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武帝灭佛 揭历史上北周梁武帝为什么要灭佛佛

北周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灭道
您的当前位置:
北周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灭道
NO.1 北周武帝灭佛灭道北周武帝灭佛灭道坠入地狱在南北朝时的北周和北齐佛教很盛行。北周的开国皇帝孝闵帝宇文觉和,明帝宇文毓很虔诚地信佛,故佛教在境内长盛不衰。道教也在这时迅速发展壮大。明帝宇文毓死后,宇文邕继位既北周武帝。他是继北周孝闵帝、明帝之后的第三代帝王,在位十八年(公元561——578年)。北周武帝是一位励精图治、负有远见的皇帝,沉毅有智谋,克己励精,听政不怠,能明察,少恩惠。凡是朝政大事,政令处置,都有自己的一套,不同凡响。他平时,身著布袍寝布被,无金宝饰物。他发现各宫殿如有华绮装饰的,便立即下令撤去。他的后宫,仅有嫔御十余人。武帝劳谦接下,自强不息;以治国为己任,锐意进取。他致力于校兵阅武,步行山谷,履涉勤苦,皆为一般人所不能受。每次征战,身先士卒,深得将士崇敬。他的性格果决,能断大事,有统一天下的雄心。北周武帝认为:人民信佛,供养出家人会不专心于生产,出家人没有财产,不从事物质生产不用交税,影响国家财政收入。他就想废除佛教。于是,武帝召集群臣、名僧及道士,讨论三教的优劣。意在压低佛教的地位,定儒教为先,道教为次,佛教为后。在会上,佛、道两教斗争非常激烈。据《续高僧传.智炫传》记载,智炫在辩论时力挫道士张宾,武帝为道教护短,斥佛教不净,智炫答道:&#8220;道教之不净尤甚!&#8221;北周武帝说不过和尚又恨道士不争气,干脆下诏&#8220;断佛、道二教,经像悉毁,罢沙门(僧尼)道士,并令还民。&#8221;诏令发布之后,立即实施。&#8220;融佛焚经,驱僧破塔,&#8230;&#8230;宝刹伽蓝(寺庙)皆为俗宅,沙门释种(僧尼)悉作白衣(还俗为平民)。&#8221;此时蜀新州果愿寺僧僧猛,进京与武帝论述不宜灭佛,静蔼法师亦面见武帝论其灭佛之过,皆被逐出,宜州僧人道积,与同伴七人绝食而死,其事迹极为壮烈。建德六年(577年)灭北齐后,接着把废除佛教的政策推广到北齐境内。武帝亲自到邺城(北齐国都,今河北临漳县西南20公里漳水边上),召僧人入殿宣布废佛令,下令在原齐国境内灭佛,寺院等&#8220;准毁之&#8221;。当时,有僧众五百余人,都在俯首听命,独慧远和尚厉声抗辩说:&#8220;陛下今恃王力,破坏三宝(佛教名词指佛、法、僧),是邪见人,阿鼻地狱(佛教名词指十八层地狱)不论贵贱,陛下安得不怖?&#8221;武帝听后大怒,眼睛直瞪着慧远说:&#8220;但令百姓得乐,朕亦不辞地狱诸苦&#8221;。慧远反驳说:&#8220;陛下以邪法化人,现种苦业,百姓当共陛下同堕地狱,何处有乐可得?&#8221;武帝不听劝告,把废佛运动在原北齐境内铺天盖地地发动起来。结果,四万多所寺庙赐给王公作宅第,一切经像尽毁于火;寺院财产,簿录入官,僧尼全部勒令还俗。不久武帝身患恶疾,全身糜烂而死。不到三年,杨坚(隋朝开国皇帝)杀死周静帝自立为皇帝,北周亡国。隋朝开皇十一年,大府寺丞赵文昌忽然暴死,唯独心上稍微温暖。家人不敢入殓,之后又活了。说:&#8220;我当初死时,有人领我到了阎罗王的住处。阎王问我:&#8216;你一生来,作了什么福事?&#8217;答道:家里贫穷,无有能力可以建立功德。只有每日勤念佛经。阎王听了这些话,合掌低头,赞扬说:&#8216;很好&#8217;。阎王就派人领我回家。命令让我从南门出去。到了门口,看见武帝在门侧的房内,被锁着三重钳锁。他叫我道:&#8216;你是我本国的人,暂时来到这里,我要和你说话。&#8217;我立即拜见。武帝说:&#8216;你认识我吗?&#8217;我告诉他:&#8216;我过去当过陛下的侍卫。&#8217;武帝便说:&#8216;你既是我过去的臣子,现在回家,替我向隋皇帝说明,我许多罪过都能辩解明白,唯独灭佛法的罪重,不能够赦免,望隋帝给我建立小小的功德。希望通过这些善事保佑,使我能够离开地狱。&#8217;我接受嘱托而走。等到走出南门,看见一个大粪坑中,有一个人的头发浮在上面,便问引路的人,答道:这是秦国大将白起,被囚禁在这里,罪恶未了。&#8221;文昌到家后才复活。就把这些事奏于皇上,皇帝命令天下的人按人丁出钱为周武帝做法事超度。设立三日的大祭,并记录下了这些事,写入隋史之中。(资料来源:《太平广记》、《九都释道》、《影响中国的100次事件》等)NO.2 周武帝灭佛:及时把中国从政教合一之路挽救过来“温情脉脉”的教派与王权的斗争自西晋末年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以后,我国北方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十分尖锐。这些少数民族统治者在镇压汉人等各族劳动人民的同时,他们都极力利用佛教和道教,来麻痹人民的反抗意识。因此,佛、道二教在中国北部广泛地传播开来。据《魏书·释老志》记载,北魏末年,仅京城洛阳(今洛阳市东北12公里)就有寺院五百多座。神龟元年(518年)时,“寺夺民居,三分且一”。武泰元年,(528年)河阴之变,王公朝士多死,“其家多舍居宅以施僧尼,京邑第舍,略为寺矣。”至东魏末年,略而计之,全境有寺三万有余,僧尼达二百万。道教在北魏、东魏时也很受朝廷的重视,并有很大的发展,然而道观、道士之教远不及佛寺、僧尼。北齐时,首都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南20公里漳水上),也是佛教的中心。据《历代三宝记》记载:城内有寺院四千所,僧尼共八万人。全境寺院、僧尼之数不减东魏末年。由于佛教受到最高统治者的敬仰和提供各种优越条件,东魏、北齐时出现的许多名僧,如慧光,在东魏时任都统,北齐时为国统,是地论学派南派(邺都)的开创者,也是四分律宗的祖师。慧文,是天台宗之祖。慧可,他继承和发展菩提达摩的禅学思想,被尊为中国佛教最有影响的禅宗的第二祖师。至隋唐,慧光、慧文、慧可的佛学思想,便最后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教派——华严宗、天台宗、禅宗。但是佛教、道教势力的扩张,不仅损害了政府的税收与徭役、兵役,也妨碍了世俗地主经济势力的扩展。佛教“捐六亲,舍礼义”,以及佛、道的虚幻想说等,都成了儒生的攻击目标。他们从维护中国正统文化的立场出发,极力攻击和贬低佛、道。刘昼称“佛是疫胎之鬼。”章仇子陁谓佛教是“胡妖乱华。”樊逊又更进一步。《北齐书·樊逊传》:天保五年(554年)文宣帝询问对佛教道教的意见时,逊答道:道教之“玉简金书,神经秘录,三尺九转之奇,绛雪玄霜之异,淮南成道,犬吠云中,子乔得仙,剑飞天上,皆是凭虚之说,海枣之谈,求之如系风,学之如捕影。……末叶已来,大存佛教,写经西土,画像南宫。昆池地黑,以为劫烧之灰;春秋夜明,谓是降神之日。法王自在,变化无穷,置世界于微尘,纳须弥于黍米。盖理本虚无,示诸方便。……宁有改形易貌,有异生人,恣情放纵,还同俗物?”他称僧、尼、道为“左道怪民,亦何疑于沙汰。”只是由于最高统治者的袒护,佛、道二教在北齐的发展才没有受到影响。<img src=http://cdn./cpic/ed/d0/f4aa0be4a3cb7fe959d0ed.jpg 天和二年(567年)蜀郡公卫元嵩上书说:“国治不在浮图,唐、虞无佛图而国安,齐、梁有寺舍而祚失。大周启运,远慕唐、虞之化,宜遗齐、梁之末法。”他的意见深受周武帝的赞赏。这时,道士张宾也上书请求废除佛教。于是,周武帝召集群臣及名僧、道士,讨论三教的优劣。意在压低佛教的地位,定儒为先,道教为次,佛教为后。可是,当时执掌朝政大权的,是笃信佛教的大冢宰宇文护不表同意,加上道安、鄄鸾等上书诋毁道教,因此,虽经多次讨论,三教未能定位。建德元年(572年) 周武帝诛宇文护,始掌朝政大权。次年十二月,又召集群臣、道士、名僧进行辩论,始定出以儒教为先,道教为次,佛教为后的位次。由于名僧僧勔、僧猛、静蔼、道积等奋起抗争,极力诋毁、排斥道教,又使这次的位次未能付诸实现。建德三年(574年)五月,周武帝再次召集大臣、名僧、道士进行辩论。在会上,佛道两家斗争非常激烈。据《续高僧传·智炫传》记载,智炫在辩论时力挫道士张宾,周武帝为道教护短,斥佛教不净,智炫答道:“道教之不净尤甚!”武帝这次原来只想罢斥佛教,由于道教的迷信方术和教义的虚妄,经道安、甄弯、智炫等人的揭发,已经彻底暴露,因此,下诏“断佛、道二教,经像悉毁,罢沙门(即僧尼)道士,并令还民。”诏令发布之后,立即实施。“融佛焚经,驱僧破塔,……宝刹伽蓝皆为俗宅,沙门释种悉作白衣。”这年六月,武帝又下诏立通道观。使“圣哲微言,先贤典训,金科玉篆,秘迹玄文,所以济养黎元,扶成教义者,并宜弘阐,一以贯之。”通道观的学士共一百二十人,都是儒、道、佛的名流。他们的任务是研究三教的哲理,探讨宏深的“至道”和幽玄的理极,并达到弥合三教的分歧,使“争驱靡息”的目的。建德六年( 577年)灭北齐后,周武帝在邺城新殿多次召请名僧,解释尊儒佛的原因与意义,与会的五百僧人都沉默不语,只有慧远明确表示反对,并且以阿鼻地狱相威胁。佛教徒任道林也上书反对毁佛,以因果报应进行恐吓。周武帝表示自己不是五胡,无心信佛。他权衡得失后,最终决定在原齐国境内灭佛,寺院等“还准毁之”于是,整个中国北部的佛教都被禁绝了。周武帝这次灭佛比较彻底。据《房录》卷11记载:其时“毁破前代关山西东数百年来官私所造一切佛塔,扫地悉尽。融刮圣容,焚烧经典。八州寺庙(出)共四十千,尽赐王公,充为宅第。三方释子减三百万,皆复军民,还归编户”。周武帝灭佛,目的虽然和魏太武帝灭佛一样,都为了扩大财源,巩固政权,但在方式方法上不同:第一,这次灭佛,是经多次辩论之后作出的,各方面都有思想准备。第二,这次没有采取坑杀僧、尼、道士和捣毁寺、观的作法,而是将寺、观赐给王公,让僧尼等还为编户。对于那些知名的高僧、道士,或以政府官员的身份送到通道观进行研究工作,或者量才任以官职,如以昙为光禄大夫,法智为洋川太守,普旷为岐山郡从事,等等。总之,方式方法比较温和。这次灭佛,北周政府不仅获得了大量寺观财富,而且获得了近三百万的编民,遂使生产日益发展,“租、调年增,兵师日盛。”从而,为后来隋朝的统一和对突厥的斗争,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强大的军事实力。而通道观的建立,促成了儒、道、佛三教的交流与互相渗透,为建立以儒家为治国之本,辅以道、佛的三教结合的新的封建统治服务思想体系,奠定了基础。NO.3 北周武帝灭佛灭道坠入地狱在南北朝时的北周和北齐佛教很盛行。北周的开国皇帝孝闵帝宇文觉和,明帝宇文毓很虔诚地信佛,故佛教在其境内长盛不衰。道教也在这时迅速发展壮大。明帝宇文毓死后,宇文邕继位既北周武帝。他是继北周孝闵帝、明帝之后的第三代帝王,在位十八年(公元561——578年)。北周武帝是一位励精图治、负有远见的皇帝,沉毅有智谋,克己励精,听政不怠,能明察,少恩惠。凡是朝政大事,政令处置,都有自己的一套,不同凡响。他平时,身着布袍寝布被,无金宝饰物。他发现各宫殿如有华绮装饰的,便立即下令撤去。他的后宫,仅有嫔御十余人。武帝劳谦接下,自强不息;以治国为己任,锐意进取。他致力于校兵阅武,步行山谷,履涉勤苦,皆为一般人所不能受。每次征战,身先士卒,深得将士崇敬。他的性格果决,能断大事,有统一天下的雄心。北周武帝认为:人民信佛,供养出家人会不专心于生产,出家人没有财产,不从事物质生产不用交税,影响国家财政收入。他就想废除佛教。于是,武帝召集群臣、名僧及道士,讨论三教的优劣。意在压低佛教的地位,定儒教为先,道教为次,佛教为后。在会上,佛、道两教斗争非常激烈。据《续高僧传.智炫传》记载,智炫在辩论时力挫道士张宾,周武帝为道教护短,斥佛教不净,智炫答道:“道教之不净尤甚!”北周武帝说不过和尚又恨道士不争气,干脆下诏“断佛、道二教,经像悉毁,罢沙门(僧尼)道士,并令还民。”诏令发布之后,立即实施。“融佛焚经,驱僧破塔,……宝刹伽蓝(寺庙)皆为俗宅,沙门释种(僧尼)悉作白衣(还俗为平民)。”此时蜀新州果愿寺僧僧猛,进京与周武帝论述不宜灭佛,静蔼法师亦面见周武帝论其灭佛之过,皆被逐出,宜州僧人道积,与同伴七人绝食而死,其事迹极为壮烈。建德六年(577年)灭北齐后,接着把废除佛教的政策推广到北齐境内。武帝亲自到邺城(北齐国都,今河北临漳县西南20公里漳水边上),召僧人入殿宣布废佛令,下令在原齐国境内灭佛,寺院等“准毁之”。当时,有僧众五百余人,都在俯首听命,独慧远和尚厉声抗辩说:“陛下今恃王力,破坏三宝(佛教名词指佛、法、僧),是邪见人,阿鼻地狱(佛教名词指十八层地狱)不论贵贱,陛下安得不怖?”武帝听后大怒,眼睛直瞪着慧远说:“但令百姓得乐,朕亦不辞地狱诸苦”。慧远反驳说:“陛下以邪法化人,现种苦业,百姓当共陛下同堕地狱,何处有乐可得?”武帝不听劝告,把废佛运动在原北齐境内铺天盖地地发动起来。结果,四万多所寺庙赐给王公作宅第,一切经像尽毁于火;寺院财产,簿录入官,僧尼全部勒令还俗。不久武帝身患恶疾,全身糜烂而死。不到三年,杨坚(隋朝开国皇帝)杀死周静帝自立为皇帝,北周亡国。隋朝开皇十一年,大府寺丞赵文昌忽然暴死,唯独心上稍微温暖。家人不敢入殓,之后又活了。说:“我当初死时,有人领我到了阎罗王的住处。阎王问我:‘你一生来,作了什么福事?’答道:家里贫穷,无有能力可以建立功德。只有每日勤念佛经。阎王听了这些话,合掌低头,赞扬说:‘很好’。阎王就派人领我回家。命令让我从南门出去。到了门口,看见武帝在门侧的房内,被锁著三重钳锁。他叫我道:‘你是我本国的人,暂时来到这里,我要和你说话。’我立即拜见。武帝说:‘你认识我吗?’我告诉他:‘我过去当过陛下的侍卫。’武帝便说:‘你既是我过去的臣子,现在回家,替我向隋皇帝说明,我许多罪过都能辩解明白,唯独灭佛法的罪重,不能够赦免,望隋帝给我建立小小的功德。希望通过这些善事保祐,使我能够离开地狱。’我接受嘱托而走。等到走出南门,看见一个大粪坑中,有一个人的头发浮在上面,便问引路的人,答道:这是秦国大将白起,被囚禁在这里,罪恶未了。”文昌到家后才复活。就把这些事奏于皇上,皇帝命令天下的人按人丁出钱为周武帝做法事超度。设立三日的大祭,并记录下了这些事,写入隋史之中。
与该文相关的文章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馨提示:如果您对51阅读吧有任何建议,请通过网站联系邮箱向我们反馈,感谢各位的建议与支持!历史揭秘:佛教在他这里为何就行不通了?
日 19:17&&&编辑:秦始&&&来源:趣历史
摘要: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一直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在中国的历史上也确实发生了几起严重的灭佛运动。共有四次,分别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其中又以唐武宗灭佛影响最大。网络......
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一直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在中国的历史上也确实发生了几起严重的灭佛运动。共有四次,分别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其中又以唐武宗灭佛影响最大。网络配图公元845年,唐武宗下令灭佛,历时一个月,全国共拆毁大寺院4600所,还俗僧尼26万人,山野中的小寺庙拆去4万余所,收得良田数千顷,寺院奴婢15万人。那么原本喜欢佛教的他为什么在即位数年后要灭佛呢?说法一:认为跟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旧唐书》曾记载过这么一段,说的是唐武宗想学神仙方术,拜道士赵归真为师。赵归真得宠后,每次与武宗谈话都一直讲佛教的坏话,说佛教不是中国的宗教,应该全部铲除。武宗听后觉得很有道理。其实佛教自从传入中国以来,一方面跟儒家思想常有冲突,另一方面和土生土长的道教也是矛盾重重。为了争取最高统治者的青睐,他们常常激烈的辩论。按照这种说法,佛道两家之间的严重矛盾促使了武宗灭佛也不无道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房途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和尚威胁“灭佛”周武帝:死后看我们收拾你
凤凰网历史 【
核心提示:577年,周武帝率军攻占北齐的都城邺城,灭亡北齐,北齐推崇佛教的狂热情绪不在北周之下,甚至比北周还要过分,周武帝于是继续他的灭佛政策,这一次他的手段更加激烈。
他下令摧毁北齐境内所有的寺庙,大约三万座寺庙被捣毁,同时,大约300万和尚被迫还俗,这个数字是当时全国户口的十分之一,而且全部都是劳动力,我们可以想见,北朝的佛教盛行到怎样的地步。
眼看佛教被摧残,一个大和尚慧远威胁周武帝说:你依仗你皇帝的身份,打击佛教,等你死了之后,地狱里你就不是皇帝了,到时候看我们怎么收拾你。
本文摘自:《唐朝到底是怎么回事》,作者:墨香满楼,出版:辽宁人民出版社&
从假皇帝变为真皇帝的周武帝,所做第一件大事,很多人想不到:灭佛。
历史上有很多人很类似,但凡被称为&武帝&的皇帝,除了在武力方面很有成绩之外,在文化领域也都有很大的影响。
第一个&武帝&是秦始皇,虽然他坚持用&始皇&来称呼自己,但是如果放在后代,他的称号逃不过一个&秦武帝&。他搞了一个&焚书坑儒&,把各种各样的&闲书&都给烧光,一本都不准留,把那些&喜欢搬弄是非&的&儒生&都活埋了,不准他们说话。
第二个&武帝&是汉武帝,他也搞了一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汉朝初期,大家都是道家的忠实粉丝,但是汉武帝却是个儒家的支持者,他规定,以后儒家才是汉朝的第一学术,其他的都不入流。
第三个&武帝&是晋武帝,西晋的皇帝司马炎,他的文化政策是&奢侈&,他鼓励全国人民,生活的要奢侈一点,再奢侈一点。
第四个&武帝&就是周武帝宇文邕,他的政策不逊色于前辈,他决定&灭佛&。他要把佛教从北周的土地上抹去。
周武帝要消灭佛教,这可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如果是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也就罢了,杀的是一群读书人,大家都手无缚鸡之力,想抓就抓,想杀就杀。
周武帝是要灭佛,佛教是宗教,宗教和读书人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它是宗教。
据说西方有将近八成的人都信仰基督,而非洲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宗教。相比较下来,中国却是这个世界上少见的没有宗教信仰的国家。这种宗教信仰不是我们平常烧香拜佛之流,而是按照宗教规定的去生活。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是靠不住的。
即使信仰的人多,那又能怎么样呢?为什么说周武帝灭佛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呢?
宗教在中国的力量没有干涉过国家政治,但是总有人找它们麻烦。
在中国历史上,佛教是很重要的历史地位的,但是,却发生过多次灭佛事件。最有名的有三次,北魏的太武帝灭佛、北周的周武帝灭佛,唐朝的唐武宗灭佛。
三个皇帝都是&武帝&,可见,佛教在崇尚军事的皇帝心里,一直都没有什么好印象。
这究竟是为什么?
567年,当宇文邕还是一个傀儡的时候,有人上书劝他灭佛,这个人叫卫元嵩,他的理由是:古代那些没有佛教的国家,比如尧舜禹的时候,国家都很安定,但是现在有了佛教,国家反而动荡不安,比如南边的齐国和梁国,因为信奉佛教都亡国了。可见这佛教不是什么好东西,应该铲除掉。只要我们的国策利国利民,有没有佛教都一样。
卫元嵩的理由很荒诞,这些都是现象,不一定有必然的联系。
但是,有心的人就会想,为什么佛教一直说有安定社会秩序的作用,可是南边的齐国和梁国却都亡国了呢?
周武帝心里也会想:也对啊,不是说佛教很好吗?为什么有佛教的国家却亡国了呢?难道佛教真的不是什么好东西?
其实,有卫元嵩这种想法的不在少数,两百多年以后,有一位著名的诗人杜牧,他写过一首诗,和卫元嵩的看法不谋而合。
这首诗这样写: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首诗的意思是,你看南朝的佛寺这么多,但是崇尚佛教的国家却相继亡国,至今这里还有这么多的佛寺,恐怕不是什么好现象。
杜牧反对佛教,当时的唐朝也是佛教盛行,而北周的时候,佛教也盛行。
很多事情,不是无法理解,而是你不知道要去理解。一旦你用心去思考,你就会发现本质。周武帝就是这样的人。
周武帝明白,佛教不是错,错的是过于流行。
为什么那么流行?第一是人为原因,第二是社会原因。
前面提到过,那个丧心病狂的胡太后,为了给自己赎罪,开始宣传佛教,这是具有名人效应的。胡太后是个名人,她宣传佛教就和做广告一样,会有很多人相信。
很多人心里会这样想:连罪大恶极的胡太后都可以通过佛教
赎罪,那我那么一点小罪过,成佛是不成问题的。既然可以成佛,为什么不信佛呢?
另外,佛教的宗旨是让人相信,人是有来世的,现在吃苦是为了来世的幸福,只要你忍耐住痛苦,等你死了你就会获得解脱。
这可是很有诱惑力的,皇帝喜欢,老百姓也喜欢。
皇帝喜欢,是因为老百姓都忍受不公,忍受压迫,忍受痛苦,那么社会秩序肯定会好很多,也没有人反抗,皇帝的位子坐得稳。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作者:墨香满楼
编辑:官君策
频道头条 Big News
ArpAdPro_Date_End -->
ArpAdPro_Date_End -->
中医药科技成果推广
热点图片热点视频
最热万象VIP您当前的位置: >
> 北周武帝灭佛
北周武帝灭佛
10:02|查看:797|评论:0|字体:
北周武帝,是之一,指的是在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周武帝建德年间,在经过多次辩论之后,周武帝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下令在当时盛行的北周罢斥佛教,从而在全境内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灭佛运动。在这次运动中,佛像全都被毁,寺庙被收为国有,寺僧均被勒令还俗。武帝这次灭佛较为彻底,华北佛教势力为此几乎禁绝,北周武帝的灭佛运动在中国文化史上有重要的意义。南北朝时代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蓬勃发展的同时,造成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大量的寺院积累了大量财富,逐渐形成与朝廷分庭抗议的新政治力量。出家人依仗寺院的权势胡作非为,不受平常法规约束。大量土地和税捐被组织控制,严重侵蚀国力。在这种背景下,北周武帝决心禁佛。经过灭佛运动,一方面迫使源自印度佛教积极汉化,在的思想基础上发展出中土佛教,使原先以讲究因果报应和寺院财产权力为基础的早期佛教,转化为一种开放平和的教派,使得佛教在中国得到新生,发展转变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不干预政治力的大宗教。北周武帝灭佛运动确立了沙门必须尊重皇权的政治的原则,断绝了寺院与政府分权抗仪,发展成为政权的可能,确立了中国皇朝的传统,使中国在此后近一千年的里得以在国家制度上保持了相对于当时即其他地区的优势。
微信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本词条来源于互联网
敏感内容反馈:
行者物语网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号-1中国历史上的哪些皇帝灭佛事件!为什么灭佛? - 简书
中国历史上的哪些皇帝灭佛事件!为什么灭佛?
北魏太武帝灭佛--理由其实还是一样的,北魏太武帝为了拥有更多的兵源、更多的税收支撑自己的战争而由于传统,和尚们不纳税不服役,北魏太武帝为了跟佛教争夺土地和劳动人手,选择了向佛教开战,因为在他看来佛教的发展已经影响了他的正常统治了。自己才是王,天下都是自己的,普天之下,皆是王土,四海之内,皆是王臣。要是都去拜佛去了,自己统治什么啊!北周武帝灭佛--北周武帝在位期间,由于连连战乱,百姓渴望心灵的寄托,佛教借机迅速发展。加上当权者前期大力的扶持,寺庙的和尚尼姑可以免税、免徭役、免兵役等一系列优惠的政策,中国北地一时间寺庙遍地。俗话说的好,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由于寺庙膨胀的过快,寺庙的质量差次不齐,甚至被有心人利用,在天灾年间,不但不接济百姓,慈悲为怀。反而利用统治阶级给予的特权,趁机大搞土地兼并,使百姓生活更加艰苦,雪上加霜,甚至有些地方的寺庙成了三不管的藏污纳垢之地。过于膨胀的寺庙渐渐的成了国家的负担,他们开始占用大量国家财产,还不交税,渐渐成了国家的蛀虫。公元574年,北周武帝为了充实国库、扩充了军队,下令全国境内开展灭佛运动。当时有位僧人问武帝:“佛是救世主,施恩布道,陛下取消佛道,不怕受罚么?”周武帝道:“只要百姓幸福,国家兴盛,我宁可受尽苦难。”唐武宗灭佛--理由跟上面说的北周武帝灭佛是相似的,也是由于立朝的时候,对寺庙的和尚尼姑可以免税、免徭役、免兵役,随着社会动荡,人们渐渐愿意把钱给寺庙,寻求心理寄托。这样造成国家很难收到钱了,变相与中央封建政府作对,地方上兼并的土地太多,也开罪了那些地方绅士地主。会昌年间,唐武宗讨伐泽潞,造成了严重的财政紧张,于是他把目标瞄准了此时富的流油的寺庙。公元842年开始,唐武宗开始了毁佛运动,直到他死了。后周世宗灭佛--原因跟前几次灭佛事件的原因是相识的。五代末,周世宗为了保证国家税源的稳定和出于社会恢复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的考虑,加上早年立业的他对佛教,不怎么感冒,反而对在战乱中佛教的种种弊端恨之入骨。所以当他坐上皇位后,就下令解除佛教、摧毁寺院,收购佛像铸钱。但是其执政的后期,渐渐放宽了对佛教的彻底佛教,而是选择性的把佛教纳入了国家管理体系,让他们为自己服务,要服役交税,和安抚百姓,渐渐成为了封建统治者的工具。微信公众号:mikiopp
做好历史的书记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武帝下诏普灭佛道二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