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国共立案形式审查审查的中管干部

中央纪委副书记吴玉良介绍情况。中国网 伦晓璇 摄
中国网1月9日讯 1月9日下午,国新办就解读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精神举行发布会。中央纪委副书记吴玉良,监察部副部长肖培,国家预防腐败局副局长、中央纪委国际合作局局长刘建超,中央纪委案件审理室主任罗东川,中央纪委宣传部部长朱国贤解读相关会议精神,并回答记者提问。
中央纪委副书记吴玉良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共立案审查中管干部240人,给予纪律处分223人;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16.2万件,给予纪律处分119.9万人;全国共处分乡科级及以下党员、干部114.3万人,处分农村党员、干部55.4万人。2014年以来,共追回外逃人员2566名,“百名红通”人员已有37人落网,追赃金额86.4亿元。
责任编辑: 李福森
加载更多新闻去年30多名中管干部被立案审查
来源:新京报
原标题:去年30多名中管干部被立案审查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凝聚了党心民心,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心和信任。”
  近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2015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出高度评价。
  出席中央纪委全会,专题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9次听取巡视情况汇报&&习近平总书记就从严治党、严明纪律,改进作风、惩治腐败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了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面对国内外一些别有用心的奇谈怪论,新一届党中央把握节奏和力度,把党风廉政建设一步步引向深入。
  严肃查处一些党员干部包括高级干部严重违纪问题,点名道姓曝光“四风”问题,实施“全覆盖”式的党内监督制度&&
  正风反腐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破题,自上而下“打虎”“拍蝇”,由内而外追逃追赃,力度不断加大。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出台了一大批实招硬招,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
  每个月都有中管干部接受组织调查
  一年来,中央坚持加强纪律建设,把规矩意识深深刻印在8700多万党员心中――
  除党的纪律处分条例外,去年中央同步修订了党的廉洁自律准则。前者删除原条例中70余条与现行法律法规重复的规定,抬高了纪律底线;后者以300字的精简篇幅,标明了道德高线。
  白吃两个苹果被诫勉谈话,不承担主体责任受到严重警告,违规打高尔夫球被撤销党内职务&&2015年,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谈话函询、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数量均比上年有所增加,起到了抓早抓小、治病救人的作用。
  随着京沪“首虎”的落马,全国31个省区市“打虎”全覆盖,所谓“反腐转段”“一阵风”等论调不攻自破。
  2015年,“打虎”力度不减,每个月都有中管干部接受组织调查。与此同时,反腐压力向下延伸、剑指“蝇贪”,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开展专项治理,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吃拿卡要、与民争利、侵吞国家和集体财产等典型问题快查严处。
  反腐败国际合作和追逃追赃全面提速:摸清外逃党员、官员底数,清理违规出国证照,“天网”越织越密;集中公开曝光的100名已发布红色通缉令的外逃党员和国家工作人员,分解到各省挂牌督办,加大追逃力度,压缩贪官生存空间。
  139中央机关派驻纪检组全覆盖
  2015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继续紧盯重要节点、持之以恒抓作风,同时不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成为案件通报中的高频表述。
  一年来,坚持全面深化纪检体制改革,党内监督制度不断完善――
  中央近日决定,中央纪委设置47家派驻纪检组,对139家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实现派驻全覆盖。
  加大综合派驻力度是这次改革的一大亮点。47家派驻机构中的27家为综合派驻,“吃一家的饭,管几家的事”,负责监督119家单位,地位相对超脱,有利于增强监督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真正做到了精简高效。
  在新版巡视条例指导下,同样依靠创新,巡视“利剑”更准、更快、更灵活。
  2015年第一轮中央巡视首次实行“一托二”――一个组巡视两个单位;到第三轮巡视时,巡视组数量增加到15个,并试点“一托三”模式,进一步增强了巡视组多管齐下、密集出击的能力,巡视单位数量比上年多出一倍多。
  为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干部队伍,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持续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用”。同时,中央出台旨在加强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领导的三个提名考察办法,为纪检干部硬起腰杆、板起脸来开展监督执纪问责提供了制度保障。
  ――“打虎”,2015年,30多名中管干部被立案审查,40多名中管干部因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立案件数、处分人数均多于前两年。
  ――“拍蝇”,2015年全国共查处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8万多起,处理9万多人,近2万人被点名道姓通报曝光。
  ――“猎狐”,截至2015年11月,“天网”行动共追逃863人,追赃12亿元,首次实现追回人数超过新增外逃人数。
  ――查违纪,2015年前11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3万多起,处理4万多人,给予党政纪处分近3万人,其中包括8名省部级干部。
  ――抓巡视,2015年,中央一级完成任务84个,实现对央企、金融单位全覆盖,半数以上中管干部问题线索来自巡视,省一级也完成任务2512个。
(责任编辑:李辉 UN659)
&&&&&&</div
中国人哪来这么多钱?[]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共立案审查中管干部240人|中央纪委|立案审查|中管干部_新浪法院频道_新浪网
  新华社北京1月9日电(记者黄小希、朱基钗)中央纪委副书记吴玉良9日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共立案审查中管干部240人,给予纪律处分223人。
  吴玉良介绍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16.2万件,给予纪律处分119.9万人;全国共处分乡科级及以下党员、干部114.3万人,处分农村党员、干部55.4万人。2014年以来,共追回外逃人员2566名,“百名红通”人员已有37人落网,追赃金额86.4亿元。
  据介绍,国家统计局开展的全国党风廉政建设民意调查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召开前,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满意度是75%,2013年是81%,2014年是88.4%,2015年是91.5%,2016年是92.9%,逐年走高。
  吴玉良指出,这充分表明党中央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顺党心、合民意,高度凝聚起党心民心,厚植了党执政的政治基础,要坚定信念信心,一以贯之地抓下去。
  他同时表示,中央纪委高度重视队伍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机关谈话函询218人、组织调整21人、立案查处17人,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共谈话函询5800人次、组织处理2500人、处分7900人,做到了铁面无私。
编辑:sf_jiazhi
24小时资讯排行
热门庭审视频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法院频道官方微信和微博
如何看待影响科学评价的话语权问题,就此陈列平教授近日在接受“知识分子”访谈时首次公开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在新的一年,为自己增添一份自信,五分智慧,七分把握,和十二分的成功与喜悦。
既然作者署名排序不能说明一切,那么,该如何正确估计一位作者在合著论文中的真正功劳呢?
有些领导倒是真爱读书,有些领导则有些叶公好龙,而且爱读书的领导和不爱读书的领导确实不同。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共立案审查中管干部240人_凤凰资讯
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共立案审查中管干部240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肖培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共立案审查中管干部240人,是十七大期间审查中管干部人数的3.6倍,严厉查处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令计划等人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严肃查处政治腐败和经济腐败通过利益输送相互交织,消弭了党和国家的重大政治隐患。
原标题: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共立案审查中管干部240人如何评价“届末之年反腐败可以收官”的观点?说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没有制定反腐败法?……在国新办9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央纪委监察部有关负责人围绕上述热点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问:如何评价“届末之年反腐败可以收官”的观点?答:除恶务尽有记者问,今年将召开党的十九大,有舆论担心,出于稳定的考虑,会放缓反腐节奏,对此作何评价?中央纪委案件审理室主任罗东川说,我们要克服“届末之年反腐败可以收官”的思想,要做到惩治腐败力度决不减弱,零容忍态度决不改变。我们将继续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坚决铲除腐败这个最致命的“污染源”,按照党中央的要求除恶务尽,坚决打赢反腐败这场关系执政党生死存亡的斗争。问:说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的依据是什么?答:有事实有数据在回答记者关于“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的依据是什么”的提问时,监察部副部长肖培以事实和数据作出回答。肖培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共立案审查中管干部240人,是十七大期间审查中管干部人数的3.6倍,严厉查处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令计划等人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严肃查处政治腐败和经济腐败通过利益输送相互交织,消弭了党和国家的重大政治隐患。肖培同时指出,用数字说话,是“一降一升”。纪检机关目前接到的检举控告类信访举报呈下降态势。2016年比2015年接到的此类举报下降了17.5%,是十八大以来的首次回落。“一升”是纪检机关立案审查和处分的党员人数持续上升。在党员基数不断增长的背景下,党员受处分率从千分之1.8上升到千分之4.3。“去年一年,在强有力的反腐败高压态势震慑下,有5.7万名党员主动向组织交待了自己的问题,这就是压倒性态势。”肖培说。中央纪委副书记吴玉良介绍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16.2万件,给予纪律处分119.9万人;全国共处分乡科级及以下党员、干部114.3万人,处分农村党员、干部55.4万人。2014年以来,共追回外逃人员2566名,“百名红通”人员已有37人落网,追赃金额86.4亿元。据介绍,国家统计局开展的全国党风廉政建设民意调查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召开前,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满意度是75%,2013年是81%,2014年是88.4%,2015年是91.5%,2016年是92.9%,逐年走高。问:为什么没有制定反腐败法?答:将出台国家监察法有记者提问,中国为什么还没有制定反腐败法?吴玉良表示,任何立法都有一个过程,立法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升。现在,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我们正在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已经在北京、山西、浙江三省市开展试点工作。国家监察委员会就是国家反腐败机构,制定国家监察法实质是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下一步,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完成国家监察法一审、二审,最终会出台国家监察法。问:贪腐高官的忏悔录会不会面向社会公开?答:十九大之前逐步公开中央纪委宣传部部长朱国贤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编辑了严重违纪违法中管干部的忏悔录,体现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取得的成果。“把违纪中管干部的忏悔录印发原案发单位,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的反面教材,就是要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人,促使党员领导干部把自己摆进去,对照检查问题,查找症结、堵塞漏洞、举一反三,切实整改提高。”朱国贤说,“下一步,我们将在中央纪委的媒体开设专题专栏,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前我们逐步公开。”问:党内监督条例能否破解“医生给自己做手术”的难题?答:多种监督有机结合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表示,党内监督好比医生给自己做手术,难度大,党内监督条例能否解决这一难题?肖培指出,我们党长期执政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权力如何受到严格制约、不被滥用。党的历史证明,我们党具有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党经历了多次错误,每一次都是依靠党而不是离开党纠正了自身错误,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不是不犯错误,而在于我们从不讳疾忌医,能够及时发现错误、纠正错误。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在我们党实现自我监督上再向前迈出一大步,靠制度、靠教育、靠理想信念的教育引领、靠管理和监督,来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肖培表示,在党和国家整个监督体系中,党内监督是第一位的,党内监督一旦失灵,其他监督必然失效。同时,我们要把党内监督和民主监督、社会监督,包括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增强我们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的能力。问:今年中央巡视工作将如何部署?答:今年上半年将开展对中管高校的巡视在回答记者关于今年中央巡视工作如何部署的问题时,吴玉良介绍说,目前,十八届中央巡视已开展了11轮,巡视了247个地方、部门和单位的党组织,完成了对地方、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央金融单位、中央和国家机关的全覆盖。同时,对12个省、区、市进行了“回头看”。今年上半年将开展对中管高校的巡视,继续对省、区、市开展“回头看”,实现一届任期内巡视全覆盖。问:民政部原主要领导李立国、窦玉沛是否在接受审查?答:中央纪委正在审查罗东川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根据巡视和群众举报,民政部的有关领导在这方面有一些反映,现在中央纪委正在对他们进行审查,一旦把事实、把情况查清楚,根据他们的违纪事实和性质,将会依照党纪处分条例作出处分,到处理结束的时候,相关消息会向公众公布。新华社记者 罗宇凡 黄小希 朱基钗
(据新华社北京1月9日电)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222433
播放数:1307893
播放数:1705779
播放数:580892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检察院羁审查不立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