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喜讯到边寨教案是西洋管弦乐课教学案例还是民族

《北京喜讯到边寨》;手风琴课教学设计;学科:九年级音乐;课题:《北京喜讯到边寨》;单位:授课人:;《北京喜讯到边寨》手风琴课教学设计;学科:音乐;课题:《北京喜讯到边寨》;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学生讨论、感受、演唱、欣赏、思;2、;3、技能目标:熟练掌握手风琴左手部分三角伴奏;1、左手三角伴奏的练习;2、对乐曲的结构分析及少数民族音乐风格的把握;3、
《北京喜讯到边寨》
手风琴课教学设计
科:九 年 级 音 乐
题:《北京喜讯到边寨》
位: 授课人:
《北京喜讯到边寨》手风琴课教学设计
题:《北京喜讯到边寨》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通过学生讨论、感受、演唱、欣赏、思考,在理解乐曲的情景内容及表现手法的前提下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感受乐曲民族性、地方性的音乐特点,并对其主题进行哼唱和弹奏练习。
3、 技能目标:熟练掌握手风琴左手部分三角伴奏。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感受、解读、品味,让学生通过本曲教学,加深学生们对我国少数民族的了解;激发学生弹奏更多类型手风琴曲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左手三角伴奏的练习。
2、对乐曲的结构分析及少数民族音乐风格的把握。
3、对各主题旋律的模唱及弹奏,尤其是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 教学难点:
对前两主题的模唱和弹奏。
教学用具:
POWERPOINT、FLASH等程序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台、手风琴(教师用120BS琴,学生用60BS琴)。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1、上课前播放准备好的手风琴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让学生聆听着音乐进入课堂。(多数学生会唱其主旋律,教师可带动学生一起哼唱) 教师提问并引导学生思考: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曲改编的手风琴曲,有同学知道是那个民族的乐曲,名字是什么吗?(蒙族乐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在课题导入设计时,希望学生能很快对本课产生兴趣,上课初,选择了美丽其格尔的一首著名乐曲改编的手风琴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听完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手风琴曲后,复习一下上节课所学的三角伴奏,注意按照多媒体大屏幕上所给出的左手伴奏进行弹奏。(给五分钟自由练习)
练习完毕后,由我来给大家弹奏《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的右手片断,大家用刚才练习的行进进行配奏。教师首先双手弹奏一遍,进行示范,再大家配奏之前,注意强调节奏准确。
(用熟悉的旋律和同学们进行配奏,在提高兴趣的同时,巩固了旧知识,还训练了学生们的对节奏和速度的掌握。)
二、欣赏教学
手风琴不仅能演奏轻松休闲的通俗乐曲一类,更擅长演奏和模仿各类乐器,我们今天所要欣赏学习的《北京喜讯到边寨》就是改编自我国的铜管乐合奏曲。
1、乐曲简介:郑路与马洪业于1976年创作的管弦乐曲《北京喜讯到边寨》(以下简称《北京喜讯到边寨》),当时正值举国欢庆粉碎“四人帮”伟大胜利之际,乐曲以充满激情的笔触,生动的勾勒出边寨人民听闻喜讯后的狂欢场景。
本曲主题部分采用降E大调,4/4拍。全曲由四个性格鲜明、风格统一的舞曲主题组成,结构较自由。播放《北京喜讯到边寨》。
带着提示欣赏画面、聆听音乐:
①注意音色的变化,表现的变化。
②同学们在聆听完乐曲后,试着自己哼唱各段旋律。
(在聆听前提出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去进行欣赏。简单介绍乐曲的背景及内容,对听完乐曲后的回答问题有提示作用。较难的是让学生试着记忆哼唱旋律[这也是本课的重点之一])
2、作者曾多次到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深入生活,他们善于吸取当地群众所流传的对歌、对舞、载歌载舞、一领众和的艺术表演形式,并采用民间歌舞音调来塑造乐曲的音乐形象,乐曲中用音色的变化表现时而全体欢歌,时而独舞或对舞,在欣赏时可感受到边寨人民的喜悦心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学生讨论,教师在大屏幕展示下引导学生总结:
全曲为较典型的三段体式,有四个明朗的主题。
全曲结构图式:
引子────A────B────A────尾声
第一主题 第四主题 第一主题重现
3、在手风琴的伴奏下,带领学生简单视唱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
本主题表现了山寨传来了北京喜讯的电波,继而在山谷中传出小伙子用牛角传递喜讯的号角声,传遍了千家万户,人们跳起了欢庆胜利的舞蹈。
本主题由手风琴模拟双簧管音色,演奏出欢快而活泼的彝族舞曲,形象的表现了姑娘们在纵情欢跳和热烈的群舞交替进行的场面。第三、四主题略。
注意:在唱谱时,要求学生边打拍子,边视谱;并让学生们唱出旋律中的装饰音。
(由于听曲前的提示,大多数学生在欣赏时会注意区分各主题的主旋律,在手风琴伴奏下视唱前两个主题,既加深了《北京喜讯到边寨》的印象,又针对曲谱视唱进行练习。)
三、手风琴练习
1、各主题单手练习。通过上一节课的视唱练习,加深了乐曲的印象,下面针对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进行视奏练习。
首先是右手旋律的练习(双手都按C大调进行弹奏)注意装饰音的出现。(十分钟自由练习)
左手BS部分我们用刚练习的三角伴奏,进行配奏。行进如下:(三分钟自由练习)
第一主题全部用C音为基础的三角伴奏:1①大 5①大
第二主题全部用G音为基础的三角伴奏:5⑤大 2⑤大
2、双手弹奏。在左右手单手弹奏熟练的基础上,双手进行弹奏。先分组进行练习,部分同学弹奏左手,部分同学弹奏右手,同时进行,再自由练习(十分钟)。
最后请几位同学单独进行弹奏,并指出其优缺点。
3、弹奏告一段落,播放音乐,让学生倾听乐曲,改正错误,巩固所学知识。 (在听唱完旋律后进行乐器的练习,回到了学生手风琴课的初始目的上,有了听觉和感觉的双重拓宽,各种练习掌握起来就得心应手的多。让学生先分手后合奏的练习方法,能让多数学生迅速掌握乐曲。[这个练习是本课的难点])
四、拓展欣赏
1、听完手风琴模拟管弦乐的乐曲,再试听管弦乐合奏曲《北京喜讯到边寨》。 试比较:
乐曲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不同点:从场面、气势、声效、乐曲表现细腻度等方面回答;相同点:从强弱力度、情绪等方面回答。)
(练习完毕后播放管弦乐演奏的《北京喜讯到边寨》,不仅加深学生们对乐曲结构、主题的深一步理解,还能分辨出乎风琴改编曲和原曲的异同。)
2、越来越多的作曲家为手风琴量身定做不同的乐曲,越来越多的演奏家近一步探索手风琴的技能技巧,使其能演奏更多类型的乐曲。对大众音乐的传播与交流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下面试听两首由著名乐曲改编的手风琴曲《赛马》和《打虎上山》。
听完后提问:
两首曲子由何改编?(《赛马》改编自少数民族乐曲,或二胡独奏曲;《打虎上山》改编自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
(最后两首试听乐曲中有少数民族风格的,也有京剧风格的,以实例说明手风琴模拟乐曲的多样性。)
在今天的欣赏课中,我们对于三角伴奏进行了巩固练习,并且对于我国民族、民间著名的乐曲《北京喜讯到边寨》进行了欣赏和弹奏,进而感受了手风琴这种乐器的魅力。了解了其音色、力度的多样性,在以后的琴课中,我们将继续学习祖国各地方有特色的乐曲与旋律。我相信,不久的将来同学们不仅是民族、民间音乐的欣赏者,更是它的传承者和创造者!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各类资格考试、生活休闲娱乐、高等教育、专业论文、行业资料、北京喜讯到边寨
教学设计56等内容。 
 北京喜讯到边寨 教学设计和反思_五年级其它课程_其它课程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青蓝工程徒弟汇报课 《北京喜讯到边寨》教学设计教学热:管弦乐合奏――北京喜讯到边寨...  《北京喜讯到边寨》教学设计(一) 德清县禹越镇徐家庄中心小学――陈雪丽 教学内容: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通过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  《北京喜讯到边寨》教案_五年级其它课程_其它课程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北京喜讯到边寨》教学目标: 一、通过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学生能从各种丰富多彩的音色中...  《北京喜讯到边寨》教案_专业资料。《北京喜讯到边寨》教案教学难点: 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教学设... 5页 免费
北京喜讯到边寨 教学设计... 5页 2...  北京喜讯到边寨教案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教学目标 1.欣赏管弦乐合奏《北京喜讯到边寨》 ,感受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 族音调风格,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  教学设计---《北京喜讯边寨》_三年级其它课程_其它课程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教学设计---《北京喜讯边寨》课题:管弦乐曲《北京喜讯到边寨》 教学年级:小学六年级 ...  北京喜讯到边寨教案_其它课程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花城版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北京...2、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引出课题,及乐曲的创作背景】 3、欣赏管弦乐作品《...  北京喜讯到边寨教案_其它课程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北京喜讯到边寨 教学目标 1.通过...2.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引出课题,及乐曲的创作背景】 1.欣赏管弦乐作品《北京...  欣赏课《北京喜讯到边寨》 欣赏课《北京喜讯到边寨》教案 导入: 导入:师:同学们,我相信随着我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也越加的完美, 以此来提升...  五年级音乐上册 西部风情 北京喜讯到边寨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教学内容:  1.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2.复习唱好《拉萨谣》。  3.聆听《东北秧歌》。  4.练习东北秧歌的基本动作。  教学目标 :  1.让学生感情丰富唱好《拉萨谣》。  2.通过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感受民族管弦乐,体会苗族、彝族的音乐风格。  3.学跳秧歌的基本舞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以苗族、彝族音调改编的管弦乐曲,曲调欢快、热烈。  教学过程
按省份分类
&&&&&&&&&&&&
&&&&&&&&&&&&
第二教育网全国服务热线
东北地区 |吉林:
华北地区 |北京:
华东地区 |江苏:
     上海:
中南地区 |河南:
西南地区 |四川:
西北地区 |甘肃: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博宝艺术网
扫描二维码关注
随时随地收看更多资讯
应山西师范大学的邀请,天津歌舞剧院民族乐团于9月17日、18日在山西师范大学文化艺术活动中心隆重上演了“春江花月夜”大型民族交响音乐会,受到了千余名山西师范大学师生的热烈欢迎。
晚会在青年指挥家董俊杰执棒的,天津民族乐团奏响的喜庆祥和、热烈欢快的民族管弦乐《节日》中拉开了序幕,之后在董俊杰沉稳、精致的指挥下,天津民乐团的艺术家们以娴熟的技巧和默契的配合,演绎了民族管弦乐《北京喜讯到边寨》。曾在世界音乐圣殿维也纳金色大厅有过出色表演的青年唢呐演奏家赵存才演奏的《黄土情》委婉抒情,高亢嘹亮,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深受观众的喜爱,特别是快板部分一连串的吐音运用将乐曲推向了最高潮,将西北汉子那种率直的性格表现得淋漓酣畅,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张亚莉、王晟表演节奏流畅欢快的《桃花渡过》使现场的掌声此起彼伏,刘桂祥等表演的绛州鼓乐《老鼠娶亲》,通过打击乐的节奏变化、情景变化,以诙谐的音乐手法和表演风格,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情趣盎然的民间故事,场内笑声、掌声不断。此外,天津民族乐团还推出了新民乐组合《飞吧与跳吧跳吧》,让观众感受到了带有浓郁桑巴色彩的拉美异域风情。
青年演员孙喆演唱了《母亲》《再见了大别山》等歌曲。著名歌手、国家一级演员牛豹用他那雄浑有力、粗犷奔放的磁性嗓音演唱了《霸王别姬》后,又一连演唱了《向天再借五百年》《我要抱着你》《我是一只小小鸟》等歌曲,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并向观众赠送了他的新专辑。歌唱家吕宝荣演唱了民歌《好日子》《芦花》,她的嗓音清新优美,犹如淡淡的茶香,唱出了祖国和谐盛世,一片欣欣向荣、繁华的景象。最后,在民族管弦乐曲《大寨红花遍地开》和加演的《赛马》及《花好月圆》中,音乐会落下了帷幕。
这台音乐会是天津民族乐团精心为山西观众“迎中秋团圆,庆十一佳节”准备的,多数节目曾经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悉尼歌剧院上演,反映了天津民乐团的实力和特色。山西高校学子看完演出后说:“天津民族乐团的演出太精彩了,演员演奏的每一个音符不仅使我们在繁忙的学习之余得到放松,使我们的学习更加有效,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真正领略了民族音乐艺术的魅力,上了一次生动的民族音乐经典赏析课。”山西师范大学校长武海顺教授则表示:“这是一支精诚合作、团结高效、业务过硬的队伍,节目一个赛一个,个个精妙绝伦,下一步我们还将与天津民族乐团在推广普及民族音乐艺术及师资培训等方面进行更为深入的交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晚的演出正好赶上了山西“秋老虎”再次来袭,坐在下面的同学们都扇着扇子,在这样的温度和灯光的照射之下,全体演职员在近50摄氏度的舞台上犹如洗桑拿般,汗水频频往下滴。但是看到热情的师生们,他们还是坚持到了最后,将最精彩的演出献给了热情好客的山西人民。整台节目安排构思精巧,曲目脍炙人口,成为金秋月圆时节天津民族乐团奉献给观众高品位的精神盛宴。受山西临汾市人民政协邀请,天津歌舞剧院民族乐团明晚还将继续在山西省临汾影剧院演出。
记者 娄跃星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博宝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博宝艺术网的价值判断。《北京喜讯到边寨》教学设计
& 《北京喜讯到边寨》教学设计
1.欣赏管弦乐合奏《北京喜讯到边寨》,感受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音调风格,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在乐曲欣赏中,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并能分辨乐曲的不同乐段。
&&&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反复聆听,记忆旋律,分辨乐曲的不同乐段。
2.感受乐曲《北京喜讯到边寨》中不同乐段的情绪,并能记住其中的一段旋律。
《北京喜讯到边寨》是由郑路、马洪业创作的一首管弦乐曲,创作于1976年12月。作曲家用苗族、彝族音乐的风格,生动而形象地表现了粉碎“四人帮”这一特大喜讯从北京传到祖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边寨时,山寨人民载歌载舞,热烈庆祝时的情景。乐曲由引子、六个具有舞曲风格的乐段(其中,最后一个乐段再现第一个乐段)和尾声构成。
开始的引子是由两只圆号奏出的号召性的音乐,力度强弱的对比好像号角的回声在山谷林间飘逸回荡,仿佛把人们带进了西南少数民族居住的茂密丛林之中。第一乐段在两小节强烈的舞蹈性的节奏之后,引出了热情奔放、高亢、矫健的旋律,展现出一幅炽热的群舞场面。在一个下行的过渡句之后,乐曲进入第二乐段。双簧管奏出了一段轻快活泼的旋律,好像彝族姑娘们在跳着轻盈、欢快的舞蹈,脚脖子上系的铃铛还哗哗作响。第三乐段在一个过渡性的乐句之后,弦乐奏出了一段优美、舒展的旋律。第四乐段乐曲力度变弱,双簧管奏出轻飘而富有色彩的音调,像一位美丽的苗族姑娘在独舞。第五乐段小号先吹奏出奔放、粗犷的音调,圆号模仿牛角号音调为之伴奏,好像小伙子们在为姑娘们的精彩舞蹈加油喝彩,也跳起了欢快健美的舞蹈。乐曲最后以鼓乐齐鸣的宏伟的音响再现了第一乐段的音调,在更加欢腾热烈的气氛中结束,象征着人们满怀信心去迎接美好的明天。
乐曲风格统一,富于变化,节奏明快,旋律流畅,浓郁的民族风格和热情奔放的情绪使音乐显得更加绚丽多彩,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导入新课
教师介绍,导入新课的学习。
二、乐曲欣赏
1.初听:乐曲的情绪?
学生回答:欢快、高兴、热烈等等。
师:这首乐曲热烈欢快,深受人们喜爱。
2.这是一首多乐段的乐曲,下面逐段进行欣赏。
听引子与前三个乐段。
(1)聆听是用什么乐器领奏的?模仿了什么声音?表现了什么情景?
领奏的乐器是圆号,模仿了号角的声音,号角声一声强一声弱,好像是森林山谷中的回音。
(2)听前三个乐段。(学生聆听音乐并分辨三个乐段。分辨时,可用不同的动作表示。)
学生聆听分辨乐段时,可用举手、拍肩等动作表示。
(3)学生轻声视唱主旋律。
学生随老师一起视唱第一乐段的主旋律和第二乐段富于彝族特色音调的旋律。
3. 听乐曲第四乐段。
(1)听音频。(学生聆听音乐并分辨三个乐段。分辨时,可用不同的动作表示。)
学生聆听分辨乐段时,可用举手、拍肩等动作表示。在一个较长的过渡性乐段转为C调之后,双簧管奏出了优美的旋律。
(2)想一想第四乐段和前三个乐段的音乐有什么不同?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
第四乐段的旋律优美抒情,尤其是旋律的变化音,富有苗族音乐的特色,同前三个乐段的音乐形成了对比,好像是一位苗族姑娘在跳独舞。
(3)学生随教师一起演唱第四乐段的主旋律。
①&全班一起视唱旋律。
②&分组演唱第四乐段主旋律。
③ 学生试着背唱第四乐段的主旋律。
4. 听第五、第六乐段和尾声。
(1)在第五乐段中,又出现了哪一段旋律?
这两个乐段的情绪更加热烈,将全曲推向了高潮,在第六乐段中又出现了第一乐段的主旋律。
(2)在尾声,什么乐器又吹响了号角的音调?表达了什么情感?
在尾声,圆号再一次吹响了号角的音调,表达了人们充满信心地迎接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5. 完整欣赏全曲并分辨乐曲的结构。
(1)当听出乐曲的不同乐段时,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示。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听辨乐曲的各部分。
三、表现音乐
1.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讨论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音乐。
2.根据学生讨论后的结果,老师进行统一安排。前三乐段用动作表现,第四乐段用舞蹈和歌唱主旋律表现,第五、六乐段用打击乐和动作表现,和着音乐师生一起表演。
四、课堂小结
这首乐曲的音乐特点生动明快,富有舞蹈性;热情洋溢,粗犷奔放,富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和地方色彩,生动地表现了边寨人民听闻喜讯后的狂欢情景。通过本课的学习,使我们感受到了边寨人民喜悦的心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提高了分辨乐段和记忆旋律的能力。《北京喜讯到边寨》教学设计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北京喜讯到边寨》教学设计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北京喜讯到边寨》教学设计
文 章来源莲山课件 w ww.5 y kj.Co m 《北京喜讯到边寨》教学设计1、作品介绍:该作品原为郑路写的管乐合奏曲,后与马洪业合作,于1976年12月改为管弦乐曲。当时正值举国欢庆粉碎“四人帮”伟大胜利之际,乐曲生动而形象的表现了当这一特大喜讯传到祖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边寨时,山寨人民载歌载舞,热烈庆祝的情景。全曲共由五个具有鲜明舞曲特征的主题组成(表现不同的舞蹈场面),结构较为自由。2、作者简介:郑路――北京人。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2年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单簧管演奏员、创作室副主任。他的代表作品有:器乐曲《民歌主题组曲》、《北京喜讯到边寨》(合作)、《漓江音画》等。马洪业――北京人。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宣传队任演奏员,并从事音乐创作。1954年后在东北、上海、中央等广播乐团任单簧管演奏员。他创作的音乐作品除与郑路合作的管弦乐《北京喜讯到边寨》外,还有《愉快的劳动》、《春晓》、《圆舞曲》等.教& 学&& 流& 程组织教学:同学们,你们还认识我么?(生)我可是一直记得你们,《过新年》一课,你们出色的表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真高兴再次和大家一起学习,二、认识民族乐器:1、& 认识弹拨乐器:今天这节课,我带来了一件乐器,你认识吗?(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导入新课]谁愿意到这儿来弹弹?(找两名学生)[互动的课堂导入,把主动权直接交给学生,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为整节课奠定好学生主动的基础。]你是怎样使它发出声响的?(学生介绍自己使古筝发出声音的方法)我也会演奏呢,你想听听么?(生)教师弹奏改编的古筝曲《北京喜讯到边寨》。为什么老师弹的要比你们弹的响亮呢?(生)[让学生自己感受乐器的特色,发现弹奏的特点;同时初步感受乐曲的五个主题旋律]你们观察得可真仔细,像这种被称为弹拨乐器(出示图一《民族弹拨乐器》)这类乐器的发音是呈颗粒性的,你还认识哪几种?(生)怎样演奏?(生模仿)[引出弹拨乐器图,了解弹拨乐器种类及音色特点,为听辩乐曲做准备]2、& 认识拉弦乐器那再请你听一段音乐,其音色与刚才听的弹拨乐有什么不同?(录音)你知道是什么乐器吗?怎样演奏?(模仿)音色有什么特点?再次这就是我国的民族拉弦乐器(出示图二),它可是个大家族,共同认识一下(生认读)[认识民族拉弦乐器,了解其音色特点是线条状的,为欣赏乐曲听辩音色做准备]3、& 正是由于他们的材质和长相不同,所以出现了特点不同的音,那请你听这段音乐,你能听出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吗?(笛子)。它的声音有什么特点?(生)你知道这段音乐的主奏乐器吗?(笙)(出示图三:吹管乐器,介绍一下笙及其演奏方法)这类乐器有什么共同点?(学生总结出吹管乐器)。[给学生空间,让学生总结出其特点,感受其音色,加深印象,为欣赏乐曲做准备]4、认识了以上乐器,还有一种乐器,多用来烘托气氛,你知道是什么?你知道几种?(生)(出示图四打击乐器)打击乐器我们都很熟悉,这里我们不做过多的介绍了。三、组建民乐队1、& 刚才我们听到的几段由不同乐器演奏的旋律片段,它们都是来自于一首乐曲《北京喜讯到边寨》(出示课题),下面再请你听一个这首乐曲的片段,你熟悉吗?能哼唱下来么?与刚才听的那些片段相比有什么不同?(生:合奏)2、那你们知道么,乐手们在合奏时的位置是不可以随便坐的,你知道怎么样排列吗?(生)(图五)这就是民族乐队声部图。3、你想不想也做一个出色的乐手?(生)那就请你选择一种你喜欢的乐器,并坐在相应的位置,组建咱班的民乐团。(生选坐)[组建民乐队,学生成为小乐手,会主动的、有目的的听音乐,而且会再一次引起学生的兴趣]四、欣赏乐曲1、&&& 了解乐曲:乐团组建好,让我们就来演奏这首《北京喜讯到边寨》怎么样?作为乐队成员,我们首先要对所演奏的曲子非常熟悉才行。《北京喜讯到边寨》,让我们来猜猜是什么喜讯传来了?(生)那你知道边寨在哪么?(生)边塞听到了喜讯在做什么呢?(生)你们回答得很精彩,整个曲子就是由五个具有鲜明的舞曲特征的主题组成的。A、引子:音乐的刚开始,是什么样的?是谁的乐器在演奏?(生)为什么这么弱?表现什么的?(生)[熟悉引子音乐及其乐器特点,为下面的音乐做铺垫]B、第一乐段(2遍)你能想到什么样的场面?人民的心情是怎样的,你能表现出来么?(生随着模唱)(号角引出了一幅炽热的群舞场面,舞蹈节奏极强,旋律热情奔放,高亢矫健。)[听两遍加深印象,为后面的再现打基础;感受热烈的群舞场面]C、接着一个小的过门,出现了什么乐器在演奏,这段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场面?(小伙子跳笙舞,其他人伴舞)(那还记得它的旋律吗?用古筝弹奏伴唱一遍。再比较唱听倚音效果,突出了少数民族音调。学生模唱感受)[用比较的方法感受少数民族音调,突出乐曲风格,渗透给学生听音乐的方法]D、吹笙的小伙子带动了所有人的热情,姑娘拉着长裙,小伙子踏着矫健的舞步,旋转着、跳跃着。[听第三部分主题,引导学生想象感受又一个舞蹈场面]E、又是一个群情激昂的热烈场面,我都想跳了,可以么?(师舞蹈几个动作),在我舞蹈的时候,缺少了什么?(生:音乐)那你觉得我的舞蹈动作用什么样的音乐表现最好?(生)是这样的么?轻飘而有色彩的音乐,像一位美丽的姑娘在跳舞,假如你就是那领舞的姑娘,你会用什么动作和表情表达你此时此刻兴奋,愉悦的心情?在这段音乐中,出现了最具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你能听出来么?听出来后你就模唱出来吧!(可以找出一名最美的姑娘.)(b3和b7,用古筝弹奏,模唱对比;拓展对比《苗岭的早晨》中的第一句)[乐曲的风格音在这里体现的最明显,让学生一同感受领舞者的心情,体验音乐情绪特点。所以通过对比模唱的方法加深印象,让学生了解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音调的特点。]F、领舞姑娘的舞姿实在太美了,人们按捺不住了心中的喜悦,再次将舞步滑向了欢乐的舞池,那么这样的场面应该用什么样的音乐表现呢?如果让你用音乐表示,你会用什么样的音乐?或用什么音型或节奏?(欢快的节奏,多用八分音符)F、最后一段音乐,你熟悉么?能跟着哼唱么?(学生随着音乐哼唱)像这样的乐曲开头和结尾一样就是再现,如果有变化的再次出现就是变化再现。[顺带着介绍了带再现的乐曲结构,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会在以后听音乐的时候用到]4、& 我们对乐曲的风格和情绪已经有所了解,但是还不够,最重要的是,你要知道你的乐器在乐曲的什么时候进入,让我们再听一遍,看你能不能听出你自己的乐件在什么时候出现,如果你听出来了,就请你用动作模仿演奏,还要让你的乐器真的发出声响啊!(学生模仿演奏模唱)[完整听一遍音乐,以小乐手的身份进入角色,聆听寻找自己的角色演奏模拟]评价:乐队演奏过程中,我们把演奏得最好的作为乐队首席,通过刚才的演奏,让我们也推选出声部的首席吧.5、& 你们听得可真仔细,让我看到了你们已经是一名成熟的小乐手了。那我们的乐队开始演奏。我们还缺少什么?指挥对于乐队很重要,那么谁来当这个小指挥?(生)(找一名学生当指挥,再次完整聆听演奏,充分相信学生,把整个课堂交给他们)6、& 你们的表演太精彩了,这首乐曲在你们的演绎下又赋予了时代的气息。让我真正的感受到了气势宏大的民族乐团就在我的面前演奏。五、拓展那么 ,这么好听的乐曲是谁作的呢?是由郑路、马洪业合作的,发表在1976年,描写了北京打倒四人帮的好消息传到祖国边寨,人们欢庆的场面。随着时代的发展,不但没有了受人欺压的生活,而且喜讯不断的从西面八方传来,所以文艺工作者们也将这首曲子改编成各种形式演绎,今天老师给你带来了扬琴独奏《喜讯到边寨》。听听是不是别有味道!六、从你们的表现看得出来,你们喜欢这首民族器乐曲。也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关注我们的民族音乐,也希望能从我们中间走出民族音乐家,走向世界,到那时候,也会有喜讯传到我这里,我会和你们一起分享这幸福的喜讯。[拓展部分可根据实际的教学时间作为机动内容]文 章来源莲山课件 w ww.5 y kj.Co m
相关教学资料:
上一篇资料: 下一篇资料:
最新教学资料
推荐教学资料
? ?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族管弦乐总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