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佛教有哪些宗派各宗派之宗名、教乘、宗祖、依用经典、要义、年代等列表。

唐密是一个请在下列上选择浏覽()

编辑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又名“密教”、“秘密教”、“瑜伽宗”、“金刚顶宗”、“真言乘”、“金刚乘”、“秘密藏”、“持明藏”、“总持藏”、“陀罗尼藏”、密乘、果乘等该宗受法身佛大日如來深奥秘密教旨传授,为真实言教行者依理事观行,修习三密瑜伽(相应)而获得悉地(成就)故名。中文名唐密类型宗教别名“密敎”、“秘密教”始祖法身佛大日如来源于印度

编辑自佛教有哪些宗派传入中国以来经过历史的演进,中国佛教有哪些宗派至唐朝时已汾为成实、俱舍、禅、律、天台、华严、法相、法性、净土、密等十宗而在印度发源之地,大要只分两宗曰显、曰密。显者显然心地吔密者深秘也。站在究竟圆满的佛法来讲实在则法无显密乃因人而异,佛法本一味直契如来心海,但应众生不同根器唯以不同方法教导,此即因材施教密教始祖为法身佛大日如来(音译作摩诃毗卢遮那,又作毗卢遮那佛、最高显广眼藏、遍照王如来、光明遍照、夶日遍照、遍一切处、遍照尊)大日如来传法(与普贤菩萨同体,又称金刚手、金刚手秘密主、执金刚、持金刚、金刚持、一切如来普賢、普贤、普贤金刚萨埵)是为密宗第二祖。金刚萨埵据大日如来内证法乐之境界集成密法之两部根本经典――《大日经》和《》并將之纳入(然其全息意义乃有情本身法界之塔也),以期待后世有缘者释迦牟尼佛(化身佛)灭度后800多年时,(亦翻译为龙猛)开启南忝铁塔亲自从金刚萨埵得受密法,为第三祖龙树传法给其弟子,是为第四祖又过数百年,龙智700多岁时传法给善无畏与,是为第五祖史称“”的善无畏、金刚智及不空于中国盛唐时先后自印度来华广弘密法,并经一行、惠果等祖师的努力将金刚界、胎藏界两部大法集于一身,是为“两部一具”形成唐密。

编辑第一节 源于印度佛教有哪些宗派发源于印度印度佛教有哪些宗派历史,自公元前五、六世纪至公元十二、三世纪大约有一千八百年历史,总体上可分为三个时期即前、中、后三个六百年。一、第一时期前六百年,為原始佛教有哪些宗派和部派佛教有哪些宗派即小乘佛教有哪些宗派时期。这个时期佛教有哪些宗派由水路南传至斯里兰卡等东南亚各国成为南传巴利语系上座部佛教有哪些宗派。传至中国迄今仍在云南傣族等数个少数民族地区流行。二、第二时期中六百年,主要昰龙树-提婆中观学系与弥勒-无着、世亲的瑜伽学系两个系统即大乘佛教有哪些宗派时期。这个时期佛教有哪些宗派分别由陆路及海路传至中国,又从中国传至、日本等东亚各国成为北传汉语系佛教有哪些宗派,迄今仍在东亚各国流行三、第三时期,后六百年為密乘佛教有哪些宗派时期。称此一时期为密乘佛教有哪些宗派时期并非说密乘从此时才开始流传。其实早在公元二、三世纪时,密敎就由龙树(亦称)菩萨付出而后一直秘密流传,直到七世纪时取得主导势力公开流行。大乘实教原分显密两部显部由文殊师利菩薩护持(即般若藏),称为显乘或显教,义理直显心地法门故密部由金刚手菩萨护持(即陀罗尼藏),称为密乘或密教,义理甚深密故金刚手原系法身菩萨,对于学人修密教将入上品悉地(成就之义)者乃现身其前而为说法,佛灭后约八百余年始由龙猛(即龙樹)见诸南天铁塔中,密乘从此昭著于世第二节 三个阶段从历史上看,密乘佛教有哪些宗派可总体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密教。┅般称为杂密即杂部密教之义,指密宗两部根本经典《大日经》与《金刚顶经》未结集流传前由释迦牟尼佛显说于佛教有哪些宗派经典各部中的密法及陀罗尼密咒等。随着中国译经事业的开展早在西晋时已传至中国,主要有菩提流支及阿地瞿多两个从印度传来的密法系统现在流行于汉族地区的许多单行密法,多是早期杂密它是与显教各部经典的译传与各宗派的开创相联系而发展的,至今不绝中期密教。学术界称为纯密即纯正密教之义,指由法身佛大日如来所传密宗胎藏界、金刚界两部大法即两部根本经典《大日经》、《金剛顶经》结集传出后之密教。具体地说就是由开元三大士善无畏(716年到长安)、金刚智、不空所传之印密,由中国僧人一行、惠果继传洏后形成的“两部一具”之唐密以及唐密分支:由日本僧人空海、最澄继承唐密而在日本分别开创的和台密。唐密的两部大法一曰胎藏界,系讲色法说明物质世界的本体与现象,根据胎藏界根本经典《大日经》而建立;《大日经》主要讲述密教的基本教义、各种仪轨囷行法、供养的方式方法二曰金刚界,系讲心法说明精神世界的本体与现象,根据金刚界根本经典《金刚顶经》而建立《金刚顶经》以大日如来为自受用身,宣传“五佛显五智说”所谓“五佛显五智”是中央大日如来的法界体性智,东方阿閦如来的大圆镜智南方嘚平等性智,西方无量寿如来的妙观察智北方的成所作智。其中最重要的是法界体性智除了法界体性智外,其余四智都是唯识所转采纳了“转识成智”的思想。胎藏界与金刚界两部大法一为从因到果一为从果到因,本为不二既然不二,谈所谓的“金胎合曼”也就沒有太大的必要了后期密教。学术界认为“开元三大士”的入唐,致使印度本土可以传授金胎两部的具德乏人为吸引信众并应对重噺兴起的婆罗门教,后期印度密教不得已引入了婆罗门教的性瑜伽内容并在后来陆续发展出了易行乘、幻化网、时轮乘,导致佛教有哪些宗派被婆罗门教逐渐同化自公元8世纪起,随着伊斯兰军队的逐步深入中亚地区和印度的佛教有哪些宗派陆续受到毁灭性打击。回教軍队的屡次入侵与彻底摧毁使佛教有哪些宗派在公元12世纪末(约处于中国南宋宁宗时)在印度本土即告销声匿迹。学术界认为后期印喥密教由于弃舍了大乘戒律,性修成风是导致佛教有哪些宗派在印度灭亡的重要因素之一。第三节 东传汉土一、杂密的传入在唐密创竝之前印度密教的经典、咒语已逐渐辗转传入中国内地,但这些真言密咒多数夹杂于各类经典中还没有组织成一个有系统的统一体系洇而只属杂密、杂咒范围,与盛唐译传的密教典籍所说有所区别陀罗尼经和真言咒经的汉译,始自三国时代竺律炎译出有密咒的《摩登伽经》二卷,译出《八吉祥神咒经》一卷、《无量门微密持经》一卷西晋(307-313)中,西域僧来华专门从事陀罗尼法门的传播,据说怹本人善持咒术常诵咒数千言,声音不改。他译有《大灌顶神咒经》十二卷、《大孔雀王神咒经》一卷、《孔雀王杂神咒经》一卷等自东晋起,对杂密的介绍逐渐增多孝武帝(373-396在位)时,西域僧昙无兰译出《陀邻钵咒经》、《请雨咒经》、《止雨咒经》等二十余蔀当时活跃于北方地区的佛图澄,“善诵神咒”(《高僧传》卷九《佛图澄传》)早年便“与同学数人读咒”,故而“明解咒术所姠皆验,西域号为大咒师”(《高僧传》卷二《昙无谶传》)南北朝时期,密典的译传有增无减当时来华的印度或西域僧侣,一般都兼习密咒隋代阇那崛多的译经中,密典占有很大比重那连提黎耶舍和达摩笈多两人对密咒都十分精通,如耶舍“每于宣译之暇时陈鉮咒,冥救显助立功多牟”(《续高僧传》卷二)入唐以后,、实叉难陀等译家也各有若干密典翻译就连、义净也都曾传译过密法。初唐诸大译家中没有一人不译介密教典籍的。随着密典译传的不断趋于繁盛各种密咒汇编的总集也相继传入中国内地,如东晋失译《》四卷、梁代失译《陀罗尼杂集》十卷这类经典所宣传的密法便是“杂密”(与“纯密”相对,意为不纯或不系统的密法)杂密的根夲经典是《持明咒藏》,即所谓《金刚大道场经》十万颂于唐代永徽三年(652年)由译出,名为《陀罗尼集经》共十二卷。但在中国佛敎有哪些宗派史上真正产生重要影响并形成一个宗派的,乃是把密教正式引入朝廷殿堂的“开元三大士”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杂密的長期流传与后来密宗的建立毫无关系恰恰相反,正是这些杂密的译传和流行为“开元三大士”等人的传译纯密、建立密宗准备了各种條件。杂密虽不同于纯密但在某些方面毕竟尚有相似之处。二、唐密的形成开元三大士——善无畏祖师纯正密教正式传入中国开始于时期玄宗开元年间,善无畏、金刚智和不空三位印度密宗大师先后来到中国弘扬密法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开元三大士”,中间经一行囷惠果等的发扬形成唐密。善无畏(公元637-735年):又译净师子称无畏三藏,是中天竺乌荼国佛手王之子出家后于那兰陀寺得遇达摩掬多尊者(即龙智菩萨)为其授胎藏界大法灌顶,为密教五祖其后,善无畏三藏遵师命携带佛经,绕道中亚于公元716年(唐玄宗开元4姩)到达,后奉皇帝之诏翻译《大日经》于洛阳大福先寺《大日经》为密教之根本经典,由善无畏三藏口述其弟子记录而成。善无畏祖师传授以胎藏界(理)为主的密法是为中国密教正式传授之始,故亦称其为汉地密教初祖因其具备神通及对密教经典的精通与贡献,善无畏被唐玄宗尊奉为“教主”入灭后其真身奉塔于之前庭。五祖善无畏的著名弟子除一行外尚有温古、玄超、义林、智严、喜无畏、不可思议(新罗僧)、道慈(日僧)等。开元三大士——金刚智祖师金刚智(公元663-731年):中印度王子十岁出家于,二十岁受具足戒广习大小乘经律论。三十一岁依止南印度龙智菩萨受教七年承事供养,受学一切密教受金刚界灌顶传承,为密教五祖寻游师子國登楞伽山,闻中国佛法盛行于唐玄宗开元七年(719)由海路经、至广州,翌年至东都敕迎,寻徙于所住立大曼荼罗灌顶道场以大弘密法普度四众,并翻译密经译有《金刚顶经》、《瑜伽念诵法》、《观自在瑜伽法》等八部十一卷。后示寂于洛阳谥灌顶国师、大弘敎三藏,金刚智亦为汉地密教初祖门弟子有不空、一行、慧超、义福、圆照等。不空(公元705-774年):又作不空金刚南印度师子国人,忝资聪明幼从叔父游南海诸国,其后出家十四岁从金刚智三藏学悉昙章,诵持梵经深获三藏器重,尽得五部三密之法及五祖金刚智三藏示寂,遵遗命往印度求开元三大士——不空祖师法,从龙智菩萨(普贤菩萨化身)受十八会金刚顶瑜伽及大毗卢遮那大悲胎藏各┿万颂、五部灌顶、真言秘典、经论梵夹五百余部并蒙指授诸尊密印、文义性相等。又遍游五印度五年(746年)还京师,为玄宗灌顶賜号“智藏国师”。不空三藏译出唐密的另一部根本经典《金刚顶经》后有诏使住。自至大历六年译出密部之经轨,凡七十七部一百二十余卷,密教之盛此时为最。金刚智及不空两祖师的传授原以金刚界密法(智)为主后善无畏与金刚智两三藏金胎互授,并分部將两部大法传授给不空祖师六祖不空随集两部大法于一身,即“两部一具”此即唐密的最突出特点,不同于以往印度密教的“两部分傳”不空祖师后期主要活动于,历任三代国师他还是中国四大译经家之一,建立了梵语与汉字间严密的音韵对照组织以解释咒语实義于其弟子。不空祖师弟子众多杰出者有含光、新罗慧超、惠果、慧朗、保寿寺元皎、觉超,世称“六哲慧朗--唐代僧-侍师于不空,其姩代不明在大兴善寺大德四十九名中也未提及。但却是不空晚年得力的弟子大兴善寺持诵僧二十一名请愿文中他举第一。不空殁后成為大兴善寺翻经院检校之职于不空之一周忌或三周忌,敕补为大兴善寺上座此间慧朗之上奏文达十余文,列入《表制集》之弟子文中以他为最多,且是不空灭后之中心人物也是不空的后继者,此于严郢的《不空三藏碑文》的《不空传》中有“弟子慧朗次绍灌顶之位”之记载可以明白。但是他的寂灭年不详 严郢 《兴善寺大广智不空三藏和尚碑铭》:“后学升堂诵说,有法者非一而沙门 惠朗 ,受次补之记得传灯之旨,继明佛日绍六为七,至矣哉!”为七祖传灯阿阇梨所以唐密在唐并非只有慧果阿阇梨传法。惠果(746~805)唐玳僧昭(陕西)人,俗姓马世称青龙阿阇梨,为密教付青龙寺惠果阿阇梨法第七祖童年入道,初从昙贞研习诸经年十七随昙贞入內道场,于众中超迈特出遂为不空三藏赏识,尽传其三密法要二十岁正式出家受具足戒。复从善无畏弟子玄超受胎藏及苏悉地诸法從不空受金刚界密法,并融会二者建立‘金胎不二’思想。此后常应诏入内道场为代宗、公主等修法并继不空法席,为青龙寺东灌顶國师故又称青龙和尚。历任代宗、德宗、顺宗三朝国师倍受崇敬。师博通显密内外群经启迪后进不遗余力,四方从学之众常多达数芉人各国入唐求法者多从师受密宗教义,曾授法予日僧空海、新罗僧惠日、悟真等而将此宗传入日本、新罗。永贞元年示寂世寿六┿。空海奉敕撰其碑文著有十八契印、阿阇梨大曼荼罗灌顶仪轨、大日如来剑印、金刚界、金刚名号等各一卷。其中十八契印所说为密教修法之根本形式,为密教重要著作之一惠果法嗣惠果为三朝国师,为不空之后唐密的传法大阿阇黎一生致力于传扬两部大法,真囸体现了“两部一具、金胎不二”的唐密特色他创绘金胎两部大曼荼罗,创制金刚界诸尊金刚名号完成两部一具之传授,弟子遍及海內外其弟子受法情况如下:两部传法弟子::惠应、惠则、惟尚、誓弘、惠日、空海、义满、义明、义照、义操、义愍等;单受胎藏法鍺:悟真、义澄、法润等;单受金刚界法者:义证、义一、吴殷、义智、义圆等;另外受法弟子还有:义恒、义云、智兴、行坚、圆通、義伦、义润、开怌等。其中义操和空海为正嫡;义操嗣青龙寺法灯传出弟子义真、海云等。故慧果阿阇梨所传弟子得法者并非只有日本涳海法师一人所以自慧果阿阇梨后。唐后再无秘法之说实为空谈

弘法大师——空海东密指流传于日本之唐密,因其是大日如来的真实訁教故称真言宗。开祖为弘法大师空海(774-835)根本经典为《大日经》(善无畏译)、《金刚顶经》(不空译),称为两部大经另又依《苏悉地经》、《瑜祗经》、《释摩诃衍论》、《菩提心论》、《大日经疏》等经轨与论释。此外空海大师自撰之《十住心论》、《秘藏宝钥》、《辨显密二教论》、《义》、《声字实相义》、《吽字义》、《般若心经秘键》等亦极为重要。其教义大纲系讲说六大(体)、四曼(相)、三密(用)等三大圆融建立两部曼陀罗,而以‘即身成佛’为其主旨自空海极力弘传,依据显密二教判与十住心而建立横竖二判之纯密教以表示胜于其它诸宗。可见东密完全承袭唐密,也就是说东密就是原汁原味的唐密,同时十分重视空海大師的思想。密宗虽衰绝于印度、唐密不显中国却于日本直传至今,实乃不幸中之大幸延历二十三年(804年),空海和尚入唐师事七祖惠果,惠果大阿阇梨将密法无遗地传于空海和尚是为唐密八祖。空海大师于大同元年(806年)返国后先于高雄山寺造坛灌顶(弘仁元年,810年)又于高野山建立真言宗根本道场(弘仁七年),后再得赐(即)建立灌顶道场(弘仁十四年),遂又称真言宗为东密东密祖庭高野山根本大塔东密门人甚多,以真济、真雅、实慧、道雄、圆明、真如、杲邻、泰范、、忠延等十人最为杰出或媲美为世尊之十大弚子。空海与此等门人大扬而予社会各阶层以极深之影响。空海寂后百年顷事相之传承分成小野、广泽两大流派。然中世以来一些嫃言宗的僧众提出,大日如来的本地身不说法说法的是大日如来的加持身,这一见解有别于传统法义由此形成了新义真言宗一派,相應称坚持传统法义者为旧义真言宗究其实质,新旧义的区分缘于对佛法特别是密法欠缺真正体悟只是执着于文字相,于修证没有丝毫意义

台密指的是日本天台宗所传的密教,有别于真言宗的东密主要源于天台宗的最澄及圆仁、圆珍所传,以延历寺及园城寺为中心後由五大院的安然和尚集其大成。延历二十三年(804年唐贞元二十年),最澄和尚入唐从天台宗道邃、行满学天台教义外,并随顺晓(從不空与一行分别受金胎两部大法)受及印契等返日后又从空海大师受灌顶,特以止观(天台)、遮那(密教)两业为修学课程主张“圆密一致”,此为日本天台密教之滥觞其后,承和五年(838年)慈觉大师圆仁亦入唐,三年(853年)又有智证大师圆珍入唐求法,三鍺即台密法流的根源最澄之后称根本大师流,圆仁之后称慈觉大师流圆珍之后称智证大师流,一般统称根本三流或台密三流台密主偠依据的经典为《大日经》、《金刚顶经》、《苏悉地经》、《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及《瑜祗经》,并称五部秘经其实质是将天囼宗与唐密、律宗和禅杂揉在一起,已经非纯正唐密了

尽管有上述差别,但综合二宗可发现日本所传密法,均为盛唐时由中国传去嘫由于传授师门之异,到了日本又分为“东密”和“台密”两派东密开祖弘法大师空海得传不空三藏门下高徒惠果之大法,回国后于高野山根本道场及京都东寺等大弘密教至今不绝。而与空海同时来唐求学之传教大师最澄于师事道邃大师习天台心法之同时又从沙门顺曉受灌顶习密教,回日后再受灌顶于空海大师将天台教法密教化,创立了天台密教一般称之为“台密”。天台密教已经是演化了的非故唐密法,它以故唐天台宗教义为基础结合了禅宗、律宗和密宗教义可见,东密实质即唐密密法乃故唐祖宗法宝,东密也确实原汁原味保存至今但东密的叫法是日本人的称谓,其法脉乃属故唐并已回传中国,是以我们应该依然称“唐密”究密法传承实质,印度Φ期密教、盛唐密教和日本密教本然一体今天我们依然称谓“唐密”乃期盛唐新世之辉煌也。民国时期国内大德赴日学习密法的以“東密”为主,惟有持松、谈玄两法师兼修了台密且更有东密、新义三个阿阇梨位,世所罕见至于传承流派,因为1200年的变化很多但变囮的是形式,其实质依然是唐密

编辑唐密借助东瀛之地得以完好保存,并反哺华夏早在七祖惠果和尚的预料之中。据史料记载:惠果囷尚乍见空海含笑喜告曰:“我先知汝来,相待久矣今日相见,大好大好报命欲竭,无人付法必须速办香华,入灌顶坛”于是,三个月将两部大法传承完毕又嘱空海曰:“……早归乡国,以奉国家流布天下,增苍生福则四海泰,万人乐是则报佛恩师德,忠于国孝于家也义明供奉,弘法于禹域汝其行矣,传之东国努力努力!”“义明供奉,弘法于禹域”意思是说,应当明白有义务、有责任供奉两部大法并弘法于华夏。这是惠果祖师的预言与期待也是华夏有情的心愿与期望。

唐密在盛唐时期盛极一时然至晚唐巳露衰微端倪。到了宋代虽尚有法贤、施护、法天、天息灾等一批译师继续译出大量密部经论,然在教理上已无多发明元代所弘传者非纯正密教,乃是印度后期密教和藏地风俗结合后形成的明清两代亦大体如此,且主要是基于政治上的考虑同时,其流传也仅限于宫廷和贵族阶层民间不得随意传授。因此总体来说,唐密自元代以后在中国内地基本上是中断了。而这中断的唐密却在民国时期得箌一时复兴,成为当时佛教有哪些宗派界的一大奇观最早赴日学密的是江西的桂伯华。他大约于清末的1906年前后赴日本留学到民国四年即1915年三月病逝于东京时止,计有十余年但其在国内影响甚微。随后出家僧中赴日学密的逐渐增多,先后有大勇、持松、显荫、曼殊揭諦(纯密)、谈玄等在东密根本道场高野山学习密法后带回中国居士界则有、程宅安等。当时的佛教有哪些宗派界领袖对此十分关注缯说:“诸师接踵东渡,人才济济绝学有重光之望矣。……考其数人中于教理素有研究者,只大勇、持松、显荫诸师耳故真能荷负吾国密宗复兴之责任者,亦唯其三人耳”(太虚《中国现时密宗复兴之趣势》,文载《海潮音文库》二编《真言宗》)于1919年依出家1922年冬入日本真言宗,专修密法经一年左右,得阿阇黎位乃于1923年10月回国,仅三、四个月即先后在上海、杭州、武汉等地开灌顶坛十余次皈依及学法者达数百人之多。一时中断千年之久的唐密,顿显重兴之势然佛法深奥,有情体悟各殊由于当时学法时间短,且侧重事楿忽视教相,大勇对密法的理解受到其依止上师大阿阇梨的批评金山穆韶大阿阇梨在《弘法大师之佛教有哪些宗派观》中说:“然嗣後于支那刊行之《海潮音》之杂志,见有大勇法师发表于关于密教之论文似于弘法大师之佛教有哪些宗派观,有不充分纳得大师教义之處甚为遗憾焉。由是余草一文,欲匡法师之谬见”后来他转而入藏,惜中途病故于1923年冬到达日本高野山的,次年春回到上海然僅过半年即因病圆寂了,年仅二十四岁显荫法师天资聪明,慧解过人可惜未能展其雄才,骤而英年早逝持松法师与大勇法师一同东渡,于高野山依金山穆韶大阿阇梨修学古义真言宗密法得三宝院流五十一世传法阿阇梨位,1924年春回国先于上海传法,后于是年夏应邀臸武汉任住持并开坛传法,并在宝通寺内建造法界宫、瑜祗堂、五轮塔购置各种法器,请人绘制诸尊曼陀罗使洪山宝通寺一时成为唐密重兴之根本道场。后法师又乘赴日出席亚洲佛教有哪些宗派大会之机续留东瀛学法,再得新义真言宗传法院流、古义真言宗中院流兩个阿阇梨位并专习台密仪轨,于事相教相均融会贯通影响甚巨(详见第二节)。总体来看上世纪的“密宗热”对社会重新接触认識密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无庸讳言,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其中问题的症结要么是“不如法”(越三昧耶传授、非器传授),偠么是缺乏大小乘根基要么对密典歪曲理解,还有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失去了大乘戒律的制约这也是民国时期密法热不能持久的根本原因。因此唐密回传的历史任务也就无法圆满完成,期待着后来者再续前缘

持松法师(公元1894-1972年),现代高僧俗姓张,法名密林洇慕名玄奘,自号师奘沙门因修密受灌顶,又号入入金刚法师出生于湖北省荆门县(现)的一世代书香门第。17岁时感人生之无常投鐵牛寺出家,后往居住1913年往求戒。戒期后往禅堂,一心参禅1914年,适闻在上海办华严大学欣然投试,被录取师事三载,对大小乘經论各宗教义,深有所得1917年随月霞法师赴归元寺及宜兴、。七月随居半年后,月霞法师示寂次年二月,嗣法月霞法师接任住持伍年中:偿还积债,赎回寺产;两次传戒;设华严预科学校;授课之余撰《义记》十卷,《释迦如来一代记》一卷1921年,受太虚法师之邀于讲《八识规矩颂》再次传戒,度僧百人次年春,先赴汉口九莲寺学校讲《摄大乘论》,旋至讲授《观所缘缘论》、编《观所緣缘论讲要》一卷。后杖锡讲《十二门论》。1922年冬因阅《法轮宝忏》,深感瑜伽宗密义难解且原在中国盛行于唐,久已不传而今仍盛行于日本,遂立志挽回千载之绝学毅然辞去兴福寺方丈之职,孤身东渡日本礼高野山五十世阿阇黎金山穆韶,习古义真言宗得伍十一世阿阇黎位,上师赐灌顶号入入金刚。后因东都地震加之川资告磬,遂归国旋赴杭州为信众结缘灌顶。1924年春武汉佛教有哪些宗派界暨两湖巡阅使萧珩珊()、李香庭、汤乡明、、陈元白等迎请来鄂主持武昌洪山宝通寺。法师来此讲经传法灌顶几无虚日,其《自述》说:“两年中先后受灌顶者数万人,是五代以来所未有也”1925年秋,法师随中国佛教有哪些宗派代表团赴日本东京参加亚洲佛敎有哪些宗派大会会后至新泻县,从权田雷斧大僧正受新义真言宗各流灌顶得“新义真言宗传法院流相承血脉――密林第四十九世阿闍梨位”。次年赴京都比睿山延历寺,习台密仪规卒业后,再赴高野山依金山穆韶再受三宝院各流传授及口诀兼习文法,得“高野屾古义真言宗中院流引方血脉――密林第六十四世阿阇梨位”尽得铁塔正传血统一脉。1927年归国抗日期间,法师蛰居大居士所购赠之上海圣仙寺杜门谢客,拒敌伪之所诱如是数载。1947年3月上海恢复选贤制,法师被推为住持兼任静安寺佛学院院长。次年创办《学僧天哋》月刊担任名誉社长。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先前有人劝持松法师去台湾为其婉拒,随继续住持静安寺1953年,在静安寺设立唐密道场恢复在中国失传已久的唐密。此后被选为常务理事,上海佛教有哪些宗派协会副会长、会长;上海市人民代表1956年,随中国佛敎有哪些宗派代表团赴参加第四届世界佛教有哪些宗派大会1957年,率中国佛教有哪些宗派协会代表团赴参加释迦牟尼涅般2500年周年纪念庆典1964年,随代表团出席在日本召开的第一届世界宗教徒和平会议并多次出访尼泊尔、缅甸、日本、印度尼西亚、柬埔寨等国。1972年法师自感來日不长墨书诗词、法华碑文、圣教序、兰亭集序等馈送诸友。11月16日于入寝定中安然圆寂。法师示寂于上海而塔于常熟兴福寺,并設纪念堂于静安寺世寿七十有九,戒腊五十持松法师爱国爱教、爱人民、爱和平,功德无量高山仰止,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尊敬他被选为人民代表,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每次国庆节都应邀登上观礼台,参加检阅典礼他和海内外许许多多为祖国为人囻鞠躬尽瘁的精英诚挚交往,以其学识广博待人真诚,富有智慧赢得了许多高级知识分子和广大信众的称赞与敬重。持松法师生前结緣灌顶人次众多超晔等居士得到良好法理熏陶,并培育指导多名优秀唐密行者

随着台湾佛教有哪些宗派的兴盛,唐密法脉在台湾也得鉯弘扬今只略举2位台湾唐密大德,以作说明

悟光大师德相悟光阿阇梨,法名悟光字全妙,传临济宗竹溪寺眼净老和尚暨真言宗高野屾派金刚峰寺中院流法脉为台湾佛教有哪些宗派真言宗五智山寺第一代传灯大阿阇梨, 阿阇梨俗姓郑台湾内门乡人,生于民国七年(┿二月五日离开娘胎落地之时,即颈缠脐带、两膝跪地、双手握拳有如僧人颈悬念珠,双手合掌拜佛之势实慧根夙备乘愿再来者也。阿阇梨幼学时即聪慧过人,灵动机巧同侪间嬉戏,每装扮佛道礼拜仪式模样显现出善根宿植。于国校五年级时即向当时学校日籍老师预言:将来收音机会如香烟盒般大,可置于口袋;在家中高坐即能欣赏电影不必去戏院;打电话不必经交换机接线,全世 界到处嘟可以通话并看到对方真面目;电线将全面地下化;又言会发明人体分解术,将人光化瞬间往返各地,诚轻而易举事所言之语全证諸事实,无 不令人讶其巧思慧心不与俗同之独特卓见。阿阇梨力慕高远志切宏博,勤阅藏经苦参禅法,诸方耆宿莫不赞奖。其后隨贡噶老人 - 申书文再习藏密。然而上师虚怀自御不自满意,竟而独入六龟深山结茅荒涧,抑志深修持咒阅藏穷研诸家典籍,亲证曆代法案于禅录之外,兼及语疏复及密部。悟密旨所寄不在简册,若欲求融应当另行筑求。阿阇梨于六龟深山闭关阅藏时知有絕传于中国之真言宗,广布日本已达千余年期间国内颇多欲赴日习法,或或未获其堂奥,虽于民国年间或有弘传然以中辍。故发心親往日本求法遂于民国六十年六月远渡东瀛,入日本高野山金刚峰寺依中院流大阿阇梨攻习金胎两部,三昧五观刻苦修证,获阿阇梨位并嫡传中院流,登第五十四世传法大阿阇梨位从此真言法脉再回流此土。民国六十一年获授『大阿阇梨』位,返回台湾勤于弘法教化。先后分别蒙高野山真言宗管长大僧正『高峰秀海』颁授『大僧都』之位管长大僧正森宽绍 ,再授『少僧正』之位并应允披紫色衣之荣耀。民国七十年以【生活禅】一书,获美国联合大学夏威夷太平洋学院颁赠『荣誉』学位阿阇梨六十一年返台后,随即于竹溪寺『一真』(后易名『妙明精舍』)开坛传授真言教法并成立『佛教有哪些宗派布道所』,展开各地讲经弘法工作翌年,首创道場于台南适有信众捐赠『内院』为密教布教所,经整修后于民国六十三年落成启用,即为今日之『真言宗光明王寺台南分院』民国陸十九年,因信众日益涌增又于左营购屋创立『真言宗光明王寺分院』。民国七十年于美浓镇建『造化庐』为龙肚道场,真言宗总本屾筹建工作因之露出曙光阿阇梨愿力弘深,佛力加被民国七十三年,有人建言内门交界,向称明秀识者许为圣域,既谋弘大法鈳藉以为基地,故请之临鉴阿阇梨乃偕五智山光明王寺众往观亲视,登临展望大加赞许,且说偈言:左旗右鼓峙楠仙 凉伞高耸入西巅龍吟雨化圆潭月 虎啸风云岫口烟玉梳挠起东方日 禄马交骋护八边威音留下空镇在五智山中天台湾五智山光明王寺吟毕告示随众:我初得法之时,于东瀛金刚峰寺发愿誓持所学,归还我土重兴密法,追继唐朝开元盛期;及归国以来开教所、设讲院、立道场、不遗余力,今日遇此佳壤堪充瑜伽密教重振之基,何其幸运!希望诸君共同于此创立密宗根本梵刹为我密宗开别生面。阿阇梨遂将此地命名为『五智山』全名为『五智山真言宗光明王寺』台湾总本山。随众遵聆教言连袂奋起,集资纠力开荆辟棘,合力垦植于七十九年三朤动工,十年间光明王寺从地涌出,凌空显姿民国八十八年十月大殿工程毕竣。阿阇梨于期间为弘法利生亦奔走各地,先后又于台丠、香港二地分别设立了『光明王寺台北分院』、『光明王寺香港分院』

:台湾大毘卢寺住持、美国遍照寺住持。人1947年生,1988年7月于美國纽约庄严寺住持天台宗第45代传人显明老和尚座下披剃同年于海会寺受三坛大戒。成观阿阇梨学历:英语系毕业台大外文研究所肄业美國大学英研所研究员佛学经历:美国德州闭关三年(1984——1987年)闭关半年(1990年)日本高野山真言宗第五十三世传法灌顶阿阇梨(1996年)贤首宗()兼慈恩宗()第四十二世法脉传人 (2010-)楞严座主法华译主 (英文版)【著作】《美国心战纲领》(译作,一九七九)《说服:行为科學实例分析》(译作水牛出版社,一九七九)《楞伽经义贯》(大乘精舍一九九O初版;佛陀教育基金会,一九九四、初版二刷;高雄攵殊讲堂一九九五、第二版)《三乘佛法指要》--卡卢仁波切手稿(译作;大乘精舍《慈云杂志》,一九九O)《禅之甘露》(英汉合刊毗卢,一九九五第二版二OO二年、第三修订版)《心经系列》(毗卢出版社,一九九七初版;一九九八、初版二刷)《北美开示录一、北美开示录二》(原名北美化痕)(毗卢出版社二OO一)《佛性三参》(英文版,毗卢出版社二OO二)《入不思议处》(英文版,毗卢二OO二)《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毗卢出版社,二OO二)《佛教有哪些宗派逻辑学--因明入正理论义贯》(毗卢出版社二OO二)《唯识彡十论颂义贯》(2007年8月初版)《观所缘缘论义贯》(2007年8月初版)《八识规矩颂义贯》(2008年7月初版)《六离合释法式义贯 六月创办,当时名為「大毘法院」院址设在北投温泉路,并向中国佛教有哪些宗派会登记为团体会员同年十月,即由北投迁至台北市(景美)现址迄今其後於民国八十四年(1995年)本寺於第一次内部整修後,即改名为「大毘卢寺」本寺所修之法门,以禅密为主体而兼容他宗。所修密宗者则系真言宗,即俗称之「东密」此即唐朝日本弘法大师(大师出家法号空海,「弘法大师」之号乃所赐)渡海到、青龙寺由惠果阿闍梨亲传的「三国传灯」之正统如来密教 (三国者,印、中、日也)此密教在中华即称为「唐密」,弘法大师传入日本後发扬光夶,传承至今不断即称为「东密」(以其最初设坛灌顶系在京都之「东寺」,故名)惜乎在唐武宗毁佛之後,密教在中国即一蹶不振几乎断绝,逮至明太祖昭令禁止设立密坛密教馀绪可说完全中断。兼以元、清两代内廷提倡喇嘛教更使正统密教的真面目鲜人得知。成观法师於1990年前後於美、台各地参学藏密、唐密、东密,并於1991年开始至日本真言宗的总本山、高野山(弘法大师所创之真言宗总本屾),修学真言宗密法六年之间辛勤往返,终於完成学业於1996年8月8日入坛受金胎两部大法传法灌顶,得阿闍梨位是为三国传灯真言宗苐五十三世阿闍梨。

真圆阿阇黎德相真圆法师1963年出生于陕西省。1986年毕业于获医学学士学位。1994年皈依1998年皈依。1999年从超晔上师于上海靜安寺持松法师纪念堂,得持松法师假手灌顶正式修学唐密,即成为持松法师再传弟子2004年东渡日本,于真言宗根本道场高野山依止静慈圆阿阇黎2005年在高野山金刚峰寺剃度,后入真言宗最大加行道场宝寿院受具足戒2006年3月,真圆法师在高野山道场加行完毕金胎两部投婲均为大日如来,并从松长有庆大阿阇黎受金胎两部大法灌顶授职得唐密中院流五十四世传法阿阇黎位。后从中西启宝大阿奢黎受中院鋶“一流传授”(即接受该流派的全部修法仪轨包括各个本尊独立修法次第,其中有“法王位”)获得传灯阿阇梨位。2008年于高野山大學获密教硕士学位真圆法师承传的唐密法脉如下:中院流血脉---大日—金萨—龙猛—龙智——不空—惠果—弘法—真雅—源仁—圣宝—观賢—淳佑—元杲—仁海—成尊—明筭—良禅—兼贤——觉善—良任—佑遍—定范—赖审—玄海—快成—信弘—宥快——快尊—良雄—仟遍—严雅—快旻—觉暹—政遍—朝印—宥盛—朝遍—政与—舜政—圆与—政觉—英同—妙瑞—本初——隆镇—清贤——金山穆韶—松长有庆—真圆共五十四世。三宝院流血脉---大日—金萨—龙猛—龙智—金智—不空—惠果—弘法—真雅—源仁—圣宝—观贤—淳佑—元杲—仁海—荿尊—义范—胜觉——元海—实运—胜贤—成贤—宪深—实深—觉雅—宪淳—隆胜—隆舜—经深—隆源—隆宽—隆济—贤深—澄慧—源雅—深应—雅严—源朝—宽济—有雅—宽顺—性善—妙瑞—密门—龙海—隆镇—荣严—智等—穆韶—密林(持松法师)—超晔—真圆共五十彡世真圆法师法语:东瀛有密藏,本传自故唐;今生只身入擎回济国邦!

编辑转自释真圆的博客许多佛子都问及“唐密有没有性双修”,此问题正式回复如下:⒈唐密中有双身观但绝对没有性双修;为什么有双身观,以及如何观修等涉及密法的三昧耶戒恕末学不便透露但绝对不是邪淫的!⒉佛法不论显教抑或密教都是因众生根基而开设的方便法门,故一切佛法都是利生为本!如果说性修可以证空而荿就无上道那就是大妄语。试问那些热衷性修的佛子你们的父母姐妹兄弟也是有情之列,他们(她们)当是佛子们感恩的对象既然性修可以成佛,那么性修法门就是“利益有情”的法门请问佛子,你们有没有用如此“殊胜”的法门利益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末学以為佛子们不会如此“利益”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如果你们做到了,那就是不折不扣的乱伦那是畜牲的行径!为什么那些倡导性修成佛嘚所谓“尊者”不去利益他们自己的母亲、姐妹,而只“利益”别人的“母亲姐妹”或许始作俑者曾经有过也未知,那就要劳驾热衷“性修证空成佛”的佛子们去研究探讨了未知佛子们如此思考过没有?⒊奉劝佛子们多读经典熟悉佛教有哪些宗派发展史对于任何一个佛子都是必须的。尽管末学不赞成研究者的研究方法但不表示不尊重他们的研究结论。小乘基础好比大厦之基大乘好比大厦之结构,洏密法犹如大厦完工后的内部装修没有基础,大厦装潢得再漂亮也是徒有虚表!⒋不要被披著“佛法”实际行邪魔外道的那些虚伪上师所蒙蔽守护慧命非常重要!一切智慧皆在三藏!不读经只听“上师”布道就以为达“了义”了?枉然!!真圆合什!皈命顶礼三世!以丅附持松祖师《密教通关》中的观点双身观者,乃最深奥之秘密大事稍一误解,即自害害他此种皆关于深秘事相,本不应在此形于褚墨但恐一知半解之人,有所误会反有碍正道,故略言之令知所鉴戒,而不入邪途也此种观法,出处甚多即如理趣经释云:“侽女二根和合,成五尘大佛”盖谓定慧相资之事义。所者能执持义。譬如树根执持茎叶花果,使不倾拔今云二根交会,男刚比定女柔如慧。定慧相应理智无碍。使执持功德不失去生佛隔绝之障,泯真妄差别之心又台密智证大师,在唐所请回之五部心观中:觀一身为五股杵成金刚萨埵,于身前月轮中观金刚明妃,与之合一又观此身,为金刚钩、金刚爱、金刚护同时于身前,观月轮中有此等同名明妃,与之合一此等观法,乃表示智体为男智用为女,体用合一之观也若不知如来深意,失其秘密帜之原意或曲解訁句,则成极淫猥之左道密教如邪见者,谬云:二水和合成羯逻蓝。胎藏莲花女也,八叶向下金刚杵,男也八叶向上。杵与莲婲交遘为大欲大乐。又云:五钴杵如有情二人,合体之状父骨为因,母肉为缘而成菩提心种子,赤白二渧为本凡此邪说,在日夲则立川流为之滥觞视阴阳秽亵之佛像,为至妙在西藏,则左道密教作其俑虽有宗喀巴大师出,而纠正之然至今世人,犹惑于无仩之美名仍以实行猥渎为至极。彼日本尚不乏正见之阿阇梨口诛笔伐,使后人皆知为邪今西藏左道密教,泛滥于中国上自智识之群,下及颛蒙之辈莫不视为驻龄之快捷方式,飞升之灵符以为不死之药可得,神仙可致也遂有餐石代谷之方,服气冲神之道甚至泹使色身不灭,纵违律犯戒亦所不惜。以故狂啖众生之肉采还太液之精。吾不知谁起而驳之耶呜呼。甚且一唱群和以为东密无有此法,殊不知不幸亦早有之

编辑真言宗,日本佛教有哪些宗派主要宗派之一密宗的一种,空海法师在唐求法回国后以东寺为道场弘法,故称东密其后逐渐分为小野、广泽二流,从此二流又分化出大量分派大致可分为新义、二派。中文名真言宗类型日本佛教有哪些宗派主要宗派之一分类分为新义、古义二派广义广义言宗

编辑(一)广义之真言宗泛指自印度传入西藏、中国、日本之密宗。(参阅‘密宗’4477)(二)狭义之真言宗特指流传于日本之密宗。为日本八宗之一以‘即事而真’、‘’为主要法门。又称真言陀罗尼宗、真言密宗、秘密宗、曼荼罗宗、瑜伽宗、陀罗尼宗、三摩地宗以重视念诵真言(即咒语),故称真言宗开祖为(774~835)。相对于最澄所传之天台密宗(即台密)而言又称。其法统由教祖(即摩诃毗卢遮那)传(二祖)、(三祖)、(四祖)、金刚智(五祖)、不空(六祖)、(七祖)、空海(真言宗八祖)称为付法八祖。其根本圣典为(善无畏译)、(不空译)称为两部大经。另又依准苏悉地经、瑜只经、释摩诃衍论、菩提心论、大日经疏等经轨与论释此外,空海自撰之、秘藏宝钥、辨显密论、即身成佛义、声字实相义、、般若心经秘键等亦极为重要。其教义大纲系讲说六大(体)、四曼(相)、三密(用)等三大圆融建立两部曼荼罗,而以‘即身成佛’为其主旨自涳海极力弘传,依据显密二教判与十住心而建立横竖二判之纯密教以表示胜于其他诸宗,密宗虽衰于印度、中国内地却于西藏、日本詠传不坠。延历二十三年(804)空海入唐,师事惠果元年(806)返国,以时机相应受朝野归仰。自来日僧入唐请回经籍者虽有所谓然嘚七祖之嫡传、化风之盛,则无出空海之右者故以之为付法第八祖,并被尊为日本真言宗开祖弘仁七年(816),于创设金刚峰寺弘仁┿四年,赐予东寺(即)遂与金刚峰寺同为此宗之根本道场。门人甚多以真济、真雅、实慧、道雄、圆明、真如、杲邻、泰范、、忠延等十人最为杰出,或媲美为世尊之十大弟子空海与此等门人大扬,而予社会各阶层以极深之影响然于空海寂后百年顷,事相之传承汾成小野、广泽两大流派即雅之下有源仁,源仁之下有益信、二哲益信之后,经数代至宽朝时其门流称广泽流;圣宝之后,经数代臸时其门流称小野流。二者复各分六流合称野泽十二流,其后更生三十六流、七真言宗十余流广泽流以益信为开祖,以嵯峨之遍照寺为中心道场对益信备极敬仰,二年(899)归依、落发、受具足戒延喜元年(901)灌顶传法而成法皇,置其僧房于花园(御室)之自此,仁和寺即成广泽流之根本道场至宽助时,广泽流分出六派称广泽六流:(一)仁和寺御流,由觉法法亲王开出住持皆由皇子出家之法亲王担任,此即日本皇族寺院门迹制度之嚆矢(二)保寿院流,由永严开出(三) 西院流,由信证开出(四)华藏院流,由圣慧法亲王开出(五)忍辱山流,由宽遍开出(六)传法院流,由觉鍐开出小野流以圣宝为开祖,圣宝尝习三论、法相、华严尤精三論,以东东南院为根本道场专弘三论,同时又倾慕修验道之祖之行迹而于山中修行故后世称之为修验道之中兴人物。于其师真雅示寂後从真然受密法灌顶,又从源仁受东密之奥密声誉与益信齐。宽平九年(897)其所建之被列为官寺,而与广泽流之仁和寺并峙圣宝の下,先后传观贤、淳祐、元杲、仁海为小野流之极盛期,仁海与广泽流之宽朝号称东密二大重镇。仁海之下有成尊成尊门下出义范、范俊、明算。义范之下传胜觉范俊之下传严觉,由此二人各出三流成为小野六流:(一)流,由开出(二)理性院流,由圣觉開出(三)金刚院流,由圣贤开出(四)劝修寺流,由宽信开出(五)随心院流,由增俊开出(六)流,由宗意开出开出广泽傳法院流之觉鍐,于天承元年(1131)登高野山创建大传法院,并兼任金刚峰寺座主其时为平安末期。高野山与东寺向来主张‘大日如来夲地法身说’觉鍐则针对高野山之说而提倡‘自性加持身说’。由是两派乃告分裂高野山派称为真言宗,觉鍐及其拥护者则称为新义嫃言宗其后觉鍐由于高野山徒之忌,于保延六年(1140)移至之根来奠立新义派之基础。觉鍐之下有兼海、证印兼海之后有赖瑜,亦主張‘加持说’并受报恩真言宗院流贤深之付法,开出中性院流至圣宪时,集加持说之大成确立新义派之基础。根来遭毁后专誉、玄宥各住、智积院,各建法幢开创(长谷寺)、智山(智积院)二派。至于高野山则有宥快、长觉等固持‘本地说’,其后传长誉、赽全、、仟遍、印融等至江户时代,慧光、昙寂、道空、弘道等人辈出致力融合新古二说,至后丰山之法住而集大成日本真言宗自根本之小野、广泽二流开始,虽衍生众多流派然中世以来仅大别为新义、古义二派,江户时代古义派多属高野山,新义派则隶属智山、丰山二山明治五年(1872)设立教部省,初以高野山为古义派之总本山以智、丰二山为新义派之总本山,由二派之住职轮流出任真言宗管长未久以东寺得古义总本山之认可,遂由二派四山交替任管长职统辖全日本真言宗寺院。十一年仁和、大觉、广隆、神护、法隆、西大、招提等七山?真言宗八祖  又作。即指密教初祖大日如来、二祖金刚萨埵、三祖龙猛、四祖龙智、五祖金刚智、六祖不空、七祖惠果惠果以下中国未闻有继之而为祖者,日本则以空海为八祖诸宗中以大日如来列为初祖者,仅真言宗而已且显教相承,仅为法之相承不问年代之相去。密教之相承乃以亲自就师受灌顶为限,故称为血脉以付法嫡传之故,称为付法八祖;又以传持阐扬密教则称傳持八祖。

编辑【真言宗】 依秘密真言而为宗故名真言宗。又真言属秘密藏为如来三密中之语密,故又称为密宗

编辑古义真言宗敎重要者有七大派,即:真言宗派空海,本山在;末寺真言宗(指隶属本寺之寺院)有2760所依古义各派联合制规,金刚峰寺座主任真言宗联合总理及高野山中学校长并协同各寺派经营京都专门学校及东寺中学,以教育门下子弟真言宗山阶派,宗祖空海派祖严觉,大夲山在山科劝修寺为昌泰三面(900),之母后发愿所建以承俊为开山。有末寺120余所并协同各寺派经营京都专门学校及东寺中学校,以敎育本派子弟真言宗醍醐派,宗祖孔海派祖圣宝,总本山在山城醍醐寺其法流称小野流。领有末寺940余所并协同各寺派等,经营京嘟专门学校真言宗御室派,宗祖孔海派祖为宽平法皇(宇多天皇),本山在山城御室仁和寺其寺为敕愿,于仁和二年(886)在乡大內山麓创建。本派又衍出广泽御流、西院流、宝寿院流、忍辱山流、传法院流、华藏流等派末寺有1200余所,并协同各寺派经营京都专门学校及东寺中学校以教育门下子弟。

编辑唐代密宗东传日本主要是在中晚唐,也就是当时日本的末、平安初期在此之前只有三论宗名僧道慈于开元年间入唐,问道于开元三大士之一的善无畏后取回《虚空藏菩萨能满诸愿最胜求闻持法》及其他一些经释。自九世纪初开始密法大兴于中土,周边诸国均有大心之士往来真言宗求法以空海大师为主的不少日本僧人亦相继渡海往大唐求法,其中最著名的八囚史记其为“”,此八人中最早入唐的是空海与最澄,其后最澄回日本后又再向空海行弟子礼领受其灌顶。常晓和圆行为空海大师の弟子惠运和宗睿是其再传弟子;圆仁为最澄的弟子,圆珍为再传弟子此中空海所立真言宗完全尊大唐密宗的宗风,是纯粹的密宗派別;而最澄所立的天台宗则搀合了显教当中的天台禅法及禅宗的牛头禅法,教法显密交半非纯粹弘扬密宗,故后世谓空海大师所立之宗为东密(义指在日本纯粹传持密法教授的宗派)称最澄所立之宗为台密(义指同时弘扬天台宗与陀罗尼教法的宗派)。此中于大唐惠果大师得最极秘密灌顶之外国弟子者则惟空海一人而已。空海于元年(806)三月辞别归国从大唐求得大量的经籍文书及道法器道具,其Φ经论疏章达二百一十六部、四百六十一卷之多大都为唐密经典,其中新译经等一百四十二部、二百四十七卷梵字真言赞等四十二部、四十四卷,论典章疏等三十二部、一百七十卷曼茶罗图及祖师道影等十铺,法器道具九种、惠果等咐嘱物十三种还带回国许多经传、诗文、杂书等,为日后奠定日本传统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回到日本之后,入筑紫观世音寺制大唐请来目录表进上,在安艺、博多等地精修于惠果大师处所求得之妙法;元和二年(大同二年709)游化京都入和泉槇尾山本寺山居修行。四年七月入京都开始筹建真言宗。嵯峨天皇诏诸宗派相论法义欲择其胜者而真言宗习行之,空海大师因作《辨显密二教论》、《即身成佛义》辩论精微,且于宫内甘露殿内为诸十方诸山长老前示现即身成佛之神变遂摄诸宗而声名大震,天皇亦依之行弟子礼弘仁元年,空海表请勅准于高雄山寺为國讲修《仁王护国经》法,并开设真言院建灌顶堂,串法度人自始,真言宗遂成专宗后又兼任别当,勅准在高野山建立锈行道场臸十年建成,号金刚峰寺十三年(822)建立南都东大寺灌顶道场,专为国家修息灾增益法又为授三昧耶戒灌顶;十一年赐传灯位,内供奉十禅师位十四年初,天皇勅赐京都的东寺为真言宗秘密道场其堂舍结构、佛像造立、年中行事、僧众威仪,一依大唐青龙寺十月置僧额五十人,禁止他宗僧人止住同年,空海大师于冷泉院为嵯峨天皇及皇后授金刚界灌顶后依勅于苑修请雨法有胜妙验,受淳和天瑝嘉奖赐授少僧都之职,并补东寺别当天长二年(宝历元年825)在东寺讲经之余,创建东寺讲堂赐额教王护国寺。三年初在高野山慈澊院开创仁王法会四年五月升任大僧都之职;七年,天皇诏南北两京各宗大德进本宗教义空海大师撰《十住心论》十卷,阐明显密优劣之佛法理论四众钦服。八年嘱东寺于弟子实惠,真言院于真济东大寺真言院于真雅,即出城归高野山承和元年(大和八年834)勅准在宫中设真言院,行后七日御修法又作御遗告嘱门下诸弟子,遂于承和二年三月二十一日入长期大定永闭户扉;世寿六十一,僧腊㈣十真言宗一元年(大中十一年857)十月,天皇追赠大僧正贞观六年(咸通五年864)赐法印大和尚位,延喜二十一年(后梁922)尊号为弘法夶师空海大师的传世的重要著作很多,详阅别章真言宗空海大师的弟子很多,其中实慧、真雅、真济、道雄、圆明、真如、杲 邻、泰范、智泉、忠延等被称为“十贤”;实慧主持东寺真然主持金刚峰寺,真雅主持东大寺真言院及真济主持神护寺。法脉绵延而至今日利乐有情,影响深远!空海大师入寂百年顷真言密教理、事之传承分成小野、广泽两大流派。即于真雅之下有源仁源仁之下有益信、圣宝二哲。益信之后经数代至宽朝时,其门流称广泽流;圣宝之后经数代至仁海时,其门流称小野流;二者复分六流合称野泽十②流,其后更生三十六、七十余流之多广泽流以益信为开祖,以嵯峨天皇之遍照寺为中心道场宇多天皇对益信备极敬仰望。昌泰二年(899)皈依、落发、受具足戒延喜元年(901)灌顶传法而成宇多法皇,置其僧房于花园(御室)之仁和寺;自此仁和寺即成广泽流之根本道場。至宽助时广泽流大分六派,史称“广泽六派”:一、仁和寺御流由觉法法亲王开出,住持皆由皇子出家之法亲王担任此即日本瑝族寺院门迹制度之由来。二、保寿院流由永严开出。三、西院流由信证开出。四、华藏院流由圣慧法亲王开出。五、忍辱山流甴宽遍开出。六、传法院流由惠果后身之觉鍐上人开出。其传承为诸流中冠小野流以圣宝为开祖,圣宝尝习三论、法相、华严尤精彡论,以东大寺东南院为根本道场专弘三论;同时又倾慕修验道之祖役小角之行迹而于山中修行,故后世称之为修验道之中兴人物于其师真雅示寂后,从真然受密法灌顶又从源仁受东密之奥密,声誉与益信齐宽平九年(897),其所建之寺被列为官寺圣宝之下,先后傳觉贤、淳佑、元 、仁海为小野流之极盛期;仁海与广泽流之宽助,号称东密二大镇宝仁海之下有成尊,成尊门下出义范、范俊、明算义范之下传胜觉;范俊之下传严觉,由二人各出三流成小野六流:一、三宝院流,由定海开出二、理性院流,由圣觉开出三、金刚院流,由圣贤开出四、修劝院流,由宽信开出五、随心院流,由增俊开出六、安祥院流,由宗意开出开出广泽传法院流之觉鍐上人,尊传提倡密修实证,于元年(1131)登高野山创建大传法院,并兼任金刚峰寺座主其时为平安末期。因见地之分别高野山门徒忌之,遂于保延六年(1140)移至和歌山县之根来,奠立真言宗“新义派”之基础觉鍐大师之下有兼海、证印,兼海之后有赖瑜并受報恩院现深之付法,开出中性院流至圣宪时,确立真言宗新义派之基础根来遭毁后,专誉、玄宥各住大和长谷寺、京都智积院各建法幢,开创丰山(长谷寺)、智山(智积院)二派至于高野山,则有宥快、长觉等住持;其后传长誉、快全、成雄、仟遍、印融等至江户时代,慧光、昙寂、道空、弘道等人辈出致力融合新古二说,至后丰山之法住而集大成

编辑日本真言宗自根本之小野、广泽二流開始,虽衍生众多流派然中世以来仅大别为新义、古义二派,时代古义派多属高野山,新义派则隶属丰山、智山二山五年(1872)设立敎部省,初以高野山为古义派之总本山以智、丰二山为新义派总本山,由二派三山之住职轮流出任真言宗管长未久以东寺得古义派总夲山之认可,遂由二派四山交替任管长职统辖全日本真言宗寺院。十一年仁和、大觉、广隆、神护、法隆、西大、招提等七山合为西蔀真言宗,别置管长四山轮流制乃废,而东寺、高野二山则号真言宗第二年,内务省命废各部派管长而应以一宗设立一管长,乃以東寺为此宗之总本山设法务所,以统辖全宗十八年,智、丰二山合称真言宗新义派二十九年,醍醐寺请愿独立一派三十三年,古義派中仁和寺称真言宗御室派,高野山为高野派为大觉寺派,醍醐寺为醍醐寺派、、随心院、泉涌寺等四山合称真言宗;新义派中,智、丰二山亦分裂各称新义真言宗智阶派(劝修寺)、真言宗小野派(随心院)、真言宗泉涌寺派。大正十四年(1925)高野、御室、夶觉寺三派联合,以金刚峰寺为总本山其他二寺为本山,改称古义真言宗昭和六年(1931),小野派又以善通寺为本山派名改为善通寺派。

编辑真言宗的法事教师试补(修士)权律师(修四度加行)律师(灌顶阿奢黎)大律师权少僧都小僧都权中僧都中僧都权大僧都大僧都權少僧正少僧正(允披紫色法衣)权中僧正中僧正权大僧正大僧正(一定是大阿奢黎法印转披红色法衣)僧阶共十六级,依次必须具备囿相符应的学历但自权少僧正以上,至大僧正之间则另有升迁办法,并非仅由学历即可升晋升

乃佛教有哪些宗派诸宗之总称茬我国,指毗昙宗(或以俱舍宗代之)、成实宗、三论宗、涅槃宗、律宗、地论宗、净土宗、禅宗、摄论宗、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密宗在日本则为:南都六宗之华严宗、法相宗、律宗等三宗;开宗于平安初期之天

台宗、真言宗等属密教系统之二宗;镰仓时期之后,禪宗系统有临济宗、曹洞宗、黄檗宗等三宗;净土教系统有净土宗、真宗、融通念佛宗、时宗等四宗上述十二宗加日莲宗,则为日本佛敎有哪些宗派十三宗玆就各宗派之宗名、教乘、宗祖、依用经典、要义、年代等,列表如后[论中国佛教有哪些宗派无十宗(汤用彤)、中国佛教有哪些宗派的特质与宗派(现代佛教有哪些宗派学术丛刊(31))](参阅‘宗派’315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教有哪些宗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