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参公单位工勤编转岗了,没有转岗证明能登记么

2012年10月19日有媒体爆料了浙江一事业单位有编制人员年薪超60万,而合同工仅4万,从而引发网友对编制内与编制外待遇差别的激烈讨论。

当前,事业单位改革已进入了深水区。首先我们需要知道,最近事业单位改革主要面向的是高校和公立医院,将打破高校和公立医院的铁饭碗,但是大家需要明确,取消高校和公立医院编制后,合同工的工资待遇也不会马上飙升,但是将会逐步缩短编外人员和编内人员的待遇差别。

那么,编制内人员和编外人员的薪酬有何区别?编制真的那么重要吗?

编内:极其稳定的一种,享受单位较多福利,基本上不犯大错误,不会被开除。 而且一般该单位是无权开除的,必须通过上级单位才能决定。工资由当地人事劳动局核算。单位是无法决定其的工资的。

事业编可分为全额事业编、差额事业编和自收自支事业编三种,全额编又叫全额财政拨款事业编,参照公务员管理,基本待遇与公务员一致,多为一些公益性事业单位和部分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如城管、学校、农技站等。差额事业编,由财政进行差额拨款,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挂钩,如医院和部分景点等。自收自支事业编制,实际上与企业差不多,待遇和经营状况息息相关,多为一些服务型事业单位,如宾馆、培训中心、设计室等。

编外:其实分长期和短期的。一般待遇都不如正式编制,而且相差较大,福利也没正式编制的好。该单位领导一般可以直接解除与其的合同。工资基本是由该单位向上级汇报后决定,一般都较低。当然也有例外,例如一些省份招聘的聘任制公务员,年薪最高可以达到40万,当然聘任制公务员的要求比较高,实行的省份较少。

事业单位的工资一般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三部分组成。

基本工资分为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岗位工资体现工作人员所聘岗位的职责和要求。分为专业技术岗位(设13个等级)、管理岗位(设10个等级)和工勤技能岗位(设5个等级),每个岗位等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薪级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资历。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设置65个薪级,工人设置40个薪级,每个薪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

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实绩和贡献。国家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进行总量调控和政策指导。事业单位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按照规范的程序和要求,自主分配。

津贴补贴分为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和特殊岗位津贴补贴。其中,艰苦边远地区津贴主要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差异,对在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生活的工作人员给予适当的补助。特殊岗位津贴补贴是对在苦、脏、累、险及其它特殊岗位工作的人员实行特殊岗位津贴补贴,国家统一制订特殊岗位津贴的项目、标准和实施范围。

编制内人员的工资是由当地的财政部门拨款,而编制外人员的工资却是由用人单位自行支付。

编外聘用人员的工资及各种福利待遇,可以根据聘用单位同等条件编内人员的标准执行,也可由双方议定,但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其档案工资由人事代理部门按国家规定的标准核定,聘期内由聘用单位按国家政策规定为期办理养老保险等手续。

从待遇上看,理论上说,工资标准或福利标准都执行不同的规定。这点在退休后的待遇就会更明显。这种差别不仅仅体现在工资上,更体现在福利上,在编内和编外部分福利是国家法律明确规定必须购买的如各种保险,然而大多数具体的福利却由单位根据自身财力情况进行具体操作,如过节费、过节礼物,年终奖金等。在后一种待遇上,编内人员和编外人员的差距非常大,从几倍甚至十几倍不等。

晋升对于编外人员来说基本上没有可能,所以两者基本上就没有对比性,下面,小编整理一些网友对于有编和无编的区别:

提到事业单位改革,今年炒的火热的是高校和公立医院取消编制。取消编制后,高校和公立医院医护人员将不再有特殊编制,成为货真价实的社会“劳动者”!关于高校、公立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的说法并非近期才出现,早在2015年5月,北京的《意见》中就有明确提到。2017年北京也已经开始实施,对现有高校、公立医院逐步创造条件,取消编制,但保留其事业单位性质,进一步释放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活力。

从去年开始,根据事业单位改革分类的要求,我国部分地区开始对“僵尸”事业单位进行撤并整合。在处理“僵尸”事业单位上,山东走在了改革的前列,有数据公布,通过一年对“僵尸”事业单位的集中清理,山东省通过“撤、并、转”等方式,撤销了384个单位,收回事业编制近5000个。其他一些省份,例如江苏省和江西省的改革力度也很大。

除了事业单位清理“僵尸”事业单位收回编制外,福建省事业单位改革中提到自2017年起乡镇事业单位在编制和岗位空缺数额内招募“三支一扶”大学生,“三支一扶”大学生服务满2年且考核合格的,采取考核考察的方式公开招聘为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017年以前招募、服务满2年且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学生,继续执行定向考录、招聘政策;2017年后仍在岗的“三支一扶”大学生,在现编制和岗位空缺的情况下,也可采取考核考察的方式公开招聘为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大背景下,参公事业单位能否直接划入行政执法类,还是划入公益一类。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是指承担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等职能的事业单位。这类事业单位逐步要将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

无论是通过省考进入的,还是单位参照后过渡为参公身份的。只要个人进行了参公登记,就可以分流转岗。广东兴宁市招商领导工作小组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名称变为兴宁市招商局,公益一类。原有工作人员被分流转岗到各行政或参公单位。会分流转岗的,请放心,唯一要担心的是,有些通过过渡为参公的,只享受参公待遇,并没有进行参公登记,这种情况就有可能回归过渡前的事业编制。通过省考的参公,在广东,是跟行政编制公务员无任何区别,转正后可以相互交流转任!

看到上面这些说法,2017事业单位改革后,缩短了编制人员与合同工之间的差别,特别是高校和公立医院。缩短两者之间的差距,你觉得编制还重要吗?有编和无编的区别还大吗?

我们在考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的时候,尽量考有编制,跟别人一样都参加了考试,如果就因为编制不一样,而得到不一样的待遇。有些可惜!

但是没有编制的也没有关系,无论自己身处何处,都不要忘了学习,只有不断地通过学习提升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自己才有能力应付不断的变化,在变化中生存。

大家都来谈谈你们的看法,编制真的重要吗?

文、贵州中公事业单位(小编:菊菊一见宗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参公单位工勤编转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