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死机直接拔电池能不能直接拔电池

全新的手机插SD卡的时候没关机就直接拔电池了,对手机有影响吗?

目前绝大多数智能手机内置的都是锂电池,但手机电池也是有保质期的,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电池寿命。一般我们在拿到手机电池可以看一下厂家的生产日期,过期电池使用时可能出现弱电甚至没电的现象。现在问题来了,手机电池寿命多久?另外日常使用中手机电池没充完就拔会影响电池寿命吗?下面本文重点讨论这两个手机电池知识。

■ 手机电池寿命多久?

手机锂电池你无论用不用,都会存在手机电池保质期。手机电池一般使用寿命为3年,三年后衰减会很快。大约充电400-500次后衰减很快。就是看你先用到3年还是先充到次数。

在使用手机锂电池中应注意的是,手机电池放置一段时间后则进入休眠状态,此时容量低于正常值,使用时间亦随之缩短。但手机锂电池很容易激活,只要经过35次正常的充放电循环就可激活电池,恢复正常容量。

手机电量低于10--20%以下时,锂电内部活性物质处于低压低位环境中会降解衰减,产生副产物,造成不可逆的手机电池容量衰减!反之,电量高于80--90%以上时,手机电池内部活性物质处在停滞状态下,也容易分解,也会造成电池容量衰减!所以对电池过冲过放电,都会对电池造成损害!不要低于20%再冲电,不要高于80%就充电!电量在20%---80%之间,40%----60%之间最优,没事充充,更健康!

另外,锂电的寿命次数和充放电条件,环境温度等因素有关,充放电电流越大,或者过充,过放,高温下长期使用,都会减少锂电的寿命。

■ 手机电池没充完就拔会影响电池寿命吗?

一般来说,手机电池没充完就拔下来使用,不会影响电池寿命。但如果条件允许且不嫌麻烦,连着充电线使用会更有利于电池寿命。此外,电池没用完就充电,对电池寿命是有利的。

但如果每次电池电量都用到很低,甚至用光,对电池寿命的危害很大。

锂离子电池的衰退机理有很多,大体上可以分为滥用衰退与正常衰退两种。滥用衰退是可以避免的,包括过充、过放、低温、大功率充放电、等等。

以下是小编推荐的手机电池使用习惯是:

除去电路保护的部分,用户需要注意的是,尽量不要把手机电量用到很低——随身带充电宝吧。

2、降低正常使用下的衰退

当然,该用的时候还是用,不能为了保护电池就不玩手机了吧? 这里的建议是:没事儿就把充电线插到手机上充电。这样的话,手机会从外部取电,相当于减少了放电循环次数。

3、养成“最优”的使用习惯

将手机电量维持在30%-50%的低电量状态,直到出门前2个小时,再充满到100%。这样就降低了“高电量状态下的静置时间”。——当然,这个策略对于手机等消费级电子设备是不适用的,付出与成本不成比例。

但对于电动汽车来说,电池很大很贵,就值得开发出这样的智能充电器。事实上,很多机构正在做。

  最近有不少同学都问过小编这样两个问题,手机充电未完成的时候拔掉电源会不会损伤电池,手机电量没用完之前就立即充电是否会对电池的寿命造成影响。大家都知道手机电池是多数爪机党都关心的事情,所以小编在这里就针对这两个问题给大家回答一下。

  手机电池没充完就拔下来使用,不会影响电池寿命。但如果条件允许且不嫌麻烦,连着充电线使用会更有利于电池寿命。

  电池没用完就充电,对电池寿命是有利的。相反的,如果每次电池电量都用到很低,甚至用光,对电池寿命的危害很大。

  锂离子电池的衰退机理有很多,大体上可以分为滥用衰退与正常衰退两种。

  滥用衰退是可以避免的,包括过充、过放、低温、大功率充放电、等等。对于手机的使用场景来说:

  过充:电子设备有电路保护,一般不会发生这种情况,因此用户也不必去担心。

  过放:这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大体上而言,尽量不要在电量20%以下使用手机,特别不要在5%电量以下使用手机,会对电池造成不可逆损伤。

  低温:主要是指低温充电危害很大。电子设备一般也都有保护了(ipad在低温下是充不进去电的),因此,用户也不必去担心。

  大功率充放电:电子设备的放电,一般是比较温和的。就是一直玩游戏,手机也能撑个三四个小时,这最多就是0.2C放电,非常温和,用户也不必担心。充电呢,也是由充电器和电子设备的电路保护的,用户也不必担心。

  正常衰退是不能避免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放电深度的积分与静置时的电量状态。

  放电深度积分:也可以称为放电循环次数,比如从100%放到50%,这就算是0.5个循环。意思就是说,平时用得越多,那么衰退越快。但手机买来就是用的嘛,能用就用。

  静置时的电量状态:这一点在学术上有争议。主流观点是,电量越高则衰退越快。意思就是,100%的电池放一个月,与50%的电池放一个月,前者的容量衰退更大一些。

  因此,推荐的使用习惯是什么呢? 如下:

  首先,避免滥用情况。除去电路保护的部分,用户需要注意的是,尽量不要把手机电量用到很低——随身带充电宝吧。

  其次,降低正常使用下的衰退。当然,该用的时候还是用,不能为了保护电池就不玩手机了吧? 这里的建议是:没事儿就把充电线插到手机上充电。这样的话,手机会从外部取电,相当于减少了放电循环次数。

  最后,“最优”的使用习惯是:将手机电量维持在30%-50%的低电量状态,直到出门前2个小时,再充满到100%。这样就降低了“高电量状态下的静置时间”。——当然,这个策略对于手机等消费级电子设备是不适用的,付出与成本不成比例。但对于电动汽车来说,电池很大很贵,就值得开发出这样的智能充电器。事实上,很多机构正在做。

  根据评论总结出了各位朋友的3个质疑:

  1. 苹果店or书上or专家说电池要每隔一段时间放光再充满,才能够保持寿命的啊!?

  答: 苹果店or书上or专家应该说的是上一代充电电池,镍氢电池,有记忆效应。而锂离子电池,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至今从未观测到有任何记忆效应。因此,苹果店or书上or专家的这种说明,是没有依据的。

  2. 插着充电线玩手机,那不是一边充电、一边放电,对电池的损耗更大吗?

  答: 提出这个问题的朋友,是把电池想像成了“水库”模型。水库有进口、有出口,有可能进口在进水,而出口在出水。这种模型下,就有可能水面高度不变(电量不变),而实际上流量很大的情况。而电池寿命衰减是有关的,流量大不就是衰减快吗? 这种想法的问题在于,电池不是水库,它没有两个口,只有一个口:这个口中,要么在充电,要么在放电,不会出现充放电同时发生的情况。

  3. 插着充电线玩手机,会爆炸吗?

  答: 应该是存在插电玩手机爆炸的案例,但我不能辨别哪些是真新闻、哪些是假新闻。譬如网易手机频道,如果苹果不续费就会出现苹果手机爆炸,三星不续费就会出现三星手机爆炸的新闻。

  试着分析了一下,边充电边玩手机,会使充电发热(源自于电池内阻,电能来自于充电线) 与用电发热(源自于CPU与屏幕,电能来自于充电线)的两种发热效应同时发生,温度会更高,从而有可能引发爆炸的风险(如果电池质量不合格)。

  说到底,爆炸是电池安全问题,不是电池寿命问题,有些跑题了。

  质疑:“没用完的情况,如用到50%再充电和用到10%再充电,结果差异很大,第一种不利于电池寿命,第二种有利。

  从质疑的角度来看,我理解并同意他想表达的意思,但实际上他的看法与本回答的结论并不矛盾。之所以会提出这样的质疑,主要是我觉得与学术期刊是不一样的平台,受众的需求也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在推导结论时跳过了一些繁琐的分析步骤。我觉得知乎上读者最需要的是类比的机理解释与直观的结论,如果长篇大论反而达不到传播知识的效果。

  不过既然质疑了。那么关于这个问题,我就彻底答一下,以做一了结。

  电池寿命衰减机理主要分为两种:

  第一种为循环衰减。把电池想像成一个管状物,充电就是往上撸,放电就是往下撸。上下完整撸一次就是一个完整的循环,撸到一半就是半个循环,撸久了电池就坏掉了,这就是所谓的循环衰减。而循环衰减主要是充电衰减,就是发生在往上撸的时候。

  第二种为静置衰减。也就是说,把电池静静地放在那里不撸,自己也是会坏掉的。坏掉的速度取决于手的位置,手的位置越高(电量越高),坏掉的就越快。

  两种衰减速度的数量级是不同的。就手机电池来说,基本上每天都在撸,循环衰减对寿命的损害比静置衰减至少要大一个数量级。那么我们的策略是什么?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抓主要矛盾的哲学常理,应该第一优先级做到尽量减少循环衰减,减少撸的深度与次数;其次才是减少静置衰减,即降低手的高度。

  讲述完以上原理之后,咱们在回过头来看看“没用完的情况,如用到50%再充电和用到10%再充电”的情况,想表达的意思应该是指“10%下的静置衰减速度要慢于50%”。

  对于大多数人使用手机的情景来说,当他面临 “我是让手机电池处于50%电量状态,还是10%的电量状态”的抉择时,通常是处于以下几种情况:

  Case 1: “我现在手机电量50%,虽然充电线就在旁边,我还是决定用到10%再去充电”。——这相当于增加了循环衰减,而去减少静置衰减,是得不偿失的。虽然说,从50%往10%的往下撸放电是不衰减的,但放了的电肯定是要再充电撸回来的啊,是跑不掉的。

  Case 2: "我现在手机电量10%,但暂时不充电,准备等出门前2小时再充电到50%或100%" —— 这种策略,在不增加循环衰减的速度下,的确是减少了静置衰减,会优化电池寿命。这种情况我在原回答的“最优”策略中也提到了。这种“最优”策略的实施依赖于“智能充电器”,而为了保护成本只有几十元的手机电池,去增加一个智能充电器,在成本上是不划算的,在市场上也是消费者不喜欢的。因此这种策略一般是不可行的。

  Case 3: “我现在手机电量是100%,今天计划用电10%。我准备一口气用到10%,而不是先用到55%充电,再用到55%” ——诚然,“一口气用到10%”的策略,是比“先用到55%充电,再用到55%”要有优势的。但这种优势的代价就是放弃了中途充电的机会,而增加了把电用光的风险。这种策略的先决条件是“我100%确定今天我只用90%的电,而不会更多”。其实这个问题可以类比电动汽车的里程焦虑问题(Range anxiety),这是阻碍电动汽车普及的一大因素。对于普通手机消费者来说,这种策略一般是不可行的。

  综合上述的一些实际。所以小编可以很肯定的告诉大家,手机充电未完成的时候拔掉电源不会损伤电池,手机电量没用完之前就立即充电不会对电池的寿命造成影响。

据微信公众号“政事儿”(ID:xjbzse)8月14日报道,中国政府网8月14日消息,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免去戴应军的国家保密局副局长职务。

“政事儿”注意到,公开信息显示,早在2010年,戴应军就已担任中央保密办副主任、国家保密局副局长职务。

2010年10月,第二十届全国信息保密学术会议(IS2010)在广东省深圳市召开。此次学术年会由国家保密局指导,戴应军以中央保密办副主任、国家保密局副局长身份,出席会议。

2010年12月,第二届全国保密法制论坛在杭州举办。据法制日报报道:全国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委员会、国务院法制办有关部门负责人,有关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法学专家,部分省(区、市)保密局局长、分管法制工作的副局长及法制机构负责人,国家保密局有关业务部门负责人,共50余人参加论坛。国家保密局副局长戴应军出席论坛并讲话。时任浙江省委常委、秘书长李强出席论坛并致辞。

2011年5月27日,根据国家统一部署,中国海洋大学国家保密学院暨国家保密教育培训基地青岛分基地成立仪式于在崂山校区举行。据中国海洋大学官网,当时,中央保密办副主任、国家保密局副局长戴应军与时任中国海洋大学党委书记于志刚共同为中国海洋大学国家保密学院揭牌。

当时,戴应军在讲话中指出,设立中国海洋大学国家保密学院,加强我国涉海领域保密学历教育和培训,对于维护我国宝贵的海洋资源和海洋权益,确保我国家安全和利益具有重大意义。他要求中国海洋大学发挥自身优势,合理安排培养计划,科学搭配不同学科,探索创设精品课程,把中国海洋大学国家保密学院办成海洋特色鲜明、结构层次合理的保密教育示范学院,为国家保密事业输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为保密工作科学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5年后,2016年9月20日,武汉大学国家保密学院正式成立。据武汉大学官网,中央保密办副主任、国家保密局副局长戴应军出席成立大会,“戴应军在讲话中表达了三点意思:一是要充分认识加强保密专业人才教育培养工作的重要意义。二是推进保密专业人才教育模式的转型升级,应对网络化、信息化时代保密工作的需求。秉持创新精神,发挥后发优势,加快推进保密学科建设,并进一步实现学科间的融合,为国家输出优秀的复合型人才。三是希望共建三方共同努力,支持保密学院发展。”

“政事儿”注意到,戴应军还曾数次担任“讲师”,到有关国家机关、地方讲课。南昌市新建区保密局官网发自2014年11月10日的一篇学习体会,描述了戴应军的授课细节。

“9月23日至9月25日,本人有幸按照省国家保密局安排,来到北国冰城哈尔滨市,参加了哈尔滨工程大学国家保密学院江西省保密局长研修班”,文中写道:“此次培训首先邀请了国家保密局副局长戴应军授课,在课程开始戴局长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的手机关机,并把手机电池给拔了出来。就是这一个简单的动作,让我感觉到这就是一个正真的保密工作者,在生活的一举一动中都存在着保密意识”。

“在授课中戴应军局长讲到窃密手段中,以信息邮件发送”木马“病毒来控制电脑的案例时,用了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明,窃密者通过盗取自己好友的邮箱后发送有”木马“病毒的邮件来控制自己的电脑,戴应军局长通过邮件中的几个繁体字和修辞手法上的一些破绽,发现邮件有问题,再通过和朋友确认才知道好友的邮箱已经被别人盗取了。因此,作为一个保密工作者,我们的身边时时刻刻都存在这各种陷阱,不能拿来主义,对任何事情都要学会分析、思考,做到慎之又慎。”

去年3月30日,质检总局在京举办2017年第一期“质检大讲堂”暨党组中心组学习(扩大),邀请中央保密办副主任、国家保密局副局长戴应军作了题为“做好信息化条件下的保密工作”讲座。

戴应军在讲座中阐述了保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国家秘密关乎国家安全,新形势下的保密工作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关系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关系党和国家事业成败安危和永续发展。当前,保密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网络信息安全领域竞争呈现白热化,新技术新应用给安全保密带来新风险,窃密主体、目标、手段更多,危害更重。戴应军从机关单位和个人两个层面介绍了做好信息化条件下保密工作的具体方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机死机直接拔电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