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时期北约有没有进攻美国苏联冷战的具体作战计划,是什么样

冷战时期北约有没有进攻苏联的具体作战计划,是什么样的? - 知乎97被浏览15579分享邀请回答3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冷战后北约地战略调整对俄罗斯地影响.pdf 58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300 &&
冷战后北约地战略调整对俄罗斯地影响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2012届硕士学位论文
冷战后北约的战略调整对俄罗斯的影响
王毅副教授
苏东政治研究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2009年9月至2012年6月
二。一二年六月
forMaster’S
University,2012
degree,Shanxi
strategicadj
StudentName
JunLongDing
AssociateProf.Yi
Supervisor
Intemational
ofTheSovietUnion
Eastern Politics
Scienceand
ofPolitical
Department
PublicAdministration
ResearchDuration
Sep,2009一Jun,20
June,2012
中文摘要………………………………………………………………………………I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北约在边界增加军力 俄专家:比冷战时期更恶劣_国际新闻_大众网
新闻>国际新闻' />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莫斯科在炫耀核武”,美国防长卡特周二当着欧洲盟友的面,以强硬直白的语言指责俄罗斯,让国际舆论又一次嗅到了“新冷战”的强烈意味。
  尽管卡特明确表示“我们不想树俄罗斯为敌”,但接下来那句“我们会毫不犹豫地保卫盟国”的内容显然更值得重视:它包括北约将向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增派4个营的兵力,还有正在紧靠俄罗斯边境地区进行的“春天风暴”大型国际军演。
  上周,柏林方面公开表示,将在东欧加强对俄罗斯的威慑。德国有意派驻1000名士兵到北约在立陶宛的驻地。德媒评论称,几年前,德国还努力不要去招惹俄罗斯,“现在似乎是结束了”,“德国将扮演关键球员的角色”。
  而在与俄对峙的欧洲前沿,德国的行动只是冰山一角,卡特3日表示,北约正考虑向波罗的海三国以及波兰部署轮防部队,以应对来自俄罗斯的军事威胁,计划在波罗的海地区部署4个营,总人数约4000人。
  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4日在电话会议上宣布,俄国防部正采取措施对抗北约在靠近俄边境地区增强军力。年底前俄将在西部军区新组建2个师,在南部军区新组建1个师。目前正在对这些部队部署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另据俄军工综合体网站近日报道,俄总参谋部消息人士透露,俄西部军区新组建的第一近卫坦克集团军和第20诸兵种合成集团军的每个师未来将编制6个团。据这位消息人士称:“现在恢复了苏联时期的编制。”
  据俄新网3日报道,本周起北约“春天风暴”大型国际军事演习在爱沙尼亚拉开帷幕,演习将持续至5月19日,共有6000人参加,其中1500多人来自10个北约盟国。这是爱沙尼亚军队有史以来参加的最大规模演习。对于这一演习,北约秘书长表示:“从军事观点看,我们必须更加果断和强大。这样才能够与俄罗斯进行政治对话。”
  《莫斯科共青团员报》称,虽然这一演习参加人数达到6000人,但俄罗斯在境内举行的大规模演习达10万人以上。俄罗斯《军火库》杂志主编穆拉霍夫斯基表示:“北约此次军演实际上是实施将北约军事设施部署到俄边界的计划。主要是为在未来局势恶化时,北约军力能在波罗的海三国迅速进行部署。北约计划在爱沙尼亚阿马里空军基地部署战机,飞往圣彼得堡只需要十多分钟。”“北约的行为比冷战时期更为恶劣”,俄专家称。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1日在接受德国《世界报》采访时辩称,北约采取的这一系列措施完全是防御性的:“我们并不寻求与俄罗斯的冲突。我们不愿进行冷战。我们不想开展军备竞赛。”他的说法很快遭到俄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普什科夫的反驳,“北约种种举动都具有挑衅性”,他说,俄罗斯并没有将军事设施推进到北约边境地区,正相反,是北约将自己的军事设施靠近到俄边境。俄战略和技术分析中心主任普霍夫表示,北约此举违反了1997年的一项条约,根据该条约,北约不得在俄罗斯边界附近集结军队。他还说,“一旦与北约发生冲突,俄罗斯会利用核武器很好地保护自己。”
  俄新网4日称,即将离任的美国驻欧洲联合部队司令布里德拉夫称,“即便普京离任,俄罗斯的状况对西方来说也并不意味着会自动变得更好”。普什科夫3日则在推特上反驳称,“即使布里德拉夫离任也不会改变北约的政策”,“分手并无不舍”。俄罗斯联邦委员会国际事务委员会议员莫罗佐夫称,北约正在波罗的海和波兰“掀起歇斯底里的反俄浪潮”。
  针对近期传出瑞典“或改变中立政策加入北约”的消息,国立莫斯科大学学者费涅科对俄《观点报》表示,瑞典加入北约将严重影响到俄在波罗的海的自由行动,“局势将比1939年更为复杂”。他说,届时,俄将不得不加强波罗的海舰队和加里宁格勒的军力,并在这一地区部署战术核武器。俄国防部专家科罗特琴科表示,在这种形势下,俄将在波罗的海部署大量配备“口径”巡航导弹的水面船只和潜艇。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 柳玉鹏 冯国川】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云峰
据中指院最新发布的全国300城土地市场交易情报,4月全国土地市场成交降温,成交面积环比减少8%,一二三线城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另一方面,由于收到二线城市地价暴涨的拉动,全国300城成交楼面均价涨幅惊人,环比上涨43%,同比上涨65%。
05-05 07-05中国经济网
根据《通知》,各航空公司应在航空公司官网显著位置公布预防短信诈骗的提示信息,包括本公司的短信号码、客服电话号码以及核实诈骗短信的有效渠道信息等,并督促已委托的机票销售代理人在旅客购票时及时告知上述信息。中航协应督促销售代理人和互联网平台加强提示、...
05-05 09-05国际在线
我们在看到老年人上了公交车却没有座位时,多数人也会主动把座位让给老年人。但如果在动车上,你买的是坐票,买无坐票的老人或老人家属要求你让座,你会让吗?
05-05 08-05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解决了,公开道歉加理赔。”5月3日上午,经过双方协商,德阳女网友住酒店被看光一事(本网昨日报道)就此了结。酒店向女网友刘女士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1000元。
05-05 07-05四川新闻网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莫斯科在炫耀核武”,美国防长卡特周二当着欧洲盟友的面,以强硬直白的语言指责俄罗斯,让国际舆论又一次嗅到了“新冷战”的强烈意味。美国防长卡特在仪式上指责“俄罗斯在摩尔多瓦和格鲁吉亚的侵略行为,特别是克里米亚的吞并,在顿巴斯的活...
05-05 09-05环球时报综合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布里德拉夫3日表示,他的职业生涯起始于30年前,“在冷战时期维护和平”。没有俄罗斯的参与,伊朗核协议不会达成,在平息叙利亚内战方面,俄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也有助于控制涌入欧洲的难民数量。
05-05 09-05环球时报综合
Copyright (C)
& .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主办 Email: &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后发制人:特色鲜明冷战前苏联战斗机
冷战时期,苏联的航空工业创造了无数经典之作,无论是产量惊人的米格-21,还是最早突破双三的米格-25,或是近乎完美的苏-27,或是争议颇多的米格-29……都是他们的亮点之作。但是,透过这些战机,不免会让人产生一些疑问:
为什么米格-21会有那么惊人的产量?
为什么米格-25会用那么落后的技术达到那么高的性能?
为什么苏-27历时那么久才诞生?
在这些现象的背后,是苏联人独特的航空工业发展战略,他们剑走偏锋,走出了一条充满了经验和教训的道路。直到今天,还在警示着世界各国的航空工业。
二战刚一结束,凭借西方技术,苏联人造出了性能不俗的第一代战斗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损失惊人:位于西欧的主要工业区,矿山和农田几乎完全被战争毁坏,人口也锐减了万。但是就在这样的烂摊子上,
苏联人很快重起炉灶,利用从欧洲获得的喷气发动机技术发展出了自己的第一代喷气式飞机,并且设计出了米格-15这样的经典之作,在朝鲜战场上赢得了威名。
然而,苏联和西方国家相比,劣势非常明显:工业基础薄弱,而且又不像美国那样有一群技术实力同样很强大的西欧盟友。可以说他们在以一国之力对抗整个世界。所以苏联人总结出了许多自己独特的发展思路和模式。从而建设成了自己独特的航空工业体系。
方法一:小步快跑,渐进发展。
在战斗机划代的问题上,美国和俄罗斯有很大的区别。美国划了四代,而俄罗斯划了五代,这其中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在每一代之间的技术级差上,苏联的要比美国小很多。和美国人喜欢搞出一个成熟的原型机然后小修小补用很久,再来个大的技术跨越不同,苏联人一直在进行着渐进式赶超的策略。
美国的第一代战斗机是F-84,F-86,和苏联的第一代战斗机米格-15/17基本上是在同一个技术水平上,都采用了沿用自纳粹德国Ta-183的头部
进气道设计。而且双方还都不约而同的搞出了F-100和米格-19这两种早期超音速飞机“过渡型”。但是,到第二代飞机开端的时候,双方的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米格-21用一个简单的设计达到了高超的性能
当米格-21第一次展示在美国人面前的时候,西方军事专家都比较纳闷:这飞机怎么还是第一代战斗机的那种头部进气道设计啊?但是米格-21的先进性能让他
们不得不佩服:采用了适合高速飞行的低展弦比三角翼设计,加上小巧玲珑的“面积律”机身和全新的图曼斯基R-11F涡喷发动机,居然达到了双二的性能(2倍音速+2万升限)!
事实上,米格-21达到这样的性能并不奇怪,因为机头进气道设计本来的好处就是迎风面积小,自然阻力很低,实现高飞行性能很容易。这样做的真正问题是:机头没有了安装雷达的空间,于是苏联人把雷达安装在了进气道激波调整锥上。好在早期的雷达性能低劣,体积也不大,所以这根本不是什么问题。当时,苏联中央空气动力学研究院以米格-15为蓝本设计了未来的二代机的气动布局方案,并最终经过严密的风洞试验和理论验证通过了考验。于是,在已经搞出机头进气设计这个成熟的机体布局之后,各大设计局都如获至宝。他们都在做着同样的事情,尽可能在自己的现有机体上疯狂挖掘潜力进行技术升级,一时间,头部进气道里面探出尖尖的激波锥,细长的筒状机身,三角翼,大梯形垂尾几乎成了苏联的战斗机的标志。米格-21,苏-7,苏-9,苏-11……几乎都在用着这个源自中央空气动力学研究院的气动布局,故而他们的外观也大同小异。
苏联人长期偏爱头部进气设计,以至于这几乎成了那个时期苏联战斗机的标志!这是苏霍伊生产的苏-11截击机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苏联人的固执最后让他们走入了死胡同,机载雷达的直径越来越大,技术越来越先进,而雷达也逐渐从无足轻重的辅助变成了空战中必不可少的“千里眼”,尽管设计师们拼命的在现有的战斗机上进行修改:扩大进气道直径,努力让电子设备小型化等,但是仍然无奈。而且头部进气的固有问题也在这个
时候暴露了:在一个飞行中需要不断前后调整,且在激波作用下不断抖振的激波锥上安装雷达,严重影响雷达成像的性能-----道理就跟手抖的时候拍的照片肯定是模糊的一个道理。于是,苏联人在恋恋不舍的放弃了这种布局之后,开始开发被他们称之为“第三代战斗机”的米格-23和苏-15系列。
和对一个气动外形的如此偏爱和深入挖掘类似。苏联在其他方面也显得非常的“守旧”。比如涡喷发动机技术,苏联人将涡喷发动机的技术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以至于在米格-23和米格-25上仍然在使用。但是,涡喷发动机固有的问题是只适合高速不适合低速,而且油耗过大影响航程。于是国际上在60年代之后普遍开始转向涡轮风扇发动机的研制。但苏联人就是看中了涡喷发动机技术成熟的好处,不惜在新设计的飞机上也沿用老发动机以求保险。直到最后设计米格-29的时候,才不情愿地进入了涡扇时代。
苏制飞机的电子水平往往比美国同类产品落后1--2代
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电子设备。苏联的航空电子设备素来以体积笨重,做工粗糙,功能单一,功耗惊人,性能低劣著称,和西方的同类产品一般都有一代或者两代的代差,之所以会这样,主要是因为苏联人走入了一条死胡同。
在航空电子设备发展的早期,无论美国还是苏联,他们生产的飞行计算机和其他机载设备都是以电子管作为逻辑器件的,电子管本身就具有体积大,功耗大,可靠性差等弱点,成为其性能的很大制约。后来,AT&T的贝尔实验室发明了晶体管,功耗更小,重量更轻,运算速度更快,于是美国和西方国家很快采用晶体管为基础设计新的模拟电路,最后又开始从模电时代走入了数电时代。从而让航空电子设备的水平产生了一个很大的跃升。
但是,苏联人可并没有忘记电子管,他们本身就落后的电子工业更让他们珍惜每一个来之不易的现有技术。为了解决电子管的体积过大,可靠性差的问题,苏联电子
工业部门专门展开了电子管小型化的工作,而且为了能保证电子管在飞机上可靠工作,他们甚至将电子管的玻璃外壳改为金属封装的外壳,这样的,他们制造的电子管设备越来越小,性能也越来越强------但是再怎么强,它也还是电子管设备啊!与此同时,西方的机载电子设备已经在走电子管--晶体管--SI--
VLSI这一条康庄大道了,软件也随着硬件的功能升级换代。
到90年代,美国人设计F-35的时候,已经有90%以上的机载设备功能可以靠软件来实现了,应用专门的扩展包,还可以不断增强机载设备的性能。但是俄罗斯这个时候才刚刚开始出现基于DSP可编程芯片作为控制元件的一些机载设备,很多还是来自西方的。不能不说这是技术上的一个很大的落差。现在,中东,印度和
一些东南亚国家在采购俄制战斗机时,都点名要西方的电子设备,而对俄制的那些傻大黑粗的原厂设备嗤之以鼻。
渐进赶超,对于苏联是一条有利有弊的路线。他们一方面充分挖掘了现有的技术潜力,利用简陋的条件可以搞出高性能的飞机。但是另一方面,渐进赶超的思路最终让他们走入了固步自封,不思进取的死胡同,面对新的技术带来的革命时,他们的反应反倒是不知所措,最后错过了发展的良机。
苏-27因为堆砌新技术太多,导致了很大的研制风险。但是最终坚持搞下去,终成正果。但是,世界上有几个西蒙诺夫,又有多少型号是苏-27那样幸运呢?
事实证明,“小步快跑”战略往往并不意味着赶超,反而意味着差距的累积,最后导致积重难返,原因很简单:如果你不快点走,以后就得跑了,苏-27系列出现时的坎坷和曲折最好不过的证明了这一点。苏-27刚诞生时,上到总体设计,下到每一个零部件都是全新的,这是因为以前渐进赶超,导致发展的步子太慢,到了苏-27这里,苏联与西方的代差已经特别大,为了一步到位的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苏联人只好疯狂的采用新技术,于是,模拟电传飞控系统,大推力涡轮风扇发动机,静不稳定机身,大功率脉冲多普勒雷达……所有的新技术都在苏-27上集中堆砌,结果极大的加剧了研制风险,原型机先后坠毁了7架,多名优秀的试飞员牺牲。这种飞机要不要再搞下去,空军方面的压力也很大。最后西蒙诺夫力排众议,用自己的魄力最终保障了苏
-27研制的坦途。
但是很遗憾,不是什么时候都有西蒙诺夫。今天的俄罗斯因为受制于资金不足,被迫在第五代战斗机上搞起了源自苏-27的“渐进赶超”,他们的T-50面对的是一出世就落后的窘境。
方法二:特殊国情,特殊机型
苏联有着和世界上其他国家截然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特殊国情,这样的特点也就决定了苏联发展航空装备上不能人云亦云,照搬西方,而需要根据自己的国情特点,开发自己的独门武器。
在苏联的东部西伯利亚荒原上,万里广袤无垠,人口极其稀疏,气候还是出乎寻常的寒冷,但是偏偏这个地方还是异乎寻常的危险:因为冷战时期,北约的轰炸机和核导弹可以轻松的从北极点进入苏联的领空进行入侵。对此,苏联的应对是保留了一支独特的力量:防空军。
防空军,是苏联的五大军种之一:陆军,空军,海军,防空军和战略火箭军。它和空军是平起平坐的平级单位,装备的武器也是苏联的独门绝技:截击机。虽然截击机这个机种很多国家都有,但是能把截击机发展到苏联那样登峰造极的地步的,可以说是绝无仅有。
苏-15截击机是巡逻在西伯利亚上空的卫士
日,大韩航空的007号波音747班机在苏联上空飞行,结果遭到了苏联防空军的袭击,2架防空军截击机发射的导弹将这架波音747击落使之坠毁在了库页岛以西60公里处的莫涅龙岛附近水域。机上240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这次震惊世界的“007号班机事件”也让长期蒙着神秘面纱的苏联防空军浮出水面,这次击落韩国客机,他们使用的凶器是著名的苏-15截击机。北约代号“细口瓶”。它是在苏-9截击机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而来,变头部进气为两侧进气。细长的机身阻力很低,可以让它以极高的速度飞行。非常适合截击机“打了就跑”的战术。(事实上,中国空军的歼-8II型飞机无论外观上还是使用特点上都跟苏-15极其相似,但是歼-8II是从歼-7发展而来,和苏-15没有半毛钱的关系)而且苏-15的航程较短,所以它主要执行的是要地防空和前线防空任务。
苏-15只是广袤的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驻扎的普通卫兵,而西伯利亚地区驻扎的另外一些截击机则有着极其健硕的身材,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图-128“大提琴手”截击机。每一个见到它的人,都会被它硕大无朋的样子吓一跳:这整个就是一只会飞的恐龙嘛!
巨大无比的图-128“大提琴手”截击机
没错,图-128的本职工作其实是大型轰炸机。它本来是图波列夫设计局的图-98超音速轰炸机方案,后来这个方案被图-105方案取代(图-105装备部队后成为图-22“眼罩”),但是这个方案并没有被放弃,而是改成了一种大型截击机。
图-128是轰炸机出身,自然带上了轰炸机的特点:体积大,载弹量大,航程远。所以可以安装当时最先进的“龙卷风”I波段搜索雷达和R-5大型空空导弹。但是它的机动性也非常的差,比一架民航客机强不到哪儿去,所以它被赋予了一个单一的任务:只要发现了敌人的远程轰炸机,就立刻发射四枚导弹,然后掉头逃跑。说白了,这就是个导弹发射平台。
不过,在图-126“苔藓”预警机配合使用下,图-128虽然设计得不合常理,却是一种极其有用的武器,在气候恶劣,幅员辽阔,人烟稀少,无法部署军队的西伯利亚,正是这些古怪的恐龙在守护着安宁。苏联人就是这样,只要有了实际需求,就会设计出符合该特点的特殊武器,哪怕这个武器看起来极其的古怪和变态。
方法三:因陋就简,充分挖潜
很多人津津乐道的一种战斗机是苏联的米格-25。这种飞机自诞生以来就长期笼罩着神秘的面纱。
外观硬朗震撼的米格-25
米格-25是苏联武器库中的精品,作用主要是高速战术侦察机和高空截击机。它的高性能让无数西方人惊叹:最高航速达到了3马赫,而升限也超过3万米,是苏联第一种“双三”飞机,作战能力十分突出。
但是,当西方军事专家从叛逃的米格-25进行的研究分析却发现,米格-25飞机的性能完全是靠很多落伍的零部件达到的。和美国的A-12“牛车”系列相比,米格-25和它的性能接近,但是很多方面却完全不同。
为了A-12达到足够高的航速,美国人为它设计了非常独特的可变循环发动机,为了配套这种发动机,甚至专门投资为其研制了专用的航空煤油。但是米格-25就没有这么娇气了,只是使用了R-15BD-300涡喷发动机,在结构和使用燃料上没有太多特殊之处,只是增加了推力。A-12的机体结构采用了先进的钛合金制造,为了抵抗“热障”-----激波与机体摩擦产生的大量热能。米格-25则干脆使用了不锈钢作为机身,不但便宜而且容易加工,还有足够的强度和耐高温性能。但是,由于不锈钢的密度更大,所以可以说米格-25是用蛮力推到那么快的速度的。它的发动机也不能长时间工作,双三飞行很短时间,涡轮叶片就会因为在极高的温度下退火而报废。
这架飞机几乎是一个会飞的钢锭,苏联人用简单的技术实现了高性能,印证出他们独特的工程智慧
因为达到了双三的高性能,同时为了降低成本,降低技术开发难度,米格-25上其他地方则是能省就省。机体和外界的隔热不足,所以高速飞行的时候,气动加热会让座舱内的温度高到难以忍受的程度,甚至有的飞行员声称在高速飞行时他们用手去摸钢制的仪表板,竟然被烫出了水泡!而且电子设备也简陋得不能再简陋。基本都是基于50年代的技术开发的电子管设备。特别值得一提的还有那个同样靠蛮力设计出来的RP-25“蓝宝石”脉冲多普勒雷达,它的功率其大,但是热效应也很明显,坊间传闻说它如果在地面工作的时候可以烤焦机场草丛里的野兔。当然这是夸张。但是这种雷达的功率大,可靠性差,质量低劣确是事实。
米格-25只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实际上,苏联的航空武器装备很多都透出了一种“能将就且将就”的做法。从米格-21到米格-29,座舱里都有个后视镜,很简单,但很贴心的设计。而且苏联战斗机普遍采取了相对简单的工艺,为的就是大批量生产,但是这种东西有时候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比如他们的战机仪表盘都是用铸钢铸造的厚厚一大坨,实际上除了增加了无谓的重量和浪费材料之外什么好处也没有,可以说这个设计毫无必要。但是苏联人就这么做------原因无它,苏联军工部门的铸造技术很高,可以达到最高的效率。此外,一些原始的设计也被苏联人广泛采用,比如为了防止后掠翼展向气流的流动造成翼尖失速,最开始苏联和美国都采用翼刀设计,但后来美国和其他国家都采用了由先进的伺服控制系统驱动的前缘缝翼和前缘襟翼等装置来完成附面层控制工作,翼刀也就用不着了,但苏联仍在长期使用这么原始的设计,以至于大大的翼刀几乎成了苏联战斗机的识别标志,因为它最简单有效。
翼刀是苏联飞机的特色,所以在西方国家的航空专家当中流传着这样的笑话,苏联飞机设计翼刀的作用是“防止后掠翼的展向气流‘叛逃’到‘资本主义’的翼尖”。但他们也不得不承认,翼刀的确是个简单实用的设计
因陋就简,是苏联人在技术实力不足情况下为了达到西方先进水平的无奈选择。但是,这样的选择也是利弊参半,一方面节省了材料,创造了效益,另一方面有时候反而会造成更大的浪费(仪表盘的例子),并且错过了技术更新换代的机会,得不偿失。
方法四:有的放矢,针对赶超
苏联的武器装备,很多都与美国同类产品有着相似的外观
熟悉苏联航空武器的人都知道,苏联的装备的一大特点就是非常喜欢和美国争强斗狠,在很多时候,只要美国出什么新飞机,苏联很快就会搞出个无论性能技术指标还是作战使用都与对方很类似的飞机,甚至很多时候,这些机型的外观都非常相似。弄得美国设计师有时候都觉得克格勃简直是自己的跟屁虫。
其实,这里面很多都是冤案,比如苏-24和F-111长相很相似,都是可变后掠翼设计,都是翘起来的机头和先进的对地攻击雷达和导航装置。尤其是苏霍伊在设计苏-24之前,曾经从越南战场上获得过F-111的残骸,而在西方的航展上,也曾经有克格勃在窃取F-111的技术数据。但是事实上这并不是相同的飞机。F-111是美国人搞出的多用途战机,堪称60年代的JSF,最早的目的是三军通用,替代多个机型(很像今天的F-35)。结果通用动力公司不争气,加上技术水平的限制,F-111越来越沉重,最后无法上航母从而被海军拒收,再最后连空战能力都没有,所以只好被当成了战斗轰炸机。而苏-24从一开始就是按照高性能战斗轰炸机设计的。高速突防,战术精确打击和掩护己方的坦克集群才是它的本色。
图-160无论是定位还是外观都完全接近于美国的B-1B
但是,苏联在其它的航空武器装备上,几乎不遗余力的和美国“保持一致”,很多飞机在苏联都可以找到和美国同类飞机的对应型号。美国有A-12“牛车”和SR-71“黑鸟”,于是苏联就有了米格-25。美国有B-1B“枪骑兵”远程战略轰炸机,于是苏联就有了图-160。美国有U-2高空侦察机,于是苏联就有了M-17/55高空侦察机。此外,苏联人在设计新型武器的时候,也在努力压过美国人一头。经常是美国人设计出一个什么飞机,苏联人马上宣布他们下一代的同类飞机要以其为“目标机”设计,一定要压倒对方一头才可以。
所以,苏联人在研制米格-29和苏-27时,目标机一定是F-15,他们要求自己搞出来的新机一定要全面超越美国的F-15。结果直接造成了这两种飞机上新技术和新材料被大量采用,研发风险极大增加。而此前他们研制米格-23的时候也是一定要压过美国的F-4一头不可,最后搞出的米格-23虽然理论上性能达到了同类水平,但是缺陷众多,最大问题是质量不稳定和操控性极差。最后苏联解体后早早退役了事。
这种“针对性赶超”的设计,弊端极其明显:首先苏联无论经济实力还是工业能力都不能和美国相提并论,所以他们的指标经常无法完成,而且这种设计还将自己的战机体系拖入了美国人的体系,使之陷入了被动,而没有形成“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理想局面,可以说正中美国人的下怀。
方法五:定位错误,自毁长城
最后一个,严格说不是特色,而是苏联留给我们最深刻的教训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在损失了其欧洲地区几乎全部工业区的情况下,仍然依托新建的乌拉尔工业区大批量的生产武器,最终打赢了世界上规模空前绝后的地面战役,从莫斯科城下被围一直到柏林被插上红旗,苏联人的武器装备就是靠着这些高效运转的战争机器源源不断的提供。而战时经济政策的使用也成为本来家底就薄,加上战争破坏的苏联有了充足的资金可以完成战争。
但是,当这一套被作为经验,在和平时期也被广泛使用的时候,它就成了致命的弱点。
为了打赢“第三次世界大战”,苏联以自己一国之力对抗整个世界,长期的备战,最终拖垮了自己
为了和美国进行军备竞赛,苏联不惜长期把自己的国民经济体系和战争经济挂钩,在苏联,9个国防工业部几乎控制了全国的重工业和轻工业,整个国家的无论工业体系,还是产业结构都完全围绕战争进行,90%的重工业和超过一半的轻工业都是直接或间接为军方服务的。这样,苏联人严重缺乏可以进行流入市场的资金,而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又导致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沉重的束缚。最后的结果就是:虽然武器系统越来越复杂和先进,数量也越来越大,但是市场上始终缺乏足够的生活必需品供应,苏联百姓的生活水平虽然比同期的中国人高很多(至少人家是欧洲国家,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这样的大城市人人有车有房并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梦想),但是长期一成不变的工资,一成不变的生活水准还是会让人产生厌倦和反抗。
军工企业和民用产业的关系,应该是相辅相成的。民用产业生产消费品,提供国家财政税收,是国家市场经济和金融体系的中流砥柱,从而得以让国家有充足的资金来提供给军工企业。而军工企业一方面锻造了强大的军队,有效的保障了国家安全稳定,从而保证了本国市场的正常运行,又为民用产业的消费品提供了市场空间,同时军品研发上的高精尖技术又被广泛应用到了民间推广,提高了民用产业的技术实力,也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但是在苏联,情况完全不是这样:在长期人心惶惶准备打仗的政策下,苏联进行了战后几十年的战争准备,为了一场从来就没打起来过的“第三次世界大战”。疯狂扩军备战,不惜将整个经济体系都绑架在了战争快车道上。军工企业最终成了吸血的海绵,榨干了苏联的最后一滴血。
最终,由于失败的经济政策,加上长期积重难返的畸形产业结构问题终于被“改革与新思维”所触发,全苏各地物价飞涨,民怨沸腾,执政党的腐败无能,克格勃的血腥恐怖统治,缺乏民主的官僚政治,缺乏活力的国营经济体系,民众生活长期无法改善,资源和物资越来越匮乏,各地民族独立运动的风起云涌,社会矛盾的尖锐化和白热化,归根结底,都是被经济问题所触发的,而戈尔巴乔夫激进的政治改革又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最后,冷战的结果成了定局:苏联倒下了,当克里姆林宫的红旗下落的时候,他们不知道有没有想过,1917年的二月革命,沙皇是怎么被战争拖垮台的?对内高压统治对外残暴血腥的苏联,最终踏上了和沙皇一样的不归之路。非常讽刺的是:战争没有打垮苏联,和平却打垮了他们。
苏联解体前,一片混乱的莫斯科街头
冷战结束了,苏联留下的航空工业部门最终落在了资本寡头手中,但是,在国家经济一塌糊涂的背景下,他们再也没有了往日的辉煌。俄军开始向西方购买军火,而自主合作研发第五代战斗机这种事情,居然找到了印度这样不靠谱的合作伙伴。他们的辉煌早已落幕,苏联的航空工业,留给世界的,是许许多多的经验教训,值得每个人用理性去思考。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联冷战宣传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