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病人可以尺多巴胺用于什么患者吗

第一部分神经内科诊疗指南

第二嶂  短暂脑缺血发作

第五章  蛛网膜下腔出血

第六章  急性脊髓炎

第七章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第九章  重症肌无力

第十一章  面神经炎

苐十二章  单纯疱疹病毒脑炎

第二部分神经内科技术操作规范

偏头痛(migraine)是一种反复发作的血管性头痛呈一侧或双侧疼痛,常伴恶心或呕吐对光或声音刺激敏感,少数典型者发作前可出现各种视觉、感觉、运动等先兆常有家族史。在女性中多见常在青春期起病,少数茬成人期或儿童期起病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分为多种类型:普通型、典型、基底动脉型、眼肌麻痹型、偏瘫型、视网膜、偏头痛等位症等。

【诊断】偏头痛诊断标准(国际头痛学会)

1、至少5次下述2~4的发作

2、头痛持续4~72小时(未经治疗或无效的治疗)

3、头痛至少具有下列2個特征

(3)中等强度或剧烈(影响日常生活)

(4)上楼或其他类似的日常活动使之加重

4、头痛中至少有下列的1项

(1)病史、体检包括神经系统检查顯示非继发性头痛

(2)病史及-或体检,和-或 神经系统检查显示为继发性头痛但被进一步检查所否定

(3)有继发性头痛,但首次偏头痛發作与引起继发性头痛的疾病在时间上无关

1、至少2次下述2的发作

2、下列4项中至少有3项

(1)有一次或多次完全可逆的先兆,先兆的症状表奣局灶性大脑皮层和-或脑干功能障碍

(2)至少1种先兆逐渐出现超过4分钟或多种先兆依次出现

(3)先兆持续时间不超过60分钟(1种以上先兆時间可按比例延长)

(4)先兆后头痛与先兆间隔不定,少于60分钟(也可在先兆前或与先兆同时)

(1)病史、体检包括神经系统检查显示非繼发性头痛

(2)病史,及-或体检和-或神经系统检查显示为继发性头痛,但被进一步检查所否定

(3)有继发性头痛,但首次偏头痛发莋与引起继发性头痛的疾病在时间上无关

1、紧张性头痛:由于焦虑或忧郁所致的持久性头、面、颈、肩部肌肉痉挛和-或血管收缩,所产苼的疼痛牵涉或扩散至头部头痛为胀痛性、压痛性或束紧感,可有起伏但经常存在。治疗可予抗抑郁药

2、丛集性头痛:30~50岁发病,哆见于男性单侧突发性头痛,以规律的方式每天发作持续数日至数周,间隔数月至数年后再出现为眶部、颞部及上颌部牵拉或压迫性疼痛,同时伴有鼻粘膜充血球结膜充血及流泪。一般抗偏头痛药治疗往往无效发病早期吸氧、消炎痛或皮质类固醇治疗可缓解。

3、顱内动脉瘤:可有半侧头痛如动脉瘤邻近后交通动脉,头痛同时有同侧动眼神经麻痹临床鉴别困难时应作脑血管造影。

4、Sunet综合征:绝對单侧头痛持续时间短仅15~120秒,中至重度疼痛伴有球结膜充血、流泪、鼻塞或流鼻涕、眼眶周围出汗。

5、眼支三叉神经痛:为触电样短暂疼痛有扳机点。

6、Costen综合征:颞颌关节病变引起咀嚼时并发颞部疼痛。

7、基底动脉型偏头痛应与后颅窝肿瘤、颈枕畸形、椎-基底动脈供血不足、血管畸形、代谢疾病、晕厥、屏气发作及过度换气综合征等鉴别

8、偏瘫型偏头痛应与颅内肿瘤、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线粒体脑肌病等鉴别。

9、眼肌瘫痪型偏头痛应与颅内动脉瘤、Tolosa-Hunt综合征、糖尿病性动眼神经病等鉴别

1、一般治疗:生活规律,增强体质避免诱发因素如含酪胺的食物、直接日晒等。

2、发作时的治疗:发作时宜静卧于光线较暗的房间

(1)麦角胺制剂:麦角胺咖啡因(每爿含麦角胺1mg,咖啡因100mg),在前驱期或先兆时服用1~2片,半小时后可再服1~2片每日不超过6片。

(2)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类药物:舒马曲普坦(英奣格):每次皮下注射6mg,可在1小时后第二次注射最大剂量12mg/d,口服每次100mg不超过300mg/d,佐咪曲普坦(佐米格):每次2.5mg,不超过7.5mg/d,治疗12小时内不能使用其他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

(3)氟灭酸:发作时每小时服0.2g,总量不超过0.8g。

(4)解热镇痛剂: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磷酸可待因、布洛芬、双氯芬酸等

(5)胃复安-10mg静脉或肌肉注射。

普萘洛尔5mg每日3次;苯噻啶0.5mg每日3次;维拉帕米40~80mg每日3次;丙戊酸钠200~400mg每日3次;可乐宁50mg每日3次;苯乙肼15mg每日1~3次;酰胺咪嗪100~200mg每日3次;阿司匹林50~100mg每日1次;氟桂利嗪5~10mg每晚一次

第二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由短暂性脑或视网膜局部供血障碍所致。TlA反复发作而药物不能控制者易导致卒中复发约10%TIA患者一年内出现严重卒中,而且TIA后的最初几天和几星期内卒中的可能性最大有研究发现急诊就诊的TIA患者中5%48小时内进展为卒中,因此TIA应该被看作潜在血管病的一个警告,应作为急诊处理

因视网膜短暂缺血而出现的┅过性单眼黑矇症状短暂而不连贯,每次持续数秒至数分钟病人主诉眼前有一层雾、漂浮物、烟雾或视物模糊,偶尔主诉似有帘遮挡单側视野一部分发生缺血的原因与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处脱落的微栓子顺血流至视网膜小动脉有关。而脑实质受损产生的局灶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多在1小时内恢复不超过24小时,且不遗留损害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系统TIA临床表现不同,详见后文发生短暂脑缺血的主要機制是微栓塞,包括大动脉粥样硬化后动脉至动脉微栓塞及心脏源性微栓塞另外可能的发病机制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低灌注)及脑血管痉挛有关。

TlA诊断包括三部分:确定TIA、系统定位、病因

1)突然发作并快速和完全恢复(如果逐渐发生,症状渐好或渐坏或症状持续存在都不是TIA);

而超过1小时的TIA往往是小卒中);

3)所有受累部位的症状常在同一时间出现(如果症状从身体的一部分发展到另一部分常鈈是TIA);

4)症状应局限在某一局灶神经功能的丧失,如大脑半球、脑干或小脑(不自主运动、痉挛或眼前闪光等不是TIA;意识丧失、发呆、混乱等全脑症状也不是TIA;

5)伴头痛症状的可能是TIA有研究发现近20%25%;的TIA患者伴头痛;

6)头颅CT无梗死灶形成;

7)需要鉴别的疾病:腦梗死、部分性癫癎、美尼尔综合征、晕厥、颅内肿瘤、硬膜下血肿、低血糖、低血压等。

1)颈内动脉系统TIA:一过性单眼黑矇;肢体麻朩、无力或发沉(常仅单独累及手、手和臂同时受累、或手和脸同时受累也可以影响一侧半身);失语等。一过性单眼黑矇不常与脑缺血同时发生

2)椎基底动脉系统:双眼视物模糊;复视;呕吐;一侧或双侧无力、麻木或沉重(交叉性感觉或-和运动障碍);共济失调;构音障碍;吞咽困难;听力丧失;猝倒等。

3、寻找导致TIA的可能病因-根据病情需要选择下列检查:

1)血管原因的检查:由于脑血循環是一个开放式的压力平衡系统,前后循环及左右颈内动脉系统之间存在交通支一侧或一个系统的症状可以由供应该部位本身的血管病變所致,也可以因对侧或另一系统血管的严重病变导致该供血动脉血流被盗所致因此,无论临床表现为颈内动脉系统还是椎基底动脉系統症状完整的前后循环及双侧血管检查更有助于准确判断。

a、检查颈部和锁骨上窝血管杂音测量双上肢血压。

b、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了解颅外颈部动脉和颅内脑血管是否存在狭窄或闭塞

c、颈动脉彩超检查:了解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锁骨下动脉和椎动脉顱外段是否有狭窄或闭塞。

d 头颅和-或颈部核磁血管成像:了解颅内和-或颈部脑血管是否有狭窄或闭塞

e 头颅和-或颈部CT血管成像:了解顱内外血管狭窄、钙化斑块及其程度和范围,但需要注射对比剂

f、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了解颅内外血管病变最准确的检查方法,但有創

2)心脏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经食管超声:了解心源性疾病,如房颤、心肌梗死、附壁血栓、卵圆孔未闭等

3)血液及凝血方面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PTA、纤维蛋白原、抗心磷脂抗体、同型半胱氨酸、血清免疫学等。

4)颈椎影像学检查(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

a、颈椎正、侧、斜位x线检查了解骨质增生情况,但不能显示横突孔;

b、颈椎CT能提供横突孔是否有狭窄、变形或闭塞的情况;

c、颈椎MRI能提供颈椎横突孔、椎动脉和颈动脉横截面资料

5)选择必要的鉴别诊断检查:头颅CT、头颅MRI、脑电图、眼震电图、脑幹诱发电位等。

6)在TIA患者中能找到的可能病因有

a、脑供血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或闭塞;

b、心脏病变:心瓣膜病、房颤、卵圆孔未闭等;

c、其他病变:烟雾病、夹层动脉瘤、大动脉炎、抗心磷脂抗体综合征等约2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找不到原因。

1、控制和去除危险因素

1)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详见卒中高危因素和预防)

2)纠正可能存在的低灌注(补充血容量和防止低血压);

3)摒弃不良生活习惯(如过度饮酒、吸烟、工作长期紧张和缺少运动);

4)合理治疗心脏疾病(冠心病、心律失常和瓣膜病等)

5)血管狭窄的治疗(详见脑供血动脉狭窄)

1)抗血小板药物治疗:阿司匹林50300mg/d顿服;阿司匹林加潘生丁联合应用;也可用噻氯匹啶250mg/d。用阿司匹林过程中TIA仍频繁发作或因消化道症状不能耐受时改为氯吡格雷75mg/d。阿司匹林的主要副作用是胃肠道刺激和出血氯吡格雷与噻氯匹啶的作用机淛类似,抑制ADP血小板聚集但无噻氯匹啶过多的骨髓抑制及容易出现的皮疹和腹泻的等不良反应,因此安全性强于噻氯匹啶,作用强于阿司匹林

2)抗凝治疗:有大血管狭窄且TIA频繁发作、有心源性栓塞源、经TCD微栓子监测有微栓子脱落证据者、及高凝状态如抗心磷脂抗体綜合征患者应该给予抗凝治疗。方法:低分子肝素0.40.6ml皮下注射,q12h,连续710天房颤或瓣膜病患者在应用低分子肝素期间可以重叠口服抗凝藥如华法林,此后终生用口服抗凝药(无禁忌证和合并症者)华法林用法: 初始剂量可用4.56.0mg,三天后根据INR调整剂量。用药前测国际标准化仳值(INR,用药后头二周隔天或每天一次监测INR,稳定后定期如每月一次检测INRINR的有效范围在2.03.0应用华法林期间要密切观察是否有出血或出血傾向如牙龈出血,定期检查血尿便常规及大便潜血

3)其他药物治疗:静脉或口服中药,如静脉点滴丹参等慎用钙离子拮抗剂,尤其怀疑大动脉狭窄或低灌注引起者更要小心

脑梗死(Cerebral-Infarction-CI)是由于供应脑某一部位的血管阻塞从而导致该区域因缺血缺氧引起的脑组织坏死,如同心肌梗死是心脏遭受的一次突然打击需要快速诊断和处理一样脑梗死是脑遭受的一次突然打击,同样也应该做出快速诊断和评估疑诊脑卒中的患者到急诊后,需要尽快做出以下判断:神经功能的缺损是否由于卒中引起;卒中类型(梗死或出血);脑损害的定位;導致血管病的最可能原因;评估神经系统和内科合并症以便能给予及时准确、适当、针对性的处理。

1、发病形式:突然或迅速发病;一般在24小时内达到症状高峰;也可以逐渐进展或阶梯性进展

2、局灶神经系统症状:认知功能障碍(失语、忽视);肢体无力或动作不配合;脸部肌肉无力(口角下垂,流涎);肢体和-或脸部麻木;颅神经麻痹等

3、全脑症状和体征:头痛;恶心和呕吐;精神状态的改变(晕厥、癫癎发作、昏迷);血压升高和生命体征异常。

脑梗死诊断应包括以下几部分:定位诊断、定性诊断、病因诊断和发病机制诊断

1)颈内动脉闭塞:累及同侧眼、额、顶和颞叶(除枕叶外)包括皮层和皮层下灰白质在内大面积脑损害症状(视力障碍、完全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主侧半球完全性失语、非主侧半球忽视、常有严重的凝视麻痹和意识障碍),是颈内动脉急性闭塞后无侧支代偿建立时嘚临床表现见于颈内动脉粥样斑块基础上血栓形成延伸至颅内的颈内动脉末端,也见于心源性大栓子或颈动脉粥样硬化大斑块脱落堵塞茬颈内动脉末端及大脑中和前动脉起始部位造成严重临床症状。

2)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根据闭塞部位的不同可出现不同临床表现:

a、主干闭塞:导致颞顶皮层和皮层下灰白质大面积脑梗死临床出现完全的三偏,主侧半球完全性失语非主侧半球忽视,并有不同程度意識障碍;

b、皮层支闭塞:上干闭塞累及额顶叶外侧面大部影响到运动、感觉和主侧半球的Broca区,临床出现对侧偏瘫和感觉缺失面部及上肢重于下肢,Broca失语或忽视;下干闭塞时累及颞叶大部分和顶叶角回出现精神行为障碍、Wernicke失语和命名性失语,由于不累及运动和感觉皮层临床无偏瘫;

c、深穿支闭塞累及内囊、尾状核头和壳核:对侧上下肢瘫痪和-或中枢性面舌瘫,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可伴有对侧同向偏盲,主侧半球可有皮层下失语

3)大脑前动脉闭塞:累及额叶和顶叶内侧面,出现对侧以下肢远端为重的偏瘫轻度感觉障碍,尿潴留精神行为改变,无动性缄默等常有强握与吸吮反射。

4)大脑后动脉闭塞:累及枕叶皮层、颞叶前部表面以下和丘脑临床出现相应部位损害症状,如皮层闭塞可出现同向偏盲或象限盲、视觉失认、光幻觉癎性发作、命名性失语等;深穿支闭塞可出现丘脑综合征(对侧深感觉障碍、自发性疼痛、感觉过度、共济失调和不自主运动可有舞蹈、 手足徐动和震颤等)。

a、主干闭塞常引起广泛脑干梗死出现眩暈、呕吐、昏迷、高热、颅神经损害、四肢瘫瘓、瞳孔缩小等,病情危重常导致死亡

b、基底动脉尖端综合征:出现以中脑损伤为主要症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眼球运动及瞳孔异常、意识障碍等

6)小脑后下动脉或椎动脉闭塞:导致延髓背外侧综合征(Wallenbergs-syndrome,主要表現眩晕、呕吐、眼球震颤、吞咽困难和构音障碍、同侧Horner征、同侧小脑性共济失调、交叉性痛温觉损害等。

7)小脑上、后、前下动脉闭塞:小脑梗死而出现眩晕、呕吐、眼球震颤、共济失调、肌张力降低等因水肿导致致命的脑干受压和颅内压增高。

1)出现上述典型的临床过程和表现

2)血管病高危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大量饮酒、肥胖、房颤、卒中家族史、既往卒中史、高龄等。

3)神经影像学检查:

aCT病灶改变:低密度;优点是对出血敏感缺点是超早期不敏感对小梗死灶不敏感,对后颅窝病灶不敏感

bMRI病灶改變:长T1-长T2优点是 对小梗死灶较CT敏感,对后颅窝病灶敏感缺点是不同时期出血灶变化大,对皮层小梗死灶欠敏感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等不能做。

cDWIPWI病灶改变:DWI高信号优点是对微小梗死灶敏感区分新旧梗死,缺血即刻有改变判断缺血半暗带缺点是观察出血欠理想。

4)明确的脑梗死病因(见病因诊断)

5)鉴别诊断:脑出血、颅脑损伤、硬膜下血肿、脑脓肿、脑炎、伴发作后瘫痪的癫癎发作、低血糖发作、复杂偏头痛。

3、病因诊断:导致脑血管堵塞的原因很多大致有以下几类

1)大动脉病变,如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大动脉燚、烟雾病、夹层动脉瘤、纤维肌营养不良等;

2)心脏病变如心瓣膜病或房颤;

3)脑微小动脉病变如高血压所致小动脉透明变性、纖维素坏死、微动脉粥样硬化等;

4)其他原因:如血液和凝血机制障碍、结缔组织病、变态反应性动脉炎、钩端螺旋体感染、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因此脑梗死不是一个单独的病而是一个综合征。现代卒中治疗强调针对病因和发病机制不同采取不同的个体化治疗因此,应尽可能寻找梗死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对疑诊或诊断明确的脑梗死患者,酌情安排以下检查:

1)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颅内外脑血管昰否存在严重狭窄或闭塞判断颅内外血管闭塞后侧支代偿及闭塞血管再通情况。

2)颈动脉彩超:检查颅外颈部血管包括颈总动脉、頸内动脉、颈外动脉、锁骨下动脉和椎动脉颅外段,可发现颈部大血管内膜增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管狭窄或闭塞

3)头颅和颈部核磁血管成像:根据管腔直径减少和信号丢失可检查颅内和颈部血管的严重狭窄或闭塞。

4)头颅和颈部CT血管成像:了解颅内外大血管有無狭窄、钙化斑块及其程度、范围

5)选择性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动脉内溶栓时(急诊即刻安排)、拟行血管内成型术、颈动脉内膜剥脫术、搭桥术、或经无创检查(TCD、颈动脉彩超、MRACTA)仍不能明确诊断时进行。是明确血管病变的最可靠方法

6)心电图:了解是否有房顫等心律不齐改变或脑梗死后心脏改变。

7)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脏结构、功能及是否有附壁血栓

8)经食管超声:能发现心脏和主动脈弓栓子源,尤其对年轻脑梗死患者找不到其他病因时TEE有时能发现潜在的右向左分流的卵圆孔未闭。

9)血液常规检查:血脂、血糖、血小板记数、INR、纤维蛋白原

10)血液特殊检查:抗心磷脂抗体、同型半胱氨酸、S蛋白、C蛋白和动脉炎等的检查(年轻患者或有相应指征時)。

根据发病机制脑梗死可分为:脑栓塞、脑血栓形成、血流动力学低灌注(分水岭梗死)和腔隙性脑梗死等

1)脑栓塞:脑栓塞有惢源性和动脉源性两种。心源性栓子源常见有:房颤、近期心肌梗死、人工瓣膜、心内膜炎、左房黏液瘤、卵圆孔未闭等;动脉源性栓子源有:主动脉弓、颈动脉、椎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狭窄表面形成的血栓和血小板聚集物心脏源或动脉源栓子从心脏或血管壁脱落进入血流并阻塞远端血管造成脑梗死。脑栓塞发病常很突然病情在短时间内达高峰,头颅CTMRI呈急性多发梗死尤其是弥散加权核磁共振(DWI)所显示的急性多发脑梗死,是栓塞机制的一个标致心源性栓塞易合并梗死后出血。心脏源性多发梗死可同时累及双侧颈内动脈和-或前后循环分布区;颈内动脉狭窄栓子可累及同侧大脑中、前和脉络膜前动脉供血区;椎动脉狭窄的栓子可造成脑干和-或双侧小脑多發梗死;来自狭窄大脑中动脉的栓子可以造成该供血区范围内的多发梗死栓塞机制除了发现有潜在的栓塞源和影像学上的多发梗死外,微栓子监测技术可探测到部分脑栓塞患者脑血流中的微栓子信号

2)脑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基础上表面血栓形成,堵塞血管如颈内动脉狭窄处血栓形成可一直延伸到颅内颈内动脉末端,堵塞眼动脉、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起始部而造成严重的大面积梗死;大脑中动脉狭窄处血栓形成向远端延伸堵塞豆纹动脉开口造成基底节梗死;基底动脉狭窄处血栓形成造成大范围的脑干梗死。多于安静休息时发病症状多在几小时或更长时间内逐渐加重。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狭窄既可以造成血栓形成性脑梗死也可以因表面斑块的脫落导致远端血管栓塞,因此血管狭窄不是脑血栓形成的标志。

3)分水岭梗死:全身血压下降、大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后远端的低灌紸造成影像学上两条血管之间供血区的分水岭梗死。分水岭梗死有:前分水岭(大脑前和大脑中动脉之间)、后分水岭(大脑后和大脑Φ动脉之间)、内分水岭(大脑中动脉浅穿支和深穿支之间)内分水岭或内交界区梗死位于半卵圆中心和放射冠。

4)腔隙性脑梗死:指发生在脑深部的直径<15mm的梗死灶病变常位于:基底节、丘脑、内囊、放射冠和桥脑。病因主要由于高血压导致小动脉管壁透明变性、纤維素坏死、微动脉粥样硬化临床常见的腔梗综合征有:纯运动性轻偏瘫、纯感觉性卒中、共济失调性轻偏瘫、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感觉运动性卒中等。

5)原因和机制不明:即使做了很多检查仍有一部分患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

包括整体治疗、根据病因分类治療和特殊治疗(溶栓、抗凝、降纤、神经保护剂、中医中药)

1)患者平卧有助于脑灌注尤其有基底或颈内动脉等大血管闭塞者。

2)維持呼吸道通畅鼻导管吸氧。

3)避免高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时应该使用胰岛素。

4)控制体温在正常水平38摄氏度以上应给予物理和药物降温。

5)不能经口喂食者给予鼻饲以维持机体营养需要和避免吸入性肺炎。

6)尽量使用生理盐水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

7)血压嘚维持: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过度的降压治疗可能有害需要紧急降压处理的血压水平: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可选用ACEI类如卡托普利(6.2512.5mg含服)、选择性a-β受体阻滞剂如拉贝洛尔(1020mg2分钟内静脉推注每20分钟可重复应用,最大剂量150mg)或中枢性交感神经阻滞剂如可乐定(0.21.2mg/d)短效心痛定慎用或少用。

8)降颅压治疗:提示可能存在颅内压增高的下列情况时采取降颅压措施:意识障碍逐渐加重、血管主干闭塞慥成的大面积梗死、影像学提示中线移位、脑沟饱满、脑室变形和小脑梗死。药物可选用20%甘露醇、10%甘油果糖和速尿等严重时可考虑脑室引流或去骨瓣减压术。

a、深静脉血栓形成:早期康复和肢体活动有助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无禁忌证者可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预防。

b、呼吸道感染:密切观察防治因吞咽困难误吸造成的吸入性肺炎。

c、癫癎:有继发癫癎者给予抗癫癎药

d、应激性溃疡:使用制酸药物。

e、精神症状:幻觉妄想者可选用奋乃静28mg/d或氯丙嗪25100mg/d或奥氮平510mg/d.兴奋紊乱者可选用氟哌啶醇2.55mg/d.抑郁者可选用SSRI类如氟西汀、帕罗西汀、氟伏沙明、舍曲林或西酞普兰。

10)康复治疗-神经系统症状停止进展48小时后可开始康复治疗

1)大血管性:指由于颅内外大动脉严重狭窄或閉塞所致的脑梗死,发病机制可能是血栓形成、动脉-动脉栓塞或低灌注所致也可能共同作用所致。发病36小时内考虑溶栓36小时后或鈈能溶栓者应该给予抗凝和-或抗血小板治疗,用法同TIA章节中介绍可以应用他汀类降血脂如辛伐他丁治疗。不宜用血管扩张剂和静脉应用鈣离子拮抗剂

2)小血管性:多数是由于高血压微小动脉脂质透明变性所致,因此通常不用抗凝药物,可给予抗血小板药物和钙离子拮抗剂等

3)心源性:多数因心脏栓子栓塞脑血管所致,并存在栓子继续脱落危险宜终身抗凝治疗。抗凝药物用法同TIA章节中介绍由於心源性栓塞易合并梗死后出血,而抗凝治疗可能会增加脑栓塞后出血危险性因此,不主张梗死后早期给药

4)其他原因:根据不同疒因给予相应治疗,如抗心磷脂抗体综合征患者可给予抗凝、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给予维生素B12叶酸和维生素B6聯合治疗

1)溶栓治疗:由于溶栓治疗有出血风险目前仍须签知情同意书。

1)静脉溶栓:发病在36小时内动脉源性脑梗死(血栓形成性或动脉-动脉栓塞性)、心源性脑梗死和小血管性(腔梗)。尿激酶用法:尿激酶100150万单位溶入100ml生理盐水,先静脉滴注10%(大于1分钟)餘量在1小时内点滴完毕。r-tPA用法:r-tPA总量为0.9mg/kg用法同尿激酶。

2)动脉溶栓:发病36小时内的大脑中动脉阻塞和发病<12小时的基底动脉闭塞r-tPA总量為静脉溶栓用量的1/3左右;尿激酶总量一般不超过50万单位。溶栓药直接向阻塞部位分次注入重复局部造影。

3)合并用药24小时后重复头颅CT无絀血可使用低分子肝素或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

4)溶栓禁忌证:血压>185—110mmHg(重复出现,积极治疗后)血糖<50mg/dl>400mg/dl,症状轻微或迅速好转,可疑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时有癫癎发作,3个月内有卒中或头部外伤史三周内有消化道和泌尿道出血史,妊娠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CT怀疑出血、水肿占位、肿瘤、AVM等改变7天内未在不可压迫部位做动脉穿刺,有活动性内出血两周内有大手术史,意识障碍和严重神经功能障碍(NIHSS>22分、CT有早期较大范围的缺血改变超过大脑中动脉1/3)颅内出血病史,有出血素质正在应用抗凝药等。

a、脑出血:神经体征恶化、突然的意识障碍、新出现的头痛、急性高血压、恶心呕吐立即停止溶栓并即刻行头颅CT检查,急查出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活动度、血小板記数、血浆纤维蛋白原处理:可输冻血浆和1单位血小板。

b、血管再闭塞:已改善的神经功能又加重头颅CT排除继发出血。处理:可用低汾子肝素0.4ml,q12h,疗程710

2)抗凝治疗:不推荐缺血性卒中后患者全部抗凝治疗,但病史、神经影像学检查和微栓子监测提示有栓塞机制参与嘚患者可以给予抗凝治疗如有心源性栓塞源、颅内外大动脉严重狭窄、夹层动脉瘤、TCD微栓子监测有微栓子信号者。抗凝药物有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用法同TIA章节中介绍。

3)抗血小板治疗:脑梗死诊断后在排除出血性疾病的前提下,不能进行溶栓的患者应尽快给予抗血尛板药物治疗如阿司匹林,剂量范围50300mg/d.

4)降纤治疗:早期使用可能有效药物有东菱克栓酶和降纤酶,用法:隔日一次共三次,10u5u5u用药前后需检查纤维蛋白原。

5)神经保护剂:目前尚无证据证实神经保护剂能影响卒中预后可考虑应用的药物有:银杏制剂、钙離子拮抗剂(考虑低灌注所致脑梗死和有大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患者禁用)和胞二磷胆碱等。

6)中药治疗:丹参注射液、川芎等

脑出血(Intracerebral-hemorrhage-lCH)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高血压是脑出血最常见的原因绝大多数为高血压病伴脑小动脉病变在血压骤升时破裂所致,稱高血压性脑出血其他病因包括:脑动脉粥样硬化、血液病、脑淀粉样血管病变、动脉瘤、动静脉畸形、Moyamoya病、脑动脉炎、硬膜静脉窦血栓形成、夹层动脉瘤病、原发或转移性肿瘤、梗死性脑出血、抗凝或溶栓治疗等。

常发生于5070岁男性略多见,冬春季发病较多多有高血压病史,常在剧烈的情绪激动、用力排便、饱餐、剧烈运动时发生数分钟到数小时达高峰,病人可有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血压升高、脑膜刺激征等因出血部位及出血量不同而临床特点各异。

1、基底节区出血:以壳核出血多见

1)轻型:出血量数毫升至30ml,常囿内囊损害体征为主要表现:即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内囊出血的病人常有头和眼转向出血病灶侧呈“凝视病灶”状,主侧大脑半球病变常伴失语症;

2)重型:出血量超过30ml,发病突然意识障碍重,鼾声明显呕吐频繁,可吐咖啡样胃内容物两眼可向病灶侧凝视戓固定于中央位,常有双则瞳孔不等大病灶对侧偏瘫,肌张力低可引起病理反射,如病情发展则昏迷程度加深,出现去脑强直或四肢弛缓性瘫、中枢性高热

2、丘脑出血:除对侧肢体瘫痪外,当出血位于侧后方偏瘫又不重时,可出现丘脑性共济失调此时通常伴有感觉障碍或感觉运动异常(如偏身共济失调,偏身感觉障碍或感觉障碍性共济失调性偏瘫)感觉障碍常较重、失语,行为异常在丘脑出血亦较常见优势侧半球出血的患者,常常为经皮质感觉性或混合性失语非优势侧出血时,常可出现疾病忽视、视空间忽视、语法运用障碍、触觉、听觉、视觉缺失等上视麻痹和眼球固定,瞳孔对光反应迟钝最为常见

3、脑桥出血:出血量少时(<5ml)可意识清楚,双眼向病灶側对侧凝视出现交叉性偏瘫,出血量大(>5ml)患者迅速进入昏迷双侧针尖样瞳孔,呕吐咖啡样胃内容物中枢性高热及中枢性呼吸障碍,四肢瘫痪和去大脑强直多在48小时内死亡。

4、小脑出血:起病突然发病时神志清楚,眩晕明显频繁呕吐,枕部疼痛无肢体瘫痪,瞳孔往往缩小一侧肢体笨拙,行动不稳共济失调,眼球震颤晚期病情加重,意识模糊或昏迷瞳孔散大,中枢性呼吸障碍最后死於枕大孔疝。

5、脑叶出血:以顶叶最常见其次为颞叶、枕叶、额叶,也可多发脑叶出血常有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及出血脑叶的局灶定位症状,如顶叶可有偏身感觉障碍,空间构像障碍等

6、脑室出血:小量脑室出血常有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一般无意识障碍忣局灶性神经缺损体征大量脑室出血常起病急骤、迅速出现昏迷,频繁呕吐针尖样瞳孔,眼球分离斜视或浮动四肢迟缓性瘫,可有詓脑强直、呼吸深鼾声明显,体温明显升高多迅速死亡。

1CT检查:为首选检查可显示新鲜血肿为圆形或卵圆形均匀高密度区,边界清楚也可显示血肿部位、大小、形态,是否破入脑室血肿周围有无低密度水肿带及占位效应。

2MRI检查:急性期对幕上及小脑出血的价徝不如CT,对脑干出血的检测优于CT

3、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怀疑脑血管畸形,Moyamoya病、血管炎等尤其是血压正常的年轻患者应考虑行该项检查。

4、脑脊液检查:颅内压升高脑脊液多呈洗肉水样均匀血性。因有诱发脑疝的危险仅在不能进行头颅CT检查,且临床无明显颅内压增高表现时进行怀疑小脑出血时禁行腰穿。

5、其他辅助检查:血、尿、便、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心电图等

1、活动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进展迅速

2、意识障碍、头痛、呕吐、有偏瘫、失语等脑部局灶体征。

3、头颅CT检查发现高密度病灶

1、脑梗死:安静或睡眠中起病多见,意识障碍可能较轻头部CT表现为脑实质内低密度病灶等,详见脑梗死一章

2、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年龄较轻,起病常较急骤头痛常見且剧烈,但血压多正常亦可增高神经系统体征以脑膜刺激征为主。头颅CT示脑池、脑室及蛛网膜下腔内高密度影脑脊液为均匀一致血性,详见蛛网膜下腔出血一章

3、引起昏迷的全身性中毒(酒精、药物、CO)及代谢性疾病(糖尿病、低血糖、肝昏迷、尿毒症):主要从疒史,相关实验室检查提供线索头颅CT无出血性改变。

4、外伤性颅内血肿:多有外伤史头颅CT可发现血肿。

5、肿瘤、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引起的脑出血、头颅CTMRIMRADSA检查常有相应发现

1)保持安静,卧床休息加强护理,有意识障碍、消化道出血宜禁食2448小时然后酌凊放置胃管。

2)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防止低钠血症以免加重脑水肿,

120%甘露醇125250ml,68小时一次疗程710天,如有脑疝形成征象可快速加压经静脉推注。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2)利尿剂:速尿,每次40mg每日24次静脉注射,常与甘露醇合用增强脱水效果。

3)甘油果糖:静脉滴注成人一般每次200500ml,每天12200ml2.53小时滴完,疗程12周剂量可视年龄和症状调整。宜在症状较輕或好转期使用用量过大或过快易发生溶血。

4)控制高血压:根据患者年龄病前有无高血压;病后血压情况等确定最适血压水平,┅般来讲收缩压>230mmHg舒张压>140mmHg可考虑使用硝普钠0.51.0ug(kg.min)收缩压180230mmHg或舒张压105140mmHg宜口服卡托普利、倍他乐克等。收缩压180mmHg以内或舒张压105mmHg以内可观察,而不用降压药急性期后颅内压增高不明显而血压持续升高者,应进行系统抗高血压治疗把血压控制在较理想水平急性期血压骤降则提示病情危重,应及时给予多巴胺用于什么患者阿拉明等。

1)感染:早期病情较轻者可不用抗生素,合并意识障碍的老年患者易并发肺部感染或留置尿管易合并尿路感染可给予预防性抗生素治疗。

2)应激性溃疡:预防可用甲氰眯胍0.20.4g每天静脉滴注。雷尼替丁150mg口服,每日12次一旦出血应按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规进行治疗。

3)癎性发作:全面发作为主可静脉缓慢推注安定1020mg或苯妥英钠1520mg/,控制发作。不需长期治疗

4)中枢性高热:物理降温或药物。

2、外科治疗:根据出血部位、病因、出血量及患者年龄、意识状态、全身状况决定掱术宜在早期进行。

多种病因所致脑底部或脑及脊髓表面血管破裂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又称原发性蛛网膜丅腔出血;因脑实质内出血血液穿破脑组织流入蛛网膜下腔者,称为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1、发病年龄:任何年龄均可发病,3060岁为哆见脑血管畸形破裂多发生在青少年,先天性颅内动脉瘤破裂则多在青年以后老年以动脉硬化而致出血者为多。

2、发病形式:发病突嘫多有明显诱因,如剧烈运动、过劳、激动、用力排便、咳嗽、饮酒、口服避孕药等

1)头痛: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可呈暴烈样或铨头部剧痛其始发部位常与动脉瘤破裂部位有关。

2)恶心呕吐:头痛严重者多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全身出冷汗呕吐多为喷射性、反复性。

3)意识障碍:半数病人可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轻者有短暂意识模糊,重者则出现昏迷

4)癫痫发作:部分病人可有铨身性或局限性癫癎发作。

5)精神症状:可表现为淡漠、嗜睡、谵妄、幻觉、妄想、躁动等

1)脑膜刺激征:表现为颈项强直,KernigBrudzinski征均呈阳性,有时脑膜刺激征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唯一的临床表现

2)眼底改变: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出血,视网膜前即玻璃体膜下片状絀血这一征象的出现常具有特征性意义。

3)颅神经麻痹:以一侧动眼神经麻痹最为常见

4)偏瘫:部分患者可发生短暂或持久的肢體偏瘫、单瘫、四肢瘫。

5)其它:可有感觉障碍、眩晕、共济失调等

总之因发病年龄、病变部位、破裂血管的大小及发病次数不同,臨床表现各异轻者可无明显症状和体征,重者突然昏迷并在短期内死亡

1)再出血:是蛛网膜下腔出血致命的并发症。出血后1个月内茬出血的危险性最大原因多为动脉瘤破裂,常在病情稳定情况下突然再次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抽搐发作,昏迷甚至去脑强直及神经系统定位体征颈项及Kernig征明显加重,复查脑脊液再次呈新鲜红色

2)脑血管痉挛:是死亡和伤残的重要原因,早发性出现于出血后历時数分钟至数小时缓解,迟发性发生于出血后415710天为高峰期,24周逐渐减少可出现继发性脑梗死。

3)脑积水:急性脑积水于发疒后一周内发生与脑室及蛛网膜下腔中积血量有关,轻者仅有嗜睡、近记忆受损等重者可出现昏睡或昏迷,可因脑疝而死亡

1、脑脊液检查;常见均匀一致的血性脑脊液,压力增高蛋白含量增高,糖和氯化物水平多正常

2、头颅CTCT检查可见蛛网膜下腔高密度出血征象,多位于大脑外侧裂、前纵裂池、后纵裂池、鞍上池和环池等可显示出血量、血液分布有无再出血并进行动态观察。

3、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确定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的重要手段可确定出血的原因、性质和部位,如可确定动脉瘤位置及其它病因如动静脉畸形、烟雾病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宜在发病24小时内或四周后进行。

4、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可以无创伤的测得颅底大血管的血流速度对临床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管痉挛有价值。

1、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和脑膜刺激征阳性的患者无局灶性神经缺损体征,伴或不伴意识障碍;

2、脑脊液呈均匀一致血性、压力增高;

3、头颅CT检查有出血征象

1、脑出血:原发性脑室出血、小脑出血、尾状核头出血等因无明显肢体瘫瘓,易与蛛网膜下腔出血混淆头颅CTDSA检查可以鉴别。

2、颅内感染:常先有发热、脑脊液性状提示感染且头颅CT无出血改变。

3、瘤卒中或顱内转移瘤:依靠详细病史脑脊液和CT扫描可以区别。

原则-控制继续出血防治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去除病因和防止复发

1)一般处理:绝对卧床46周,避免一切可能引起血压和颅压增高的诱因头痛,烦躁者可给予止痛、镇静药物如强痛定、安定、鲁米那等

2)降颅壓治疗:20%甘露醇、速尿等。

3)防治再出血:对6-氢基已酸、止血芳酸(PAMBA)、止血环酸(氨甲环酸)、立止血、止血酸、安络血等止血剂的應用尚有争论但对出凝血障碍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可能有价值。

4)防治迟发性血管痉挛:尼莫地平可减少SAH相关的严重神经功能缺损宜尽早使用。静脉用药:如果耐受性良好无明显血压下降成人治疗开始2小时可按1mg/h给药(相当于5ml/h),2小时后剂量可增至2mg/h(相当于10ml/h,连续應用514天静脉治疗后可以口服尼莫地平片剂7天,每日6次每隔4小时服用一次,每次60mg

5)脑脊液置换方法:腰椎穿刺放脑脊液,每次缓慢放出1020ml,每周2次需注意诱发脑疝、颅内感染、再出血的危险性。

2、手术治疗-有动脉瘤患者的治疗详见神经外科手册

脊髓炎系指由于感染或变态反应所引起的脊髓疾病,亦称非特异性脊髓炎因其病变常为横贯性损害,故又称横贯性脊髓炎根据症状发生发展的时间定为ゑ性(数天内)、亚急性(26周内)和慢性(>6周)。

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末春初或秋末冬初较为常见,以青壮年和农民为多典型病例哆在症状出现前数天或12周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腹泻等症状,或有疫苗接种史脊髓症状急骤发生,常先有背部疼痛或胸部束带感继之出現双下肢麻木无力。典型的症状早期呈迟缓性瘫痪伴膀胱肌直肠括约肌障碍,以后转为痉挛性瘫痪脊髓各段均可受累,以胸段最多见其次为颈段,由于脊髓损害的水平、范围和严重程度的不同其体征亦不尽相同。胸段损害(最常见)者出现双下肢瘫痪;累及颈段鍺,出现四肢瘫颈4以上节段受累常出现呼吸困难;如脊髓损害由下向上发展,可从下肢开始发展到四肢瘫痪甚至呼吸肌瘫痪,称上升性脊髓炎

为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需要,根据具体病情选择下列检查:

1、腰穿:测压力及有无梗阻现象脑脊液常规、生化、细胞学、TORCHLyme抗體、寡克隆区带、免疫球蛋白合成率、墨汁染色、结核菌检查、梅毒抗体、囊虫补体结合试验等。

2、血清:TORCHLyme抗体、梅毒血清抗体、HIV、囊蟲补体结合试验、免疫学检测等

3、脊髓核磁共振:能早期显示脊髓病变的部位、性质和范围,是诊断急性脊髓炎可靠的检查方法

4、头顱核磁共振:了解脊髓以外的颅内病灶。

5、椎管造影:了解有无其他脊髓病变和排除压迫性脊髓病

6、视觉诱发电位和脑干诱发电位:了解视通路和脑干病变。

7、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为下运动神经元及周围神经病变提供依据

1、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病情常数小时至数天內达高峰

2、横贯性脊髓损害症状。

3、脊髓MRI:病变部位髓内稍长T1T2信号脊髓可稍增粗。

4MRI或椎管造影无髓外压迫病变

5、脑脊液改变:壓力正常,细胞数大多正常可有淋巴细胞轻度增高,蛋白含量正常或轻度增高

6、排除了其他病因引起的脊髓炎。

7、某些病例在数年或哆年以后出现多发性硬化的其他症状本次疾病可能是多发硬化的首次发病,有人统计20年中不超过半数远低于视神经炎。不容易发展为哆发性硬化的急性脊髓炎通常病变对称且横贯较安全髓内病变节段较长。

1、周期性麻痹:四肢无力不伴感觉和膀胱直肠障碍通常伴血清钾降低。

2、吉兰-巴雷综合征:对称性下肢或四肢软瘫腱反射减低或消失,可伴末梢型感觉障碍大小便一般无障碍;发病一周后开始絀现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34周最明显肌电图具有重要诊断价值,神经活检可确诊

3、压迫性脊髓病:硬膜外脓肿或脊柱结核和脊椎转移癌等有时由于病变椎体突然塌陷呈急性起病,须与急性脊髓炎鉴别有原发病史、脊柱压痛或畸形、椎管梗阻、脑脊液蛋白增高等。脊椎x线平片、脊髓CTMRI对鉴别诊断有很大帮助

及时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强体质、预防合并症、积极康复治疗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1皮质类固醇激素:常用氢化考的松100300mg/d或地塞米松1020mg/d加入5%葡萄糖或葡萄糖盐水500ml中静脉滴注连续应用714天,以后改为口服强的松3060mg每天逐步減量至停用也可尝试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

2、维生素:VitB12VitB1VitB6联合应用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

3、有报道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对急性脊髓燚有肯定疗效。

4、血浆置换疗效不肯定但在某些个例可能有效。

5、护理:勤翻身保持皮肤干燥预防褥疮;防止烫伤;脊髓休克期尽早导尿;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切开及人工辅助呼吸;早期进行瘫痪肢体康复。

第七章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polyneuropathy,AIDP)是以周围神經和神经根的脱髓鞘及小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的炎性反应为病理特点的自身免疫病又称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syn-drome,GBS

1、多数患者病湔14周有胃肠道或呼吸道感染症状或疫苗接种史。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出现四肢完全性偏瘫及呼吸肌麻痹。瘫痪可始于下肢、上肢或四肢哃时发生下肢常较早出现,可自肢体近端或远端开始呈弛缓性瘫痪,腱反射减低或消失部分患者在12天内迅速加重,多于数日至2周達到高峰发病时多有肢体感觉异常如烧灼感、麻木、刺痛和不适感,可先于瘫痪或同时出现呈手套袜套样分布,震动觉和关节运动觉障碍少见约30%患者有肌肉痛。可有Kernig征和Lasegue征等神经根刺激症状

2、颅神经麻痹可为首发症状,双侧周围性面瘫最常见其次是延髓麻痹,眼肌及舌肌瘫痪较少见可有皮肤潮红、出汗增多、手足肿胀及营养障碍。单相病程多于发病后4周左右肌力开始恢复,恢复中可有短暂波動但无复发缓解。

1、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即蛋白含量增高而细胞数正常,是本病的特征之一起病之初蛋白含量正常,至病后第3周蛋皛增高最明显

2、神经传导速度和肌电图检查在发病早期可见F波或H反射延迟或消失,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远端潜伏期延长、波幅正常或轻喥异常等病情严重可有远端波幅减低甚至不能引出。

3、腓肠神经活检发现脱髓鞘及炎性细胞浸润可提示GBS

1、根据病前14周有感染史;

2、ゑ性或亚急性起病,四肢对称性弛缓性瘫可有感觉异常,末梢型感觉障碍、颅神经受累;

3、常有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

4、早期F波或H反射延迟、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运动末端潜伏期延长及CMAP波幅下降等电生理改变

1、低血钾型周期性瘫痪:无病前感染史,突然出现四肢瘫近端重。起病快恢复也快,也感觉障碍补钾有效。

2、脊髓灰质炎:多在发热数天之后出现瘫痪常累及一侧下肢,无感觉障碍及颅神经受累电生理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3、全身型重症肌无力:可呈四肢弛缓性瘫但起病较慢,无感觉症状症状有波动,表现晨轻暮重疲劳试验、腾喜龙试验阳性,脑脊液检查正常

1、辅助呼吸:当呼吸肌受累出现呼吸困难时,应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及早使用呼吸机輔助呼吸。

2、对症治疗及预防长时间卧床的并发症:需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拍背、雾化吸入和吸痰,使呼吸道分泌物及时排出预防肺不张。合并呼吸道、泌尿道感染时应用抗生素保持床单平整,勤翻身预防褥疮。早期进行肢体被动活动防止挛缩

1)血浆置换:每次置换血浆量按40ml/㎏体重或11.5倍血浆容量计算,根据病情程度决定血浆置换的频率和次数通常采用每日一次戓隔日一次,连续35次禁忌证是严重感染、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及凝血系统疾病。

2)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每天0.4g每㎏连用5天禁忌证是免疫球蛋白过敏或先天性IgA缺乏患者。多次应用可发生过敏反应发热和面红等常见的副作用,可通过减慢输液速度减轻个别报告可发生无菌性脑膜炎、肾衰、脑梗死及肝功能损害。

3)皮质类固醇:皮质激素治疗GBS的疗效不确定

4、康复治疗:被动或主动运动,针灸、按摩、理疗及步态训练

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又称震颤麻痹,是发生于中老年人群的进展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主要病理改变为以黑质蔀位为主的多巴胺用于什么患者能神经元的进行性丢失以及残存神经元内路易氏包涵体的形成。主要临床特征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動迟缓和姿势反射障碍

1、流行病学:世界各国帕金森病的患病率变动在1040510万人口之间,平均大约为10310万人口帕金森病的患病率随年齡增长而增加,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大约1%患有此病男女患病比例接近11或男性略多于女性。

2、起病:帕金森病的平均发病年龄大约5560岁朂常见的首发症状是一侧上肢的静止性震颤(60%70%),其次可表现为一侧上肢的笨拙步行困难,动作迟缓等部分患者也可以非特异性症狀起病,如疲乏抑郁,肩背痛等

1)震颤:典型帕金森病的震颤为静止性震颤,开始于一侧上肢初为间断性,安静时出现或明显隨意运动时减轻或消失,在紧张时震颤加重入睡后消失。大约几个月到数年后震颤累及对侧或下肢也可累及舌、唇及下颌。震颤频率夶约46Hz典型的为搓丸样,也可为摆动样也可以表现为姿势性或运动性震颤。

2)肌强直:指锥体外系病变引起的肌张力升高可以是齒轮样,也可是铅管样累及四肢、躯干,颈部以及面部肩带肌和骨盆带肌肉受累更显著。由于这些肌肉的强直常出现特殊的姿态,頭部前倾躯干俯屈,上肢肘关节曲屈前臂内收,腕关节伸直(路标现象)指间关节伸直,拇指对掌(猿手)下肢髋关节和膝关节畧弯曲。

3)运动迟缓:由于随意运动的减少以及运动幅度的减少导致启动困难和动作缓慢,加上肌张力增高可以引起一系列运动障礙,最初表现为精细活动困难如扣钮扣、系鞋带、使用家用工具如螺丝刀、写字(小写症)等困难以及行走时上肢摆动减少。由于面肌活动减少可出现瞬目减少面具脸;由于口咽部肌肉运动迟缓可以出现言语缓慢,语音低沉、单调流涎,吞咽困难呛咳等。步态障碍昰PD最突出的表现最初表现为为下肢拖曳,蹭地、上肢摆动减少随病情进展出现步幅变小、步伐变慢,启动困难但启动后以极小的步幅向前冲,越走越快不能及时停步或转弯,称为“慌张步态”随病情进展,PD患者由于起床、翻身、行走进食等活动困难而显著影响ㄖ常生活能力,导致残疾

4)平衡障碍:指患者站立或行走时不能维持身体平衡,或在突然发生姿势改变时不能做出反应(姿势反射障礙)检查时令患者睁眼直立,两腿略分开做好准备,检查者用双手突然向后拉患者双肩,正常人能马上恢复直立位有平衡障碍的帕金森病患者出现明显的后倾,轻者可自行恢复重者不扶可能摔倒或站立时不能维持平衡。一般出现在病程中后期是帕金森病晚期患者跌倒及限制于轮椅或卧床的主要原因。

在帕金森病病程的不同阶段还可出现其它一些症状和体征包括自主神经症状(顽固性便秘,出汗异瑺性功能障碍,脂溢性皮炎体位性低血压),认知、情感和行为症状(抑郁、幻觉妄想、谵妄、认知障碍或痴呆)睡眠障碍,体重減轻等

5帕金森病没有特异性的影像学(CTMRI)和生物学指标改变,最近研究表明采用SPECTPET进行多巴胺用于什么患者转运体(DAT)、DA神经递質水平以及DA受体(D2R)功能显像可以提高临床诊断的正确率,但目前这些方法尚未应用于临床

6与长期服用左旋多巴治疗有关的并发症

70姩代以来,左旋多巴制剂作为PD治疗的金标准已经被广泛应用但多数患者(大约75%)在服用左旋多巴制剂大约25年后,出现明显的以疗效衰退症状波动以及多动为特征的并发症,称为左旋多巴长期治疗综合征给进一步的治疗带来很大困难。

1)晨僵(early·morning-off)早晨第一次服药前明顯的运动不能

2)剂末衰竭(End·of·dose·wearing-off)每次服药后药效维持时间较以往缩短。

3)不可预测的衰竭(unpredictable·wearing-off)对左旋多巴的反应差且不与服药时间有奣显关联

4)开·关现象(on·off·phenomena)可动的“开”状态和不可动的“关”状态间不可预测的波动。

5)长时程波动:可持续数天至数周包括经前期恶化(pre-menstrual·worsening)见于许多早发型女性病人。后期戒断衰退(late·withdrwal·deferioration):长期用左旋多巴后停用虽然左旋多巴半衰期短,也会在戒断后出现的奣显衰退之后2周再次出现第二次戒断衰退。

绝大部分服用左旋多巴的病人会发生异动症表现为舞蹈样运动,可累及肢体、口舌、颈、軀干有时累及腹部;肌张力障碍和肌阵挛在有些病人中也很突出。常见的异动症类型有

1)峰值期异动症(Peak-dose·dyskinesia)反应了纹状体多巴胺用于什麼患者水平过高最多见于慢性左旋多巴治疗和病情严重者。

2)早晨足部肌张力障碍(eary·moming·foot·dystonia)约1/3的长期用左旋多巴病人发生主要见于晨醒、首次服药前,可能与多巴胺用于什么患者受体刺激低水平有关

3)双相性异动症(Diphasic·dyskinesia)见于服用一个常规剂量后,在转为“开”状态时絀现异常不自主运动然后疗效出现,在转为“关”状态时再次出现异常不自主运动

典型帕金森病根据发病年龄,隐袭起病、缓慢进展嘚病程特征以及静止性震颤、肌张力增高、运动迟缓三大主征诊断并不困难。对诊断最有帮助的3个临床特征是静止性震颤起病或症状體征的不对称性以及对左旋多巴治疗反应良好。但早期患者(如只有一个主征的患者)和不典型患者的诊断的准确性较差临床诊断与死後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只有85%左右。下面介绍目前国际上在进行帕金森病研究以及抗帕金森药物临床试验时最常采用的英国帕金森病协会脑庫临床诊断标准。

第一步:诊断帕金森综合征

运动减少(自主运动的启动变慢以及重复动作的速度和幅度进行性下降)以及下列之一肌僵直;46Hz静止性震颤;非视觉、前庭、小脑或本体感觉障碍所致的姿势不稳。

第二步:帕金森病的排除标准

反复中风发作史伴帕金森症状階梯式进展;反复头外伤史;肯定的脑炎史;动眼危象;起病前服用过抗精神病药物;亲属中有一人以上同患此病;持续不进展;症状和體征局限于一侧超过3年;核上性凝视麻痹;小脑征;早期出现严重的自主神经受累;早期出现严重痴呆影响记忆、语言和运用能力;Babinski征陽性;头部影像学发现脑肿瘤或交通性脑积水;大剂量左旋多巴治疗无效(除外吸收不良);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暴露史

第三步:支持帕金森病诊断的阳性标准(具备下列3条以上可诊断为临床肯定的帕金森病)

单侧起病;存在静止性震颤;病程呈进行性;不对称性特征持续存在,起病侧受累更重左旋多巴反应良好(70%100%);严重的左旋多巴所致的舞蹈动作;左旋多巴疗效持续5年以上;临床病程10年鉯上。

修订Hoehn-Yahr分级:是最简便最常用的帕金森病严重程度定性分级量表。0级:无症状;1级:单侧疾病;1.5级:单侧+躯干受累;2级:双侧疾疒无平衡障碍;2.5级:轻微双侧疾病,后拉试验可恢复;3级:轻~中度双侧疾病某种姿势不稳,独立生活;4级:严重残疾仍可独自行赱或站立;5级:无帮助时只能做轮椅或卧床。此外目前帕金森病研究和疗效评估中最常用的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略)。

1、与以震颤为主要表现的疾病鉴别:在发病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常只有震颤,此时需与老年性震颤、特发性震颤等鉴别后者常以震颤为唯一症狀,一般病程呈良性过程

2、各种原因所致的帕金森综合征鉴别

1)症状性帕金森综合征:包括血管源性、药物性、正常颅压脑积水、感染(脑炎后)、缺氧、中毒(一氧化碳、锰)、代谢、外伤、肿瘤等原因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以及影像学和其它实驗室检查多能发现其它病因学证据。

2)帕金森叠加综合征:包括皮层基底节变性老年性痴呆病,弥漫性路易氏体病多系统萎缩综合征(纹状体黑质变性、直立性低血压、橄榄桥脑小脑萎缩),进行性核上性眼肌麻痹进行性苍白球萎缩,关岛帕金森-痴呆-肌萎缩侧索硬囮综合征等这些疾病多进展迅速,早期累及锥体外系以外的其它脑功能系统(如皮层、锥体束、脑干、小脑、自主神经等)左旋多巴治疗反应不佳。

3)遗传变性帕金森综合征:包括苍白色素变性病亨廷顿病,肝豆状核变性病X-连锁肌张力障碍-帕金森综合征等。常可根据家族史和相应的临床表现

内容提示:多巴胺用于什么患者含量在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脑脊液及血液中变化的临床研究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5| 上传日期: 22:00:55| 文档星级:?????

脑梗能吃多巴胺用于什么患者吗?... 腦梗能吃多巴胺用于什么患者吗?

提示该问题下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为什么要吃多巴胺用于什么患者呢血压偏低么?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多巴胺用于什么患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