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本科毕业,在化工厂实习内容及过程任设备管理工作3年,动

  沈阳工程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文、管、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等院校,是辽宁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共建的省属重点本科院校,是辽宁省内唯一一所以能源电力为主干学科的地方本科高校,是“辽宁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示范高校”。学校始终保持95%以上的较高就业率,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获评“教育部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学校位于辽宁沈阳沈北新区,现有主校区、科技园区和产业园区,占地面积近8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46万平方米。面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研究生、本专科生和留学生11000余人。设有10个二级学院、5个教学部和1个工程实训中心,开设32个本科专业、7个专科专业。图书馆建筑面积2.14万平方米,馆藏图书百余万册,数字图书馆建设初具规模。校园网以万兆为主干,千兆到楼层,实现教学区、图书馆、学生宿舍区无线网络全覆盖。共享数据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和统一门户平台上线,实现了教育管理信息互联互通。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640余名专任教师中,副高级以上教师占43%,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占86%;“双师双能”型教师占专业教师的80%。拥有省级高校各类教学、科技创新团队11个;有省市各类名师、专家40余人,他们中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省级专业带头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等各级优秀教师。

  学校有1个国家级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辽宁省优势特色专业,4个辽宁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辽宁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3个辽宁省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学校现有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5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94个校内实验实训场所,132个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1.46亿元,其中,微电网技术、核电站控制与运行仿真、600MW火电机组运行仿真等10套百万元以上大型实验装置具有行业先进技术水平。

  学校坚定地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展之路,与国家电投集团等央企、辽沈地区及驻辽驻沈等大型国企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学校牵头成立“辽宁省能源电力产业校企联盟”,与地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签订160余项产学研合作协议,与中航沈飞集团等多家单位实现了“订单式”人才培养。

  学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开展应用技术研究。现有省市级各类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21个。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和国家863计划等国家级项目14项、省市级科技项目530项、横向项目160项。获省级以上科研奖励近30项;10余项技术专利成功转让,在电网改造、新能源应用等领域创造经济效益上亿元。

  学校积极拓展国际合作渠道,先后与加拿大红河学院、澳大利亚莫道克大学、英国格拉斯哥卡利多尼亚大学、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等20多所国外高校缔结友好合作关系。与澳大利亚莫道克大学合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教育项目。中加合办的红河国际学院历经30年合作办学,已成为辽宁省国际教育合作的典范。2018年3月能源与动力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软件工程三个专业引入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本科学术互认课程(应用型)分别获得辽宁省教育厅和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的批复。

  建校70年来,学校秉承“明德致知、精工博学”的校训精神,坚持“服务电力、服务辽宁,工程教育、应用为本,产教融合、卓尔不群”的办学理念,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转型发展为路径,培养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社会培养输送了十余万应用型人才。今天,发展中的沈阳工程学院,肩负社会责任,牢记育人使命,正朝着“建设特色学科省内一流、高水平的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的新目标阔步前行!

专家谈专业(孙国刚教授)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前身是“化工设备与机械”专业,始建于1953年,属当时学校第一批设立的本科专业,是一个以能源、化工等过程工业为背景,以过程装备为主体、以过程工艺和控制为两翼的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专业。过程工程包含过程工艺、设备设计与制造、装备的控制与检测,涵盖化学、化工、石油化工、食品、制药、冶金、环保等众多行业。

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本专业现已成为国内过程装备领域最有影响的专业之一,是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本专业已累计为国家培养了4000余名毕业生,他们几乎都成为了所在单位的技术骨干,许多毕业生担任了企业或政府部门的领导,还出了1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1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专业依托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过程流体过滤与分离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多相分离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在过程装备强化技术方面有较强的研究基础,有一批科研成果在工业中应用,“产学研”结合紧密,可为学生毕业论文和科技创新活动提供较好的平台。

培养掌握机械工程、化学工程、控制工程和管理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毕业后能在炼油、石化、煤化工、海洋、热能、环保和机械等部门从事过程装备的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制造安装、质量监督、技术开发、科学研究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力学、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化工原理、过程设备设计、过程流体机械、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及应用、过程设备设计。

本专业是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拥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以及动力工程一级专业硕士点,并建有博士后流动站。目前在校本科生约35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70余人。每年招收3个普通本科班;招收硕士20-25名,专业硕士15-20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就业率一直名列前茅。

本专业主要围绕石油化工装备领域的科学和技术问题,具有鲜明的石油化工特色和宽广的过程工业背景,在多相分离理论与技术、过程装备及工程等方面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一批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在气固流化床旋风分离器技术及理论、高效雾化混合技术、高温烟气净化技术与设备方面成果突出。

毕业生适应范围和主要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单位主要为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中化等大型石油石化公司。大部分毕业生主要进入相关设计院所、企事业单位及政府机构从事设计和开发、规划、运行或管理等工作;每年约有1/3的毕业生继续进行研究生学习或出国深造。

免责声明:本人所有资料来自网络和个人所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注意保护知识产权,如有需要请购买正版图书,请您下载后勿作商用,于24小时内删除,本人所提供资料仅为方便学习交流。 本人如有侵犯作者权益,请作者联系官方或本人,本人将立即删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化工厂实习内容及过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