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癌症病人怎么吃咬一口会留后遗症吗?

被癌症病人咬一口会传染吗_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被癌症病人咬一口会传染吗
拇指医生提醒您: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科室:内科
威海市荣成市人民医院
你好,首先要明确癌症是不会传染的,但还是建议注意个人卫生为好,如有不适建议到当地医院检查下为好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为您推荐: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不要再上癌症的当_得了癌,我的治疗我做主
——不要再上癌症的_宝宝树
2共2页 直接到页
不要再上癌症的当
 各位读者请放心,只要不接受会要人命的“治疗”,能走着去看病的人是不可能在3个月内死去的。
  那我是怎么跟患者解释的呢?
  “癌症虽然复发了,但你还很精神,不会立刻去世的。不过6个月后去世的患者还是有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去世的人数会变多,但也不是说所有患者到了某一天都会死。生存了5年、10年的人也不在少数,请你努力加入他们的行列吧!我有几个患者得的也是臭名昭著的胃硬癌,但是他们没有治疗,反而活了1~10年。”
  没错,剩下的寿命区间就是这么长,从数月到10年以上不等。
  首先,请大家牢记:“剩下的寿命”并不是平均值,而是“中位生存时间”。
  所谓“中位生存时间”,就是一半即50%的患者从确诊到去世的时间。
  假设我们统计的是100名患者,那么“中位生存时间”就是第50名患者存活的时间。
  许多医生会向胃癌晚期患者下达“3个月通牒”,但他们的中位生存时间是1年左右。有人去世得比较早,也有活了5年多的患者,分布的区间非常分散。
  综上所述,剩下的寿命区间非常宽,只要不胡乱治疗,就有很大的几率活过医生给出的时间。
  还有一个与体检和剩下的寿命息息相关的概念,叫“领先时间偏倚”。
  什么叫领先时间偏倚呢?说白了就是——较早查出癌症的人经诊断后得出的生存时间,比较晚查出癌症的人要长。简直是骗小孩的文字游戏。以下内容归纳自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的网站。
得了癌,我的治疗我做主
——不要再上癌症的当(11)
□ [日] 近藤诚
  以“生存率”评估癌症检查的效果时,极有可能受到领先时间偏倚的影响。
  偏倚即偏差,也就是与实际情况不符的状态。
  领先时间偏倚与癌症的状态和恶化程度有关。某些患者在体检时查出了癌症,某些则是在出现症状之后才去医院就诊。前者的发现时间比后者更早,所以从表面上看,前者的生存率就会上升。
  许多数据中都暗藏着领先时间偏倚的玄机,容易误导患者接受不必要的治疗,请大家一定要多加小心。下面我将举例说明数据中隐藏的陷阱。
  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中央医院于2009年举办了一场题为“大肠癌最新抗癌药物治疗——增加的选项与治疗效果的改善”的市民公开讲座,根据讲座资料归纳了一幅图示。
  乍看之下,大肠癌患者的寿命有不断延长的趋势。
  讲师是那所医院的消化内科长,他的演讲内容大略如下:
  在新药发明之前,医生一旦查出无法切除的转移性大肠癌(转移到肝脏等无法切除的部位的大肠癌),就会宣布“患者只剩半年可活”。但针对大肠癌的抗癌药物日新月异,现在已经能将患者剩下的寿命延长两年以上了。
  30多年前,针对大肠癌的抗癌药物只有1种。从15年前开始,新药接连登场。在20世纪80年代,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只有6个月左右,到了21世纪初期,这个数字就延长到了24个月。
  对患者而言,“能不能治好”才是最重要的,光是将剩下的寿命延长到2年并不能让他们满意。然而,对我们这些长年与抗癌药物治疗打交道的医生而言,这可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进步。请大家理解,我们一直在努力。
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内增高皮鞋”呢?这是一种非常神奇的鞋子,号称“能在没人察觉到的情况下增加身高”,因为它的鞋底有一层隐形鞋跟。
  为什么要发明这种鞋子呢?当然是为了隐藏不想让别人知道的秘密。
  大肠癌的治疗成果图与这位科长的演讲内容,都有“领先时间偏倚”的水分。从表面上看,生存时间的确变长了。
  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中央医院,是日本癌症医疗的大本营。
  大本营的消化内科长告诉市民们:“30多年前,针对大肠癌的抗癌药物只有1种,患者的生存时间只有6个月左右。从15年前开始,市面上出了很多新药,生存时间也延长到了24个月。”
  但这个变化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从15年前开始,CT(电脑断层扫描)、超声波检查、PET(正电子断层扫描)等有助于发现小肿瘤的技术突飞猛进,医生就能尽早发现癌症的转移灶。如此一来,表面上的患者生存时间自然会变长。
  就是这么简单。
  科长大肆宣传“转移癌患者的寿命变长了”,其实是因为数据下面垫了一层领先时间偏倚的“增高垫”。
  大肠癌患者的存活时间基本取决于“癌细胞有没有转移到肝脏”。在30年前,发现肝转移的唯一方法,就是用手去触摸,检查肝脏有没有硬块。所以大多数肝转移要等肿瘤长到直径8厘米以上才能发现。这种情况下的中位生存时间是6个月。
  今时不同往日,检查技术发达了,即使1厘米大的肿瘤也能查出来。
  固体癌肝转移的增大速度其实很慢,转移灶从1厘米长到8厘米平均需要18个月的时间。
  换言之,医生发现肝转移的时间比30年前早了18个月。
  6+18=24。
  与那位消化内科长的演讲内容完全吻合。
  反之,从24个月里减去领先时间偏倚的18个月,就是6个月的生存时间,跟30年前完全一样。
  换言之,所谓的新抗癌药物没有任何效果。
得了癌,我的治疗我做主
——不要再上癌症的当(12)
□ [日] 近藤诚
  癌症专家都很清楚“领先时间偏倚”的玄机,但他们一味隐瞒“检查技术的发达能让我们更早发现癌症”这一点,而是鼓吹“多亏了伟大的新药,让癌症患者的生存时间延长了这么多”。
  “新的抗癌药物能不断延长患者的寿命”——这就是他们一心想要灌输的概念。
  新药价格昂贵,能给制药公司、医院与医生带去不少利益。
  就算有医生看出,癌症患者的生存时间之所以变长,是因为发现时间变早了,他们也不会在大庭广众下揭穿同行的谎言。
  癌症恶化之后,患者与家属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我还能活多久?”“能不能让他多活一会儿?”
  称职的医生告知忧心忡忡的患者还能活多久时,一定会拿出生存曲线图等数据,仔细解释道:“你出现了这样那样的症状,所以是×期,你的中位生存时间是这里。很遗憾,有些患者活不了这么久,但也有很多人活过了这个时间。”
  某些医生明明没有什么根据,却对初诊患者,或是距离初诊没多久的患者斩钉截铁道:“你还能活×个月。”这样的医生都是庸医,请大家能逃多远就逃多远。
  在讨论治疗方案的时候,好医生也会拿出有关治疗成果与生存时间的数据与患者一起探讨。除了标准的三件套“手术+化疗+放疗”,还有“不治疗”这个选项。
  好医生会充分说明治疗的弊端。如果做手术,就可能出现并发症或后遗症,甚至有死在手术台上的可能性。如果用抗癌药物做化疗,就会有副作用,毒性太强的药甚至会带来生命危险。在解释清楚这些弊端之后,再让患者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这才是最妥善的做法。
  医生一旦把数据拿给患者看,就等于告诉患者这样一个事实:日本人所患的癌症90%是胃癌、肺癌、肝癌、大肠癌、子宫癌等会产生硬块的癌,这种癌症无论治不治,生存时间都一样,不治疗的话,存活时间反而会更长。
  综上所述,“死刑判决”大多不准确。
  同样得了胃硬癌,逸见政孝先生在术后3个月去世,而我的那位“不治疗”的患者活了10年之久。剩下的寿命区间非常宽,是无法预测的。
 所以啊,别在乎“我还能活多久”才是正道。
  问题是,人并没有那么坚强。“只能活3个月”——这个具体的数字会在脑海中挥之不去。“已经两个半月了,我还能不能看到明天的太阳啊……”“气都喘不过来了,食欲也不太好,我已经不行了吧……”患者会过得忧心忡忡,夜不能寐。
  如果医生对你下达了“死刑判决”,那就千万别把烦心事闷在心里。你可以向亲朋好友倾诉,也可以去和癌症专科医院有合作关系的咨询支援中心做个心理治疗。“倾诉”能有效缓和你的心情。
  如果医生没有明说,那就不要去问,因为谁都不知道你到底能活多久。
  “谁都不知道1秒后会发生什么事。人的死期,只有神才知道”——像这样破罐子破摔就好了。请将精力放在“现在最想做的事情”和“现在能做到的事情”上。趁生命之火还没有熄灭,活出自己,活出精彩,能走一步是一步。
  逝去的时间无法挽回,未来的时间也无法预知。无论你处于怎样的状态,都应该“尽全力过好当下”。
  就算癌细胞转移了,也不要去计算自己还能活多久。应该坦然接受“这病怕是治不好了”,仔细思考今后该怎么做,要如何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路。
  要不要接受化疗?要不要做治疗缓解痛苦?医药费从哪儿来?我走了之后,家里人怎么办?最后是去临终关怀医院,还是在自己家里死去?要是昏迷了,或是无法自主呼吸、自主进食了该怎么办?
  患者也可以提前写一份“生前预嘱”。最理想的状态,是趁自己还健康的时候把这些事情决定妥当,写成白纸黑字的文件,每年更新一下。
得了癌,我的治疗我做主
——不要再上癌症的当(13)
□ [日] 近藤诚
  我曾在本书的开头写道:“会被下达‘死刑判决’的病大多是癌症”。
  胃癌、肺癌、食管癌、乳腺癌……这些都是会产生硬块的固体癌。一旦患上真性癌,等待着患者的只有死路一条。固体癌到处转移,身体虚弱后还能捡回一条命的人,不过十万分之一。
  “进行性癌消失了!”“晚期癌患者奇迹生还”——这类故事的主角得的都是所谓的“假性癌”。
  任医学如何发展,真性癌都是不可能靠人力治好的。
  这个问题与荣获诺贝尔奖的山中伸弥教授的研究成果“iPS细胞”息息相关。
  iPS细胞是正常的干细胞,拥有无限增殖的能力。
  干细胞是组织与脏器的基础。它具有自我复制的能力,也有分裂、分化成其他细胞的能力。
  科学家在实验室制造这种iPS细胞时,常会搞出癌细胞来。
  山中教授如此说道:“我认为再生能力与‘癌变’不过一线之隔。拥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就意味着细胞很容易癌变,所以进化的过程就是一个终极的选择,是要再生能力,还是要癌变?像人这样能活50多年的生物只有活过了10岁,才可能繁衍后代。因此,人类必须保证人体在那10多年里不癌变,于是就无奈地放弃了再生能力吧?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
  近年来,科学家们接连发现了各种癌症的干细胞,称作“癌干细胞”。
  胃癌、食管癌等固体癌占到了日本人所患癌症的90%,这类癌症的病灶里有数十亿至数百亿个癌细胞。
  这些癌细胞,都是从1个癌干细胞分化出来的。
  转移到其他脏器的癌,也是从1个癌干细胞发展而成。
所有癌细胞都继承了第一个癌干细胞的性质。如果干细胞有“转移能力”,患者得的就是真性癌。
  病灶一旦转移到其他脏器,就不可能治愈(只有大肠癌肝转移的一小部分例外)。反之,要是不转移,治愈的可能性就很大。
  真性癌会立刻开始转移,患者的命运在癌干细胞出现的那一刻就决定好了。无论科学如何进步,人类都无法捕捉到癌干细胞诞生的那个瞬间。
  癌症的界定很模糊,还有不少假性癌滥竽充数。
  比如光靠乳房X光检查就能发现的“乳腺导管内癌”。它的确叫“癌”,但本质是无害的假性癌。全世界的数据都能证明这一点,可人们还是大搞“粉红丝带运动”,宣传“只要尽早发现,尽早治疗,乳腺癌就能100%治愈,请大家定期做体检”。许多患者都做了毫无意义的手术,切除了整个乳房。
  有些患者庆幸自己查出了早期癌症,也很快动了手术。“5年过去了,我的身体还不错,真是太走运啦!”错!你是莫名其妙伤了自己的身体,吃了大亏。
  “癌症消失了”“奇迹般生还”之类的动人故事大多与假性癌有关。假性癌就跟脸上的痘痘一样,不用管它,自然会消失,可医生却通过媒体大肆宣扬“我们把癌症治好了”。
  我要再强调一遍:就算医生确定你得了癌症,要是你感觉不到痛苦,那还是静观其变比较好。如果你实在想治疗,那就请好好调查一下,看看医生的诊断是否正确。
  要是医生建议你“治疗”,那就得先确认“我到底有没有得癌症”。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满足下面两个条件:
  1.用显微镜做的活检查出了癌细胞;
  2.能通过医生拿到定期检查(胃部X光、内窥镜、B超、CT等)的数据。
  就算你确定自己真的得了癌症,也不要操之过急,请一定想方设法拖延治疗时间。
  就算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技术有了质的飞跃,因癌症而死的人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依然没有下降,自20世纪60年代起一直保持着同样的水平。
得了癌,我的治疗我做主
——不要再上癌症的当(14)
□ [日] 近藤诚
  手术、化疗加放疗是癌症的“标准疗法”。问题是,无论患者有没有接受最前沿的治疗,生存率都没有太大的变化。
  真性癌是治不好的。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代表了日本癌症医疗的最高水平,可中心的历代所长和他们的家属也有很多是死在了癌症的魔爪之下。
  与癌症作斗争没有任何胜算。如此,还是有人坚持要打这场无谓之战。
  想当年日本军队明知无法打赢,却还是想与敌人玉石俱焚,于是就用上了竹枪,搞了特攻队,还想出了人肉鱼雷的点子,简直是有勇无谋到了极点。癌症的治疗方法与当年日本军的战术一脉相承。
  某位名誉所长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道出他的“爱妻”因肺癌去世的始末。
  是他将妻子推进了“与肺癌战斗”的火坑。
  妻子先接受手术切除了左肺的一部分;几年后,又查出了甲状腺癌,就把甲状腺的大部分和淋巴结切除了;可是几年之后,右肺又发现了恶化速度很快的肺小细胞癌。于是那位名誉所长使出了浑身解数,又是阳子线治疗,又是放疗,把能试的方法都试了,但癌细胞还是转移到了大脑、肝、肺、肾上腺,爱妻的病情也急速恶化。最终,他还是没能救回妻子的性命……
  妻子的身体已经被手术和放疗搞得遍体鳞伤了,可他依然毫不留情地使用各种抗癌药物进行化疗。
  这位名誉所长如此描述在痛苦中死去的爱妻——
  “我爱人为我接受了痛苦的化疗。第一次化疗之后,病灶减少了不少,她也很开心,可之后的治疗就没什么效果了,只有副作用。我们就换了一种药,可新药引起了口腔溃疡和食管炎,吃东西的时候特别痛苦,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医生也认为,如果癌细胞只转移到一个淋巴结,那还是很有希望治好的。可治到最后,感觉跟日本当年战败时一样,我们虽然不相信化疗有用,但还是想积极与病魔作斗争。”
  妻子进入“只能活3个月”的状态后,他依然没有想办法缓解妻子的病痛,而是让她毫不犹豫地再次住院进行治疗。他只想让妻子与癌症同归于尽。
  “战败”“虽然不相信化疗有用”——这正体现出了“癌症治疗”的可怕。
  医生一心想着“与癌症作斗争”,他们并不能确定治疗的效果,却强迫患者接受各种痛苦的治疗——不管患者要经受怎样的痛苦,也不管患者的身体会不会因此衰弱。
有一次,名誉所长夫人喃喃道:“我之所以接受这么痛苦的治疗,都是为了你啊……”而名誉所长则将其视作妻子对他的爱:“为了让我看到她努力的样子,她勇敢地扛了下来。”
  无辜的名誉所长夫人被地狱般的痛苦折磨至死,可名誉所长的反应不过是一句“她勇敢地扛了下来”。
  我不禁回忆起千万患者在痛苦中衰弱而死的惨状,无语凝咽。
  癌症到底是什么?癌症会遗传吗?能胸有成竹地回答这个问题的人并不多。
  常有人说:“我家个个都长癌。”“我爸妈就是得癌症死的,我肯定也会那样吧?”癌症的确与基因有关,但只有一小部分会遗传。
  癌症,并不是遗传病。
  那么,癌症到底是什么呢?
  癌不像外星人或病毒,不是从外面来的,而是本来就存在于我们体内的正常细胞突然产生了变化——长歪了。
  癌并不会突然出现。从第一个癌干细胞诞生,到肿瘤长到能查出来的大小,需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时间。
  正常细胞与癌细胞的不同之处在于“秩序”。正常细胞的分裂很有规则,该分裂时就分裂,该休息时就休息,不会干扰自己所属的脏器与组织的工作。
  比如,胃肠的上皮细胞每周都会更新一遍,正常细胞是非常守纪律的,受了伤,就会自我分裂,把伤口堵上,堵好了就不分裂了。通过显微镜观察,就会发现正常细胞的形状非常统一。
  癌细胞则不然,它们是胡乱分裂的“暴走族”。它们无视身体的命令,肆意增殖,细胞的形状也乱七八糟。
得了癌,我的治疗我做主
——不要再上癌症的当(15)
□ [日] 近藤诚
  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的基因有许多共同点,结构与功能也非常相似。所以能杀死癌细胞的抗癌药物,一定也会误杀正常细胞。
  那么,癌细胞是怎么来的呢?
  我认为,人人都有致癌篮子,只是每个人的篮子大小不一样而已。
  基因受损的原因可谓多种多样,辐射、香烟、农药、大气污染……这些因素都有可能伤害到基因。
  很多人说“食品添加剂里有许多致癌物质”,这话太过偏激。豆腐是个好东西,但做豆腐时用的凝固剂也是添加剂。所谓的自然有机蔬菜也是沾着泥土的,而泥土也可能含有高浓度的有害物质。
  大气、自来水、矿泉水都含有致癌物质,甚至连紫外线也能致癌。
  换言之,光是沐浴阳光、呼吸、喝水……只要人活着,就会有无数致癌物质入侵人体。
  就算所有人都受到了同样强度的辐射,也不是人人都会得癌症,关键是“你的致癌篮子有多满”,所以我们很难用辐射量制定致癌标准。
  容易被辐射激发的癌症有白血病、胃癌、大肠癌、肺癌、乳腺癌等等,其中乳腺癌的风险最高。越是年轻,细胞分裂就会越旺盛,所以婴幼儿尤其容易受辐射的影响。
  吸烟的致癌风险也因年龄、烟龄和每天抽的数量的不同而不同,很难计算。
  如果你边抽烟边喝酒,香烟中的致癌物质就会溶于酒精,从而更容易渗透进体内。酒精还会让香烟中有害物质的致癌性变得更强。有很多人就是因为抽烟喝酒患上了食管癌,比如之前提到的勘三郎先生。
让我再为大家解释一下“转移”这个概念。“肺癌转移到大脑”“乳腺癌转移到骨骼”……这样的转移,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这里的“转移”并不包括淋巴结转移)。
  真性癌与假性癌只有一个不同点,那就是——是否会“转移”到其他脏器。
  真正的癌症在第一个癌干细胞诞生时就具备了“转移到全身,不断增大,夺走宿主性命”的性质。就算肿瘤的直径只有0.1毫米,它也有转移的能力。
  这个“转移”,并不是说肺或大肠里的癌会突然飞到大脑和骨头里。
  真性癌的细胞会穿透周围的血管与淋巴管的管壁,再通过血液或淋巴液周游全身,之后再穿透在肝脏或大脑的血管,在那里分裂繁殖,产生出硬块。
  我们无法把握癌细胞刚开始转移的那一刻,CT、B超和其他最前沿的仪器都无法查出微小的癌细胞。
  因为目前的检查技术只能查出直径1厘米上下、重1克左右、由10亿个癌细胞组成的“转移灶”。
  医学界还没有研究出治疗转移癌的方法,所以一旦发现转移灶,就应该放弃治疗。要是勉强治疗,就很容易折寿。患者应该制定更现实的目标,比如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时间等等。
  患了癌症之后,大多数人都会将注意力放在“能活多久”上,完全顾不上“用什么状态活下去”。
  在开始治疗癌症之前,请大家牢记:手术是人工造成的重伤。做完手术后,体力会下降,身体会很容易受感染,还有可能留下终生无法治好的后遗症,死在手术台上也是常有的事。
  治疗癌症的手术,动辄就是10多个小时的大手术。
  做手术总是会痛的,拔个牙齿,牙龈都会肿痛好几天。都说阑尾炎切除术是“最简单的手术”,两小时就能搞定,可患者和家属在做手术之前也是要签字的。医生还会叮嘱道:“手术有感染的风险,术后请尽量不要洗澡,保持伤口的清洁。”
  我认为,癌症患者应尽量避免做切除癌症病灶的手术,因为这种手术能否延长寿命还是个未知数,而且手术的风险实在太大了。
  再以勘三郎先生为例。他听从医生的建议,做了手术,谁知情况竟会如此发展。
得了癌,我的治疗我做主
——不要再上癌症的当(16)
□ [日] 近藤诚
  我见过无数在手术后惊愕不已的患者家属。
  “在体检时查出了初期的肺癌,明明没有症状,却做了切除手术。结果术后恢复得很不好,两个月后就去世了。”“发现喉癌转移到了淋巴结,就做手术把脖子周围的组织切除了。结果话也没法说,吃饭吃得特别慢,整个脖子都变形了……患者因此患上抑郁症,癌症也复发了。”
  令人心痛的例子还少吗?
  将好端端的脏器拿走,就会在体内留出空腔,引起其他脏器脱落的症状。
  以胃癌为例。在日本,医生会建议早期胃癌患者做手术切除胃袋,或是切掉包括胃的出口(幽门)在内的部位。
  于是患者失去了胃的两大功能——“消化食物”与“将食物存起来,一点点送进十二指肠”。食物会直接落进小肠,导致腹痛与心悸等“倾倒综合征”的症状。为避免这种情况,患者不得不少食多餐,一天要进食5~6次。
  吃不好,人就会消瘦,体力也会越来越差,出院后也会变得面黄肌瘦。
  切掉的脏器与神经是不会再生的。要是医生判断失误,或是一时操作不当,就会留下重度的残疾,甚至剥夺患者的生命。要是医生建议你做手术,那你最好仔细想一想,做完手术后会怎么样,想得越具体越好。
 治疗癌症的手术大多需要打开胸腔或腹腔,切除肺、胃、食管、子宫等脏器。
  都说食管癌与肺癌会“痛”,这是因为开胸手术会伤到很多神经,是这些神经在痛。用手术刀割开腹腔后,医生会用手触摸腹膜,这样也会留下大大小小的伤口,很容易造成器官粘连。肠管会扭曲,引起肠梗阻。
  要是刀口化脓,就会带来长达1个月至数年的疼痛。
  腹腔镜手术对身体的负面影响较小,但这种手术也很危险。做手术时,医生会在患者的腹部开4~5个洞,把钳子插进去,用内窥镜观察腹部的情况,边看显示器边操作。这种手术的难度非常高,也很花时间,很容易出医疗事故。
  真性癌在发现的时候已经转移到其他器官了,而假性癌本就是无害的。换言之,无论是真性癌还是假性癌,切除脏器的大手术都只会带来痛苦,甚至会直接导致死亡。
  而且手术很有可能激发癌症。医学界有一种形象的说法:“一动手术,癌细胞就会大爆发,就会暴跳如雷。”因为手术会留下伤口,而伤口破坏了正常细胞的壁垒,血液中的癌细胞会乘虚而入,加速繁殖,最终大爆发。
  可是日本的医生一发现胃癌或乳腺癌,就会告诉患者说:“癌细胞会逐渐扩散到周围的组织。”他们不仅会切除病灶,有时还会顺带切掉周围的淋巴结。
  著名谐星宫迫博之先生在体检时查出了初期胃癌。即使只是初期,外科医生还是为他切掉了三分之二的胃,还说:“我们把癌细胞拿干净了,手术非常成功。”
  治疗子宫癌时,医生会将淋巴结一并切除,于是患者的排尿、排便就会出问题,阴道也会变短,性生活会变得非常痛苦,双腿也会水肿,患者不得不带着这些严重的后遗症生活。
  肺、胃、大肠、子宫等部位的早期癌症要是动了刀子,并发症、后遗症的风险就会骤升,因手术而死也是家常便饭,著名演员渥美清先生就是在转移性肺癌手术的4天后去世的。
  请大家先观察一下肿瘤会不会变大,会不会入侵其他脏器,再决定要怎样治疗。
  手术大获成功,但患者还是去世了——勘三郎先生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其实大家都误会了。
  医生常说,“手术成功了,没问题了”,但这句话的弦外之音是“大概不会出现并发症了”,而并非“癌症已经治好了”。
  而且把肉眼能确认的病灶割掉,会对人体造成莫大的伤害。“有癌细胞的淋巴结都切除了,病灶都清理干净了”并不意味着“癌症已经完全治好了”。
得了癌,我的治疗我做主
——不要再上癌症的当(17)
□ [日] 近藤诚
  有时癌细胞会从最初的病灶转移到远处的淋巴结。人类不可能去除肉眼看不见的癌细胞。
  就算手术做得非常完美,无懈可击,货真价实的固体癌也一定会复发。
  不少外科医生以做手术为终身使命。他们认为“与癌症斗争到底”就等于“尽可能多割掉一点”。也难怪,因为当外科医生的人大多是喜欢动刀子的人。
  日本人的体型比欧美人苗条得多,脂肪较少,所以日本人更适合做手术,手术中的死亡率也比欧美国家低。
  所以日本依然保持着“手术绝对主义”的传统。明明没有治愈的可能,却还是要做手术。
  我进入放射科后不久就对此产生了疑惑。
  在国外,1期的喉癌都是做放疗的,近九成患者能保留喉头。可是在日本呢?就算是1期,也是切、切、切。两种做法的生存率其实差不多。
  舌癌也是如此。初期治疗一般是不需要手术的,但大部分的日本舌癌患者做了手术,而且医生会把淋巴结一并切除。2期舌癌手术不仅要切除半条舌头,还要用其他部位采集的肌肉重建舌头,可谓工程浩大。即使如此,患者的语言、进食功能还是会受影响,许多患者也因此丢掉了饭碗。
  宫颈癌大可不做手术,但70%的患者不仅切除了子宫颈,还把淋巴结也切了,留给患者的是排尿、排便困难等严重的后遗症。放疗的治愈率比手术的治愈率更高,后遗症也很轻微,最多就是有点直肠出血罢了。
  问题是,就算患者提出“美国人碰到这种病是不做手术的”,医生也听不进去。他们坚信“美国佬的手不够灵巧,所以不爱做手术”,坚信“日本的××癌治疗技术是全世界最先进的”。曾有位同行告诉我,乳房切除术是风险比较小的手术之一,就算医生操作不当,也不会危及患者的性命,所以常有医院让菜鸟医生做这种手术“练手”。
  癌症治疗手术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因后遗症死亡的风险太高。
  患者在术后几个月内死亡的例子不胜枚举,却很少有患者起诉医院,真是不可思议。因为医生在手术前大肆鼓吹癌症的可怕,家属们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那可是癌症啊,死了也没办法啊。”
  无论是癌症还是其他疾病,要是医生建议你做手术,那你最好仔细调查一番,看看“这项手术到底有没有必要做”。
日本的外科医生常会吓唬患者说:“放疗对身体伤害很大,会造成严重的后遗症。”“放疗无法根治癌症。”目的是诱导患者做手术。
  放疗的历史足有一百多年,最近还和电脑技术结合,孕育出了准确度很高的“高精度放疗”“定点照射”等疗法。
  无论是小肿瘤,还是比较大的肿瘤,都可以将高剂量的放射线对准病灶,集中照射,就能取得和手术相同的效果。
  以肺癌为例。人在呼吸的同时,病灶也会随之移动,但现在的放疗技术已经非常先进了,可以配合病灶的移动照射。所以医生可以在使用足够剂量的放射线的情况下清除病灶。肝癌、膀胱癌、脑肿瘤等情况也能采取放疗。综上所述,请大家千万不要忘记“放疗”这个选项。
  最先进的放疗方法莫过于备受瞩目的重离子疗法。这种疗法能对准病灶照射放射线。保险公司也随医院一起宣传,说它是“引领放疗潮流的新疗法”“能‘砰’的一下烧死癌细胞”“重离子疗法要自掏腰包300万日元,所以一定要买癌症保险”。
  但重离子疗法的疗效到底比传统的X光疗法好多少还有待商榷,而且这种疗法很有可能带来严重的后遗症。
  重离子疗法理论上的益处是:
  1.单位辐射量对细胞造成的伤害远高于X光,能杀死更多癌细胞;
  2.重离子射线的辐射量分布是有峰值的,只要将峰值部分对准癌细胞,就能降低正常细胞受到的辐射量,降低后遗症的风险。
  上述理论的确正确,所以重离子疗法才会受到医学界的关注。但我们不能忘记的是,现实不会像理论那样尽如人意。
得了癌,我的治疗我做主
——不要再上癌症的当(18)
 □ [日] 近藤诚
  有一位患者在另一位医生的建议下接受了重离子治疗。之后,他来到了我的门诊,告诉我说:“治疗之后,癌症在照射部位周围复发了,我的嘴只能张开几毫米,只能吃流食。”
  重离子疗法给这位患者带去了严重的后遗症,用来张嘴的肌肉纷纷收缩、硬化,被照到的脸颊也凹了下去,害得他出门时必须戴口罩。
  我回答道:“再治就麻烦了,你还是别去治了。”
  传统的放疗是不会产生这种后遗症的。在放疗时,医生最看重的莫过于“不留下严重的后遗症”。传统放疗的确出现过后遗症等问题,但人们在这100年时间里反复尝试、反复调整,终于研究出了能准确清除病灶,又能防止重大后遗症的照射方法与照射剂量。
  重离子疗法则不然,人们还不清楚这种疗法会产生怎样的后遗症,也无法评估后遗症到底有多严重。我唯一确定的是,如果患者的肿瘤很大,或是出现复发的病灶这样“难治的癌”,那么用重离子疗法也肯定是治不好的。
  癌症专家对重离子疗法的期待值也在不断降低。很多技术明明还处于试验阶段,可一冠上“先进”二字,患者就会被牵着鼻子走。总之,请大家对带有“先进”二字的疗法多加小心。
  “提高免疫力能有效预防癌症”“人体每天都会生产出5000个癌细胞,但NK免疫细胞会杀死它们”……
  “只要增强免疫力,就能搞定癌症”——煞有介事的谎言愈演愈烈。
得了癌,我的治疗我做主
——不要再上癌症的当(18)
 □ [日] 近藤诚
  有一位患者在另一位医生的建议下接受了重离子治疗。之后,他来到了我的门诊,告诉我说:“治疗之后,癌症在照射部位周围复发了,我的嘴只能张开几毫米,只能吃流食。”
  重离子疗法给这位患者带去了严重的后遗症,用来张嘴的肌肉纷纷收缩、硬化,被照到的脸颊也凹了下去,害得他出门时必须戴口罩。
  我回答道:“再治就麻烦了,你还是别去治了。”
  传统的放疗是不会产生这种后遗症的。在放疗时,医生最看重的莫过于“不留下严重的后遗症”。传统放疗的确出现过后遗症等问题,但人们在这100年时间里反复尝试、反复调整,终于研究出了能准确清除病灶,又能防止重大后遗症的照射方法与照射剂量。
  重离子疗法则不然,人们还不清楚这种疗法会产生怎样的后遗症,也无法评估后遗症到底有多严重。我唯一确定的是,如果患者的肿瘤很大,或是出现复发的病灶这样“难治的癌”,那么用重离子疗法也肯定是治不好的。
  癌症专家对重离子疗法的期待值也在不断降低。很多技术明明还处于试验阶段,可一冠上“先进”二字,患者就会被牵着鼻子走。总之,请大家对带有“先进”二字的疗法多加小心。
  “提高免疫力能有效预防癌症”“人体每天都会生产出5000个癌细胞,但NK免疫细胞会杀死它们”……
  “只要增强免疫力,就能搞定癌症”——煞有介事的谎言愈演愈烈。
日本的大学医院开展的“免疫细胞疗法”也好不到哪儿去。
  欧美医学界的常识是——强化免疫力无益于癌症的预防和治疗,甚至可以说是完全无效的。那些用“免疫”招揽患者的医生会被视作江湖骗子,人人喊打。
  为什么呢?因为免疫细胞的职责是攻打外来异物,但癌细胞是人体本身的细胞变异而成的,人类的免疫系统不会将癌细胞视作敌人。而且强化免疫的“免疫治疗”本身也存在着原理上的缺陷。
  癌细胞是拥有2万个基因的细胞,因多个基因突变而成。当癌症病灶的直径只有1毫米时,里头就有约100万个癌细胞了。真正的癌细胞会随血液转移,就算只有0.1毫米也能转移。癌细胞就是如此强大。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结果显示,癌从一开始就有转移能力,“长大了之后才转移”的说法是错误的。
  癌之所以能长到直径1厘米,之所以会被查出来,都是因为NK免疫细胞没有把癌细胞当成敌人,这就是免疫系统无法杀灭癌细胞的铁证。
  有关“胃癌患者生存率”的数据显示,接受了化疗的患者,或是做了免疫疗法的患者,5年生存率都低于20%,不治疗的患者,生存率反而更高,5年生存率达到50%。
  免疫细胞疗法的治疗费非常昂贵,而且医院会告诉你“想要控制住癌症,就必须一直坚持下去”,于是你每个月都要支付数十万的医药费。请大家千万不要上当受骗。
  我当实习医生时也认为得了癌症就应该积极治疗。当我成为助手,当上讲师之后,也曾在乳腺癌患者身上用过全日本毒性最强的抗癌药物,因为这种药在欧美国家非常普遍。
  然而,许多患者为药物的毒性所苦,有好几位患者明显是在药物的作用下过早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于是我对抗癌药物产生了疑问,查找了许多临床数据,分析各类论文,还追溯了癌症的成因与原理,细细思索癌症治疗的理论。
  在研究过程中,我又对手术、放疗、早期发现等理论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疑问。
  我继续研究临床数据与论文,尝试着重新构筑癌症治疗的理论。
  我的一贯态度是:在患者尽可能少受苦的情况下延长患者的生命。我从这一点出发,终于想出了一种没有矛盾、不勉强患者的治疗方法,那就是“放任自流法”。写《患者啊,不要与癌症斗争》一书时,我亲自接触到的“放任自流”的患者并不多,但在此书出版之后,我积累了大量的临床数据,也巩固了我的理论框架。
不要再上癌症的当相关的更多内容:
[知识] [知识] [知识] [知识] [知识] [知识] [日记] [日记] [日记] [日记] [日记] [日记]
需要账号和密码的外链可能是钓鱼网站,为了您的账号和财产安全,请勿提供任何有效信息!
宝宝树孕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透析病人后遗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