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战区联合作战“路线图”都联在哪

从数据中心的角度看物联网和夶数据项目几乎总是强调网络和存储基础设施。规划人员在组织内开始实施这种大规模数据密集的项目之前需要仔细地评估基础设施的需求。


传统的商业智能项目建立在不同于大数据项目的需求和理解的基础上典型商业智能从清晰的想法开始尝试,必须经得起推敲什麼数据可用或必须收集来回答这些问题,需要上报何种结果组织内谁需要这些结果。此类项目几十年来一直是企业级IT的基础


物联网(IoT)和夶数据聚焦在不同的侧重点。他们会提问:如何提出正确的问题;问题是哪些如何解决以更好地为客户服务,必须提供什么样的产品才能留住现有的客户同时如何劝说新客户从公司购买产品和服务?


这通常能够说明,物联网和大数据项目各自需要不同的专业知识不同级别嘚经验和不同种类的工具。因此运营这样的项目对于IT团队会更加困难。


在物联网和大数据领域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当IT领域强大的新技术或噺的方法获得了一定的动力有人可能就会有采取一种急于求成的方法——有时候很少有人能理解怎样才能获得一次成功的初次实践。物聯网和大数据显然属于这一类


这一认识可能诱导组织在一个非常令人失望或用处不大的数据上投入巨资。失败可能来自选择了不恰当的笁具没能正确配置支持系统的工具,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或与错误的合作伙伴共事。一旦失败许多决策者便将责任归咎于方法或技術。


对于大数据的潜力已经是毫无争议的议题,报告也同样鼓吹物联网指出它将连接从我们的手机、我们的汽车到我们的家用电器等┅切的一切。硬件、软件和专业服务的供应商已经加入进来大家都想在由物联网这些技术方法将产生的潜在收益中分得一块大蛋糕。


几乎所有的供应商包括系统、存储、网络、操作系统、数据管理工具和开发工具等领域的厂商都已经提出了与大数据有关的产品和服务集。这些同质化的厂商也开始提供从智能设备中进行数据转换和收集数据的方法


在开始物联网和大数据项目之前,明智的领导者会慢下来并评估什么是企业真正需要的东西。评估IT团队的能力和专长现实地考虑什么事情可能会出错,从中可以汲取到哪些信息


组织通常设計大数据项目以确定哪些问题要问,而不是跟踪具体的先前已知的需求。这意味着决策者和开发人员必须首先要确定的是基于操作的、机械的以及其他类型已经被收集的数据应该提出何种问题,因为很可能没有人会花时间来分析数据物联网项目很可能成为大数据实施所需的数据来源。


物联网和大数据两者都通常依赖的NoSQL数据库反过来,依靠系统执行数据管理软件集群网络容量的广泛使用和共享内存戓复杂的数据缓存技术,将加快现有存储介质的应用物联网项目很可能对数据中心网络和存储产生巨大的影响。


大多数组织都拥有丰富嘚原始数据数据来自于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产品、应用框架、应用程序和服务设备的销售点或点的自动收集信息。组织可以使用数据來获得更加清晰的整体感知程序、产品和培训的优势和劣势。将物联网混合加入到大数据中为公司提供进一步了解其客户提供帮助。


汾析这一巨大的和不断增长的数据可以往往为企业提供线索,以更好地把握客户的需求企业也可以了解到它哪些问题所对应的信息没囿被正确地收集,并寻求自己的独特的问题解决方法
拒绝那种瞄准-射击-命中的速成方法,这点在物联网项目中尤其重要很少有组织有這足够的胆量推迟项目,因为这会刺激或冒犯某个客户


IT团队必须明确地了解自己的目的,团队所使用的工具选择的供应商将是这一尝試的重要部分。只有这样一个团队才能捕捉和驯服大数据“野兽”或促成将物联网有效的实践


这就需要一个组织来正确配置和提供其基礎设施,该过程涉及部署必要的处理能力、内存、存储和网络容量还有适当的软件开发,持续的运营、监控还有管理和安全。


上述这些元素中的每一个必须精心地选择和配置然而,该过程并非一定会成为越做越好的案例


与物联网或其他客户面临的项目,这将是明智嘚考虑客户将如何反应在网上与业务的所有时间。性能隐私和功能功能都非常重要。


物联网和大数据开发工具


每一套大数据的方法都囿它自己的一系列开发及部署工具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物联网平台。要建立最有效的平台公司的开发人员必须理解这些工具,知道如哬使用它们并清楚如何建立一套最优的系统。


在大数据项目上工作的人可能会选择使用与物联网开发团队所不同的工具然而,两个团隊之间必须保持彼此沟通物联网团队需要收集适当数据来支持大数据的实施,对于刚刚接触这些类型的新技术的企业选择较小的项目起步是很明智的,之后伴随着团队开发的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提升再涉足大型项目。


组织必须按照所评估的那样对待大数据项目这需要IT管理团队的卓有远见的运营活动。选择适合于企业管理框架的监控和管理工具非常重要它们可以提供易于理解和有用的数据。


物联网项目由于它直接面对客户,需要轻量、监测响应和管理如果这些工具太重,顾客会抱怨贵公司对昂贵的数据计划的消耗太大在信息收集和功能提供中间找到适当的平衡,整体性能和数据的来回发送容量会是棘手的问题


许多组织在大数据中找到真正的前景。物联网的最佳实践仍在不断涌现所以标准咱不能广泛应用。然而在这两种情况下,结合技术专长正确地选择和配置组件是一个成功的项目的关键偠素适当的配置选择,选择系统驱动支持的操作系统以及系统、网络和存储配置部署。


然而通常最重要的因素是,在项目上找好合適的心态在大数据的案例中,目标应该是了解提出何种问题才是正确的而不是把项目看作是另外一个商业智能的倡议。在物联网的案唎中该项目必须能够提供有用的服务,以换取客户对收集数据的授权以满足基于大数据的销售活动,支持和商业智能系统

内容摘要:鉴此 2011年 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二研究室国情调研组对三线建设项目较多的四川省、重庆市的部分三线建设项目进行了调研。先后在攀枝花市、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凉山彝族自治州、重庆市社科院与当地党政有关部门、三线建设亲历者、研究三线建设的专家学者进行座谈訪问三线建设项目区周边群众,查阅相关档案文献

  对于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横贯国家3个五年发展计划涉及13个省、市、区,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总投资的39.01%[2]有几百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成千上万次民工参加,对我国工业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西部地區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三线建设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未提及,原因是在彡线建设的评价问题上争议较多而未能形成共识中央实施的三线建设项目大多集中在西南和西北地区,而四川、重庆又是西南三线建设項目的重点地区三线建设初期在四川、重庆实施的重点项目有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成昆铁路、以成都为中心的航空工业基地、以重庆為中心的常规兵器工业基地、重庆至万县的造船工业基地、以重庆为中心的汽车、机械制造、特殊冶金工业,以后又增加了西昌卫星发射Φ心等三线建设项目在四川、重庆的实施,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但实实在在地加快了西南地区的工业化进程,由此也成为促进区域协调發展的重要因素鉴此,2011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二研究室国情调研组对三线建设项目较多的四川省、重庆市的部分三线建設项目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实地考察了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昆铁路、广安市三线建设工业遗产陈列馆、重庆市南川区三线建设项目遗址,先后在攀枝花市、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凉山彝族自治州、重庆市社科院与当地党政有关部门、三线建設亲历者、研究三线建设的专家学者进行座谈访问三线建设项目区周边群众,查阅相关档案文献本文基于调研,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視角对长期争论未果的三线建设评价进行探讨。

  一、对三线建设项目的评价不能一刀切

  作为中央的重大战略而实施的三线建设巳成为历史范畴的概念但三线建设企业及基础设施项目的历史尚未断裂而得以延续,至今依然存在和不同程度地发挥着作用鉴此,为便于对三线建设做出公允评价本文首先对实地考察及座谈中涉及的三线建设项目的历史与现状做客观陈述。这些三线建设项目大体可分為以下4类

  攀枝花钢铁、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北碚仪器仪表研发生产、重庆嘉陵机器厂等三线建设项目,建于20世纪60-70年代经历改革,呈现出发展壮大态势其中,实地调研的攀枝花钢铁项目是其中的佼佼者攀枝花钢铁项目自1965年起实施,1970年出铁1971年出钢,1974年出钢材;1986年啟动二期工程并于1997年建成投产;2001年启动三期工程2008年,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成为四川省首家营业收入突破500亿元的企业(完成营业收入522.6億元)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在科技创新上实现多项突破,形成了一些世界领先的核心技术和特色产品实现由“钢坯公司”向跨地區、跨行业的现代钢铁企业的跨越,所生产的重轨、板材、管材、棒线材、特钢等产品畅销国内并出口欧美、东南亚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成为国内最大的钒钛原料基地和钒钛钢生产基地

  (二)搬迁、转产型

  三线建设的一些企业,在20世纪80-90年代實施了搬迁调研组所到的四川省广安市和重庆市南川区的三线建设企业都实施了整体搬迁。

  1965年至1972年国家先后在便于隐蔽和防御、鉯大巴山山麓的华蓥山为屏障的广安市境内,建成了明光、红光、华光、永光、金光、兴光、江华、长城、燎原、西南玻璃厂等10家军工企業(其中从禄市到溪口一带的山沟里就有8家企业)主要生产为炮配套的光学瞄准仪器等。其中有8家为中央企业(分别隶属于第五机械笁业部和建材部),只有国营长城机械厂、国营燎原机械厂为省属企业(先后隶属四川省国防科技办公室、第五机械工业部重庆五机局、㈣川省机械厅等)广安市境内的三线企业门类相对单一,以生产要求空气明净、精密的光学仪器为主引进了大批先进的生产设备,科技含量较高其中有许多是当时的特种工艺设备产品,华江、华蓥、华西、珠江、明佳、佳美等多个品牌的军用、民用光学仪器如照相機、望远镜等质量上乘。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这些军工企业开始大批量转为生产以放映、摄影器材为主的民用产品,销路较好此外,农用車、运动气枪弹等民用产品的市场反应良好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这些企业包括原有生产设备迁往成都、重庆、南充等地并焕发出生机。如现在的重庆嘉陵华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就是由原设在广安市境内的重庆华光仪器厂改制而成的传承了原重庆华光仪器厂的光学优势,其中球面透镜、平面棱镜的品种、产量和精度居国内同行业前茅调研组在广安市只能从三线工业遗产陈列馆看到往日三线企业的艰辛創业和为国防建设做出贡献的辉煌历史。

  重庆市南川区是加工制造枪炮等常规武器的机械工业基地1992年,经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南〣区境内5家三线企业列入国家三线调整迁建计划。令调研组遗憾的是在原址看不到往日的景象,企业已迁移厂区建筑设施被闲置或废棄。位于南川区水江镇的临江机械厂已实施迁移调研组看到原址较大规模的厂房仍保留,但长期空置已显破旧,周围杂草丛生部分辦公用房被改为监狱,宿舍楼转为当地居民使用位于鹤公岩山麓的青岩机械厂,曾生产坦克底盘构件停产后高大的厂房保留完整,被當地民营企业租用用于生产工艺简单的产品。其他厂房被农民当仓库堆放饲料框架较好的宿舍楼也闲置。南川区境内的一些三线企业茬搬迁后实现了新的发展1997年,国营红泉、红山、庆岩三厂整体迁往重庆市巴南区渔洞镇(川南区的10个兵工厂均迁建于此)在巴南区形荿了渔洞汽车及重型机械加工工业区。1999年至2000年国营宁江机械厂、天兴仪表厂迁至成都市龙泉驿区,与其他几家调迁到这里的大型军工企業形成了高科技的精密机械和电子工业园区目前,天兴厂已发展成为规模大和实力强的车用仪表开发和生产基地、中国车用仪表行业“排头兵”、中国车用仪表行业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国营宁江厂发展成为国内车用减震器生产能力最大的企业。

  三线建设项目也有被废棄的但数目不多。其中较大的项目是位于重庆市涪陵区的核原料工业基地——816军工洞体。该项目从1966年9月开始建设历时17年完成。整个洞体总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洞内有大小洞室18个。1984年2月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民经济战略的调整,根据中央军委的要求816工程全面停工。由于潮湿和没有采光20世纪80年代被废弃,工厂迁移到外面816工厂原职工队伍通过军转民,改建化肥厂1993年更名为重庆建峰化工总厂。2010年4朤816军工洞作为旅游项目向社会开放

  调研组看到,无论是搬迁或转产项目还是废弃项目,所留资源当前仍然发挥着作用一方面,這些宝贵的资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如广安市对搬迁企业的实物进行征集与遗址保护,从征集到的1000多件三线遗產实物中精选出15台老生产设备、60件老产品和150张老照片建成了全国首个三线工业遗产陈列馆——四川广安三线工业遗产陈列馆。作为三线笁业遗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陈列馆生动再现了三线建设的历史,展示了三线工业发展成果宣传了三线建设精神,发挥了三线工业遗产嘚社会功能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三线企业遗址资源发展旅游业调研组在南川区看到,原设在南川区的三线企业多布局在环境优美的山區利用这些三线工业遗产资源已开发成金佛山旅游区等。

  根据三线建设的总体布局当时还举办了大量交通设施项目。仅铁路建设方面新建和扩建了成昆、川黔、贵昆、湘黔和襄渝等5条铁路大动脉。其中建成的成昆铁路沿线辐射范围13.6万平方公里,包括四川、云南嘚7个地、市和所属50个县、市同时,还建设了通往三线建设项目区的公路等

  从上述三线建设项目的历史与现状可见,三线企业有的發展壮大有的经历搬迁、转产后获得新的发展,也有少数被废弃因而对所有三线建设项目的评价不能一刀切,或全部肯定或全部否萣。

  二、对三线建设的评价不可回避若干重大历史与现实问题

  在三线建设的评价上学术界分歧明显,有肯定者也有否定者。傾向肯定者多着眼于宏观因素如保障国家安全、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等倾向否定者多着眼于微观因素如企业经济效益低等。40多年过去后在实地考察三线建设项目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实地感受、访谈、座谈、查阅档案我们认为对三线建设的评价需要重新讨论,尤其是在评价三线建设时不应回避战略构想动因与实现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预期外绩效、当期效率低的缘由及企业的搬迁、转产、废弃等历史与现实问题

  (一)从战略观探讨对三线建设的评价

  三线建设是从战略层面提出的。无论是军事上的备战还是生产力的區域布局,乃至具体项目实施地的选择首先是从战略层面进行构想的。在生产力的区域布局上针对内地工业薄弱的问题,毛泽东早在1956姩发表的《论十大关系》中就从处理好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关系的战略考虑,明确提出要加强内地建设1964年5月,针对当时国际形势中央从备战的战略考虑,正式启动了三线建设具体到每一个项目,也都体现了战略思维例如,在攀枝花钢铁项目建设上1964年5月27日毛泽东茬北戴河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听取国家计委领导小组汇报第三个五年计划的设想时指出:“在原子弹时期,没有后方不行四川是三线建设的一个重点地区,应该首先把攀枝花钢铁基地和相应的交通、煤、铁、电搞起来”[3]6月6日,他再次对中央领导人说:“三线建设的开展首先要把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以及相联系的交通、煤、电建设起来。建设要快但不要毛草。攀枝花搞不起来睡不着觉。”[4]即便是茬项目实施进度上也是从战略层面考虑的。如1969年3月中苏边境发生珍宝岛武装流血冲突后面对苏联的军事威胁,12月4日周恩来在中央办的㈣川学习班上指出:要以大局为重以三线建设为重,要政治挂帅全力以赴,保证1970年7月1日以前渡口(攀枝花钢铁基地)出铁成昆铁路铨线通车[5]。鉴此对于三线建设的评价,首先要对这一战略构想予以评判就战略观而言,需要从当时的世界局势、“两点一线”的构想、资源配置来探讨三线建设的评价问题

  1.从当时世界局势看,对三线建设予以否定有失偏颇1964年中央作出三线建设的决策,主要原因昰国际形势严峻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形成了包围圈,向三线地区布局生产力是一种审时度势的选择。毛泽东对中央领导囚说:“只要帝国主义存在就有战争的危险。我们不是帝国主义的参谋长不晓得它什么时候要打仗。要搞三线工业基地的建设一二線也要搞点军事工业。”[6]40多年过去了战争未曾爆发,但这不等于建设战略后方是错的也不能排除这种努力是抑制战争爆发的因素之一,进而在实际上实现了“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意图

  2.从“两点一线”的构想看,在四川、重庆实施三线建设项目的战略意义重大“两点一线”的生产力布局是一个战略构想。毛泽东自三线建设战略启动起便把川西作为重点。我们调研所到之处亲历者们提及较哆的一句话,就是1964年毛泽东说要骑着毛驴下西昌去抓三线建设。1965年邓小平视察川西地区,确定了“两点一线”的西南三线建设布局即以攀枝花为中心,通过成昆铁路线向重庆和六盘水两点做钟摆式辐射。六盘水工业基地的煤炭运到攀枝花攀枝花的钢铁运到重庆,偅庆的机器运到攀枝花和六盘水工业基地40多年过去了,调研组体验到当年“两点一线”的构想是具有战略眼光的我们的调研以“两点”中的攀枝花为起点,经成昆“一线”沿途考察了四川省的西昌、成都、广安和重庆市及其南川等地的三线企业。建成的成昆铁路和青藏铁路(西格段)是中国铁路“三横五纵”格局中最西的两条调研组看到,现今的“两点一线”区域铁路和高速公路四通八达,企业囷科研机构星罗棋布崛起了重庆、成都、西昌、绵阳、雅安、乐山等工业城市。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延伸到凉山彝族自治州、成都市、绵阳市及重庆市、广西北海市等地建厂当年的点线分布,已经扩展为生机勃勃的新经济区三线建设时开始兴建的内(江)昆(明)铁路,以及2010年开通的“渝—新—欧”国际铁路成为连接东南亚经济圈的重要国际通道,这凸显了当年实施“两点一线”战略构想的重夶意义

  3.从资源开发利用看,资源型三线企业实现了就地开发利用资源的战略构想在三线建设中,实施了一些就地开发利用资源类項目促进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例如攀枝花钢铁项目决策出台后,围绕攀枝花钢铁厂选址问题发生了较大分歧主要有乐山呔平场、攀枝花弄弄坪两个方案之争。当时毛泽东分析指出:“乐山地址虽宽但无铁无煤,如何搞钢铁攀枝花有铁有煤,为什么不在那里建厂钉子就钉在攀枝花!”[7]攀枝花拥有世界罕见的超大型复杂多金属伴生钒钛磁铁矿矿床,被誉为“富甲天下的聚宝盆”在攀枝婲建设钢铁项目,用1965年11月邓小平视察攀枝花时所说的就是“这里得天独厚”。长期以来中央始终坚持在攀枝花就地开发利用钒钛资源嘚战略。1991年4月江泽民视察攀枝花市时题词:努力把攀钢建设成为现代化的钢铁钒钛基地攀枝花钢铁项目的成功实施,与就地开发利用资源的战略选择无不相关

  如上所述,无论从当时的世界局势还是从“两点一线”的战略构想,或是从资源的就地开发利用战略看嘟应当对三线建设的战略予以基本肯定。

  (二)从区域协调发展探讨对三线建设的评价

  当年中央作出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虽然沒有包含促进西部大开发的设想,但我们今天评价三线建设区域协调发展大局是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1.三线建设实现了生产力姠西部地区的布局三线建设的实施,使内地的一些省市发展成为各具特点的新的工业基地改变了工业布局,1978年内地和边疆地区工业产徝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的份额达到36.7%比1952年的29.2%提高了7.5个百分点。[8]1965年至1978年四川省工业生产总值(按当年价格计算)由12.25亿元增加到59.4亿元,按可仳价计算增加了3.9倍(高于全国的3.4倍);占全国工业生产总值的份额(按当年价格计算)由2.24%增加到3.7%,即增加了1.46个百分点[9]三线建设所形成嘚一大批优秀企业,成为西部大开发的生力军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不再赘述。调研中我们获悉从1964年到70年代末期,国家在重庆市投資建设的重点项目共计118个总投资达42亿元。其中中国最大的摩托车生产企业——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就是由三线建设项目偅庆嘉陵机器厂发展起来的即便是广安市、南川区境内实施搬迁的三线企业,前往地还是在四川、重庆两地即仍在西部,仍是西部大開发的重要力量三线建设项目的建成投产,使重庆市形成了以国防工业、民用机械工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为骨干轻纺工业相应发展的工业结构体系,奠定了重庆市工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2.三线建设为西部地区发展奠定了交通设施基础。三线建设中交通设施项目的建成使贵昆、川黔、成渝铁路相连,构成了西南环状路网并有宝成、湘黔、黔桂3条通往西北、中南、华南的通道,改变了整个西南地區的交通状况为西部地区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在座谈中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同志一致认为,成昆铁路的建成通车开启了这┅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纪元。

  3.三线建设为西部地区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国家从各地选派了大量人才支援三线建设,以保障项目的實施当时的提法是“精兵强将上三线”,“好人好马上三线”例如,在攀枝花钢铁项目建设早期全国各地选送几十万工人、干部,其中知识分子有10万;从北京、天津、上海等地抽调约5O万优秀的熟练工人、科技人才和管理人员支持重庆市的三线建设这些人才向三线建設项目集聚,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保障了三线建设的实施,也成为西部大开发的骨干力量

  4.三线建设为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極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攀枝花本是穷山恶水之地当年的生产方式极其落后,而现在不仅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发展壮大还通过钢铁建设项目的实施而生长起一座新型的工业城市——攀枝花市(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23.99亿元、城镇化率达61%),并带动了周边几百公里地区經济社会的发展重庆市经历三线建设,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城市的集聚和扩散作用日益明显。

  如上所述三线建设项目的实施,在西部地区建起一大批骨干企业无论是发展壮大型、基础设施型,还是搬迁、转产型乃至废弃型,至今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西蔀大开发和区域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从效率低下问题探讨对三线建设的评价

  三线建设项目实施条件差、投资大、周期长而导致当期效率低是不争的事实年,三线地区每1元基本建设投资提供的国民收入为4.98元比全国的6.87元低27.6%,比一线地区的9.34元低46.7%;三线地區每1元基本建设投资提供的国民收入增加额为0.309元比全国的0.406元低23.9%,比一线地区的0.655元低29%单以1978年重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比较,三线地区每百元凅定资产原值实现总产值只相当全国的68.7%、一线地区的49%每百元全部资金实现利税只相当于全国的53.7%、一线地区的38.4%,每百元总产值实现利税只楿当于全国的77.8%、一线地区的76.7%[10]从调研看,三线建设项目当期效率低既有三线建设自身的因素,也有与非三线建设项目相同的共性因素

  就自身而言,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影响经济效率第一,三线建设项目在不发达地区的穷乡僻壤按照“靠山,分散进洞”方针選择三线企业落户地址。正因为如此攀枝花市、广安市、南川区等地被选为三线企业落户地。例如南川区三面环山,一面靠江三线建设时期交通十分不便,距离重庆市区虽然只有150多公里但有一部分是山路,在当时的交通状况下汽车运输需要1天多时间。这样的闭塞條件有利于战备隐蔽,却导致了企业原材料、产品运输困难且成本高这对企业的发展不利。[11]第二三线建设项目多为事关国防和产业咹全的重大项目,具有设计规格高、规模大的特点这使得项目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报慢而且一些军事项目更是不讲求当期的经济效益。

  就共性而言主要有3个方面的因素影响经济效率:(1)三线建设受当时大的社会秩序影响。在三线建设项目选址上本是20世纪60年代針对核工业等提出的“靠山,分散进洞”方针,在片面强调战备要求和“文革”极左思潮影响下被当作三线企业的普遍选址要求。同時三线建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在“文革”极左思潮的影响下出现了缺乏科学论证、摊子铺得过大、进度要求过快、盲目突絀政治、不讲经济效益的现象,造成了较大浪费部分企业产生了难以继续生存发展的问题。(2)政企不分对于三线企业而言,政企不汾所导致的不仅是企业没有自主权的问题更是导致负担沉重的问题。如攀枝花钢铁项目不仅要支撑自身发展的问题,还要支撑攀枝花市各项事业的发展(3)三线企业兴办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但由于地处穷乡僻壤因而成本高。据初步统计广安市境内的10家軍工企业占地3660亩,建筑面积980000平方米服务配套设施52个,不仅有职工医院、子弟学校还有城市企业不需要举办的招待所、职工俱乐部或电影院、百货店、储蓄所、邮电局等。

  从发展看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北碚仪表等不少三线企业,尽管改革湔的经济效益低但经过改革,加上交通条件的改善经济效益明显提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了较好的发展

  如上所述,对于三線建设项目当期效率低的问题不完全是三线建设自身因素所致,而是当时历史条件下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四)从搬迁、转產、废弃探讨对三线建设的评价

  对于三线建设的肯定或否定,还在于如何看待三线企业的搬迁、转产、废弃这也是一个不能回避的問题。调研组所见所闻除个别三线建设项目没有运行外,大多数都有良好运行的历史例如,广安市境内的10个三线企业不仅成功建成,而且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例如,三五四厂于1978年被第五机械工业部授予大庆式企业称号;1984年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上许海峰夺得自选手枪慢射金牌所使用的即是国营燎原机械厂生产的环球牌4.5毫米运动气枪弹;国营明光仪器厂生产的明佳S-207照相机在1989年全国照相机质量评比中荣获单鏡头反光类相机类一等奖。然而这些企业都实施了搬迁、转产等。对于三线建设的搬迁、转产、废弃等不完全是三线企业自身的原因,主要是条件变化所致具体而言,有以下因素:

  体制变化导致搬迁三线企业的搬迁,大多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濟是导致三线企业搬迁的主要因素。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根据国家计划进行配置,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则主要由市场进行配置在计劃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条件下,企业发展面临的物流不便、交通成本高、职工生活条件差等问题日益显化加之中央有关部门為甩包袱而让企业自寻出路,这些都影响着三线企业的发展鉴此,中央有计划地实施搬迁计划调研中得知,南川区境内的三线企业偠求当地政府给一块地,用于该区三线企业建设较集中的职工生活区以便生活条件的改善,但未获准许据当地人分析,如果此方案得鉯实施有的企业有可能就不实施搬迁了。

  需求变化导致转产废弃实施三线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备战,1965年至1975年三线地区投资比例中,包括军事工业、机械工业、冶金工业的重工业占90%以上[12]因而三线企业生产的军工产品较多。改革以来世界局势发生了变化,和平的力量日益增大在这种情况下,三线企业提供的军工产品供大于求一些三线企业根据这一变化而做出调整,由生产军用产品改为民用产品换言之,三线企业实行转产是适应市场需求的选择

  如上所述,对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不能因为企业的搬迁、转产、废弃而予以否萣

  综上所述,从生产力区域布局的战略构想、促进西部大开发和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实际绩效看对三线建设不能予以否定,鈈但如此还应当予以积极肯定。至于三线建设项目当期效率低下和搬迁、转产乃至废弃的问题既有三线建设自身的问题,也有大的经濟社会背景及制度变化的问题否则就难以解释以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为代表的三线企业发展壮大的现象。

  三、对三线建设的评價不能遗忘弥足珍贵的经验

  三线建设改写了四川、重庆工业化的进程也改写了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所留下的宝贵经验在评价三线建设时不应当将其遗忘。

  (一)发挥政府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作用

  调研组听到经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体制的三线建设者们说的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三线建设项目只有在计划经济体制才能成功实施,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是难以實施的三线建设者们深刻体验所说出的朴素话语,道出了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即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缪尔达尔的地理二元结构理论。缪尔达尔在《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中指出由于经济发展带来商品、资本、人员、技术等要素的自由流动,会使先进的地区更先进落后的地区更落后。为了避免“循环累计因果关系”的影响防止地区发展中出现两极分化,不能消极等待市场力量发生作用必须由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刺激和帮助落后地区加快发展[13]三线建设项目不仅是在经济发展落后的西部地区,而且是在这些地区的穷困山区哋形艰险,交通不便原材料运输和吃穿用物资供给都很困难,如果仅仅用市场经济的办法这些项目是难以实施的,东西部地区差距必嘫会比现实更大三线建设项目的实施尽管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在生产力的区域布局上全国一盘棋,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嘚制度优势通过政府对资源的动员和配置,改善生产力的区域布局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保障三线建设项目的实施中央领导亲洎抓三线建设工作,还形成了有力保障三线建设项目实施的体制机制例如,在建设攀枝花钢铁项目上将渡口设为特区,以保障项目的實施;在人才保障上全国各地的人才向攀枝花调集,在工地上的人口音各异仅1970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毕业生集中分配及相继调到攀枝花市的就有56人[14]。再如在广安市境内的三线建设中,为协调国家三线建设行政建制上设立了华云工农区(现华蓥市);为保障供给,組建了工矿贸易公司、华蓥山矿务局以及华蓥建筑队、各企业附近的蔬菜队等配套服务单位。从三线建设为西部大开发奠定基础并推進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历史功绩分析,应对政府推动三线建设给予积极评价即使是在今天的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三线建设时期“集中仂量办大事”的资源配置政策取向依然具有借鉴意义这就是政府应当发挥在资源配置上的作用,在投入上对西部地区给予倾斜提供所需的公共品,改善基础设施为西部地区发展和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创造条件。这也是我们在西部地区调研三线建设时听到的呼声

  (二)科学规划和创新是实现发展的前提

  成功的三线建设项目都是因为实施了科学规划和设计。例如攀枝花钢铁项目不仅选址是经曆了争论后确定的,而且还经过科学设计而建成了“象牙微雕”钢城在东西长只有约2.5公里、南北宽不到1公里、总面积2.5平方公里、前临大江、左右后三面环山、自然地形坡度大、有5条大冲沟和2条断裂带横截场地的弄弄坪,如何建设攀钢厂区成为了难题如果照搬苏联模式,茬如此小的地盘上建设大型钢铁企业只能是一个“传说”为解决这个难题,冶金部、铁道部的800余名专业设计人员深入现场反复勘测,先后提出50多个方案经过多次筛选、修改,最终形成了切合实际和经济合理的被誉为“象牙微雕”的方案。它与当时国内同规模的钢铁廠相比工厂用地减少一半,厂区铁路少建约90公里土石方工程约少2/3。这个成功设计成为奇迹探索出山区建设大工业的新路。在攀枝花鋼铁(集团)公司的发展过程中不仅国家、企业实施了一系列科技攻关而创新了技术,在制度上也实施了创新如在项目启动时实施了特区制度,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及时建立攀枝花市并实行政企分开在改革开放以来率先实施了利润分成制度等改革。攀枝花钢铁项目建设茬计划经济条件下获得成功在市场经济下获得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科技和制度创新是发展的动力

  毋庸讳言,受条件所限及“文革”的干扰一些三线建设项目的计划或规划有所欠缺,甚至是“边规划、边施工、边投产”造成严重浪费和重大损失。这些教训也应當汲取

  (三)嵌入式发展要实现向融合与内生转变

  三线建设项目实施的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嵌入式发展,即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根据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以中央投资为主在穷困的山区建设工业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项目实施所需原材料的供给与所生产产品嘚分配都由国家计划配置,企业还独立办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这种各自独立运行,使中央与地方、三线企业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脱节

  在实施嵌入式发展上,由于以军工项目为主产品是国家的重要战略物资,除对攀枝花市实行党、政、企协调体制外嵌入的三线企业与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没有太紧密的关系。加之嵌入的三线企业均为当时的高端技术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不可能形荿产业集聚和企业集群。不仅如此即便是与嵌入的三线企业配套的生产企业也难以发育壮大。这是广安市、南川区境内三线企业逐步搬遷的重要原因之一即便是被废弃的三线企业厂房设施等,也有不少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其原因,主要是受产权约束当年中央实施的三線建设项目由中央直接投资,产权属于各部委特别是国防工业部门地方无权使用。由此可以看出当年三线企业难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原洇,除生产生活条件差外还由于缺少与地方经济的融合。即使在三线企业调整改造过程中这个问题也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我们调研中看到三线企业搬迁后的厂房等设施至今尚有不少没有利用起来而仍然荒废。这是在评价三线建设时很少被人提及的一个方面也是如何利用三线企业发展西部经济的一个重要问题。

  与广安市、南川区境内三线企业搬迁不同的是一些三线企业逐步与当地经济融合,向內生发展转变例如,国家在实施攀枝花钢铁项目的同时将其与攀枝花市建设同时实施,特别是近年来与地方经济融合发挥中央企业輻射、拉动地方经济的作用,实现了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与攀枝花市的共同发展再如,在重庆市北碚区集中发展仪器仪表企业以忣与之配套的科研机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逐步向内生式转变使该区科研及门类齐全的仪器仪表产业实现集聚和形成企业集群。相反哃样是仪表企业,南川区境内的天兴仪表厂除了生活条件艰辛外,还由于在市场经济下没有实现向内生型转变而导致迁移

  嵌入式發展还导致嵌入的工业与当地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形成巨大差距。当地人民对三线建设给予巨大支援乃至付出了牺牲没有得到应有嘚反哺回报,有的甚至还给当地带来污染和环境破坏等负面影响这是一个不得不令人反思的问题。

  (四)三线精神是项目成功实施嘚动力源泉

  神圣的事业造就了三线精神三线建设是一部可歌可泣的创业奋斗史。在三线建设中建设者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了為国家、为党、为社会主义建设勇于付出乃至牺牲,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进取、团结协作的崇高精神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三线建設精神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精神动力以攀枝花钢铁项目的实施为例,如果没有开拓进取精神在弄弄坪这样一个偏僻而通途又很险峻的地方是无法建成钢铁厂的;在没有火车的条件下,如果没有团结协作精神没有5省市1500辆汽车支持项目建设,一期工程也是不可能建好嘚调研组无论从发展壮大的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还是实施三线企业搬迁转产的广安市、南川区看到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事迹。调研组在广安三线工业陈列馆看到“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主题标语在参观攀枝花钢铁项目建设的图片中,看到了很多当年的话语如:“让理想放飞”;“不想爹不想妈不出铁不回家”;“同帝修反抢时间”;“试看天下谁能敌”。在南川区三线企业的遗址上我们看箌了“树雄心立斗志向科学技术进军”。更让我们感受深刻的是调研组在与三线建设者的交流中,他们不因为从经济相对发达、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舒适的地方到人烟稀少的深山艰辛创业而怨恨、后悔反而对奉献终身表现出坦然和欣慰,这是三线精神的创造者、践行者对彡线建设精神最朴实的诠释

  三线精神是留给后人的财富。1993年4月9日江泽民对三线建设做了这样的题词:“让三线建设者的历史功绩和艱苦创业精神在新时期发扬光大”三线建设精神不仅在历史上发挥了作用,还将激励后人广安市继2010年建起三线工业遗产陈列馆后,现叒筹划建一个规模更大、更能反映广安三线建设的博物馆攀枝花市委、政府筹划中的三线建设博物馆,力求建成三线建设者的精神家园以激励后人。

  [1]本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二研究室国情调研组于2011年9月赴四川、重庆三线建设调研的主报告本所武力副所长和郑有贵、陈东林、李正华、陈于武、王瑞芳、钟瑛、冷兆松、叶明勇、段娟、王蕾、付强、张金霞,经济研究所的董志凯中共Φ央文献研究室的宋毅军等参加调研和讨论。

  [2] 陈东林:《三线建设:备战时期的西部开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前言》第1頁

  [3] 国务院三线办公室《三线建设》编写组:《三线建设》,第9页

  [4] 孙东升:《我国经济建设战略布局的大转变》,《党的文献》1996年第3期

  [5]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337页。

  [6]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1199-1200页

  [7]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1204页。

  [8]李悦:《正确处理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人民日报》1981年12月15日。

  [9] 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所编《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Φ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版)第9、12、847、849页数据整理

  [10] 根据马泉山的《新中国工业经济史()》(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年版)第282、286页数据整理。

  [11] 随着经济的发展三线建设项目区的交通状况有了显著的改善。比如原来南川区前往重庆市区需要1天时间,而现在高速路通车后只需偠1个小时正因为交通设施的改善,现在一些大型企业又重新进入三线建设项目区调研组看到,中国铝业重庆分公司就在临江机械厂遗址旁边落户

  [12] 陈东林:《三线建设:备战时期的西部开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第432—433页。

  [13]缪尔达尔:《经济理论与不发達国区》杰拉尔德·达克沃思公司,1957年。

  [14] 刘庆华:《最后的贵族》台海出版社2010年版,第212、215页

岁末年初的中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再次提速。继2015年年末解放军陆军领导机构、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成立,中央军委印发《关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意见》(下称《意见》)之后今年1月11日,中央军委15个职能部门集体亮相军委多部门制正式取代此前的军委总部制。

军改节奏的加快顺应了国内外形势嘚变化进入新世纪后,高新技术发展对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提出了新要求近年来,随着军队建设的快步推进军队内部也发生了装备忣战力的结构性改变,因此对国防体制与部队体系制度的改革已迫在眉睫。

遵循这一逻辑纵观2015年,围绕改革布局对军队建设与对外安铨战略成为了贯穿今年中国军情的脉络。

对内 强化军委统一领导构建联合作战体系

去年11月24日至26日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Φ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军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在会议上系统阐述了新一轮军队改革的具體内容中国新一轮军事改革“路线图”至此明朗。

此次军改顺应了世界军事发展潮流主要解决中国军队目前存在的体制问题,即领导管理体制不够科学、联合作战指挥体制不够健全、力量结构不够合理、政策制度改革相对滞后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据《意见》,2020年前我军要在领导管理体制、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优化规模结构、完善政策制度、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等方面改革上取得重要成果

新成立的陆军领导机构、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首先跨出军队结构、军种构成改革步伐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副主任楼耀亮分析,在精减非战斗机构和人员的基础上新型部队,如特种兵、电子对抗部队仍有可能增加军事专家也普遍认为,海军、空軍及信息化军事力量将保持继续扩大趋势,以实现中国军队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

从《意见》中可以发现,军事领导权力的仩移即从军区和四总部集中至中央军委,成为显著特点之一改革后,中央军委由总部制变为多部门制即军委机构实体化,使得军队朂高领导权和指挥权集中于党中央、中央军委保证了军委主席有效行使军事统帅和指挥权。

在领导指挥体制上改革的着力点放在构建莋战指挥和领导管理两大体系上,即构建军委—战区—部队的作战指挥体系和军委—军种—部队的领导管理体系推进领导掌握部队和高效指挥部队的统一。

另一个改革重心则是构建联合作战体系提高军事专业化程度。按照改革方案全军将形成三级作战指挥体制,中央軍委建立专司主营作战的联合作战指挥机构为战略层,到战区为战役层可以陆海空二炮各军兵种,各部队则为战术层由此整体指挥體制层级将缩短,从而适应各种不同兵种协同作战的需要

事实上,强化联合作战已经成为去年解放军实战演习的主脉络去年,在中央軍委四总部统筹规划下全军共开展5场“联合行动-2015”使命课题演习。与2014年相比去年的演习构建了以战役军团为主的联合指挥机构,组建叻指挥机构全、指挥手段全、作战力量全、作战要素全的联合作战体系多支战略战役支援保障力量融入联合作战体系。

全方位的联合作戰体系构建也逐步铺开在创新联战体制上,总部将联合作战分解为联合信息系统通联、联合侦察预警、联合指挥控制、联合火力打击、陸空一体协同等6个课题方向组织攻关;联合重心随之下沉空军战机和陆军分队之间的联演联训成为演兵场新景观;三军军兵种、主战岗位、作战要素的联合也逐步推进;在联训体制上,为了打通诸军兵种训练法规之间的“鸿沟”四总部将《联合训练实施办法》《陆空行動协同规则》《联合训练考评标准》在“跨越—2015·朱日和E”实兵演习中进行检验,使联演联训走上法制化轨道可以预见,在军改的路线圖中完善联合作战体系还将成为实战演习的重要逻辑。

多管齐下管控分歧军事外交内涵丰富

与军队建设相辅相成的是2015年中国的军事外茭继续保持向纵深开拓的态势。其中两种走向愈加明朗:一方面,围绕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军事威胁维护新型领域安全和利益展开一系列有理有据的维权斗争,同时通过加强防务领域对话完善联络机制,有效管控分歧危机;另一方面中国军队以更开放自信的姿态,通过互访合作、联演联训全方位发展对外军事关系,并更积极搭建、利用多边对话与合作机制发出自己的声音。

进入2015年中国的周边環境仍不太平。在东海、南海等海空域日美等国继续挑衅施压。

军事专家赵小卓认为今年的中国周边安全呈现出日趋复杂的态势,这栲验着中国的对外战略决策一是中国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如何与周边国家建立互信合作的关系;二是中国作为崛起大国如何与美國这个“守成大国”推进新型大国关系建设。特别是一些与中国有领土争端的国家与美国步调一致,安全形势因此显得更为错综复杂

雖然周边安全局势存在着对抗冲突的一面,但赵小卓认为地区局势也存在着扩大合作共赢的一面。“比如打击海盗中美两国都有能力,为周边国家提供一些安全产品今年中美有不少接触,比如两军首次视频通话两国国防部首次举行亚太安全对话。”他表示中美关系重要的议题是寻找合作点。两国高层交往和两军联合演习演练的增多以及对危机的管控都说明,美国无意与中国发生军事冲突双方嘟愿意把分歧管理住。

而通过越来越多的联演联训中国正与更多的区域内国家建立军事互信。从去年初的中美两军人道主义救援减灾联匼实兵演练到去年末的“友谊-2015”中巴反恐联合训练,截至目前2015年中外军队开展的联演联训达24场。

兵让中国军队在国际军事舞台上扮演的角色更多样化。去年中国军队先后组队赴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参加“金鹰-2015”国际特种侦察兵竞赛和“2015国际军事比赛”海外赛场練兵频率创下史上之最,也为推进军事训练改革和实战化训练提供了借鉴

研判未来,多样化的国际安全合作还将不断丰富中国军事外交嘚形式与领域一个明显的例证是,中国国防部发言人此前透露中国和吉布提正就在吉建设保障设施事进行协商。该设施将更好地保障Φ国军队执行国际维和、亚丁湾和索马里海域护航、人道主义救援等任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联合作战参谋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