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马谡多久出山的百出是不是太bug了

您当前的位置:
> 马谡是不是真的必须得死?是用人失误还是另有隐情?
好康分享给你
总文章数:120418总点阅数:6996525当月点阅:2045219
数据正在载入中…
数据正在载入中…
马谡是不是真的必须得死?是用人失误还是另有隐情?
数据正在载入中…
(谈的是历史,说的是人心,《评三国》系列第九回,说一个不一样的三国!)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家喻户晓。易中天在《品三国》第三十九集“痛失臂膀”里面特为此讲了一集。本文不是要在这里复述一遍易中天的讲稿,而是要要讨论一个问题:诸葛亮该不该杀马谡?马谡是不是真的该死?先了解一下街亭战争的大概经过:刘禅登基的第六年,诸葛亮扬言由斜谷道取郿,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诸葛亮自己率诸军攻祁山,魏明帝命张郃抵抗诸葛亮,诸葛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郃战于街亭。马谡违反了诸葛亮的命令,举动失措,被张郃打败。诸葛亮回到汉中之后,杀了马谡以谢众。-----------------------------------------------除了杀马谡之外,这次事件如何处理其他参与的人呢?先说王平:加拜参军,统五部兼当营事,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详见《三国志·王平传》)再说赵云:由镇东将军贬为镇军将军。(详见《三国志·赵云传》)最后说诸葛亮自己:自贬三等,为右将军,行丞相事,所总统如前。(详见《三国志·诸葛亮传》)我们总结一下这次事情的处理结果:杀了马谡,贬了赵云,奖了王平,自贬自己。-----------------------------------------------对于这次事件的处理结果,我们不妄加评论对错,但有几个疑问是值得人讨论:第一个疑问:赵云和邓芝本来就是疑军,是诸葛亮用来吸引曹魏大部队的鱼饵。那么,作为疑军,肯定是兵少,失败是在所难免的,为什么要贬赵云呢?而且根据记载,赵云的表现也是可以的。“云、芝兵弱敌强,失利於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至大败。”(见《三国志·赵云传》)。-----------------------------------------------第二个疑问:王平在这次事件中有什么表现,值得如此褒扬?我们来看一下王平在这次事件中的功绩:“谡舍水上山,举措烦扰,平连规谏谡,谡不能用,大败於街亭。众尽星散,惟平所领千人,鸣鼓自持,魏将张郃疑其伏兵,不往偪也。於是平徐徐收合诸营遗迸,率将士而还。”(详见《三国志·王平传》)。这次事件王平有两个功劳,第一个规谏马谡,但马谡没用;第二个设疑兵鸣鼓自持,使张郃不敢进,然后率将士而还。根据这个功劳,我们不禁会问一个问题:难道蜀国将领只要不打败仗全身而退就可以封侯了吗?-----------------------------------------------第三个疑问:诸葛亮用了马谡失败之后,虽然自贬三等,但依然行丞相事,所总统如前,那自贬与不自贬有什么区别呢?-----------------------------------------------问完这三个疑问,我们再来重点谈一谈马谡的问题。第一个问题:马谡是自告奋勇立了军令状要去守街亭,还是别有缘由?第二个问题:马谡是不是一定要听从王平的建议?第三个问题:马谡是不是一定要听诸葛亮的事先安排?第四个问题:打了败仗是不是一定要杀之才能服众?第五个问题:杀了马谡对蜀汉意味着什么?会造成什么影响?先说第一个问题,如果马谡立了军令状自告奋勇去的,那么就没有什么讨论价值,大丈夫既然敢做就要敢当,但问题是马谡是自告奋勇去的吗?我们先来看一段记载:建兴六年,亮出军向祁山,时有宿将魏延、吴壹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而亮违众拔谡,统大众在前,与魏将张郃战于街亭,为郃所破,士卒离散。(详见《三国志·马良传》)由此记载可知,当时蜀军当中有魏延、吴壹等名将,大家都觉得他们是最适合当先锋的,但是诸葛亮不听众劝坚持提拔马谡作为先锋。这里又有个疑问了,为什么街亭那么重要却要派毫无领兵经验的马谡去守?这不是在拿蜀国的前途在开玩笑么?是因为马谡和自己关系好一点才重点培养?还是觉得马谡军事才能比魏延、吴壹好一点?史书并无记载,我们也不敢胡猜。-----------------------------------------------第二个问题,马谡作为军队领导一定要听从王平的建议吗?如果是,那直接任命王平为先锋多好?一把手有自己的主张,有自己的主见,这不很正常吗?既然诸葛亮委任马谡为先锋将军,那先锋部队的决策当然应该由马谡来定夺。如果一个公司任命一个人去当分公司经理,难道还要他都听从分公司副经理的话吗?-----------------------------------------------第三个问题,马谡一定要听从诸葛亮的安排吗?行军打仗,瞬息万变,有时候,将在外,君命都有所不受,这个道理嘴上不说,心里都是清楚的。另外,既然诸葛亮强行提拔了马谡,就应该对马谡有深入的了解与信任,也应该相信马谡的才能。马谡先占领高地,以逸待劳,等敌军一到,居高临下冲锋,那是占尽优势的。但有一点马谡没想到的是曹兵居然来了那么多,把山都围了,而且张郃久经沙场,也是知名战将,肯定也是熟读兵书,他知道冲锋肯定吃亏,就切断了蜀军的水源,坚壁营垒,击退了马谡的数次冲锋。这个时候,马谡占领的争地就变成了死地。分析马谡的战术,我们大概能猜出,马谡的用意是想击溃曹军,诸葛亮的目标是守住街亭。所以我们也能分析出马谡为什么不听诸葛亮的安排,那是因为这是他第一次为将,他要一战成名,他要证明:他马谡不仅仅是个谋士,也是可以带兵的将领。以此来回敬诸葛亮对他的提拔之恩。可惜了,对手张郃也不是吃素的。-----------------------------------------------第四个问题,打了败仗就要杀头吗?杀头才能服众吗?我们来看看诸葛亮为马谡这事情和蒋琬的一段对话:蒋琬后诣汉中,谓亮曰:"昔楚杀得臣,然后文公喜可知也。天下未定而戮智计之士,岂不惜乎!"亮流涕曰:"孙武所以能制胜於天下者,用法明也。是以杨干乱法,魏绛戮其仆。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复废法,何用讨贼邪!"(详见《三国志·马良传》裴松之注《襄阳记》)蒋琬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说春秋时楚国大将成得臣,带兵同晋文公作战失败,楚成王逼他自杀,晋文公听到这个消息极为高兴。那简直就是在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啊。如今天下未定,而杀智谋之士,太可惜了!诸葛亮怎么回应呢?诸葛亮的意思是孙子之所以制胜天下,用法严明。当初晋悼公的弟弟杨干触犯了法令,军法官魏绛就杀了杨干的仆人。现在处于动乱的年代,如果法令不严明,拿什么去讨贼呢?(但是魏绛再严明也只是杀了杨干的仆人,如今诸葛亮要取的是马谡本人的性命,如何能比?)这里又有疑问,诸葛亮的意思是马谡违反了军令,所以为了严明军纪,才杀了马谡。那么马谡违反了什么军纪呢?只有一点,没有听从诸葛亮的指示办事,导致街亭大败。那么反过来我们要问另一个问题,如果马谡听从了诸葛亮的指示导致街亭大败,那是不是就没事了呢?或者说,是不是听从了诸葛亮的指示,面对魏国名将张郃的大兵压境,街亭就能守得住呢?另外,还有个问题,既然是严明军纪,肯定是杀给别人看的,那么诸葛亮是不是在告诉别人一个信息:以后所有人都必须得无条件服从命令,否则就是死罪,连马谡和他关系这么好都不例外。如果是这样,那是不是侧面说明了当时很多人是不服诸葛亮的调遣的呢?-----------------------------------------------最后一个问题,杀马谡对蜀汉有什么影响?诸葛亮说杀马谡是为了服众,但是根据记载,事实却正好相反,马谡之死十万之众为之垂涕。如果真如诸葛亮所说,那应该是大家欢欣鼓舞才对啊?为什么十万之众还要为之垂涕呢?所以这又是一个很大疑点。那么杀了马谡,对蜀汉有什么影响呢?至少有以下几点:第一,诸葛亮在军中树立起了绝对的威信;第二,所有武将都谨小慎微,完全听从诸葛亮的指示办事,听话最重要;第三,所有武将都不用自己动脑子了,领导咋说就咋干;第四,所有事情都请示诸葛亮批示,要不然一不小心就触犯了军法;第五,没人敢投靠到蜀汉阵营了,谁愿意去那里当一个不能有自己思想的木偶?第六,诸葛亮活活累死,军中将领几乎都成了软脚虾,唯一一个有点想法的魏延死后,蜀汉几无大将,只剩下一个姜维,还是从魏国投降过来的。-----------------------------------------------看到这里,诸位读者认为,马谡真的该死吗?诸葛亮真的有必要挥泪斩马谡,痛失臂膀吗?军法真的要用蜀汉本就寥寥无几的青年才俊的死为代价来严明吗?如果打一场败仗就杀一个将军,那得多少大将才够杀的?如果青年才俊连一次失败的机会都不给,那么他们还怎么在实战中成长?他们不成长事业如何接续?一代人再怎么雄韬伟略、足智多谋也只能做一代人的事情,你不可能把子孙后代的事情全干完了,让他们什么也不用干吧?如果一场战役的失败,一边跟老板说责任在于自己授任无方,一边又要杀直接当事人,那么以后谁还愿意跟着你这领导混呢?培养人才应该让他们实战中逐步积累,先易后难,像马谡这样,一出场就担任如此重要的责任,这到底是在培养人,还是在毁灭人呢?如果非得拿军纪来说事的话,那么张飞、关羽都不知道该死多少回了吧?-----------------------------------------------(对于马谡,争议较大,欢迎不同观点评论,欢迎吐槽,拍砖!但请尽量不要人身攻击!)
来源:徐德福
数据正载入中…
重要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由会员即时发表,本站对所有文章的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所有文章内容只代表发文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用户不应信赖内容,并应自行判断内容之真实性。发文者拥有在秀客网发布的文章。 由于本站是受到「即时发表」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即时文章,如有不适当或对于文章出处有疑虑,请联系我们告知,我们将在最短时间内进行撤除。本站有权删除任何留言及拒绝任何人士发文,同时亦有不删除文章的权利。切勿撰写粗言秽语、诽谤、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击的言论,敬请自律。本网站保留一切法律权利。
COPYRIGHT (C)
秀客网 ALL RIGHTS RESERVED (C)版权所有你正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将不能正常浏览和使用知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