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背后卡西尔的文化观念念

德育《教师的天职观念》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德育《教师的天职观念》
上传于|0|0|文档简介
&&德育《教师的天职观念》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文&&章:232篇
评&&论:2003条
访问量:72968
找博主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
文化——让学校更有底蕴&&&&&&&&&&&&&&&&&&&&——读《学校文化的展示与解读》&&&&&&&&&&&&&&&&&&&&&&&&&&&(吴勇著,许新海作序)学校本来就是有文化的地方,每所学校都应拥有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学校的记忆、学校的符号,也是学校的灵魂、学校的力量。——海门市新教育培训中心主任&&吴勇&&&&曾问过问一些人:“你们的学校文化感觉怎么样?”&&&&答:“我们今年又增添了名人画像,张贴了名人名言------”我就想,这就是学校文化吗?如果把这些东西都揭下来,学校文化又在哪里呢?是不是一说学校文化建设,美术老师就会有很大的用武之地?好像学校文化是画出来的,学校文化是贴出来的,学校文化是布置出来的。我总觉得,这些形式,只是学校文化的物质形式,物质形式设若没有精神意识形态相辅助,也就仅仅成了一种形式,而且还降低了物质形式的存在价值。&&&&什么才叫校园文化?&&&&吴勇老师说:“学校文化,是对学校各类人员的行为方式具有约束或影响作用的价值观念的总和。它内涵于学校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课程结构及校园文化建设等之中。学校文化是一种理念,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形象。是学校凝聚力形成的源泉,更是学校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没有这个统一的学校文化之魂,无论多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也都是一种华丽、凌乱的碎片。校园文化,不仅仅是装扮一新的教室,喷绘的文化长廊,修建的红瓦粉墙,它应该在学校的每寸肌肤,每一个毛孔,每一滴血液,渗透成一种无形的却又无处不在的一个象征,一个符号。但现在我们的学校文化建设,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大家在这个圈中循环往复,疲于应付:年年书香,年年形式,墙壁旧了重刷,墙画破了重贴,年年旧,年年翻新,留下的是什么?是年复一年的旧,是年复一年的翻新,只是一种视觉上的新旧重复而已,却没留下任何文化的痕迹,没有沉淀下来成为一种无形的内在的力量让人感动。让人走进学校,就感受到这种文化的魅力所在。那么这些名人画像,名言警句要不要呢?要,而且非常有必要要。但为什么不能让人感觉到那就是文化呢?怎么这样的文化一撕就掉呢?——缺少精神的髓!人是精神的动物,任何一个集体或个体,都需要有一个精神主旨做存在与前行的动力。大到国家,小到家庭,无一例外。习总书记的中国梦,就是一种思想,一种愿景,一种动力,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它将最终积淀为一种文化特质流传下来。鉴于此,提出如下做法:提炼确立一种学校精神首先进行“我们的学校从何而来?”“我们的学校要到哪里去?”这种追源与发展的深度思考,确定自己学校的精神理念,形成学校发展的主旨,并让这种主旨,成为学校一切事物的根源所在,成为学校所有工作的出发点。比如:山东日照五莲县实验学校的“学以尚志,学以承责”“主体”、“仁爱“和谐”、“向阳”等等。文化的“软实力”同样是创建一所著名学校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样的一种理念一旦确立,要让它支撑起学校工作的大厦,让它成为学校文化的中心轴,所有学校人事物的向心力,学校的文化建设,就要以此为主线。在此基础上,以校歌、校训、校徽、校风等等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不要小看了这些外在形式,校训、校训、校歌和校徽作为学校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识,其作用和功能不可低估。拿校训来讲,它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是学校精神的象征,是学校的办学理念、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对师生进行校史、校风教育的重要载体。总之,这些外在形式,它会帮助内化你的文化之魂,在所有的场合、所有的工作中,不断重复、强化,校园的布置,规划,我们的教研教改、教学、我们的课堂,都以此为中心,那么,你的学校布置,便不再只是应景,不再只是一种浅薄的表象,不再只是为了迎合检查所做的花哨的装扮而已。不渗透精神灵魂的东西,不会感动别人,更不会感动自己。特别是经历过初建学校的校长老师们,肯定大家都有这样的一种感觉:所有的老师在来之前,肯定都有自己的理由,或是离家近,或是从农村可以到城镇,或是方便孩子上学等,不管是这样那样的理由,一旦这些教师进入这个新学校之后,他们原来所有的理由都会不复存在,所有人工作的理由和心愿都会只有一个:把这所学校建好!上下一心,有一个共同的工作主旨!都会想着,要多拾一把柴,把这把火烧得更旺!但随着时日的增加,这种热情、这种理想,会被生活中的利益所冲淡。怎样把这样一种向心力永久保留,并让它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呢?虽说保持这点确实不易,但这也正是打造学校文化的意义所在!不断传承、不断强化、不断超越、不断创新!我们可以从校名入手,也可以通过确立某个物质形式为载体,开发学校的精神载体。比如,校园里有白玉兰,我们就挖掘白玉兰的精神情操作为学校的精神精髓;学校有小草,也可以挖掘小草的精神风貌,就地取材,适合自己!确立自己的精神寄托。这样确立了自己独有的文化内涵,师生都有了这种积极、向上、阳光、进取的精神风貌,有了自己独有的文化熏陶,校园文化的内涵便有了深刻的魅力,有了韵味,有了可以供人咀嚼的成分。2、缔造完美教室学校精神主旨确立起来了,就要呈现,要有呈现的载体!其一就是校园的文化装扮,可以根据学校自己的精神主旨,布置校园;其二,重要的呈现形式还需缔造完美教室!教室是学校的灵魂,学校工作的重点所在。师生围绕学校的精神宗旨,布置教室、打造规则、开发课程,开发切合学校精神主旨的晨诵、午读、暮醒的内容。让教室的布置,教室所氤氲的文化氛围,都流动着学校精神主旨的印记。班级文化缔造好了,校园文化就有了底气。现在再来回答什么是校园文化?——完美教室走出来的师生,知书达理,温文尔雅,满腹诗书经纶,待人接物大方真诚-----让去过学校的人,目之观,耳所闻,心之感,都能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受到感动,而若问他们,这所学校的文化在哪里,怎么样?他们会说不仅在墙上,更在每个学校成员的言谈举止、为人处事上!3、让学校有自己的英雄叙事“文化最终以两种方式凝固起来的:文化中的英雄叙事和神圣性的建筑。故事和建筑往往成为文化超越时间的见证。”&&&&&&&&&&&&&&&&&&&&&&&&——新教育研究院院长许新海序言“新教育认为,没有自己值得流传的故事,没有走出来的英雄,这说明一所学校还没有自己成熟的文化。他的文化还没有真正开始。”&&&&&&&&&&&&&&&&&&&&&&&&&&&——新教育研究院院长许新海序言是的,在向阳时,我们校长总是经常感慨:建校之初,历历往事,总让人感动,让人难忘!其实我们的感动,都是来源于当年的故事,当年故事中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个人或集体英雄。如一群人赤脚坐在水泥地上安装桌椅的故事,家属来帮忙铲草的故事,一个行动不能自理的学生薛某的值日妈妈的故事,某位老师头天结婚,第二天就来上班的故事,某位老师,父亲病重了,也没守在床前伺候,留下终身遗憾的故事-----史校长说:我们那时都太傻了,怎么能那么不懂人情呢。其实我们不是儍,不是不懂,是更有一种坚定的信念在支撑,是有一种理想在推动,更是有一个又一个的英雄榜样和一个又一个的英雄故事在激励!对学校而言,每个人都是空白,都想在学校英雄史上,书写自己的英雄故事!这种力量的底蕴,来源于学校一贯保持的优良传统!但如果形成了,不去保持,积淀了不去挖掘,影响不了不去扩大,那么,这些优良的传统,就没有生命力,势必会被反影响,被分解,被沉淀到最深处而不再显现。一个学校走多远,精神能量最重要。一所学校,几代校长和老师们的苦心经营,精心打造,让自己的品牌越走越辉煌,靠什么?靠传统文化!不仅向阳,每个学校的发展过程中,都不乏这样拥有教育激情和理想的人,都不乏足以让人潸然的英雄故事,是故事,串成了一个学校的历史,积淀着学校的文化。那么,我们就可以充分挖掘这些英雄史诗,以学校精神内涵为主线,选取合适的内容,让参观者一路走来,如同浏览一部学校的文化史,精神史,能量史。建设学校文化,我们就要让那些与社会文化高尚面、积极面息息相通的师生个体,成为学校的英雄与榜样,成为最有力的教育力量,成为学校叙事中的绝对主角!!——许新海序言别怕出英雄,即便英雄一开始不够伟大,但只要公认就可,只要有影响力就可,只要能带动就可,即便不太“英雄”&的人,往英雄的位子上一站,心中马上就有了一种英雄感,一种使命感,一种自我塑造感。我们所说的塑造英雄不是个人崇拜,而是一种引领,“不仅是那些老黄牛般辛勤工作的模范教师,还可以是创造奇迹&的“雷夫”,还可以是虽败但同样令人尊敬的“基丁”,还可以是自立自强的学生,还可以是为学校发展付出关注和努力的家长------”(吴勇)。&4、让学校有自己的传统节日,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密码。节日,也是一个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每一个节日的背后,是一所学校的一个传统,是一所学校教育理念的一个侧面。而一年年,一代代师生把这些重要的理念转化为行动,行动积淀为传统,再一次次地用节日、庆典的形式来加以复活。基于新教育理念,我们认为开学日、毕业日、阅读节、以及学校自己的节日,才是教育生活中最重大的日子,郑重的对待这些日子,擦亮他们,装点他们,僵尸的教育生活不再平淡,充满神奇。”——许新海如有的学校的“春之芽”读书节、“夏之葩”艺术节,“秋之果”科技节、“冬之韵”体育节;有的学校的童话节、微笑节、文化节,毕业仪式、入学仪式等等,通过一系列活动,或者自己固定下来的传统节日,好好筹划,让每个参与其中的人,都永生难忘,都留下回忆的点,让每一个在这里成长的人他们的回忆都有落脚的地方!人是精神的动物,有一个内在的精神召感力,方才让活动这种外在的形式变得有意义,有价值。留痕,才会绽放精彩,记忆,方能拥有甜蜜。留下自己的痕,留住学校的根&,构建富有时代特色、传统特色和校本特色的学校文化,让学校文化,真正成为一种实实在在的真真切切的教育力量,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肩负的使命与责任!
&&相关博文正在加载中
最近推荐的博主您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当前位置:&>&&>& > 高校教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高校教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高校教师文化是高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历代教师共同创造、传承、发展而成的一种精神文化。它是高校蓬勃发展的生源力,其形成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目标能否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有着自身的独特内涵,并于历史沿革中尽现魅力,应在新世纪的传承与发展中展现自身的时代特色。[关键词]精神文化;内涵;传承;发展[中图分类号]G40-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7)06-0229-04袁翠松(1978—),女,江西广播电视大学人文系助教,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学、管理学;张 明(1968—),男,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哲学。(江西南昌 330046)我国高等教育正以快速的步伐跟上现代化的节奏。新时期,我国对高校教师的素质及师资队伍建设也有了新的要求。人们往往更多地关注于高校教师学历层次、师资水平等方面,却忽略了高校教师的文化属性。实质上,高校教育教学、科研过程是一个有计划、有目的的文化过程。这种文化精神也对人类社会文化起着引领与示范作用,对政治、经济都有一定影响。本文就高校教师文化的内涵、历史、现状问题,来探讨它在新时期的传承与发展。一、高校教师文化的内涵当前,对于高校教师文化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高校教师文化是从属于高校文化的一种亚文化。按教师文化的结构划分,在纵向上可分为表层教师文化与深层教师文化。表层教师文化也称物质文化,包括学校的地理位置、教学环境、设施、生源等方面;而深层教师文化又称为精神文化,它反映的是“教师行为中蕴含的深层次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风尚等,体现的是教师的整体精神面貌和生活态度。是高校教师文化的核心与灵魂。”[1]本文论及的高校教师文化是就其精神文化层面而言的。它是在教导学生和研究学术、追求科学创新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就高校教师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精神层次而言,它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独立性高校教师有着相对独立的生存空间与心灵空间,这种独立精神是知识、学术文化发展的核心条件,它使高校教师在知识与学术探索中能超越现实的桎梏,而追求心灵自由、追求对真理的挚爱。但这种独立精神不是孤立、封闭、自以为是;也不是不谙世事,与社会生活完全隔绝,它是在高校教师群体内部的一种精神自信,是对思想、理念的一种倾注、献身的独立精神,从而构成高校教师独有的文化品质。这种独立性体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和铸造人的灵魂,即人的知、情、意形成的精神状态。这种独立文化教育境界即充分体现在中国传统的书院教育上,也在当代教育中有所体现。如抗战时期西南联合大学的教师们在教育活动中,强调人格独立、思想自由。他们靠一种人格智慧、思想光辉来引领学生,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体现出对精神理想的韧性与定力。(二)传承性教师文化是一种亚文化,不是自然而然地产生的,它必然要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与自身主文化——学校文化的影响。并且它是以教师群体中共有的价值观为核心,是教师员工在长期教与学、工作与实践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并为广大教师所认同的一种群体文化,它体现老一辈教师的教育理念,也体现当下教师奋斗与创新的步伐。特别是大师级教师在高校教师文化的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他们促进了文化精神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他们的行为、思想成为高校文化历史的标志和一代代人学习的榜样。这些传统体现了高等学府作为一个特定组织所具有的内在特性,它通过内部成员——教师的教育及学术研究,实施自由教育,蓄养高品位文化,培养一代代具有高贵精神气质的社会成员,来维护社会性的文化传统,并影响和引导社会性的主流文化的演变。(三)创新性作为文化、学术思想最活跃、最富有创造力的高等学府,在传承文化、知识、理念的基础上创新文化才是高校的根本要求。高校创造力量的主体就是高校教师及其引领下的学生。这种高校教师、学者敢于冒险、勇于创新的文化氛围,给高校教师注入了永恒的活力,使得高校能够成为人类社会解决重大课题的科学和文化机构,成为学术成果累累和国际多元化交融的发源地。综上所述,我们给高校教师文化下这样一个定义,即高校教师文化是在历史长河积淀中形成的一种精神品质和内在气质,它是高校教师在教学、科研活动中形成、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是一种隐形的、无声的并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精神文化。二、高校教师文化的历史传统及现状分析“大学像一个组织体,不可能一成不变;变的是发展的契机,但成长的钥匙却在变中保有不变,所有文化教育的成长都是承续与变迁的结合。”[2]高校教师文化要发展、创新,就要分析、考察不同历史时期高校教师文化的发展历程,深入分析高等学校教师文化的发展规律,从而明确高校教师在新形势下的新任务、新使命,探求高校教师文化发展的新思路。(一)高校教师文化的历史沿革我国的高等学府最早源自于战国时期。齐国政权创设了一所名为“稷下学宫”的高等学府。作为一所集教学、研究、服务功能于一身的、典型的古代大学,其有着独具特色的组织文化,对后世大学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稷下先生的职责是议政、咨询;培养门人弟子出仕为官。在学术思想方面,这种注重争辩,注重师生之间的学术交流、探讨异常繁荣的开放、自由的文化氛围为后世高等学府学术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文化土壤。汉朝的太学教育被赋予了养士与教化职能。其大都选择熟读儒家经籍的大师作为培养士子的教师。董仲舒明确要求大师在教学时,“即养其道,有慎其行,齐时早晚,任多少,适疾徐,适而勿趋,稽而勿苦,省其所为而成其所湛,故力不劳而身大成。”(《春秋繁露·玉杯》)大师以身作则,行为谨慎,讲究道德伦理,内心修养。兴盛于宋代的书院,就其总体精神而言,突出了教育和研究的职能。朱熹认为,学院教育的目的就是:“明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学者学此而已。”由此可见,书院教育者重视弘扬封建文化精神,为封建社会塑造所需人才,为政治服务。纵观我国古代的高等学府教育信条、职能,可归结出我国古代传统的高等学府教师文化注重的是“中庸”的价值取向与道德养成。无论“中庸之道”如何变化,总是提倡求稳意识、轻视风险精神;重人文修养、轻科学创新。但中国古代教师都是以深刻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为核心,着力弘扬近年精神隐修的人文教化。“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成为历代教师文化精神的使命和理念。到了近代,中国高等学府开始受到西方大学文化理念的影响,典型的是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办学思想,到抗战时期,由当时的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三校合并成西南联合大学。其学术自由、教授治校、大学自治的办学理念,使得各种学派的大师、学者都汇集在此,受到尊重,追求民主、科学与人格独立,教师根据自己的学术兴趣自由研究,其研究心得充分运用于教学。学术上的自由争鸣、教学上的自由讲学空前活跃。这时期的教师文化体现出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为本位,融合西方的教育思想管理模式之特色。这种独有的教师文化特性为现代我国高等学府立足于本国文化,借鉴西方先进文化思想的治学、做人的崇高理念产生了深刻影响。(二)高校教师文化的现状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人类社会逐步走向以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为主要特征的新时代。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与日剧增。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国家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高校教师队伍素质在不断充实与提高,已基本形成了一支结构比较合理,思想、专业素质较好的师资队伍。但另一方面,各个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日益体现出功利倾向,其扩招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不可忽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重科技、轻人文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现代化浪潮激发日益激烈的竞争,使得我国各高校担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大学的实用目的压倒了人文培养目的,传统的人文精神难以立足。表现在学科设置中过度强调专业技术性,忽视人文学科的设置。职业教育成为高校教育的主科,而人文教育、人文精神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急剧下降,科技和人文两种学科文化的分裂趋势日益加深。2、重硬件、轻软件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在评价教师素质高低时主要依据学历的高低,过多注重教师硬件,忽视其软件如人格、品质、内在修养、道德风尚。这种管理思想模式上的缺失使得高校教师之间弥漫着一种浮躁功利的不良风气。表现在教学上忙于应付学生;学术上难以潜心研究。科研活动不是为了发现新的事实、新的问题,而成了与职称的评定、威望的建立密切相关的途径。3、教师队伍结构裂化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院校合并风潮,带来了各院校内部教师文化传承与融合的深层次问题。在合并院校背后的各种利益、分工等冲突在日益扩大。探究其冲突背后的因素,不难发现院校教师群体背景的差异是隐藏着的深层次因素。不同的院校教师长期形成的文化背景、价值理念、精神状态也大相径庭。各院校教师文化在新环境下的整合成为合并院校内部多种利益关系的协调和沟通的内在因素,成为能否凝聚成新的积极向上文化力量的实质因素。三、新世纪我国高校教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新时代的挑战,如何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高校教师文化、以此促进高校顺利转型,协调发展,以及拓展教师群体和个体的内涵修养,达到和谐发展的境界。我们认为应重点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来探讨:(一)宏观建设1、塑造教师管理制度文化前文提到,高校教师文化属于一种亚文化,它的发展必然会受到高校这个大环境和社会总环境的影响,要促进高校教师文化健康、和谐发展,应有规范、科学的制度和政策的保障。高校管理部门不能只是分配教学工作、考核、保管档案、发放工资表的机构,每一个学校管理人员都有必要树立一种教师文化的理念,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实行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模式。设立科学系统的人才评价体系,加强教师团队精神的培养,促进教师之间的协作精神。2、完善教师保障体系现阶段,高校实行全员聘用合同制,这对高校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管理体制带来了不小的震动。聘用合同制有利于实现人力资源制度化,有利于强化竞争,调动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但同时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也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高校是一个追求真理、探索科学、培育人才的地方,一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但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的研究项目有可能会被聘用制的硬性条件所破坏。另外,高校教师在人文传统、价值理念等方面有其独立性,在教学活动、学术研究与创造方面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时间和环境。应建立相应的教师保障制度,对于教师应聘、解聘、续聘都应考虑到教师的合法正当权益,以减少因此给教师带来过多的压力。3、建立开放、合作的教师文化高校各个教师的治学能力、学术水平及思想修养、品质可以说各有千秋。但高校教师所从事的教学工作与科研活动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教师个体要得到发展,专业上要不断追求卓越,必然要依靠开放与合作的教师文化。合并院校教师文化要增强其凝聚力与活力,就应在合作与交流中超越自我。这种合作是“教师共同价值观念的产物,不是行政限制和强迫的产物,这些共同的价值观念源自教师的以往经验、倾向等,这是教师自然合作的前提与基础。”[1]对于高校教师这一复杂的群体而言,各成员所具有的开放、合作态度才是高校教师文化的成熟表现。前面提到的西南联合大学在抗战时期,校内政治观点对立、审美情趣、道德观念、生活方式各不相同,如胡适、潘光旦、费孝通、陈序经、冯友兰等教授各自的政治观念时有冲突,但彼此相互尊重、相处融洽。这批大师表现出的宽大胸襟与容忍精神,使之形成西南联合大学教师同甘共苦、精诚合作的精神理念,使之在艰难、恶劣的环境中保持昂扬斗志,顽强拼搏,铸造了教师集体的优良教风和精神面貌。在新的世纪,我们倡导不论教龄长短,不论学术深浅,教师之间应进行精神与情感的交流与沟通。4、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和宽松的学术环境一方面,通过物质待遇来吸引人才;另一方面,更要注重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对于高校教师这一特殊群体来说,要真正稳定优秀的学术型人才,仅仅依靠物质条件的提高不是长远之计。要在高校内营造良好的教师文化氛围,就要在教育活动中崇尚自由、个性化的教育方式,多种教育理念共存。在学科建设中,突出“人文关怀,以人为本”的思想,为教师打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教育、学术环境,充分发掘他们的潜力。(二)微观发展1、提升自我心性修养身为高校教育与科研的实践者,对于自身担当的角色体悟与认同,教师群体自身的素质、风格、气质等因素,对于高校教师文化发展,对于高质量、高品质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来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自身的体悟与对教育、研究事业的热爱是至关重要的。西方思想家尼采认为一位真正的教师必须是完整的、统一的、意志坚定的、生动活泼的、无拘无束的人。作为教师,只有深刻思考人生问题,才能理解人性,才能得到成长,才能成为诚实的、具有创造精神的教育者。对于高校教师而言,不仅要讲究学风,还要讲究人格品质,应要求自己以内在的文化道德力量来提升、完善自己。社会学家、教育家潘光旦认为:学者“一是自知者明;二是自胜者强,先秦思想家数量虽多而且杂,但在这一方面是一致的,西洋在希腊时代所达到的教育理想也不外这两点,太阳神阿普罗的神龛上所勒的铭,一则曰‘认识你自己’那就是明,再则曰‘任何事物不要太多’如用之于一已情欲的制裁,那就认识了整个的世界,全部的历史,如果不认识自己,一个人终究是一个愚人;征服了世界,控制了全人群,而不能约束一己的喜怒爱憎、私性物欲,一个人终究是一个弱者。”[3]在高校日益卷入市场经济发展和高校自身转型时期,高校教师应该继续秉承“自知者明,自胜者强”的文化理念,以身作则,为学生、为社会、为真理担当起自己的使命。2、凸显个性,寻求和谐中国是一个教育历史渊源流长的国家,价值观上易寻求同一性。这种大一统的文化氛围对高校教师文化产生了极大影响。高校教师在教学活动、科研活动中易表现出求同性,抹杀了自己的独立性和创造性。高校教师既是教育教学者,又是学术研究者,这种独特的角色决定了高校教师在教学、求知和研究中的独立特性,担负其特殊的功能。高校教师应在教学与研究中不断地学习、反思、创造,积极寻求教学、学术上的变革与创新,不断地发掘自身的极限,大胆探索与尝试新的教育理念。和谐人格与独立个性并不矛盾。现阶段,高校教学中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科研中需要和谐的同事关系,具有独创性的教师更需要和谐的人格来开拓自身在教学、科研领域的探索,这是认知与情感的交融、科学与人文的统一,这种人性化的融合反映出高校教师文化更注重教师生命的丰富性与完整性,是高校教师文化在新的时代自身发展的特色与方向。[参考文献][1]陈永明.教师教育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2001.[3]杨东平.大学精神[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责任编辑:叶 萍】
欢迎转载:
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视文化的观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