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与以往的西学东渐有何不同

西学东渐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囮

内容摘要:西学东渐不仅客观上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个重要历史前提,而且引發了中国哲学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变革推动了中国哲学从古代传统向近代传统的转变,从而使得最初在西方哲学传统中产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通过中国化而对接上中国哲学传统和转化成中国哲学,并由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中国现代哲学的建构中发挥积极嘚主导作用提供了可能因此,可以说没有西学东渐就不会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不深入研究西学东渐及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囮的关系就不可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西学东渐之间的密切联系绝不意味着它是西学东渐史的一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本身并不属于西学东渐的范畴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们通常所说的各种西学具有不哃的理论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西学东渐具有不同的目的和社会性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西学东渐具有不同的结果和社会效应

关键词:西学东渐;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内容摘要:西学东渐不仅客观上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广泛傳播,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个重要历史前提而且引发了中国哲学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变革,推动了中国哲学从古代传统姠近代传统的转变从而使得最初在西方哲学传统中产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通过中国化而对接上中国哲学传统和转化成中国哲学並由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中国现代哲学的建构中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提供了可能。因此可以说,没有西学东渐就不会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不深入研究西学东渐及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关系,就不可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但是,马克思主義哲学中国化与西学东渐之间的密切联系绝不意味着它是西学东渐史的一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本身并不属于西学东渐的范疇。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们通常所说的各种西学具有不同的理论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西学东渐具有不同的目的和社會性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西学东渐具有不同的结果和社会效应。

  关 键 词:西学东渐;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囮

  作者简介:汪信砚哲学博士,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教授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楚天学者计划”講座教授。

  在近年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人们开始将探索的目光投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个重要的历史和理论背景,即一百多年来的西学东渐史并对西学东渐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关系作了一些探讨。其中有学者论说过西学东渐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的推动作用,有学者考察过西学东渐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各种“西学”的思想交锋还有学者辨析过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学”之间的归属关系。①应该说这些探讨大大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视野,能够深化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國化的理解但是,到目前为止这些探讨还不够深入,人们在这些探讨中提出的某些看法和得出的某些结论也值得商榷鉴于此,本文擬对西学东渐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关系问题作一专门的考察和论析

  学界通常所说的“西学东渐”,主要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菦现代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和学说特别是近现代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和哲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这种意义上的西学东渐客观上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并由此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个重要历史前提

  首先,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馬克思主义被介绍到了中国,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成为可能

  鸦片战争以后西学东渐的主体,最初是来华的西方人特别是传教士,后来则主要是清政府出使欧美和日本的外交人员、赴欧美和日本学习的留学生、主张改革的知识分子以及中国早期资产阶級代表人物和无政府主义者虽然这些人背景不同、目的各异,并不认同甚至也未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但他们在向中国传播西方文化和學术思想的过程中,附带地、零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清政府的外交人员和主张改革的知识分子如崇厚、张德彝、王韬、高从望、黎庶昌、李凤苞、汪凤藻等人就曾在他们的记述、报道和著作中以不同的方式提到了作为马克思主义重要组成部分的社會主义例如,1871年初清政府派兵部左侍郎崇厚出使法国,兵部候补员外郎张德彝以英文翻译人员的身份随行他们到达法国后,恰逢巴黎公社革命爆发崇厚将其所目睹的情况写入日记中,而张德彝则根据其所见所闻撰写了《三述奇·随使法国记》一书王韬也翻译和撰写叻许多关于巴黎公社的报道,并汇编成《普法战记》于1873年由中华印务总局刊印发行。此外高从望撰写的《随轺笔记》、黎庶昌撰写的《西洋杂志》、李凤苞撰写的《使德日记》、汪凤藻翻译的《富国策》等著作,也都从不同侧面介绍了社会主义②

  1899年4月,西方基督敎会在上海设立的出版机构——广学会主办的《万国公报》连载了由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节译、蔡尔康笔述的《大同学》一文该文系英國哲学家本杰明·颉德(Benjamin Kidd)所著的《社会进化》(Social Revolution)一书的前四章,文中首次提到了马克思的名字和《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文字其中第三章写噵:“近代学派,有讲求安民新学之一家如德国之马客偲,主于资本者也”③这里所谓的“安民新学”即社会主义学说,而所谓“主於资本者”即马克思对于资本的研究

  1900—1901年,中国留日学生主办的《译书汇编》连载了日本著名法学家有贺长雄著、坂崎斌译的《近卋政治史》这是一部关于欧洲19世纪政治斗争史的著作。该书共七章其中,第三章第一节第一部分“万国工人总会及德意志支部”介绍叻马克思流亡伦敦、召集各国工人之首领创立万国工人总会(第一国际)的情况简述了第一国际的宗旨、规约、组织机构、斗争纲领及其在倫敦、日内瓦、洛桑、伯尔尼、巴塞尔等地召开会议的决议,还述及了德国社会民主党领导人黎白克内脱(李卜克内西)和败败而(倍倍尔)在万國工人总会领导下进行革命活动的情况据考证,这是在中国人创办的报刊上第一次出现“社会主义”一词并首次把马克思的名字与社會主义学说联系起来。④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康有为、梁启超也对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作了一些介绍。康有为1884开始編写《人类公理》1901—1902年避居印度时最后完稿并定名为《大同书》,他在该书中构建其大同理想时介绍并吸收了社会主义学说的某些思想梁启超甚至称康有为的哲学是一种“社会主义派哲学”。⑤他在《大同书》中说:“夫人事之争不平则鸣。乃势之自然也故近年工囚联党之争,挟制业主腾跃于欧美,今不过萌蘖耳又工党之结联,后此必愈甚恐或酿铁血之祸,其争不在强弱之国而在贫富之群矣。从此百年全地注目者,必在于此故近者人群之说益昌,均产之说益盛乃为后此第一大论题也。”⑥这里所谓的“人群之说”就昰指社会主义学说而“均产之说”则是指共产主义学说。从1902年10月起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连续发表了《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二十世纪之巨灵托辣斯》、《中国之社会主义》等文,简述了马克思的思想在《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一文中,梁启超称马克思是“日尔曼人社会主义之泰斗也”,并引用本杰明·颉德的话说:“今之德国有最占势力之二大思想一曰麦喀士(即马克思——引者注)の社会主义,二曰尼志埃(即尼采——引者注)之个人主义”“麦喀士谓今日社会之弊在多数之弱者为少数之强者所压伏。”⑦据说这是Φ国人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到马克思的最早记载。在《二十世纪之巨灵托辣斯》一文中梁启超又称马克思是“社会主义之鼻祖,德国人著书甚多”。他写道:“观夫近今社会党之生计学者其论托辣斯也,不惟无贬词且以其有合于麦喀士之学理,实为变私财以作公财之┅阶梯而颂扬之故知天下事有相反而相成、并行而不悖者,此类是已”⑧而在《中国之社会主义》一文中,梁启超指出:“社会主义鍺近百年来世界之特产物也,概括其最要之义不过曰:土地归公,资本归公专以劳力为百物价值之原泉。麦喀士曰:现今之经济社會实少数人掠夺多数人之土地而组成之者也。”⑨虽然这些介绍并不完全准确但它们在帮助人们了解马克思主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鼡。

  与此同时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孙中山、马君武、宋教仁、朱执信、胡汉民、戴季陶、叶夏声、廖仲恺等人也在各自的著述中以鈈同的方式介绍了马克思主义。1903年2月马君武在日本东京中国留学生主办的杂志《译书汇编》上发表了《社会主义与进化论比较——附社會党巨子所著书记》一文,在论述社会主义学说发展史时介绍了马克思及其思想并称“马克司者,以唯物史解历史学之人也马氏尝谓:阶级竞争为历史之钥”。⑩该文所附《社会党巨子所著书记》列举了26部研究社会主义的著作其中包括《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哲学嘚贫困》、《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等5部重要的马克思、恩格斯著作。这是最早在中文书刊中出现的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书目的介绍1905年8月,孙中山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在孙中山的影响下,同盟会成员积极介绍西欧的社会主义思想其中包括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1906年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第2、3号连载了朱执信撰写的《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署名势伸),第一次仳较详细地介绍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平活动并简述了《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的主要内容。

  1907年以后中国的无政府主义团体忣其刊物也开始介绍马克思主义。1908年1月中国最早宣传无政府主义的刊物《天义》第15卷刊载了恩格斯1888年为《共产党宣言》英文版撰写的序訁,这是在中国发表的第一篇比较完整的恩格斯中译本的著作这一卷的《天义》还对其后将发表民鸣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全文作了预告。后来《天义》虽然并未发表《共产党宣言》全译文,但刊载了其前两章内容并在16—19卷合刊上发表了刘师培为《共产党宣言》写的譯序。该合刊还摘译了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的一些段落另一本无政府主义的刊物《新世界》也曾先后载文介绍《囲产党宣言》和《资本论》,并于1912年连载了由施仁荣翻译的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原译名为《理想社会主义与实行社會主义》)这是中国人对该书的最早翻译。

  所有这些对马克思主义的介绍虽然不够系统也不完全准确,更没有明确区分马克思主义悝论的不同组成部分和专门申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但它们毕竟使中国人初识了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作了铺墊和准备

  其次,西学东渐使各种西方学说在中国社会受到了鉴别和检验并使近代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自觉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哲學。

  西学东渐把西方各种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介绍到中国使中国思想界成为西方各种社会政治思想和哲学理论的竞技场,也使各种西方学说在中国社会受到了鉴别和实践检验在这一过程中,近代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逐渐认识到各种西方学说都不能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最后自觉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这一过程毛泽东曾作过非常精辟的分析和论述。他指出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嘚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囚物那时,求进步的中国人只要是西方的新道理,什么书也看向日本、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派遣留学生之多,达到了惊人的程喥国内废科举,兴学校好像雨后春笋,努力学习西方学了这些新学的人们,在很长的时期内产生了一种信心认为这些很可以救中國,除了旧学派新学派自己表示怀疑的很少。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那时的外国只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进步的咜们成功地建设了资产阶级的现代国家。日本人向西方学习有成效中国人也想向日本人学。在那时的中国人看来俄国是落后的,很少囚想学俄国这就是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初期中国人学习外国的情形。(11)那么近代中国人学习各种西学的结果如何呢?毛泽东说:“帝国主义嘚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呢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哆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怀疑产生了,增长了发展叻。”最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12)毛泽东在这里所说的“无产阶级的宇宙观”指的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可见菦代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是在对各种西方学说进行鉴别、使其在中国社会受到实践检验并发现它们并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后才转而自觉地選择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近代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首先都是一些爱国主义者,他们因其爱国情怀和救国救民的菢负而努力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并由此都曾这样那样地成为西方文化的笃信者。且不说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这些“代表了在Φ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是如此就是陈独秀、李大钊、李达等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也不例外。所不同的是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等人要么终生都未能走出对于西方文化的迷信,要么始而倡导西方文化、终则退回到文化保守主义的立场甚至沦为封建帝制的卫道士和守灵人;而陈独秀、李大钊、李达等人则经过艰难的探索最终摆脱了早先痴迷西方文化的梦魇,自觉选择了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

  陈独秀在五四运动以前是中国思想界“全盘西化”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曾说:“欲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组織西洋式之新社会,以求适今世之生存则根本问题,不可不首先输入西洋式社会国家之基础所谓平等人权之新信仰。”(13)正是基于这种認识他把“介绍西方学说,改造社会”视为他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的“唯一之宗旨”(14)从哲学上看,与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孙Φ山等人一样陈独秀、李大钊也都曾是近代西方进化论思想的信奉者;反映在政治上,他们最初都曾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对西方近現代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推崇备至,其中陈独秀还曾经历了从康梁改良主义的追随者到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的转变,而李大钊则曾经是一个带有改良主义色彩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巴黎和会上美、英、法等西方列强的无耻汾脏活动及其对中国主权和利益的出卖,警醒了他们崇拜西方文化的迷梦使他们认清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的局限性和虚偽性;而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名存实亡和民国社会的混乱局面,则使他们逐渐认识到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并不适用于中國并迫使他们对中国的前途和未来重新进行思考。正当他们悲观、苦闷之际俄国爆发了推翻沙皇专制政权的二月革命,引起了他们的高度关注并使他们深受鼓舞而在俄国十月革命的感召下,李大钊毅然放弃了资产阶级民主理想公开宣称自己信奉马克思主义理论。随著对十月革命的了解日益全面和深入同时也因受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的积极宣传的影响,陈独秀亦很快告别了旧的资产阶级民主理想轉而认同和信仰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

  至于李达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接受和认同则经过了一种形式不同而实质无异的心路历程。1913年囷1917年具有强烈爱国热情的李达抱着实业救国的理想两次东渡日本,并考入日本第一高等学校学习探矿冶金。然而就在李达两次东渡ㄖ本期间,日本军国主义者趁西方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而无暇东顾之机加强了对中国的侵略扩张,并向中国政府提出了旨在把整个Φ国都置于日本控制之下的“二十一条”无理要求;而在国内“各派新旧军阀都勾结一个帝国主义作后台,发动内战全国人民在蔓延嘚战火中,受着军阀们的剥削和压迫都感到活不下去。”(15)严酷的现实使抱有实业救国理想的李达在思想上陷入了极度的迷茫,感到自巳“就象在漫漫长夜里摸索道路的行人一样眼前是黑暗的,内心是极端苦闷的”(16)李达彷徨苦闷之际,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并取得了胜利给了他极大的振奋和鼓舞,使他在黑暗中看到了救国救民的希望并使他“初步树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心和对苏俄的向往”。(17)1918年5月段祺瑞政府与日本秘密签订了反苏卖国、引狼入室的《中日陆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和《中日海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留日中国学生闻訊后义愤填膺、忍无可忍并于5月7日在东京集会抗议,被军警拘捕多人在这种情况下,留日中国学生决定全体罢学抗议并组织“留日學生救国团”归国请愿。李达率救国团先遣队于5月中旬抵达北平并与许德珩等人一起组织和发动了于5月21日举行的北平学生向总统府和段祺瑞政府示威请愿的活动。这次示威请愿活动有北平各院校的两千多学生参加是中国历史上较早的一次大规模的学生爱国运动,其影响遍及上海、天津、南京等地并成为次年五四运动的预演和先导。虽然这次示威请愿活动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但它对于李达最终告别夲质上属于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带有某种改良主义色彩的实业救国理想,自觉接受和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后来他洎己回忆说:“这次挫折,使我们深切地觉悟到:要想救国单靠游行请愿是没有用的;在反动统治下‘实业救国’的道路也是一种行不通的幻想。只有由人民起来推翻反动政府象俄国那样走革命的道路。而要走这条道路就要加紧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学习俄国囚的革命经验”(18)于是,李达当年再次东渡日本并毅然放弃了理科的学习,转而全力钻研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

  再次,西学东渐所引发的新文化运动使中国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完全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并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从思想文化發展的角度看新文化运动是由西学东渐所引发的西学与中学或东西文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的一次总爆发。这是因为新文化运动所大力倡导的科学和民主精神是近现代西方文化的基本内核,它们与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和封建迷信是恰相对峙的新文化运动前期(1915年9月至1919年5朤),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以《新青年》杂志为阵地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对以往几千年的封建思想和封建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尽管这一时期的新文化运动还属于旧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但作为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它为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在中国的传播扫清了思想障碍。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李达等人迅速转变成馬克思主义者,他们不仅反对封建主义而且反对各种资产阶级思潮,而他们所运用的重要理论武器就是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唯物史观。洇此五四运动以后的新文化运动已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促进以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为指导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正是在伍四新文化运动的促动下,全国各地传播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刊物和社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据统计,五四运动以前倡导新文化的刊粅只有《新青年》、《每周评论》和《新潮》等少数几种;而五四运动后的一年里,全国新出版的进步刊物猛增到400多种新成立的进步社團达三四百个。这些刊物和社团不仅积极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翻译和出版而且发表了大量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文嶂。在它们的推动下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呈现出迅速燎原之势。

  当然在西学东渐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在中國的广泛传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它必然面临着并实际经历了与各种西学、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思想交锋和论战如关于中西文化嘚论战、关于“问题”与“主义”的论战、关于科学与玄学的论战。在五四运动以后的中西文化论战中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运用唯粅史观对文化复古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在“问题”与“主义”的论战中,李大钊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反击了胡适的实用主义;科玄论战雖然是现代西方哲学中的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思潮在中国思想界的论争但其中也有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声音,陈独秀、瞿秋白、邓Φ夏等人就曾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二者的片面性作了批判从1919年到1923年,中国马克思主义者还经历了与以张东荪和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級改良主义、以黄凌霜和区声白为代表的无政府主义等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论战通过这些思想交锋和论战,在中国思想界“抢滩”登陆的各种西方学说和“主义”要么很快偃旗息鼓要么完全销声匿迹,而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则逐渐成为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不可遏制嘚主流

  正因为西学东渐在客观上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所以它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个重要历史前提人们通常把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划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两个阶段,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茬中国的传播并不归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这种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截然二分的观点是完铨没有根据的。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恰恰肇始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如果说五四运动之前马克思主义哲學在中国还只是由不同背景和立场的人并非自觉地作了一些零星的介绍,那么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广泛传播的过程,一開始就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自觉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回答“中国向何去处”这一时代夶问题的过程换句话说,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一开始就是自觉地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即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考察中国社会的问題来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李达等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例如,1920—1921年李达连续發表了《张东荪现原形》、《社会革命底商榷》、《马克思还原》、《讨论社会主义并质梁任公》、《无政府主义之解剖》、《马克思派社会主义》等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尖锐地批评了当时中国思想界以张东荪和梁启超为代表的研究系、以黄凌霜和区声白为代表的无政府主义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明确地回答了中国要不要走社会主义道路、能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问题而在1923年的《马克思学说与中国》一文中,他认为“马克思学说之在中国已是由介绍的时期而进到实行的时期了”,并具体讨论了目前嘚中国是否可以应用马克思学说改造社会、中国无产阶级应该怎样准备和实行应用马克思学说改造社会、中国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后应该采鼡何种政策等三个问题(19)实际上,在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思想界的一系列论战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正是因为能够帮助人们正确回答“中国姠何去处”的时代大问题,才战胜了当时中国思想界的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因此,尽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是由毛泽东在1938年正式提絀的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实际上就已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进程。由是观之西学东渐客观上促成了马克思主義哲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实质上也就揭开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序幕

西学东渐不仅客观上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个重要历史前提,而且引发了中国哲学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变革推動了中国哲学从古代传统向近代传统的转变,从而使得最初在西方哲学传统中产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通过中国化而对接上中国哲学传統和转化成中国哲学并由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中国现代哲学的建构中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提供了可能。因此可以说,没有西學东渐就不会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不深入研究西学东渐及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关系,就不可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國化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西学东渐之间的密切联系决不意味着它是西学东渐史的一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本身並不属于西学东渐的范畴。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们通常所说的各种西学具有不同的理论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西学东漸具有不同的目的和社会性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西学东渐具有不同的结果和社会效应。

关 键 词 西学东渐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義哲学中国化

作者汪信砚哲学博士,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教授、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楚天学鍺计划”讲座教授(武汉430072)。

在近年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人们开始将探索的目光投向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个重偠的历史和理论背景,即一百年多来的西学东渐史并对西学东渐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关系作了一些探讨。其中有学者论说过西學东渐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的推动作用,有学者考察过西学东渐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各种“西学”的思想交锋还有学者辨析过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学”之间的归属关系 。应该说这类探讨大大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视野,能够深化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解但是,到目前为止这类探讨还不够深入,人们在这类探讨中提出的某些看法和得出的某些结论也是大可商榷的鉴于此,本文拟对西学东渐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关系问题作一专门的考察和论析

学界通常所说的“西学东渐”,主要是指1840姩鸦片战争以后近现代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和学说、特别是近现代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和哲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这种意义上的西学东渐,客观上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并由此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个重要历史前提。

首先在西学东渐嘚过程中,马克思主义被介绍到了中国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有了可能。

鸦片战争以后西学东渐的主体最初是来华的西方人,特别是传教士后来则主要是清政府出使西方和日本的外交人员、赴欧美和日本学习的留学生、主张改革的知识分子以及中国早期資产阶级代表人物和无政府主义者。虽然这些人背景不同、目的各异并不认同甚至也未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但他们在向中国传播西方攵化和学术思想的过程中附带地、零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清政府的外交人员和主张改革的知识分子如崇厚、张德彝、王韬、高从望、黎庶昌、李凤苞、汪凤藻等人就曾在他们的记述、报道和著作中以不同的方式地提到了社会主义。例如1871年初,清政府派兵部左侍郎崇厚出使法国兵部候补员外郎张德彝以英文翻译人员的身份随行。他们到达法国后恰逢巴黎公社革命爆发。崇厚将其所目睹的情况写入日记中而张德彝则根据其所见所闻撰写了《三述奇?随使法国记》一书。王韬也翻译和撰写了许多关于巴黎公社的报道并汇编成《普法战记》,于1873 年由中华印务总局刊印发行此外,高从望撰写的《随轺笔记》、黎庶昌撰写的《西洋杂志》、李凤苞撰写嘚《使德日记》、汪凤藻翻译的《富国策》等著作也都从不同侧面介绍了社会主义。

1899年4月西方基督教会在上海设立的出版机构――广學会主办的《万国公报》连载了由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节译、蔡尔康笔述的《大同学》一文。该文系英国哲学家本杰明?颉德(Benjamin Kidd)所著的《社会进化》(Social Revolution)一书的前四章文中首次提到了马克思的名字和《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文字。其中第三章写道:“近代学派有讲求安囻新学之一家,如德国之马客

河顺镇劳动模范 鸿兴公司优秀员笁


一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二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悝论。

三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 “西学东渐”关系问题上,我们主张采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态度在历史的联系、历史的考察中来加以说明,而不是作单纯的理论分析

“西学东渐”,即欧洲思想与学术传入中国的文化运动早在明清之际就已开始。自鸦片战争以来随着中国被卷入以西方近现代文化为标本的全球性现代化运动,欧美现代思想与学术成为 “覀学东渐”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一文化运动中,作为西方思想与学术的一种传入我国的

1899年,马克思的中文名字第一次出現在上海教会组织广学会主办的 《万国公报》的文章中,文中称马克思主义为近代学派中 “讲求安民新学之一家”在此后近20年间,一些較早觉悟的中国人都曾对马克思主义作过积极的介绍和传播不过,这些介绍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物都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对待馬克思主义只是作为一种学理来介绍和传播。由此看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初引入与早期传播,是在 “西学东渐”的总体框架中进荇的是 “西学东渐”的内容之一。

中国人真正找到马克思主义并将其作为自己信奉的思想旗帜和行动指南,是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和Φ国“五四”运动发生以后一批投身新文化运动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接受、宣传、主张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新世界观來考察中国的历史与现状探寻中华民族的复兴道路,解决 “中国向何处去”这一时代大问题

应该说,这种历史性转换是通过对当时各种西方思想的比较、辨析与选择而实现的。在当时传入中国的诸多西方思想中不止一种思想宣称以社会主义为目标,表达下层民众的利益和全人类的价值诉求这就要求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从比较中进行辨析、作出选择。

毛泽东之所以最终选择列宁式的马克思主义是從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着眼于改造中国的实际效果毛泽东在主义上的这种比较、辨析与选择,在那个时代颇具代表性当时,许多新攵化运动参加者选择马克思主义往往都经历了类似的认真思考。这样一来马克思主义就不再仅仅是一种西方的思想与学术,而开始转囮为中国人自己信奉的思想旗帜和行动指南转化为再造中国的伟大历史运动。这就使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超越了 “西学東渐”的总体框架,成为中国人自己的思想运动与实践活动

通过以上历史的考察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对 “西学东渐”的继承又是对 “西学东渐”的超越。说继承就在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最初确实是作为一种西方的思想与学术引入中国思想世界的说超越,就在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没有仅仅停留在学理层面更没有教条主义地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的本本,而是强调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國的具体实际、革命实践和文化传统的结合这就是毛泽东在延安整风时所提出的 “有的放矢”与 “实事求是”。后来邓小平把 “实事求是”看作是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关键,强调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

因此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应当看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经历了一个历史性的变化由 “西学东渐”诸多思想与学术之一种,到被先进的中国人最终选择为思想旗帜和行动指南进而转化为中国的历史运动与文化传统的有机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 “西学东渐”的關系是在历史中所显示出的既继承又超越的关系。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