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湿气重怎么调理吗?,看看你哪条中招了~

原标题:湿气不除,又肥又丑?小心祛湿排毒的三大坑,让你落下一身病!

这几年,祛湿排毒几乎成了全民养生主题,“万恶湿为首”,肥胖赖它,痘痘赖它,眼袋赖它,消化不好赖它,困倦乏力赖它,妇科炎症赖它……

总之,大家对于「湿」这个东西,可谓是深恶痛绝,总是要想尽办法把它从身体里赶走。

于是网上各种祛湿偏方俯拾皆是,什么一个招数躺着也能祛湿,什么万能祛湿法,一味地鼓吹祛湿、排毒,导致很多人盲目祛湿,结果反而伤了身体

比如时下最火的薏米水、拔罐、刮痧、出汗……等祛湿方法,其实处处是坑,很多人都走入了误区,不及时纠正,可会留下健康隐患哦!

祛湿排毒三大误区,你中招了吗?

误区一:红豆薏米水=万能祛湿方?

红豆薏米,几乎是祛湿界的大佬,哪个养生族不抱这个大腿?但是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红豆是指“赤小豆”。

△赤小豆味甘、酸,性平,利水消肿,而薏米味甘、淡,性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二者结合确实有祛湿的功效。

并且,薏米性凉,因此想要祛湿又不伤身,一定要是炒熟的薏米,如果你的体质属于湿寒体质,这种方子不可取!

红豆薏米虽然可以祛湿,但是却会损害脾,“光祛湿不健脾”是大家最容易犯的误区,脾与湿气是对好基友,脾虚了,湿气会加重,湿气重又会导致脾虚,所以要祛湿,需要同时健脾。

△芡实可以健脾,所以如果要用这种方法祛湿,一定要加芡实这类健脾的食材

俗话说物极必反,红豆薏米喝多了,也会导致心烦、失眠、皮肤干燥、小便短少、大便秘结、五心烦热等阴虚情况,无异于毒药啊!女性经期、妊娠期都应该禁用。

所以,就算红豆薏米水再怎么被吹上天,也要谨记“适合”“适量”“适度”的原则,切勿盲从。

误区二:大量排汗能祛湿排毒?

当下流行的祛湿大法,除了红豆薏米水外,大概就是运动、汗蒸排汗的方式。很多人想当然地以为,痛痛快快出个汗,湿毒也会随汗液排出体外。

适当的出汗,的确可以起到祛除湿邪的作用,毕竟这也是人体排出代谢废物的一种有效途径。但排汗过量会导致体虚,容易招引湿气内聚,很多人在汗蒸之后,还会出现乏力、口干、皮肤干燥、心悸心慌等问题。

中医认为“汗者精气也”,汗是人体津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过度排汗祛湿之后出现的种种不适感,实际上就是伤精耗气的结果。大量的出汗排湿,只会导致阴阳俱损。

如果要用排汗的方法祛湿,宝姐不建议汗蒸,还是运动比较靠谱,当然,运动也要建立在量力而行、适度出汗的基础上,尽量选择在户外有阳光的地方进行,让身体的气血有效地运作起来,不给垃圾废物滞留创造环境。

误区三:刮痧解百毒祛百湿?

老祖宗传下来的刮痧,被推崇得神乎其神,好像有什么病,刮下就好了,尤其是在夏天,恨不得狠狠地刮一通,把一身的湿毒都刮掉。

但其实,刮痧是通过在经络、穴位上治疗,对发烧、中暑、感冒等实症有一定疗效,缓解上火等热症

而且要说排毒,也只是皮肤表面的,但湿气却是身体内部的,所以起不到什么作用,还是少折腾为好,毕竟这种方式挺损伤皮肤的。

△广东香港一带的人特别信奉刮痧,容祖儿就是刮痧的爱好者,非要把全身刮出淤血才痛快

简单三招,安全祛湿排毒

前面提到的三种时下流行的祛湿方法,都存在隐患,下面宝姐就介绍三种比较安全的方法,而且简单易操作哦~

夏季天热,很多人因此就忽略了保暖,一味贪凉,老是吹空调风扇,殊不知一不小心就让寒气入体,尤其对长期坐办公室的人来说,更要注意。

说到热水泡脚,大家可能觉得这是冬季养生法,其实在夏天,通过热水泡脚还能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祛湿排毒

其实,恰当的按摩,可以集补益和疏通中焦于一身,也有利于排湿。大家每天睡前,可以先将两手搓热,用轻柔、适中的力度,以神阙穴为中心顺时针揉腹。

三五分钟也好,十几分钟也好,只要坚持一段时间,你自然会觉察到身体的改变,特别是中焦虚寒,或者有各种消化问题的人,成人孩子都适用,但是经期、产前孕后就不建议了。

除了注意饮食、运动、排汗、按摩,其实佩戴具有祛湿排毒功效的珠宝玉石,也能起到一定的成效。

银饰祛湿排毒的功效,想必不用多说,大家也知道,中医里的针灸,就是用的银针。

民间还有个偏方,煮一个鸡蛋,趁热剥掉蛋壳,把蛋黄挖掉,放一块银在里面,用热毛巾包住鸡蛋,在人的太阳穴、两只手碗内侧以及肚剂眼上来回滚动,用这种方式可以祛除体内的湿气。

△像银手镯这样贴身佩戴的银饰最能起到排毒养生的效果

泗滨浮石是陨石撞击地球所产生的,仅产于鲁西南地区,这种石头自古就被用作针灸疗法中的“砭石”,而且是疗效最佳的砭石,可以帮助人体排除湿毒

△砭石是针灸疗法中最重要的工具

后来经中国科学院等专业机构研究发现,这种石头含有三十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有奇异的能量场,接触人体表皮可促进血液循环,如今已被运用于现代医疗器械上。

△佩戴泗滨浮石手串,用它按摩穴位,可以扶正祛邪。

△泗滨浮石还可以做成按摩仪、梳子,按摩脸部、头皮

其实,除了银和泗滨浮石,在中医里,玉的使用也由来已久,用玉做成玉针,或玉砭石,对人体祛风湿、除湿热也有一定的效果。不仅如此,那些生活在气候潮湿地区的人喜欢佩戴玉,也是因为玉有此功效。

长期佩戴玉石,玉石和身体接触摩擦,按摩穴位,能起到较好的养生作用,这其中效果最好的玉石当属数和田玉与翡翠。

猛犸象牙是生活在冰河时期的长毛象的牙,我们也叫它“万年象牙”。长毛象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象之一,堪称冰河时期的陆地霸主。多数猛犸象牙因为时间太久而钙化或者石化了,只有少部分可以用来雕刻,做成首饰或把件。

《本草纲目》中对猛犸象牙的药用效果有记载,称其可以祛湿解毒、安神定惊,并且还可以美容。

△宝姐家第一件艺术系列作品,由11位中法设计师及雕刻师打造的猛犸象牙耳钉【茉莉】

夏季正是祛湿好时节,大家一定要避开误区,采取正确的方式哦,宝姐建议大家还是以运动、健康饮食、合理按摩等方式为主,像拔罐、刮痧、汗蒸等方式切不可过于依赖。

老中医说:湿气重的人, 脸上会有这些特征,看看你中招几个?吃这个7天让你远离湿气,

1、肌肤暗沉:体内湿气重,外湿困阻脾胃阳气引起人体气血运行不畅,而脸部是人体血管最密集的部位,气血不足会直接影响脸色,让你失去红润气色,变得晦暗无华。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2、皮肤粗糙:湿气重则脾胃的运化功能较差,水湿在体内停滞会影响皮肤代谢,容易使皮肤出现干燥瘙痒等症状。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3、雀斑加重:湿气太重会影响身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废物无法排除,黑色素积淀,同样会加速雀斑形成。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体内湿气重,皮肤问题也会跟着多!如何祛湿,让肌肤无烦恼?

日常除湿办法,勤运动避免潮湿环境

体内湿气过重,会让人觉得困倦、身体四肢沉重、没有食欲、手脚冰冷、皮肤起疹、脸上黏腻不舒服,甚至出现肠胃炎现象。毛以林建议,用以下方法除去身体浊重湿气,恢复神清气爽。

勤运动。少动、饮食不节制及压力大,造成湿留体内。运动可以缓解压力、活络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试试慢跑、健走、游泳、瑜伽、太极等健身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其实,祛湿也可以很简单,用有祛湿效果的草药,做杯茶,每天喝每天养,祛湿见效快!

自制健脾祛湿——蒲公英淡竹叶茶

材料:蒲公英根、赤小豆、薏仁、淡竹叶、马齿苋、槐米、芡实、绿茶

作用:健脾祛湿、利水消肿

1、野生蒲公英根洗净,切段,烘炒制成茶,备用;

2、赤小豆、薏仁,炒熟,备用;

3、淡竹叶洗净,炒制成茶,备用;

4、马齿苋,洗净晒干,备用;

5、槐米、绿茶、炒制成茶,备用;

6、取蒲公英根0.7g、赤小豆1.7g、薏仁0.7g、淡竹叶0.2g、马齿苋0.1g、槐米0.1g、芡实0.3g、绿茶0.2g,全部碾碎,做成茶包即可。

每天一杯祛湿茶,祛湿效果看的见!

拔罐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祛湿方法一:多食健脾利尿食物。

祛湿方法二:少饮酒少食甜食和生冷食物。

祛湿方法三:少盐,帮助肾排水。

祛湿方法四:多通风多换气。

祛湿方法五:洗温水澡,比桑拿更健康。

祛湿方法六:适当午睡,身体更轻盈。

爸爸是玻璃厂的工人,有戴手套干活的习惯。

  一天下夜班,他坐出租车回家。当车子经过一片郊区的小树林时,一阵凉风袭来。爸爸觉得有点冷,就从兜里掏出手套带上,司机从后视镜里看见了,小心翼翼的问:“兄弟,你在干什么?”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湿气是什么?湿气一般分为两种,外湿和内湿,外湿是由于外部原因造成,一般是由于居住的地方潮湿、经常水中作业、连续阴雨天等所致,这些自然界中正常存在的湿气作用到人身体上就会形成外湿。而内湿是由于人体内部脾胃运化功能失调导致,脾胃功能出现问题后,脾胃的运化能力就会减弱,本来可以排出体内的水湿之气受到阻碍无法排出时,就会形成内湿。

起床的状态:早上起床后,感觉自身特别困乏无力,觉得好像有什么在头上裹着,整个人打不起精神,又觉得小腿肚子有些发酸发沉,或是感觉到背后的衣服特别粘身子,浑身不清爽。

皮肤差:湿气重多是因为脾胃虚运化功能差所致,而水湿停留体内就会影响到皮肤代谢,导致皮肤粗糙干燥瘙痒等。另外,湿气重影响身体新陈代谢,废物无法及时排出,黑色素就会沉淀,从而导致色斑加重。毒素垃圾还会堵塞毛孔,引起痘痘等。

头部:当湿邪最初侵袭身体时,可呈现头昏沉重如裹;身体困重,四肢沉重,浑身不舒适,似乎身上附着重物。此外,还会有发热、微微怕冷怕风,流清鼻涕等表湿证。

身形肥胖:湿气重时,女人的小肚子会显得肿大,而里面并不是脂肪。而是湿气跟脂肪混在一起,造成的虚胖的症状。这是湿气重,导致消化不良引起的。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湿气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