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有安养院吗?

济南兴国禅寺
兴国寺,也叫兴国禅寺,位于济南市区的千佛山上。千佛山位于山东济南市历下区,与泰山、灵岩山并称“鲁中三山”。因有会仙、志仙、群仙、望仙、聚仙五个秀丽的山峰并列而得名。兴国寺坐落在千佛山阴山半腰,南依峭壁,北面泉城,是千佛山的主体建筑。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创建于隋开皇年间,时称“千佛寺”。唐贞观年间,经扩建,改称为“兴国禅寺”。  兴国寺依山而建,共有7座殿堂,分四个院落,禅院深邃幽静,殿宇雄伟壮观,殿堂分布错落有致。整座寺庙迤逦山腰,古朴庄严。  千佛山兴国寺这四个禅院习称“东庙”和“西寺”。东庙原是一个佛、道、儒各教混杂的院落,现为兴国禅寺的禅院。院内有大舜庙、文昌阁、鲁班词和碑廊等,反映出我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和佛教文化相互交融的特色。西寺是兴国禅寺的主要部分。  【千佛崖o极乐洞】  千佛崖,在兴国寺院内南侧。崖上有隋开皇七年至开皇十五年(公元587~595年)所镌刻的佛像,共9&窟130余尊,是济南地区雕凿历史较早的石窟造像群。极乐洞是其中的主窟,有大小佛像87尊。中间一尊为阿弥陀佛,盘膝禅坐,高3米,身后饰佛光,法相端庄。左右为大势至与观世音菩萨,侍立,高也近3米。其他各窟,皆散落在洞外石壁上。有的高居壁顶,有的举手可及,有的一二尊成窟,有的三五尊成区,参差错落。这些佛像,雕刻精致,刀法纯熟,线条流畅,体态丰腴,栩栩如生。有的身着锦衣,有的手拈莲花,有的凝神蹙眉,有的结跏趺坐,有的合掌禅定,神态各异,惟妙惟肖。洞内曾嵌清代著名诗人施闰章的碑记。  “文化大革命”中,佛像遭到人为破坏。1979年3月,市政府拨专款,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组织专业人员按原样进行修复,再度生辉。  【龙泉洞】  龙泉洞位于兴国寺西门内南侧,在高耸的石壁下。壁上翠柏挺拔如盖,老榆枝柯交葛,山风吹来,呼啸作响,如龙吼,故名。洞口上方石壁篆书“龙泉洞”三字,为济南当代已故书法家任晓麓题书,笔势遒劲,潇洒俊秀。洞内东侧与极乐洞相通。南侧石壁凿有多尊佛像,其中一尊弥勒像,为刘景茂于隋开皇七年(公元587年)正月造,是千佛山年代最早的造像。佛像下面有一小门,门内是一深潭,称“龙泉”,水清见底。洞内穹窿石壁早先悬有钟乳,后经开掘,形成现在这种半人工半天然的长方形式。  【黔娄洞】  黔娄洞在兴国寺极乐洞的东侧岩壁上。相传周代黔娄子曾居住于此,故名。岩壁上端,松柏垂荫,山花烂漫。雨后,洞周壁上,苔衣墨绿,蜗牛布阵,蝉蜕点点,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洞深10余米,三折之后呈长方形,为人工开凿,类似居室,高2米,面积20平方米。洞内温湿,水珠下滴,击石有声,使洞穴越发显得清幽。清嘉庆年间,洞内尚有黔娄子的坐像,白须方巾,文士打扮,后毁。洞口上端,有石刻一方,大字为“黔娄洞”,小字记载了黔娄子的身世。黔娄子,为周代齐国人,修身清节,不事王侯,隐居在这里,凿石为洞,终身不下山,著书四篇,名《黔娄子》(已失传)。鲁恭公听说他是位有才能的人,便派使节聘请其出仕,却被他拒绝了。  1980年对洞穴进行了整修,在洞内迎门石壁上镶嵌石碑一块,记载了黔娄子的一段故事:黔娄先生死时,给他盖了一方白布,白布甚小,盖上头则露出了脚,盖上脚则又露出了头。孔子的弟子曾参之孙曾西说:“把白布斜着盖不就盖严了吗?”黔娄的妻子韦丛说:“斜着盖有余,不如正着盖不足。先生在世的时候非常正直,死后却让他歪斜,这哪能是先生的本意呢?”【“洞天福地”石坊】  “洞天福地”石坊在黔娄洞的东侧,横跨于对华亭西门石级上。坊上匾额书写“洞天福地”四字。该坊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字为护理山东巡抚江兰所书。石坊虽不算大,但雕刻却很有特点,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石坊通体用青石仿木结构雕砌而成,形成二柱一楼式,飞檐起脊。石脊两侧,饰有花纹,刀法纯熟,线条流畅,颇有韵致。两端雕有正吻。檐的四角下,原有风铃各一枚,清风稍吹,铃声远扬。檐上雕有瓦垅,檐下云头斗拱承托,拱下额枋分别刻有流云饰纹和二龙戏珠、狮子滚绣球等浮雕。两柱下石鼓浑厚。整体结构匀称协调,构思奇巧,古朴典雅。坊的南侧,为悬崖峭壁,葱郁的树丛中,隐有石佛一窟。坊北侧有古椿树垂荫,将石坊衬托得更富情趣。  【对华亭】  对华亭在兴国寺东南隅小独院内。该院坐落于峭壁之下10余米高的平台上,院门悬木刻匾额,上书“对华亭”三字,集于赵孟頫书帖。亭始建于明代,位于院落北侧,因遥对“华不注”山而得名。昔日为僧人面壁诵经、修心养性之处。几经兴废,1995年被改建为藏经楼,二层,朱红柱,橙黄瓦,双檐起脊,雕梁画栋,蔚为大观。该亭位置奇绝,视野开阔,凭栏远眺,一览无余,可将泉城画图尽收眼底。每当阴雨季节,浮云穿堂而过,飘飘渺渺,朦朦胧胧,堪称仙境。  院内南侧悬崖下卧一石洞,洞上嵌“吕祖洞”石刻匾额。洞内原有吕洞宾石像。洞外石壁间,有记载吕祖的道教传说、重修千佛山庙记等清朝石刻四方。洞穴上端,柏树榆树长势奇特,其根暴露在外面如龙爪,匍匐于地上似蛇形,其干挺拔多姿。这里景色尤以秋日最美丽,山菊开着黄花,藤蔓丹叶如霞。因境界清幽,被明朝人称作“石洞绝尘”,为古时历下十六景之一。整个院落,被绿荫覆盖,显得郁森清凉,历为避暑胜地。因院落幽静,再加素日常闭,很少有人来此游览,故亭曾悬匾额“飞尘不到”。  莫向外求  在千佛山的古禅寺的大殿后方有一个门廊,上面悬挂了一副牌匾上面正书“莫向外求”四个铜字,是书法家刘雯书写。寺院官网:
最具文化影响力寺院
最具公益影响力寺院
最具建筑影响力寺院
最具教育影响力寺院
最具禅修影响力寺院
最具国际影响力寺院
最具发展影响力寺院
青岛湛山寺
<font id="53ab7f9dc2e32aba0b票
湛山寺是中国最年轻的名刹之一。1934年动工,1944年建成,历时十年。  湛山寺创建动议始于1931年。当时的国民党南京政府交通部长叶恭绰、中东铁路稽查局长陈飞青、佛学家周叔迪等人来青岛避暑,觉此地佛寺不兴,而其它宗教盛行,遂商议筹措资金在青岛市内建一佛刹。该提议得到当时青岛市长胡若愚的鼎力相助和后任市长沈鸿烈的积极支持。拨出湛山南麓150亩地为建寺用地,社会各界也资助大量资金。  1932年著名高谈虚法师应邀前来主持建寺工作,湛山寺一期工程1932年4月正式开工。同年9月,三圣殿、僧餐和院墙相继完工,12月8日隆重开光。二期工程大雄宝殿工程浩大,资金陷入困境。当时的青岛佛学会会长、前北洋政府军军长王湘汀把自己的私宅、汽车及全部用品变卖用于捐建大雄宝殿,又采取发行“湛山寺福田券”彩票的形式获款数万,终在1938年建成大雄宝殿。三期工程藏经楼、药师塔1937年建成,所需巨资由当时的青岛华新纱厂经理周志辅、周志俊两兄弟为其母祝寿所捐。此后又继续募集资金,1941年和1944年先后建成天王殿和山门。  湛山寺建寺之初,为造就佛法人才,以“教阐天台,行修净土”为宗旨,创办佛学专科补习班。1940年建立“青岛湛山佛教学校”,国内道德高僧多来此讲学,造就出一大批宏扬佛法的人才,青岛湛山寺也因此而享誉海内外。  湛山寺办学期间,盛传弘一大师来青讲学的轶闻。弘一是我国著名文学家、艺术家李叔同出家为僧的法号。李叔同早年就学于日本东京上野美专,并与一名日本音乐女校学生结婚,独资出版《音乐杂志》送回国内发行。他创作的歌曲曾广为流行,他的许多诗词都是传世佳作。1918年,他在杭州虎跑寺出家,是我国研究律学的名僧,1937年应淡虚之请来湛山寺讲学,当时的青岛市市长沈鸿烈慕名来访,被弘一拒绝,沈鸿烈又设斋宴请,再遭拒绝。由此可见弘一法师一心向佛、蔑视权贵的高尚品行。  湛山寺为太平山和湛山怀抱,四时皆有美景。夏秋时节可来体味著名诗人郁达夫“湛山一角夏如秋”诗句的意境。  游览湛山寺,寺前池塘是必经之地。这里碧水一潭,夏季莲花盛开,柳叶低垂。是善男信女放生积德之地,故名“放生池”。  湛山寺地处风景佳地,游人不断,尤以农历四月初八浴佛节庙会游人最多,庄严的宗教仪式和繁荣的经贸活动为湛山寺带来了融融的春意。秋天的湛山寺景色更为优美,海风瑟瑟,红叶铺地,柳塘、寺院、主塔、松月,吸引着许多游人来此赏秋。  湛山寺以其独特的位置在现代都市中闪现着圣洁的光华。不熄的青灯和千古禅心的叹唱,让现代的人们体会着一种神秘的感召和不朽的悟解。
最具文化影响力寺院
最具公益影响力寺院
最具建筑影响力寺院
最具教育影响力寺院
最具禅修影响力寺院
最具国际影响力寺院
最具发展影响力寺院
济南灵岩寺
灵岩寺,位于济南市长清区万德镇境内,地处泰山西北,现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泰山的重要组成部分。灵岩寺始建于东晋,于北魏孝明帝正兴元年开始重建,至唐代达到鼎盛,有辟支塔、千佛殿等景观。灵岩寺佛教底蕴丰厚,自唐代起就与浙江天台国清寺,湖北江陵玉泉寺,南京栖霞寺并称天下“四大名刹”。唐玄奘曾住在寺内翻译经文,唐高宗以来的历代皇帝到泰山封禅,也多到寺内参拜。  灵岩寺,位于济南市长清区万德镇境内,始建于东晋,有辟支塔、千佛殿等景观,中国首例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泰山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中国四大名刹之首。1987年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济南市境内第一个世界遗产景区。   灵岩寺,始建于东晋,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该寺历史悠久,佛教底蕴丰厚,自唐代起就与浙江国清寺、南京栖霞寺、湖北玉泉寺并称“海内四大名刹”,并位居首位。灵岩寺,现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泰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首批4A级旅游区辟支塔&始建于宋淳化五年(994年),竣工于嘉佑二年(1057年),历时63年完工。  驻足灵岩胜景,你会看到,这里群山环抱、岩幽壁峭;柏檀叠秀、泉甘茶香;古迹荟萃、佛音袅绕。这里不仅有高耸入云的辟支塔,传说奇特的铁袈裟;亦有隋唐时期的般舟殿,宋代的彩色泥塑罗汉像;更有“镜池春晓”、“方山积翠”、“明孔晴雪”等自然奇观。故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有“灵岩是泰山背最幽绝处,游泰山不至灵岩不成游也”之说。&寺内有北魏石窟造像,唐代的宇寺塔,宋朝的泥塑绘画,寺内的罗汉泥塑像制作于宋代,梁启超称之为“海内第一名塑”,刘海粟题辞“灵岩名塑,天下第一,有血有肉,活灵活现”。&文革&中因是空军仓库,所以寺内的泥塑未被破坏。  近年来,灵岩寺的文物保护、旅游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己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每年都有百万计的国内外游客来灵岩或观光游览、寻古访幽;或登山健体、体察自然;或避暑消夏、商务会谈。  灵岩寺,这座千年古刹,正以它深邃的历史风貌、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现代化的服务设施,迎接四面八方的宾客。
最具文化影响力寺院
最具公益影响力寺院
最具建筑影响力寺院
最具教育影响力寺院
最具禅修影响力寺院
最具国际影响力寺院
最具发展影响力寺院
历城神通寺
神通寺位于山东省济南历城县柳埠青龙山麓,为古代名刹,也是山东佛教的发祥地。原寺以门楼、大雄宝殿、千佛殿、方丈禅堂、法堂为中轴线,左右以伽蓝、达摩配殿及斋廊为翼,至清末庙宇尽毁,仅有数座古塔与墓塔林立于该寺遗址之处。该寺原名郎公寺,约建于东晋初,前秦皇始元年(公元351年),开山祖师为僧朗公禅师。原寺至北魏、北周时尽毁,隋唐重加修建,隋文帝因为得神通感应,而在开皇三年(583&年)改名为神通寺。该寺在金末已荒废不堪,元代由道兴禅师主持重建,后遭兵火被毁,明代重修。到了清朝,寺院逐渐衰败,成为废墟。该寺古时系临济道场,著名方丈有法瓒禅师;现存建筑有四门塔、龙虎塔、唐基台与墓塔林,大部为隋唐所建,1985年曾由政府主持重修。神通寺遗址是山东地区最早的一座寺院遗址,是山东佛教的大本山。虽然,千年的风雨斑驳了寺院的辉煌壮丽,但至今遗存的古塔旧碑、摩崖造像等等,却依然焕发着熠熠光彩,成为人们流连忘返的游览胜地。该寺最重要的文物是铜舍利函,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寺内另有千年九顶松一株,系东晋僧朗公所植。公元594年,杨广之子河南王为神通寺檀越,兴工复建,神通寺恢复到了相当规模。公元601年,文帝送舍利于三十座寺院,勒令高僧法瓒送舍利于齐州神通寺,并令其为主持。现今我们看到的四门塔便是法瓒送舍利所建之塔。1999年,由历城区人民政府投资,在神通寺遗址前建设了仿&唐建筑群——神通寺遗址博物馆。这组建筑构件宏大、主次分明、变化有致,体现了盛唐的建筑特点,是齐鲁第一家仿唐建筑群。并且在室内展出了神通寺历史沿革、文物介绍、发展变化、历次维修等图片资料和解放以来神通寺出土的文物精品。神通寺历经1600多年,几度兴废,保存了各个时期的珍贵文物。它们的存在,为保护和发掘神通寺遗址,揭开神通寺遗址之谜提供了大量的线索和史证。据专家考证,神通寺遗址的地下文物比地上文物更具价值。1998年,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视察了神通寺遗址后,对其文化内涵和保存状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称其为保存“最好的佛教遗址”。如今,神通寺遗址已经被当地政府划定为“四门塔风景名胜管理区”,提升了管理和保护的水平。
最具文化影响力寺院
最具公益影响力寺院
最具建筑影响力寺院
最具教育影响力寺院
最具禅修影响力寺院
最具国际影响力寺院
最具发展影响力寺院
长清义净寺
位于济南长清张夏镇通明山上的义净寺,是唐朝义净大师的祖庭。在唐代佛教史上,只有义净大师是可以与玄奘媲美的伟大人物,同是西行求法的高僧。他与东晋法显大师和唐代的玄奘并称为“三大求法高僧”,又与后秦时代的鸠摩罗什、梁朝真谛大师和玄奘并称为“四大译经家”,其著作被译为法、英、日等国文字。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在义净大师曾经驻锡过的这片土地上,为缅怀义净大师,传承大师弘法利生的菩提大愿,慈悲的常净法师率领着诸弟子恢复重建当年的义净寺。在师父不辞辛劳的带领下,在诸佛菩萨的护持下,仅用了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寺院的一期恢复建设工程已基本完成。在苍松翠柏间一座庄严宏伟的寺院已经落成。寺内每日晨钟暮鼓,佛乐声声,香云缭绕,驻足其间,心生欢喜,每每令人乐而忘返,赞叹通明山中竟有有如此修行圣镜……寺院官网:
最具文化影响力寺院
最具公益影响力寺院
最具建筑影响力寺院
最具教育影响力寺院
最具禅修影响力寺院
最具国际影响力寺院
最具发展影响力寺院
青岛法海寺
青岛法海寺位于石门山西麓夏庄镇源头村东,是青岛地区最古老的佛教寺院之一,因纪念创建该寺的第一代方丈法海大师而得名。寺始建于北魏,宋嘉祐二年(1057年)、元延祐二年(1315年)、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皆重修过。最后一次重修是1934年。法海寺创建时的规模及供佛殿堂已无可稽考。元延祐二年重修后大体格局是:“首创法堂五间,前后六楹七柱,既塑释迦如来,兼饰观音一堂,金碧灿然,功勋备矣。然后创建云堂、耳室、僧寮四十间,为当代之宏观。”清康熙五十二年重修后,建有八蜡殿祀三皇玉帝,娘娘殿祀三肖女,后殿祀释迦牟尼。法海寺占地12亩,共前后两院,前院为大雄宝殿,左为观音殿,右为地藏殿。后院为三圣殿,左为藏经楼,右为送子观音殿。近五十余间房屋,前院有银杏树两株,已有1600多年,相传:先有白果树,后有即墨城之说。2006年被列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法海寺,是1934年重修后的规模,重修时拆除八蜡殿、娘娘殿,并将该寺分为前后两院。前院建大雄宝殿5间,殿前两侧各有高大银杏一株,有碑亭两座,西为元泰定三年(1326年)重修碑,东为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重修碑。大雄宝殿建在1米多高的夯土台上,殿高6米,重梁起架,前出檐,朱漆4柱,雀替撑顶,花岗岩柱座,鼓形,黄绿色琉璃砖雕甍,高40厘米,镂空云龙,两端饰“螭吻”,檐角装饰“嘲风”,顶披黄绿色琉璃瓦,砖木结构,为单檐无斗拱歇山式建筑,内供释迦牟尼,旁供阿弥陀佛、药师佛。后殿5间,是单檐硬山式建筑,中供释迦牟尼,东为观音菩萨,西为地藏王菩萨,墙上绘有释迦牟尼苦难经历的壁画,殿堂外檐下,有“清”、“规”二字的大石碑并列左右,殿门东墙上镶有一块汉白玉的庙规碑,庙规共有六条。僧寮共20间,前院16间,后院4间。山门外南院墙的东端建殿堂3间,内祀龙王,西面建殿堂3间,内祀关帝。这两处殿堂属地方庙,委托法海寺代管。整个寺院围墙周长293米,全寺占地面积6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法海寺西侧,有三座墓塔鼎立,有元代泰定年间的圆通和尚寿塔、明代永乐年间的广进和尚寿塔、玉柱和尚寿塔。此外,还有明代永乐六年(1408年)的广进和尚塔铭,今已无存。
最具文化影响力寺院
最具公益影响力寺院
最具建筑影响力寺院
最具教育影响力寺院
最具禅修影响力寺院
最具国际影响力寺院
最具发展影响力寺院
淄川普照寺
淄川普照寺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城区,亦称“大佛寺”。约建于南朝陈废帝光大元年(公元567年),迄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唐朝时为法相宗三祖慧昭大师弘法处。大师系山东淄川人,乃玄奘、窥基再传弟子,精通唯识法相学,时称“唯识三祖”或“淄州大师”,被誉为“山东一遍昭”。著有《能显中边慧日论》、《因明入正理论义篆要》,并参悟《大宝积经》,对法相唯识宗教义的阐扬做出了杰出贡献。据历史考证,日本法相唯识宗的流传即渊源于唐淄州沼大师弘法盛地普照寺。彼时寺内有石佛台座,上刻有飞天像;又有唐著名书法家李邕所书《尊胜陀罗尼经》经幢,且建有十三层八角石塔,物换星移,今已不存。& 据《淄博市志》载,淄博地区的佛教肇始于东汉时期,南北朝时建寺造像之风渐盛,隋唐五代及宋元明清时期梵刹兴盛、道风日隆。至1949年后17年间,普照寺仍保存了完整的山门大殿、石雕巨佛、墨迹经幢等大量珍贵文物。然十年浩劫致使千年古刹荡迹无存。&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落实宗教政策后,90年代初,在淄城高明升倡导下,重建筹备工作正式启动。经半年寻访,先得两方残碑;清顺治七年《重修古淄州普照寺正殿妆金大石佛碑赞》载:“淄州城中,侧近县署古寺,有天然石佛一躯,其大无伦。谅察源流,人力绝而天工现,令人不可思议,真天下之大观也。”清雍正二年《重修普照寺序文碑》载:“事淄邑治之东,旧有普照寺。士人又名佛寺,石佛者不事雕琢天然具足也。每逢节令,游人如蚁,吾淄一名胜也。”为重建古刹,大德高明升走遍淄城村落,终于在《淄博日报》记者陈文祥先生手中找到一张1964年摄制的石佛照片,为恢复石佛原貌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最具文化影响力寺院
最具公益影响力寺院
最具建筑影响力寺院
最具教育影响力寺院
最具禅修影响力寺院
最具国际影响力寺院
最具发展影响力寺院
淄博弥陀寺
弥陀寺位于淄博市淄川区峨庄乡西石村东与村庄一河相隔的三佛山上。三佛山因山顶有三座石塔,外貌极象三座佛像,即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弥勒尊佛而得其名。弥陀寺这座古老的建筑庙群,始建于唐代。据载,钟鼓楼西侧,僧房碾坊旁边,曾有一株树干周长三米多粗的白杨树,由于树身粗大,树干中空,里面包有三座石碑,其中有一座石碑外露,碑面刻有“大唐贞观弥陀寺”字样,民间至今流传着三佛山上“树吃碑”的传说。弥陀寺庙宇共分上、下、前后、半崖、玉皇顶、宝塔七大建筑院落。前院有灵官庙、大山门、钟鼓楼、泰山殿、炉神姑庙,上院有碑林一处,文昌阁、玉皇阁、纯阳阁、仙临服房,下院有佛爷大殿,观音阁、斋堂院、倒座观音阁,半崖有白衣祠、地藏祠、高老仙师庙,玉皇顶有大山门,里院上三院组成,上院建有玉皇顶大殿,三宫殿、镇武殿、僧姑房,布局合理,用工巧妙,雕龙花柱,飞檐走阁,风格独特,气势宏伟,古朴壮观。按照古代文化考究,最有历史价值的是玉皇阁门楼上的石门楹联,音为:玉炉烧炼延年药,正道兴修益寿丹。横批是:“玉京金阙”。此联已载入《淄川史志》。上联谈:道家内练之道,下联讲的是:德行修持,乃道家文字之精华,世人称之为道家之谜联。具有关资料注明此联是道教炼丹之真言,也同时体现了道家内丹术的基本思想。据有关资料记载,此楹联在全国也极为少见,全国有安徽亳州老君庙、沈阳太清宫道观、西安终南山老子祠三处名胜古迹有此楹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级领导政府对弥陀寺不断修葺改造。淄博市政府已把弥陀寺命为“自然生态恢复区”,并将这一带规划为名胜古迹旅游区。2000年,山东佛教协会秘书长能禅僧人,从全国各地筹资,又对弥陀寺进行大规模修建,在玉皇殿后山修建一座21.7米的七层宝塔,宝塔底层修建能禅僧人石墓,上六层现已装修完毕并开门观游。宝塔南侧修建部分僧人寮房,寮房能容纳五十多名僧人居住。弥陀寺的上山路,过去是条羊肠小道,现已用青石板砌为380阶石梯。2003年春,中国佛教传真又带重资全面修建。
最具文化影响力寺院
最具公益影响力寺院
最具建筑影响力寺院
最具教育影响力寺院
最具禅修影响力寺院
最具国际影响力寺院
最具发展影响力寺院
枣庄甘泉寺
甘泉寺甘泉寺坐落在名山秀水的枣庄北郊风景区腹地,古称伽蓝神庙,又称龙窝寺,为鲁南名寺之一。该寺始建年代已无从查考,明朝万历年间曾进行较大规模重修。至近代仅存遗址,1992年重建,正名甘泉寺,因甘泉而起今名。占地10.7亩。寺内建有大雄宝殿、天王殿、藏经楼、窑神殿、东西配殿,两侧为连接长廊,院内有放生池、甘泉、千余岁银杏树及各种古树,寺内还存有历代修建寺院的石碑。大雄宝殿塑金身佛像三尊,配以十八罗汉,其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放生池内塑有骑龙观音,甘泉水流注池内。甘泉寺因寺中甘泉而得名,寺内现存千年树龄的银杏古树,足以佐证该寺历史之悠久。银杏树下,有一块石碑立于明朝万历十五年(1588年),题为《重修龙窝寺碑记》&,该碑高约四米,为一巨石雕刻制而成,碑文为明朝光禄寺卿贾梦龙所撰,其弟贾梦鲤所书。碑背面记载着甘泉寺过去的辉煌:拥有良田千顷,寺内僧人逾百,重修时捐资捐助者有数千人之众。甘泉寺亦历史经劫难,屡受战乱雷火的袭击。到一九四九年前后,这里已倾圯殆尽,仅存残坦颓壁。一九九二年,枣庄市市中区渴口镇对甘泉寺施以大规模重修。重建后的大雄宝殿;东西厢房雕廊画栋,古色古香;四周院墙蜿蜒曲折,古朴曲雅。大雄宝殿内,如来佛祖端坐中央,东西两侧十八罗汉神态各异,惟妙惟肖。大雄宝殿前台阶下方是放生池,寺之西北角银杏树下的甘泉潺潺注入,(甘泉寺因此而得名),池内游鱼嬉戏,增添无限生机。一九九六年四月,甘泉寺被批准为合法的佛教活动场所。在重建甘泉寺的的过程中,当地政府还发掘整理了元、明、清等朝代有关重修甘泉寺石碑十二块,并在重建后的大雄宝殿右侧建起了碑林。其中有一块雕龙石碑,为清嘉庆六年所立,此碑记载了枣庄之所以被称为煤城的历史。一九九六年四月,甘泉寺管委会逐级申报,终于被上级主观部门批准为枣庄地区合法的佛教活动场所。为此山东省佛教协会指派千佛山高僧,88岁高龄的寂昌法师常住甘泉寺任住持。从此,甘泉寺香火日渐旺盛,枣庄市三百多名居士得到了合法的活动场所。经寂昌法师和寺内五名僧人及众居士共同努力,后经寂昌长老与十方信众戮力同修,使该寺成为鲁南第一梵刹。
最具文化影响力寺院
最具公益影响力寺院
最具建筑影响力寺院
最具教育影响力寺院
最具禅修影响力寺院
最具国际影响力寺院
最具发展影响力寺院
福山合卢寺
合卢寺位于山东烟台市福山区的合卢山麓,其自然风光「合卢烟云」被誉为「烟台八景之一」。史载此山「望之如见君子,草木畅茂,巅有灵泉,常有云冠其巅」;宝刹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后经宋、元、明、清历代修建颇具规模,是胶东史载法脉延承最久的古刹。寺内碑文记载:「法堂之内装塑慈氏菩萨,一堂光明艳赫,胜妙殊祥,如净琉璃中内现真金像」;相继有数十位祖师大德在此驻锡修行,弘法利生,「香火归敬,不绝终夕」;近代年久失修,唯殿墙残存;寺外耸立的千年银杏一株,至今枝繁叶茂,默默见证了胶东第一古刹的沧桑历史。兹际盛世,政通人和,&2010年在政府的护助、广大佛子的恳请和中国佛学院上悟下实法师悲宏誓愿的感召下,古圣宝刹重建启动。重建后的合卢寺是一座由僧人自主管理,对十方信众永久免收门票,诸善信虔心护持的真修实证之道场。鸟瞰其形,双泉伽护,宛若一条灵鱼自毗卢性海凌空入世,重返人间,秉如来悲愿,复作苦海慈舟,于胶东半岛启航,践行人生佛教之理念,以期与有缘善信共建六合净土,同证毗卢清凉。南无阿弥陀佛。
最具文化影响力寺院
最具公益影响力寺院
最具建筑影响力寺院
最具教育影响力寺院
最具禅修影响力寺院
最具国际影响力寺院
最具发展影响力寺院
微山普渡寺
普渡寺位于山东省微山县微山岛乡微山湖文化园中央,占地近百亩,系我国规模较大的佛教设施。整体工程为五层大殿,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第一层大殿名“普渡寺”为当代书法大家王学仲先生题写,而“大雄宝殿”的题写却是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的遗墨。另有数十幅楹联。题款均出自名家的手笔。其中,“千佛阁”仅上层就高达&60&米,内塑大佛&49&米,这是截止目前中国最高的阁中大佛。
最具文化影响力寺院
最具公益影响力寺院
最具建筑影响力寺院
最具教育影响力寺院
最具禅修影响力寺院
最具国际影响力寺院
最具发展影响力寺院
汶上宝相寺
宝相寺始建于北魏,唐名为昭空寺,宋真宗封禅泰山时驻跸汶上,御敕昭空寺为宝相寺。历经千年香火不衰,成为帝王将相、名流墨客观光礼佛之圣地,赫为齐鲁大地名寺宝刹。日在茸修八角十三层太子灵踪塔时,在塔宫内隐世八百余年的佛牙、舍利等141件佛教圣物,珍贵无比,特别是佛祖释迦摩尼佛牙显世,轰动全国,震惊世界。&&&&&寺中现存佛塔一座,为8角13层楼阁式砖塔,底层东、西、南各一券门佛龛,原有佛像。塔高41.5米,精工细作,古朴典雅,造型优美而雄伟。北向群圆拱门,可通塔内。五层以上四面辟洞门。塔层外檐饰斗拱,上承圆椽连檐,皆作蝉肚形。惟四层外檐环雕大型莲花宝座,莲花瓣长宽各达0.3米,形成高大端庄的平座。塔内设螺旋阶梯直达顶层。整个塔身自下而上逐层收敛,顶置黄琉璃圆葫芦塔刹,金光闪闪,故有“黄金塔”的美称。佛教圣物出土后,每年农历3月15日都开展朝拜圣物的重大佛事活动,吸引众多佛界人士及游客前来朝拜。宝相寺供奉殿现供奉释迦牟尼檀木贴金大佛、青石彩塑十八罗汉。塔宫面积80平方米,塔宫深处供奉释迦牟尼真身佛牙。&&&&&以宝相寺为核心的中都佛苑旅游区经过扩建,主要景点有影壁、香水海、菩提树、须弥山、宝相寺、地宫、太子灵踪塔、礼佛广场和礼佛大道。扩建后的景区将成为融圣物展示朝拜、宗教休学体验、旅游观光休闲、佛教建筑博览等为一体的佛教文化主题公园及山东省著名的佛教文化体验地。&
最具文化影响力寺院
最具公益影响力寺院
最具建筑影响力寺院
最具教育影响力寺院
最具禅修影响力寺院
最具国际影响力寺院
最具发展影响力寺院
肥城幽栖寺
幽栖寺本名“陶公幽栖寺”,俗称西幽寺,始建于宋代,在山东省肥城市湖屯镇陶山,紧邻范蠡墓。近年来住持僧人在原地基柱础重建大雄宝殿。在乾隆年间进士、三权陕西巡抚、文学史家唐仲冕唐仲冕所著《岱览》一书中,也录有金代大定十四年(1174年)《重修幽栖寺大殿碑》的碑文,文曰:“……吾乡陶山幽栖寺,其来远矣。因陶主公昔尝隐其中,由是得名。其寺废兴,载於前记。其山号为冬天一福地。奇踪奇迹,编满岩谷。是宜灵仙神龙之所居。台洞池泉皆有仙圣之号。岁时水旱,乡人祈祷辄应。……寺宇制度甚古,往往土木朽腐,前人久欲更新而未果也。(金)大定四年惠沂上人主持事,观其室宇卑陋,辄欲更新。……”唐贞观赵怀相造佛像记在寺院遗址,存有该寺最早的遗留文物《唐贞观赵怀相造佛像记》,其通高91厘米,宽56厘米,上部刻三佛像,下部文字有“……祖信,唐贞观元年三月七日,吏部授庐州孝感县尉,就毗百里,抚赞一同……扫辽城之障,以兹命赏……爰有佛弟子赵怀相、智灯、远照、觉镜、员明”云云。字迹残剥不全。它原在韦陀殿南墙下,今移存范蠡祠。其年月无考,以有贞观字,旧称为“贞观碑”。尊胜陀罗尼经幢寺内存有的唐广明二年(881年)《尊胜陀罗尼经幢》,其通高2.59米,有盖有座,俱缕花纹,幢身为八面体,刻文62行,每行93个字,共约5000多文字。沙门无垢撰文,紫盖虔禅正书。主要记载范蠡古迹和幽栖寺的历史,佛教在内地的流传经过、施主贾誊、樊亮等出资兴修殿堂和经幢的功德等内容,其中有“古寺由来久矣”,“此寺名传万古”,“诸王太后、宝位常在,辅相近臣,长资宠赐”和描写黄巢起义军“人马往来约百千万”等文字。为更好地保护文物,1979年此经幢移至泰安博物馆碑廊陈列。
最具文化影响力寺院
最具公益影响力寺院
最具建筑影响力寺院
最具教育影响力寺院
最具禅修影响力寺院
最具国际影响力寺院
最具发展影响力寺院
劈山广福寺
&&&&&&&&广福寺位于山东省青州城南十里云门山办事处后寺村西,由劈山、磨脐山、八仙台、钟鼓二山等众山环抱,是一座典型的“深山藏古刹”式寺院。遗址上迄今屹立的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青州府儒学教授邢宽所撰《重修广福寺记》碑称此寺:“东有普同之塔,南有观音之岩,西有八仙之台,北有劈峰之山,钟鼓山峙于前,前乡台昂于右,蜿蜒环抱,上下隐伏,诚一胜景之奇秘也。”清初安丘文人张贞在《游广福寺记》中叹云:“三面山环,其景胜绝!”寺院选址符合堪舆学山环理念,是适宜佛教发展的理想之地。&&&&&&&&&&&&广福寺历史上最值得称道的事件是隋文帝敕建舍利塔法事活动。由《广弘明集》卷17《舍利感应记》和出自寺内的《舍利塔下铭》石刻可知,仁寿元年(601年),隋文帝下令在青州等30个州的30座寺院中同时兴建舍利塔,掀起了中国性大规模崇佛热潮。这年十月十五日,在文帝敕使大德僧智能、羽骑尉李德谌主持下,青州长史邢祖俊、司马李信则、录事参军丘文安、司功参军李浩率领僧俗信众,云集广福寺,“奉安舍利,敬造灵塔”,虔诚地表达了文帝祈愿“一切法界幽显生灵,……生生世世,值佛闻法,永离苦空,同升妙果”的美好愿望。法事场面隆重盛大,深为时人瞩目。广福寺能引起隋朝开国皇帝扬坚的重视而有幸分得舍利建塔,一方面说明此寺当时绝非一般性寺院;另一方面,据《法苑珠林》卷40《舍利篇》载:文帝诏令塔址必须选在“高爽清静”之处。&&&&&&&&&&&&广福寺地理环境正合这一要求,因而被选中。由《重修广福寺记》碑知,作为这次建塔法事历史见证的《舍利塔下铭》石刻至迟在明代成化年间即已被人们从地宫中取出。然而,文帝钦赐的佛教圣物——舍利却在当时不知作何处理,下落不明了。广福寺东、西各有一处石塔林。东塔林即《重修广福寺记》碑所载“普同之塔”,今存石塔6座,塔基4处;西塔林存石塔4座。在两塔林中分别见有明正统九年(1444年)青州僧纲司副都纲闻绝学和尚、正德九年(1514年)兴古峰和尚和嘉靖三年(1524年)果香林和尚三件塔铭。东塔林内有一座修建时代不迟于北宋的地宫,地宫分为前、后两室,门楣上浮雕着金翅鸟和普贤菩萨像。东塔林山崖下开凿两间平面方形石室,内有禅床。两石室外崖面上,凿有密布成行的小方龛。中国著名佛教考古专家温玉成先生推测,这两间石室是北朝遗留的禅堂,室外小方龛则是寺院存放僧人骨灰之所。另外,广福寺南山崖上还有一处隋唐小型石窟,惜造像业已残毁。颇值一提的是,《重修广福寺记》碑阴刻有该寺历代开山高僧法名,字迹虽近摩灭,但仍可辨识若干,这为研究广福寺僧人传承情况提供了珍贵历史信息。
最具文化影响力寺院
最具公益影响力寺院
最具建筑影响力寺院
最具教育影响力寺院
最具禅修影响力寺院
最具国际影响力寺院
最具发展影响力寺院
五莲山光明寺
&&&&&&&&光明寺位于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山风景区,依山而建,曲径通幽;奇峰异石众星捧月地环立在寺之周围,梵宇山光交相辉映,置身其中,顿生超尘之感。光明寺始建于唐代,名云堂寺;中兴于明,敕建“护国万寿光明寺”。&&&&&&&&&&&&光明寺坐落于五莲山大悲峰前,左右分别为望海峰和天竺峰所环抱。该寺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年,历时五载完工,明崇桢和清顺冶、康熙年间又多次复修和扩建,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古寺院建筑群。该寺建筑重梁挂柱,飞檐琉瓦,琼顶玉柱,气势雄伟,在历史上素有通天之举,登山远眺,层峦叠嶂,苍松翠柏,间以光明寺楼台亭阁,异彩多姿,相得益彰,甚是巍峨壮观,光明寺遂成为山东省四大名寺之一。鼎盛时期,全寺拥有楼、台、亭、阁150余间,僧众300余人,进香拜佛者络绎不绝。光明寺历经沧桑,在战乱中大部分损毁。日,光明寺修复工程开工,至1986年藏经楼、大悲殿、伽蓝楼、西配殿、钟楼、三寺门建成,重塑了22尊像。其中观音菩萨像为贴金彩塑,华美异常。
最具文化影响力寺院
最具公益影响力寺院
最具建筑影响力寺院
最具教育影响力寺院
最具禅修影响力寺院
最具国际影响力寺院
最具发展影响力寺院
兰陵朗公寺
&&&&&&&&&朗公寺,又名大宗山朗公寺,坐落于临沂市兰陵县大仲村镇政府驻地东3.5公里处的大宗山,为临沂古代四大名刹之一,创建于东晋成帝咸康五年(339年),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年)重修,明弘治三年(1490年)扩建,清代多次增建重修。鼎盛时期僧侣千逾人。&&&&&&&&&&&&&&&朗公寺现存古建遗址为晋代建筑风格。其规模宏大,构造复杂,有上寺、塔林、下寺三大建筑,在朗公山之阳,下寺、塔林、上寺,从低至高。上寺殿堂飞檐斗拱,石柱盘龙,雄伟壮观,分前后三进,东西各配有碑亭、廊房,大殿为佛祖殿,供如来佛祖,两侧为罗汉塑像;二殿五间,为罗汉殿,殿内塑弥勒佛像,两侧列十八罗汉;前殿五间,主体建筑包括山门、天王殿,殿内塑四大天王。上寺中保存了大量碑碣刻石。&&&&&&&&&&&&&&&塔林位于上寺西约50米,这里原是历代寺僧圆寂处,塔基多为鼓形,塔身为六面柱体,所置覆莲花项轮随处可见,塔身各面雕有盘龙飞天等图像,优美的造型与绝妙的浮雕相辅相成,显示古代佛教雕刻造型艺术的独特风格。&&&&&&&&&&&&古往今来,既有帝王曾来此“造化”,更有不少文人墨客吟咏题刻,众多方家游人络绎不绝。惊奇的是两幢民国十四年创修聚仙阁所立的石碑,用手击之如磬,有金石声,用木棒敲打,会发出颤音。
最具文化影响力寺院
最具公益影响力寺院
最具建筑影响力寺院
最具教育影响力寺院
最具禅修影响力寺院
最具国际影响力寺院
最具发展影响力寺院
兰陵灵峰寺
灵峰寺位于山东省兰陵县下村乡境内,坐落在鲁南第一峰、天下第一崮的抱犊崮东麓。灵峰寺始建于隋朝,历代王朝都要“敕封榜谕”。唐宋时寺内香火最为鼎盛,寺碑载僧众达三百余人。&历史上几经兴废。现尚存清雍正年间佛楼三座,明清时期碑刻十块等寺院遗址。&寺庙三面环山,环境清幽。其内外,几乎每一寸土地都被绿色覆盖着,山水相依,幽深静谧。这里的植被覆盖率达到89%,含氧量极高,负离子比重大,是不可多得的天然氧吧,被誉之为天下三十六福地之一。&&&&&&&&&&&&2002年开始重修灵峰寺,在各级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十方信众的共同努力,陆续建成了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念佛堂、斋堂、客堂等殿堂和数十间寮房,塑造了庄严的全堂佛像。成为兰陵县唯一一座合法对外开放的寺院,满足了当地信众的信仰的需求。&&&&&&&&&&&重建后的灵峰寺,以弘扬佛教正法、利益大众为已任,不应酬经忏佛事,道风端正,教理、实修并重。每年在佛菩萨的圣诞或成道日,都要举行盛大的法会,并组织佛七、六字大明咒七、供天,及每月一次的十二小时精进念佛等重要佛事活动。
最具文化影响力寺院
最具公益影响力寺院
最具建筑影响力寺院
最具教育影响力寺院
最具禅修影响力寺院
最具国际影响力寺院
最具发展影响力寺院
海岛金山寺
金山寺始建于隋朝,兴盛于唐朝,相传海岛金山寺便是唐代高僧玄奘出家修行之地。这也是该寺最为著名的传说之一。到金宋南北分治时期,海岛金山寺达到鼎盛,成为全国著名寺院。&&&&&&&&&&&海岛金山寺位于山东省庆云县汾水王村西,隋代即有。该寺院建筑宏伟,大殿禅堂10余排,占地千余亩,僧侣众多,有骑着毛驴关山门之说。寺门之东即为汾水镇,居两水交汇处,乃水旱码头,游者香客络绎不绝,商贾云集,日进斗金。有关唐僧出生送往金山寺及去天竺取经的传说流传至今。&&&&&&&&&&&金山寺修建于古汾水与鬲津古河两水交汇处的一座孤岛之上,故得名海岛金山寺。据载,寺内建筑宏伟,气势磅礴,僧宇梵楼,鳞次栉比,其面积在百亩之上,曾有“骑着毛驴关山门”之说。古海岛金山寺毁于明初,毁因众说不一。其遗址位于庆云县汾水王村西约一华里处。墟址瓦砾广约百亩,至今仍高出地面一米左右。近人耕作时常有陶器文物出土,曾以骨灰罐中出土的高僧佛骨舍利名噪一时。&&&&&&&&&&&&新寺院在整体结构上,依然延续了佛寺建筑中“伽蓝七堂”的传统布局方式。所有建筑坐北朝南,依中轴线展开,左右对称,主次分明,秩序井然。走进山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天王殿,殿内供有弥勒佛、四大天王、韦驮等六尊塑像。天王殿东西两侧建有钟鼓楼,每当悠扬厚重的钟声响起,就会为世人呈现出一副“古刹晨昏天飘香,佛寺早晚金钟鸣”的美好景象。步出天王殿,迎面便是佛寺的正殿——大雄宝殿。大殿东西两侧供有十八罗汉。天王殿后方是正在修建中的藏经阁和方丈楼,其两侧修有东西配殿。配殿的修建依然采用古寺经典的建筑手法,回廊四合,飞檐走拱,雕梁画栋,精美考究。俯瞰金山寺,中轴线上的建筑用一种断连节奏和高低错落的旋律展开,而轴线两侧的建筑则以一种向心的姿态与之遥相呼应,构成了时空合一的整体,既显庄严得体,又不失佛学文化中的精雅韵致。
最具文化影响力寺院
最具公益影响力寺院
最具建筑影响力寺院
最具教育影响力寺院
最具禅修影响力寺院
最具国际影响力寺院
最具发展影响力寺院
聊城护国隆兴寺
在聊城民间广泛流传着一个歌谣:“东昌有三宝,铁塔,古楼,玉皇皋。”这东昌三宝中之铁塔原本就是护国隆兴寺的标志性建筑。&&&&&&&&&据史料记载,护国隆兴寺始建于北宋,兴于明初,为洪武帝朱元璋八大护国祝圣道场之一,曾占地百余亩,被誉为江北古刹,水城佛国。据《乾隆大藏经》记载:明末四大高僧之紫柏真可禅师曾住锡于此,并为之做《隆兴寺重修募化缘起疏》。物换星移,沧海桑田。漫长的历史变迁中,隆兴寺迭经废兴,如今的宏伟宝刹,已悉数被民居所占,唯有12层铁塔风尘满面,高标如初,俯视世事变迁。&&&&&&&&铁塔通高15.8米,地宫出土有辟支佛舍利子41颗、石棺、银函、等宝物百余件,为省重点保护文物。近年来,聊城市全面开放,经济振兴,市委、市政府下决心修复护国隆兴寺。聊城市佛教协会率领四众弟子,勇力担当,发宏誓愿,欲使铁塔重辉,宝刹中兴,再现水城佛国之盛隆。
最具文化影响力寺院
最具公益影响力寺院
最具建筑影响力寺院
最具教育影响力寺院
最具禅修影响力寺院
最具国际影响力寺院
最具发展影响力寺院
定陶县左山寺
左山寺,鲁西南著名古寺院,原名兴华禅院,又名左山禅寺,建于东汉年间,隋、唐、宋时最为兴盛,位于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马集镇郭庄村南300米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左山寺,又名左山禅寺,于定陶县马集镇郭庄村南300米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原名兴华禅院,建于东汉年间,隋、唐、宋时最为兴盛。明代寺院占地2.67余公顷,自南至北依次建有戏楼、寺门、钟楼、鼓楼、关帝庙、白衣奶奶庙、龙王殿、祖师庙等300余间,以天王殿、十八罗汉堂、立佛殿、睡佛殿、藏经殿和百神殿最为雄伟。殿中的神像雕刻精巧,造型优美,百神殿百尊神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寺院西南角有宝乘塔,下藏舍利子6颗,山后有左丘明墓。&&&&&&&&&&&&&&&&“文革”期间,寺院遭到严重破坏,仅存石碑50余块和一些殿柱底座。1995年,原力本屯乡党委、政府为更好地保护这一历史文化遗产,专门成立了左山寺保护修复委员会,多方寻找失落的碑刻,现存有石碑40余块,其中北宋时期的透龙碑最为珍贵,该碑高2.2米,宽1米,上有“左山寺”三字,中间有三个圆孔,上下相距0.5米,无论从哪个孔往同一方向看,效果完全相同,由此可见古代艺人的别具匠心。该碑与龙王庙、白衣奶奶庙的位置呈三角形,看去却如一条直线,故民间有“向南望到南天门(白衣奶奶庙),向北望到九龙潭(龙王庙)”的说法。浙江圆觉寺出资修建的大雄宝殿重檐歇山式,高大雄伟,比例适度,装饰华丽精细,殿内用楠木雕刻的释迦牟尼、阿难、迦叶两弟子、送子观音和众罗汉,刀法纯熟,构思精细,姿态优美,神态逼真。&&&&&&&&&&左山寺之所以著名,还因为寺中藏有佛教圣物——定光佛舍利。定光佛又称锭光佛、燃灯佛,佛经《大智度论》里说他出生时,周身放光,亮如明灯,故名“燃灯”。在佛教诸体系中,定光佛为前世佛,与现世佛释迦牟尼佛、来世佛弥勒尊佛共同组成以时间为序的竖三世佛。在大乘佛教中,既有按时间分的竖三世佛,还有按空间分的横三世佛:中央娑婆世界为释迦牟尼佛,西方极乐世界为阿弥陀佛,东方净琉璃世界为药师佛,竖三世佛与横三世佛构成佛教的纵横时空体系。传说如来佛还是孩提时,曾经将青莲花供养燃灯佛,燃灯佛对他授记(预言)道:“经过九十一劫后叫贤劫,那时你会成佛,号释迦牟尼”。
最具文化影响力寺院
最具公益影响力寺院
最具建筑影响力寺院
最具教育影响力寺院
最具禅修影响力寺院
最具国际影响力寺院
最具发展影响力寺院
博山正觉寺
<font id="53b4c528c2e32a740c票
博山正觉寺位于山东省地理位置的中心,东临渤海,南靠泰山,西接济南,北连滨州。自古就是儒、释、道三家文化兴盛的地方,人文荟萃,文化积淀十分浓厚。&博山正觉寺由五进院落组成。在正觉寺中轴线上,由南到北依次是山门、弥勒宝殿、药师七佛殿、万佛大雄宝殿、八十八佛殿、三十二应身殿、西方三圣殿、罗汉堂、禅堂、藏经楼、法堂;东西配殿有钟楼、鼓楼、志公殿、伽蓝殿、文殊殿、观音殿、普贤殿、地藏殿、客堂、云水寮、讲堂;还有居士楼、僧寮楼、大斋堂、方丈楼、书画院、安养院等,总建筑面积三万多平方米。&早在南北朝和隋唐时期,这里就是如来禅和祖师禅的祖师道场。当年宝志公和尚,在这里出家修道,成道后被梁武帝诏为国师。千百年来,当地的老百姓,一直都在供奉着宝志公和尚。直到今天,他们依然延续着这里的香火。&住持仁炟法师,1942年生,早年毕业于天津轻工业学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攻食品生物化学,被国家人事部、国家科委认定为我国“豆制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992年,仁炟法师在北京法源寺能行长老(临济宗第四十五代传人)座下皈依佛门,尔后出家;2000年在佛门泰斗本焕老和尚(临济宗第四十四代传人)座下受具足戒。&法师幼年即与佛门深具宿缘。家门渊源,世代学佛。其祖母预知时至,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为报地藏菩萨救护之恩,法师深发重誓,剃度出家。精心研读经典,精研南山律宗三大部,习修戒律,誓愿做一名严守戒律的合格和尚。&2001年末,仁炟法师在博山弘法期间,教授修持观世音菩萨《大悲咒》,帮助人们解除身体上的病魔,从此与博山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当地信众长跪祈请下,在当地政府的关心支持下,面对千年祖庭衰废之状,法师立誓在博山修复祖师道场,重振祖庭雄风!&寺庙网址:http://www.zhengjuesi.org/
最具文化影响力寺院
最具公益影响力寺院
最具建筑影响力寺院
最具教育影响力寺院
最具禅修影响力寺院
最具国际影响力寺院
最具发展影响力寺院
齐河定慧寺
<font id="53c34aa6c2e32ae72e票
  齐河定慧寺塬本位于齐河县城旧址,初建于明朝永乐年间,为皇家所修,是齐河县域规模最大,构筑最为恢宏的古代建筑群,被誉为“济南第一名刹”。山门朝南,自南而北主体建筑有金刚殿、天王殿、大雄宝殿、无梁殿和水罗殿5座大殿,两庑。齐河县解放后,定慧寺成为县政府机的办公用房,后被拆除。  现在的齐河定慧寺是在塬址东移4公里处兴建的,占地400余亩,由净空法师入室弟子齐素萍居士为弘扬念佛法门而捐资修建。现在的定慧寺已建成的有念佛堂、斋堂、僚房、五观堂、办公楼、天王殿、大雄宝殿和9.7米高的汉白玉观音菩萨塑像。念佛堂是一幢独立的二层楼,一层面积约400平方米,二层约460平方米,能同时容纳1000人念佛。
最具文化影响力寺院
最具公益影响力寺院
最具建筑影响力寺院
最具教育影响力寺院
最具禅修影响力寺院
最具国际影响力寺院
最具发展影响力寺院
济南兴隆寺
  山东章丘兴隆寺位于山东省章丘市官庄乡石匣村轿顶山南麓的深山里,距明水城区26&公里。俗称“东寺”。是章丘、莱芜、淄博三地交界周边地区的佛教活动场所,有着悠久的佛教历史渊源。据考证,该寺始建于唐朝开元年间,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复修。自建成以来,兴隆寺历经宋、元、明、清民国至解放后。抗战时期,廖荣彪将军曾在此养伤,并得到僧众保护。解放后,最后一代僧人景维福主持,至1968年才还俗,佛教文化活动随逐渐停滞。直至2005年初才恢复其佛教活动场所。  寺庙按四合院建筑,稳健庄重,古朴典雅,佛像肃穆,壁画逼真,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高超技艺。院内碑联:万善创修后不重修创修恰似凌烟阁,古人肇始今弗继始肇始犹如阿房宫。  院内正中有一松正对四门,拔地而起,直冲云霄,看去古松参天,鸟语啁啾,清风拂过,松涛如浪,有诗为证:南山幽幽藏古寺,青松苍苍冲云天。古松树高16米,粗2.06米。
最具文化影响力寺院
最具公益影响力寺院
最具建筑影响力寺院
最具教育影响力寺院
最具禅修影响力寺院
最具国际影响力寺院
最具发展影响力寺院
青岛华严寺
  华严寺原名华严庵,亦称华严禅院。位于崂山东部海滨那罗延山西南麓。三面环山,东邻大海,乃崂山现存唯一佛寺。华严寺几经兴废,历史颇久。明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憨山大师在此居窟修禅2年;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憨山大师以“私修”庙宇罪充军广东雷州,后死于曹溪。明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即墨进士黄宗昌辞官还乡,隐居崂山,筹资兴建华严庵,但庵未建成,即毁于兵灾。其子浦江今黄坦继父遗志,助即墨准提庵慈沾和尚重建华严庵于现址。其后屡经修葺,迄今仍为当年规模。1931年始改称华严寺。  该寺“文革”期间被毁。1984年市文物局投资维修,恢复其原貌,并派市级文管所进驻管理。一年四季,游客不断。1982年,青岛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原庵共四进。第一进原有僧舍12间。第工进为藏经阁,阁中藏有清顺治九年刊本的大藏经一部,明人手抄《册府元龟》一部和明版经典数册。该经等藏品经郭沫若鉴定,认为是国内珍宝,嘱于保护。第三进为正殿。第四进为后殿即大悲殿。华严寺极盛时共有殿宇僧寮130余间,僧侣80余人。其寺庵布局严谨,结构精巧,殿宇崇宏,双层歇山,四角飞檐,古朴清雅。华严寺前路西设有塔院一座,乃寺中历代主持藏骨之处。塔顶两株苍松紧绕塔身,虬曲多姿,故得名“松抱塔”。据传农民抗清英雄于七遗骨埋藏于此、寺前涧底西侧有一巨石,石上有一圆洞,深不可测,用手拍之如鱼鼓声之,故名“鱼鼓矿、旁有清人所镌“云穴”两个篆字。寺后半坡“寂光洞”,洞大如屋。山顶一平石,名“望海楼”,立于石上,东望大海,明旷无阻。
最具文化影响力寺院
最具公益影响力寺院
最具建筑影响力寺院
最具教育影响力寺院
最具禅修影响力寺院
最具国际影响力寺院
最具发展影响力寺院
青岛菩提寺
  灵珠山菩提寺(LingZhuShanBodhiTemple)原名白云寺(BaiyunTemple),坐落在青岛市黄岛区灵珠山。灵珠山菩提寺的主体包括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观音殿、舍利塔、钟鼓楼等,寺院最大的亮点是在观音殿内修建一座四面千手千眼的观音铜像(高5.5米,有2400只小手)。整个寺院占地80亩,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青岛地区最大的寺院。  菩提寺(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属汉传佛教禅宗道场。清朝咸丰六年重修,民国31年二次重修,在文革中,白云寺遭受重创,致使古寺仅存遗址。2006年12月,白云寺重建工程正式启动,2009年9月重建完成。并定名灵珠山菩提寺。该寺自明朝末年修建之后几百年间,规模逐步扩大,影响力也逐年加深,在青岛地区有较大的影响。
最具文化影响力寺院
最具公益影响力寺院
最具建筑影响力寺院
最具教育影响力寺院
最具禅修影响力寺院
最具国际影响力寺院
最具发展影响力寺院
淄博青云寺
  淄博市淄川区岭子镇的青云寺,位于盘山、九纹山幽谷中,距淄城25公里,距岭子镇党委、政府驻地2.5公里。青云寺为原淄川县八大寺之一,又列淄川二十四景之首,其地四山环合,景色秀丽。《淄川县志》载:“(僧)圆明,于西南山中创建青云寺者也。寺初名上泉庵,正统中,僧人净明结茅于此,舍身以为浮图,开山为田,自耕而食,有徒曰道通,再传曰德山,皆苦身修行,垦田渐广。三传至圆明,于正德六年出家,不数年遂成大刹,又于中建精舍数间,招名流读书其内,百余年来,文人墨士碑版题咏之盛,一时称最,至今述邑中名胜,以青云寺称首焉。”正统为明英宗朱祁镇年号,即年,正德六年为1511年,据此可知,此寺已有五百五十多年历史。上泉即路途井,自圆明始更名青云寺,沿用至今。历代曾重修多次。  现存大雄宝殿(祖师殿)、天王殿(山门)、伽蓝殿(关帝庙)、观音殿、地藏王殿、碧霞元君行宫、钟鼓楼等殿堂五十余间,五个院路,为佛道合一建筑。全盛时有寺田一百多亩,僧、道三十余人。
最具文化影响力寺院
最具公益影响力寺院
最具建筑影响力寺院
最具教育影响力寺院
最具禅修影响力寺院
最具国际影响力寺院
最具发展影响力寺院
烟台无染寺
  无染寺坐落在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昆嵛山主峰泰礴顶南麓,是盛极一时的胶东第一古刹,始建于东汉桓帝永康年间。据《宁海州志》记载,早在战国时期此地曾建有一座庙宇,取名“无染院”。清光绪十三年,《重修无染禅院记》中考证“无染”来历时记载:其地距乡村辽远,居之者六根清净,得大解脱,故名。  无染寺的佛寺院建筑,基本上都是汉式建筑,其建筑形式来源于佛教滥觞时期的洛阳鸿胪寺。众所周知,鸿胪寺是东汉专管朝祭礼仪的官署,只因西域来的摄摩腾和竺法兰两位僧人,用白马驮经书来此翻译和传法,中原人便效仿他们住的地方建筑了后来的佛教道场一一寺庙。因此,可以这么说,无染寺是飞檐斗拱式的佛教寺院。  无染寺的布局是正面中路为山门,山门内左右分别为钟楼、鼓楼,正面是天王殿,殿内有四大金刚塑像,后面依次为大雄宝殿和藏经楼,僧房、斋堂则分列正中路左右两侧。大雄宝殿是佛寺中最重要、最庞大的建筑,“大雄”即为佛祖释加牟尼。  无染院碑为唐昭宗光化四年(公元901年)所立,位于无染禅院内,在昆嵛山石刻碑中历史最为悠久。石刻共9行、75字,刻于一形如香炉的石上。该石高1.4尺,厚9寸余,长1.7尺。正面刻人马山水,极工整精致。石窝深尺许,碑记文循古法,辞约意深,是昆嵛山文化的精髓。碑记中称:“松蔓森邃,崖谷幽奇,大川激沧海之浪,极顶峭虚危之宿,院额无染,堂房四匝间松挂,张凤翅以翰翔,殿宇一基架梁椽,砌龙鳞而偃骞,僧延冬夏,实为养道之方,额清节庭,永晴高峰之势。”如今,无染院碑犹存,碑文依稀可见。“昆嵛山”之名最早也就源于此碑:“大唐登州牟平县昆嵛山无染院……其山乃号昆嵛。”
最具文化影响力寺院
最具公益影响力寺院
最具建筑影响力寺院
最具教育影响力寺院
最具禅修影响力寺院
最具国际影响力寺院
最具发展影响力寺院
烟台竹林寺
  竹林寺始建于北宋金大定二年(公元1162年),位于烟台市莱山区岱王山南阳坡,是胶东半岛唯一具有民族风格特色,香火旺盛的名胜古刹,曾经历代复修,明清两代重修,并有乾隆皇帝碑文记载。十年动乱使之变为废墟,现今重建的竹林寺不仅保有历史记载的圣名美景,还扩大了规模,整个寺院具有皇家风格,雄伟壮观。  寺内有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东西配殿、钟鼓楼。殿内供奉弥勒佛、释迦牟尼佛、西方三圣、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十八罗汉等诸佛,形象逼真,栩栩如生。门前一对“响石狮”分卧山门左右。寺后有蛟龙泉,常年流水不断。
最具文化影响力寺院
最具公益影响力寺院
最具建筑影响力寺院
最具教育影响力寺院
最具禅修影响力寺院
最具国际影响力寺院
最具发展影响力寺院
潍坊龙兴寺
  龙兴寺始建于北魏时期,是唐宋王朝的皇家甲等寺院,明代初被毁。共存世达800多年,是当时全国著名的寺院之一。1996年在龙兴寺遗址出土了北魏至北宋时期的各类佛教造像400余尊,该发现被列为当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首,是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轰动国内外,享誉世界。  2006年,由得道高僧释正开法师和全国著名画家、佛门禅师夏荆山老居士大力筹措,重建工程启动。重建后的龙兴寺占地面积300亩,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亿人民币。整个龙兴寺工程突出了唐代风格,结合现代理念,气势恢宏,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殿宇巍峨。是二十一世纪的经典工程。
最具文化影响力寺院
最具公益影响力寺院
最具建筑影响力寺院
最具教育影响力寺院
最具禅修影响力寺院
最具国际影响力寺院
最具发展影响力寺院
潍坊金泉寺
  金泉寺始建于明朝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乾隆三十年(公元1775年)进行了全面的重修,后迭经战乱,毁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改革开放后,百业复兴,文化繁荣,应群众、信善要求,经省市各级宗教主管部门批准恢复重建。古寺修复得到了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的赵朴初居士的支持,赵老亲自题写了寺名“金泉寺”并赠送墨宝“佛”字。  现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楼、禅堂、五百罗汉堂、万佛殿、玉佛阁、财神殿等二十余座殿宇群落,其间又有古木翠柳、小桥流水、池塘亭榭。金泉寺还有世界上唯一的带有宝顶华盖、飞天云柱的释迦牟尼大佛,大佛法像庄严、巍峨凌空、气势恢宏。
最具文化影响力寺院
最具公益影响力寺院
最具建筑影响力寺院
最具教育影响力寺院
最具禅修影响力寺院
最具国际影响力寺院
最具发展影响力寺院
济宁安山寺
  安山寺始建于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原名安山涌泉寺(因寺旁有涌珠泉而故名)。寺前有千年夫妻银杏树两棵、数人可搂、树冠如盖、根深叶茂。此地享有“安山春秀”之称。&明清三次重修,乃东鲁佛教圣地。原寺院规模宏大壮观、僧伽数佰、佛事频繁、香火萦绕、音鼓声不绝于耳。后经战乱,寺院旧址几乎殆尽。&为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弘扬民族佛教文化,保护文化遗产。2003年泗水圣源酒店捐资200万元进行重修。重修后的安山寺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东西配殿、寮房,又新建了莲花池、放生池与桃花曲水、苍松翠柏、千年银杏、圣源度假村浑然一体,一派胜景。
最具文化影响力寺院
最具公益影响力寺院
最具建筑影响力寺院
最具教育影响力寺院
最具禅修影响力寺院
最具国际影响力寺院
最具发展影响力寺院
威海法华院
  法华院胶东半岛最大最早的佛院之一,也是目前威海市唯一的一座佛教寺院,公元824年由新罗人张保皋所建。因建院时请来诵经的首批僧人属天台宗派,诵法华经,故此院命名为法华院。古刹掩映在碧树秀林之中,四周层峦叠嶂,面临石岛湾,青山绿水,美不胜收。  赤山法华院位于荣成市石岛镇北部的赤山南麓,始建于唐代,是一处情系中、日、韩三国人民友谊的佛教寺院。  大雄宝殿是法华院的主体建筑,它依山面南而座,殿内供奉佛祖释迦牟尼,因他大智大勇,无敌于邪恶,故人们尊称其为“大雄”。“大雄宝殿”四个大字为原全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所题。立于佛祖两旁分别是他的两个弟子大迦叶和阿难尊者&。大殿东、西、北三面墙壁绘有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和十八罗汉,壁画描绘的生动、精美。  观音殿即东厢殿,主要供奉观音菩萨。殿内北壁高悬着由韩国著名画家所作的张保皋身着武宁小将装束的巨幅画像,张保皋在韩国人民的心目中有很高的民族威望,被誉为民族英雄和海上贸易家,每年都有大批韩国客人专程来此朝拜。因其始建法华院的贡献,张保皋在这里也同样受到当地人民的尊敬。殿内南壁悬挂的是“慈觉大师山东遍路图碑”,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  张保皋纪念塔距法华院东南一里许,塔座长19米,宽16米,高18米;塔身高15米,塔柱1×1平方米,两柱相隔0.5米,塔的设计独具一格,两根石柱代表中、韩两国人民,上方连接象征两国的友谊。塔身全部用石岛红剁斧石砌成,中间用天然石岛红磨光板材料,镶嵌着韩国前总统金泳三题写的“张保皋纪念塔”&六个铜质大字,为中韩两国人民友谊谱写了新的篇章。  因法华院的特殊历史背景,每年都有大批韩国、日本游客来此朝圣礼拜。
最具文化影响力寺院
最具公益影响力寺院
最具建筑影响力寺院
最具教育影响力寺院
最具禅修影响力寺院
最具国际影响力寺院
最具发展影响力寺院
临沂宝泉寺
  宝泉寺位于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罗庄街道办事处朱陈村西、罗庄区段206国道西的宝泉寺公园内,占地6.7万平方米。&宝泉寺系沂州四大古寺之一,经考古鉴定属古代文化遗址,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宝泉寺的最大特点是以泉取胜。据《临沂市地名志》中阐述:“寺前涑水之阳,宝泉棋布,其味甘美,其质清澈,故名宝泉。泉最著名者有五,均以泉水喷射之形命名:珍珠泉、葡萄泉、竹叶泉、冒沙泉、滚波泉……。”这些名泉,由于近年当地地下水开采严重和保护管理措施不善,现在能涌现于游客面前的也只有珍珠泉了。  寺前有一处碑林,尚存元、明、清代石碑10座,大分石碑保存完好,碑文字迹清晰,其中最大的一块高达丈余,为元代延祐五年(1318年)所立,碑文为《重修宝泉寺院记》。碑林里还有少数石塔或塔座,其中最大的一座佛塔,高3米多,呈六角形,正面刻有“灵宫宝塔”四个大字,塔身有多幅浮雕。寺址周围有天然石林,争为奇状者约里许,古生物化石遍布其间,考古、观赏价值皆很高。
最具文化影响力寺院
最具公益影响力寺院
最具建筑影响力寺院
最具教育影响力寺院
最具禅修影响力寺院
最具国际影响力寺院
最具发展影响力寺院
聊城梵呗寺
  梵呗寺是中国汉传佛教音乐的发源地,是一座古老的佛教禅宗寺院,她历史悠久、地位尊崇,是宗教活动与民族文化圣地。说起梵呗寺,就不得不提到“梵呗”,“梵呗”是指佛教徒在佛菩萨前歌颂、供养、止断、赞叹的颂歌,是净化人生的清净之音,后泛指为传统佛教音乐。鱼山同时拥有龙山文化遗址、梵呗寺和梵呗发源地等众多文化遗迹,1996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单位。  鱼山梵呗一直受各界的关注支持,历来得到文人学者的赞赏如:明代王世贞《夜闻梵呗》、清。乾隆“国满栴香,古枝分鹿苑;天高竺梵,晴呗接鱼山”;今赵朴初、启功书法家“赞鱼山梵呗”、中国佛教会长一诚题梵呗寺名、高僧本焕题寺为“梵呗祖庭”等记载颇多,举不胜举。鱼山梵呗寺每年接待全国各地、日本、韩国等地朝山认祖参拜团万余人次。长期培训梵呗,传承梵呗法脉,不愧享有“梵呗祖庭”之美誉。
最具文化影响力寺院
最具公益影响力寺院
最具建筑影响力寺院
最具教育影响力寺院
最具禅修影响力寺院
最具国际影响力寺院
最具发展影响力寺院
滨州醴泉寺
<font id="53ca8d票
  醴泉寺位于邹平县境内西南长白山中,始建于南北朝后期,后圮。唐中宗时,寺僧仁万重建寺院时东山有一泉涌出,中宗赐名“醴泉”,醴泉寺即由此得名。  醴泉寺环境幽美,为一方之名胜。抗日战争爆发前,梁漱溟先生曾在此建乡学并设医院。抗战中,曾为八路军兵工厂和后方医院。1939年清明时,日军扫荡,千年古寺被毁于一炬。现仅有唐志公之碑与石佛头像。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醴泉寺作为一座有悠久历史的古寺遗址和一代名相范仲淹的求学故地,仍不失为人们吊古励今的游览胜地。范公祠。&宋代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随母嫁适长山,曾寄读醴泉寺。范仲淹去世后,县人为其建祠纪念,醴泉寺香火也随之日盛。寺南5里为簧堂岭,山峪纵深,古木参天冷有一石洞,相传当年范仲淹曾避寺中喧嚣来此攻读,世称“读书洞”,又称“上书堂”。  醴泉寺建于群山环抱之中,大门两侧蹲踞一对石狮,寺坐南面北,迎门为文昌阁,阁上有殿,塑有文昌帝君神像。殿西有一古钟,径口2米,高3米有余,撞击之声,响彻数里。阁南为大雄宝殿,能容千人。中有释迦牟尼石像,系一巨石刻成,仅头部就有1米多高。殿后有东西两个跨院,东为范公祠、西为三星殿等,整个建筑完整和谐,浑然一体。
最具文化影响力寺院
最具公益影响力寺院
最具建筑影响力寺院
最具教育影响力寺院
最具禅修影响力寺院
最具国际影响力寺院
最具发展影响力寺院
高唐大觉寺
  18世纪之前,山东高唐为南北通衢之处。有史可查,明、清两朝五帝9次驻跸高唐。高唐有行宫两处,其中一处是县城内的大觉寺。大觉寺为唐贞观年间创建,寺内建塔,塔高三十六丈,平面八边形。经过宋、明、清朝维修,大觉寺成为鲁西北一带规模宏大的名寺,香火绵延千年。清乾隆帝过高唐驻跸大觉寺,留有《高唐怀古》和《十里园》诗两首。乾隆在《高唐怀古》中写道:“春风偶此经齐邑,行雨非关梦楚王;见说东风待金马,何如盼子守高唐;玲珑日影标穹塔,卫水流波簇远樯;为忆绵驹能变俗,深惭刑措让成康。”看来,乾隆对高唐是有感情的。  2004年开始复建,山东省佛协副会长兼秘书长觉映师父任大觉寺方丈院主持。日,高唐大觉寺方丈院佛像开光暨大雄宝殿奠基仪式在高唐县大觉寺隆重举行。  2006年9月,高唐大觉寺念佛堂正式开放,开放以来,全寺僧人都树起了爱国爱教、弘法利生、积极服务社会的坚定信念。他们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多次组织寺院僧人整治环境卫生,清除垃圾,接待景区游客并免费讲解,体现了“人间佛教”精神。日植树节,寺院僧众筹资7万元,购得一批松树,栽种在大觉寺景区。美化了寺院景观,绿化了景区环境。使大觉寺不但是僧人们栖身修道的清净佛寺,更是高唐旅游观光的最佳去处,真正使人们领略到人类和自然和谐相融的最高境界,为高唐的旅游和文化事业增添了光彩。  现规划中的“大雄宝殿”正在开工兴建,此殿建成后,高42米,供奉佛像高达十六米,谓之“山东省最大室内佛像”。仰祈十方大德,四海檀那,念兹僻地。鉴我微忱,共发喜舍心,同修布施度。聚细成巨,积沙成海,建宝殿于鱼丘湖畔。
最具文化影响力寺院
最具公益影响力寺院
最具建筑影响力寺院
最具教育影响力寺院
最具禅修影响力寺院
最具国际影响力寺院
最具发展影响力寺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 的文章

 

随机推荐