯(Tjalling C. Koopmans)美国人 ()前者在1939年创立了享誉全球的线形规划要点,后者将数理统计学成功运用于经济计量学。他们对资源最优分配理论做出了贡献。1976年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美国人 ( )创立了货币主义理论,提出了永久性收入假说。1977年戈特哈德·贝蒂·俄林(Bertil Ohlin)瑞典人 ()詹姆斯·爱德华·米德(James E. Meade)英国人 ()对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资本流动作了开创性研究。1978年赫伯特·西蒙(Herbert A. Simon)美国人 ()对于经济组织内的决策程序进行了研究,这一有关决策程序的基本理论被公认为关于公司企业实际决策的创见解。1979年威廉·阿瑟·刘易斯(Sir Arthur Lewis)英国人,后入美国籍 ()在发展经济学方面颇有建树,提出了二元经济模型和进出口交换比价模型。西奥多·舒尔茨(Theodore W. Schultz)美国人 ()在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研究,深入研究了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中应特别考虑的问题。1980s1980年劳伦斯·罗·克莱因(Lawrence R. Klein)美国人 (1920- )以经济学说为基础,根据现实经济中实有数据所作的经验性估计,建立起经济体制的数学模型。1981年詹姆斯·托宾(James Tobin)美国人 ()阐述和发展了凯恩斯的系列理论及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宏观模型。在金融市场及相关的支出决定、就业、产品和价格等方面的分析做出了重要贡献。1982年乔治·斯蒂格勒(George J. Stigler)美国人 ()在工业结构、市场的作用和公共经济法规的作用与影响方面,做出了创造性重大贡献。1983年罗拉尔·德布鲁(Gerard Debreu)美国人 ( )概括了帕累托最优理论,创立了相关商品的经济与社会均衡的存在定理。1984年理查德·约翰·斯通(Richard Stone)英国人 ()国民经济统计之父,在国民帐户体系的发展中做出了奠基性贡献,极大地改进了经济实证分析的基础。1985年弗兰科·莫迪利安尼(Franco Modigliani)意大利(1918- )第一个提出储蓄的生命周期假设。这一假设在研究家庭和企业储蓄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986年詹姆斯·麦基尔·布坎南(James M. Buchanan Jr.)美国人 (1919- )将政治决策的分析同经济理论结合起来,使经济分析扩大和应用到社会—政治法规的选择。1987年罗伯特·索洛(Robert M. Solow)美国人 (1924- )对经济增长理论做出贡献。提出长期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而不是依靠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1988年莫里斯·阿莱斯(Maurice Allais)法国人(1911- )他在市场理论及资源有效利用方面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对一般均衡理论重新做了系统阐述。1989年特里夫·哈维默(Trygve Haavelmo)挪威人 ()建立了现代经济计量学的基础性指导原则。1990s1990年默顿·米勒(Merton H. Miller)美国人 ()哈里·马科维茨(Harry M. Markowitz)美国人 (1927- )威廉·夏普(William F. Sharpe)美国人 (1934- )他们在金融经济学方面做出了开创性工作。1991年罗纳德·科斯(Ronald H. Coase)英国人(1910- )揭示并澄清了经济制度结构和函数中交易费用和产权的重要性。1992年加里·贝克尔(Gary S. Becker)美国人 (1930- )将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扩展到对于人类行为的分析上,包括非市场经济行为。1993年道格拉斯·诺斯(Douglass C. North)美国人 (1920- )罗伯特·福格尔(Robert W. Fogel)美国人 (1926- )前者建立了包括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在内的“制度变迁理论”。后者用经济史的新理论及数理工具重新诠释了过去的经济发展过程。1994年约翰·福布斯·纳什(John F. Nash Jr.)美国人 (1928- )约翰·海萨尼(John C. Harsanyi)美国人 ()莱因哈德·泽尔腾(Reinhard Selten)德国人( 1930- )这三位数学家在非合作博弈的均衡分析理论方面做出了开创性德贡献,对博弈论和经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1995年小罗伯特·卢卡斯(Robert E. Lucas Jr.)美国人 (1937- )倡导和发展了理性预期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运用理论,深化了人们对经济政策的理解,并对经济周期理论提出了独到的见解。1996年詹姆斯·莫里斯(James A. Mirrlees)英国人(1936- )威廉·维克瑞(William Vickrey)美国人 ()前者在信息经济学理论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尤其是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的经济激励理论。 后者在信息经济学、激励理论、博弈论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1997年罗伯特·默顿(Robert C. Merton)美国人 (1944- )迈伦·斯科尔斯(Myron S. Scholes)美国人(1941- )前者对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所依赖的假设条件做了进一步减弱,在许多方面对其做了推广。后者给出了著名的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公式,该法则已成为金融机构涉及金融新产品的思想方法。1998年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印度人(1933- )对福利经济学几个重大问题做出了贡献,包括社会选择理论、对福利和贫穷标准的定义、对匮乏的研究等。1999年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A. Mundell)加拿大人 (1923- )他对不同汇率体制下货币与财政政策以及最适宜的货币流通区域所做的分析使他获得这一殊荣。2000s2000年詹姆斯·赫克曼(James J. Heckman)1944 年生于美国芝加哥,曾就读于科罗拉多学院。1971年获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博士学位。现为芝加哥大学的教授。丹尼尔·麦克法登(Daniel L. McFadden)1937 年生于美国北卡罗来那州的瑞雷,曾就读于明尼苏达大学。1962年获得明尼苏达大学博士学位。现为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教授。在微观计量经济学领域,他们发展了广泛应用于个体和家庭行为实证分析的理论和方法。2001年乔治·阿克尔洛夫(George A. Akerlof )生于1940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教授迈克尔·斯宾塞(A. Michael Spence )生于1943年,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教授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生于1943年,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为不对称信息市场的一般理论奠定了基石。他们的理论迅速得到了应用,从传统的农业市场到现代的金融市场。他们的贡献来自于现代信息经济学的核心部分。2002年丹尼尔·卡纳曼(Daniel Kahneman)1934年出生,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和公共事务教授。弗农·史密斯(Vernon L. Smith)1927年出生,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和法律教授。传统上,经济学研究主要建立在人们受自身利益驱动并能作出理性决策的假设基础之上。长期以来,经济学被普遍视为是一种依赖于实际观察的经验科学,或者是建立在演绎、推理方法基础之上的思辩性哲学,而不是在可控实验室中进行检测的实验性科学。然而,现在经济学研究越来越重视修正和测试基础经济理论的前提假设,并越来越依赖于在实验室里而不是从实地获得的数据。这种研究源于两个截然不同但目前正在相互融合的领域:一个是用认知心理学分析方法研究人类的判断和决策行为的领域;另一个是通过实验室实验来测试或检验根据经济学理论作出预测的未知或不确定性领域。卡纳曼和史密斯正是这两个研究领域的先驱。卡纳曼因卓有成效地把心理学分析方法与经济学研究融合在一起,而为创立一个新的经济学研究领域奠定了基础,其主要研究成果是,他发现了人类决策的不确定性,即发现人类决策常常与根据标准经济理论假设所作出的预测大相径庭。他与已故的阿莫斯·特维尔斯基合作,提出了一种能够更好地说明人类行为的期望理论。2003年克莱夫·格兰杰(Clive W.J. Granger) 1934年生于英国威尔士的斯旺西,现为英国公民。他1959年获英国诺丁汉大学博士学位,现是美国圣迭戈加利福尼亚大学荣誉经济学教授。罗伯特·恩格尔(Robert F. Engle III) 1942年生于美国纽约的锡拉丘兹,1969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纽约大学金融服务管理学教授。他们分别用“随着时间变化的易变性”和“共同趋势”两种新方法分析经济时间序列,从而给经济学研究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影响。研究人员在进行估量关系、作出预测以及检验经济学理论中的假设时,往往以时间序列,即以按时间排列的观察周期的形式来使用数据。这种时间序列显示了国内生产总值、价格、利率、股票价格等的演变。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两位获奖者发明了新的统计方法来处理许多经济时间序列中两个关键属性:随时间变化的易变性和非稳定性。在金融市场上,随着时间的随机波动,即易变性,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因为股票和各类有价证券的价值取决于易变性的风险。波动可以随着时间发生很大变化:一个波动很大的动荡期后总是一个波动很小的平静期。恩格尔所发明的“自动递减条件下的异方差性”(ARCH)理论能精确地获取很多时间序列的特征,并对能把随时间变化的易变性进行统计模型化的方法进行了发展。现在,他的ARCH模型已经不仅是研究人员不可缺少的工具,金融市场上的分析家也用它来进行资产定价和证券投资风险评估。 大部分整体经济时间序列都有一个随机趋势,一次暂时的失调会产生长期持续的影响。这些时间序列被叫做“非稳定的”序列。格兰杰论证出,当用于稳定时间序列的统计方法运用于非稳定的数据分析时,人们很容易做出安全错误的判断。他的重大发现是,把两个以上非稳定的时间序列进行特殊组合后可能呈现稳定性。格兰杰把这种现象叫作“共和体”。他这一方法在对诸如储蓄和消费的关系、汇率和物价的关系以及短期和长期利率的关系等经济学领域的研究中有着意义非凡的作用。2004年芬恩·基德兰德(Finn E. Kydland),1943年生于挪威。1973年从匹兹堡的卡内基—梅隆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任卡内基—梅隆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圣巴巴拉分校的教授。爱德华·普雷斯科特(Edward C. Prescott),1940年生于美国纽约州。1967年从匹兹堡的卡内基-梅隆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普雷斯科特曾先后在宾州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任教,现任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凯瑞(W.P. Carey) 商学院经济学讲席教授,并担任明尼阿波利斯联邦储备银行的资深顾问。他在卡内基—梅隆大学任教期间曾担任基德兰德的博士论文导师。他们一是通过对宏观经济政策运用中“时间连贯性难题”的分析研究,为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的实际有效运用提供了思路;二是在对商业周期的研究中,通过对引起商业周期波动的各种因素和各因素间相互关系的分析,使人们对于这一现象的认识更加深入。2005年托马斯·克罗姆比·谢林(Thomas Crombie Schelling),1921年生于美国。哈佛大学博士。现任马里兰大学教授。罗伯特·约翰·奥曼(Robert John Aumann),1930年生于德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教授。通过博弈论分析促进了对冲突与合作的理解。2006年埃德蒙德·菲尔普斯(Edmund Phelps) 1933年出生,美国人。菲尔普斯教授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宏观经济学的各个领域,包括就业、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储蓄、公债、税收、代际公平、价格、工资、微观主体行为、资本形成、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及他最有成就的领域——经济增长问题,被誉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缔造者”和“影响经济学进程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菲尔普斯教授最重要的贡献在于经济增长理论。他继罗伯特·索洛之后,对经济增长的动态最优化路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著名的“经济增长黄金律”,从而正式确立了经济增长理论。2007年埃里克·马斯金(Eric S. Maskin),1950年出生于美国纽约。1976年获得哈佛大学应用数学博士学位。年任哈佛大学经济系教授。2003年出任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会长,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社会科学部主任。在现代经济学最为基础的领域里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包括公共选择理论、博弈论、激励理论与信息理论以及机制设计。被誉当今国际经济学最受尊敬的经济学大师。罗杰·迈尔森(Roger B. Myerson),日生于美国波士顿,美国国籍。1976年获得哈佛大学应用数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课题为“一种合作博弈理论(A Theory of Cooperative Games)”,对博弈论有深入的研究。著有《博弈论:矛盾冲突分析》(Game Theory: Analysis of Conflict)及《经济决策的概率模型》(Probability Models for Economic Decisions)。里奥尼德·赫维克兹(Leonid Hurwicz) 犹太人,1917年出生于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来到美国。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经济学会院士,总统奖获得者,明尼苏达大学校董事会讲座教授。开始时兴趣主要是计量经济学,对动态计量模型的识别问题作出了奠基性的工作。1947年首先提出并定义了宏观经济学中的理性预期概念。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机制和机构设计以及数理经济学。最重要的研究工作是开创了经济机制设计理论。他曾于1990年由于“对现代分散分配机制的先锋性研究”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2008年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美国经济学家,1953年出生保罗·克鲁格曼是自由经济学派的新生代,他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贸易模式和区域经济活动。2009年奥利弗·威廉姆森(Oliver·Williamson,— ):“新制度经济学”的命名者奥利弗·威廉姆森被誉为重新发现“高斯定理(又译科斯定理)”的人,至少是由于他的宣传功劳,才使高斯的交易费用学说成为现代经济学中异军突起的一派,并汇聚了包括组织理论、法学、经济学在内的大量学科交叉和学术创新,逐步发展成当代经济学的一个新的分支。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奥利弗·E·威廉姆森,以表彰“他对经济治理的分析,特别是对公司的经济治理边界的分析”。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美国公共选择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埃莉诺·奥斯特罗姆中文名为欧玲,埃莉诺·奥斯特罗姆1933年出生于美国,现供职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政治经济学家、行政学家和政策分析学家。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获颁200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彰“她对经济治理的分析,尤其是对普通人经济治理活动的研究”。2010s2010年彼得·戴蒙德(Peter Diamond),生于1940年,1960年毕业于耶鲁大学,获数学学士学位;1963年,年仅23岁就获得了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之后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始教学生涯。“市场大部分交易都是为贸易而进行的,当然会出现一些贸易摩擦,买者很难得到想要买的买品,而卖者很难找到消费者。” 彼特-戴蒙德等人所开发的理论是解释了市场上这种冲突。他的理论是远远可以适用于劳动力市场之外其它领域,可以用于整个房地产市场在经济学以及家庭经济学等等。戴尔·莫滕森(Dale T. Mortensen),生于日,美国公民,现任职于美国西北大学。莫滕森在卡内基梅隆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维拉马特大学获得学士学位。他的学术思想影响了皮萨里迪德斯(Christopher A. Pissarides)。戴尔·莫滕森其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劳动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经济理论。“市场大部分交易都是为贸易而进行的,当然会出现一些贸易摩擦,买者很难得到想要买的买品,而卖者很难找到消费者。” 彼特-戴蒙德等人所开发的理论是解释了市场上这种冲突,他们的理论是基于微观经济学理论的,也就是市场合理产出。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Christopher A. Pissarides),1948年出生在塞浦路斯Nicosia,他拥有塞浦路斯和英国双重国籍。现任伦敦经济学院的经济学教授,他还是该校经济表现研究中心负责研究项目的主管,1976年以来他一直在该中心任职。他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宏观经济学的多个领域,其中最主要的是劳工、经济增长和经济政策。2011年托玛斯·萨金特(Thomas J. Sargent, 日-),美国经济学家,擅长于总体经济学、货币经济学、时间序列等领域。他和小罗伯特·卢卡斯、尼尔·华勒斯、罗伯特·巴罗等人同为理性预期革命的重要代表人物,并且是数篇开创性论文的作者。他和华勒斯共同研究,发展出了理性预期均衡的马鞍路径稳定性特征化及政策无效性命题。1964年毕业自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1968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历任宾州大学()、明尼苏达大学()、芝加哥大学 ()、史丹佛大学()等校教职,目前为纽约大学经济学系威廉·柏克利经济和商业讲座教授。他同时也是计量经济学会院士(1967)、史丹佛大学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1987)。克里斯托弗·西姆斯(Christopher A.Sims)生于日。1963年西姆斯在哈佛大学获得数学学士学位以后,去加州伯克利大学读了一年的研究生,然后回到哈佛大学继续学习,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年,西姆斯在哈佛大学担任经济学助理教授。1970年,他前往明尼苏达大学任经济学副教授,并在1974年任教授直至1990年。1990年以后,西姆斯一直在普林斯顿大学担任经济学教授。由于其杰出的研究成就,西姆斯担任了众多的学术兼职,并拥有很多荣誉头衔。他1988年成为美国艺术和科学研究院的院士,1989年成为美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埃尔文·罗斯(Alvin E. Roth)生于日,是一位美国经济学家,目前在哈佛商学院担任经济及工商管理乔治-冈德(George Gund)教授。罗斯1971年本科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得运筹学学士学位,随后赴斯坦福大学攻读研究生,1973年获运筹学硕士学位,一年后获运筹学博士学位。离开斯坦福之后,罗斯直到1982年一直在伊利诺斯大学任教。此后他在匹兹堡大学担任安德鲁-梅隆经济学教授直到1998年,之后他加入哈佛大学并在此工作至今。罗斯是美国杰出年轻教授奖:斯隆奖的获得者,古根海姆基金会会士,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他还是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和美国计量经济学学会成员。罗伊德·沙普利(Lloyd S. Shapley)生于日,美国著名数学家和经济学家,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担任数学和经济系担任教授。在数理经济学与博弈论领域有卓越贡献。在40年代的纽曼(Neuman)和摩根斯坦(Morgenstern)之后,沙普利被认为是博弈论领域最出色的学者。2013年尤金·法玛(Eugene Fama,日-),生于美国麻塞诸塞州波斯顿,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专长于现代投资组合理论与资产定价理论,因提出“有效市场假说”闻名。彼得·汉森(Peter Hansen,1952年出生-),生于香槟伊利诺州,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最主要的贡献在于发现了在经济和金融研究中极为重要的广义矩方法。目前,汉森正利用稳定控制理论和递归经济学理论研究风险在定价和决策中的作用。罗伯特·席勒(Robert J. Shiller,日-),美国经济学家,学者,畅销书作家。他是耶鲁大学亚瑟·奥肯(Arthur M. Okun)经济学教授,也是耶鲁管理学院金融国际中心成员。他被视为是新兴凯恩斯学派成员之一,曾获1996年经济学萨缪森奖(Paul A. Samuelson Award),2009年德意志银行奖(Deutsche Bank Prize)。2014年让·梯若尔(Jean Tirole)日出生于法国,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现担任法国图卢兹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科研所长,同时在巴黎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担任兼职教授,并先后在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担任客座教授。被誉为当代“天才经济学家”。让·梯若尔累计发表过300多篇论文和11本专著。在当代经济学三个最前沿的研究领域博弈论、产业组织理论和激励理论均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2015年安格斯·迪顿(Angus Deaton),日出生在苏格兰爱丁堡,是一位微观经济学家。 曾就读于爱丁堡Fettes学院,是爱丁堡Fettes学院的基金会学者,并在剑桥大学获得他的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他在那里工作中的应用经济学系教授、理查德·斯通爵士和特里·巴克菲茨威廉学院的研究员和研究主任。2016年2016年北京时间10月10日,诺贝尔奖经济学奖揭晓,哈佛大学的奥利弗·哈特Oliver Hart和麻省理工的本特·霍姆斯特罗姆Bengt Holmstr?m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彰他们对契约理论做出的贡献。NO.2 诺贝尔经济学奖:诺贝尔经济学奖-概述,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审过程诺贝尔经济学奖全称为“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瑞典银行经济学奖”,也称瑞典银行经济学奖。此奖项并不属于诺贝尔遗嘱中所提到的五大奖励领域之一,而是由瑞典国家银行在1968年为纪念诺贝尔而增设的,其评选标准与其它奖项是相同的,获奖者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选。经济学奖的奖金以及所有相关管理费用,并非由诺贝尔遗产支付,而是由瑞典银行捐赠,全权交予诺贝尔基金会管理。日,美国经济学家迪顿(ANGUS DEATON)因对消费、贫困和福利的分析而获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历年诺贝尔经济学奖_诺贝尔经济学奖 -概述诺贝尔经济学奖诺贝尔经济学奖(The Nobel Economics Prize),全称是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瑞典银行经济学奖(The Bank of Sweden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通常称为诺贝尔经济学奖,也称瑞典银行经济学奖。(www.51jianli.com]诺贝尔经济学奖不属于诺贝尔遗嘱中所提到的5大奖励领域之一,而是由瑞典银行在1968年为纪念诺贝尔而增设的,其评选标准与其它奖项是相同的,获奖者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选,1969年(该银行的300周年庆典)第一次颁奖,由挪威人弗里希和荷兰人丁伯根共同获得。截至2008年为止,约有60%的经济学奖得主是美国公民(包括以出生地、归化途迳取得美国国籍者),只有四名得主来自美国或西欧以外的地区。历年诺贝尔经济学奖_诺贝尔经济学奖 -评审过程诺贝尔经济学奖奖章诺贝尔经济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组成的评委会评定,评委会包括5名到8名成员。每年评委会从世界各地收到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提名有200个到300个。在经过资格确认、初选、复选后,评选结果在每年10月的1个周一公布。诺贝尔经济学奖候选人是由具备提名权的个人推荐的。全世界包括中国在内的各著名大学经济系系主任和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均有被邀请提名的可能。与诺贝尔奖其他奖项不同,考虑到经济学理论对社会产生影响往往滞后,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往往在得奖者提出重大经济理论之后的数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之后。每年12月10日,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奖仪式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瑞典国王亲自向经济学奖获得者颁发获奖证书、金质奖章和奖金支票。诺贝尔经济学奖可以颁发给单个人,也可以由三人分享,其主要目的是表彰获奖者在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新的经济分析方法等领域所作的贡献。历年诺贝尔经济学奖_诺贝尔经济学奖 -名称变迁官方全名变迁1969年以来,经济学奖的官方全名,历来有不同的翻译。以英文举例:年间官方全名英译(中文转译)1969年–1970年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 dedicated to the memory of Alfred Nobel(致力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经济科学奖)The Sveriges Riksbank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1971年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经济科学奖)1972年Bank of Sweden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瑞典银行经济科学奖)1973年–1975年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经济科学奖)1976年–1977年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经济学奖)1978年–1981年Alfred Nobel Memorial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纪念经济学奖)1982年Alfred Nobel Memorial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纪念经济科学奖)1983年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1984年–1990年Alfred Nobel Memorial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纪念经济学奖)1991年Sveriges Riksbank (Bank of Sweden)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瑞典国家银行经济学奖)1992年–2005年Bank of Sweden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瑞典银行经济学奖)2006年至今The Sveriges Riksbank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瑞典国家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历年诺贝尔经济学奖_诺贝尔经济学奖 -相关轶事历史上第1个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女性: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诺贝尔经济学奖自1969年首次颁奖以来,获奖总人数为64人,其中有22届是一人独获此奖,有15届是二人分享此奖,有4届是三人共同获奖。至今,尚未出现一人多次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情况。奖金奖章的区别经济学奖的奖金以及所有相关管理费用,并非由诺贝尔遗产支付,而是由瑞典银行捐赠,全权交予诺贝尔基金会管理。而经济学奖章上的诺贝尔肖像与其它奖章形象有所不同,获奖者名字被雕刻在奖章边上。最年轻与最年长迄今为止,最年轻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是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阿罗,他在1972年获奖时年仅51岁。最年长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是美国经济学家莱昂尼德·赫维奇,他在2007年获奖时已是90岁高龄,他同时也是最年长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首个女性代表首个女性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直到2009年才出现,她是美国经济学家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奥斯特罗姆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创立41年来首位获奖女性,2009年共有5名女性获得诺贝尔奖,创造单年获奖女性人数纪录。唯一兄弟组合此外,荷兰的廷贝亨两兄弟分别获得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和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诺贝尔奖所有获奖者中独一无二的“兄弟组合”。历年诺贝尔经济学奖_诺贝尔经济学奖 -争论质疑质疑经济学奖被质疑的常见论据是,经济学仍非一门严谨的科学,更接近哲学或数学。 经济学奖的颁发,也常被质疑违背了诺贝尔遗嘱中“对全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要求。因为,经济学家的贡献不见得名实相符。争议虽然经济学奖在1969年设立之后,成功整合进入了诺贝尔奖的评选体系里,但争议辈出。包括弗里德里希·哈耶克(1974年得主)在内的四名获奖人,皆曾经呼吁废除此奖。哈耶克领奖时表示,倘当年设奖时征询他的意见,肯定不建议设奖。199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机构呼吁瑞典皇家科学院废除经济学奖。根据诺贝尔基金会在2009年的官方立场,经济学奖并不是诺贝尔奖。但此一声明诺贝尔经济学奖旋遭移除。诺贝尔后人对于瑞典国家银行的作法,也多所批评,认为这是经济学者企图提升地位和声誉的手段。诺贝尔的曾侄孙彼得·诺贝尔,曾严词批评经济学奖,称它是一出经济学者所精心策划的大骗局,想藉着鱼目混珠的手法来提高经济学者的声誉。而在瑞典银行经济学奖成立之后,诺贝尔基金会也不再接受其他无关诺贝尔遗愿的奖项。历年诺贝尔经济学奖_诺贝尔经济学奖 -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14日宣佈,将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尤金·法马、拉尔斯·彼得·汉森和罗伯特·席勒,以表彰他们对资产价格所做的实證分析。诺贝尔经济学奖评选委员会的评委们表示,“可预期性”是今年获奖成就的核心。人们无法预测股票和债券在叁五天内的价格,却可以预测更长期例如在未来叁年至五年内的走势,这些看似矛盾却又令人惊讶的发现,正是基于叁位教授的研究贡献。评选委员会在当天发表的声明中说,20世纪60年代起,法马与几位合作者證明了股票价格在短期内极难预测,新的信息总是快速影响股价。这一发现不仅对以后的研究产生重要影响,也改变了市场惯例,世界各地涌现出的指数基金便是1个突出的例子。席勒随后发现,股价短期内虽然很难预测,长期走势却可以预测。而汉森则研究出1种统计方法,能够适用于检测资产定价的合理性。声明说,获奖者的研究成果奠定了人们目前对资产价格认知的基础。历年诺贝尔经济学奖_诺贝尔经济学奖 -2014年获奖者201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法国经济学家让·梯若尔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13日宣布,将201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法国经济学家让·梯若尔,以表彰他对市场力量和规则的分析。历年诺贝尔经济学奖_诺贝尔经济学奖 -历年获奖者年份获得者(国家)得奖原因获奖时所在机构Affiliation at the time of the award领域Field1969朗纳·弗里施Ragnar Frisch(挪威)他们建立了动态模型来分析经济过程,前者是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后者是全综合性宏观经济模型的首创者。挪威奥斯陆大学计量经济学简·丁伯根Jan Tinbergen(荷兰)荷兰经济学院(The Netherlands School of Economics)计量经济学1970保罗·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美国)他发展了数理和动态经济理论,将经济科学提高到新的水平,他的研究涉及经济学的全部领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一般均衡理论,局部均衡理论1971西蒙·库兹涅茨Simon Kuznets(美国)在研究人口发展趋势及人口结构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关系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增长,经济史1972约翰·希克斯John R. Hicks(英国)他们深入研究了经济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理论万灵学院(牛津大学)一般均衡理论,福利经济理论肯尼斯·约瑟夫·阿罗Kenneth J. Arrow(美国)美国哈佛大学1973华西里·列昂惕夫Wassily Leontief(美国)发展了投入产出方法,该方法在许多重要的经济问题中得到运用美国哈佛大学投入产出分析1974纲纳·缪达尔Gunnar Myrdal(瑞典)他们深入研究了货币理论和经济波动,并深入分析了经济、社会和制度现象的互相依赖数据暂无宏观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英国)1975列奥尼德·康托罗维奇Leonid Vitaliyevich Kantorovich(苏联)前者在1939年创立了享誉全球的线形规划要点,后者将数理统计学成功运用于经济计量学他们对资源最优分配理论做出了贡献俄罗斯科学院资源优化配置理论佳林·库普曼斯Tjalling C. Koopmans(美国)美国耶鲁大学1976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美国)创立了货币主义理论,提出了永久性收入假说美国芝加哥大学宏观经济学1977戈特哈德·贝蒂·俄林Bertil Ohlin(瑞典)对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资本流动作了开创性研究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国际经济学詹姆斯·爱德华·米德James E. Meade(英国)英国剑桥大学1978赫伯特·西蒙Herbert A. Simon(美国)对于经济组织内的决策程序进行了研究,这一有关决策程序的基本理论被公认为关于公司企业实际决策的创见解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管理科学1979西奥多·舒尔茨Theodore W. Schultz(美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研究,深入研究了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中应特别考虑的问题美国芝加哥大学发展经济学威廉·阿瑟·刘易斯Sir Arthur Lewis(圣卢西亚)美国普林斯顿大学1980劳伦斯·克莱因Lawrence R. Klein(美国)以经济学说为基础,根据现实经济中实有数据所作的经验性估计,建立起经济体制的数学模型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宏观经济学1981詹姆士·托宾James Tobin(美国)阐述和发展了凯恩斯的系列理论及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宏观模型在金融市场及相关的支出决定、就业、产品和价格等方面的分析做出了重要贡献美国耶鲁大学宏观经济学1982乔治·斯蒂格勒George J. Stigler(美国)在工业结构、市场的作用和公共经济法规的作用与影响方面,做出了创造性重大贡献美国芝加哥大学产业组织1983罗拉尔·德布鲁Gerard Debreu(法国)概括了帕累托最优理论,创立了相关商品的经济与社会均衡的存在定理美国加州大学一般均衡理论1984约翰·理查德·尼古拉斯·斯通Richard Stone(英国)国民经济统计之父,在国民帐户体系的发展中做出了奠基性贡献,极大地改进了经济实证分析的基础剑桥大学国民收入核算1985弗兰科·莫迪利安尼Franco Modigliani(意大利)第1个提出储蓄的生命周期假设这一假设在研究家庭和企业储蓄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宏观经济学1986詹姆斯·麦基尔·布坎南James M. Buchanan Jr.(美国)将政治决策的分析同经济理论结合起来,使经济分析扩大和应用到社会—政治法规的选择公共选择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udy ofPublic Choice(位于美利坚合众国弗吉尼亚州费尔法克斯县)公共财政学1987罗伯特·索洛Robert M. Solow(美国)对增长理论做出贡献提出长期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而不是依靠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经济增长理论1988莫里斯·阿莱斯Maurice Allais(法国)他在市场理论及资源有效利用方面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对一般均衡理论重新做了系统阐述国立巴黎高等矿业学院局部均衡理论,一般均衡理论1989特里夫·哈维默Trygve Haavelmo(挪威)建立了现代计量经济学的基础性指导原则挪威奥斯陆大学经济计量学1990马科维茨Harry M. Markowitz(美国)他们在金融经济学方面做出了开创性工作美国纽约城市大学金融经济学默顿·米勒Merton H. Miller(美国)美国芝加哥大学威廉·夏普William F. Sharpe(美国)美国斯坦福大学1991罗纳德·科斯Ronald H. Coase(英国)揭示并澄清了经济制度结构和函数中交易费用和产权的重要性美国芝加哥大学Theory of marketinstitutions1992盖瑞·贝克Gary S. Becker(美国)将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扩展到对于人类行为的分析上,包括非市场经济行为美国芝加哥大学微观经济学,社会经济学1993罗伯特·福格尔Robert W. Fogel(美国)前者用经济史的新理论及数理工具重新诠释了过去的经济发展过程;后者建立了包括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在内的“制度变迁理论”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史道格拉斯·诺斯Douglass C. North(美国)美国华盛顿大学1994约翰·海萨尼John C. Harsanyi(美国)这三位数学家在非合作博弈的均衡分析理论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对博弈论和经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美国加州大学博弈论约翰·福布斯·纳什John F. Nash Jr.(美国)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莱因哈德·泽尔腾Reinhard Selten(德国)德国波恩大学1995小罗伯特·卢卡斯Robert E. Lucas Jr.(美国)倡导和发展了理性预期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运用理论,深化了人们对经济政策的理解,并对经济周期理论提出了独到的见解美国芝加哥大学宏观经济学1996詹姆斯·莫里斯James A. Mirrlees(英国)前者在信息经济学理论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尤其是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的经济激励理论 后者在信息经济学、激励理论、博弈论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英国剑桥大学信息经济学威廉·维克里William Vickrey(美国)美国哥伦比亚大学1997罗伯特·C·默顿Robert C. Merton(美国)前者对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所依赖的假设条件做了进1步减弱,在许多方面对其做了推广后者给出了著名的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公式,该法则已成为金融机构涉及金融新产品的思想方法,然而得奖次年其以得奖理论经营的长期资产管理基金(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LTCM)亦因其公式失效而破产告终美国哈佛大学信息经济学迈伦·斯科尔斯Myron S. Scholes(美国)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1998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印度)对福利经济学几个重大问题做出了贡献,包括社会选择理论、对福利和贫穷标准的定义、对匮乏的研究等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福利经济学1999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A. Mundell(加拿大)他对不同汇率体制下货币与财政政策以及最适宜的货币流通区域所做的分析使他获得这一殊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宏观经济学2000詹姆斯·赫克曼James J. Heckman(美国)在微观计量经济学领域,他们发展了广泛应用于个体和家庭行为实证分析的理论和方法美国芝加哥大学计量经济学丹尼尔·麦克法登Daniel L. McFadden(美国)美国加州大学2001乔治·阿克洛夫George A. Akerlof(美国)为不对称信息市场的一般理论奠定了基石他们的理论迅速得到了应用,从传统的农业市场到现代的金融市场他们的贡献来自于现代信息经济学的核心部分美国加州大学信息经济学迈克尔·斯彭斯A. Michael Spence(美国)美国斯坦福大学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美国)美国哥伦比亚大学2002丹尼尔·卡内曼Daniel Kahneman(美国)把心理学分析法与经济学研究结合在一起,为创立1个新的经济学研究领域奠定了基础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心理学,实验经济学弗农·史密斯Vernon L. Smith(美国)开创了一系列实验法,为通过实验室实验进行可靠的经济学研究确定了标准美国乔治·梅森大学2003罗伯特·恩格尔Robert F. Engle III(美国)用“随着时间变化的易变性”和“共同趋势”2种新方法分析经济时间数列,从而给经济学研究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影响美国纽约大学计量经济学克莱夫·格兰杰Clive W.J. Granger(英国)美国加州大学2004芬恩·基德兰德Finn E. Kydland(挪威)有关宏观经济政策的“时间一致性难题”和商业周期的影响因素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美国加州大学宏观经济学爱德华·普雷斯科特Edward C. Prescott(美国)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明尼阿波利斯联邦储备银行2005罗伯特·约翰·奥曼Robert J. Aumann(以色列)通过博弈论分析促进了对冲突与合作的理解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理性分析中心博弈论托马斯·克罗姆比·谢林Thomas C. Schelling(美国)美国马里兰大学经济系和公共政策学院2006埃德蒙·费尔普斯Edmund S. Phelps(美国)在宏观经济跨期决策权衡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宏观经济学2007里奥尼德·赫维茨Leonid Hurwicz(美国)为机制设计理论奠定了基本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微观经济学埃里克·马斯金Eric S. Maskin(美国)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罗杰·梅尔森Roger B. Myerson(美国)美国芝加哥大学2008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美国)对经济活动的贸易模式和区域的分析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国际经济学,区域经济学2009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美国)经济治理,尤其是对普通民众作出的贡献和经济治理分析,尤其是企业边际领域方面的贡献。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经济治理奥利弗·威廉姆森Oliver E. Williamson(美国)美国加州大学2010彼得·戴蒙德Peter A. Diamond(美国)在"市场搜寻理论"中具有卓越贡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搜寻理论,劳动经济学戴尔·莫滕森Dale T. Mortensen(美国)丹麦奥胡斯大学,美国西北大学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Christopher A. Pissarides(塞浦路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2011托马斯·萨金特Thomas J.Sargent(美国)在宏观经济学中对成因及其影响的实证研究美国纽约大学宏观经济计量学克里斯托弗·西姆斯Christopher Sims(美国)美国普林斯顿大学2012埃尔文·罗斯Alvin E. Roth(美国)创建“稳定分配”的理论,并进行“市场设计”的实践。美国哈佛大学,美国哈佛商学院博弈论罗伊德·沙普利Lloyd S. Shapley(美国)美国加州大学2013尤金·法玛 Eugene Fama(美国)对资产价格的实证分析芝加哥大学金融经济学拉尔斯·彼得·汉森Peter Hansen(美国)芝加哥大学罗伯特·希勒Robert Shiller(美国)耶鲁大学2014让·梯若尔Jean Tirole(法国)对市场力量和管制的研究分析。法国图卢兹经济学院规制经济学2015安格斯·迪顿(英国)对消费、贫困和福利的分析普林斯顿大学、伍德罗·威尔森学院计量经济学NO.3 诺贝尔经济学奖,不是诺贝尔奖?“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部分获奖者。图片来源:nobelprize.org又到了一年一度颁发诺贝尔奖的时候了。诺贝尔经济学奖预计于北京时间10月13日晚上7点公布。不过,“诺贝尔经济学奖”并不是真正的诺贝尔奖。只是“纪念”诺贝尔1896年,63岁的炸药大王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去世。在他去世前一年,诺贝尔立下遗嘱:将我的财产变做基金,每年用这个基金的利息作为奖金,奖励那些在前一年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人。于是,诺贝尔奖诞生了,按诺贝尔遗嘱设立的五个获奖领域分别是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也就是说,诺贝尔压根就没设立“诺贝尔经济学奖”。那么这个奖到底是从哪冒出来的?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只需要搬出“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真正名字:“瑞典国家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Sveriges Riksbank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从这个长得要命的名字里,我们可以发现,这个奖其实是瑞典国家银行为了纪念诺贝尔而设立的。可能由于官方名字实在太长,这个奖经常被简称为“瑞典银行经济学奖”、“纪念诺贝尔经济学奖”,以及大家最耳熟能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真正的五个诺贝尔奖从1901年就开始颁发了。而这所谓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是从1969年才进行首次颁奖。不过,尽管不是诺贝尔亲自设立的奖项,“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提名流程、评选标准以及颁奖仪式倒是和真正的诺贝尔奖相仿。和诺贝尔物理学奖及诺贝尔化学奖一样,经济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负责颁发。因此,这项经济学奖成为唯一与诺贝尔基金会有关的“非诺贝尔奖”奖项。为什么是经济学奖至此,大家已经知道“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真实来历了。有人也许又要问,为什么要增设这样一个奖呢,又为什么是经济学奖?这需要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那时,瑞典的银行业和商界正忙着灌输“自由市场”经济改革。他们希望政治监管变松,让他们得以控制国家的中央银行。“瑞典银行当时希望自己能免受60年代末的民主问责制影响。针对银行到底能不能拥有有效的政治独立性,当时瑞典发生过一起很大的政治争端。”圣母大学经济史教授菲利普·米劳斯基(Philip Mirowski)称:“为了自己的利益着想,银行需要声明自己具有某种科学的公信力,而非植根于政治支持。”于是,支持自由市场经济、反对政府过度干预的第一代新古典主义经济学(Neoclassical Economics)思想被用于为中央银行争取政治独立的运动之中。然而在当时的瑞典,几乎没有人把这些理论当回事。人们都觉得,争取中央银行独立性,不过是为了把民选政府对经济事务的控制权转移到商界巨头手里。1968年正值瑞典国家银行的300周年庆典,瑞典国家银行以纪念诺贝尔的名义推出了这个经济学奖,并向诺贝尔基金会捐献了这个奖项的奖金。至此,这个经济学奖与举世瞩目的诺贝尔奖产生了关联。尽管有人质疑瑞典国家银行将这个奖“混入”诺贝尔奖中是为了自由放任的经济学说争取公信力,与诺贝尔奖的设奖意愿背道而驰,但时至今日,诺贝尔奖官方网站已将“瑞典银行经济学奖”归入“诺贝尔奖”一栏,可见官方已将这一经济学奖与5项“正牌”的诺贝尔奖相提并论。备受争议然而,虽然诺贝尔基金会对这个奖持包容态度,经济学奖仍然经常深陷在舆论争议的漩涡之中。对这个奖项批评最严厉、最持久的人中,就不乏诺贝尔家族的后人,他们一直主张这个“经济学奖”应该被废除或者更名。2001年,诺贝尔颁奖典礼100周年时,四位诺贝尔家族的成员在《瑞典日报》(Svenska Dagbladet)上发表了一封信,坚称这所谓的经济学奖贬低了真正的诺贝尔奖的格调。2005年,诺贝尔的曾侄孙彼得·诺贝尔(Peter Nobel)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说:“经济学奖把自己打造得好像真的是诺贝尔奖一样,但实际上却只是经济学家为了提高自己的名声而采取的公关策略。”“这个奖经常授予金融市场的投机者,”彼得指出,这完全不符合诺贝尔设奖的初衷。有些科学家也不怎么待见这个奖。1976年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获得经济学奖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乔治·沃尔得(George Wald)和另外三位诺贝尔奖得主在《纽约时报》上发表公开信进行抗议——弗里德曼一直被认为参与并资助了智利前独裁者奥古斯托·皮诺切特(Augusto José Ramón Pinochet Ugarte)的军事独裁,尽管弗里德曼本人矢口否认。就连获奖者本人也对这个奖项有意见。弗里德曼的同事、奥地利学派的弗里德里希·哈耶克(Friedrich Hayek)在1974年被授予经济学奖。哈耶克和弗里德曼(也就是题图中的左一和右一)都主张国家银行应该享有政治独立性,并指责政府对经济事务的干预——瑞典国家银行简直找不到比他们更好的代言人了。不过,讽刺的是,尽管获了奖,而且获奖后自己的事业起死回生,但哈耶克本人却在1974年的诺贝尔奖宴会上表示,如果当初有人问他要不要设立这个经济学奖,他会断然反对。但无论如何,这个不是诺贝尔奖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依然还在,而且周一就要颁奖了。得知这个奖项背后的故事,你对这个奖项的态度会不会有所改变呢?参考资料:Yasha Levine. There Is No Nobel Prize in Economics. AlterNetNobel Memorial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相关的果壳网小组经济学人维基百科
与该文相关的文章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馨提示:如果您对51阅读吧有任何建议,请通过网站联系邮箱向我们反馈,感谢各位的建议与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